《微观经济学》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795549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241.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观经济学》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微观经济学》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微观经济学》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微观经济学》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微观经济学》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微观经济学》答案.docx

《《微观经济学》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观经济学》答案.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微观经济学》答案.docx

《微观经济学》答案

《微观经济学》答案

第一章导言

基本概念

1.稀缺性2.经济学3.实证分析4.规范分析5.机会成本6.生产可能性边界

答案

1.稀缺性:

稀缺性是指社会提供的东西少于人们想拥有的。

2.经济学:

经济学是关于人们和社会怎样处理稀缺性的研究。

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分支。

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经济单位的行为,这些个体经济单位包括了任何参与经济运行的个人和实体。

宏观经济学着眼于经济总量和经济的总体运行的研究。

3.实证分析:

实证分析是根据一定的假设,分析世界是什么,涉及解释和预测。

4.规范分析:

规范分析是企图描述经济体系应该如何运行。

5.机会成本:

某物品的机会成本就是为了获得它而放弃的另外选择的最高价值或收入。

6.生产可能性边界:

对于给定的固定数量的土地、劳动和其他投入品,一个企业或者一个国家能够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最大数量称为它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选择题

1.经济学可定义为()

A.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B.企业赚取利润的活动

C.研究稀缺资源如何有效配置的问题D.学习变得更无私以解决稀缺性问题

2.“资源是稀缺的”是指()

A.资源是不可再生的B.资源必须留给下一代

C.资源终将被耗费殆尽D.相对于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3.失业问题反映在生产可能性边界图上,表现为()

A.生产可能性边界内的一点B.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一点

C.生产可能性边界以外的一点D.不在该平面直角坐标系上

4.一个经济体系必须回答的基本问题是()

A.生产什么,生产多少B.如何生产

C.为谁生产D.以上都包括

5.下面哪一句是实证的表述()

A.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有利B.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不利

C.只有控制货币量才能抑制通货膨胀D.治理通货膨胀比减少失业更重要

6.下面哪一句是规范的表述()

A.由于收入水平低,绝大多数中国人还买不起小轿车

B.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拥有小轿车的人会越来越多

C.鼓励私人购买小轿车有利于促进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

D.提倡轿车文明是盲目向西方学习,不适于我国国情

7.“富人的所得税税率比穷人高”是()

A.规范的表述B.实证的表述

C.否定的表述D.理论的表述

8.小王的时间既可以听一次经济学讲座也可以打一场网球。

他选择了听讲座,打网球的价值就是()

A.听讲座的机会成本B.大于听讲座的价值

C.不能与听讲座的价值相比D.等于听讲座的价值

9.家庭在产品市场上是,在劳动力市场上是,在资本市场是    ()

A.贷方,消费者,出售者B.消费者,贷方,出售者

C.消费者,出售者,贷方D.消费者,出售者,消费者

E.消费者,购买者,借方

答案

1.C2.D3.A4.D5.C6.D7.B8.A9.C

(选择题5来源于梁小民编著《经济学习题集》.北京:

中国社科院出版社,1996,5

第10题,原题答案为C.)

简答题

1.微观经济学研究什么?

2.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相互关系如何?

3.机会成本与资源的稀缺性之间有什么联系?

4.学习经济学的理由有哪些?

答案

1.答:

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经济单位的行为,这些个体经济单位包括了任何参与经济运行的个人和实体。

2.答:

实证分析是根据一定的假设,分析世界是什么,涉及解释和预测。

规范分析是企图描述经济体系应该如何运行。

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不能截然分开。

规范分析要以实证分析的结果作基础,如果不清楚世界是什么,是难以判断应该怎样做的,但是规范分析的结论并不能仅仅根据实证分析,它还需要价值判断。

3.答:

机会成本就是为了获得某物品而放弃的另外选择的最高价值,稀缺性是指社会提供的东西少于人们想拥有的。

正是由于存在资源的稀缺才导致了机会成本的存在,如果资源是无限充足的,人们想要什么就可以要什么,就不会存在机会成本这个概念。

4.答:

经济学是研究社会资源如何配置问题的科学,研究的主题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这正是经济学有用的基础。

