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评价习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70817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评价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安全评价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安全评价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安全评价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安全评价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评价习题.docx

《安全评价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评价习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全评价习题.docx

安全评价习题

安全评价习题

论述题

•1、易燃液体的危险特性有哪些?

贮运危险因素如何辨识?

•答题要点:

•易燃液体的危险特性主要是:

–易燃性、易产生静电和流动扩散性等。

•易燃液体贮运危险因素辨识应从如下方面进行:

(1)对于整装易燃液体的辨识:

–从易燃液体的贮运状况、技术条件方面去辨识其危险性;

–从易燃液体贮罐区、堆垛的防火要求方面去辨识其危险性;

(2)对于散装易燃液体贮运危险辨识:

–应从防泄露、防流散、防自聚、防静电、防腐蚀、装卸操作、管理等方面辨识其危险性。

•2、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为了减少事故损失,防止事故蔓延、扩大,应当采取哪些措施?

•答题要点:

(1)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

(2)迅速控制危害源,并对危险化学品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险化学品性质及危害程度。

–(3)针对事故对人体、动植物、土壤、水源、空气造成的现实危害和可能产生的危害,迅速采取封闭、隔离、洗消等措施;

–(4)对危险化学品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监测、处置,直至符合国家有关保护规定。

•3、试述安全评价方法选择的原则

•答题要点:

–在进行安全评价时,应该在认真分析并熟悉被评价系统的前提下,选择安全评价方法。

选择安全评价方法应遵循充分性、适应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合理性的原则。

(1)充分性原则

–充分性是指在选择安全评价方法之前,应该充分分析评价的系统,掌握足够多的安全评价方法,并充分了解各种安全评价方法的优缺点、适应条件和范围,同时为安全评价工作准备充分的资料。

–也就是说,在选择安全评价方法之前,应准备好充分的资料,供选择时参考和使用。

(2)适应性原则

–适应性是指选择的安全评价方法应该适应被评价的系统。

被评价的系统可能是由多个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评价的重点各子系统可能有所不同,各种安全评价方法都有其适应的条件和范围,应该根据系统和子系统、工艺的性质和状态,选择适应的安全评价方法。

•(3)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是指安全评价方法与被评价的系统所能提供安全评价初值和边值条件应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也就是说,安全评价方法获得的可信的安全评价结果,是必须建立真实、合理和系统的基础数据之上的,被评价的系统应该能够提供所需的系统化数据和资料。

•(4)针对性原则

–针对性是指所选择的安全评价方法应该能够提供所需的结果。

由于评价的目的不同,需要安全评价提供的结果可能是: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事故发生的原因、事故发生概率、事故后果、系统的危险性等,安全评价方法能够给出所要求的结果才能被选用。

•(5)合理性原则

–在满足安全评价目的、能够提供所需的安全评价结果的前提下,应该选择计算过程最简单、所需基础数据最少和最容易获取的安全评价方法,使安全评价工作量和要获得的评价结果都是合理的,不要使安全评价出现无用的工作和不必要的麻烦。

•4、论述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步骤

•答题要点:

(1)成立预案编制小组;

(2)收集资料并评价;

–(3)辨识危险源并评价风险;

–(4)评价能力与资源;

–(5)建立应急反应组织

–(6)选择合适类型的应急计划方案

–(7)编制各级应急计划

•(注意:

应加上适当论述)

•5、论述制订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和原则

•答题要点:

(1)制订预案的目的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①采取预防措施使事故控制在局部,消除蔓延条件,防止突发性重大或连锁事故发生;

–②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有效的控制和处理事故,尽力减轻事故对人、财产和环境造成的影响。

(2)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的原则

•生产安全使”人一机一环境”系统相互协调、保持最佳”秩序”的一种状态。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由事故的预防和事故发生后损失的控制两个方面构成。

•①从事故预防的角度制订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提高系统安全保障能力”和”将事故控制在局部”是事故预防的两个关键点。

从事故预防的角度看,事故预防应由技术对策和管理对策共同构成。

–a.技术上采取措施,使”人一机一环境”系统具有保障安全状态的能力;

–b.通过管理协调”人自身”及”人一机”系统的关系,以实现系统的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生产经营单位职工对安全生产所持的态度、人的能力和人的技术水平是决定能否实现事故预防的关键因素,提高人的素质可以提高事故预防和控制的可靠性。

•②从事故发生后损失控制的角度制订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及时进行救援处理”和”减轻事故所造成的损失”是事故损失控制的两个关键点。

•从事故发生后损失控制的角度来看,事先对可能发生事故后的状态和后果进行预测并制定救援措施,一旦发生异常情况:

–a.能根据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时进行救援处理;

–b.可最大限度地避免突发重大事故发生;

–c.减轻事故所造成的损失和对环境的污染;

–d.同时又能及时恢复生产。

•值得注意的是,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要定期进行演练。

只有这样,才能在事故发时做出快速反应,投人救援。

•综上所述,制订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原则是”以防为主,防救结合”。

•6、按照安全预评价导则要求编写安全对策措施及评价结论,应注意哪几方面?

