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读后感600字.docx
《《乡土中国》读后感6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土中国》读后感600字.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乡土中国》读后感600字
《乡土中国》读后感600字
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一书可谓名声在外,好像在很多不同的地方都看到过对这本书的推荐。
还有很多不同的老师也对其实行推荐。
而为完成一次思修作业,我选择了阅读《乡土中国》。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老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根据在西南联合大学和云南大学所讲授“乡村社会学”一课的内容,理应时《世纪评论》之约,整理写就、分期连载的14篇文章(约六万字)。
在重刊序言中,费老说了成书的因由:
“当时在大学讲课,不喜欢用现存的课本教材,而企图利用和青年学生们的接触机会,探索一些觉得有意义的课题。
无所顾忌的想打开一些还没有人闯过的知识领域,一面探索一面讲,费老提出的观点完全是讨论型的,所提出的概念一般都没有经过琢磨,大胆朴素。
”
全书读来,感触最多的就是书中经常提到的中国农村是个熟人社会。
中国农村是“自来熟”的人的聚集地,在农村里村民之间很少使用契约、合同等城市里规范的文本,人与人之间有时候借钱也仅仅一句话的事情。
在农村里白天往往是不关门的,这是与城市中截然相反的。
再吃饭的时候村民们往往选择蹲在自家门口吃饭。
于是就会有相识的邻里在门前说各种各样的八卦。
村民之间的熟悉水准是城市里左邻右舍均不理解的人所无法想象的。
人们从出生开始,除了少部分人因升学、工作等原因离开,绝绝大部分人从生到死均在这个村庄度过,对于这些村民来说这个村庄便是它们的全世界。
每个人的一生像镜子一样,十分的通透,别人看着你长大,你看着别人老去,对周围每个人的性格、每家的具体情况甚至每家的亲戚都了如指掌。
可能因为这种熟悉降低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心理成本,降低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大家相互都知根知底彼此之间做事很放心。
这与城市里面人与人之间不但仅有厚厚的墙壁相隔,人心之间还缺乏一种相知与熟悉形成鲜明对比。
在城市中人们往往连住在上下楼的人都不知道是谁。
再加上城市里面人的流动性较大,人与人之间始终隔着一层壁垒,始终保持戒备。
在文中乡土本色,这章的关键词是“熟悉”。
“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
”乡土社会最基本的单位是村落,那里的人们,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对他们成长的乡土的熟悉是一种经验式的总结。
而这种熟悉,使他们构建出了一个中国农村的熟人社会。
在下乡中,这个章解释了乡土社会文盲的普遍存有的原因“在乡土社会中,不但文字是多余的,连语言都并不是传达情意的象征体系。
”在乡间,人与人的距离太近,口耳相传即可满足乡间的交流。
而在农村中,时不时字并不能对他们的生活构成太大的影响,文中奶奶一生未食过字,却仍被认为是一名非常明事理的人。
这就像文中所提到的“我要辨明的是乡土社会中的文盲,并非出于乡下人的‘愚’,而是因为乡土社会的本质。
乡土社会是相对静止,稳定的,所以它的发展进程就相对比较缓慢,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很多突然迅速涌入的东西无法用乡土社会的根生于土地的习俗来应对,所以土气就成了骂人的词汇,乡再也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
而且我觉得作者说的很对,不同的社会环境不能用同一种标准去衡量。
他们的起点不同那么他们所接受的比较规则也必须有所不同。
农村与土地的关系密切相关,溶于骨子里,血缘总会有排斥性,人口不流动,所以新客想要融入一个村子是非常难的事情,除非他有土地。
作者对于乡土社会的不成文的秩序特别推崇,他认为这是一种出乎与道德上的礼制,现代社会的法律会破坏会误解,是一种被动和强制。
但是我觉得传统固然可贵,稳定的社会结构不代表不发展,在剧烈的新时代的潮流中,新问题的涌出会加剧,那么按照原有的进程,相关秩序的出现是会落后的,但是法制是能够实时更新。
以上便是浅读《乡土中国》的全部感受。
【篇二】《乡土中国》读后感600字
费孝通是苏州吴江人,《乡土中国》的主要内容来源于他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讲授的《乡村社会学》课程中的内容。
这本薄书显然谈不上是鸿篇巨作,只针对一个主题分了十几个篇章阐述观点。
感觉当时30多岁的费孝通无论在思路观点,还是研究学问本身,已经相当成熟。
这本书直到现在来看,依然感觉很有道理。
