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测试语文试题附答案74766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40959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测试语文试题附答案74766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测试语文试题附答案74766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测试语文试题附答案74766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测试语文试题附答案74766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测试语文试题附答案74766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测试语文试题附答案747661.docx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测试语文试题附答案74766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测试语文试题附答案747661.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测试语文试题附答案747661.docx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测试语文试题附答案747661

绵阳市三台县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其中试题卷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共6页,答题卷共4页。

请将试题卷选择题答案填涂在机读卡上、非选择题答案书写在答题卷上。

满分140分,150分钟完卷。

考试结束后将机读卡、答题卷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21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脊梁(jí)诓骗(kuāng)爵士(jué)泮宫(pàn)

B.悖谬(bèi)赞誉(yì)瞥见(piě)太监(jiàn)

C.萌发(méng)希冀(jì)咫尺(zhǐ)无稽(jī)

D.给事(jǐ)玄虚(xián)校定(jiào)涅槃(pá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同娟前嫌无庸赘言不可思议倚马万言

B.死心塌地无稽之谈地大物搏老谋深算

C.灯火阑珊荡然无存虎视眈眈经纬万端

D.不可明状难辞其咎瘦骨嶙峋舍生求法

3.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可能发生的极端天气,绵阳市政府未雨绸缪,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B.放学了,同学们前呼后拥地走出了校园。

C.你的另一个优点是具有平民精神,也许有人对此不以为然,但我珍视它。

D.他让人毁林造田的做法,和报上批评的毁瓜种粮事件何其相似,这真是无独有偶。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光明小学开展了《让阅读伴我成长》主题读书活动。

B.新城区的立体斑马线视觉效果神奇:

远远看去,仿佛一个个长方体凸起在地面上。

C.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故事,至今仍以戏剧、壁画,传说……等形式广泛传播。

D.面对各种交通事故,很多没有经验的司机都束手无策。

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乔金斯化石断崖是一处世界级古生物学遗址,是2008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目录。

B.随着人们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未来汽车工业将会借助现代科技,向高效率、低能耗、零污染发展。

C.针对“十一”黄金周期间人们纷纷外出旅游的现状,我们要积极倡导文明出行、安全出行,切忌不可拥堵。

D.今年一月,绵阳火车站自动安检系统的正式启用,使旅客的安检时间大大缩减,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二、(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的文言文,完成6-7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呜呼!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上①令封德彝②举贤,久无所举。

上诘之,对曰:

“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

”上曰:

“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古之致治者③,岂借才于异④代乎?

正⑤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

”德彝惭而退。

——司马光《资治通鉴》

注释:

①上:

皇上,指唐太宗。

②封德彝:

人名。

③致治者:

使国家达到大治的人。

④异:

其他的。

⑤正:

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骈死于槽枥之间两马并驾

B.才美不外见看见

C.久无所举推举、举荐

D.岂借才于异代乎难道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一食或尽粟一石食之不能尽其材

B.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安可诬一世之人

C.骈死于槽枥之间岂借才于异代乎

D.鸣之不能通其意其真不知马也

第Ⅱ卷(共119分)

三、(27分)

8.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4分)

答:

(2)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

(4分)

答:

9.甲乙两文在使用和选拔人才方面给我们哪些启示?

(3分)

答: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6分)

生查子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1)本词上片“花市灯如昼”一句写出了元夜什么样的景象?

(2分)

答:

(2)这首词主要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表达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

(4分)

答:

11.默写(10分)

(1)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曾子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重而道远”。

(3)却看妻子愁何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浓睡不消残酒。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草池塘处处蛙。

(7)江晚正愁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有人企图不择手段地谋取功名利禄,请用孔子的话劝劝他:

(9)有一种品质叫无私,有一种情感叫无悔,把它化为形象的诗句,那便是李商隐《无题》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富贵不能淫》中展现“大丈夫”品格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威武不能屈。

四、(11分)

12.综合性学习(11分)