•答题要点:

(1)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根据定性、定量评价结果,提出消除或减弱危险、有害因素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及建议。

•安全对策措施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总图布置和建筑方面安全措施;

–②工艺和设备、装置方面安全措施;

–③安全工程设计方面对策措施;

–④安全管理方面对策措施;

–⑤应采取的其他综合措施。

(2)安全预评价结论

•简要列出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评价结果,指出建设项目应重点防范的重大危险、有害因素,明确应重视的重要安全对策措施,给出建设项目从安全生产角度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的结论。

(注:

详细论述略)

场景分析题

•1.某化工厂爆炸事故

(1)企业概况

•某化工厂于1999年6月创办,企业注册资金为58万元,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职工25人,产品有无色促进剂、洗衣粉、过氧化甲乙酮、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醋。

•企业建有一个南北向4开间单层砖混结构的生产厂房和其他辅助用房。

•生产厂房内设3个车间:

东面一间是过氧化甲乙酮车间,西面一间是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醋车间,中间两间是洗衣粉车间。

•过氧化甲乙酮车间为一开间,只有南面一扇双开门,西面靠南墙有一过道与其他车间相通,合成、过滤、配置、包装等均在这一开间内,没有任何隔离。

•过氧化甲乙酮和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酷车间的厂房及工艺设备系自行改造、安装,均未经具有化工专业资质的单位设计和施工安装。

(2)事故经过

•2002年1月3日7点30分,过氧化甲乙酮车间1号釜开始生产第一批号产品。

•8点30分,2号釜开始生产第二批号产品。

•当天上午回收来的10桶(250kg)不合格过氟化甲乙酮(退货产品)临时堆放在邻间的洗衣粉车间内。

•约12点,2号釜开始生产第五批号产品。

•此时,在配制作业点上有21桶(525kg)半成品,在合成釜西侧地面手推车上有275KG成品。

•12点25分左右,运料工袁某看到2号釜加料口冒出大量橘黄色烟雾并冲出料液,瞬间燃烧爆炸,大约15分钟后,洗衣粉车间发生更猛烈的爆炸,除西面过氧化苯甲酸叔扩酶车间外;整个厂房坍塌,造成过氧化甲聊车间当班的4名作业人员死亡。

•(3)事故原因

•直接原因

–操作不当使合成釜内物料剧烈反应导致冲料,在釜外发生可燃性气液夹带物产生静电火花引起可燃性混合气体燃烧爆炸。

–车间结构不合理,从而使可燃性混合气体燃烧爆炸导致车间内存有的约800kg过氧化甲乙酮成品和半成品发生持续燃烧。

–临时堆放在邻间的10桶不合格过氧化甲乙酮爆炸和持续燃烧,产生分解,发生更猛烈的爆炸。

•间接原因

–化工厂车间厂房及工艺设备均未经具有化工专业资质的单位设计和施工安装,不具备危险化学品生产的基本条件。

–企业没有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没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大部分作业人员没有经过危险化学品安全教育培训,对突发事故应急处理能力差。

–政府有关基层组织和职能部门监管不力,对辖区内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存在的问题和严重事故隐患没有给予有力的监督和及时查处。

•问题

(1)每起事故分析时,都分析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怎样区分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2)这起事故结案归档材料应包括哪些材料?

(1)每起事故分析时,都分析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怎样区分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答题要点:

•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中的有关规定,属于下列情况者为直接原因:

•①机械、物质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

–见GB6441一1986附录A中A.6不安全状态

•②人的不安全行为:

–见GB6441一1986附录A中A.7不安全行为。

•属于下列情况者为间接原因:

–①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工业构件、建筑物、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工艺过程、操作方法、维修检验等的设计、施工和材料使用存在问题;

–②教育培训不够,未经培训、缺乏或不懂安全操作技术知识;

–③劳动组织不合理;

–④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

–⑤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

–⑥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

–⑦其他。

(2)这起事故结案归档材料应包括哪些材料?