不够,这并不在于中国没有发展,相反我们的国家在经历了40年的改革开放后,实际上发生着巨变。
费孝通在序言里讲到,乡土中国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从全书整体来看,乡土中国不但仅说中国乡土或者中国农村,《乡土中国》是对整个中国社会结构、国民性格,以及这种结构和性格成因的分析。
熟的关系是不能谈钱的,所以走很远也要去集市这么个环境下去交易,或者让外来人当商业媒介。
没有血缘(换成其他“缘”也类似)关系,外来人很难融入乡土环境。
乡土的人际关系形态上孤立隔膜,本质上却一点不孤独,相比之下城市的人际关系,形态上倒是很紧密,本质上却是异常孤独的。
法律、道德约束人,在中国最能约束人的非“礼教”莫属,能量要强大百倍。
倒是有一点,原来男女不讲爱,不讲私情,讲的是三纲五常,忠孝义悌,君臣父子的纪律,追求的是有利于家庭团结的效率,好打造事业共同体,夫妻间关系淡漠是常规。
如今受西方观点影响较多,开化很多,男男女女的,好关系既是伙伴,也讲情爱,一年中情人节也得一中一洋两个。
还有一点,原来的家族概念淡了,大型家族也越来越少,有些形式上还有,但长老的乏力,仅仅年龄大但发挥不出族长的功能。
但那些还能保持家族规格的,家族及其家族成员的事业就能绵延与成就。
随了西方观点的夫妻小家庭成了当前社会的主角,尤其在城市中。
书是分节点分析,便于理解便于阅读,十四个节点合起来,又是个完整的社会脉络。
乡土中国换个说法其实就是传统中国,是我们今天这个中国的逻辑前提。
中国的社会脉络,长久以来都是如此的,感觉长久以后大概也还会是这样的。
当然,伴随环境的变迁和历史的演进,显然感到乡土中国的变化,不过,有更多根深蒂固的东西烙在文化中,不易改变。
乡土中国仅仅四季的转化,而不是时代的变更。
所以本书的参考意义应该会是极其长久的。
读此书,再联系生活的实际,便能理解很多世道、很多相处的章法。
几千来来,文化未曾断过,也还将绵延下去。
大家都是不能置身事外,而得感同身受的观世、处世。
【篇三】《乡土中国》读后感600字
经朋友介绍,拜读了费孝通先生的代表作《乡土中国》一书,感触颇深。
在阅读过程当中,一度是感到相当困惑的,找了一些别人写的相关乡土中国的分析和书评,看完了以后,再去阅读原书,这才有一点自己的感悟与理解。
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一书主要收集了40年代后期先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任教时所讲的关于“乡土社会学”的14篇文章。
一开始阅读是有点晦涩难懂的,里面涉及到很多理论方面的东西。
但细细品读,竟另有一番收获。
第一篇《乡土本色》中有两句话,一句是“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
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摩擦里陶练出来的结果。
”另一句是“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
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
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
从俗即是从心。
换一句话说,社会和个人在这里通了家。
”它们凝练而充满意蕴,引发了我的深思。
这两句话说明了什么呢?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讲,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黏着在土地上的,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徙是变态。
在中国,农民长久以来聚村而居,所以乡土社会人口的流动率相当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十分稀疏,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为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具备了微妙的特点:
每一个孩子都是被长辈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的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了的。
——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
在熟悉的乡土社会里,乡民之间在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频繁地、长时期地接触,天长日久生出亲密的感觉,并且,这份亲密的感觉会使人和人之间获得天然的信任。
在熟悉的乡土社会,彼此间无条件的信任来得似乎没有根据,但却是最可靠的,它已经成为了深入乡民骨髓的规矩。
比如,我们今天依然常常在农村听到这样的话:
“我们大家都是熟人,打个招呼就行了,还用得着多说么?
