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8课《小狗包弟》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x
《高中语文第8课《小狗包弟》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第8课《小狗包弟》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第8课《小狗包弟》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语文第8课《小狗包弟》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一、教学目标
㈠知识与能力
1.学习文章精巧的构思和布局
2.探讨文本的思想情感的现实意义
㈡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2.探究作者对小狗包弟的感情变化及其原因
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⒈认识文革给人身心造成的巨大伤害,能够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2.品味文本,感悟作者敢讲真话、敢于自责的精神。
3.勇于反省自己,珍惜生命,关爱别人。
二、教学重点:
掌握一般叙事散文的阅读方法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自我反省与忏悔意识
四、教学课时: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巴金在谈到自己的文学见解时说:
“人为什么需要文学?
需要它来扫除我们心灵的垃圾,需要它给我们带来希望,带来勇气,带来力量。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巴金先生的一篇叙事散文《小狗包弟》,穿越历史云烟,走近一个忏悔的灵魂,了解那段不被我们熟悉的历史,解读那个特定时期的人们的生活, 感受巴老给我们带来的勇气和力量。
(板书:
小狗包弟)
(二)作家作品介绍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祖籍浙江嘉兴,1904年11月25日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
1928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1929年在《小说月报》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
后来又写了“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小说,又发表中篇小说《寒夜》、《憩园》等。
“文革”中,巴金遭到了残酷的迫害。
1978年起,在香港《大公报》连载散文《随想录》,回忆自己在“文革”中的遭遇和内心感受。
由他倡议,1985年建立了中国现代文学馆。
他的著作被译为多种文字。
1982年至1985年相继获得意大利但丁国际荣誉奖、法国荣誉勋章和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名誉院士称号。
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
(三)学生自读课文,通过工具书解决字词,并注音下列加点字词。
舔舐 作揖 租赁 叱骂 解剖 堕落
舐犊情深 缉毒 修葺 编辑
(四)整体感知
1、为小狗包弟建一个个人档案(姓名、籍贯、旧主人、个性特点、人际关系)
小狗的档案:
姓名:
包弟曾用名:
斯包弟
籍贯:
日本
旧主人:
瑞士人、巴金的朋友
个性特长:
活泼开朗、聪明伶俐、忠诚等候、善意作揖
人际关系:
深受巴金家人和朋友的喜爱
2、这篇文章是一篇叙事性散文,他有一个完整的故事链,有开端、发展、结局和尾声,请大家再次阅读这偏文章看看文章哪些内容是开端,哪些内容又是发展、结局和尾声。
引子(1自然段)——一位艺术家和狗的故事,借以带出小狗包弟故事
开端(2自然段)——小狗包弟的来历,不是主要内容,故而略述。
发展(3—6自然段)——小狗包弟的一些表现,以及它与家人的亲密关系,突出它的伶俐可爱。
惟其亲密、伶俐可爱,后惨遭厄运才显得太不合情理。
此为蓄势,后面形势逆转,落差极大
结局(7-9自然段)——小狗包弟惨遭厄运,为后面的忏悔埋下伏笔。
同时侧面描写“文革”开始后红卫兵们抄家、捉杀小狗的情形。
尾声(10-13自然段)——小狗包弟之死留给作者永久的心灵伤痛,这部分篇幅最长,显然作者事先想好在此充分地表达思想,前面都是为写这一部分作准备、铺垫的。
(五)把握情感
1、师导:
该篇叙写了一个凄婉的故事,也流泻了一段复杂的心理历程,溶入了作者的悲欢怨恨之情。
让我们紧贴作者的心,仔细品读感受作者的情绪流程。
请找出文中作者直抒胸臆和含蓄抒情的句子和段落。
2、学生品文体验作品感情然后各抒己见
3、教师综合学生意见形成板书:
伤感(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欢快(与包弟亲密接触)──忧虑(不知如何安排包弟)──轻松(送走了包弟)──沉重(送走之后心不得安)──歉意(至今心不得安)
(六)探究文旨
1、教师引导:
“抒情写意是散文的当行本色,甚至可以说是散文的核心和灵魂”本文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提示:
诗有诗眼,文有文眼。
朱自清的《背影》开头一句:
“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是文眼,鲁迅的《社戏》结尾写道: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关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也是文眼。
什么叫文眼?
文眼就是提示文章中心的字眼,它是文章的窗户,就像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样,通过它就能窥探到文章的中心。
试问本文的文眼是什么?
2、学生浏览课文
明确:
文末“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
3、教师提问:
文章哪些言语表明了作者的“歉意”?
4、学生浏览课文后回答:
参考内容:
“在我吞了两片眠尔通……就这样可耻地开始了十年浩劫中逆来顺受的苦难生活”
“自己也终于变成了包弟……我好象作了一场大梦。
”
“满园的创伤使我的心仿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箭熬。
”
“这样的煎熬是不会有终结的”
5、教师进一步引导:
结合上面的语句谈谈你对“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这句话中的“歉意”的理解
6、学生各抒己见后教师结合材料发表看法
师:
这发之心底的语言,我们可曾领会?
这不仅仅是歉意,更是发自灵魂深处的忏悔!
