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学年高二地理下册期末考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66145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96.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周口市学年高二地理下册期末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河南省周口市学年高二地理下册期末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河南省周口市学年高二地理下册期末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河南省周口市学年高二地理下册期末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河南省周口市学年高二地理下册期末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周口市学年高二地理下册期末考试题.docx

《河南省周口市学年高二地理下册期末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周口市学年高二地理下册期末考试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周口市学年高二地理下册期末考试题.docx

河南省周口市学年高二地理下册期末考试题

2018-2019学年河南省周口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卷

读下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农业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土壤不同B.热量不同C.降水不同D.地形不同

2.下列能够正确体现甲图所示区域特征的是

①亚热带湿润地区 ②黑土广布  ③综合性工业基地 ④肥沃的水稻土⑤水田农业 ⑥林矿资源丰富 ⑦中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⑧雨热同期,一年一熟

A.①②③④B.②⑥⑦⑧

C.①③④⑤D.⑤⑥⑦⑧

【答案】

1.B

2.B

【解析】

1.图中甲地为东北平原地区,纬度较高,属于中温带,农作物一年一熟,粮食作物为春小麦;图中乙地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纬度较低,属于亚热带,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三熟,粮食作物为水稻,因此影响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农业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热量不同,答案选B。

2.甲地区为我国的东北平原地区,属于我国的中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⑦对、①不对;土壤类型为黑土,②对、④不对;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的重工业基地,③不对;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种植玉米和小麦,⑤不对;东北地区是我国的第一大林区,煤炭和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⑥对;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农作物一年一熟,⑧对,答案选B。

读“某区域示意图”,完成问题。

3.图示区域秋色各有特色,按入秋时间早晚正确的赏秋顺序是

A.abcdB.cdabC.dcabD.badc

4.在d城附近山区,能欣赏到的秋天景色是

A.苹果满山坡B.麦浪滚滚C.绿草茵茵D.红叶尽染山林

【答案】

3.A

4.D

【解析】

3.气温越低,入秋时间越早;气温越高,入秋时间越晚。

影响图中地区气温高低的因素主要是纬度因素和受冬季风的影响程度,纬度低,气温高,入秋时间越晚,因此d点赏秋时间最晚;越靠西北,受冬季风的影响程度越大,气温越低,因此a、b、c三地人秋时间由早到晚的顺序为a早于b,b早于c,故选A。

4.d城市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属于我国的长江流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苹果种植分布于暖温带地区,A项错误;小麦在秋季为播种季节,麦浪滚滚的现象出现在小麦成熟的夏季,B项错误;秋季气温降低,降水减少,草类枯黄,C项错误;秋季时,气温下降,树叶的颜色发生变化,变为红色,因此能够欣赏到红叶尽染山林的景色,D项正确。

 

小明一家计划到某大型风景区旅游,为方便选择旅游地点,小明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将区内观光资源分层显示如下图所示。

据此回答问题。

5.小明发现湖泊、森林区和住宿区等一系列图片都是最新动态监测的结果,获取上述图片最便捷的技术是

A.野外测量B.扫描旅游地图C.遥感技术D.全球定位系统

6.森林区内的住宿区是

A.①B.②C.③D.④

7.为了走最便捷的道路去风景游览区,小明的父亲在驾驶轿车行驶过程中,应充分运用

A.旅游交通图    B.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技术      D.全球定位系统

【答案】

5.C

6.B

7.D

【解析】

5.要想获取大型风景游览区的最新影像图片和实施动态监测,只能运用遥感技术,因为只有遥感技术才能监测较大范围的区域,迅速获取信息并成像和实施动态监测,答案选C。

6.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图层叠加技术,将森林区和住宿区的图片相叠加,找出森林区和住宿区重叠的部分即可,符合实际情况的是图②,答案选B。

7.地理信息技术中能实时提供导航信息,及时查看车辆的运行轨迹、速度、行进方向的是全球定位系统;运用全球定位系统可避免迷路和走弯路,可以使小明的父亲走最便捷的道路去风景游览区,答案选D。

