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61674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4.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总论………………………………………………1

1.1项目提要………………………………………1

1.2结论与建议……………………………………2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3

2.1项目建设的背景………………………………3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5

2.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7

三、市场需求预测………………………………………8

四、项目承担单位情况…………………………………9

五、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11

5.1选址原则………………………………………11

5.2项目建设用地规模……………………………12

5.3项目建设地理位置……………………………12

5.4项目建设有利条件……………………………12

5.5建设地点主要资源……………………………12

5.6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12

5.7项目建设与当地生态环境……………………13

六、农艺技术方案与设备选型………………………13

6.1农艺技术方案…………………………………13

6.2仪器设备选型…………………………………15

七、项目建设目标……………………………………15

7.1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15

7.2项目建设总体布局……………………………16

7.3项目建设目标…………………………………16

八、项目建设内容……………………………………16

8.1土建工程………………………………………17

8.2田间工程………………………………………17

8.3仪器设备………………………………………17

九、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19

9.1投资估算依据…………………………………19

 9.2土建工程………………………………………19

 9.3田间工程………………………………………19

 9.4仪器设备………………………………………20

 9.5工程建设其他费用……………………………20

 9.6基本预备费……………………………………20

 9.7资金来源………………………………………20

十、项目建设期限和实施进度………………………20

十一、项目组织管理与运行…………………………21

11.1项目实施组织管理…………………………21

11.2资金监管制度………………………………21

11.3项目法人责任制……………………………22

11.4项目监督管理………………………………22

11.5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22

11.6项目建成后的运行管理……………………23

十二、效益分析………………………………………24

12.1经济效益……………………………………24

12.2社会效益……………………………………24

12.3生态效益……………………………………24

十三、结论和建议……………………………………24

13.1综合评价……………………………………24

13.2结论意见……………………………………25

13.3问题和建议…………………………………25

十四、工程招投标方案………………………………25

附件

一、附表

1、项目选址和建设条件表

2、建设单位基本情况表

3、项目建设内容投资一览表

4、项目仪器设备及投资明细表

5、项目招标投标事项申请表

6、项目主要建设条件一览表

7、项目效益分析一览表

8、项目组织管理与实施进度一览表

9、项目实施进度表

10、××县植物保护检疫站现有仪器设备清单

二、附图

1、××县地理位置图

2、项目位置图

3、“区域站”平面位置图

4、规划平面总图

5、综合楼正面图

6、首层平面图

7、二层平面图

8、三层平面图

9、四层平面图

10、五楼平面图

11、综合楼剖面图

12、围墙大样、温室网虫室剖面图

13、农艺流程图

14、项目实施管理机构图

15、项目管理框架图

三、相关资料

1、项目建设领导组名单

2、项目实施领导组名单

3、××县编委“关于成立××县植物保护检疫站的批复”

4、河南省××县植物保护检疫站法人证书

5、河南省××县植物保护检疫站代码证书

6、项目建设用地土地证复印件

7、项目财政匹配资金承诺

 

一、总论

1.1项目提要

项目名称:

××县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

主管部门:

建设单位:

建设地点:

××市××县××路北段路东100米,××县植物保护检疫站。

(详见附图2)

建设年限:

项目建设年限为1年,即2009年5月至2010年12月。

建设规模:

计划建设××县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检测检验功能及配套用房,建筑面积1336㎡;标准病虫观测场8062.5㎡,配备相应仪器设备1581台(套)。

①土建工程:

占地3600㎡,新建框架结构检验检测及功能配套用房1336㎡;院内道路水泥硬化1100㎡;绿化1350㎡;大门一座。

②田间工程:

占地8062.5㎡,新建温室2座600㎡,养虫网室一座300㎡,打井一眼,配潜水泵一台;建工具房20㎡;硬化田间道路500㎡,观测场围栏370m。

③仪器设备购置:

购置检验检测设备45台(套);信息处理设备55台(套);防治专用设备1481台(套)。

农艺技术方案:

从标准病虫观测场、监测基点及大田获得的病虫观测、监测数据,经过预测会商室、网络机房、可视化制作等程序,通过网络及媒体,定期发布病虫发生动态及农产品质量信息,组织开展对重大有害生物的预防和应急控制,指导全市及周边地区的农业生产,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投资估算:

总投资规模600万元,其中:

土建工程212.23万元;田间工程56.6万元;仪器设备购置282万元;工程建设其它费用25.5万元;基本预备费23.67万元。

资金来源:

中央投资500万元,省财政配套70万元,市、县财政配套30万元。

运行费用:

项目建成投入运行后,每年需要费用10万元。

其中;仪器设备维护、维修费约3万元,检验、检测试剂费约4万元,水电费1万元,安全保卫费2万元。

效益分析:

该项目建成后,新增固定资产550万元,总固定资产可达到570万元,将大大提高××县农业有害生物预警水平和综合治理能力,减轻病虫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有效服务面积1000万亩以上,新增产值5000万元以上。

通过项目的实施,可确保有害生物防治的时效性,从而提高农药的利用率,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减轻农药残留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通过项目的运行,可为全市、全省农业有害生物的预报提供科学依据,可提高植物检疫系统对国内外重大病虫的反应灵敏性和封锁控制应变能力,更有效地防止危险性病虫的传播蔓延,保护农业生产安全。

而且随着测报水平的提高和技术指导作用的发挥,可减少农民防病治虫的盲目性,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节省大量劳动力,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对重大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准确率提高5—10个百分点,农业病虫害损失减少10—20%,化学农药使用量降低15—20%。

1.2结论与建议

××县地处河南省中部,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类型多样,农作物种类齐全,病虫害发生频繁,具有典型的区域代表性。

××县植物保护检疫站建站早,有独立法人资格,有自己固定的观测场所,有一定的技术储备和技术力量,完全具备建设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的各项条件。

××县财政实力比较雄厚,政府极其重视和支持项目建设,能够保证项目配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按期完成。

建议上级尽快部署,及早实施。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1项目建设的背景

××县位于河南省中部,地处伏牛山东部余脉与黄淮平原交接地带。

地理座标为北纬′、东径′,市域南北长32.19公里,东西宽30.10公里。

东与西平、遂平县接壤,西与方城、叶县相连,南与泌阳搭界,北与舞阳毗邻。

全市总面积645.6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2.4万亩;总人口32万,其中农业人口23万。

辖8个乡镇,5个办事处,190个行政村,另有4个国有农、林、园艺、原种场。

地处暧温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全年无霜期243天,年平均气温14.9℃,降水量1000mm,日照时数2230小时,日照率51%,土壤肥力中上等水平,有机质含量0.89-1.5%,速效氮82.5PPm,速效磷13.0PPm,速效钾77.1PPm,PH值6.5~7.5,适合多种农作物的生长和病虫草害的繁衍。

××县农业生产在县域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全市国民生产总值2005年为48.3亿元,2006年64.8亿元,2007年88亿元。

全市农业总产值2005年为8.57亿元,2006年9.51亿元,2007年12.0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05年为2799元,2006年3275元,2007年3930元。

由此可以看出,农业总产值在××县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较大,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与农业总产值的增加密切相关。

××县70%以上是农业人口,要想使农民增收,必须保证农业健康稳定发展。

近年来,××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切实加强“三农”工作,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依托土地流转政策建成了一大批规模化高效农业基地,实现了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2007年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4.6万吨,棉花、蔬菜、油料、烟叶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分别达到529吨、11.4万吨、6555吨、651吨。

今后将认真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和农业项目的争取与实施力度,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狠抓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充分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农业要增产,病虫害防治是关键。

为了搞好农业有害生物的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县农业植保部门克服重重困难,加强预测预报,稳定完善植保队伍,发展村级服务组织,健全服务网络,转化应用科研成果,推广植保新技术,降低病虫危害损失,保证了农业生产的安全。

2003-2007年均病虫草害防治面积104万亩次,挽回粮、棉、油、瓜、果、蔬菜等损失折合人民币800多万元。

连续多年未因防治不当而造成农业减产,植保工作对农业增产的科技贡献率不断提高。

虽然××县的植物保护体系近年来得到了加强与完善,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是基础设施薄弱,满足不了农业发展要求;二是技术手段与信息传递落后,对有害生物灾害的早期预警预防与控制能力差,对农药施用、农产品生产安全控制水平以及技术创新能力不能适应新阶段、新形势的发展要求;三是防治技术普及推广力度不够,新技术的转化率、覆盖率和到位率低;四是对检疫性和突发性病虫害快速反应能力差,检测检疫手段落后,应急控制能力弱。

