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田开发常用名词解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731371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1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油气田开发常用名词解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油气田开发常用名词解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油气田开发常用名词解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油气田开发常用名词解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油气田开发常用名词解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油气田开发常用名词解释.docx

《油气田开发常用名词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气田开发常用名词解释.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油气田开发常用名词解释.docx

油气田开发常用名词解释

油气田开发常用名词解释

盛世石油科技技术培训材料

油气田开发常用名词解释

1.泵挂深度——抽油泵在井内的下入深度;有杆泵泵挂深度为井口悬挂器到固定凡

尔的深度,电潜泵泵挂深度为井口悬挂器到分离器入口的深度。

2.边水——油(气)藏含油(气)边界以外的油(气)层水。

3.表层套管——为防止井眼上部地层疏松层的跨塌和上部地层水的渗入以及安装井

口防喷器装置而下的套管。

4.表观粘度——也称视粘度。

在恒定温度时某一速率下,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之比值。

5.表面活性剂——能显著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或界面张力的物质。

具有气泡、乳化、增溶、湿润反转和洗涤等重要作用。

6.波及系数——注入驱油剂所触及到的油藏部分和整个油藏的比值,使用中一般又分为面积波及系数、垂向波及系数和体积波及系数。

7.捕集残余油——经一次或二次采油后,油以不连续的泡滴状或油脉形成被湿润的驱替水所包围的残余油。

8.不压井作业——采用特殊设备和工具,不使用压井液就能正常起下井内管柱的作业。

9.采出程度——油藏开采过程中,某一时刻的累计采油量占地质储量的百分数。

10.采气井口装置——气井完井以后,用于控制气井开、关,调节压力和气产量的装置。

也叫采气树。

11.采收率——油(气)田废弃时,累计采出油(气)量占原始地质储量的百分率。

12.采液速度——年产液量与油田地质储量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13.采油(气)速度——年产油(气)量占油(气)藏地质储量的百分比。

14.采油平台——为开发海上油田所建造的平台,有以安装采油工艺所需的设施。

有无人平台和有人居住采油平台两种。

在陆上丛式采油井场有人也叫采油平台。

15.采油(液、气)强度——单位厚度油层的日产油(液、气)量。

16.采油曲线——油田或油井产量、地区压力、流动压力、油气比、含水量、开井井数、工作制度等开采资料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它反映油田或油井生产状况及变化情况。

17.采油树——亦称井口生产装置。

安装在生产井口的阀门、管汇和控制设备的总称。

18.残酸——酸液被挤入地层向其深度流动的过程中浓度低到3%以下时的酸液。

这时它基本上已失去溶蚀能力但尚不足以产生二次沉淀,需施工后及时排出以免生成沉淀降低油气井增产效果。

19.残余油饱和度——某一种驱油方法结束时尚残留在油层中的油饱和度。

20.残余阻力系数——聚合物溶液通过岩心前后的盐水渗透率之比。

21.层水间——夹在油(气)之间地层中的水。

22.常规酸化——亦称解堵酸化。

新井完成后或修井后解除泥浆等外来物堵塞,恢复油井生产能力,使之正常投入生产的—种酸处理措施。

23.常规岩心——常规岩心分析方法所用的岩心。

是指从钻井所取全直径岩心柱中,按一

地面的井下作业。

31.冲砂液——用以进行冲砂修井的液体,具有一定的黏度,以保证有良好的携砂能力,具有适宜的密度,以便形成适当的液柱压力,即要防止井喷,又要防止井漏;货源方便,且不损害油层。

32.冲洗——洗井清除内沉积物。

33.稠化剂——亦称增黏剂。

少量存在就能明显提高液体黏度的物质,

34.稠化酸——酸中加入增黏剂后黏度增大形成的酸。

它可减缓反应速度,减少滤失,降低管道摩阻,并在酸压裂时增加裂缝宽度。

35.稠油——也叫重质原油。

一般具有相对密度大、黏度高的物性特点。

随着非烃和沥青质的增加、重度规律性增大。

36.稠油泵——开采高黏原油的抽油泵。

其特点是:

泵上端装有将泵和油管隔开的环形单流阀;部件采用流线型结构,以减少水力阻力,尽量增大过流断面;结构上尽量减少余隙容积,它具有二级压缩泵减少气体影响的作用,还有流体易于吸入抽油杆容易下行等优点。

