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结题研究报告优秀word范文 11页.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737187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结题研究报告优秀word范文 11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结题研究报告优秀word范文 11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结题研究报告优秀word范文 11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结题研究报告优秀word范文 11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结题研究报告优秀word范文 11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结题研究报告优秀word范文 11页.docx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结题研究报告优秀word范文 11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结题研究报告优秀word范文 11页.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结题研究报告优秀word范文 11页.docx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结题研究报告优秀word范文11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结题研究报告

篇一:

《建设”数字化”校园的探索与研究》结题报告

Z066

《建设”数字化”校园的探索与研究》

结题报告

【内容摘要】

教育部在《201X——201X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为全面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提供技术支持。

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制定的《201X——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提出在全国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的有机结合。

因此,在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今天,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大量使用,即开展“数字化”校园建设,转变教师思想观念,提高认识水平和技术水平,不断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完善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方式、改善学生的生存状态、创新学校的发展模式创造新的途径、空间和资源,更好地服务学校、服务教学、服务社会。

应当说,这是”十一〃五”期间基础教育信息

化建设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在前期推进信息技术建设、创办信息技术特色的基础上,我们总结经验,确定新的研究目标和发展方向,通过《建设“数字化”校园的探索与研究》活动,整合学校的信息化资源,以数字形式呈现在学校网络上,为教师大量采集教育教学资源、广泛深入地使用信息化手段备课提供条件,从而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达到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有机整合的目的;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创设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内在需要、学习要求的信息化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通过“数字化”校园建设,为校区之间的教学研讨、远程教学探索一条新途径,最大程度的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带动一个新建学校的兴起,为推进区域性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提供实践基础。

同时,我们尝试在网络环境下建立起一条“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新途径,让家校沟通更及时、更快捷、更有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基础教育目标。

在两年的实践中,我们运用文献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等方法,就建设“数字化”软环境、硬环境,教育资源建设及使用,建立远程备课研讨、远程教研活动、远程教学研讨课等实验平台,实现校区间教育教学互动等方面进行了广泛实验;应用数字技术,建设了学校咨询平台、教师专业发展档案及校园通讯系统,加强了学校科学管理,推进了学校民主管理高效运行;依托数字技术,打造“数字化”课堂,让课堂更生动、更活跃、更精彩,发挥了网络课堂技术平台前移后续的作用;通过师生在线交互平台实验,改变家庭、学校

间联系的传统模式,拓展网络应用范围,实现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学校与社区的互动。

在网络德育平台上,我们鼓励学生把自己关心和感兴趣的话题、存在的情绪与困扰,通过网络直接反映、直率表达,让教育者充分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把握问题的关键,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

利用学校网站,向社区宣传学校的基本情况,建成比较适用的网络德育平台、社区和家长互动信息平台。

实践证明,借助数字技术,学校办学空间更加广阔,教育的方法和形式也更加丰富。

在探索和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一些信息技术平台并非像理论上讲的那样,如何方便教师教学、方便学生主体学习,相反,在实际使用中却是问题不少,消耗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得不偿失。

如使用Moodle技术开展备课研究活动,想法是好的,但在进行Moodle课堂教学实验时,教师却要把很多时间用在设计、制作上,造成教师疲劳、厌倦心理,不愿意再进行相关实验。

另外,由于每个学生情况不一样,学生不可能有大量的时间上网学习,“前移后续”的理念大打折扣。

又如开发”校园办公系统”的目的是希望学校原有的管理模式全部网络化。

但事实证明,并不是所有的事情用了网络或信息技术就会带来方便,就象并非所有课堂教学必须使用多媒体一样。

该平台可用的许多重要功能学校本来就有,如:

学校主页、工资管理、人事管理等,而其他如网上报修、电子考勤等又不如传统模式方便,象网络硬盘、调查问卷等又没有专业软件做得好,所以使用起来非常不便。

另外,我们在使用时发现,“教师专业发展平台”的构想是非常不错的,对于个人资料的管理功能比较完善,但是学校因为没有平台修改的权

限,对自己需要的项目不能任意设置,而有些不符合学校实际的栏目又不能删改,操作起来繁琐,效果有限。

因此学校不能很好地利用这一平台。

总结的教训是:

流行的不一定是自己需要的,只有需要的才是实用的。

运用数字技术,在时间、空间上不断扩展学校的办学功能,丰富了教育资源,使资源利用、教学过程和方法更加艺术化、科学化,解决了以往办学中的一些问题,不仅优化了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效果,促进了教师的个性化发展,而且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使基础教育更加活跃、更加便捷。

关键词:

数字化校园创设环境教师发展学生现代素养

正文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十五”期间,教育部在全国各中小学开展了“校校通”工程建设。