(2)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中的有关规定,这起事故结案归档材料如下:

–⑴职工伤亡事故登记表;

–⑵职工死亡、重伤事故调查报告书及批复;

–⑶现场调查记录、图纸、照片;

–⑷技术鉴定和实验报告;

–⑸物证、人证资料;

–⑹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材料;

–⑺事故责任者的自述材料;

–⑻医疗部门对伤亡人员的论断书;

–⑼发生事故时的工艺条件、操作情况和设计资料;

–⑽处分决定和受处分的人员的检查材料;

–⑾有关事故的通报、简报及文件;

–⑿注明参加调查组的人员姓名、职务、单位。

•2.某机械加工企业,主要生产设备为金属切削机床:

车床、铣床、磨床、钻床、冲床、剪床等,同时,车间还安装了3t桥式起重机,配备了2辆叉车。

根据该公司近几年的事故统计资料,大部分事故为机械伤害和物体打击事故,其中2003年内发生冲床断指的事故共有14起。

•问题:

(1)简述在金属切削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2)为杜绝或减少冲床事故的发生,应该采取哪些有效的安全对策措施?

–(3)简述防止触电的安全对策措施。

(1)简述在金属切削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答题要点:

(1)金属切削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是:

•①机械伤害

–由于机械设备旋转部位(齿轮、联轴节、工具、工件等)无防护设施或防护装置失效,人员操作失误或操作不当等可能导致发生咬、绞、切等伤害;

–由于机械设备防护不到位,工件装夹不牢固,操作失误等造成工件、工具或零部件飞出伤人;机械设备之间的距离或设备活动机件与墙、柱的距离过小,活动机件运动时造成人员挤伤;

–切削加工时长屑未断或短屑防护不当造成割伤或崩伤;冲剪压作业时由于防护装置失灵、人手误人冲剪压区等造成伤手事故;

–机械设备上的尖角、锐边等可能引起划伤;检修过程中防护措施不到位,人员配合失误、未佩带合适的防护用品等,都有可能导致机械伤害和物体打击。

–②触电

–由于设备漏电,未采取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如保护接零、漏电保护、安全电压、等电位联结等),安全措施失效,操作人员的操作失误,或违章作业等可能导致人员触电。

•③起重伤害。

–由于起重设备质量缺陷、安全装置失灵、操作失误、管理缺陷等因素均可发生起重机械伤害事故。

•④火灾。

–机械设备使用的润滑油属于易燃物品,在有外界火源作用下可能会引起火灾。

由于电气设备出现故障、电线绝缘老化、电气设备检查维护不到位等还可能引起电气火灾。

•⑤车辆伤害

•⑥噪声。

•⑦振动。

•⑧高处坠落。

(2)为杜绝或减少冲床事故的发生,应该采取哪些有效的安全对策措施?

•答题要点

•为杜绝或减少冲床事故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安全对策措施:

•①应选择本质安全性能好的冲压设备。

•②在冲压设备上安装安全防护装置:

如固定栅栏式或活动栅栏式防护罩,双手按钮式或双手柄式操作的安全装置,光线式、感应式等安全防护装置,安全连锁装置等。

•③工模具选用、安装合适,防止其飞出伤人。

•④冲压工人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工作前仔细检查并进行试车;设备运转时,严禁手或手指伸人冲模内放置或取出工件;在冲模内取放工件必须使用手用工具;冲模安装调整、设备检修,以及需要停机排除各种故障时,都必须在设备启动开关旁挂警告牌;工作结束时,关闭电动机,直到设备全部停车,并清理设备工作台面,把脚踏板移到空挡或锁住。

•⑤加强对机械设备的检查、维护、保养工作,发现机械设备有问题,及时进行维修。

•⑥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

(3)简述防止触电的安全对策措施。

•答题要点:

•防止触电的安全对策措施主要有:

–①接零、接地保护系统

–②漏电保护

–③绝缘

–④安全电压;

–⑤屏护和安全距离;

–⑥连锁保护。

3.简要分析一个丙烷钢瓶库房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答题要点:

•物质危险性分析:

•危险物质为丙烷气。

丙烷气属于液化易燃气体。

•可以和空气混合形成处于燃烧浓度范围之内的混合物遇火源可能发生着火或爆炸。

•发生泄漏时,丙烷气蒸发时会从环境中吸取大量热量,可能引起人员冻伤。

•丙烷气具有一定的毒害性,在发生泄漏时如果短时间吸人浓度过高可能引起中毒,长时间吸人较低浓度的丙烷气也可能引起人员的毒物危害。

•丙烷气具有扩散性,泄漏出来后,由于比空气重,往往飘浮于地表、沟渠、隧道、厂房死角等处,长时间聚集不散,易与空气在局部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火源可能发生火灾或爆炸。

•生产条件危险性分析:

•钢瓶危险性分析:

–丙烷气钢瓶属于压力容器,若出现误操作、压力表失灵或温度过高等情况可能导致瓶内压力过高,压力升高致使器壁的平均应力达到材料的屈服极限,器壁产生明显的塑性变形,罐容积迅速扩大,但压力仍继续升高,达到材料的断裂强度,容器即发生延性破裂;

