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于都实验二中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742407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53.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于都实验二中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于都实验二中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于都实验二中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于都实验二中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于都实验二中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于都实验二中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于都实验二中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于都实验二中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于都实验二中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于都实验二中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最新】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于都实验二中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冰水共存物属于混合物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C.将硬水过滤可得到软水D.凡是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2.通常情况下,不列能实现“1+1=2”这一结果的是

A.1毫升酒精加1毫升水得到2毫升酒精的水溶液

B.1克酒精加1克水得到2克酒精的水溶液

C.1克食盐加1克水得到2克食盐的水溶液

D.1克食盐溶液加1克硝酸银溶液得到2克混合溶液

3.如图是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信息中正确的是

A.图中阴影部分表明A、B两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B.t1℃时,A、B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t2℃时,B物质的溶解度大于A物质的溶解度

D.t2℃时,等质量的A、B两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溶质的质量相等

4.现有X、Y、Z三种金属,已知:

①X+YSO4=XSO4+Y②Y+2ZNO3=Y(NO3)2+2Z③Y+H2SO4不反应,则下列符合要求的X、Y、Z分别是()

A.Mg、Zn、AgB.Mg、Fe、Ag

C.Zn、Fe、AgD.Fe、Cu、Ag

5.食物的酸碱性与化学上所指的溶液的酸碱性是不同的概念,富含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的食物多为酸性食物。

下列不属于酸性食物的是(  )

A.鸡蛋B.猪肉C.菠菜D.大米

6.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化合反应的生成物只有一种,所以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B.同种元素的粒子质子数相同,所以含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有机化合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化合物

D.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溶液一定显酸性

7.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所示溶液呈酸性

B.向b点所示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呈紫色

C.该实验是将NaOH溶液逐滴滴入稀硫酸中

D.c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2SO4和NaOH

8.化学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科学家为此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其中在制碱工业作出巨大贡献的是

A.拉瓦锡B.门捷列夫C.汤姆生D.侯德榜

9.小明发现自家农田里的作物叶色发黄,并且茎杆软弱容易倒伏,他应该施用下列化肥中的()

A.

B.

C.

D.

10.下列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Fe3+、Na+、NO3-、Cl-B.K+、Na+、Al3+、SO42-

C.H+、K+、SO42-、OH-D.Mg2+、NO3-、OH-、Cl-

11.下列各组离子能在pH=3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NH4+、Na+、NO3-、CO32-B.NO3-、Cu2+、SO42-、OH-

C.Mg2+、K+、SO42-、Cl-D.Ca2+、Na+、HCO3-、Cl-

12.下列图像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B.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pH=3的稀盐酸

C.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

D.

氢气还原一定质量的氧化铜

1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

A

KCl(MnO2)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B

Na2SO4溶液(NaCl)

加入适量BaCl2溶液,过滤

C

H2(H2O)

通入稀硫酸

D

CO2(CO)

将混合气体点燃

A.AB.BC.CD.D

14.现有4种试剂:

①紫色石蕊试液;②稀硫酸;③碳酸钾溶液;④氯化钡溶液。

能用来一次性鉴别稀盐酸、氢氧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的试剂有

A.②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

15.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只用观察和组内物质相互混合的方法,不能将它们一一鉴别的是(  )

A.HClNaOHFeCl3NaCl

B.H2SO4NaClNa2CO3CaCl2

C.NaNO3HClCaCl2KOH

D.MgCl2KOHCu(NO3)2Na2SO4

二、填空题

16.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

(1)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金刚石__________________。

(2)硫酸亚铁中的亚铁离子_________。

(3)使无色酚酞试剂变为红色的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是学习化学的主要工具。

(1)①钾元素_________

②2个氮原子_________

③2个水分子_________

④铵根离子_________

⑤标出ZnCl2中锌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

(2)写出“3CH4”中“4”的含义_________。

18.化学源于生活,与工农业生产密切相关。

(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①食品包装中充N2以防腐,是由于N2_____。

②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_____(填“定性”或“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2)水作为一种化学物质,能参与许多反应。

①铁制品锈蚀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水蒸气等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

②NaCl溶液能导电,是因为NaCl在水分子的作用下,解离出_____。

(3)合理膳食,均衡营养使我们更健康。

某食品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如图。

①在饼干配料中,富含油脂的是_____。

饼干要置于阴凉干燥处,从变化的角度看,是为了_____(填“加快”或“减慢”)氧化的速度。

②在农业上碳酸氢铵可用做_____肥,但不能跟碱性物质混用,原因是_____。

XX饼干

配料:

小麦粉、白砂糖、花生油、鲜鸡蛋、乳粉、食品添加剂(碳酸氢铵、碳酸氢钠)、碳酸钙

保质期:

8个月

贮存方法:

请置于阴凉干燥处

三、简答题

19.“如图”表示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关系。

若它表示氮元素的部分关系图。

则:

(1)A点对应的物质类别是_____;B点表示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

(2)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KNO3,它代表的点是_______(填字母);写出由D点表示的物质与水发生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0.建立宏观与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请回答相关问题:

(1)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图

表示图中_______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填序号),在化学反应中该原子易______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下图①、②、④三处元素中,与③处元素属于同一周期的是____(填序号)。

(2)工业上常将煤洗选加工后用于制备水煤气,其主要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②在该反应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是_______(填元素符号,下同),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是______。

③在该反应中,_____(填化学式)具有氧化性。

四、计算题

21.食醋是厨房中常用的調味品,其中含有醋酸。

醋酸的化学式为CH3COOH,请回答:

(1)醋酸属于_____化合物(填“有机”或“无机”)。

(2)醋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

(3)醋酸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

(4)  _____g醋酸中含6. 4g氧元素。

22.小华有一只银手镯(银锌合金),她想用实验探究手镯中银的含量。

先用电子秤称得手镯的质量是25.00克,再用稀盐酸分多次与此手镯充分反应。

实验数据如下表: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加入烯盐酸的质量(克)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克)

24.35

23.70

23.05

23.00

23.00

根据上表中数据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手镯中银的质量是________克。

(2)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3.现有一瓶敞口放置在空气中的NaOH固体,欲知其组成成分,取样品9.3克向其中逐渐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

(1)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克。

(2)所用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3)求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精确到0.1%)

五、流程题

24.以黄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为原料工业生产硫酸的简要流程如下,

(1)在沸腾炉里,空气中主要气体未参加反应的是:

________;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变化:

,则S的化合价变化:

_______(标出化合价)。

(2)SO2转化为SO3的反应属于(填写“氧化”或“还原”)________反应

(3)炉渣可作为炼铁的原料,写出用炉渣炼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浓硫酸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是因为浓硫酸具有较强的________,浓硫酸加水稀释后得到的稀硫酸与炉渣的主要成分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5.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图是以空气等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的流程。

请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1)空气属于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X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其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分离空气的过程属于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空气中含有的少量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_________(填“活泼”或“稳定”)。

(4)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__________(填“大”或“小”)。

(5)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天然气属于__________再生资源(填“可”或“不可”)。

②点燃CH4之前应__________。

8gCH4完全燃烧消耗32gO2,生成agCO2和18gH2O,则a=__________。

③由CH4在该流程中的作用表明:

化学反应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也会伴随有________变化(填“能量”或“原子个数”)。

(6)尿素属于_______(填“氮肥”、“磷肥”或“钾肥”);写出NH3合成尿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

六、推断题

26.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其中A、B、C、D都是氧化物,E、F、G都是金属单质,且F为导电性、导热性最好的金属,A和G均为红色固体(其中部分反应条件、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G物质的化学式_____。

(2)写出B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_。

(3)写出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从微观角度解释B和D两种物质性质不同的原因_____________。

27.利用坐标系建立物质间的关系是总结化学知识的一种方法。

A-M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九种物质,下图是根据这九种物质的类别和其中某种元素的化合价构建的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图中“→”表示一种物质转换成另一种物质),已知A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俗名是______________;

(2)H、G均可与M溶液反应,分别生成含该金属元素的两种盐溶液。

G与M的反应常用于工业除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D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在B溶液中加入一定量D溶液,过滤后取滤液,滴入过量M溶液,无明显现象,则滤液中的溶质是______(写出所有可能情况,填化学式);

(4)A-H八种物质中能与M溶液反应的物质有________种。

七、科学探究题

28.小君和小英同学发现:

带火星的竹签在空气中不会复燃,若用装有60%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收集氧气,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竹签复燃,为了找到能使带火星竹签复燃的氧气含量最小值,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设计实验)小君设计了如图的装置,该装置的圆底烧瓶中放入25毫升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实验研究)第一组实验:

取3只集气瓶,编号为①②③,分别装入15%,30%和45%的水,盖上盖玻片倒置在水槽中。

当气泡___________________放出后,导管口

伸入集气瓶把其中的水全部排出,将相同的3支带火星竹签分别插入①~③号瓶中,记录实验现象。

获得第一组实验现象后,小君

又做了第二组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两组实验数据和现象见下表:

实验分组

第一组

第二组

实验序号

集气瓶装水的体积分数/%

15

30

45

34

38

42

带火星竹签状况

很亮

复燃

很亮

复燃

复燃

得出上述两组实验现象后,小英认为还不能确定能使带火星竹签复燃的氧气含量最小值,需继续进行实验。

则实验序号⑦的集气瓶装水的体积分数应该是_________%。

(实验结论)再经过数次实验并计算后得出:

能使带火星竹签复燃的氧气含量最小值为48.7%。

(继续探究)小君认为采用该方法收集的氧气中含有一定量的水蒸气,请你提出实验改进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灭火器原理”后,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并对反应后瓶中残留废液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废液中所含溶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猜想1:

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Na2CO3和HCl

猜想2:

废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

猜想3:

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HCl

猜想4:

废液中的溶质是______。

(讨论与交流)

小明认为猜想I无需验证就知道是错误的,他的理由是_____(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

(实验与结论)

(1)小亮同学为验证猜想3,取少量废液装入试管中,然后滴入酚酞溶液,发现溶液不变色,于是小亮认为猜想3正确。

你认为他的结论____(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______________。

请你另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3: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3正确

(2)验证猜想4,可选择的试剂有____________。

A.酚酞溶液B.氢氧化钾溶液C.稀硫酸D.氯化钡溶液

(拓展与应用)若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HCl,根据盐酸的性质,无需另加试剂,只要对废液进行____操作,即可从废液中得到NaCl固体。

参考答案

1.B

【解析】

A、冰是水的固体状态,属于同种物质,是纯净物,错误;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正确;C、硬水软化的方法有:

蒸馏或煮沸,过滤只能除去不溶于液体的物质,并不能除去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错误;D、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但凡是有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错误。

故选B。

2.B

【解析】A、微粒之间有间隔,1体积水与1体积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2体积,不符合题意;B、1克酒精加1克水中,酒精完全溶解形成溶液,混合前后总质量不变,1克酒精加1克水得到2克酒精的水溶液,符合题意;C、通常情况下,在1克食盐中加1克水,食盐不能完全溶解,得到食盐的水溶液的质量小于2克,不符合题意;D、食盐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1克食盐溶液加1克硝酸银溶液得到溶液的质量小于2克,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B

【详解】

A、图中阴影部分表明A溶液是饱和溶液,B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故A错误;B、t1℃时,A、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B正确;C、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B物质的溶解度小于A物质的溶解度,故C错误;D、t2℃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t1℃时,A、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等质量的A、B两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溶质的质量A大于B,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

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4.D

【分析】

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与金属活动性顺序来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

①X+YSO4=XSO4+Y,说明X的金属活动性比Y强,即X>Y;并且X、Y在化合物中显+2价;②Y+2ZNO3=Y(NO3)2+2Z,说明Y的金属活动性比Z强,即Y>Z,并且Z在化合物中显+1价;③Y+H2SO4不反应,说明Y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即H>Y.故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X>H>Y>Z;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A、锌的金属活动性比氢氢,Mg、Zn、Ag不符合上述条件,错误;B、铁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Mg、Fe、Ag不符合上述条件,错误;C、铁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Zn、Fe、Ag不符合上述条件,错误;D、Fe、Cu、Ag符合X>H>Y>Z,并且Fe、Cu置换反应中在化合物中显+2价,Ag在化合物中显+1价,正确。

故选D。

5.C

【解析】

A、鸡蛋中富含蛋白质,属于酸性食物,错误;B、猪肉中含有油脂和蛋白质,属于酸性食物,错误;C、菠菜中富含维生素,不属于酸性食物,正确;D、大米中富含糖类,属于酸性食物,错误。

故选C。

6.D

【详解】

A、化合反应的生成物只有一种物质,生成物只有一种物质的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例如氧气生成臭氧的反应,生成物只有臭氧,但不是化合反应,错误;B、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例如水分子与氨气分子质子数相同但不是同种元素,要说明是同种元素须指明是原子做前提,错误;C、通常把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作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但并不是所有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和碳酸盐等具有无机物的特性,通常把它们看作无机物,所以二氧化碳含有碳元素,但不是有机化合物,故错误;D、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一定显酸性,正确。