是对生命的尊重,是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对反省历史的呼号。
附材料:
“重读过去的文章,我绝不能宽恕自己。
人们责问我为什么把自己搞得这样痛苦,正因为我无法使笔下的豪行壮举成为现实。
”——巴金《最后的话》
深深的自责和沉痛的忏悔是缠绕巴金一生的情结,并不仅仅是因为创作,也是为着作品中那些冤屈的灵魂以及造成这些悲剧的时代和社会。
对文革的反思,是巴金老人为心中的上帝--人民而忏悔的典型写照。
但从整个人类社会的角度来看,为了避免悲剧的重演或加剧,仅仅依靠国家的强大是不够的,在此之前面我们首先应该忏悔:
一个人惟有忏悔自己的罪过才能获得新生;一个民族只有忏悔自己历史上的过失才会远离偏执,专制和野蛮,走向理性与文明;人类惟有忏悔自己的行为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互存互进。
惟有忏悔我们的社会才会走向和谐,人类才会走向美好的大同。
(朱四倍——新华网)
(七)拓展延伸
1、关注社会人生——关于忏悔的延伸讨论:
(提供发人深思的图片和材料)
①文革资料
叶剑英元帅曾经沉痛地说过:
"文化大革命死了两千万人,整了一亿人,浪费了八千亿人民币。
"(转引自《往事——1966写真》xx年版)"十年间国民收入损失约五千亿元"(转引自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
②二战资料
二战期间,军人、平民死亡人数超过5500万,参战国物资总损失达4万亿美元。
在中国,被日军屠杀和作战牺牲的民众、军人2000余万,日本侵略给中国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 1000亿美元…(新华网2005-5-9)
犹太民族在二战大屠杀期间所损失的财富在2400亿至3300亿美元之间。
这是以色列府首次发布这样的财产损失报告(中新网2005年4月22日电)
③德国的忏悔与日本的靖国神社参拜
1970年1月25日,大雪过后东欧最寒冷的一天。
刚刚对捷克、波兰进行国事访问后,原西德总理维利•勃兰特冒着凛冽的寒风来到华沙犹太死难者纪念碑下。
他向纪念碑献上花圈后,肃穆垂首,毅然双腿下跪,向二战中无辜被纳粹党杀害的犹太人表示沉痛哀悼,并虔诚地为纳粹时代的德国认罪、赎罪。
当时的西德总统赫利同时向全世界发表了著名的赎罪书,消息传来,东西方和平人民无不拍手称赞。
1971年12月20日,勃兰特因此获诺贝尔和平奖。
历届日本政府从首相到阁员,从来没间断过参拜供奉着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
对此,包括中国、韩国、朝鲜以及东南亚各国,政府和民间都表示了极大的愤慨。
2、面对这些,我们该做什么?
学生结合材料分组分别就其中一个方面展开讨论:
甲:
牢记历史,不忘国耻。
已:
发奋图强,把祖国建设成现代化强国。
丙:
反省忏悔,重塑形象
(学生的回答往往会侧重于实际行动,而不是反省忏悔这种意识)
3、“认识你自己”——忏悔意识与我
教师引导:
著名作家冯骥才说:
“忏悔可以使人摆脱魔鬼。
”虽然我们没有犯下二战时期希特勒和东条英机那样的罪恶,也没有文革时期红卫兵的狂热,但年少轻狂的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肯定曾犯下给人带来深深伤害的过错,我们可以不是不犯错的圣人,但绝不能做不敢承认过错的小人,可以不是人见人爱的天使,但绝不能做众人唾弃的恶魔,请正视和反思我们的“罪过”。
以坦诚的心在纸上写下自己的忏悔,直接交给或寄给曾经伤害过的同学、老师、父母、亲戚或朋友等。
(教师率先反省忏悔然后谈感受)
(八)小结
(引导学生谈反省忏悔后的感受然后小结)
或许在我们说出隐藏在我们心底那些见不得人的事情的时候,我们羞愧难当、无地自容,但在我们将自己大白于众人拷问完我们的灵魂之后就会发现我们如释重负、内心更和谐、人更真实,其实我们已经完成了一次灵魂的洗礼和人格的升华。
希望生活中的我们“一日三省吾身”!
(9)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二:
研读材料,联系课文,选取一个合适的话题(如“小议‘我靠的是感情’”,“谈‘身边琐事’的深广内涵”),写一点独特的感想,与同学讨论。
(10)板书设计
引子(艺术家与狗的故事)—— 悲伤
↓ ↓
开端(包弟来历) —— 欢快→忧虑
↓
发展(在家七年,相处很好)∕ ↓
↓
结局(别 包 弟) —— 轻松→沉重→歉意
2019-2020年高中语文第8课兰亭集序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B.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C.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D.失其所与,不知
答案:
C
解析:
A项,“趣”通“趋”,趋向、取向;B项,“悟”通“晤”,面对面;D项,“知”通“智”,明智。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映带:
映衬、围绕。
B.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列坐:
排列而坐。
C.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惠风:
很好的风。
D.所以游目骋怀 骋怀:
开畅胸怀。
答案:
C
解析:
C项,“惠风”,意思是“和风”。
3.下面各句按文言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死生亦大矣 ②齐彭殇为妄作 ③放浪形骸之外 ④不能喻之于怀 ⑤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⑥悟言一室之内
A.①②/③⑤/④⑥B.①②⑤/③④/⑥
C.①②/③⑥/④⑤D.①②/③④/⑤⑥
答案:
C
解析:
C项,分别为判断句/省略句/介宾短语后置句。
4.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答案:
C
解析:
①于:
在;②于:
对;③其:
他们;④其:
人们的。
5.下列各句中“信”意为“信物”的一项是( )
A.信可乐也
B.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C.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D.愿陛下亲之信之
答案:
C
解析:
A项“实在”;B项“使者,指媒人”;C项“信物,凭据”;D项“信任”。
6.对“临”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面对、迎)
B.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临时)
C.居高临下。
(从高处往低处看)
D.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将要)
答案:
B
解析:
B项“临”意为“对着”,也可引申为“阅读”。
7.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