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六市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一模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58696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六市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一模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河南省六市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一模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河南省六市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一模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河南省六市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一模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河南省六市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一模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六市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一模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x

《河南省六市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一模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六市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一模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六市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一模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x

河南省六市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一模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2019年河南省六市高三第一次联考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题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监考老师只收答题卡。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涂)在答题卡上。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正确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上作答,答案无效。

3.本试卷共47题,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结束,监考教师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共140分)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先秦诸子百家中,道家讲天道,墨家信鬼神,他们都不讲天命,儒家则讲人道,信天命,不信鬼神;道家无为而无求,墨家有为而有求,儒家有为而无求。

据此可知,与其他思想流派相比,儒家思想

A.重视天人关系的研究

B.与墨家思想可以互补

C.有较强道义和责任感

D.蕴含了早期民本思想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儒家“讲人道,信天命,不信鬼神”和“有为而无求”,说明儒家从社会实际出发,以入世的态度解决社会现实问题,有为无求则说明有较强的道义和责任感,故C项正确;材料中的信息反映不出诸子百家对天人关系的研究,故A项错误;墨家信鬼神,儒家不信鬼神可见二者思想截然不同,故B项错误;材料只是体现儒家讲人道,并没有提到儒家重民轻天或者民贵君轻的早期民本思想,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题干以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为切入点,考查先秦儒家思想的特点。

先秦儒家思想主要是孔子和孟子的儒家思想,以仁为核心,宣传有差别的泛爱思想,体现了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道义感。

2.下表为不同文献关于唐朝记载土地状况的记述,由此可以推知

出处

记载

《田舍》

诸庶人有身死家贫无以供葬者,听卖永业田

《全唐诗补逸》

良田收百顷,兄弟犹工商

《唐大诏令集》

寺观广占田地……侵损百姓

《全唐史》

王公百官及富豪之家,比置庄田,恣行侵吞,莫惧章程

 

A.土地自由买卖得到法律保护

B.政府对土地的实际控制力有限

C.士农工商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D.政府推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信息可知,四则史料分别涉及出售永业田、购买良田、寺院大量占有田地和富豪之家置买庄田等信息,这反映了土地兼并现象,说明政府对土地的实际控制力有限,故B项正确;根据“听卖永业田”、“比置庄田,恣行吞并,莫惧章程”等信息可知,当时唐代法律尚不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故A项错误;题干只是反映土地占田情况,非社会结构的变化,故C项错误;唐朝统治者实行均田制就是为了抑制土地兼并,故D与史实不符,所以排除。

【点睛】这一题考查考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史料是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史学研究的基础,历史研究需要从若干个相同或者不同类的史料中找出其共性的东西,从而确定史料的真伪。

历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孤证不立”。

所以这一题一定要根据几个文字材料的大意找出其共同之处,就是可以推论出的结论了。

3.宋代科举考试不断完善,竞争日趋激烈。

据《哈佛中国史——宋的转型》统计1106年州试录取率为3%,1190年下降为1.3%,到13世纪仅为1%。

这一现象说明

A.考试人数逐年下降

B.统治基础日益受到削弱

C.精英教育不断强化

D.社会矛盾必将日趋尖锐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录取率逐渐降低,说明考试难度增加,对考生的能力要求提高,绝大多数考生不能被录取说明考试在于录取精英,即精英教育在不断强化,故C项正确;录取率等于被录取的人数除以考生总人数,可见录取率降低不能说明考试人数在下降,故A项错误;录取率低不能说明录取的总人数在减少,不能体现入仕为官的人数降低,即统治基础日益受到削弱,故B项错误;科举考试有利于庶族阶层进入统治阶层,缓和社会矛盾,故D项错误。

4.据学者研究,清代安徽知县的平均任期如下表所示,全国的情况也大致如此。

清代安徽知县的平均任期统计表(单位:

年)

时期

顺治

康熙

雍正

乾隆

嘉庆

道光

咸丰

同治

任期

2.95

4.73

2.47

2.71

2.76

2.20

1.58

1.46

 