”万一多说甚至像现代社会一样怕口说无凭,必须得签个字、画个押,那乡民恐怕就要说:
“这不是见外了么?
”
熟悉尔后亲密、信任,这和“自由”有什么关系?
这就要提到费孝通先生《男女有别》一文中的观点:
“稳定社会关系的力量,不是感情,而是了解。
所谓了解,是指接受着同一的意义体系。
同样的刺激会引起同样的反应。
”“亲密感觉和激动性的感情不相同的。
它是契洽,发生持续作用;它是无言的,不像感情奔放时铿然有声,歌哭哀号是激动时不缺的配合。
”这两句话说明——了解是稳定社会关系的力量,亲密感觉是一种“了解”,熟悉也是一种“了解”。
乡土社会中,各个人之间有着高度的了解,知根知底了,熟悉的、亲密的、信任感觉便产生了,人与人之间形成一种稳定的社会联系,并且,这种社会联系到某种水准会使人感觉到是自动的,即乡民之间无条件的信任已经内化为乡土社会的礼俗之一,成为乡民自不过然的行为了。
礼是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而传统正是维持礼的这种规范。
《礼治秩序》有言:
“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
行为规范的目的是在配合人们的行为,想到这里,乡土社会中“熟悉-亲密-信任-自由”的发展规律已然明晰,但是我们不妨进一步思考此种社会学规律和当代社会的关系。
我思考的结果是——乡土社会中“熟悉-亲密-信任-自由”的发展规律与“学而时习之”的古训有共通之处。
《论语·学而》有言: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
”在这里,“学”是学习,“时”指的是时间,“习”即温习、实习,“说(悦)”就是内心高兴、喜悦的意思。
与上文所讲的社会学的理论相对应,“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时习”是经常性的、无数次的陶练,“说(悦)”是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
作为当代社会的组成人员,我们在最初学习了知识之后也应该按照一定的时间常常去温习它、实习它,让原本陌生的知识在脑海里和我们的思想经历一遍一遍的摩擦之后熟悉起来,产生一种亲密的感觉,尔后与我们的思想融会贯通,构成稳定的知识结构。
这时,我们对脑海中的知识是充分信任的,它们已经从书本上融入到了我们的记忆、思想和性格里。
经历过如此学习过程的人必是锦心绣口、清词丽句脱口而出的,丝毫不受书本的束缚,这就达到学习层面的一种自由。
此外,书本是文化的载体之一,通过对书本知识的学习,我们接触、理解传统的教化,并在持续熟悉的过程中对传统的教化实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筛选,自觉地将精华部分内化为个人修养的一部分,从而不自觉地指导自身的行为。
这时,面对“尊师重道、孝敬父母、刻苦学习”等基本的社会道德,我们也能获得“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自由了。
【篇四】《乡土中国》读后感600字
在读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一书之前,我对中国的总体理解,还是只停留在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业国基础上。
因为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而在这五千年的文明传承过程中,积累了以生产工具和生产资料为代表的深厚农耕文化,从而奠定了中国农耕文明史地位。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
“土”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
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
在我们这片远东大陆上,可能在很古的时候住过些还不知道种地的原始人,那些人的生活怎样,对于我们至多只有一些好奇的兴趣罢了。
以现在的情形来说,这片大陆上多数的人是拖泥带水下田村生活的了。
简单的说,在我国广大农村,特别是在我的老家,至今还沿袭着一部分原始的生产工具,比如犁铧、马车、锄头、石磨、水车、水磨、纺车等生产工具,从这些生产工作能够看出,在人类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在部分农村还沿袭着这些古老的生产工具,充分说明,中国具有的乡土性,从而导致乡土文化的根深蒂固。