这些问题的存在,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制约了农业减灾、防灾能力的提高。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种类多,范围广,危害重,损失大

××县属浅山区,境内河流纵横,地形复杂。

地貌类型有山地、丘陵、岗地、平原。

地势呈西北、东南高,东北、西南低。

总面积中平原占31.2%;丘陵岗地占57.4%;山区占11.4%。

为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

农作物种类齐全,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水稻、红薯、花生、大豆、棉花、烟叶、谷子、绿豆等。

常年农作物种植面积58万亩,其中,小麦23万亩,玉米16万亩,复种指数为167%。

由于××县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非常适宜多种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的发生与危害。

常见的病虫草害就有200多种,危害较重的近百种。

尤其是小麦条锈病、白粉病、纹枯病、赤霉病、叶枯病、玉米大小斑病、锈病、白叶枯病、小麦吸浆虫、粘虫、玉米螟、棉铃虫、飞虱、蚜虫、地下害虫和各种瓜果蔬菜病虫害发生极其频繁,常年病虫草鼠害发生面积达120多万亩次,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大的损失。

1984年、1985年小麦赤霉病大发生;1990年小麦条锈病暴发流行,全市损失小麦800万公斤;1991年小麦粘虫、吸浆虫大发生;1999年甜菜夜蛾暴发危害;2005年—2007年小麦吸浆虫暴发危害;近几年小麦叶枯病、玉米大小斑病、玉米螟、稻赤斑蝉、蚜虫危害出现逐年加重的趋势,每年造成粮经损失1200万公斤,而且一些新的病虫害也对全市的农业生产构成严重的威胁。

因此,尽快建立河南省××县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加强农作物病虫害测报和信息交流,搞好技术培训和指导,采取应急防治措施,控制其危害蔓延就显得格外重要。

2.2.2植物及其产品调运量不断扩大,检疫性病虫封锁控制任务日益加重

××县农作物种子绝大部分都是从外地调入,每年种子调入量约130万公斤。

鸿康药业、三恩药业等中草药加工企业,每年从需外地调入大量中药材。

同时,随着我市四城联创工作的深入开展,花卉、苗木的生产和调运频繁,致使农业有害生物的传播、蔓延机会大大增加,调运检疫任务十分艰巨。

据近年普查统计,全市农业植物检疫对象就有6种,重点有害生物达28种,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其传播蔓延,势必对农业生产造成更大损失,甚至会影响全省乃至全国的农业生产安全。

所以,对有害生物进行预警与控制就显得十分迫切和非常必要。

2.2.3农药使用不合理,防治不科学,病虫抗性增加,环境压力不断加大

由于长期使用有机磷农药,病虫抗性不断增加,农药的使用量不断加大,对土壤、环境、农产品质量和人民健康安全都造成了严重威胁。

许多农产品残留严重超标,市场销售受阻。

人畜农药中毒伤亡的事故时有发生。

每年施用农药的数量在160吨左右,大部分飘移、流失、残留在空气、土壤和水体中,造成环境恶化,有益生物大量减少,有害生物发生严重。

根据无公害生产要求,2006年以来,五项高毒、高残留农药退出市场,我们必然面临引进、筛选替代农药的新课题。

因此,建立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是对有害生物抗性、农药质量进行监测检验,合理筛选利用替代农药,改善生态环境、保护人民健康生活的一项根本措施。

2.2.4新技术革命和时代的发展给植保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迅猛发展,农业有害生物的预警与控制工作也将随着时代的发展向“规范化、网络化、自动化、可视化”方向发展。

而××县现有的基础条件和技术装备难以跟上新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步伐。

为适应新技术革命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必须尽快建立现代化的××县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

2.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2.3.1地理位置优越,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县属地处伏牛山东部余脉与黄淮平原交接地带,山区、丘陵、平原集于一体,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类型多种多样。