37.初始析蜡点——亦称蜡初始析晶温度(在—定压力下原油中蜡质山溶解状态开始以蜡晶析出时的温度),

38.除氧剂——能除左水中溶解氧的物质。

常用的有硫代硫酸钠、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硫脲、联氨、甲醛等。

39.储采比——油田年初剩余可采储量与当年产油呈之比。

40.储集层——具有能使石油和天然气储存并可以渗流的岩层。

41.储集层原油黏度——亦称地下原油黏度。

原油保持地层条件下(包括地层温度、压力、溶解气量等)所测得的原油黏度。

42.垂向波及剖面——注入流体所触及的垂直截面积。

43.垂向波及系数——指注入流体(包括天然的和人工的)在垂向上波及的部分油藏厚度与油藏垂向厚度的比值。

44.达西定律——一定流体通过多孔介质单位截面积渗流速度与延渗流方向上的压力梯度成正比。

45.大修——对油、汽、水井进行的复杂打捞、套管修复、侧钻、加深、再次完井等井下作业措施。

46.底水——油(气)臧含油(气)边界以内直接从底部托着油(气)的油(气)层下部的水。

47.地下原油黏度——也叫储集层原油黏度。

原油保持地层条件下(包括地层温度、压力、溶解气量等)所测得的原油黏度。

48.电化学脱水器——加入破乳剂的原油经电场作用,促使油水分离沉降的脱水装置。

49.动力黏度——也叫动力黏滞系数。

牛顿流体的切应力与速度梯度(绝对值)的比值。

50.动液面——油井在正常生产时,油套环空中的液面。

51.动胶——由聚合物溶液转变而来的—种整体失去流动性的体系,

52.堵漏材料——油井压裂时或多级压裂时掺入压裂中的堵塞剂(如石油沥青等)或堵塞球(塑料球、橡胶塑料球)用于堵塞裂缝壁面降低滤失或封堵炮孔压开其他层段。

53.堵漏剂——一般用于堵塞洗井时建立不起循环的漏失层或用于降低油井水力压裂时裂缝劈面的滤失量而使用的能油溶或酸蚀的颗粒。

54.堵塞炮眼——油(气)井套管射孔孔眼产修井或其他井下作业中不慎被泥砂石块或泥浆等外来物堵塞。

通常采用酸浸、冲洗泡眼等方法处理。

55.堵水——在油井内采取的封堵水层的措施。

56.堵水剂——能减少油井产水的物质。

有非选择性和选择性两种。

57.二次采油——油井靠天然压力产油量已经衰竭后采取的延长油井寿命的采油方法。

常用的是人工注水或注气方法,二次采油一般可以再采用地质储量的15%-25%。

58.二氧化碳吞吐法——向生产井中注入一定数量的二氧化碳,然后关井一段时间,使注入的二氧化碳溶于井底附近原油中降低原油黏度,增大体积,然后开井生产的方法。

59.反冲砂——修井作业中冲砂液由冲砂管与套管的环形空间注入被冲起的砂粒随冲砂液从砂管返至地面。

60.反湿润——指介质从一种湿润性转变为另一种湿润性的过程。

61.反洗井——洗井液从油套环空进入,经井底循环后从油管排出的洗井的方法。

62.反韵律——自下而上颗粒逐渐变粗或渗透率逐渐变高的韵律。

63.反注——从油套管环形空间向井内注入的方式。

64.防垢剂——能防止在井筒和地面设备表面上除垢的物质。

65.防蜡——为了防止油井结蜡而采取的措施。

一般从三个方面考虑:

1。

保持和提高油流温度2。

抑制石蜡结晶的聚集3。

创造不利于石蜡在管壁上沉积的条件。

常用的防蜡方法有热油循环法、化学防蜡法及采用防蜡涂料油管等。

66.防乳化活性剂——油(气)井地层酸化压裂使用的酸液为防止其与地层液(如原油)乳化而加入的某种表面活性剂。

67.防乳化酸——不与地层液(如原油)乳化的酸液或其残酸不与地层乳化的酸液以免在酸化或酸压裂过程中影响酸作用半径和排液及酸处理效果。

68.防砂——对于油(水)井出砂而影响正常生产时所采取的控制措施。

常用的方法有衬管完井、砾石充填完井、人工井壁和装虑砂管等。

69.防砂胶结剂——可将松散的油层砂在其接触点处胶结合起来的物质。

70.非达西流——渗透速度与压力梯度之间不成线性关系,不服从达西定律的流动。

71.非湿润相——岩石中存在两种或多种流体时,不能优先湿润岩石的流体称为非湿润相。

72.分层测试——直接获取各分层有关地层中的流体和压力资料。

73.分层压裂——为提高多层段增产效果有针对性的选择因某种原因而未能投入生产或投产差的层位进行分层(段)压裂的技术。

74.分层注水——在进行非均质多油层开采中,为加强中、低渗透层注水,按配注要求,在注水井中实现分层控制注水的注水方式。

75.封窜——封堵窜槽的工艺措施。

在井中下入封隔器封窜管柱,然后向井中窜槽段挤入封堵剂进行封堵。

76.封堵底水——为减缓底水油田油井底水锥进而在地层油水界面打水泥隔板的一种工艺方法,用来提高单井采收率。

77.扶正器——也叫找中器,井中管、杆、柱的扶正工具。

一般用金属簧片、橡胶或树脂等材料制作,套在管柱上,减少与井壁(或管壁)的摩擦,特别在斜井中防磨损的效果显著,可延长井下工具设备的使用寿命。

78.负压射孔——亦称欠平衡射孔。

井筒内射孔压液液柱压力低于油藏压力下进行射孔。

79.改善井——亦称措施见效井。

对地层致密、地层被伤害或处于生产后期经相应的修井或增产措施而提高产量的低产井,其见效程度和有效期与措施方法、生产管理等密切相关。

80.高分子化合物——亦称聚合物。

由大量的简单分子(单体)化合而成的高分子量的物资,其分子量以百万计。

分为人工合成的聚合物和天然的生物聚合物。

81.高分子活性剂——分子量几千到几百万的物质。

其分子结构有极性部分和非极性

部分。

82。

高活性剂浓度体系——活性剂浓度高于30g/L的溶液。

83.高能气体压裂——利用特定的技术引爆炸药在地层内产生高压、高温气体压裂地层,可形成与保持多条径向裂缝,达到增产目的。

84.高浓度盐酸处理——采用盐酸浓度高于20%的酸液配制的乳化酸(油包酸)和稠化液刘碳酸钦地层进行深度酸化以提高酸化效果。

85.高强度支撑剂——水力压裂用的一种高密度型陶粒支撑剂。

86.高渗孔道——亦称高渗透流道。

孔隙介质流体运动形态的微观研究表明,流体往往沿着各自的—套互相串通的通路流动,那些由大孔隙直径组成的流道称为高渗透流道。

87.高渗透透层——油层剖面中渗透率显著高于层组平均值的生产薄层。

由于高渗透薄层的存在造成明显地垂向非均质性,使垂向上生产的不均匀性,在注水开发油田,注入水易沿高渗透薄层单层突进,使油井过早见水。

垂向上出现水线推进不均匀,降低体积波及系数,因此无论在初期的油田开发方案和中后期的油田调整方案中,均应在层系划、层系调整利注采管理方面采取综合措施,防止和减缓单层突进的出现。

高渗透层—多层油藏中具有较高渗透率的单层或层段。

在垂向非均匀质性严重的油藏中必须考虑高渗透层对层系,井网以及注水方式的影响同,尽可能地防止开发过中出现单层突进和层间于扰。

88.高黏携砂液——在压裂和砾石充填和树脂涂层砾石防砂作业中,用来向井下携带裂缝支撑剂或砾石的高黏度液体。

89.割缝衬管防砂——将带有割缝的管子下入裸眼内,用封隔器固定在套管下部的防砂措施。

90.瓜尔胶——天然聚合物。

主要成分为半乳甘露聚糖。

半乳糖和甘露糖的比值是1:

2。

在石油开采中可作为增黏剂、降阻剂、泡沫和乳状液的稳定剂,交联后可配制压裂液。

91.含水采油期——油田综合含水超过2%以后,—直开采到极限含水为止的时期。

92.含水率——指油井采出液体中水所占的质量百分数。

93.含油饱和度——也叫油相饱和度,它是岩石中含油体积与该岩石孔隙体积之比。

94.含油率——亦称含油百分数。

采出单位体积液量中的含油量。

95.合成聚合物——由石油或其他来源的单体,通过聚合反应所得到的聚合物。

96.后期裸眼完井——钻穿产层后,将油气层套管下至产层顶部,并注水泥的完井方法。

97.化学法堵水——用化学剂控制油(气)井出水量和封堵水层的方法。

98.化学防蜡——在井筒油流中加入某种化学剂延缓或防止蜡质沉积的方法。

其机理系在油管壁上形成薄膜层使蜡质不致粘附在管壁或在油流中形成分散的颗粒随油带出井外。

99.化学防砂——对于胶结疏松砂层用人工井壁防砂、固砂的方法。

向扩眼层段或直接对出砂层段注入起泡树脂(如酚醛树脂)形成渗透性多孔井壁以防止采油(气)时出砂或井壁坍塌。

100.化学清蜡——利用在井下化学反应清除井眼内、井底或射孔炮跟附近油层内部沉积蜡的方法。

101.化学驱油法——利用注入油藏的化学剂改善油藏原油—化学剂溶液—岩石之间的物化特性,从而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驱油法。

