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粲《七哀诗》刘桢《赠徐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69753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粲《七哀诗》刘桢《赠徐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王粲《七哀诗》刘桢《赠徐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王粲《七哀诗》刘桢《赠徐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王粲《七哀诗》刘桢《赠徐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王粲《七哀诗》刘桢《赠徐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王粲《七哀诗》刘桢《赠徐干》.docx

《王粲《七哀诗》刘桢《赠徐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粲《七哀诗》刘桢《赠徐干》.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王粲《七哀诗》刘桢《赠徐干》.docx

王粲《七哀诗》刘桢《赠徐干》

王粲:

七哀诗

一、背景介绍

 

二、题解

   《七哀诗》是一种起自汉末的中国传统诗歌体裁,之所以称为“七哀”,是因为其内容主要反映战乱、瘟疫、死亡、失意、兵燹(xiǎn兵燹:

战争造成的焚烧破坏等灾害)、衰败七种主题。

“七哀”,是表示哀思之多。

王粲《七哀诗》今存三首,不是一时之作,这里选的是第一首。

这首诗描写的是王粲在李傕、郭汜的作乱中,前往荆州逃难,离开长安不远的路上所见到的乱离景象和自己的悲痛心情。

后世都把它作为最能代表建安诗歌现实主义精神的五言力作。

三、解读文本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

西京,指长安。

东汉都洛阳,洛阳在东,长安在西,故称长安为西京。

豺虎,指李傕、郭汜等人。

遘,通假字,同“构”,制造。

这两句的意思是,长安乱得不成样子,李傕、郭汜正在制造祸乱。

诗的开头两句概括交待了当时的局势。

“乱无象”正是军阀橫暴,民不聊生的概括。

这两句写社会动乱,诗人正是在这动乱中离开长安的,这也是离开长安的原因。

   “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荊蛮。

“复”,再一次。

诗人被迫迁徙不是第一次,初平元年(190),被迫迁移到长安,现在为避难,又要离开长安。

“中国”,中原地区。

“荆蛮”,指荆州。

荆州在南方,古人称南方民族为蛮,故称荊蛮。

诗人锻句炼字非常精当,一个“复”字不仅表现了眼前凄楚的情况,而且勾引起了悲惨的往亊,蕴涵着无限的感慨和哀伤。

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又一次放弃中原而离去,委屈已身往荆襄蛮夷之地。

这里点出诗人离开长安后的去向。

为什么逃往荆州呢?

一是当时荆州无战乱。

二是王粲与荆州刺史刘表是同乡,而且刘表是王粲祖父王畅的学生,两家有世交,所以去投靠他。

   “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

这两句写离别时的悲痛场面,用的是互文俢辞手法。

所谓互文,即上下文义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俢辞手法。

因此,“悲”不仅有“亲戚”还有“朋友”,“相追攀”的也不仅有“朋友”,还有“亲戚”。

所以,不能解释为亲戚为我悲伤,朋友对我追隨依依不舍攀着车辕,而应理解为亲戚悲伤地依依不舍与我相別,朋友也悲伤地和我惜別,两者是并列相同的情感和动作,这就是互文俢辞格“省文而意存”的表达效果。

诗人在这里用互文俢辞手法,描写送別时表情和动作,固然是为了表达诗人和亲戚朋友的深厚感情,更重要的是制造一种悲惨气氛,使人感到这是一场生离死別的悲痛。

诗人离开长安,告別亲友,一路上见到的是什么呢?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无所见”正是有所见,为了强调下句“白骨蔽平原”。

累累的白骨遮蔽了无垠的平原。

这是“豺虎”作乱给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

这场战乱造成悲惨景象,和曹操《蒿里行》中“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所咏的是同样的情景,两诗遥相呼应,都形象而生动地反映了汉末军阀混战给人民造成的逃难在外,流离失所,饿死荒野的社会现实。

   “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

顾闻号泣声,挥泪独不还。

‘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

’”

这六句同样紧承“出门无所见”。

诗人见到的不仅是“白骨蔽平原”,还有“饥妇人”弃子的亊:

路边有个饥饿的妇女,将抱在怀中的儿子弃置于杂草丛中,不顾婴儿嚎哭的声音,母亲挥泪只是不忍回头。

饥妇人说:

“不知道我自己葬身何处,哪里还能和你母子完聚?

