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系统账户体系演进历程梳理及账户层次解析与关键点.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477273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5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行系统账户体系演进历程梳理及账户层次解析与关键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银行系统账户体系演进历程梳理及账户层次解析与关键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银行系统账户体系演进历程梳理及账户层次解析与关键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银行系统账户体系演进历程梳理及账户层次解析与关键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银行系统账户体系演进历程梳理及账户层次解析与关键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银行系统账户体系演进历程梳理及账户层次解析与关键点.docx

《银行系统账户体系演进历程梳理及账户层次解析与关键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系统账户体系演进历程梳理及账户层次解析与关键点.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银行系统账户体系演进历程梳理及账户层次解析与关键点.docx

银行系统账户体系演进历程梳理及账户层次解析与关键点

 

 

银行系统-[账户体系]演进历程梳理及账户层次解析与关键点

 

 

账户是机构与客户之间关系维系的直接纽带,客户的每一个金融需求都会通过账户最直接地与金融机构产品联系。

因此,账户管理是银行业务流程过程中十分重要且必备的环节之一,在银行业务流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近年来,各类金融诈骗、客户资料泄露、账户盗用等违法活动层出不穷,其中绝大部分案例均与新兴支付手段有关,这直接反映了当前账户管理体系存在的巨大问题。

那么,如何确保客户账户资金和信息的安全、如何在提供创新与敏捷的同时有效防范风险,是账户体系建设需要一直平衡的关键点。

在满足监管合规需求下,构建账户层结构足够灵活、可扩展、参数化、易融合的统一账户体系设计,是各家银行提高账户使用粘性的基础,是全面升级经营模式和客户营销的前提,更是未来占领市场的关键发力点。

本文即尝试在此背景下,对账户体系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概述、梳理,然后介绍了账户体系设计思路、实践和建议,最后探讨和分析未来的发展方向。

以期抛砖引玉,促进账户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完善。

如有不当、不周之处,还请多多指正。

1、此文适合人群:

银行业务咨询、架构师、技术leader、开发、产品经理、经历过存款相关项目的小伙伴,以及对账户体系建设比较有兴趣的小伙伴,如账户层次、账号与客户关系、账号与介质、虚拟账户管理(多级账簿、母实子虚或母虚子实)、账户树管理(多层级账户)、多层次账户路由,如何登记历史等。

2、此文解决问题:

对新人来说,学习完后对账户体系的基本框架有初步认识,有助于个人业务能力的沉淀和提升。

因为核心系统的产品、交易、核算都是由账户体系决定的,所以不了解账户体系则无从了解核算等流向;对职场人来说,如果想吃透账户体系,在传统银行经营管理中最大化发挥账户体系的作用,或在金融科技创新中构建“客户为中心”的服务体系,或许本文能扩展思路。

3、其他声明:

此文的输出凝聚了我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遇到无数坑和查阅了各种资料后而得出总结,内容沉淀后脱敏处理,文章会引用业内产品的流程作为讲解实例。

文章中提到的知识点概念具有模式普适性和可实操复用性。

对某个分支有兴趣的同学,自行索引我的其他文章深入学习。

文章内容不代表公司观点,部分名词解释和内容来自网络与书籍,欢迎转发。

此文分为三部分:

一、账户体系发展历程及变革要求

二、账户体系建设的常见方案列举

三、构建统一生态账户体系的关键

一、账户体系发展历程及变革要求

1.1银行账户体系的发展历程

1994年10月9日,人民银行发布《银行账户管理办法》的通知(银发[1994]255号)。

规范了存款账户的分类(基本户/一般户/临时户/专用户)及用途和使用限制、开户与撤销条件、长期不动户的处理、申报要求等。

这是我国银行账户体系的起点。

(注:

未对个人存款账户做出相关说明)

2000年3月20日,国务院令第285号发布《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规定》,以行政法规的形式明确了个人银行账户实名制,主要内容包括了代理他人开立存款账户、金融往来、及账户信息的保密责任等。

2003年4月10日,人民银行发布《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3]第5号)。

因原先的账户法规体系存在交叉和重叠之处,所以全面梳理了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使用、变更与撤销等规定。

同时,将1994年颁布的《银行账户管理办法》废止。

2005年1月19日,人民银行发布了《人民币结算账户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银发[2005]16号)。

该发文是根据《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制定的实施细则。

(注:

同年6月在全国推广运行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系统)

2006年10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6号发布。

从最高立法层级上。

确定了银行账户实名制和反洗钱的监管机制,要求有关机构,建立健全客户身份识别制度、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制度、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履行反洗钱义务。

(注:

有关机构指金融机构和按照规定应当履行反洗钱义务的特定非金融机构)

2006年11月14日,人民银行发布《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6]第2号。

该发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中关于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行为,做了详细的规定和分解。

2007年6月21日,人民银行等4部委令2007年第2号,发布《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

该发文规范并明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中,银行客户身份识别和资料保存制度。

2007年9月11日,人民银行同公安部发布《关于切实做好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有关工作》的通知(银发[2007]345号),在身份识别和个人账户实名制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注:

联网核查系统于同年6月底运行)

2008年6月20日,人民银行下发《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落实个人人民币银行存款账户实名制的通知》(银发[2008]191号),重新疏理并规范了新形势下个人银行账户的开立及使用规定,有效指导了银行的实名制落实工作。

2014年3月14日,人民银行下发《关于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开立个人人民币电子账户的通知(讨论稿)》,提出银行要规范开设个人人民币电子账户,推出强弱实名电子账户,实现直销银行远程开户。