由此可知清代知县的任期状况

A.不利于地方的长远发展

B.确保了地方吏治的清明

C.受制于列强的外来压力

D.推动了中央集权的完善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安徽知县任期时间在顺治到同治年间总趋势上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不利于政策执行的持续性,总的来看不利于地方的长远发展,故A项正确;官吏的任期长短和吏治清明与否没有关系,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清朝统治前期,社会发展相对稳定没有列强施加压力,故C项错误;官吏任期制的长短不能体现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与中央集权的完善没有必然联系,故D项错误。

5.“这战争,宣告了华夷朝贡体制的彻底崩溃,进而成为塑造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因素”。

“这战争”

A.导致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C.刺激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客观上有利于“短暂的春天”出现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朝贡体制在鸦片战争之后不断受到冲击而逐渐解体,中法战争使清政府失去对越南的宗主权,甲午中日战争以后被迫承认朝鲜的独立自主,朝贡体制彻底崩溃,可知材料描述的战争指的是甲午中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此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故C项正确;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是在鸦片战争以后,故A项错误;第二次鸦片战争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故B项错误;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的出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甲午中日战争为切入点,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回答本题,需要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朝贡体制的彻底崩溃”,联系所学知识理清楚朝贡体制解体的过程,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6.1937年国民政府对民营工商业的贷款为14.71亿元,1939年增至25.78亿元。

政府还从国外购得五金、化学、电气等器材,以低价供给民营厂矿。

国民政府扶持民营工矿业的主要目的是

A.抑制民族资本急剧膨胀

B.服务战时形势的需要

C.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D.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937年到1939年政府对民营工商业的贷款增加至25.78亿元,并且着重强调扶持工矿业,联系所学可知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可知增加对民营工矿业的支持力度是为了满足战争对工业的需要,故B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对民族工商业的贷款从14.71亿元增长至25.78亿元,促进了民族资本的增加,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开始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材料体现的是1937年以后的贷款扶持,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国民政府扶持民营工矿业的主要目的是”体现不出对轻工业的扶持,完整的工业体系无从谈起,故D项错误。

7.1953年至1957年,我国生产资料在进口中所占比重年均达到92.36%,高于经济恢复时期年均84.7%的水平;消费资料所占比重仅为7.64%,较经济恢复时期的15.3%有较大下降。

这一变化反映了

A.经济发展加大消费资料供给

B.经济建设深受外来模式影响

C.生产关系变革减少进口需求

D.西方国家经济封锁已经打破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1953年生产资料进口比重远远高于消费资料的进口比重,说明国家以发展重工业为主而且呈现畸形发展趋势,由所学可知这种发展模式深受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影响,故B项正确;消费资料进口比重低,说明国家减少了消费资料的供给,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进口比重的变化,没有提到产品如何分配,可见与生产关系变革没有关系,故C项错误;根据时间1957年可知,此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经济封锁没有打破,故D项错误。

8.市场社会主义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是一种很有影响的思潮。

它认为:

生产资料归国家或集体所有,而资源配置则遵循市场规律,计划机关采用价格工资利率税收等“经济杠杆”来取代分配实物的指令性计划。

这表明我国

A.经济改革思想的高度统一

B.城市经济改革已全面启动

C.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D.已在探索经济发展新模式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8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流行,可知该思潮在中国受到重视,反映了我国在学习这种模式,故D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80年代的市场社会主义只是一种很有影响的思潮,不能反映思想的高度统一,故A项错误;1985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是受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方针的影响,故B项错误;1992年十四大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故C项错误。

9.查士丁尼《法学总论》规定,若善意且合法地取得某物,那么就应该根据使用与持有该物的时间而获得其所有权,无论其取得的方式是购买、赠与或其他合法途径,还是因为不知情而误信该物原所有者为其真正所有者。