读“西北地区部分区域图”,回答问题。

8.结合图可以看出

A.该区年降水量自南向北依次递减

B.该区1月份气温自东北向西南递增

C.图中甲地的植被主要为草原

D.图中乙地的植被主要为森林

9.图中甲地的生态问题主要为

A.森林破坏B.土地荒漠化

C.水土流失D.湿地萎缩

10.乙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可能为

A.过度放牧   B.过度农垦     C.过度樵采   D.水资源利用不当

【答案】

8.C

9.B

10.B

【解析】

8.结合图中的数值和经纬网(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可以看出,该区年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依次递减,A项错误;该区1月份气温自北向南递增,B项错误;图中甲、乙两地的年降水量都在200~400毫米之间,为我国的半干旱地区,典型植被都为草原,C项正确、D项错误。

9.甲地降水量小,气候干旱,植被为草原,往往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如过度放牧、过度樵采和过度农垦等,会造成土地荒漠化,答案选B。

10.乙地的年降水量接近400毫米,位于农牧过渡地区,过度农垦易导致土地荒漠化现象的发生,答案选B。

 

读我国西南地区某地“石漠化与森林覆盖率、生物多样性、环境人口容量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判断图中曲线名称正确的是。

A.①为石漠化面积②为环境人口容量③为生物多样性

B.①为生物多样性②为环境人口容量③为石漠化面积

C.①为环境人口容量②为石漠化面积③为生物多样性

D.①为石漠化面积②为生物多样性③为环境人口容量

11.该地区石漠化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崎岖B.降水丰富C.喀斯特地貌广布D.人类不合理的活动

【答案】

10.A

11.D

【解析】

10.随着森林覆盖率下降,生物多样性也会有所下降;森林覆盖率越低,则石漠化面积越大,环境人口容量也随之减小。

11.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使植被破坏严重,加剧了石漠化的产生与发展。

 

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乡驻地及周边部分辖区示意图,经勘探发现图示区域有储量丰富的大煤田。

读图,分析回答各题。

12.随着对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利用,图示区域发生的变化有

①该乡驻地逐渐发展成为新型的工矿城市 ②经济结构会由种植业和林果业为主发展为以工矿业为主 ③居民数量迅速增加,多从事工矿业和服务业 ④交通状况恶化,内外联系不便 ⑤生态环境有可能恶化,植被减少,水源被污染,空气质量下降

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

13.图示区域除了通过铁路、公路等直接向外运输煤炭外,还将煤炭转化为电能输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不可以把坑口电站建在①处B.可以把坑口电站建在②处

C.可以减轻交通运输压力D.可以减轻当地的环境污染

14.经过几十年的开采,图中区域煤炭资源几近枯竭。

为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该区域规划产业结构调整,可行的措施有

A.优化能源基地工业结构,缩短生产链B.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C.寻找石油、天然气等替代资源D.提高农业地位,大面积种植水稻

【答案】

12.D

13.C

14.B

【解析】

12.资源的开发促进了工矿城市的形成,使以农业为主的小乡镇转变为以工业为主的城市,就业结构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倾斜;工矿业的发展使交通条件得到更大的改善,内外联系方便了;另外,工矿业的发展往往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13.坑口电站的建设可以缓解交通运输的压力,但会加重当地的环境污染。

坑口电站有严重的大气污染,因此应布局在与当地盛行风向(东南风和西北风)垂直的郊外。

14.煤炭基地在规划产业结构调整时,可优化能源基地工业结构,延长生产链,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水稻。

 

读下图,回答问题。

15.在M、N河流域曾经分布着面积广大的绿洲,但如今绿洲出现了大面积的退化,主要原因是

A.人口减小,绿洲因闲置而退化B.过度开垦导致,生态失衡C.流域油气资源开采不当D.大水漫灌导致土地盐碱化

16.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下列方案合理的是

A.上中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B.人工加速冰川消融,增加河水的补给C.流域统一安排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D.上游修建水库解决用水不均的问题

【答案】

15.B

16.C

【解析】

15.根据经纬度位置和水系特征可以判断,该区域位于我国新疆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河流域降水少,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壤贫瘠,生态环境脆弱,由于人口的增加、过度开垦和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等导致绿洲退化,与流域油气资源开采不当和大水漫灌导致土地盐碱化关系不大,答案选B。

16.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流域统一安排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C项正确;上中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下游地区就会出现用水短缺,A项错误;人工加速冰川消融,增加河水的补给,不符合现实情况,B项错误;上游修建水库可以调节河流径流量季节分配不均,但是如果不协调上、中、下游的用水量,也不能解决用水不均的问题,D项错误。

 