从2012年开始,“中国式过马路”成为舆论热议的话题。

近年来,行人因闯红灯致使交通事故频发,教训惨痛。

为此绵阳某中学学生会发起了“拒绝中国式过马路”的活动。

请你参加相关活动,完成下列任务。

(1)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简要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分)

材料1:

来自广州的调查结果表明,约20%的行人认为,斑马线上就该车让行人,不管前方是红灯还是绿灯;约50%的行人认为,走在斑马线上就安全了,怎么走都可以。

材料2:

据浙江公安交管部门统计数据显示:

2012年浙江全省交通事故致死的5000多人中,因车辆、行人闯红灯导致118人命丧车轮下,行人过马路不走人行横道导致180人死亡。

材料3:

今年3月1日起,浙江省宣布对8类交通违法行为严管严惩,3月21日,浙江省公安厅有关负责人向媒体通报“从3月1日实施严管以来,浙江全省已处罚各类交通违法行为近11万起,其中查处行人闯红灯行为8283起,过马路不走斑马线1622起。

”这一数据远远超过了机动车闯红灯的6757起。

探究发现:

(2)放学路上,看见同班同学吕毅正在闯红灯,你将怎样去劝说他?

(2分)

答:

(3)为了减少“中国式过马路”引发的事故,请你完成下列宣传标语(2分)

绿

(4)为了提高全校学生的安全意识,学生会将于周五(5月20日)下午在学校操场举行誓师大会,请你为全校同学写一则通知,50字左右。

(5分)

五、(3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3—21题

(一)枕边的夜莺(17分)

迟子建

①我喜欢躺着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已有二十多年了,从枕边掠过的书,自然是少不了的。

②十七八岁,我读师专的时候,开始了真正的读书。

每到寒暑假,最惬意的事情,就是躺在故乡的火炕上看书。

至于读了些什么,已经记不清了,但读书的氛围却历历在目。

夏天时,闻够了墨香,我会敞开窗子,嗅花圃搅起的一波一波的香气;冬天时,窗外的北风吹得窗纸刷拉拉响,我便把书页也翻得刷拉拉响。

疲倦的时候,我会撇下书,趴在窗台看风景。

窗外的园田被雪花装点得一片洁白,像是老天铺下来的一张纸。

③如果说枕头是花托的话,那么书籍就是花瓣。

花托只有一个,花瓣却是层层叠叠的。

每一本看过的书,都是一片谢了的花瓣。

有的花瓣可以当做标本,作为永久的珍藏;有的则因着庸常,随着风雨化做泥了。

④这二十多年来,不管我的读书趣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一类书始终横在我的枕畔,就像一个永不破碎的梦,那就是古诗词。

夜晚,读几首喜欢的诗词,就像吃了可口的夜宵,入睡时心里暖暖的。

⑤我最喜欢的词人,是辛弃疾。

一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让我对他的词永生爱意,《稼轩集》便是百读不厌的了。

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陆游、苏轼、李清照、李煜、纳兰性德、温庭筠、黄庭坚、范仲淹,也都令我喜爱。

有的时候,读到动心处,我会忍不住低声吟诵出来,好像不经过如此“咀嚼”,就愧对了这甘美至极的“食粮”似的。

⑥我父亲最推崇的诗人,就是曹植了。

因为爱极了他的《洛神赋》,我一出生,父亲就把“子建”的名字给了我。

长大成人后,我不止一次读过《洛神赋》,总觉得它的辞藻过于华丽,浓艳得有点让人眼晕。

直到前几年,我的个人生活遭遇变故,再读《洛神赋》,读出了一种朴素而凄清的美!

洛水上的神仙宓妃,惊鸿一现,顷刻间就化做烟波了。

“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恨人神之道殊兮”,这才是曹植最想表达的。

他以短短一曲《洛神赋》,写出了爱情的短暂,圣洁,美好,写出了世事的无常。

我真的没有想到,曹植在诗中所描述的一切,正是我此刻的感悟,原来父亲早就知道,幻影才是永恒的啊!