中国从古至今,很多农民靠务农为生,而且世世代代附着在土地上,以定居为常态,即便正因种种原因离开土地的农民,也像“从老树上被风吹出去的种子”,又在新的土地上落地生根。
定居下来的农民附着在土地上,很少流动,乡土社会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
在缺少流动和变化的乡土社会里,每个人都在一个“熟悉”的环境里生活。
在相对稳定、熟悉的生活环境下,构成了很多乡土中国的独特现象。
“土”,是中国人的根,是中国人身上的烙印,是中国人骨子里流淌着的东西。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我们小时候就能朗朗背诵的诗,其实就能说明以前中国社会以农民为荣,尊敬、崇拜他们。
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持着的社会共同经验。
这样说来,每个人的“当前”,不但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而且是整个民族的“过去”的投影。
历史对于个人并不是点缀的饰物,而是实用的,不可或缺的生活基础,人离开社会生活,就不能不学习文化。
文化得靠记忆,不能靠本能,所以人在记忆力上不能不力求发展。
我们不但要在个人的今昔之间筑通桥梁,而且在社会的世代之间也得筑通桥梁,不然就没有了文化,也没有了我们现在所能享受的生活。
中国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至今都是在仁、义、礼、智、信的礼教下前行,并持续在道德与法律的相互影响制约中慢慢前行。
能够说,文明的进步,离不开生产生活,是在几千年中国老百姓通过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总结出来的。
他们在原始的生产生活中,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最后战胜自然和一切困难,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农耕文明,从而推动中国一步一步向前发展进步。
家庭是指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基础上产生的,亲属之间所构成的社会生活单位。
这是个亲子所构成的生育社群。
亲子指它的结构,生育指它的功能。
亲子是双系的,兼指父母双方;子女限于配偶所出生的孩子。
这社群的结合是为了子女的生和育。
在由个人家担负孩子生育任务的社会里,这种社群是不会少的。
但是生育的功能,就每个个别的家庭说,是短期的,孩子们长成了也就脱离他们的父母的抚育,去经营他们自己的生育儿女的事务,一代又一代。
在任何文化中,家庭这社群总是赋有生育之外其他的功能。
如果家庭不变质,限于亲子所构成的社群,在它形成伊始,以及儿女长成之后,有一段期间仅仅夫妇的结合。
夫妇之间固然经营着经济的,感情的,两性的合作,但是所经营的事务受着很大的限制,凡是需要较多人合作的事务就得由其他社群来经营了。
在中国是一个讲裙带关系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的因素就是家族。
虽然现在中国已经建立健全各种制度,增强社会治理结构管理,但在社会这个共同体中,家庭势力同样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势力不可小视,充分说明中国的乡土性。
总来说之,要弄清中国的乡土性,就必须要从生产工具、土地、文化、家庭等方面来综合分析研究,找出有中国乡土性代表性的因素。
在结合社会学相关理论,充分找出各因素之间的关联性及在社会治理结构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而讲清楚中国是一个具有典型乡土性的国家。
【篇五】《乡土中国》读后感600字
读了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我深有感触。
一方面,我的童年和学生时代几乎都是在乡土或者类似于乡土的环境中度过的,所以我就是一个地道的乡土中人;另一方面,这本书写于20世纪40年代末,到现在已有近70年的时间跨度了,而这70年来,中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国的乡土现在怎么样了?
中国是不是还是一个乡土中国?
费先生的乡土理论是不是还适合现在的中国?
这些问题都让我充满了兴趣。
在我看来,本书开头应该是注重写中国的乡土,后面多转化为写乡土的中国。
中国的乡土自有其特点,而中国也的确带有浓浓的乡土味。
直到现在,这种味道也还处处可闻。
中国现在的乡土状况如何呢?