17.近年来,苏州市沿江地带形成以冶金、能源、纺织、化工、粮油等基础产业为主的产业群体。

下图中的Ⅰ、Ⅱ、Ⅲ示意苏州市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走廊。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与Ⅰ、Ⅱ走廊相比,Ⅲ走廊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A.当地市场广阔  B.水运便利 C.科技实力强    D.原有工业基础雄厚

【小题2】促进Ⅲ走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A.建设具有功能结构趋同的城市群

B.进一步推进原有单一的重化工业发展

C.加强重化工业与港口工业的新技术应用,促进产业升级

D.依托当地的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冶金与能源等产业

【答案】【小题1】B

【小题2】C

【解析】【小题1】从图中可知,Ⅲ走廊沿河流(长江)分布,因此水运便利,故选B。

【小题2】建设具有功能结构趋同的城市群,会导致区域内部竞争,并且不会发挥各自的优势,A项错误;进一步推进原有单一的重化工业发展,会导致环境恶化,B项错误;加强重化工业与港口工业的新技术应用,促进产业升级,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C项正确;该地区矿产资源短缺,不适合大力发展冶金与能源等产业,D项错误。

 

广东省的电子、轻工业产品与通讯设备完善,加工钢铁、装备与化工产业快速发展,现在广东省汽车出口量正式跃居全国第一。

随着日本三大汽车制造商进驻(如广州本田、广州半田等),加上近百家的汽车零部件厂商聚集,使得广州市及其周边地区逐步形成了“汽车产业集群”。

据此回答问题。

18.广东省汽车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①政府扶持  ②拥有了极佳的制造业基础与外围配套条件

③珠三角大量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④广东省汽车生产基地拥有先进的管理经验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19.广东省汽车产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

A.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生产方式,缺少自主品牌B.没有大量世界名牌汽车出口C.产业集群状况差D.没有充分利用该区技术和劳动力资源

【答案】

18.A

19.A

【解析】

18.广东省汽车产业的发展得益于政府政策的支持,①对;广东省电子、轻工业与通讯设备完善,加工钢铁、装备与化工产业快速发展,及近百家的汽车零部件聚集,可以得出广东省拥有了极佳的制造业基础与外围配套条件,②对;汽车工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企业,与当地大量廉价劳动力关系不大,③不对;广东省汽车生产基地的管理经验相对于发达国家处于落后状态,④不对;结合选项,答案选A。

19.从图中信息可以看出,加工贸易方式出口小汽车所占比重过大、缺少自主品牌是广东省发展汽车产业不足的主要表现,A项正确;拥有外资企业,有世界名牌汽车出口,B项错误;日本三大汽车制造商进驻加上近百家的汽车零部件厂商聚集,已经逐步形成了“汽车产业集群”,C项错误;广东省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D项错误。

 

读“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图”,回答问题。

20.图中①—⑤路钱跨区域调配的资源分别为

A.能源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

B.矿产资源、水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生物资源

C.能源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能源资源

D.矿产资源、水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能源资源

21.上述跨区域的资源调配

A.改善了调出区资源浪费问题B.增强了调出区的资源保护意识

C.资源调配有利于调出区和调入区社会、经济共同可持续发展D.前提是市场需求

【答案】

20.D

21.C

【解析】

20.图中①是西气东输工程,输送的是天然气(矿产资源);②和③分别是南水北调的中线和东线工程,输送的是水资源;④和⑤分别是西电东送的中线和南线工程,输送的是电力(能源资源),答案选D。

21.区域的资源调配有利于把调出区的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与调出区资源浪费问题和增强调出区的资源保护意识关系不大,A和B项错误;资源调配有利于调出区和调入区社会、经济共同可持续发展,C项正确;资源跨区域调配是为了协调区域之间资源的生产和消费不均衡的情况,D项错误。

 

读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

2015年7月17日上午,珠江水面上一夜之间被满满的水浮莲铺得像草地一般,引来不少市民争相观看。

水浮莲的自白——其实我只是“过客”,我是一株小小水浮莲。

我出生在西江上游,夏季是我最喜欢的季节,丰润的暴雨,超高的温度,都能让我快速长大。

通常只要五天时间,就能顺利长大三倍。

爸妈告诉我,只要附近有闸口,养分充足,我和兄弟姐妹们就能很快地繁衍,我们的生命力都很强。

只需一下大暴雨,闸口积聚的水量大了,我们就有机会进行漂流大冒险。

材料2:

地理条件出现的主要问题

红水河

河段地形:

多山,地表起伏大

气候:

降水多,强度大

河流:

水量丰富

资源:

有色金属资源、森林资源丰富生态环境:

森林资源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河流遭到污染

灾害:

滑坡、泥石流

西江

河段地形:

盆地、丘陵

气候:

降水多,强度大

河流:

河道曲折

资源:

多种有色金属资源灾害:

洪涝

交通:

航道淤塞

材料3:

“珠江水系示意图”。

(1)珠江利于水浮莲生长的条件有哪些?