既有山区地形、地貌和气候特点,又有平原地区农业条件,在全省具有独特性和代表性。

境内平舞铁路、漯舞铁路外连全国铁路网,省道平桐线、高兰线、七蚁线等公路纵横交错、交通十分便利。

市内城市化程度较高,通讯、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齐全。

2.3.2具备良好的基础条件和技术储备。

××县植物保护检疫站建站较早。

1983年××县就成立了植保植检站,并同农技站、土肥站合署办公。

1995年为进一步加强病虫测报与检疫力度,专门划拨原市农技中心科研用地18亩,,建立了病虫测报场,现作为建设区域站标准病虫观测场使用,不需重新征地。

近几年,市政府又先后投入资金20多万元,为植物保护检疫站购置了测报、检验仪器和办公自动化设备。

因此,在××县建立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已具备良好的基础条件。

目前,××县植物保护检疫站有专业技术人员9人,其中农艺师4人,助理农艺师5人。

每年向省、市汇报病虫害发生情况50余次,向农民发布病虫害信息20余期。

对重大病虫害的中、短期预报准确率达85%以上,完全有能力承担农业部、省农业厅交给的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任务。

2.3.3领导重视,有强有力的组织和资金保障

××县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植物保护工作,每年都要拿出专项资金用于病虫害防治。

尤其是近三年来××县财政累计投入病虫防治专项资金达95万元,有效控制了小麦重特大病虫的发生危害。

对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建设,市政府专门成立以市长助理世利平为组长,市直有关部门参加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市农业局成立了项目实施领导小组,研究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对地方配套资金,××县已批复,××县财政保证财政配套资金30万元能够及时、足额到位。

三、市场需求预测

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强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体系建设是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农业增产增效的重要保障措施。

同时,××县地处浅山丘陵向平原过度带,地貌复杂,降水梯次明显,是多种生态类型交汇之处,具有区域代表性。

因此,建设××县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

项目建成后,作为全省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代表本市及周边地区不同类型农作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监测和应急防治工作。

为全省、全国病虫害预警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及时准确地指导本地病虫害的预防,使预测、预报准确率达90%以上,病虫危害降低10—20%,能够大大提高对外来有害生物监测、控制、扑灭能力,有效地抵御有害生物的入侵,最大限度保护我市和周边地区的农业生产安全。

通过对农药质量和病虫抗性监测,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从而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农药残留,保护人民生命健康,推进无公害农业健康发展。

建设××县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有着极其显著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是一个利国利民的公益项目,并且能够长期发展,永续利用。

我们将积极争取人员编制和专项经费投入,确保“区域站”技术人员稳定,正常发挥作用。

四、项目承担单位情况

本项目由××县植物保护检疫站承担并组织实施。

××县植物保护检疫站是隶属××县农业局的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人员工资与经费全部由市财政列支,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是省农作物病虫测报区域站和农业植物省间调运检疫签证委托单位。

全站现有干部职工9人,其中农艺师4人,助理农艺师5人。

现在××县××路北段有办公场所40㎡,检验室120㎡,有检验检测设备10台(套)(见附表10)。

在平驻路北150米,有病虫测报场12000㎡,安装有孢子捕捉仪,佳多牌测报灯,可做建设“区域站”用地。

站里有交通工具,有电脑、传真机、打印机、电话、数码相机、摄像机等开展业务的基本条件。

主要业务:

××县植物保护、植物检疫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编制;市域病虫草害的预测预报;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的中长期治理规划与年度防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植物检疫性病虫害的监测治理,种子、苗木引进审批与疫情监测;植物检疫行政执法;新型农药、药械的试验、示范、引进、开发和推广等。

业务能力:

能完成市植物保护、植物检疫发展规划;及时搞好病虫草害的预测预报,向全市农民提供病虫害防治信息与技术;能完成新农药、新药械的试验、示范与推广;能及时做好疫情普查及危险性有害生物的铲除与控制;认真做好植物检疫行政执法工作。

承担本项目主要技术人员的情况与业绩:

×××,男,现年40岁,中共党员,1991年6月毕业于商丘农业学校农学专业。

现任××县植物保护检疫站副站长,农艺师。

河南省植保新技术推广协会会员,河南省植物病理学会会员。

自1992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研究推广能力,能熟练掌握××县及周边地区农作物病虫草害发生的规律及防治技术,能及时掌握本专业最新动态,能制定代表专业发展方向的项目实施方案,能主持、参与完成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工作,能撰写较高水平的技术资料、工作总结、培训教材、试验报告和有价值的学术论文,先后在《植物保护》、《植保技术与推广》、《河南农业》、《河南农业科学》等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15余篇,在国家及省级专业学术研讨会上宣读、交流有影响的学术论文8篇,获地市科研成果一等奖二项。

连年荣获市农业局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多次受到省、市业务部门的表彰和奖励。

主要技术成果与转化能力:

1998年—2000年完成《××市农田杂草调查及综合治理技术研究应用》二项,荣获××市科技成果一等奖。

1996年—2000年完成《黄棕壤养分动态变化规律与作物高产优化施肥模式研究与推广应用》项目,××市科技成果二等奖。

资产与财务状况:

本单位总资产20.5万元,现有土地面积17.4亩,仓库90㎡。

本单位经费收入来源于地方财政(事业)及专项拨款。

2006年度总收入45.55万元,总支出45.55万元。

(见附表2)

管理体制:

××县植物保护检疫站属市农业局正股级事业单位,人员编制单设,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人员工资和经费全部由市财政全额拔付。

五、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

5.1选址原则

项目的选址原则:

按照国家和省、市主管部门对该项目选址的要求和有利于项目实施的环境条件,选择在交通便利,地域开阔,地势平坦,土壤质地优良,周围无污染源和高大建筑物及厂矿企业,种植作物种类多,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块为项目实施地址。

5.2项目建设用地规模

该项目总用地规模为11662.5㎡,“检验检测楼用地”3600㎡,“标准病虫观测场”用地8062.5㎡。

5.3设地理位置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县××路北段路东100米××县植物保护检疫站测报场院内(详见附图2、3)。

5.4项目建设有利条件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市区北部,地势平坦,西邻××路,交通方便。

有通讯光缆、移动通讯覆盖,“区域站”东、北两面为基本农田,附近种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果树。

原来就是植物保护检疫站病虫测报场,院内装有孢子捕捉仪、佳多虫情测报灯。

是建设标准病虫观测场的最佳场地。

5.5建设地点主要资源

本项目建设地点距电源较近,供电充足;通讯设施设备齐全,有利于信息畅通;地块平整,地下水位较浅,深度在15-20米之间,水资源丰富,水质良好;农作物种类多,生物资源丰富。

在××县植物保护检疫站病虫测报场内进行项目建设与其它地方相比,不仅交通便利,基础条件优越,而且进行病虫观测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5.6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一是市委、市政府和市农业局高度重视项目建设,有决心解决好项目实施中的具体问题。

二是组织成立了项目领导组、技术组、工程管理组、财务管理组,保障项目高标准、高质量建成。

三是有从事植保专业的高中级技术人员参与项目建设。

四是当地基层干部和群众,科技意识强,对项目建设的重要性认识到位,支持项目建设。

四是检验检测楼用地3600㎡,标准病虫观测场用地8062.5㎡为自有土地,项目建设不存在征地问题。

5.7项目建设与当地生态环境

本项目建设以土建和购置仪器设备为主,无废水、废气、废渣排出,对周围环境无污染危害。

项目建成后,将对当地农业生产和提高农产品质量产生积极影响,对病虫害检测预报更加精确科学,指导全市农民防治病虫害更为及时有效,减轻农田及农产品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项目区群众基础好,综合素质高,能保证“区域站”水、电、交通、通讯设施安全和正常运转。

六、农艺技术方案和设备选型

6.1农艺技术方案

6.1.1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农艺技术选择的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立足保护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长远目标,依据项目规模和需要,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和田间调查、病虫自动观测仪器与室内检验相结合,农产品调运现场检测和室内检测相结合,田间调查发生情况结合积累的常年同期发生情况与信息网络处理相结合,田间自然发生规律与温室饲养发生规律研究相结合,一般防治与突发、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