我没有做过有用的调查,不敢妄语。
官方的说法是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
这未免有失精细,我姑且以我的家乡为例吧,这情况对于我来说还是比较熟悉的,平时在村里,最有感触的便是孩子少了,减了很多热闹。
村中的老人过世的也多了。
让人不好意思的是很多村里的小孩竟也叫不上名来,很多新媳妇也不理解了,真有一点物是人非的感觉。
每天早晨都有幼儿园的车来,上初、高中的孩子也经常不回家,更别说大学生了,这就让长老权利的施行大打折扣。
有一次,我们村长让我抄一份关于家庭收入的文件,其中确有十之二三的家庭以外出务工为主要的收入来源,成为农民工。
以上所述也应该是绝大部分中国农村普遍存有的状况了,这当然与费先生所在的那个年代的乡村不同了,不过虽然有这么多的变化,土地依然是村民最主要的生产资料,对于每一个乡土中人来说,土地是亲切的,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密切的,所以乡土本色毕竟是维持住了。
说道文字下乡,其实是知识下乡,费先生说只有等到乡土性的基层变化了,文字才能下乡。
而今的社会变迁如此之大,以至于包括我在内的农村孩子都出来找知识了,同时,知识也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乡下传播开来,手段多样化、快捷化,容量巨大以至于超出了村民的接受水平。
比如有线电视的普及,当孩子们不在家的时候,大人们只看本省的几个常看的节目。
当我们把视线从乡下转移到整个中国社会,我们便会发现这的确是一个乡土的中国,费先生提到两个概念——团体格局和差序格局,谈到西方人的团体意识和他们那象征着团体的神,着重讨论了中国社会的乡土特性。
我自己的看法是中国和西方在那个年代并没有在一个水平线上。
中国还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西方却早已步入资本主义社会,早先以放牧为主的欧洲人进入资本主义文明,而后剧烈的社会变革彻底确立了团体格局,而中国一直以农业经济为主,受儒家“克己复礼为仁”的封建思想影响数千年,在物质上的自己自足决定了意识上的自私,一味克己,埋头为自己的修养和前途而独自寒窗,闭门造车,悬梁刺股也须自己动手,很少有合作而取得的成果。
孟子曰:
“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这句话道出了差异的客观存有性。
克己的发展会导致差异,费先生的圈子理论可谓恰当,每个人周围都会形成一个圈子而不管你情愿不情愿,这大大小小的圈子以一个“己”为中心,这让我想到“找熟人”这个词。
大大小小的圈子就像一个个势力范围,有其众多的依附者,而圈子也难免重叠,于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不可避免的复杂化,而这重叠区也是最繁忙的一处了。
就拿我在开学时经历的申请贷款事件为例吧,很多事情是要排队来办的,但排不了多久就眼看着没有必要了,几个装模作样的人和那些有模有样的工作人员寒暄几句,工作的严肃立刻就荡然无存了,他们要办事也就成了。
这真是谁的关系网大,谁才能够捕上鱼。
其它人没有这种所谓的关系,又没有队可排,几次来都无功而返,怨怒不已。
但也只能站在教育局门口没有目的地等,这也确实好笑,算得上是一种奇观了。
也有一种现象是一个人突然失势,他的圈子遽然缩小,和别的圈子的联系断裂或者被圈进了其他更大的圈子,至于一段时间后没人理他,这也显得很正常了,这也许便是中国为什么经常有人抱怨世态炎凉的原因了吧。
随后费先生在家族和男女有别这两章里提到了两种文化模式——阿波罗式和浮士德式。
根据我的理解,前者的文化特质是确定,而后者是运动,从于主流文化的应该是后者,但我却赞成前者的一些观点,像“宇宙的安排有一个完整的秩序。
”虽然概念上的无知给了我很大的麻烦,但我始终是坚持一种观点的,即我认为未来首先是确定的,其次是可预测的。
我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相对”的,物质及其运动真实存有,并创造了一切,时间和空间仅仅为了方便描述而定义出来的,是无所谓有无的。
物质的运动是可知的,即使这有很大的困难,但当这个合理真实存有时,未来就已经确定了。
打个简单的比方,当你扔出一个苹果时,在那出手的一瞬,有初速度和抛射角,所以还没等苹果落地,你已经能够计算出它落在哪里了。