这一规定

A.使用伦理原则进行司法判决

B.体现善意与公正的诚信观

C.将诚信原则技术化融入法规

D.诚信未从道德过渡到法律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诚信原则即诚实信用原则,是指在立法或者诉讼等过程中坚持诚实和善意的原则,根据材料“善意且合法地取得某物”和“或其他合法途径”可知对物权的取得是通过诚信的原则获得的,通过立法来保护这种取得物权的方式,体现了将诚信原则技术化融入法规,故C项正确;根据概念可知,伦理原则是指人类在维护自身生存前提下,把人类的善恶观、良心观、义务观等道德观念扩大到自然界的一切实体,可知材料体现不出伦理原则,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诚信观是指诚实信用,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将诚信原则融入法律,未体现道德观念,故D项错误。

10.有学者认为,哥白尼的革命意味着把人从宇宙的中心和特权地位上撤换下来,而康德在一定意义上是把人当作偶像崇拜的。

两者

A.对人的地位的认识是对立的

B.有利于思想解放运动发展

C.促进了近代科学的发展进步

D.动摇了中世纪神学的统治了中世纪神学的统治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把人从宇宙的中心和特权地位上撤换下来”可知,哥白尼的革命改变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有利于人类的思想解放,康德的人文主义提高了人的地位,同样有利于人类的思想解放,故B项正确;哥白尼从自然的角度解放人的思想,康德从人文的角度解放人的思想都体现了对人的地位的关注,故A项错误;近代科学的发展进步促进以康德为代表的启蒙运动的发生,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二者在人的地位方面的论述,没有涉及中世纪的封建神学,故D项错误。

11.《共产党宣言》指出:

“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

这一论断

A.是对唯物史观的集中表述

B.提供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依据

C.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D.揭示出当时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唯物史观是指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政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等,根据材料关键词“经济生产”“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可知这一论断是唯物史观的集中表述,故A项正确;材料是从经济和政治精神的角度论述,没有涉及到阶级斗争,故B项错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资本主义制度,故D项错误。

12.2000年4月,七十七国集团自1964年成立以来的第一次首脑会议在古巴召开,会议主要议题是经济全球化、南南合作、南北关系等,会议通过了最后声明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南方国家的目标和应采取的措施。

从这一现象可看出

A.区域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

B.经济全球化深入到亚非拉国家地区

C.南方国家和北方国家矛盾激化

D.原有经济秩序受政治格局变化冲击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七十七国集团古巴会议是在两极格局终结的背景下召开的,从会议讨论的问题、最后声明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南方国家的目标和应采取的措施”来看,七十七国集团正在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而努力,可以看出原有经济秩序受政治格局变化冲击,故D项正确;其它三项信息材料不能反映,故A、B、C错误。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36题~第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43题~第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

共135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尚书·酒诰》日:

“肇牵牛车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

”《尔雅·释训》日:

“善父母为孝”,给予父母以物质方面的供养。

孔子言: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孟子将最初产生和存在于家庭中的孝悌观念推广到整个社会,提出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

先秦的各个朝代设立专职人员管理养老事务,如“乡大夫”,具体登记“免除赋役”的老者信息等。

国家实行“学中养老”,将有智慧的老人奉养在学校,以兴教化,明人伦。

——摘自朱海龙、欧阳盼《中国人养老现念的转变与思考》,《湖南师大社科学报2015.

材料二:

“中世纪的欧洲,依靠子女提供主要收入及劳务服务的养老模式,是占主导地位的”(《欧洲家庭史》)。

在西方社会的历史演进中,老年经济保障一般是通过家庭、教会各类自愿互助组织私人保险、政府救助以及发展到近代政府举办的社会保险来实施的。

它植根于西方个人主义的文化传统。

老年人应由家庭负责赡养的思潮,甚至在19世纪的西方还相当普遍。

1804年颁布的《法国民法典》,1896年公布的《德国民法典》,都有子女赡养父母的条文,成年子女在义务上和道德上,均有奉养双亲的责任。

晚清民初,人们开始重新考量带有封建色彩的养老观,“非孝”思潮盛行。

但这种思潮只是批判具有封建色彩的不合理之处,对传统文化中的尊老、敬老传统并无推翻和反对之意。

养老实践开始从传统的道德义务向制度义务转变,救养主体从家庭和宗族向社会力量转移。

1928年,上海市颁布了《职工退职待遇暂行办法》,规定工人年满50岁、公务人员年满60岁退休时,由雇主发给养老费,按劳动时间的长短计算。

1943年,国民政府公布了《公务员退休法》,对公务员领取退休金的具体情形(七种)作了详细规定。

(1)根据材料,概括先秦时期养老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之前中西方养老方面的主要差异。

(3)指出民国时期养老制度变化的背景,并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

(1)物质供养与精神供养并重;把养老观念由家庭推广到社会;国家对养老的重视;重视教化,形成尊老礼法;学者(尤其是儒家)著书立说奠定了养老观的文化基础。

(2)差异:

①西方:

受个人主义文化传统影响,依靠子女提供主要收入和劳务服务为主;养老呈现多元化、多渠道及保险立法予以保障。

②中国:

受尊老敬老文化影响,注重道德义务;以家庭和宗族养老为主。

(3)变化背景:

西方文化的冲击;从晚清到民国社会转型的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民国政府的政策探索。

认识:

民国时期养老观念和养老实践初步向近代化转变推动政府对养老制度实施一些立法保障;但这种转变受制于当时的具体历史背景,既未覆盖全国,也不具有连续性,在实际工作中并未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

【解析】

【详解】

(1)根据材料“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可得出物质供养与精神供养并重;根据材料“家庭中的孝悌观念推广到整个社会”可得出把养老观念由家庭推广到社会;根据材料“先秦的各个朝代设立专职人员管理养老事务”得出国家对养老的重视;根据材料“将有智慧的老人奉养在学校,以兴教化,明人伦”得出重视教化,形成尊老礼法;根据孔子孟子关于养老制度的学说得出学者(尤其是儒家)著书立说奠定了养老观的文化基础。

(2)根据材料“依靠子女提供主要收入及劳务服务的养老模式”和“植根于西方个人主义的文化传统”得出西方养老受个人主义文化传统影响,依靠子女提供主要收入和劳务服务为主;根据材料“通过家庭、教会各类自愿互助组织、私人保险、政府救助以及发展到近代政府举办的社会保险来实施的”和“1804年颁布的《法国民法典》,1896年公布的《德国民法典》,都有子女赡养父母的条文”得出西方养老呈现多元化、多渠道及保险立法予以保障;根据材料“对传统文化中的尊老、敬老传统并无推翻和反对之意”得出中国养老受尊老敬老文化影响,注重道德义务;根据材料“晚清民初”和“救养主体从家庭和宗族向社会力量转移”反推得出民国之前中国的养老以家庭和宗族养老为主。

(3)第一小问背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民国时期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转型期,受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中国在思想文化、政治制度和经济形态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民政府的成立在社会习俗放面颁布规章条例促进社会风俗习惯的变化,据此可以得出变化的背景是西方文化的冲击;从晚清到民国社会转型的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民国政府的政策探索。

第二小问认识,根据材料“养老实践开始从传统的道德义务向制度义务转变”和“1943年,国民政府公布了《公务员退休法》”可得出民国时期养老观念和养老实践初步向近代化转变推动政府对养老制度实施一些立法保障;根据所学可知,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加上长期的政局动荡不安,致使国家的法律规定很难长久的被执行下去,可得出这种转变受制于当时的具体历史背景,既未覆盖全国,也不具有连续性,在实际工作中并未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维多利亚,英国女王,1837年登基,1901年去世,在位60余年。

后人把她在位的时期称为维多利亚时代。

以下是这一时期发生的部分大事:

公元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

公元1840~1842年英国宪章运动第二阶段;

公元1846年英国议会废除谷物法,两年后废除航海条例;

公元1851年首届世界博览会在英国伦敦举行;