102.化学脱氧——用化学除氧剂除去水中氧的工艺过程。

环空——环绕井中管件(套管或油管)的空间,环空的外壁可以为裸眼、套管或其他管件。

103.环空压力——简称套管压力。

油套环空压力。

104.缓冲液——亦称隔离液——将两种不同性质流体隔开以防彼此千扰而改变其性质的中间液体。

105.缓蚀剂——能抑制酸液对金属腐蚀的化学剂。

106.缓蚀率——表示腐蚀被抑制程度的百分率。

电可表示腐蚀抑制剂的抑制效果。

107.缓速剂——能延缓酸液与地层反应速度的化学剂。

108.缓速酸——为延缓酸与地层的反应速度,增加酸的有效作用距离而配制的酸,

109.黄原胶——一种生化聚合物。

具增黏能力好、黏度随温度变化小、耐盐、耐剪切等优点。

110.回压——克服下游流动阻力所需要的起始压力。

111.回压曲线——回压在时间上的变化曲线。

112.混砂比——亦称加砂比。

用于表示携砂液中支撑剂浓度的一种指标。

常用单位体积携砂液中支撑剂所占的体积来表示。

113.混砂车——将压裂液和支撑剂按一定比例混配后供给压裂泵车的车装设备。

114.活性剂——少量存在就能大大降低表面张力的物质,其分子结构总是由亲水的极性部分和亲油的非极性部分组成。

115.活性剂驱——含活性剂的化学驱。

116.活性剂添加剂——活性剂作为添加剂加入溶液中,以降低界面张力或起泡作用。

117.活性水驱油法——利用低浓度活性剂溶液注入油层的驱油方法。

118.活性酸——酸—岩反应过程中具有酸蚀能力的酸。

119.活性酸有效作用距离——将盐酸挤入地层并向地层深部流动时,随着酸液不断溶

解碳酸盐岩,酸液浓度或其溶解岩石的能力将不断下降。

当酸液浓度下降到很低而变成残酸时,径向所穿透地层的深度称为活性酸有效作用距离。

120.机械清蜡——用机械方法将油管壁或地面生产和输油管线内壁沉积蜡质清除的总称。

用专门工具刮除油管壁上的蜡,并靠油流把蜡带至地面的清蜡方法。

自喷井常用工具有刮蜡片、清蜡钻头等。

120.基质酸化——注入地层的酸液与地层原有基质起反应的酸处理方法。

121.激动井——进行干扰试验时,人为地改变工作制度,以便对相邻井造成干扰的井。

122.贾敏效应——当液—液、气—液两相在岩石孔隙中渗流时,液泡或气泡流动到毛细管孔道窄口处遇阻,如欲通过窄的喉道,则需克服毛细管阻力,这种阻力效应称为贾敏效应。