同理,如果知道所有物质的运动状态,未来就可预知了。
回过头来才知道扯很远了,不过也的确很有趣。
我是同意费先生的很多观点的,中国家庭的一贯的单子的差序格局传统隔断了夫妇之间横向的联系,从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劳动量和所劳动的重要性规定了劳动者的地位,男性日益占主导地位,男尊女卑的观点根深蒂固。
这两个因素结合起来也就男女有别了。
和谐社会现今是主流的理念。
在文化方面,这首先需要道德与法律的和谐,恩威并重才能不失方寸。
类似于费先生的人治与法治,法律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乡土的中国的很多很好的传统也同样不可忽视,费先生说有时人治能够取得不治而治的效果,这对于法治来讲是很理想的,也值得我们借鉴。
而两者的和谐的确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我也对费先生的“无讼”观点深有体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律知识的普及,“打官司”这个名词在乡下很受争议。
我这儿刚好有三次亲自的经历能够很好的说明这个现象。
大约在五六年以前,我家发生一次意外事故,和村里的另一家相关,但当时双方都没有考虑诉诸法律,最终在村里几个有威望的老人的协调下私了,而我们两家至今也还都和气。
另一件发生在大约二三年前,和我的一个亲戚相关,他们两家因为在采石场上的利益而发生争执,后果很严重,反复协调不得私了。
最后争到法庭,我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去看了。
我们方是有理的,在道德上有利于我们,但这种有利在法律上却不能保持,于是双方争吵很激烈,这方“说理”,另一方“道法”,以至于法官不得不几次暂停审理。
最后的一件事发生在我们村上,是今年暑假时的,双方发生了一点小事,但第二天就有一方收到了警察的罚款,互为邻居的两家从此形同陌路。
无论是巧合还是必然,总是有这么一个趋势的,无讼的状况正在悄然改变,这正如费先生预料的那样:
只有在社会秩序和思想观点上实行一番改革,法治秩序才能建立,而如今这种改革很大水准上已成事实,这个过渡也就理所理应了。
四个权力的观点给我了很大启示,在封建社会的乡村只有默许的长老权利,推行的是一种无为政治,而我学过的知识说这种政治是一种残酷剥削的政治,我认为这其实是同样的意思,长老权利的极端发展造就了封建社会,从家长制到君主制,从父子到君臣。
社会上开始形成两大对立阶级,与其说是地主剥削农民,还不如说是农民适合了这种被剥削。
长老权利的恶行膨胀得到遏制,封建社会也就成为过去了。
读到血缘与地缘这几张章,我更加明白了三峡工程的所有问题中为什么移民最难,乡土人安土重迁啊,谁愿意在异地长久地做客人,几世几代被人说成是外乡人。
另外以一个感触是一句“钱上往来不要牵涉亲戚”,仔细想来,我们村陆续开的几个小卖部还真大多是所谓的“外乡人”办的。
但讲到学生聚餐等事上大多实行AA制,因为面子总是得用经济条件去撑,这个过程是痛苦的,我是听到很多人的抱怨的,所以理智开始纠正感情上的“错误”,这也是社会的一个大转变,这个理性方向上的转变同时也体现在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上,变化是巨大的,以至于费先生的预测几乎是事实了。
名实的分离到处都是,要营养不要味觉,需要规范了欲望,但不否认的是传统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样一个乡土性的社会依然将长期保持她的人情味。
这个套乡土理论也就显得极其重要,将对中国社会的改革发展极富指导意义。
读完这本书,我发现在重刊序言和后记中有一句同样的话:
这算不得是定稿,也不能说是完稿,仅仅一种尝试的记录罢了。
这句话的确很到位,理论创新永远不会有完稿,甚至不会有定稿,人的一生理应有持续探索的精神。
费老这种孜孜不倦的理论创新精神和求质求真、舍生忘死的实践探索精神也深深打动了我,他那谦虚、认真、务实、敢于向未知领域进军的学术精神也教育了我,于是我想借费老的话结尾:
这不算是完稿,也不能算是定稿,仅仅一种尝试的记录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