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班级管理中加强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docx
《在班级管理中加强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班级管理中加强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班级管理中加强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
在班级管理中加强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
内容提要:
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观念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当前,非常有必要加强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结合班主任工作和教育教学实践,本文就如何加强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了一些探讨和分析。
如何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发育特点,在不同阶段确定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怎样加强自我调控,提高适应能力;怎样利用集体讲座、心理训练、心理咨询、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把个案辅导和集体辅导相结合,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素质,是本文分析的重点。
本文所提到的一些方法具体,可操作性强,实效性强。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素质自我调适心理咨询集体训练
一、加强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观念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可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取得进步。
他可以用坚强的意志战胜困难,用坚定而乐观的心态面对挫折与失败;他会在任何顺境中一路领先,也会在任何逆境中奋勇崛起,取得事业的成功。
当代高中生将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挑战。
要想发展成为时代需要的人才,不仅要具备广博的知识、良好的能力结构,而且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
高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的高峰期,生理上的显著变化和心理上的急剧发展给他们带来许多新的问题。
随着高考体制的改革,高考考生资格的放宽,竞争日趋激烈。
高中生普遍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沉重的课业负担;加之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心理承受能力差,挫折意识不强。
如果这一阶段缺乏引导,很容易导致心理疾病,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那么,我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呢?
让我们一起来看两组数据:
在一次对全国近3000名大中学生的调查中,发现42.73%的学生“做事容易紧张”,55.92%的学生“对一些小事情过分担忧”,47.41%的学生“感觉人与人之间关系太冷漠”,67.26%的学生“在心情不舒畅时找不到朋友倾诉”,48.63%的学生“对考试过分紧张,感到有些吃不消”。
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王极盛教授对北京两万多名学生的测试结果表明:
当今中学生三个人中就有一人存在各式各样的心理问题。
这些枯燥的数字说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欠佳。
因此,非常有必要对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展开,如学科渗透、心理咨询、团队工作等。
本文主要结合班级管理工作实践,就班主任如何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进行探讨和尝试。
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始终注意把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放在重要日程上,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磨炼顽强的意志,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工作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发育特点和成长规律以及认知规律,在不同阶段确定了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重点,采取讲座、心理训练、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以个案辅导和集体辅导相结合的办法,不断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素质,取得了显著效果。
在20XX年我所带的班高考成绩名列前茅。
全班总平均分,超出高考文科本科录取线分,超出高考文科重点录取线分。
其中重点率70%,上线率100%(全校唯一一个全部上线的班),本科录取率%,专科录取率%均居第一。
本科上线率和重点录取率居第二。
其中,有2名学生上北大,2名学生上人大(全校有5名同学上北大,3名上人大)。
吕尤同学以642的高分被北大人力资源管理系录取,与北京市文科状元仅差4分。
我所教的政治属于文综的一部分,我班高考文综平均分,居全区第一,高于区平均分分,高于市平均分分。
现在所带的班在几次考试中均居前列,在各项活动中均表现突出,被评为优秀班集体。
所有这些成绩与平时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质的培养是分不开的。
二、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对高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我主要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
1.加强自我调控,提高适应能力
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的标准之一。
一个适应能力强的人,能和现实保持良好的接触,对周围环境和事物有清醒、客观的认识,能较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人际环境和心理环境,乐于接受新事物,能承受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不幸。
为提高学生的自我调适和社会适应能力,我主要引导学生接受环境、顺应环境,针对环境的变化对自身做出相应的调整,以积极的心态适应环境。
同时学会在生活中不断反省自己,认识自己,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方式,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以更好地适应社会。
与初中相比,高中生活有很大的不同。
在学习方面,知识密度大、知识难度加深,课程进度快。
要想尽快适应高中生活,就要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适应能力。
在生活和交往方面,有一部分同学由于住宿要开始新的集体生活,和同学之间的接触和交流更密切。
第一次远离父母,还要学会独立处理很多事情。
另外,考入九中的学生在初中大多都是学习的佼佼者,在工作上都是老师的得力助手。
现在大家都集中到一起,可谓人才济济。
所有这些都要求学生重新认识自己,调适自我,给自己定位。
基于此,我从高一新生入学开始,就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心理保健的重点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教会他们掌握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加强对学习心理和学习规律的科学指导与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会学生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
同时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考试分数和名次的变化,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生活,指导学生摆脱由于不适应而造成的学习上的困境,顺利完成从初中到高中的过渡。
随着高中生心理生理的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独立性、自主性逐渐提高,心理闭锁性特征更明显,这就需要家长、老师给予及时正确地引导。
所以在高一第二学期我重点针对这一阶段学生成长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教育。
在继续加强学习心理调节指导的同时,侧重良好人际关系的引导,加强心理训练,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往观,学会正确处理学习、生活、交往中的遇到的问题,克服自卑心理,克服各种困难与挫折。
我还利用录音机、VCD、电视机、投影仪等多媒体电教手段组织了“学会生活、挑战明天”“意志品质助我成长”“我们在爱中成长”“我与责任”等大型主题班会,使学生深受教育,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这样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渐渐地被调动起来,学习主动性明显提高,同学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融洽,我班不但在各种考试中始终名列前茅,同学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大大增强,踊跃参加各项活动,表现突出。
2、开展心理咨询,注重个别辅导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教师角色的要求不再是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
正如《学会生存》一书中所说:
“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
学生需要的不仅是知识,更需要心理的关爱和情感的交融。
通过探索与实践,使我深深认识到,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和学生接触的最多,时间最长,最有利于做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
班主任是学生最好的心理医生。
班主任要根据教育学、心理学理论来指导学生科学地学习和调整心理状态,培养学生的乐观稳定的情绪和开朗坚强的性格,以及广泛的学习兴趣,探究和创新精神,不怕挫折敢于竞争的优良品质,为他们将来的成才与成功打下良好的心理素质。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班主任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和理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双方达到情感和心理的交流,消除学生的精神压力,达到心理转化的效果。
高二上学期时,高年级有位学生因父母离异导致一系列的心理问题而休学。
后来,为了让她尽快从心理阴影中解脱,回到学校照常学习,校领导把她特意安排到我班,希望我能从心理的角度帮助她。
最初她对学习和学校都充满了恐惧,对自己缺乏足够的信心,十分不愿回到学校,不愿面对那么多人,不愿与同学交流。
她从不主动说话,说话声音也很低,而且一直不敢抬头,显得十分羞涩。
课间也不离开座位,看起来非常胆怯,眼神里夹杂着一些不安。
几天后,她就请病假回家了,连续三天没有到校。
在我和家长的交流中,我发现她除了有一些生理上的不适外,更多的是心理不适。
确切地讲是逃避现实,逃避生活,惧怕交往。
当我了解到这些时,我果断地要求家长立即让她返校,并要求家长配合,坚持每天送她到校。
同时我安排了班干部和学习好的同学帮助她的学习。
我还经常与她谈心,在生活和人际交往等方面循序渐进地开导她,使其逐渐摆脱过去那段生活所造成的心理的抑郁和自卑。
当我了解到她曾学过长笛时,在班会上,特意把她的家长请来,专门为她安排了一个长笛独奏节目。
事后,她说:
“我已经很久没有在这么多同学面前吹笛子了!
站在那里,我觉得找到了许久以前的那种自信的感觉”。
其实,她没有注意到当时自己特别不好意思,吹笛子时脚后跟还不停地一掂一掂地。
渐渐地,她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话也多了起来,性格也活泼了许多,经过半年的训练她已基本恢复正常,找回了失去的自信,最后考上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