所以现在读《洛神赋》,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⑦中国的古典诗词,意境优美,禅意深厚,能够开启心智。

当你愤慨于生活中种种的不公,却又无可奈何时,读一读黄庭坚的“贤愚千载知谁是?

满眼蓬蒿共一丘”,你就会获得解脱。

而当你意志消沉、黯然神伤时,读一读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你就会觉得所有的不快都是过眼云烟。

从这个意义上说,那些古诗词就是我枕畔的《圣经》。

⑧这些伟大的诗人,之所以能写出流传千古的词句,在于他们有着对黑暗永不妥协的精神。

他们高洁的灵魂,使个人的不幸得到了升华。

杜甫评价李白时,曾满怀怜惜和愤懑地写道: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而这是那个时代大多数诗人坎坷命运的真实写照!

个人的生死,在他们眼里,不过草芥,所以他们的诗词才有着大悲悯、大哀愁,这也是我深深喜爱他们的原因。

⑨无论是读书还是写作,我们都在经历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喧嚣时刻。

能够保持一份清醒和独立,在读书中去伪求真,去芜存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的枕畔,也曾有过名声显赫却难以卒读的书,但它们很快就从我的记忆中消失了。

能够留下的,是鲁迅,是《红楼梦》,是《牡丹亭》、《聊斋志异》,是雨果和陀斯妥耶夫斯基,等等等等,这些人的书和作品可以一读再读。

它们不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变旧,它们是日出,每一次出现都是夺目的。

⑩我常想,我枕边的一册册古诗词,就是一只只夜莺,它们栖息在书林中,婉转地歌唱。

它们清新、湿润,宛如上天撒向尘世的一场宜人的夜露。

13.作者以“枕边的夜莺”为题,有什么特色与效果?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章第一段加点的“掠”字用得十分奇妙,请作具体分析。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结合第⑥段,概括划线处“别有一番滋味”的具体内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有人认为如果删去第⑨段,文章更加顺畅。

你同意吗?

请谈谈看法和理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作者在文中谈了自己的读书体验和认识,其中哪一点引起了你的共鸣?

请结合你的阅读经验谈谈你的感悟。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假如人生没有磨难(14分)

贺铭华

①到过农村的人常发现这样一种农事现象:

农民们对刚出土的青苗要进行碾压。

开始人们觉得不可思议,甚至认为对柔嫩的幼苗采取如此高压手段,似乎近于残酷。

后来有经验的老农告诉我们,碾压青苗恰恰是为了能让青苗长得更好!

刚出土的青苗头重根浅,耐不住风吹雨打,必须施以重压才能扎稳根须,夯实基础。

根扎得稳,苗才长得壮。

②一个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生下来就掉进福堆里,左拥右抱,百般呵护,不经受种种磨砺,不遭受些许苦难,这种环境能培养出栋梁之材吗?

显然不能!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说:

磨难是人生最好的礼物!

③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不会进化,社会也不会向前发展。

人类长期生活在一顺百顺、无忧无虑的环境中,那么既淘汰不了劣者,也筛选不出强者。

假如当初就如此,人体的各种功能必将全面退化,最后可能倒退回原始状态。

真的那样,人类也许现在还同猿猴们称兄道弟,与野兽们同林为伍!

④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可能会成为愚不可及的白痴蠢蛋。

富贵温柔真如同一把无形利剑,它削去了人的铮铮铁骨、坚强意志、奋斗精神和冲天豪气,将猛虎变为猫咪,将雄狮变为绵羊,将雄鹰变为麻雀,将龙种变为跳蚤……古语说:

“富贵不过三代”,又说“自古纨绔无伟男”。

清代八旗子弟的历史悲剧就是明鉴。

⑤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会丧失很多优秀品质。

胆识、进取、意志和坚韧等一串串闪光的字眼便没有任何社会意义,甚至可能会从字典中删除,黯然“下岗”。

然而,现实中,正是这些千古不朽的社会理念在支撑着人生的框架,在构建着人生的坐标,在书写着人生的底蕴,在指引着人生的航向……

⑥所以,假如人生没有磨难,其本身就是一种灾难。

⑦磨难乃人类的良师。

它令人振作,催人奋进,教人警醒,激人超越。

正是磨难本身使人产生了对于环境的种种“适应性”,诱发了人的种种潜智潜能。

环境需要听力,人便提高了耳朵的听觉功能;环境需要视力,人便提高了眼睛的视觉功能;环境需要思维,人便促使大脑日益聪睿精进。

⑧磨难实乃人类文明成果的孵化器、催生剂和奠基石。

关于磨难,司马迁曾深有感慨地说出下列掷地有声的话语:

“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此真乃千古良言,历久弥珍!

我们甚至还可以将司马迁的名句续写下来:

太史公受辱而作《史记》,杜甫流落乃成《三吏》、《三别》,吴敬梓落第方有《儒林外史》,曹雪芹困顿而著《红楼梦》。

中国历史上这些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无一不是因作者饱受磨难而成。

假如当初这些文化先贤没有遭受如此磨难,恐怕人类就不会有这些文化精品出现了!

⑨有人说过,人的脸型就是一个“苦”字,天生就该受尽各种苦难。

此言似乎不谬。

想人之一生,在自己的哭声中临世,在亲人的哭声中辞世,中间百十年的生涯,无时无刻不在与艰难、困苦、疾病、灾祸打交道。

然而正是由于人类历尽磨难而甘之如饴,才将我们的生命演绎得如此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如诗如画,如梦如歌……

⑩因此,我们对于人生中的各种磨难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我们知道“阳光总在风雨后”“吹尽黄沙始见金”。

我们向磨难要勇气,要智慧,要韧性,要成功!

只要是人生中不可摆脱的磨难,尽管来吧!

早些来吧!

我们昂首挺胸地站立着!

绝不胆怯!

绝不屈服!

1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通读全文,分析文章论证的思路。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第④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第⑧段说“磨难实乃人类文明成果的孵化器、催生剂和奠基石”,请你举一个事例加以论证(不能以文中出现的事例举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50分)

23.根据下列材料的提示,按要求作文。

(50分)

在人生漫长的旅途中,我们总在不断地出发,伴随我们的,有亲情、友谊、理想、知识、叮咛……而这一切激励鞭策着我们勇往前行。

请以“带着出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在空格处填上合适的词或短语;

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④字数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15分)

1.C(Ajǐ.B.yù、piē.D.xuán)

2.C(A.捐B.博D.名、身)

3.B前呼后拥:

形容官员出门,声势浩大,随从众多。

4.B(C用了“……”就不能用等。

5.D(A.主宾搭配不当,“目录”后面加“的遗址”。

B.成分残缺,“发展”前应加“的方向”。

C.否定词语乱用,“切忌”和“不可”去掉其中一个。

二、(6分)

6.B“见”通“现”显现、表现。

7.B都是助词“的”意思(A.“一食”中“食”是“吃”的意思,“食之”中的“食”通“饲”,是“喂养”的意思。

C.“骈死于”中“于”是“在”的意思,“借才于”中“于”是“向”的意思。

D.“通其意”中的“其”是代词“它”,“其真”中的“其”是表推测的语气词,可译为“大概”)

【翻译】

  唐太宗让封德彝推荐有才能的人,(可是)他过了好久也没有推荐一个人。

太宗责问他,他回答说:

“不是我不尽心去做,只是当今没有杰出的人才啊!

”太宗说:

“用人跟用器物一样,每一种东西都要选用它的长处。

古来能使国家达到大治的帝王,难道是向别的朝代去借人才来用的吗?

我们只是担心自己不能识人,怎么可以冤枉当今一世的人呢?

”德彝惭愧的走了。

三、(27分)

8(8分)

(1)想要跟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共4分)

(2)不是“我”不尽心,只是到现在也没有发现杰出的人才罢了,后句也可译为“只是当今没有杰出的人才啊!