”人在紧急危难之中,一切皆轻,最难割舍的是骨肉,而慈母于幼子尤甚。

妇人爱子,是正常现象,妇人弃子这是反常现象。

反常现象的产生,是由于战乱,而战乱将一位母亲逼上了这样的绝路。

因此,诗人以惨绝人寰的亊例深刻地揭露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鲜明而生动,催人泪下。

妇人弃子惨景,使诗人目不忍视,耳不忍闻。

于是他“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

他驱马离开她们远去,不忍心听到这样的语言。

这表现了诗人的哀伤和悲痛。

    最后四句:

“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

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霸陵,是汉文帝刘恒的陵墓所在地,在长安东。

汉文帝是汉代明君,史书上赞他“以徳化民,是以海內殷富”(《汉书·文帝纪》)有所谓“文景之治”。

下泉,是《诗经·曹风》中的一首诗:

“冽彼下泉,浸彼苞稂(lǎng)。

忾(kài)我寤叹,念彼周京。

”《下泉》诗的意思是说,很冷很冷的是那种向下流动的泉水,它伤害了苞稂之类的植物;我在清醒的时侯不断地叹息,并且想:

周天子为什么不派一个好的国王来治理我们这个地方呢?

《毛诗序》解释说:

“下泉,思治也。

曹人疾其公侵刻,下民不得其所,思明王贤伯也。

”“下泉人”,指《下泉》诗的作者。

此处也有暗指汉文帝之意。

这四句意思就是:

登上霸陵南岸,回首遥望长安。

突然领悟了当时下泉人的情感,叹息着感到肝肠寸断。

面对着汉文帝的陵墓,面对着动乱的社会现实,诗人才懂得《下泉》诗的作者思明王贤君的急切心情,因而诗人从内心发出深深的哀叹。

如果有汉文帝这样的明君在世,长安怎么会如此混乱?

百姓何至颠沛流离?

自己又何至流亡他乡?

以古喻今作为全诗的结尾,既点明了主题,又极具艺术效果。

    王粲的《七哀诗》以描写乱离的社会背景为开端,继而,是亲友送别,然后是路见“白骨蔽平原”的概述和“饥妇弃子”的典型描写,最后以抒发感慨而结束。

主次详畧安排得当,层次清晰,首尾紧密照应,无论从思想性,还是从艺术性来说,这首诗都是邺下文学五言诗中的杰作,对后世五言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写作特点

1、诗歌锻句炼字非常精当,处处透出诗人高妙的修辞功夫。

如“复弃中国去”中的“复”字,意味着诗人从眼前的动乱想到过去流亡生涯,难以言表的伤痛和感慨都在一个“复”字之中了。

又如“白骨蔽平原”,以一个“蔽”字将积尸盈路,白骨累累惨象异常鲜明地呈示出来,给人的印象非常深刻。

再如“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的互文俢辞手法,起到了“省文而意存”的表达效果。

2、诗歌在处理叙亊与抒情的关系上很见功力。

这首诗以叙亊为主线,在叙亊中处处透出惨淡之色,在叙完“饥妇弃子”后,即“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转入感慨的直接抒发,过渡自然。

3、以古喻今作为全诗的结尾,既点明了思明君,希望国家安定,同情人民的疾苦,这一进步思想的主题,也指出了此诗结尾的艺术效果。

古今评论家多有评论此诗结尾之妙的,如张玉谷说:

“末曰‘南登’‘回首’,兜应首段。

‘伤心’‘下泉’,激醒中段,收束完密,全篇振动。

”(《古诗赏析》卷九)方东树也说:

“‘南登霸陵’二句,思治,以下转換振起,沉痛悲凉,寄哀终古。

”(《昭昧詹言》卷二)都指出了此诗结尾的艺术效果。

                                                          

其二

这是《七哀诗》的第二首。

诗人抒写自己久客荆州思乡怀归的感情。

内容和诗人著名的《登楼赋》相似,大约同是公元208年在荆州时的作品。

   

“荆蛮非我乡,何为久滞淫?

意思是:

荆州不是我的故乡,我为什么老留在这里呢?

