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第三章第1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70974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32.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1第三章第1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必修1第三章第1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必修1第三章第1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必修1第三章第1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必修1第三章第1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1第三章第1讲.docx

《必修1第三章第1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1第三章第1讲.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必修1第三章第1讲.docx

必修1第三章第1讲

  

最新考纲

 1.地壳物质循环。

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3.大气的受热过程。

4.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5.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6.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7.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分析解读

 1.掌握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

2.掌握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3.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理解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4.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掌握等压线图中风向、风力大小的判断方法。

5.掌握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理解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的形成,掌握季风环流的成因、风向及分布;理解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6.运用简易天气示意图、等压线图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7.利用水循环示意图,判断水循环的类型、环节,了解水循环的意义。

8.掌握大洋表层洋流的分布,理解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1讲 地壳的物质组成、物质循环与地球表面形态

一、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一)地壳的物质组成

1.矿物

(1)矿物:

具有确定__________、物理属性的单质或化合物,是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__________。

(2)基本存在形式:

气态、液态和固态。

(3)分类

2.岩石

(1)概念:

岩石圈(地壳)中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体积较大的__________集合体。

(2)分类:

岩石按成因可分为________、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二)地壳的物质循环

1.概念

2.地壳物质循环示意

(1)循环物质的名称:

①     ;②沉积岩(或变质岩);③变质岩(或沉积岩);④岩浆。

(2)岩石形成过程

A为       ;

B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成岩作用;

C为变质作用;

D为       。

注 B、C可互换。

二、地球表面形态

(一)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内力作用

2.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1)划分:

地球表层的       并不是完整的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成六大板块,图中①为        ,④为       。

(2)消亡边界:

板块③与板块④、⑤的边界相互挤压碰撞而分别形成喜马拉雅山脉、____________山脉;而板块②与板块③的边界也为消亡边界,在板块③一侧形成亚洲东部的__________,在板块②一侧形成__________。

(3)生长边界:

常形成海岭,如板块①与板块③⑤之间的大西洋中脊;陆地板块内部张裂带,会形成巨大的____________,如⑤非洲板块内部张裂形成____________。

(4)性质:

A、B两处,地壳较稳定的是A,原因是位于__________;而B处比较活跃。

3.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1)褶皱:

图中A、B处水平岩层发生弯曲,形成褶皱。

其中A处岩层中间向上隆起,叫______;B处岩层中间向下凹陷,叫______。

(2)断层:

图中C处岩层发生______,并沿断裂面产生显著的位移,称为断层构造。

其中E处叫______,常发育成陡峻的山峰;D处叫______,常发育成盆地或谷地。

4.火山、地震活动和地表形态

(1)火山活动常形成火山锥、火山口等火山地貌。

(2)地震往往造成地壳______和错动。

(二)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外力作用

2.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侵蚀地貌

沉积地貌

流水作用

使沟谷加宽加深,如横断山区的深切河谷、黄土高原的__________等

山前________、河流中下游地区形成的冲积平原和三角洲

风力作用

戈壁、风蚀洼地、__________、风蚀城堡、雅丹地貌

沙粒沉积形成沙丘、__________形成黄土高原

(三)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

1.合理改造能__________。

2.不合理活动产生__________作用。

考点一 三大类岩石与地壳物质循环

典例导入

 1.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

(1)~

(2)题。

(1)图中B、D代表的岩石分别是(  )

A.侵入型岩浆岩、沉积岩B.沉积岩、侵入型岩浆岩

C.变质岩、喷出型岩浆岩D.沉积岩、变质岩

(2)图中②表示的是(  )

A.外力作用B.变质作用

C.上升冷却凝固作用D.重熔再生作用

疑难剖析

1.三大类岩石的形成、特点和用途

类型

形成

特点

用途

侵入岩

地下岩浆在内部压力作用下,侵入岩石圈上部,冷却凝固而成的岩石

矿物结晶颗粒较大

花岗岩是坚固、美观的建筑材料;多种金属矿是工业生产的原料

喷出岩

地下岩浆在内部压力作用下,沿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冷凝而成的岩石

矿物结晶颗粒细小,有的有流纹或气孔

沉积岩

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受到破坏,形成碎屑物质,被搬运到低处沉积、固结而成的岩石

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

石灰岩是建筑材料和化工原料,钾盐是化工原料;煤、石油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能源

变质岩

岩石受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影响,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使原来成分、结构发生改变而成的岩石

片理构造

大理岩是建筑材料;铁矿石是钢铁工业的重要原料

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岩石圈的物质在内外力作用下不断运动和变化,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产生,周而复始,构成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可归纳为下面的模式图:

代码

原物质

地质作用

生成物质

岩浆

冷却凝固作用

岩浆岩

岩浆岩、变质岩和已生成的沉积岩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

沉积岩

岩浆岩、沉积岩和已生成的变质岩

变质作用(温度、压力)