公元1852年H.斯宾塞的论文《进化的假说》发表,首次提出社会进化论思想;

公元1854年伦敦霍乱大流行,后被证明霍乱与水源卫生有关;

公元1857年英国爆发经济危机,形成第一次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公元1859年英国C.R.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充分论证了生物进化论;

公元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中国北京,劫掠、焚毁圆明园;

公元1862年英国伦敦建成世界第一条地下铁道;

公元1868年英国在伦敦最先设置交通信号灯;

公元1872年英国挑战者号考察船进行世界首次环球海洋考察,为近代海洋科学的开端;

公元1890年英国马歇尔发表《经济学原理》,建立起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

1901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逝世。

阅读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合适角度自拟论题并加以论述。

(要求:

论题明确,论述充分)

【答案】示例:

论题:

维多利亚时代是英国发展的全盛时期.

论述:

经济:

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英国率先进入蒸汽时代.推动了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政治:

宪章运动客观上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对外政策:

英国积极推行殖民扩张,使亚非拉国家成为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形成了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客观上给亚非拉国家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促进了世界近代化进程。

因此,维多利亚时代英国政府通过推进工业化,采取相关内外政策,使英国进入全盛时期。

(“示例”只作评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所涉及的时间,维多利亚时代处于1840年-1901年期间,根据所学可知,这一时期的英国经历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一枝独秀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可得出这一时间的英国正处于日不落帝国的全盛时期的论题,结合材料中的关键词句1840年和“首届世界博览会在英国伦敦举行”可得出在经济上,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英国率先进入蒸汽时代,推动了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宪章运动可得出在政治上,宪章运动客观上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根据材料关键词鸦片战争和“侵入中国北京,劫掠、焚毁圆明园”可得出在外交上英国积极推行殖民扩张,使亚非拉国家成为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形成了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客观上给亚非拉国家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促进了世界近代化进程。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考生提取信息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本题列举了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大事年表,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自拟论题加以论证,对材料进行层次划分,提取有效信息是考生论述的基础。

本题没有限定具体的论题,考生可以在开放的空间自主选择论题进行论述,在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者其它观点进行论述时,必须紧扣论题,史论结合清楚条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论述时,应调动已学知识并广泛联系课外知识,选取真实可信的材料充分论述,同时考生的书面表达应语句通顺,清楚明确。

(二)选考题:

共25分。

请考生从2道地理选考题、3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5.【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20世纪90年代。

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我国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进行了改草。

1993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统业,多数由学生“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

大部分毕业生实行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通过人才市场、采取“自主择业”的就业办法。

1994年,原国家教委在《关于进一步改革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试点意见》中提出,国家不再以行政分配而是以方针政策指导、货学金制度和社会需求信息来引导毕业生在一定范围内自主择业,引导毕业生参与人才市场的竞争。

1997年3月,原国家教委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各个环节作了明确的规定。

再次明确了实行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

1998年,首批“并轨”改革后的大学生走向社会,就业政策进一步放宽,供求市场的调节对学生就业的作用日益明显。

此后,全国高校全面按照新体制进行运作。

在新的就业体制下,大部分毕业生按照个人的能力、条件到市场参与竞争,自主择业。

——摘编自:

孙步凌《我国高校招生就业体制的历史演变探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90年代高校就业制度改革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90年代高校就业改革的意义。

【答案】

(1)背景:

90年代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原有高校就业制度存在弊端,不能适应社会需要;经济发展的需求,人才市场发生的变化等

内容:

废除国家分配的政策,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

(2)意义:

有利于促进高校发展;有利于提升人才素质;有利于人才市场的发展;有利于经济的发展等

【解析】

【详解】

(1)第一小问背景,根据材料“20世纪90年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逐渐走上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道路,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原有的高校就业模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可以得出高校就业制度改革的背景是90年代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原有高校就业制度存在弊端,不能适应社会需要;经济发展的需求,人才市场发生的变化等;第二小问主要内容,根据材料“国家不再以行政分配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