诗歌一开始,就表达了诗人浓郁的思乡之情,与《登楼赋》中所说的“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意思相同。

王粲思乡,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刘表的重视。

刘表才能庸劣,不能识别和重用人才,王粲有才能而不能得到施展的机会,思想上感到十分苦闷。

怀才不遇使他更加思念故乡,而思乡之情却充满了怀才不遇的忧愁。

“方舟溯大江,日暮愁我心。

方舟,把两只船并起来叫“方舟”。

傍晚,诗人乘船沿长江逆流而上。

江上日暮,烟霭苍茫,水波浩渺,最容易引起人们的思乡之愁,何况王粲久患怀乡之痼疾。

唐代诗人崔颢《黄鹤楼》诗云: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此种诗境颇为相似。

山岗有馀映,岩阿增重(chong)阴,狐狸驰赴穴,飞鸟翔故林。

流波激清响,猴猿临岸吟。

迅风拂(fú)裳袂(mèi),白露沾衣襟。

写眼前景色。

诗人放眼看去,只见太阳将要落山,山冈上犹有馀光,群山的曲隩之处,本来背阴,此时现在又增加了一层日暮的阴影。

狐狸奔赴自己的洞穴,飞鸟盘旋在栖息的旧林上。

流逝的水波激起清脆的响声,猴猿靠近江岸发出阵阵悲吟。

疾风吹拂着诗人的裳袖,夜间的露水沾湿了诗人的衣襟。

“狐狸驰赴穴,飞鸟翔故林。

”化用《楚辞?

哀郢》中“鸟飞还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二句的意思,比喻飘泊在外的人对故乡的怀念之情,是显而易见的。

至于诗中所描写的“山冈”“岩阿”“流波”“猴猿”“迅风”“白露”,似乎只是眼前即景,虽然描写生动,但别无其他含义。

陈祚明说:

“‘山冈’数句,极写非我乡。

”(《采菽堂古诗选》卷七)这是提醒读者:

诗人所极力铺写的自然景色,原来是他乡之景。

面对他乡之景,触景生情,对一个羁旅在外的人来说,自然会忆及故乡,容易勾起乡愁。

因此,这种写景实际上仍是抒发乡愁。

元人刘履认为这首诗用的是“赋而比”的手法,他说:

“其言‘日暮馀映’以喻汉祚之微延。

‘岩阿增阴’以比僭乱之益盛。

当此之时,或奔趋以附势,或恋阙而徘徊,亦犹狐狸各驰赴穴,而飞鸟尚翔故林也。

又况波响猿吟,风凄露冷,其气象萧索如此,因念久客羁栖,何有终极,则忧思至此,愈不可禁矣。

”(《选诗补注》卷二)清人何焯也说:

“‘山冈有馀映’,馀映之在山,比天子之微弱,流离播迁,光曜不能及远也。

”(《义门读书记》卷四十六)这是以自然景色比附当时的政治形势,似乎有些牵强附会,但亦可备一说。

“独夜不能寐,摄衣起抚琴。

丝桐感人情,为我发悲音。

诗人夜不能寐,起而弹琴,借琴声排泄心中的愁闷。

这里,读者很容易想起阮籍。

阮籍五言《咏怀诗》八十二首的第一首开头就写道: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同样是夜不能寐,起而弹琴,借琴声排泄心中的愁闷,而他们表达的感情是不同的。

阮籍借琴声抒发他政治上的苦闷造成的“忧思独伤心”的感情,而王粲则借琴声表达他的乡愁,当然这种乡愁中含蕴着怀才不遇的感情。

古人喜爱以琴声表心声,这是因为琴可以“抒心志之郁滞”(傅毅《琴赋》),可以“发泄幽情”(嵇康《琴赋》)。

“羁旅无终极,忧思壮难任。

意思是:

客居他乡的日子,没有尽头。

何日方能返回故乡呢?

怀乡的忧愁实在令人难以承受。

《登楼赋》云:

“情眷眷而怀归兮,熟忧思之可任!