变质岩

各类岩石

重熔再生作用

岩浆

考点二 内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典例导入

 2.读图回答

(1)~

(2)题。

(1)关于图中B处的正确叙述是(  )

A.内力作用形成的向斜

B.外力作用形成的背斜

C.内力作用形成背斜后,在外力作用下形成谷地

D.内力作用形成的断层

(2)下列地貌的地质构造与图中A处一致的是(  )

A.喜马拉雅山B.庐山

C.渭河平原D.安第斯山

疑难剖析

 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塑造地表形态的内力作用

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表现形式

地壳运动

水平运动

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

岩层发生了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形成了断裂带和褶皱山脉及谷地

垂直运动

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垂直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

岩层隆起和凹陷;地势的起伏和海陆变迁

变质作用

岩石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发生变质

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岩浆活动

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

岩浆喷出经冷凝形成火山

地震

地表下岩层的断裂、错动,引起震动

造成地壳的断裂和错动,引起海陆变迁和地势起伏

考点三 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典例导入

 3.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相关问题。

地质剖面图上,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    、    。

图中,陡崖出现在    处。

甲处成为谷地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疑难剖析

1.主要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

褶皱

断层

背斜

向斜

从形态上

岩层一般向上拱起

岩层一般向下弯曲

岩层受力断裂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

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

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

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

图示

未侵蚀地貌

常形成山岭

常形成谷地或盆地

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东非大裂谷。

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常成为块状山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另一侧相对下降的岩块,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有时形成泉、湖泊

侵蚀后地貌

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

图示

2.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1)利用地质构造找水——向斜槽部,断层处

向斜岩层向槽部倾斜,利于地下水向槽部汇集,故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断层往往是地下水出露成泉的地方。

(2)利用地质构造找矿——向斜槽部探矿、背斜处找油

如果岩层中含有某种矿产层,如煤、铁矿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因此钻井或打井应在向斜构造处;因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掉。

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气最轻,分布于背斜顶部;水最重,分布于背斜底部;中间为石油。

(3)利用地质构造确定工程建设——避开断层带、背斜建隧道

在断层地带建大型工程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坍塌。

断层能加大地震烈度,地震发生时,有断层处的地区烈度会变大。

向斜构造在地形上一般表现为盆地,修筑铁路、开凿隧道时应避开向斜部位,因为如果在向斜部位开凿,向斜是雨水汇集区,隧道可能会变为水道。

背斜是隧道的良好选址。

在背斜处开采煤炭等,易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在向斜处开采煤炭,易发生透水事故。

考点四 板块运动与地貌

典例导入

 4.2010年10月20日,探险家德鲁·布里斯托尔和他的团队表演了令人心惊肉跳的一幕,他们采用缘绳下降法进入到马鲁姆活火山内部。

当时,炙热的熔岩湖距离他只有100米。

马鲁姆活火山位于瓦努阿图群岛的小岛安布利姆岛上。

读图回答

(1)~

(2)题。

(1)马鲁姆活火山位于(  )

A.太平洋板块内部的断层构造带

B.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边界

C.太平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生长边界

D.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消亡边界

(2)德鲁·布里斯托尔对安布利姆岛上的岩石进行考察,发现大多数岩石(  )

A.具有层理构造B.具有气孔构造

C.含有海洋动物化石D.为页岩或板岩

疑难剖析

 1.板块运动对地貌的影响

 

板块相对

移动方向

对地貌的影响

举例

形成边界

的类型

板块张裂

形成裂谷和

海洋、海岭

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等

生长边界

←|→

板块

相撞

(相

向移

动)

大陆板

块与大

陆板块

相撞

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

喜马拉雅山系、阿尔卑斯山系

消亡边界

→|←

大陆板

块与大

洋板块

相撞

大洋板块因密度较大,位置较低,便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这里往往形成海沟(它是海洋中最深的地方);大陆板块受挤上拱、隆起成岛屿和海岸山脉

太平洋西部岛弧、安第斯山脉、台湾山脉等

消亡边界

→|←

2.板块构造学说的其他应用

(1)利用边界类型可判断某海域或两大陆之间距离的变化趋势。

如红海地处板块生长边界处,因此其面积将逐渐变大,而地中海地处板块消亡边界,因此其面积将逐渐变小,其两侧的非洲大陆和欧洲大陆之间距离将逐渐变小。

(2)解释火山、地震分布的规律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而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活跃,因此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活动。

考点五 主要外力作用形成的典型地貌及分布地区

典例导入

 5.(2011·北京文综)下图为地处北纬50°附近欧洲中部的“某聚落局部地区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题。

图中(  )

