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树知到《食品分析》章节测试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744050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慧树知到《食品分析》章节测试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智慧树知到《食品分析》章节测试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智慧树知到《食品分析》章节测试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智慧树知到《食品分析》章节测试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智慧树知到《食品分析》章节测试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智慧树知到《食品分析》章节测试答案.docx

《智慧树知到《食品分析》章节测试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慧树知到《食品分析》章节测试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智慧树知到《食品分析》章节测试答案.docx

智慧树知到《食品分析》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食品分析》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我国的法定分析方法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等。

其中行业标准为仲裁法。

A:

B:

正确答案:

2、国际组织中与食品质量安全有关的组织主要有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世界卫生组织(WHO)、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国际制酪业联合会(IDF)、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国际葡萄与葡萄酒局(IWO)。

A:

B:

正确答案:

3、CAC制定的9项限量标准,包括了食品中农药残留最大限量标准、兽药最大限量标准、农药再残留最大限量,但不包括有害元素和生物毒素的限量标准。

A:

B:

正确答案:

4、按照标准的具体内容可将CAC的标准分为商品标准、技术规范标准、限量标准、分析与取样方法标准、一般准则及指南五大类。

A:

B:

正确答案:

5、国际AOAC是世界性的会员组织,但不属于标准化组织。

A:

B:

正确答案:

第二章

1、测定样品中挥发性酸含量时,可用水蒸汽蒸馏样品,将馏出的蒸汽冷凝,测定冷凝液中酸的含量即为样品中挥发性酸的含量。

A:

B:

正确答案:

2、灭酶法预处理样品中常用的温度是100℃左右。

A:

B:

正确答案:

3、皂化法是利用热碱溶液处理样品提取液,以除去脂肪等干扰杂质。

其原理是利用盐酸-乙醇溶液将脂肪等杂质皂化除去,以达到净化目的。

A:

B:

正确答案:

4、对样品进行理化检验时,采集样品必须有。

A:

代表性

B:

典型性

C:

随意性

D:

适时性

正确答案:

代表性

5、常压干法灰化的温度一般是。

A:

100℃~150℃

B:

500℃~600℃

C:

200℃~300℃

D:

300℃~400℃

正确答案:

500℃~600℃

第三章

1、误差的计算结果值可能有正数也可能有负数。

A:

B:

正确答案:

A

2、真实值是指某物理量本身具有的客观值或实际值。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检测结果能逼近真值并达到真值。

A:

B:

正确答案:

B

3、误差和偏差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误差是以真实值作为标准,偏差是以多次测量值的平均值作为标准。

A:

B:

正确答案:

A

4、系统误差可以进行修正,随机误差无法进行修正。

A:

B:

正确答案:

A

5、某物质真实值为20.3402,测定值为20.3400,则绝对误差为0.0002。

A:

B:

正确答案:

B

第四章

1、对于普通50mL的滴定管,最小刻度为0.1mL,下列记录数据合理的是。

A:

16.2mL

B:

18.27mL

C:

50mL

D:

20.562mL

正确答案:

B

2、下列数字中哪个数字的有效数字是三位?

A:

0128

B:

570

C:

4360

D:

1640

正确答案:

0.0128

3、当有一组测量值,其总体标准偏差σ为未知,要判别得到这组数据的分析方法是否可靠,应该选择下列方法中的哪一种?

A:

标准差法

B:

格布鲁斯法

C:

F检验法

D:

t检验法

正确答案:

D

4、分析结果的置信度要求越高,即说明置信区间越小。

A:

B:

正确答案:

B

5、想得到科学精确的有效数字,必须对检验数据进行多次连续的修约。

A:

B:

正确答案:

B

6、拟舍弃数字的最左一位数字等于5,且其右无数字或皆为0时,若所保留的末位数字为奇数则进一,偶数则舍弃。

A:

B:

正确答案:

A

第五章

1、嗅觉的灵敏度可以通过长时间嗅闻高浓度气味挥发物质进行训练而提高。

A:

B:

正确答案:

B

2、食品感官分析的测量活动是根据评价员在视觉、嗅觉、味觉、听觉和触觉方面的行为反应数据,在产品性质和人的感知之间建立一种联系,从而表达产品性质及数量关系。

A:

B:

正确答案:

A

3、对于不宜直接感官分析的样品,可将样品以一定比例稀释后,然后再品尝。

A:

B:

正确答案:

A

4、食品色彩的饱和度与其新鲜度有关,而色彩的明亮度则与食品的成熟度有关。

A:

B:

正确答案:

B

5、作味觉检验时,应按照刺激性由强到弱的顺序进行。

A:

B:

正确答案:

B

第六章

1、在感官分析中,味觉检验比嗅觉检验更重要。

A:

B:

正确答案:

B

2、食品感官分析的组织活动是是感官分析顺利开展的前提。

A:

B:

正确答案:

A

3、感冒的人员,不适合做感官分析测试。

A:

B:

正确答案:

A

4、判断食品是否掺假掺杂,有时候可以很简单地通过品尝就能得出结论。

A:

B:

正确答案:

A

5、嗅觉检验时,应按照刺激性由强到弱的顺序进行。

A:

B:

正确答案:

B

第七章

1、质构分析是经验式的测量方法,与构成物质的分子基本结构性质和这些分子的聚集性特征有关。

A:

B:

正确答案:

A

2、比旋光度是一个无量纲的物理常数。

A:

B:

正确答案:

B

3、溶液的折射率一般随着浓度的增大而递增。

A:

B:

正确答案:

A

4、相对密度、折射率、旋光度等物理常数可间接地反映食品的组成成分含量。

A:

B:

正确答案:

A

5、水的色度是指被测水样与一组有色标准溶液的颜色比较值,测定结果以度来表示。

A:

B:

正确答案:

A

第八章

1、物理特性分析大多数都是无损分析,这是物理方法分析的特点之一。

A:

B:

正确答案:

A

2、水分活度和水分含量都能真实而准确地反映食品中含水的状况。

A:

B:

正确答案:

B

3、碳水化合物分析中,对于非还原糖的测定,往往最终会转化为还原糖的测定。

A:

B:

正确答案:

A

4、黏度越大的食品,就越不容易变质,因为它的含水量低。

A:

B:

正确答案:

B

5、在测量深色食品的还原糖含量时,澄清剂的选择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

A:

B:

正确答案:

A

第九章

1、根据化学结构和性质,碳水化合物是属于一类()的化合物。

A:

多羟基酸

B:

多羟基醛或酮

C:

多羟基醚

D:

多羧基醛或酮

正确答案:

B

2、奶粉中糖分测定时,常选用()作为澄清剂。

A:

草酸钾

B:

中性醋酸铅

C:

乙酸锌与亚铁氰化钾

D:

硫酸钠

正确答案:

C

3、()测定是糖类定量的基础。

A:

还原糖

B:

蔗糖

C:

葡萄糖

D:

淀粉

正确答案:

A

4、直接滴定法测定食品中还原糖时,可直接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结果。

A:

B:

正确答案:

B

5、重量法测定的纤维素为粗纤维。

A:

B:

正确答案:

A

6、高锰酸钾法测定还原糖不受样品颜色影响。

A:

B:

正确答案:

B

第十章

1、水分含量测定方法中,直接测定法得到的结果准确度一般情况下要高于间接法。

A:

B:

正确答案:

A

2、对于热稳定性好的食品,可以采用高温干燥,温度可采用130℃甚至更高。

A:

B:

正确答案:

A

3、可采用蒸馏法测定香料中的水分含量。

A:

B:

正确答案:

A

4、直接干燥法可以测出食品中所有的水分。

A:

B:

正确答案:

B

5、水分活度是指溶液中水的逸度与纯水逸度之比值,也可以近似表示为溶液中水蒸汽百分含量与纯水百分含量之比。

A:

B:

正确答案:

B

第十一章

1、索氏提取法是分析食品中脂类含量的一种常用方法,可以测定出食品中的游离脂肪和结合态脂肪,故此法测得的脂肪也称为粗脂肪。

A:

B:

正确答案:

B

2、采用罗兹-哥特里法测定乳制品中的乳脂肪含量,需利用氨-乙醇溶液破坏乳的胶体性状及脂肪球膜。

A:

B:

正确答案:

A

3、缩水甘油酯是一类致癌性物质。

A:

B:

正确答案:

B

4、氯丙醇酯类主要产生于油脂精炼的脱臭阶段。

A:

B:

正确答案:

A

5、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油酯组成时,根据色谱图以保留时间定性,以峰高、峰面积定量。

A:

B:

正确答案:

A

第十二章

1、氨基酸测定方法中,邻苯二甲醛法为比色检测方法。

()

A:

B:

正确答案:

B

2、蛋白质溶液在238nm波长下有吸收,其吸收是基于蛋白质的芳香环残基的选择性吸收作用。

()

A:

B:

正确答案:

B

3、蛋白质与福林-酚试剂反应,产生()色复合物。

A:

B:

C:

D:

正确答案:

D

4、离子交换色谱分离氨基酸时,()先被洗脱下来。

A:

相对分子质量大的

B:

碱性氨基酸

C:

酸性氨基酸

D:

非极性芳香性氨基酸

正确答案:

C

5、下面氨基酸的测定方法中,属于荧光检测方法的是。

()

A:

甲醛滴定法

B:

茚三酮法

C:

三硝基苯磺酸法

D:

邻苯二甲醛法

正确答案:

D

第十三章

1、酸不溶性灰分反映的是环境污染混入产品中的泥沙及样品组织中的微量氧化硅。

A:

B:

正确答案:

A

2、面粉加工精度越高,颜色越白,其矿物质含量就越高。

A:

B:

正确答案:

B

3、食品中的待测定无机元素,一般情况下都与有机物结合,以金属有机物的形式存在于食品中,故都应采用干法消化法破坏有机物,释放出被测定成分。

A:

B:

正确答案:

B

4、测定贝类中的汞含量可以采用干法灰化的方法,使用缩短时间来防止汞的挥发。

A:

B:

正确答案:

B

5、测定总灰分时,可以直接称样后把坩埚放入马福炉中灼烧,灰化结束后,待炉温降至室温时取出坩埚。

A:

B:

正确答案:

B

第十四章

1、食品中所有酸性成分的总量就是总酸度,它包括未离解的酸的浓度和已离解的酸的浓度。

A:

B:

正确答案:

A

2、牛乳酸度可以用°T来表示,指的是滴定10mL牛乳所用去的0.1000mol/L氢氧化钠的体积数。

A:

B:

正确答案:

B

3、被测溶液的H+浓度就是食品样品的有效酸度。

A:

B:

正确答案:

B

4、新鲜的油脂常常是中性的,不含游离的脂肪酸,因此测定油脂的酸度就可以判断油脂的新鲜程度。

A:

B:

正确答案:

A

5、食品中酸的种类很多,分为有机酸和无机酸两类,主要是无机酸

A:

B:

正确答案:

B

第十五章

1、脂溶性维生素进行皂化时,为防止维生素的氧化分解,可加入抗坏血酸保护。

A:

B:

正确答案:

A

2、长期缺乏任何一种维生素都会导致相应的疾病,所以平时我们要多摄入维生素,多余的维生素会排出体外,不会引起维生素中毒。

A:

B:

正确答案:

B

3、微生物的生长与它们对某些特定的维生素的需求有关,因此在微生物分析法中,将某些微生物在含维生素的样品抽提液中的生长速率,与在含已知量维生素对照溶液中的生长速率进行对比,从而得出样品中该维生素的含量。

A:

B:

正确答案:

A

4、维生素A极易被光破坏,实验操作应在微弱光线下进行。

A:

B:

正确答案:

A

5、二硝基苯肼法可用于测定食品中总抗坏血酸的含量

A:

B:

正确答案:

A

第十六章

1、薄层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糖精钠时,是在酸性条件下用乙醚提取。

()

A:

B:

正确答案:

A

2、苯甲酸和山梨酸沸点均较低,都可用气相色谱法测定。

()

A:

B:

正确答案:

A

3、HPLC法测定食品中糖精钠含量,样品加热除去二氧化碳和乙醇后须()处理。

A:

酸化

B:

碱化

C:

调为中性

D:

直接进样

正确答案:

C

4、HPLC法测定食品中合成色素时,在一定的柱长下,色谱峰的宽度主要决定于色素在色谱柱中的。

()

A:

保留值

B:

扩散速度

C:

分配系数比

D:

容量因子

正确答案:

B

5、午餐肉中亚硝酸盐测定时,样品以()除蛋白质。

A:

草酸钾

B:

中性醋酸铅

C:

硫酸铜

D:

硫酸锌

正确答案:

D

第十七章

1、我国“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GB2762-2012)”中规定食品中的污染物,包括除农药、兽药和真菌毒素以外的污染物。

A:

B:

正确答案:

A

2、食品病原微生物的检测可以主要使用生化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A:

B:

正确答案:

A

3、辐射保藏技术属于一种冷杀菌技术。

A:

B:

正确答案:

A

4、生物芯片法用于转基因食品检测,具有高通量、微型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的特点。

A:

B:

正确答案:

A

5、检测塑料包装制品中丙烯腈含量常使用的是液相色谱法。

A:

B:

正确答案:

B

第十八章

1、新食品原料是指在我国无传统食用习惯的以下物品:

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分离的成分;原有结构发生改变的食品成分;其他新研制的食品原料;转基因食品;保健食品。

A:

B:

正确答案:

B

2、如某食品原料与已公布的新食品原料在种属、来源、生物学特征、主要成分、食用部位、使用量、使用范围、应用人群、采用工艺和质量要求基本一致,可界定为非新食品原料。

A:

B:

正确答案:

A

3、据新食品原料可能的潜在危害,选择必要的其他敏感试验或敏感指标进行毒理学试验,或根据专家评审委员会的评审意见,验证或补充遗传学试验。

A:

B:

正确答案:

B

4、国家卫生计生委新食品原料的安全性审查结论,对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准予许可并予以公告;对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直接给予不予许可的公告。

A:

B:

正确答案:

B

5、其他新研制食品原料,应对其来源、主要成分理化特性和化学结构,相同或相似物用于食品的情况等方面进行说明。

A:

B:

正确答案:

A

第十九章

1、天然蜂蜜中不应含有β-呋喃果糖苷酶残留。

()

A:

B:

正确答案:

A

2、DNA的稳定性优于蛋白质。

()

A:

B:

正确答案:

A

3、近红外光谱不能反映含氢基团(如C-H、O-H、N-H等)振动的倍频和合频吸收。

()

A:

B:

正确答案:

B

4、红茶籽油和葵花籽油中均含有丰富的。

()

A:

生育酚

B:

菜籽甾醇

C:

∆7-豆甾醇

D:

β-谷甾醇

正确答案:

C

5、碳稳定同位素比值是指在某一物质中碳的两种同位素()的比值?

A:

11C、13C

B:

11C、12C

C:

12C、13C

D:

13C、15C

正确答案:

C

第二十章

1、转基因食品已被确认为不安全食品。

A:

B:

正确答案:

2、辐照食品都是安全的。

A:

B:

正确答案:

3、高温油炸食品中存在着多种食品安全隐患,例如丙烯酰胺的形成。

A:

B:

正确答案:

4、食品病原微生物的检测目前常用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化学法和生物法。

A:

B:

正确答案:

5、水分活度高的食品,在长期保存过程中也会产生多种有毒有害物质。

A: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