–此外丙烷气钢瓶在使用过程中可能腐蚀造成性能下降,引起腐蚀破裂。

•自然条件危险性分析:

–雷电可能引起人员伤亡、设施损坏和雷电火灾,高温可能使丙烷气钢瓶压力升高,严重时可能引起物理性爆炸。

•4.2003年4月x日,某建筑公司周某在本市一商厦南楼改扩建工程施工现场进行现场清理时,无视作业区设置的警告标志,跨过护栏进人作业管制区内进行清理,此时作业区上方一工人正在12米高的平台上寻找工具,不慎将作业面上的一块料板碰落滑下,正好击中周某头部,虽周某戴有安全帽,但安全帽被砸破,造成周某脑部重伤,经治疗和康复,出院后无法从事正常工作,周某生活基本不能自理。

•结合上述案例情景回答问题:

(1)请指出此事故所属性质和类型,并简述理由。

(2)事故调查组应由哪些人员组成,由谁组织展开,指出你所依据的有关法规、

–(3)如果你是该事故调查组组长,你准备如何开展对该事故的调查,简述二般程序和要求,并说明你所依据的法规或标准。

(1)请指出此事故所属性质和类型,并简述理由。

•答题要点

(1)事故性质及类型

•现场作业人员忽视安全警告,跨越栏杆在危险场所进行作业,根据《安全生产法》中关于”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等要求,该事故是一起工人违章作业的重伤责任事故。

(2)事故调查组应由哪些人员组成,由谁组织展开,指出你所依据的有关法规、或标准。

•答题要点:

(2)事故调查

–①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或国务院75号令;

–②由该建筑公司的主要负责人或指定人员组织调查工作;

–③调查组成员应包括该公司技术、生产、安全、工会等部门的有关人员。

•答题要点:

(3)事故调查程序及依据

•依据:

–①《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或国务院75号令;

–②《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或GB6443一1986的有关要求。

•调查组长需要着手进行的工作和程序包括:

–①事故现场处理;

–②事故事实材料的收集;

–③证人材料的收集;

–④向被调查者搜集材料;

–⑤对证人提供材料进行考证;

–⑥现场摄影和拍照;

–⑦绘制事故图(表);

–⑧事故原因的分析;

–⑨事故调查报告的编写;

–⑩事故调查结案归档。

•5.××年夏末秋初,某电化厂液氯工段发生液氯钢瓶爆炸。

使该工段414耐厂房全部摧毁,相邻的冷冻厂厂房部分倒塌,两个厂房内设备、管线全部损毁。

•并造成附近办公楼及厂区周围280余间民房不同程度损坏。

•液氯工段当班的8名工人当场死亡。

•更为严重的是爆炸后氯气扩散7平方公里,由于电化厂设在市区,与周围居民区距离较近,事故共导致千余人氯气中毒,数十人死亡。

直接经济损失达63万元(时值)。

•最初爆炸的一只液氯钢瓶是由用户送到电化厂来充装液氯的。

•由于该用户在生产设备与液氯钢瓶连接管路上没有安装逆止阀、缓冲罐或其他防倒罐装置,致使氯化石蜡倒灌人液氯钢瓶中,这属于违章行为。

•而且在送来此钢瓶时也未向充装单位声明情况,留下重大事故隐患。

•负责充装钢瓶的电化厂液氯工段工人违章操作,在充装液氯前没有按照操作规程对欲充装的钢瓶进行检查和清理,就进行液氯充装。

•充装时,钢瓶内的氯化石蜡和液氯发生化学反应,温度、压力升高,致使钢瓶发生爆炸,并导致周围钢瓶相继爆炸,造成严重后果,影响恶劣。

•经调查:

•双方工人均未经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和考核。

•当地政府和化工厂均没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或措施。

•问题:

(1)试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2)根据《安全生产法》,试提出处理建议。

–(3)试提出防范措施。

(1)试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答题要点:

(1)事故原因

•直接原因:

–①用户方违章在液氯钢瓶内混入氯化石蜡,且未向充装方说明此情况、形成事故隐患。

–②充装方工人违章操作,在充装前未按规定检查和清理,就时进行充装作业。

•间接原因

–①用户方的生产设施存在缺陷(缺少必要的防倒灌设施);

–②压力容器灌装工属于特种作业人员,应经培训和考核,持证上岗。

用户方和充装方的工人都属违章操作,也未经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和考核。

说明双方单位安全管理和教育培训不足;

–③无论何种原因,化工厂建在居民区都是不符合有关安全规定要求的。

政府和厂方也没有应急救援预案或措施。

更多试题请点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