(2)根据红水河河段的地理条件,说出该河段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

(3)针对红水河河段和西江河段出现的主要问题,提出综合治理的措施。

【答案】

(1)气温高,降水多,平静的水面,污染的水质。

(2)河流梯级开发;利用水电,发展有色金属冶炼业。

(3)保护森林,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发挥水库防洪、灌溉的综合效益(或加固堤坝);疏浚航道。

【解析】

(1)珠江利于水浮莲生长的条件可以从当地纬度较低,气温较高;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大;水域面积较大,风力较小;沿岸地区排污量较大,水体富营养化现象等方面分析。

(2)红水河河段水量大,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适宜河流梯级开发;当地有色金属资源丰富,可以发展高耗能工业等。

(3)从材料可知,红水河河段主要问题是森林资源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河流遭到污染、滑坡和泥石流等;西江河段出现的主要问题是洪涝和航道淤塞;因此应该保护森林,加强生态环境;发挥水库防洪、灌溉的综合效益;加固堤坝,疏浚航道,减轻洪涝灾害;治理环境污染等。

 

读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

中缅油气管道工程缅甸段第一标B段主线路工程于2011年8月1日打火开焊,并在缅甸曼德勒市举行了正式开工仪式。

由于管道沿线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严重,中缅油气管道是目前我国管道建设史上难度最大的工程之一。

材料2:

目前中国进口原油的80%是通过马六甲海峡运输的。

马六甲海峡是世界上的敏感地带之一,目前控制在美国太平洋舰队手中;同时该海域海盗活动也比较猖獗,全球60%的海盗袭击都发生在这里。

材料3:

缅甸天然气储量位居世界第十,已确定的天然气储量为25400亿立方米,已确知的原油储量为32亿桶。

近年缅甸每年生产原油4000多歹桶和天然气80多亿立方米,出口天然气50多亿立W米。

材料4:

(1)简述中缅油气管道国内段的地形特点。

(2)中缅油气管道的修建对缅甸的发展有何影响?

(3)中缅油气管道的修建对云南省的发展有何影响?

(4)我国已规划布局了西北、东北和海上三大油气战略通道,再建设中缅油气管道的意义何在?

【答案】

(1)云南东部处于云贵高原上,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地表崎岖不平,起伏较大;西部为横断山脉纵谷区,高山深谷相间,相对高差较大,地势险峻。

(2)将缅甸的天然气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缅甸天然气的勘探开发,改善缅甸沿线地区的能源结构;带动沿途地区钢铁、水泥、土建安装等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3)缓解云南省的能源压力,促进云南省的经济发展;优化云南省的能源结构;推动天然气化工等产业的发展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云南省环境的保护起到重要作用。

(4)有利于我国实现石油运输渠道多元化;降低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程度和海上进口原油的风险,保障能源供应的安全;缩短中东原油进入我国的距离。

【解析】

(1)中缅油气管道国内段位于我国的云南省,主要是分析云贵高原和西部的横断山区两个地区的地形特点。

云贵高原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地表崎岖不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起伏较大等。

横断山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相对高差较大,地势险峻等。

(2)中缅油气管道的修建对缅甸的发展主要可以从经济、生态和社会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推动缅甸天然气的勘探开发,有利于将缅甸的天然气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同时改善缅甸沿线地区的能源结构;带动沿途地区相关等产业的发展,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等方面作答。

(3)中缅油气管道的修建对云南省的发展主要可以从经济、生态和社会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能源资源的输入,有利于缓解云南省的能源压力;优化云南省的能源结构,对云南省环境的保护起到重要作用;推动天然气化工等产业的发展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云南省的经济发展等。

(4)我国已规划布局了西北、东北和海上三大油气战略通道,再建设中缅油气管道的意义主要可以从石油运输渠道多元化;保障能源供应的安全;缩短中东原油进入我国的距离等方面进行分析作答。

 

【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的四川省某景区平均海拔4800多米,景区游客数量季节差异明显。

下图为该景区某年各月游客数量比重饼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该景区7、8月游客数量明显不同于其他月份的原因。