”(4分)

9.(3分)

①要重视人才,善于识别人才,爱护人才;②能够用人所长,避其所短;③不要让有识之士、有才之人,报国无门,英雄无用武之地。

(意思相近即可)

10(6分)

(1)“花市灯如昼”写出了去年元夜灯火通明,繁华热闹的景象。

(2分)

(2)①采用了(今昔)对比的写法。

②表达了作者伤感、失落与痛苦的心情。

(4分)

11.(10分)

⑴微微泛出淡青色⑵士不可以不弘毅

⑶漫卷诗书喜欲狂⑷心忧炭贱愿天寒

⑸昨夜雨疏风骤⑹黄梅时节家家雨

⑺山深闻鹧鸪⑻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⑼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⑽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四、(11分)

12.(2分)

(1)探究发现:

近年来,斑马线上交通事故屡发,这与部分行人闯红灯、安全意识淡薄有关。

(共2分,斑马线加交通事故屡发得1分,与部分行人闯红灯、安全意识淡薄有关得1分)

(2)(2分)示例:

吕毅同学,闯红灯会对生命造成危险,请你还是遵守交通规则吧。

(2分语言简洁切题即可,称呼必不可少)

(3)(2分)示例:

一走一停体现素养。

(4)(5分)略。

撰写通知一般要求具备下列元素:

时间、地点、被通知人、需要完成的事项以及落款等。

该题要包含这些内容:

通知的对象(全体同学)、完成事项(安全誓师大会)、时间(5月20日下午)、地点:

操场及落款“学生会”等。

五、(31分)

(一)17分

13.(3分)①采用比喻的修辞,将枕边的古诗词书比喻成夜莺,题目新颖生动,吸引读者。

②形象地写出了古诗词优美的意境,③生动地表现写出阅读古诗词给予自己的美好的精神享受与诗意情怀的熏陶。

14.(3分)“掠”巧妙地间接点题(1分),形象地表现了读书之多(1分),读书之乐(1分)。

15.(3分)①我的个人生活遭遇变故,再读《洛神赋》,读出了一种朴素而凄清的美②《洛神赋》,写出了爱情的短暂,圣洁,美好,写出了世事的无常③再读《洛神赋》我感悟到幻影才是永恒的。

16.(4分)示例①:

不可以删去。

本段让全文意境开阔,升华文章主旨。

告诉人们在喧嚣的现实中要保持清醒,辨伪存真,去读经得起时间推敲的经典。

示例②:

可以删去。

使上下文衔接紧密,突出表达了古诗词丰盈了我的精神世界,使结构更加严谨。

17.(4分)示例:

我与作者的“中国的古典诗词,意境优美,禅意深厚,能够开启心智。

”这一阅读体验有共鸣。

当我因为被人误解或者考试失利而挫折苦闷时候,读一读苏轼的《定风波》,就会在他的那一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一句中感受到,心胸的豁达让烦恼淡去,让内心安宁。

(二)14分

18.(2分)只有经受住磨难考验的人,才能成就最终的辉煌。

或磨难是人生最好的礼物。

19.(6分)首先①—②段提出问题:

作者由农民们对刚出土的青苗要进行碾压这一农事现象,引发对人生的思考,提出磨难是人生最好的礼物。

接着③—⑨段分析问题:

论证了假如人生没有磨难,其本身就是一种灾难,磨难对于人类有重要意义,人天生历尽磨难生命才会精彩。

最后⑩段解决问题:

我们对于人生中的各种磨难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战胜各种磨难。

20.(3分)比喻论证;把“富贵温柔”比作“一把无形利剑”,形象生动地论述了富贵温柔对人的危害,从反面有力地论证了论点。

21.(3分)示例:

举世闻名的贝多芬35岁时双耳完全失聪,但他战胜了磨难,最终完成了《命运》、《月光曲》等传世之作。

或奥斯特洛夫斯基在病痛的磨难中完成了旷世之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2.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