2014年5月18日,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远程开立人民币银行账户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指导意见指出以柜台开户为主,远程开户为辅,及远程开立银行账户的业务范围。

(注:

同年,民生银行直销银行上线,创新性推出弱实名电子银行账户,用于投资理财业务)

2014年6月24日,人民银行出台《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人民币同业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的通知》(银发[2014]178号),对商业银行同业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落实日常管理做出严格要求,并要求各银行建立同业银行结算账户专项管理制度,同时对存量同业银行结算账户进行清理核实。

(注:

非个人存款账户)

2015年11月13日,银监会下发《中国银监会关于银行业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工作事项的通知》(银监发[2015]48号),提出同一商业银行为同一客户开立借记卡原则上不得超过4张。

(注:

同年年底P2P平台跑路事件的爆发,为互联网金融行业敲响警钟,监管开始规范整治市场环境)

2015年12月25日,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改进个人银行账户加强账户管理的通知》(银发[2015]392号),提出银行应建立银行账户分类管理机制,将个人银行账户种类划分为Ⅰ类银行账户、Ⅱ类银行账户和Ⅲ类银行账户。

同时,规定了账户功能升级制度:

对于Ⅱ类户,银行可按规定对存款人身份信息进行进一步核验后,将其转为Ⅰ类户。

对于Ⅲ类户,银行可按规定对存款人身份信息进行进一步核验后,将其转为Ⅰ类户或Ⅱ类户。

2016年9月30日,人民银行下发《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支付结算管理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发[2016]261号),提出自2016年12月1日起,同一个人在同一家银行(以法人为单位)只能开立一个Ⅰ类户,再新开户的,应当开立Ⅱ类户或Ⅲ类户;以及自助柜员机向非同名账户转账的,资金24小时后到账;支付账户转账要限制转账笔数;账户6个月内无活动将暂停使用;同一手机号对应同一身份证,对多人使用同一联系电话号码开立和使用账户的情况进行排查清理,联系相关当事人进行确认等条款。

2016年11月25日,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落实个人银行账户分类管理制度的通知》(银发[2016]302号),详细规定了Ⅱ、Ⅲ类个人银行账户的使用限制、开户与撤销,并提出建立健全绑定账户信息验证机制。

2017年10月23日,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反洗钱客户身份识别有关工作的通知》(银发[2017]235号),进一步提高了对非自然人、特定自然人、特定场景反洗钱风险的识别,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要求和执行标准。

2018年1月19日,人民银行下发了《关于改进个人银行账户分类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发[2018]16号),从开户、资金转入转出及限额等方面,都做了很多优化和改进。

例如,同一银行法人为同一个人开立Ⅱ类户、Ⅲ类户的数量原则上分别不得超过5个。

进一步明确了网络支付账户、个人银行账户的市场定位。

2019年3月19日,人民银行下发了《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关于加强个人二三类银行结算账户风险防范有关事项的通知》(银支付[2019]55号),文件重点描述了银行互联网端系统中Ⅱ、Ⅲ类户的相关风险和用户异常行为等,要求强化账户业务监督管理。

2019年3月27日,人民银行下发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加强支付结算管理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2019]85号)加强账户实名制管理、加强转账管理,加强对反欺诈反洗钱的打击

从已公开的监管文件脉络来看:

我国银行账户体系是伴随银行业向互联网化发展而演进的,也是传统金融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

相信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后续还会出台更为完善的监管明细,有效规范市场秩序。

1.2个人账户体系监管再梳理

经过以上描述,我们不难发现,监管文件基本围绕着账户、反洗钱和防范电信诈骗三方面进行了严格规范。

接下来,以这三方面的对个人存款账户进行总结和梳理。

(1)账户分类

参考文件:

《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2003]5号),《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改进个人银行账户加强账户管理的通知》(银发[2015]392号),《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落实个人银行账户分类管理制度的通知》(银发[2016]302号),《关于改进个人银行账户分类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发[2018]16号),《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关于加强个人二三类银行结算账户风险防范有关事项的通知》([2019]55号)

(2)反洗钱

参考文件:

《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规定》(国务院令28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主席令第56号),《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2006]第2号),《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2007]第2号),《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落实个人人民币银行存款账户实名制的通知》([2008]191号),《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反洗钱客户身份识别有关工作的通知》(银发[2017]235号)

(3)防范电信诈骗

参考文件:

《中国银监会关于银行业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工作事项的通知》(银监发[2015]48号),《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支付结算管理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2016]261号),《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加强支付结算管理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2019]85号)

1.3个人账户体系的变革要求

以上规定对银行收入的影响主要是取消或降低了网银转账甚至异地转账的手续费,以及对业绩考核、吸存等业务也有很深的影响,但实际上是提升了资金的流通效率。

其次,加强了资金流向管控和风险防范。

比如以前多个一类户,各大额资金分多个账户划转使得资金流追溯变得困难,现在一个银行仅一个一类户,则相对清晰很多;再如,用户在线上支付,理财若出现盗刷或者被欺诈的情况,金额损失仅限制在Ⅱ、Ⅲ类账户内。

根据Ⅱ类和Ⅲ类账户用途和使用场景分析,整理了对银行各IT系统相关功能的主要需求点,举例如下图:

1.4对公账户体系的变革要求

传统核心系统中的对公存款账户依据与客户签立的某项存款产品合约开立,账户结构较为单一,账户之间未建立关联关系。

随着内外部监管不断加强和精细化管理要求的提出,账户内资金需要被划分的维度不断丰富,银行通过台账的形式登记不同类型资金的流转情况,严重降低了工作效率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