故选D。

【点睛】

此题是一道多点知识考查题,解题时关键是能对提供的信息正确的分析并能找到合适的反例,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7.B

【详解】

A、a点时溶液的pH大于7,所以溶液呈碱性,故错误;

B、b点时溶液的pH等于7,显中性,故向b点所示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不变色,呈紫色,故正确;

C、图象可知,溶液的pH值开始时大于7逐渐的减小到7然后小于7,可知原溶液显碱性,然后不断的加入酸性溶液,使pH减小,说明是把稀硫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故错误;

D、c点时溶液的pH小于7,显酸性,含有的溶质是Na2SO4和H2SO4,故错误。

故选B。

8.D

【分析】

根据科学家的主要事迹和贡献分析。

【详解】

打破西方国家对制碱业的垄断,为我国制碱工业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侯德榜,他撰写了《制碱》一书,将制碱的奥秘公诸于世,打破了制碱业的垄断,他还探索出制碱的新工艺,比欧洲的制碱方法--联合制碱法,降低成本百分之四十,这种制碱法被命名为“侯氏制碱法”。

故选D。

9.A

【解析】

【详解】

农作物缺少氮肥会出现叶色发黄的现象,茎杆软弱容易倒伏是缺乏钾肥的现象,故需要补充的营养元素是钾元素和氮元素,故选A。

10.B

【解析】A、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但Fe3+为黄色,与无色不符,错误;B、因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且离子均为无色,正确;C、H+与OH-会结合生成水,不能共存,错误;D、Mg2+与OH-会结合生成氢氧化镁的沉淀,不能共存,错误。

故选B。

点睛:

解题关键是看溶液中的离子两两相互结合是否会生成水、沉淀、气体,只要生成一种,就不能共存。

溶液是无色时,就不能有带色的离子。

11.C

【解析】

pH=3的溶液中含有氢离子。

A、CO32-能与H+结合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和水,不能共存,错误;B、OH-能与H+结合产生水,Cu2+与OH-结合生成氢氧化铜的沉淀,不能共存,错误;C、四种离子相互间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和水,正确;D、HCO3-和H+能结合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和水,不能大量共存,错误;故选C。

点睛:

离子间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和水,则离子不能共存。

12.C

【解析】

A、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铁比锌多,锌的反应速率比铁快,故错误;

B、最终溶液的pH不可能低于3,故错误;

C、开始时,高锰酸钾中含有锰元素,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质量减小,锰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加,当反应停止后,锰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故正确;

D、氢气还原一定质量的氧化铜有铜生成,故最终固体的质量不可能降低为0,故错误。

故选C。

13.A

【解析】

A、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正确;B、Na2SO4溶液能与适量BaCl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错误;C、稀硫酸不具有吸水性,不能除去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错误;D、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且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错误。

故选A。

点睛:

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4.B

【解析】①稀盐酸呈酸性,氢氧化钡溶液呈碱性,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在三种溶液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时,一种溶液呈红色,两种溶液呈蓝色,不能鉴别;②稀硫酸与稀盐酸不能反应,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

在三种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时,一种溶液中无明显变化,一种溶液出现白色沉淀,一种溶液中产生气泡,现象不同可以鉴别;③碳酸钾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钾,与碳酸钠溶液不反应,在三种溶液中加入碳酸钾溶液时,一种溶液中产生气泡,一种溶液出现白色沉淀,一种溶液中无明显变化,现象不同可以鉴别;④氯化钡溶液与稀盐酸不反应,与氢氧化钡不反应,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在三种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时,两种溶液中无明显变化,一种溶液出现白色沉淀,不能鉴别。

所以能用来一次性鉴别稀盐酸、氢氧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的试剂有②③。

故选B。

点睛:

使用试剂进行一次性鉴别时,所选取的试剂与待鉴别溶液混合时应出现明显不同的现象。

15.C

【解析】

A、FeCl3溶液呈黄色,首先鉴别出黄色的FeCl3溶液;能与FeCl3溶液反应产生红褐色沉淀的是的是NaOH溶液,再将剩余的两种溶液分别滴加至红褐色沉淀中,能使沉淀消失的是稀盐酸,无明显变化的是氯化钠溶液,故不加其它试剂可以鉴别,正确;B、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其中有一种溶液与其它三种溶液混合时出现一次白色沉淀和一次放出气体,该溶液为碳酸钠溶液;与碳酸钠溶液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