123.碱水驱-——向油层注入氢氧化钠、碳酸钠、硅酸钠和磷酸钠等碱水溶液驱油。

124.碱—聚合物驱——在注入水中加入碱和聚合物以提高注入水的粘度并降低界面张力的注水采油法。

125.剪切降解——在剪切力场作用下,聚合物溶液黏度随着剪切速率增加而降低的现象。

126.剪切速率——剪切流场中液层之间的速度梯度。

127.间歇产油井——间歇自喷井和间歇产油井。

128.间歇抽油——油层供油能力低于设备最小工作能力的抽油井所采用的非全日制的周期性抽油生产方式。

129.胶凝酸——在酸中加入胶凝剂和某些添加剂而形成的一种酸液。

130.胶结物——碎屑岩中对碎屑颗粒起黏结作用的物质。

131.胶束-聚合物驱或微乳液-聚合物驱——向油藏注入一个胶束(或微乳胶)段塞,再用聚合物溶液段塞驱替的采油方法。

132.胶束溶液——活性剂浓度大于临界胶束浓度的溶液。

这时活性剂在溶液中以球形胶束聚集体存在。

133.胶束体系——活性剂、助(活性)剂、油、水、盐5种组分组成的混相体系。

134.接触角——在油—水—岩石三相周界上,从选择性润湿流体表面做切线且与岩石表面成一夹角称为接触角,一般用符号Ө表示。

它的大小表征了岩石表面被液体选择,睦润湿的程度。

Ө角—般规定从极性的液体(水)那一方面算起。

135.降滤剂——为使压裂液具有造壁性能(在裂缝壁面上形成滤饼),降低压裂液滤失量,提高压裂液效率,通常向压裂液中加入油溶性粉状物质,一般为与烃类相溶的固体粉末,以便于溶蚀后排出;也有加入液体化学剂增稠压裂液起到降滤作用。

136.降滤失剂——添加到压裂液中,使其在裂缝壁面上形成滤饼,达到减少压裂液滤失量的物质。

137.降阻剂——能减少高速流动液体流动阻力的物质。

它是通过减少紊流,减少流动时的能量损失来减少液体的流动阻力。

138.交联——线型聚合物通过分子间化学键的形成而产生体型聚合物的过程。

139.交联剂——能将线型结构的聚合物交联成体型结构的物质。

140.结蜡——随着温度、压力的降低及伴生气的分离,原油中所溶解的蜡以结晶形式不断析出,并聚集增大,沉积在油管壁上的现象。

141.解堵酸化——见常规酸化。

142.界面黏度——液—液、液—气相界面膜的剩度。

若溶液为活性剂溶液,相界面上有活性剂分子膜由于界面膜的分子结构与分子受力与相内分子不同,故界面膜的黏度与体积黏度不同。

143.浸泡时间——油气层受到泥浆浸泡的时间。

144.近井地层伤害——在钻穿油(气)层或修井、油(气)层处理中引起油(气)井周缘生产层段物理或化学堵塞,可不同程度地降低地层的产出和注入量。

145.近井地带——生产井从井底压力到地层压力的压降漏斗曲线中压力急剧下降所反应的地带。

146.井壁——井眼地层壁面。

147.井底静压——关井待压力恢复到稳定时,测得的油气层中部压力。

148.井底流压——油气井生产时井筒中油气层中部或生产层处的压力。

149.井底温度——井筒内对应于油气层中部的温度。

150.井底污染——在钻井、射孔或修井过程中,由于工作液渗漏人地层,使井底附近地区的地层渗透率降低,称为井底污染:

151.井底压差——油层压力和生产井井底压力之差。

152.井底压力——油气井井底的压力。

153.井史分析——研究和总结井投产以来的全过程,找出井和油藏合理生产、合理开发的规律性。

154.井筒——从井口到井底的钻孔。

155.井筒负压——扑筒流体的液柱压力低于地层压力时称为井筒负压。

156.井温———般指井底产层部位的温度。

157.静液面——抽油机在运转过程中,作用在抽油泵活塞上的液柱与抽油杆引起的载荷的统称。

158.聚合物驱——聚合物溶液驱油,是一种改善的二次采油技术,常用于注水的中后期,其功能是提高排驱粘度,降低水的有效渗透率使水的流度降低,改善流度比,提高波及效率。