”与此意思相同。

从表面看来,这里所写的只是难以忍受的乡愁。

其实不然。

吴淇说:

“凡古人作诗,诗中景事虽多,只主一意。

此首章全注‘复弃中国去’一句,二章全注‘羁旅无终极’一句,总哀己之不辰也。

”(《六朝选诗定论》卷六)“哀己之不辰”,可谓一语破的。

方伯海说:

“按前篇是来荆州,见人骨肉相弃而哀。

此篇是去荆州,因日暮景物萧条而哀,皆是乱离景象。

”(于光华《重订文选集评》卷五引)道出王粲两首《七哀诗》的不同内容和共同特点。

   

其三

《七哀诗三》描写的是边城征战的悲哀。

余冠英《乐府诗选》说:

“建安二十年(215)曹操西平金城(今甘肃省兰州市西南),这诗所谓‘边城’或指此。

”但也有人说:

建安十六年王粲随曹西征马超,抵达西北边陲安定,十二月自安定还长安。

更像是指安定。

不管是金城还是安定,在当时是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的边城。

“边城使心悲,昔吾亲更之”

更:

亲历。

点明本篇所写的是作者亲历边城的所见所感。

“冰雪截肌肤,风飘无止期”

此写北地边城季候的严寒之可哀,边城凌厉的寒风,夹着空中就结成冰的雪片如刀子一般不分白天黑夜的袭来,官兵在无尽期的冰天雪地里安营扎寨,由此可想而知冻死冻残的人一定是数不数了。

“百里不见人,草木谁当迟”

迟:

同“夷”。

这里是治理的意思。

此写不见人烟之可哀;方圆百里没有个人影,杂草丛生,没有人治理。

“登城望亭隧,翩翩飞戍旗”

亭:

指边塞上用以瞭望和防守敌人的岗楼。

隧:

同“燧”,指古代敌人侵犯时用柴或狼粪在岗楼上点燃,白昼烧烟叫燧,晚上举火叫做“烽”。

此写边城军旅场景的凄厉悲壮,暗示战争的严酷;登上城楼看,远处一个个岗楼上冒着表示敌人来犯的狼烟,军旗飘飘,兵士严阵待发,一派杀气。

“行者不顾返,出门与家辞”

此写士兵将赴战场与家人辞别的悲哀,这是生离死别的告辞,这是“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的告别,在亲人们依依不舍,在亲人悲哀的撕心裂肺的哭泣中,士兵们被催赶着头也顾不得回望就上了战场。

“子弟多俘虏,哭泣无已时”

此写战争之后的惨烈场景,他们的儿子不是被打死就是做了俘虏,生还者几乎没有,为此整个边城被悲哀笼罩着,家家哭天喊地,这凄厉的哭声没完没了,这里诗人将战争的悲哀推向了极致。

“天下尽乐土,何为久留兹?

蓼(liǎo)虫不知辛,去来勿与谘(zī)”

天下有的是和乐的生存环境,为什么要留在这悲惨的世界呢?

吃惯了蓼草的虫子不知道苦辛的味道,长期的生活在苦难中的人民,不知道什么是苦难,为什么不离开边地另寻活路呢?

难道说这还用得着商量吗?

最后以议论收束全诗。

从王粲《七哀诗》三首之间的关系来看,第一首写“远身适荆蛮”的经历,第二首写“荆蛮非我乡,何为久滞淫”的徘徊,第三首写归曹之后所经历的战争之悲壮可哀,是按照时间的自然顺序来写的三件亲身经历的事情。

就写法来说,都是归曹之后的五言诗笔法,不作空乏议论,情景关系极为融洽。

换言之,三首之间题材连贯而下,写法风格同一,应该是同一个时间一气呵成写下来的。

《七哀诗》体现了建安诗歌鲜明的时代特色。

刘勰说:

“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

”(《文心雕龙?

时序》)这里指出建安诗歌的特色是“梗概而多气”,即慷慨激昂,富于气势。

他又说,曹植、王粲等人“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文心雕龙?

明诗》),意思是说他们慷慨激昂地尽情抒发意气,洒脱不拘地施展才能。

刘勰所说的“梗概”或“慷慨”,包含对动乱社会中人民疾苦的同情和自己希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这是建安诗歌的共同特色。

王粲的《七哀》诗正是表现了这种特色。

由于王粲诗歌的高度成就,他被刘勰评为“七子之冠冕”(《文心雕龙?