(2)说明游客数量季节差异明显可能对当地旅游业造成的不利影晌。

【答案】

(1)海拔高,7、8月天气凉爽,适合避暑;7、8月自然景观丰富、优美;7、8月为学校暑假。

(2)淡季游客少,会造成景区旅游设施闲置,降低旅游收入;旺季游客集中,容易破坏景区环境。

【解析】

(1)从图中可知,7、8月游客数量明显多于其他月份,可以从天气、自然景观的丰富程度和旅游者的时间等方面分析。

可以从该地海拔高,7、8月天气凉爽,适合避暑;7、8月气温高,降水多,自然景观丰富且优美;7、8月为学校暑假期间,旅游时间充裕等方面分析作答。

(2)游客数量季节差异明显可能对当地旅游业造成的不利影晌主要可以从旅游收入和环境保护方面进行分析。

游客数量少的淡季,会造成景区旅游设施闲置,降低旅游收入;游客多的旺季,容易破坏景区环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室外滑雪作为一项体育与休闲娛乐项目,日益受到人们的喜爱。

滑雪场的雪可来源于自然降雪和人工取水造雪。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大型滑雪场地形和位置示意图。

指出该滑雪场选址的有利条件。

【答案】南方地区滑雪项目独特;近客源市场;交通便利;地形起伏和缓;用雪有保障(冬季气温低;有降雪条件;靠近水库方便人工造雪)。

【解析】该地区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在分析该问题时可以从该项目的独特性,市场需求和有利于积雪保存的有利自然条件进行分析作答。

31.下图为我国某5A级沙漠生态旅游区景观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旅游区旅游资源的优势。

(2)针对该旅游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提出保护旅游资源的措施。

【答案】

(1)旅游资源独特,游览价值高;旅游资源类型齐全;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好。

(2)植树种草,保护植被;根据旅游环境容量控制游客人数;节约用水,保护水环境。

【解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的旅游资源既有自然旅游资源,也有人文旅游资源,区域特色鲜明,类型齐全,地域组合良好。

(2)沙漠地区的生态脆弱性是发展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注意的问题,旅游资源的保护措施要从植被的保护、旅游人数的控制、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等方面回答。

 

32.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

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A地洪水灾害多发的月份,并分析其气候原因。

(2)指出A、B两地预防洪涝灾害应采取的不同措施。

【答案】

(1)6月份;受夏季风影响,进入梅雨季节,降水量大,多暴雨。

(2)A地:

植树造林;修建水库。

B地:

退耕还湖,疏浚湖泊;修建排水、分洪、堤防等水利工程。

【解析】

(1)从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地区位于我国长江流域,雨季在6月中旬到7月中旬,受江淮准静止锋的影响,为梅雨天气,降水量大,因此汛期出现在6月份。

(2)图中A地区位于河流支流上游山区,主要措施为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环境;修建水库,调蓄洪水。

图中B地区位于河流干流和湖泊沿岸,主要措施为退耕还湖,疏浚湖泊,提高蓄洪量;修建排水、分洪和堤防等水利工程。

 

33.福建省低山丘陵区是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多发区。

下图示意该区域1990—2006年地质灾害各月多年平均发生的次数。

概括该区域地质灾害月际分布特点,说明6月、7月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差异的自然原因。

【答案】特点:

各月都有地质灾害发生,(夏季多,冬季少)5~8月相对集中,其中6月份发生次数最多。

原因:

福建省低山丘陵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6月,降水多,且多暴雨,易引发地质灾害;7月,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减少。

【解析】从图中信息可知,该区域地质灾害月际分布特点为各月都有发生,其中5、6、7、8四个月相对较多,最多的是6月份。

6月份最多,是因为该月受准静止锋影响,福建降水量大;7月份相对较少,是因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

34.【自然灾害与防治】冰雹是在气流强烈升降条件下发生的一种固体降水现象,其颗粒大小一般为5~50mm。

月雹日指某月降雹的天数,如图0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省多年平均月雹日的变化。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省冰雹发生最多的季节,并分析其原因。

(2)简述冰雹带来的危害,并提出防御措施。

【答案】

(1)春季。

春季冷暖气流常在该省交汇,易使暖气流强烈抬升;春季气温回升快,空气对流强。

(2)危害:

毁坏农作物,击伤人畜,甚至砸坏建筑物。

措施:

加强监测与预报,做好人工防雹工作等。

【解析】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