A.河流形成于距今2300万年前

B.①处经历了先侵蚀后沉积过程

C.②处地层由下到上是连续的

D.河流③处左岸侵蚀,右岸堆积

疑难剖析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外力作用

形成的地貌形态

分布地区

风化作用

使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注:

土壤是在风化壳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普遍(例:

花岗岩的球状风化)

风力侵蚀

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

干旱、半干旱地区(例:

雅丹地貌)和滨海地区

侵蚀

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形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

“红色沙漠”、“石漠化”等

湿润、半湿润地区(例:

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地表的千沟万壑、瀑布)

溶蚀

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一般地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

可溶性岩石(石灰岩、白云岩等)分布地区(例:

桂林山水、路南石林、瑶琳仙境)

 

冰川侵蚀

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北美五大湖、千湖之国芬兰)等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例:

挪威峡湾、中欧—东欧平原)

海浪

侵蚀

形成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柱、海蚀拱桥

基岩海岸地区(例:

大连小平岛等)

冰川沉积

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

颗粒大、

比重大

的先沉

积,颗

粒小、比

重小的

后沉积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

流水沉积

形成冲积扇(出山口)、三角洲(河口)、冲积平原(中下游)

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例:

黄河三角洲、恒河平原等)

风力沉积

形成沙丘(静止沙丘、移动沙丘)和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

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例:

塔克拉玛干沙漠、黄土高原的黄土)

海浪堆积

形成沙滩海岸地貌

滨海地带

                        地质构造图的判读

1.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移位称为地质构造。

它是研究地壳运动的性质和方式的依据,其基本类型有褶皱和断层。

2.岩层因地壳水平挤压力的作用而发生的弯曲叫褶曲,褶曲按形态分为背斜和向斜两种基本形态,如发生一系列褶曲就形成褶皱。

3.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或张力,超过了岩石所能承受的强度,岩层发生断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错动、位移即形成断层。

1.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

(1)根据地层层序规律确定:

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因而一般的规律是岩层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越新,其位置越靠上(接近地表)。

(2)根据生物进化规律判断:

由于生物进化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因此保存复杂、高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总比那些保存简单、低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新。

(3)根据岩层的接触关系确定:

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岩的形成晚于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

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而这多是在岩浆活动的影响下形成的,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其相邻的岩浆岩。

(4)根据海底岩石形成和扩张过程判断:

如果是海底岩石,则离海岭越近,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晚,离海岭越远,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早;或者说离海沟越近,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早,离海沟越远,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晚。

注意进行上述判断时,参照的必须是同一个海岭或者海沟。

2.地质构造判断

(1)看岩层是否连续,褶皱由连续的褶曲组成。

(2)看岩层的形态和地貌形态:

岩层向上拱起一般为背斜,未侵蚀前常形成山岭,岩层向下弯曲一般为向斜,未侵蚀前常形成谷地或盆地。

(3)看岩层的新老关系,核老翼新为背斜,核新翼老为向斜,这是判断背斜与向斜最可靠的依据。

(4)看岩层是否受力破裂且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即岩块有相对上升或下降运动)。

若只有破裂而无位移只能称为断裂而不能称为断层。

3.地壳运动性质的判断

(1)若出现大面积成层岩石,说明地壳处于下沉运动中。

(2)若上覆岩层发生侵蚀,说明地壳处于上升运动中。

(3)若某个年代的岩层缺失,说明该年代该地区地壳上升没有接受沉积,或者说明该年代地壳下沉形成了沉积岩,后来该地地壳上升,形成的岩层又被侵蚀掉。

例题

 (2011·广东文综)读“某区域地质剖面简图”(下图),图中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

A.断层、向斜、背斜B.断层、背斜、向斜

C.向斜、断层、背斜D.背斜、向斜、断层

思维过程

答案 B

 

考查点一 地壳物质循环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

拉丁美洲国家厄瓜多尔通古拉瓦火山2011年4月27日发生大规模火山爆发,致使多座机场关闭,千人紧急撤离。

读图完成1~2题。

1.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

A.地表B.地壳上部

C.地壳下部D.地幔

2.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可转化为(  )

A.喷出岩B.侵入岩C.沉积岩D.变质岩

考查点二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下图是美国宇航局网站公布的一张火星北极新月形沙丘的照片。

读图回答3~4题。

3.图示地区盛行的火星风风向为(  )

A.甲B.乙C.丙D.丁

4.下列地区易形成图示地貌的是(  )

A.沙质海滩B.塔里木盆地

C.黄土高原D.云贵高原

考查点三 板块构造理论

5.下图为“板块运动示意图”,关于两图中板块边界类型与其形成的地貌组合正确的是(  )