才略》)对此,王粲是当之无愧的。

 

刘桢:

赠徐干

生平:

史籍记载很少,只能了解一个大概情况。

字公干,东平宁阳(今山东省宁阳县南)人。

他的生年不能确知。

据《太平御览》引《文士传》记载:

刘桢少年时就以才学闻名。

他八九岁时,就能诵读《论语》

诗赋等数万字。

为人聪颖敏捷,人家提出问题,他应声便答,没有能难住他的。

在建安年间,刘桢来到许都,先是在曹操手下做司空军谋祭酒;曹操升任丞相之后,刘桢改作丞相掾属,做掾属一类官,公务是相当繁忙的。

建安十六年(211),曹操要曹丕担任五官中郎将,作为丞相的副手,初步安排了接班人。

五官中郎将手下设置官属,帮助办事,于是刘桢、徐干等都被任为五官中郎将文学,做了曹丕手下的文学侍从之臣。

曹丕爱好文学,优待文人。

他常常和他手下的文人一同游览风景,饮酒赋诗。

刘桢与曹丕的交情相当好。

他有《赠五官中郎将》诗四首赠给曹丕,表达了两人间互相关怀的情谊和对曹丕文才的称颂。

建安二十二年(217),邺都一代疫疠流行,刘桢得病逝世。

同时得病去世的还有徐干、陈琳、应瑒诸人。

综观刘桢一生,他为人比较正直,性格比较刚强,生活上有时不拘礼法。

据《三国志?

魏志?

王粲传》记载:

刘桢曾因为有不恭敬的举动而服刑,刑满后为小吏。

裴松之注对这件事有更详细的记载:

“太子尝请诸文学,酒酣坐欢,命夫人甄氏出拜,坐中众人咸伏,而桢独平视。

太祖闻之,乃收桢,减死输作。

”说明刘桢性格耿介戆直,是因为平视太子之妻而被拘禁的。

这首诗就是他在服刑中写给徐干的。

诗中倾诉了自己身陷囹圄的苦闷和不平,以及对好友的思念之情。

前八句写对好友的思念之情。

“谁谓相去远,隔此西掖(yè)垣(yuán)。

西掖,是中书的别称,徐干当时在此供职,与刘桢被关押之地北寺狱仅一墙之隔。

这开头二句突兀而来,给人造成一种心理上的不平衡,实际的距离与意念上的距离形成强烈反差,有力地突出了诗人身心的不自由感。

拘限清切禁,中情无由宣。

拘限,拘束的意思。

清切,严切的意思。

禁:

天子居住的地方,非侍御之臣不得入。

因为自己被拘禁,失去了人身自由,所以心中的感情无从表达。

徐干生性澹泊寡欲,与刘桢最为亲近。

在刘桢的心目中,徐干是最可以和他说心里话的人。

然而在他最渴望倾吐衷情、以获得安慰时,却不能与好友见面,这在他内心所造成的痛苦是可想而知的。

“思子沉心曲,长叹不能言。

起坐失次第,一日三四迁。

心曲,内心深处。

诗人很巧妙地通过一系列典型的外部动作的描绘,将诗人坐立不安、举止失次的情态生动地表现出来。

“长叹不能言”本于屈原《九歌?

湘夫人》中的“思公子兮不敢言”。

“惟其不言,所以为思之至”(都穆《南濠诗话》),在这长长的叹息声中,包含着多少难言的苦衷。

“起坐失次第”,就是王粲所说的“我思弗及,载坐载起”(《赠士孙文始》),非常准确而传神地刻画出诗人焦虑不安的神态和内心的痛苦。

徐干接到这首赠诗后,曾写了一首《答刘桢》诗,中云:

“与子别无几,所经未一旬。

我思一何笃,其愁如三春。

虽路在咫尺,难涉如九关,陶陶夏之德,草木昌且繁”。

词虽异,而意实同,可互相参读。

步出北寺门,遥望西苑园。

细柳夹道生,方塘含清源。

轻叶随风转,飞鸟何翻翻。

这六句写西苑园的景物。

诗人被苦闷的情绪所驱使,慢慢走出北寺门(北寺,东汉监狱,在宫省北面,故名),遥望徐干所在的地方——西苑园。

虽近在咫尺,但却可望而不可及。

于是诗人以浓墨重彩,描绘了一幅清新秀美、生机勃勃的画面:

道路两边的柳树自在地生长,池塘的水流微微地荡漾,树叶轻轻地随风飘转,鸟儿在空中自由地翱翔。

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那么富于生气,这与被拘限的诗人形成鲜明的对照。

“乖人易感动,涕下与衿连。

“乖人”,离群之人,这里是诗人自指。

离群之人本来容易感受外物而激动,如今看到自然界的万物都能自由自在,自己却因违忤(wǔ)曹氏而受辱,生性高傲、脾气倔强的诗人想到这里,当然更要悄然动容,泪下满衿了。

后六句写自己愤激不平的感情。

“仰视白日光,皦(jiǎo)皦高且悬。

兼烛八纮(hóng)内,物类无颇偏。

我独抱深感,不得与比焉。

八纮,犹八极,八方极远的地方,这里指天下。

高悬在天空的太阳,它的光辉普照天下八极,无偏无颇地赐予万物以光和热,拥有宽广的胸怀。

而自己只不过犯了点微小的过失,却被定为死罪,只是后来作为特别开恩,才“减死”而改为“输作”。

与太阳相比,曹氏的胸怀是多么狭窄。

诗人不由得深深地感叹:

自己竟不能与万物一样。

诗人虽然并没有明确诉说心中的委屈,也没有直接指责曹氏的偏狭,但通过两组对比,即曹氏与太阳相比,自己与宇宙万物相比,已将郁积在心间的不平倾泻无遗。

语言委婉含蓄,而又富于艺术感染力。

 钟嵘对刘桢的诗评价很高,曾说:

“陈思以下,桢称独步。

”(《诗品》)刚正气盛是刘桢诗的鲜明特色,这首诗就很有代表性。

虽然被刑受辱,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但是诗人既不忍气吞声,逆来顺受,也不阿谀逢承,取悦权贵,而是将愤慨不平的感情渗透到作品的字里行间,从而使作品充盈着一股清正之气,具有一种阳刚之美。

刘熙载说:

“公干气胜。

”(《艺概?

诗概》)说得的确很有见地。

评价:

曹丕在《与吴质书》中评道:

“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

”他的诗完整的现存十二首,其中《公宴诗》、《赠徐干》、《赠从弟》等十首,被萧统选入《文选》。

这数量与王粲差不多,也说明两人的诗歌成就最高。

刘桢诗歌的艺术特色是不论写即目所见景物,或抒发胸怀,都是非常自然的流露,不事雕琢。

笔致疏宕流畅,语言刚健有力。

这首诗因为写的朴素自然,没有突出的形象和美艳的词句,因此乍读起来不容易发现它的好处,要慢慢咀嚼才能体会其艺术造诣。

清人吴淇说:

“公干诗质直入其人,譬之乔松,挺然独立。

……其体盖以骨胜。

”评价颇为中肯。

钟嵘《诗品序》末尾列举名家警策之作,于建安诗云:

“陈思赠弟,仲宣《七哀》,公干思友。

”“思友”即指《赠徐干》诗。

钟嵘把《赠徐干》诗与曹植《赠白马王彪》、王粲《七哀》相提并论,可见对此诗评价之高。

建安诗歌以富有风骨著称,后世称为建安风骨。

刘桢诗的风骨是很突出的。

《诗品》评刘桢诗云:

“仗气爱奇,动多振绝。

贞骨凌霜,高风跨俗。

但气过其文,雕润恨少。

”“贞骨”二句即是赞美刘桢诗的风骨不凡。

曹丕说:

“刘桢壮而不密。

”(《论文》)刘勰也说刘桢“言壮而情骇(hai)(《体性》)“情骇”,指其作品感情激荡,也与鲜明刚健之意接近。

刘桢的诗富有风骨,但文采稍嫌不足。

《诗品》所谓“气过其文,雕润恨少”,即指其诗气骨胜过文采。

刘勰与钟嵘都认为文章应该写的文质彬彬。

《文心雕龙·风骨》提出风骨与文采应当兼具,《诗品序》主张“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