能像经济学家那样理智思考现实的经济问题是我们学习这门课程的基本目的

第二章供给与需求原理

基本概念

1.需求2.需求曲线3.需求规律4.供给5.供给曲线

6.供给规律7.均衡价格8、均衡数量

答 案

1.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有能力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需求是需求意愿与购买能力的统一。

2.商品的需求曲线是根据商品不同的价格——需求量的组合在平面坐标图上所绘制的一条曲线。

在经济学上,一般以横轴表示需求量,纵轴表示价格。

3.需求规律指在特定的时期范围内,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愿意并且有能力购买的商品数量与该商品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4.供给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商品的数量。

供给是生产意愿与生产能力的统一。

5.商品的供给曲线是根据商品不同的价格——供给量的组合在平面坐标图上所绘制的一条曲线。

在经济学上,一般以横轴表示供给量,纵轴表示价格。

6.供给规律指在特定的时期范围内,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同方向变动。

7.当市场上买者愿意购买的数量正好等于卖者所愿意出售的数量,市场上不存在短缺或过剩,这时的价格称为均衡价格,也称为市场出清价格。

相等的供求数量称为均衡数量。

8、见7

选择题

1.下面哪一种情况将导致供给的减少()

A.消费者收入的增加B.技术的变化

C.成本的下降D.替代品价格的上升

2.供给曲线的位置由下列哪种因素决定()

A.企业的预期B.生产成本

C.技术状况D.以上三者皆是

3.下列不会引起牛排需求发生变化的情况为()

A.牛排价格从每磅3美元上升到每磅3.5美元

B.牛的饲养者宣传牛排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C.医生说多吃牛肉有损健康

D.汉堡包价格从每磅2美元跌到每磅1.5美元

4.所有下列情况将引起大豆的供给曲线移动,除了()

A.大豆的市场价格提高B.大豆的互补商品价格下降

C.增加20%的工资D.大豆获得丰收

5.若小麦的需求曲线向右上移动,那将()

A.导致小麦价格的下降

B.不会改变小麦的产量

C.导致小麦供给的增加而减少其它商品的供给

D.导致玉米的供给量增加

6.假定某商品的需求价格为P=100-4Q,供给价格为P=40+2Q,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应为()

A.P=60,Q=10B.P=10,Q=6

C.P=40,Q=6D.P=20,Q=20

7.下列哪种情况不可能引起玉米的需求曲线移动()

A.消费者收入B.增加玉米价格上升

C.大豆供给量锐减D.大豆价格上升

8.某月内,X商品的替代品的价格上升和互补品的价格上升,分别引起X商品的需求变动量为50单位和80单位,则在它们共同作用下该月X商品需求数量()

A.增加30单位B.减少30单位

C.增加130单位D.减少130单位

9.假定某种商品的均衡价格为P0,均衡数量为Q0,如果买者收入的增加使该商品的需求增加了Q1,那么在新的均衡价格上,买者的购买量Q满足如下关系式()

A.Q

C.Q0

答 案

1.D2.D3.A4.A5.C6.A7.B8.B9.C

计算题

1.假定已知需求方程为:

Qd=14–2P,供给方程为QS=2+4P,请确定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易量。

2.假定某商品在一定时期的需求函数为Qd=20-2P,供给函数为QS=-10+4P。

(1)求该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并作出几何图形。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预期未来的价格会上升,使需求函数变为Qd=38-2P。

求出该商品相应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并作出几何图形。

(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政府税收的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s=-4+4P。

求出该商品相应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并做出几何图形。

(4)利用

(1)、

(2)和(3),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答 案

1.P=2,Q=10。

2.