经过几年努力,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已基本建成,硬件设施得到长足发展,同时,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教学的整合研究也在热烈地进行。

201X年2月,教育部在《201X——201X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资源建设和人才培养;全面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系统的应用水平;加强信息技术教育,普及信息技术在各级各类学校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为全面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提供技术支持。

因此,建设“数字化”校园、利用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学校、服务于社会,提到了学校发展的议事日程。

上海市教委制定的《上海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201X--201X年)行动研究》中提出,要经过4年的努力,通过“管理通”、“教学通”、“培训通”、“社区通”工程,全面推进“校校通”工程的应用。

按照这一要求,闵行区“校校通”工程在“十一·五”期间全部建成,同时社区网络改造工程也已完成,家庭电脑普及率上升,信息技术在社区、家庭及学校均得到广泛应用。

所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沟通与交流,将课堂教学延伸到家庭、社区,为全民终身教育和建立学习型社区提供教育资源的社会大背景初步成熟。

201X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制定了《201X——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提出在“全国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

篇二:

“数字化学校建设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数字化学校建设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深圳市华富小学课题组

摘要:

以建构主义、多元智能等理论为指导,运用调查研究、行动研究、个案研究等研究

方法,从教学数字化、科研数字化、管理数字化、德育数字化等方面进行研究,构建了一个集教学、科研、管理、德育为一体的“十字星”数字化学校模型,初步建成了数字化学校。

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了办学的质量和效益。

关键词:

数字化建设十字星模型

一、研究背景

数字化学校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几乎所有的中小学校,都有近80%的教室已与因特网连通,约10%的学校建成了无线网,少量学校已达到了学生人手一机的水平,已经基本上完成了由传统教育向基于数字平台教育的转变。

然而在我国,数字化学校的建设只是刚刚起步。

我们认为,素质教育如何体现信息时代的现代教育特征,是能否实现教育现代化跨越式发展,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问题。

建设数字化学校,培养具有良好信息素养、能适应数字化社会需要的人才,是符合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方向的。

建立一大批能够提供基于数字平台的教育的学校,将为中国的教育现代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正是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由我校李小松校长牵头,申报了“数字化学校建设研究”课题,并于201X年4月正式立项成为中央电化教育馆“十五”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的区域性整体推进模式研究》的子课题。

二、研究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特别是Internet)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实现提供了最理想的条件;反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则为实现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教学的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提供了理论基础。

多媒体网络教学是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材的必经之路。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认为知识不是由教师灌输的,而是由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协作、讨论、交流、互相帮助(包括教师提供的指导与帮助),并借助必要的信息资源主动建构的。

所以“情境创设”、“协商会话”和“信息提供”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基本要素。

“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则强调教师要成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促进者,而不是课堂的“主宰”和知识灌输者;要求学生主要通过自主发现的方式进行学习,换句话说,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发现式教学”是学生掌握学科内容的最基本方法,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教学策略。

结题报告由李小松、傅卫执笔。

2、多元智能与合作学习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同时拥有多种智能,这些智能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程度的组合使得每个人的智能各具特点。

这些智能可以培养和加强,也可能被忽视或削弱。

多元智能理论突破了以往的智商理论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所认为的智能仅以语言能力和数学能力为核心、以整合的方式存在的局限性,对于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具有重大理论指导意义。

多元智能理论的实验研究在哈佛大学“零项目”的推进下,已建立了一套从理论到教学实践的完整操作模式,目前许多国家与地区在课程与教学改革都采用这一模式开展实验,力图突破传统的以教师传授为主、学生被动学习的传统教学方式。

三、研究目标1、总目标

通过校园网的建设和教育应用功能开发,构建一个集教学、科研、管理、德育为一体的数字化学校模型。

建立创新型、开放式的现代化学校,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

2、学生发展目标

(1)学生学会查阅资料、搜集信息、加工处理信息;

(2)学生各学科的学习成绩明显提高;

(3)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教师发展目标

(1)使教师变经验教学为科研型教学,探索新型的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教学模式,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成为一个研究型的教师;

(2)提高教师在网上搜索、筛选和应用研究信息的能力;(3)提高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能力。

四、研究内容

1、教学数字化模式的研究;2、科研数字化模式的研究;3、管理数字化模式的研究;4、德育数字化模式的研究。

五、研究方法1、行动研究

我们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从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一边学理论,一边进行研究实践。

2、个案研究

我们选取我校两个网络教学实验班作为个案进行深入研究。

3、调查研究

我们对师生信息技术情况进行访谈及问卷调查。

六、研究过程

研究的时间自201X年2月至201X年12月,研究周期为2年。

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在全校范围内进行研究。

具体分为三个阶段:

1、前期准备阶段:

201X·2——201X·5

收集有关信息,并进行分析、归类、筛选有价值的信息,确定研究主题;制

定课题计划,确定课题成员;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理论;加强对师生信息技术的培训。

