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正语文课堂的亮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27516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8.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于永正语文课堂的亮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于永正语文课堂的亮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于永正语文课堂的亮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于永正语文课堂的亮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于永正语文课堂的亮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于永正语文课堂的亮点.docx

《于永正语文课堂的亮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于永正语文课堂的亮点.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于永正语文课堂的亮点.docx

于永正语文课堂的亮点

于永正:

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在哪里

前不久,我在执教了《第一次抱母亲》。

既没有做课件,也没有表演,却获得了师生的好评。

如果说获得师生掌声和赞叹之处是亮点的话,那么,归纳一下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我的朗读,二是学生的朗读,三是我对关键词语的理解和处理。

其他还有二些,如老师的讲解和板书的字等。

由此我觉得,语文教学的所谓“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

老师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并引导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是一种美妙的境界。

叶圣先生说:

“阅读教学总得读。

”田若先生说:

“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

”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就证明课文的容理解了,文章的思想感情体会出来了。

把课文的容和感情通过自己的声音再现出来,这是一种再创造,是赋予作品以生命。

师生能读得入情入境的语文课堂,一定是充满生机、充满灵性、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堂。

老师的读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深深地打动他们,学生的朗读能人情人境,并博得大家的掌声,能说不是亮点?

朗读的亮点,不仅体现在学生朗读得声情并茂上,即“结果”上,更体现在老师的引导上,即“过程”上。

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就不容易,更不要说读得有感情了。

我把读正确、读流利当作硬任务。

它是“保底工程”,要求人人做到。

为确保每个学生达到读正确、读流利,我是严字当头,“一字未宜忽”,就连标点符号也不放过,逗号和句号要读出区别来,叹号和问号要读出不同来。

第一节课我是逐段逐段地“过”的,必要时我作了示,甚至于领读。

尽管他们是四年级的学生了,但该领读的还要领读。

做任何事情不能从概念出发,要从实际出发。

田若先生说:

“评价一节课成功与否,首先看全班学生是否把课文读熟了。

”第二节课是“精读”,所谓“精读”,就是进一步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懂,读出字面背后的意思。

进而把课文读出感情来。

这期间离不开老师的必要讲解和朗读示。

不要以为老师读只是为了让学生模仿。

老师的读也能起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作用。

因此,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好、朗读好,万万不可缺少了老师的读。

课后有位老师对我说:

“怎样使学生把课文读得有感情,看起来,就是‘跟我读’。

”我说:

“对的。

”课堂上我和学生经常互读,互相朗读是“对话”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不能把“对话”只是理解为“你说我说”,也包括“你读我读”。

过程真的比结果更重要。

有过程,才有方法可言,才有能力可言。

指导学生把书读好的“过程”,更是我追求的亮点。

过去,我很重视“披文入情”“披文得意”。

但如果只是始于“披文”,止于“得意”,就失落了语文的本体。

“在语文阅读中,文本语言具有双重身份。

一方面,它仍然是信息的载体,认识的工具,学生必须以它为凭借,披文得意,人情悟理,学习思想,接受熏;另一方面,它又是认识、学习的对象,阅读时不仅要接受信息,更要认识掌握载体本身。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这里说的“载体”即语言文字。

阅读教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披文得意”,在阅读中掌握读书方法,另一方面(这是更重要的方面)是引导学生品味、消化、积累、运用课文的语言。

“意文兼顾”,才能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第一次抱母亲》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护士见“我”竟然不知道母亲有多重,以至于抱母亲时差一点摔倒,便“责怪说:

‘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

…责怪是什么意思?

当学生明白了是埋怨中带有一点责备的意思,我便问:

这里为什么不用“责备”,也不用“埋怨”?

学生说:

用“责备”,不符合护士的身份,太重了,因为他们毕竟素不相识;用“埋怨”,又轻了,不足表达护士对母亲的关爱。

有了这样的理解,我又问:

护士说的这句话该怎样读?

怎样读才能把“责怪”的意思读出来?

——这样做,是不是就“意文兼顾”了?

《第一次抱母亲》中有一段话:

“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

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

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

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因为这段话中的“越”是生字,所以我先教“越”字。

当学生知道了“越”在这儿作“跨”讲的时候,自然就知道了“翻山越岭”的意思是翻过一道道山跨过一道道岭了。

接着,我抓住了“重担”这个词。

我说:

“歌德说过,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看,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

当我们用两只眼睛去看‘重担’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它绝不仅仅是指挑在肩上的那副100多斤重的担子。

”在我的启发下,学生的发言热烈而精彩。

是啊,母亲肩上挑的实际上是大半边天啊!

这时,我指着板书“翻山越岭”说:

“那么,现在你对‘翻山越岭’这个词又是怎么理解的?