A.海岭—生长边界—火山岛

B.海沟—消亡边界—岛弧

C.海岭—消亡边界—海岸山脉

D.海沟—张裂边界—裂谷

查点四 地质构造及其实践意义

读图,回答6~7题。

6.图中数码所对应的地质构造正确的是(  )

A.①是背斜,④是地垒

B.①是地堑,③是地垒

C.②是断层,④是地堑

D.①是向斜,③是背斜

7.若甲、乙两处都有地下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按埋藏条件,甲处为承压水

B.甲处地下水可能由低处向高处渗流

C.乙处的直接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

D.水量较稳定、水质较好的是乙处

考查点五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8.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地中海沿岸地质剖面图,甲图是乙图中岩层局部放大图。

材料二 “地震真正的故事记录在岩石和土壤中”。

地震是由地壳深处断层的运动引起的,如果运动足够强烈,地表就会产生裂缝,数年后,沉积物又将裂缝覆盖。

(1)图示地区位于    板块和    板块的边界,其边界类型为

    边界。

判断依据是                   。

(2)②④两处分别可能是哪两类岩石,请说明理由。

(3)⑥处可能存在的矿产是(  )

A.有色金属B.石油C.金刚石D.大理岩

(4)结合材料二和图乙,判断图甲中①处至少发生过____次地震。

A.2B.3C.4D.5

课时规范训练

(时间:

45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岱崮地貌”(下图)是山东沂蒙山区特有的一种地貌景观,过去在地貌学上称之为“方山”,该山体岩石中普遍含有三叶虫化石。

据此回答1~2题。

1.该山区的岩石主要是(  )

A.花岗岩B.石灰岩

C.大理岩D.玄武岩

2.结合景观图判断“岱崮地貌”形成的地质过程(  )

A.沉积→岩层的断裂作用

B.岩浆沿地壳缝隙喷出地表

C.沉积→抬升→外力侵蚀

D.沉积→固结成岩→变质作用

大自然简直就是一个神奇的魔术师,她把地球表面的景观塑造得如此惟妙惟肖,令人叹为观止。

阅读“南斯拉夫的‘猫咪山’图”,完成3~4题。

3.塑造“猫咪山”形态的根本力量的来源是(  )

A.太阳辐射B.岩浆活动

C.大气D.流水

4.“猫咪山”所在地区的地表形态是(  )

A.内力作用单独形成的

B.外力作用单独形成的

C.内、外力作用共同形成的

D.板块运动形成的

丹霞地貌是巨厚的红色砂岩、砾岩经外力作用,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

2010年8月,广东丹霞山等六处南方湿润地区的丹霞地貌,被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据此回答5~7题。

5.形成丹霞地貌的岩石类型主要是(  )

A.岩浆岩B.沉积岩

C.变质岩D.火山岩

6.该类岩石的最主要的特点是(  )

A.矿物晶体颗粒较粗B.岩石中有许多气孔

C.有明显的层理构造D.能剥成薄片、薄板

7.塑造丹霞地貌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A.流水侵蚀B.流水堆积

C.风力侵蚀D.海浪侵蚀

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完成8~9题。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灰岩、页岩都属于a类岩石

B.b不能转化为d,是因为b为岩浆,d为变质岩

C.花岗岩和玄武岩都属于c类岩石

D.d为岩浆

9.图中各地质作用与序号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①作用一定能形成化石

B.火山喷发与②的活动有关

C.③作用最强烈的表现形式是流水的侵蚀作用

D.大理岩、板岩的形成需经过④阶段

读“大洋板块俯冲示意图”,回答10~11题。

10.下列各类岩石中,在丙处常见的是(  )

A.玄武岩B.页岩

C.花岗岩D.石英岩

11.若图中乙板块边缘受挤上拱,形成的是安第斯山脉,则甲板块属于(  )

A.南极洲板块B.太平洋板块

C.非洲板块D.印度洋板块

下图中沉积岩的形成符合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的规律。

读图回答12~13题。

12.该地形为(  )

A.向斜成山B.向斜成谷

C.背斜成谷D.背斜成山

13.形成图示地形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地壳运动B.岩浆活动

C.侵蚀作用D.堆积作用

读下图,回答14~15题。

14.图中甲、乙、丙、丁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B.甲、丁、乙、丙

C.丁、丙、甲、乙D.丙、丁、甲、乙

15.下列关于此地开发的叙述,合理的是(  )

A.可以在此地修建采石厂

B.地表可以修建铁路

C.褶皱内部肯定存在油气,可以开发

D.可以修建水库堤坝

二、综合题(共40分)

16.下图中等高线表示一种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8分)

(1)图中地貌名称是       。

(2)该地风向是       。

(3)该地貌是外力作用中的       而形成的。

(4)它所造成的危害有           等。

(5)该地貌在世界上许多地区呈扩大化趋势,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国的这种地貌主要分布在         ,在该地区实施的重要生物工程是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