2、实验阶段:

201X·5——201X·12

(1)第一阶段:

初期(201X·5——201X·1)①更新教育观念,加强理论学习,增强改革意识。

②进行前测工作,制定具体研究计划。

③收集整理全校教师实施多媒体教学的课件,建立资源库。

④初步形成教学数字化、科研数字化、管理数字化、德育数字化模式。

⑤初步探索出数字化学校建设方案。

⑥进行经验总结,并写出阶段性的研究报告。

(2)第二阶段:

中期(201X·2——201X·8)①修改完善研究方案,全员参与研究。

②总结出各种学习模式,完善学科教育资源。

③收集研究成果,编辑教师论文集、学生的学习活动集,汇集网络课件。

④全面推出示范课和成功个案。

⑤进一步完善数字化学校建设方案和案例。

⑥进一步总结经验,并写出阶段性的研究报告。

(3)第三阶段:

后期(201X·9——201X·12)

①全面推广具有我校特色的教学数字化、科研数字化、管理数字化、德育数字化模式。

②录制多媒体网络教学课件。

③推出数字化学校建设方案和案例。

④完成研究资料的整理、数据的统计,撰写论文和研究报告,汇集网络课件。

3、关于数字化学校的问题研究

(1)201X年2月7日,我校举行了研讨会。

本次会议的宗旨:

加强校本科研,一切为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发展。

围绕着4个议题进行研究:

①怎样才能更有效地体现体验成功策略;②如何开发好我校的校本课程;③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有效性;④学校如何利用校园网实行无纸化办公。

特邀了深圳大学师范学院教科所长李臣博士作《校本课程开发》的专题报告,同时,有3位老师交流了经验,收到了57篇论文。

(2)201X年7月14日—15日,我校举行了研讨会。

本次会议的宗旨:

以课改为契机,以信息化为抓手,聚焦课堂,重在反思。

围绕着3个议题进行研讨:

①怎样才能实现教学数字化;②怎样才能实现管理数字化;③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效性。

会上邀请了深圳市高级中学蒋平副教授作《教师身心健康与情绪调节》报告,同时,李小松校长作了《数字化学校建设》专题报告。

收到论文38篇。

(3)201X年3月4日—5日,我校举行了研讨会。

本次会议宗旨:

聚焦课堂,一切为了师生发展。

围绕着3个议题研讨:

①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策略;②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实效性;③学生健康发展与教师专业发展。

会上,李小松校长作了《教师专业发展与学生发展性评价》的报告,有4位教师交流了经验,收到论文52篇。

(4)201X年8月29日—30日,我校举行了研讨会。

本次会议宗旨:

创建和谐学校,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

围绕着4个议题研讨:

①科学发展与学校的和谐、可持续发展;②教师和学生和谐、健康发展的关系;③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方法和策略;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有效性。

会上,邀请了深圳高级中学蒋平副教授作《教师和学生和谐发展》报告,同时,李小松校长作了《创建和谐学校》专题报告。

有4位教师交流了经验,收到论文58篇。

七、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一)构建了“十字星”数字化学校模型

数字化学校建设是以“数字化校园”概念为基础的教育信息化工程,通过

校园网的设施建设和教育应用功能开发,构建一个集教学、科研、管理、德育为一体的“十字星”数字化学校模型,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

其模型如图1:

图1.“十字星”数字化学校模型

数字化学校的框架如下:

在数字化学校的建设中,信息化教育教学环境的建设应该置于核心地位,一个功能比较完善的信息化教育环境如图2所示。

图2.教学数字化框架教育资源体系是重点:

1、校内资源:

教材、计算机室、多媒体教室、学校新课程研究机构、学生实验室、学校图书馆、

广播站、书报杂志、录音录像、光盘、网络等;

2、社会资源:

网络、教育研究机构、区教研中心、科学馆、博物馆、社区、家长等。

3、国际资源:

适合我校教育教学实际情况的国外资料,如布鲁姆认知的6个阶段。

资源开发:

数字化学校的资源建设包括数字化图书馆、学科资源库、科研信息库等,应该作为重点建设项目。

图3.科研数字化框架

科研信息:

提供各学科科研信息,专家报告。

专题学习网站:

建立语文、数学、英语、艺术、德育等专题学习网站。

网络合作研究:

学科交流、网上评课、手机短信评课。

图4.管理数字化框架

教务管理:

年级设置、班级设置、学科设置、课程开设、新生分班、学生所在班级变更、年级工作计划录入、教学进度表录入、教学活动计划录入、教务工作计划录入、教研组计划输入、教案维护与查询、教务基本信息报出以及相关信息的查询等内容。

教师管理:

教师的基本信息、照片、社会关系、个人简历、爱好特长、奖惩、培训进修、所教

篇三:

《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扬州市“十二五”现代教育技术实验研究课题《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陈至立同志曾在1998年撰文指出:

“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制高点与突破口。

要实现教育的现代化,要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关键因素。

占据了这个制高点,就可以打开通向教育改革发展的现代化之门。

”教育信息化的最大特点就是教学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及资源的开放、共享。

因此,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成为教育信息化的迫切追求。

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是校园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的教育信息化离不开强大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和使用已经成为关注的中心。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立,改变了过去各学科教师单打独斗、各自为战的状态,使得原本孤立、零散的教学资源产生整合聚集效应,也避免了教学资源的重复建设和浪费,增加了教育的新手段,方便了师生的使用,对促进教学改革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运用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教学符合中职学生的特点,更能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促进知识的更新与拓展、扩大课堂容量贯彻“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思想,加强实训环节,提高实训效率,贴近工作岗位,营造真实工作环境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有助于分层教学与个性化学习分享专家经验,共建精品立体化课程资源,弥补师资不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弥补实训实习基地不足,促进资源共享,实现教育公平。

二、研究范围

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多媒体教学材料。

一般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教学资源库,包括题库、教材库、课件库、案例库等。

二是网络课程,即在网络上开设的课程,具有交互性、开放性、共享性、协作性和自主性,可供人们直接在网上学习的一门完整的课程。

三是教学网站,主要指为教师或教学小组开设的网络空间,供他们存放自已平时收集、加工或制作的教学资源、课件、讲义、论文等。

本课题主要研究如何对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并将这些资源进行适当的整合,发布到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

进行基于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的教改试验,并与传统教学进行对比,分析使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对教学的影响。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随着网络技术在教学领域的不断深入融合,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及其共享平台的建设方兴未艾。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使用问题已经成为教学资源建设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在此进行的一个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构建,既有利于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又可以为网络信息服务开辟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可以很方便地实现网络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共建和重用,能有效整合与管理校内的各种数字化教学资源,以实现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统一管理和共享利用,这对扩大学校教学规模、提高教学质量,促进科研和科学化管理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水平,已有的各类教学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及整合,开发出适合职业学校需要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

基于开发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进行教学设计,并进行教学,对教学的效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二)研究内容

1.积极创造各种条件,充分考虑教师信息化水平,加强多媒体教学师资的培训,推进资源建设工作进程。

2.积极向学校争取政策,调动教师参与教学资源建设的积极性。

3.充分使用校园网资源,打造学校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整合优化各类教学资源。

4.鼓励教师利用学校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进行教学。

5.按时开放网络教室,使每位学生能随时登录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进行自主学习。

五、研究方法与步骤

(一)研究方法

(1)文献法:

关注国内外教学资源数字化的发展动态,收集相关文献资料,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

(2)调查法:

利用教师座谈等方法了解教师信息化水平,了解教师已有的各类资源的具体情况,以便对教师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和对已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3)实验比较法:

选择本校通专业不同班级,分别应用传统课程教学与基与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的课程专题教学设计及试验效果的满意度。

(4)经验总结法:

对本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成效及存在问题等作比较详细的分析和归纳,以便继续深入细致的试验探索和研究。

(二)研究步骤

课题整个研究阶段历时一年(201X.5—201X.5),大体可分为五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1X.5—201X.8):

完成各类现有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整理工作。

第二阶段(201X.9—201X.1):

完成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工作。

第三阶段(201X.2-201X.3):

完成基于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的课程教学教学设计与教学试验工作。

第四阶段(201X.4):

完成基于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的课程教学试验结果的分析。

第五阶段(201X.5):

撰写研究报告,结题。

六、课题成果形式

1.建设学校自己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

2.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相关经验,形成论文,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

3.整合各类数字化教学资源,形成教学资源集,供广大师生使用。

4.课题实验研究报告及工作报告。

七、课题研究的组织和管理

宝应县职业教育集团成立于201X年8月,现由宝应商贸学校、扬州市广播电

视大学宝应分校、宝应县教师进修学校、江苏省宝应县社区培训学院和宝应县青少年宫组成。

集团牢固树立并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质量、发展、形象”为主题、以内涵建设为重点、以精致管理为基础、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着眼本地经济建设和产业需求,继续创新管理机制、创新办学模式、创新专业和课程体系,具有较强的科研管理能力。

课题主持人马如剑为扬州市专业教学能手,讲师、技师。

“十一五”期间作为核心成员参与研究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基于网络环境的高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改试验研究》(D/201X/01/050)的研究并成功结题。

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八、经费预算情况

宝应县职业教育集团办学理念鲜明,办学效果显著,科研经费充足,有足够的物力、财力支持本课题研究。

《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课题组

201X年5月8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