159.聚合物驱先导性试验——矿场正式投入聚合物驱之前进行的小区块驱油试验。

它是在实验室基础上进行的,其目的是为了取得生产试验资料,以便检验数值模拟结果,并积累工艺经验,检验设施及仪表,为工业推广提矿场试验依据。

160.聚合物驱油法——向油藏注入相对高分子质量的水溶性聚合物溶液的驱油力法。

161.聚合物溶液——聚合物溶解在溶剂中后形成的溶液。

162.聚合物滞留——通过多孔介质的聚合物溶液,由于岩石的吸附和捕集作用而使岩心出口聚合物浓度下降的现象。

163.绝对孔隙度——岩石总孔隙体积与其外表体积的比值。

164.绝对渗透率——与岩石不起物化作用的单相均质流体,按达西定律在岩石中流动所测定的渗透率值称为岩石的绝对渗透率。

165.空心抽油杆——有杆泵抽油用的两端带接头的特制金属管。

空心杆组成的抽油杆柱可分为热介质提供通道,用于普通稠油、高凝油、高含蜡原油的开采。

166.空心抽油杆式泵——空心抽油杆既当抽油杆又当出油管,泵筒下端固定在套管上的抽油泵。

167.孔隙度——指岩样中孔隙体积与岩样体积的比值。

以百分数或小数表示。

168.孔隙喉道——是多孔介质中流体通过的孔隙通道中的狭窄部位.亦称孔颈。

169.孔隙结构——指多孔介质中孔隙的大小、几何形态及分布特征。

170.蜡——油井中结的石蜡,含有胶质、沥青和油质的褐黑色固态或半固态的混合物,有时其中还含有泥沙和水等杂质。

171.老油田——进入晚期开发的油田,可以指开发的时间较长,石油工业发展初期发现并开发的那些油田。

172.累积产气量——油(气)田从第一口井产出油气开始到目前为止采出气体的总量。

173.累积产油量——油田或油井自第一口井产油开始到目前为止产出的总油量。

174.砾石——颗粒直径大于或等于lmm的石英、长石类或其他矿物颗粒。

175.砾石充填——将在地面上选好的具有一定粒度的砾石,用液体携至井内,充填于具有一定缝隙的不锈钢绕丝筛管和油层部位之间,以阻止油层砂粒流人井内的填充方式。

常用的砾石充填有两种,即用于裸眼完井的裸眼砾石充填和用于射孔完井的套管内砾石充填。

176.流比度——驱动相的流度与被驱动相流度的比值。

177.漏失层——钻井或修井工程中钻井液和修井液(压井液、洗井液)进入的地层。

178.漏失井——井下作业时,由于油井开采后期地层压力降低。

致使工作液漏入地层的井。

179.毛细管压力——毛细管中平衡弯曲液面两侧的附加压力,或为毛细管中弯液面两侧非细润湿相压力和润湿相压力之差。

180.目前地层压力——目前采油过程中的地层压力。

181.目前含饱和度——油藏开发到某一时期或岩石驱替试验到某一时刻时,油藏或岩心中现有的含油饱和度。

182.泥岩——一般弱加固的黏土经过压实作用、脱水作用、重结晶作用后形成的块状黏土岩。

183.泥质砂岩——泥质含量大于15%而小于50%的砂岩。

184.年产能力——用日产能力计算的年产油量,即油田年产能力。

185.黏土防膨剂——抑制水敏性地层中黏土膨胀,防止堵塞地层孔隙的化学填加剂。

186.黏土膨胀——水傲地层钠质黏土水合作用后引起黏土膨胀堵塞地层。

187.凝胶——由溶胶转变而来的一种整体失去流动性的体系。

188.凝胶携砂液——一般指油井水力加砂压裂中使用的以凝胶为载体的携砂液。

189.牛顿流体——是指流体运动时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之间的关系遵循牛顿内摩擦定律的流体。

190.牛顿黏度——流变性服从牛顿内摩擦定律的流体的黏度。

191.pH值——用以度量溶液酸碱度的氢离子(H+)浓度的以10为底的负对数值,亦称氢离子浓度指数。

192.排液(压裂)——排出井内和浸入油气层的压裂液体和杂物的工序。

193.泡沫酸——向酸液中加入发泡剂、稳定剂等添加剂,与气体(N:

、㈤)在地面泡沫发生器中充分混合而形成的泡沫状的酸。

194.泡沫酸压裂——用具有更好的控制滤失性能和溶蚀性能的泡沫酸,达到酸化目的的工艺措施。

195.配水间——控制和调节各注水井注水量的操作间。

196.喷嘴——射流泵用来喷出高速动力液的部件。

197.破乳剂——能破坏乳状液的物质。

主要通过部分取代稳定膜的作用使乳状液破坏。

198.气锁——深井泵工作时,大量气体进入泵内,使得液体不能进泵也不能排出液体的现象。

199.气油比——气油比通常指生产气油比,它实际是天然气产量(标准条件下的)与原油产量的比值,一般以m3/t为单位。

200.前置液——用于地层破裂与裂缝延伸,使裂缝延伸达到设计要求而用的液体,是为泵注携砂液作好准备。

201.羟丙基田菁胶——由田菁胶通过碱化和羟丙基化所得到的一种改性产物。

202.羟乙基田菁胶——由田菁胶通过碱化和羟乙基化所得到的一种改性产物。

203.强化采油——强化采油是指用增加生产井数,增大生产压差和油层改造等措施提高采油速度,进行强化开采的工作。

204.强化注水——油田以高压(接近油层的破裂压力)、大排量注水和增加注水井数等措施来高注水速度的工作。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