(1)P=5,Q=10。

(2)P=8,Q=22。

(3)P=4,Q=12。

(4)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移动会改变均衡价格和数量。

若供给不变,需求的变化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化;若需求不变,供给的变化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化,引起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化。

第三章弹性理论

基本概念

1.需求价格弹性2.需求价格点弹性3.需求价格弧弹性4.需求收入弹性5.需求交叉弹性6.供给价格弹性

答案

1.需求价格弹性:

通常简称为需求弹性,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其自身价格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在数量上表现为,需求量的相对变动与商品自身价格相对变动的比值。

2.需求价格点弹性:

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叫点弹性,一般说来,当价格变化较小时,可用点弹性来表示需求的价格弹性

3.需求价格弧弹性:

需求曲线两点之间弧的弹性,叫弧弹性,当价格变化较大时,可用弧弹性来表示需求的价格弹性。

4.需求收入弹性:

是指一种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消费者收入相对变动的反映程度,在数量上表现为,需求量的相对变动与消费者收入相对变动的比值。

5.需求交叉弹性:

是指某种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它的相关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在数量上表现为,这种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动与另一种相关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动的比值。

6.供给价格弹性:

简称为供给弹性,是指一种商品供给量的相对变动对其自身价格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在数量上表现为,供给量的相对变动与商品自身价格相对变动的比值。

选择题

1.如果一条线性的需求曲线与一条非线性的需求曲线相切于F点,那么,两条需求曲线在F点的点弹性()

A.相等B.不相等

C.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D.无法比较

2.消费者收入的增加会导致()

A.必需品的需求增加,且增加幅度相对较大

B.奢侈品的需求增加,且增加幅度相对较大

C.低档品的需求增加,但增加幅度相对较小

D.必需品、奢侈品、低档品的需求都增加

3.如果市场上有两种商品

,当商品

的价格上升时,商品

的需求量减少,而当商品

的价格下降时,商品

的需求量增加,则可以猜测()

A.商品

互为替代关系

B.商品

为互补关系

C.商品

不相关

D.难以确定

4.商品

的供给价格弹性大于1,则下列图中,哪个可能是商品

的供给曲线()

5.若商品

和商品

的需求交叉弹性系数为-2,则()

A.商品

是替代品B.商品

是正常商品

C.商品

是劣等品D.商品

是互补品

6.直线型需求曲线的斜率不变,因此其价格弹性也不变,这种说法()

A.一定正确B.一定不正确

C.可能不正确D.无法判断是正确不正确

7.商品的价格从8美元下降到5美元,需求量增加了200,需求为()

A.缺乏弹性B.富有弹性

C.单位弹性D.不能确定

答案

1.A2.B3.B4.A5.D6.B7.D

三、计算题

1.假设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

试计算:

(1)当价格在20与30之间的需求价格弧弹性;

(2)当价格分别为10、25、40时的需求价格点弹性;

(3)根据需求函数作出几何图形,利用几何方法分别求出价格为10、25、40时的需求价格点弹性,并观察与

(2)的结果是否相同?

2假设某商品的供给函数为

试计算:

(1)当价格在10与20之间的供给价格弧弹性;

(2)当价格为25时的供给价格点弹性;

(3)根据供给函数作出几何图形,利用几何方法求出价格为25时的供给价格点弹性,并观察与

(2)的结果是否相同?

答案

1.

(1)1;

(2)0.25,1,4;

(3)根据需求函数作出几何图形,

利用几何方法可求得:

价格为10时的需求价格点弹性为

;价格为25时的需求价格点弹性为

;价格为40时的需求价格点弹性为

,与

(2)的结果相同。

2.

(1)0.6;

(2)1.25;

(3)根据供给函数作出几何图形,

利用几何方法可求得:

价格为25时的供给价格点弹性为

,与

(2)的结果相同。

第四章效用分析

基本概念

1.效用2.基数效用3.序数效用4.总效用5.边际效用6.边际效用递减规律7.消费者剩余8.无差异曲线9.边际替代率10.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11.消费者均衡12.价格消费曲线13.收入消费曲线14.恩格尔曲线15.替代效应16.收入效应

答案

1.效用:

从消费的主体来说,效用是人们在消费物品或劳务过程中获得的满足程度;从消费的客体来说,效用是物品或劳务满足人们的欲望或需要的能力。

2.基数效用:

基数效用理论认为效用可以在数量上用一种统一的、单一的单位来精确地加以衡量。

这种统一的、单一的用以衡量效用的单位称为效用单位。

一切物品和劳务的效用都可以用1个效用单位、2个效用单位,或3个效用单位等为精确地测量。

这种用1、2、3等基数加以测量的效用称为基数效用。

3.序数效用:

序数效用理论认为,一种物品或劳务对消费者的效用无法测量,因而不能用基数加以表示,但可以按照消费者的偏好排出次序,以序数第一、第二、第三等表示物品或劳务效用的高低。

也就是说,效用不是数量概念,而是次序概念。

4.总效用:

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定量物品或劳务而获得的总的满足程度。

5.边际效用:

是指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的某商品消费量所引起的总效用的改变量。

6.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在一定时间内,一个人消费某种物品或劳务所得到的边际效用,随其消费量的增加而减少,这种现象被称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7.消费者剩余:

是指消费者购买一定数量的商品所得到的总效用与购买这些数量的商品而支付的货币的总效用之间的差额。

8.无差异曲线:

是指能够使消费者得到同样满足程度的两种产商品不同组合点所形成的轨迹。

9.边际替代率:

消费者在保持相同的满足程度的条件下,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商品X而必须放弃的Y商品的数量,叫做商品X对商品Y(用X替代Y)的边际替代率,用MRSXY表示。

10.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该规律来源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随着商品X的数量递增,商品X对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MRSXY是递减的,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11.消费者均衡:

是指消费者的总效用最大时所购买的各种商品数量的组合。

12.价格消费曲线:

反映了价格变动对消费者均衡点的影响。

在其他条件均保持不变,其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消费者的均衡点的位置会发生移动。

13.收入消费曲线:

反映了收入变动对消费者均衡点的影响。

假定消费者的偏好不变,商品的价格不变,而消费者的收入发生变化时,相应地消费者的均衡点也会发生移动。

14.恩格尔曲线:

又称为收入需求曲线,反映了消费者的收入与某种商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

15.替代效应:

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会影响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化。

这种由于相对价格变化而导致的不同商品之间出现的相互替代现象,称为替代效应。

16.收入效应:

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会使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化,称为收入效应。

选择题

1.边际效用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而()

A.递增B.递减

C.保持不变D.先递增再递减

2.当消费者对某商品的消费达到饱和点时,总效用曲线()

A.向右上方倾斜B.向右下方倾斜

C.达到最高点D.斜率大于零

3.消费者剩余是()

A.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B.消费者剩余的货币效用

C.消费者消费商品得到的总效用和支付的货币总额之间的差额

D.消费者消费剩余的商品带来的效用

4.通常,无差异曲线的特性是()

A.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斜率为正值

B.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斜率为负值

C.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

D.离原点越近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满足程度越高

5.总效用与边际效用之间存在的关系是()

A.边际效用大于零时,总效用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而增加

B.边际效用大于零时,总效用以递增的速度增加

C.边际效用等于零时,总效用达到最大

D.边际效用小于零时,总效应以递减的速度增加

6.假定商品价格保持不变,当消费者的收入增加时,均衡购买量会()

A.增加B.减少

C.保持不变D.不一定

7.正常品价格下降导致需求量上升的原因在于()

A.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

B.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增加

C.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增加

D.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但总效应使需求量增加

8.下列关于吉芬品的说法正确的是()

A.替代效应与价格同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同方向变动

B.替代效应与价格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反方向变动

C.替代效应与价格同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反方向变动

D.替代效应与价格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同方向变动

答案

1.B2.C3.C4.B、C5.A、C6.A7.B8.D

计算题

1.假定某消费者每月用于消费商品X和商品Y的收入为240元,两商品的价格分别为Px=4元,Py=8元,该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

,问:

(1)为获得最大效用,该消费者每月购买这两种商品的数量各为多少?

(2)该消费者每月消费这两种商品获得的总效用为多少?

2.假定某消费者的月收入为2500元,用于购买两种商品X和Y,商品X和Y的价格分别为Px=50元,Py=10元。

(1)写出该消费者预算线的方程式;

(2)如果商品Y的价格由10元增至20元时,预算线将如何变化?

试画图分析。

(3)如果消费者的月收入由2500元增至为3000元时,预算线将如何变化?

试画图分析。

答案

1.

(1)

(2)

2.

(1)

(2)

(3)

分析题

1.试用图分析基数效用论者和序数效用论者各是如何推导需求曲线的,并比较两者之间的区别。

2.请用序数效用理论解释下图中为什么E点是消费者的均衡点?

而A点、B点、C点、D点却不是消费者的均衡点?

3.试分别用图分析正常品、劣等品和吉芬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并比较三者之间的异同。

4.消费者剩余的概念在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不知不觉地被小商人们利用。

比如说,当一个人进入农贸市场的时候,他想买一斤西红柿。

这个人走到摊位面前,看见这一个摊位的西红柿又红又大又新鲜,情不自禁地说:

“这个西红柿真好,我今天特别想吃西红柿!

”卖西红柿的小贩子心想:

这个人看中了我的西红柿,我可以贵一些卖给他。

其实,这个买西红柿的顾客表现出很想买的样子,这表明它具有比较多的消费者剩余。

所以,当这个顾客问:

“西红柿多少钱一公斤?

”小贩子回答:

“两块五一公斤。

”而实际上他的西红柿只卖一块五一公斤。

由于这个顾客表现出有较多的消费者剩余,所以小贩子故意提高了价格。

当把价格提高以后,这个顾客还觉得挺划算,他毫不犹豫把西红柿买下来了。

你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

略(见教材)

第五章不确定条件下的消费者选择

计算题

1.居民甲打算购买彩票,每张彩票的价格为1元,出现的报酬及其概率如下:

报酬(元)

概率

0.00

1.00

2.00

10.0

0.5

0.25

0.2

0.05

请问甲购买一张彩票的预期收益和方差各是多少?

如果甲是风险规避者,他会购买彩票吗?

2.一项投资有三种可能的结果,其概率与报酬如下:

报酬(万元)

概率

200

80

-40

0.2

0.4

0.4

请问这项投资的期望报酬与方差是多少?

3.设居民乙的效用函数是

,其中I代表以千元为单位的年收入,请问:

(1)乙是风险规避的,风险中性的,还是风险爱好的?

并说明理由。

(2)如果乙现在有一份年收入为10000元的稳定工作,而现在他有机会从事另一项工作,收入为16000元的概率为0.5,收入为5000元的概率为0.5,他会做怎样的选择?

答 案

1.甲是否会购买彩票要根据其效用函数的具体形式或形状来判断。

若他的1.15元不确定收入的期望效用E(U)大于1元确定收入的效用U,则他会购买,否则就不会购买;预期收益为1.15元;方差为4.7275元。

2.期望报酬为56万元,方差为8064万元。

3

(1)乙是风险爱好者,因为其效用曲线是上凹的;

(2)他会选择新的工作。

分析题

大多数人在收入较低时是风险厌恶者,当收入较高时成为风险爱好者。

请画出效用曲线表示效用与收入的这种关系,并解释原因。

答案:

低收入阶段由于是风险厌恶者,其效用曲线下凹,高收入阶段成为风险爱好者为上凹。

关于其原因的解释请参照教材91页“不同的风险偏好”。

第六章 企业的性质

问答题

1.企业有哪几种类型?

各自的优缺点?

2.什么是交易费用?

3.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存在的理由是什么?

4.用交易费用理论解释企业的合理边界。

5.企业有哪些目标?

经济学中假设企业的目标是什么?

你认为这一假设合理吗?

6.“宁让利润,不让市场”这句话表明企业的目标是什么?

答 案

1.答:

根据企业的资本组合方式可以把企业划分为:

个人独资企业、合伙制企业、公司制企业。

个人业主制企业一般规模较小,结构简单,其主要优点是建立和关闭的程序简单,产权能够自由地转让,经营灵活,责任与权益明确;其主要缺点是投资者单一,财力有限,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较弱,经营规模难以迅速扩张,在市场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地位,企业的生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业主的个体状况。

合伙制企业由于多人共同投资,克服了个人业主制企业的资本限制,扩大了企业规模,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但合伙制也有其缺点,包括:

产权转让困难,产权转让须经所有合伙人同意方可进行;对企业债务负无限连带责任;企业的存续期限不稳定;合伙人都能代表企业,使合伙制企业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交易困难等。

与前两种企业类型相比,公司制企业有明显优点:

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可以迅速筹集巨额资本,从而使企业发展到相当大的规模;公司作为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