”学生说:

“翻山越岭指的是母亲为了子女、家庭和社会所走过的艰辛道路。

这就是品味。

语文课本中选的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真的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去品味。

不品味,语文教学就索然无味了。

味同嚼蜡的语文教学,阅读能力和兴趣的培养就无从谈起,自然也不会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

这样品味过之后,接着我让学生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带进课文中——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表达出来。

这时学生的朗读生动而感人。

——最后的落脚点还是读。

语文教学的亮点在哪里?

语文的味道在哪里?

在关键的词句里,在理解后的朗读里。

课的最后,指导学生写字。

我先请学生“读帖”,“读”完后,描红,然后“临帖”。

临写完了,我请两位学生在黑板上分别写“越”和“疚”字。

但两人写得都不规。

“越”字的右边的第一笔“横”,起笔高了;“疚”字里边的“撇”写长了,而“捺”又写短了,且没有“脚”。

于是,我请学生再“读帖”,看“越”字右边的第一笔——“横”,在哪儿起笔。

学生这才发现,它在左边“走”字的第二横处起笔。

接着,我边讲边在黑板上写了这两个字。

学生们静静地听,静静地看,听课老师也静静地听,静静地看。

当我写完了,师生发出由衷的赞叹。

他们只是赞叹我写的字漂亮吗?

总之,语文教学的亮点在“语文”里,再说具体一点,是在“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里。

所以,我现在每教一篇课文总是在钻研教材上下功夫,在朗读上下功夫;课文中的每个新词务必弄清它的意思,要求运用的,务必弄明白使用围,首先自己造几个句子;每个生字以与要板书的词语,力求写得规,做到笔顺规,间架结构符合楷书的要求。

特级教师梦钤说过:

“这法儿那法儿,钻研不好教材就没有法儿。

”确实如此。

当我把教材真正读懂了,读出味儿来了,教学方法也就随之而来了,自然语文课也上得较简单了。

最后要说的是,我这样说,绝不是否定多媒体、否定表演等手段。

 

于永正五重教学法

一、重情趣

我尊重每个学生,不仅仅让他们感到我和蔼可亲,更重要的是我理解并尽力满足他们的在需要,无论是学习上的,心理上的,还是生活上的。

在教学中,不想学生之所想,不急学生之所急,不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即使我表面上"和蔼可亲",学生也不会有较深刻的感受的。

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最需要老师的理解、同情。

我从不用一把尺子衡量全班学生。

用一把尺子量全班学生,量出来的只能是失望、灰心,甚至愤怒。

我尊重学生的个性,新生差异,从不企图把全班学生培养成"一个人"。

在我的语汇里,没有"差生"这个词。

上课要有情。

这里面也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

一是关注教材,二是关注学生。

课堂,首先是生活,其次才是教学。

课堂教学,是老师、学生和教材三者之间的对话。

课前,老师要和教材"对话",把教材读懂,掌握好,把文章所表达的意思、感情体会出来,并能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这一环是关键。

不把课文朗读得声情并茂,我是决不罢休的。

每一篇课文都有它的感情基调,课文的感情基调决定了老师上课时的感情基调。

这是课前的功夫。

进入课堂,则是三者对话,更多的是在教师组织、引导下,让学生和教材对话。

这时,这关注得最多的不再是教材、教案,而是学生。

我年轻的时候,过分地看重自己的教学设计,上课时,竭力使设计成为"艺术",可是一些顽皮的孩子,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并不珍视我精心设计的这份"艺术",并不"配合默契"地去共同创造这份"艺术"!

艺术在哪里?

我惘然了。

现在明白了,教学艺术首先是善待学生的艺术,是在师生之间的情中。

因此,课堂上,我的现任是组织教学,是引导,是点拨,是鼓舞,是激励。

有人说,老师走进课堂之前,要准备一百顶高帽子,上课的时候,随时戴在学生的头上。

这个说法我赞成。

我对学生的情是通过"戴高帽子"传递给学生的,是通过解惑传递给学生的,是通过耐心与激励传递给学生的,是通过期待、鼓励的眼神传递给学生的,是通过抚摸与微笑传递给学生的……总之,我尽可能满足学生的需。

我喜欢把芝麻说成西瓜:

"这个问题很难,你居然思考出来了,了不起!

""这段课文读好不容易,你只念了两三遍就这样出色,不简单!

"我常常反话正说:

"刚才我说过,万一第四遍没读好,还有第五遍。

第五遍果然读好了!

请你介绍一下怎样才能读好课文的经验。

"我清楚地知道,在儿童的世界里,伟大不是大海,而是溪流。

在他们的眼里,老师的一份宽容和善待,一声同情和慰劝便是伟大。

它是老师心中藏着的爱意和善意的自然流露,这种流露便是一种非常简洁的教学风格和令学生感动的教学艺术。

这样说是不是就不要批评了呢?

不是的,对于严重影响别人学习的行为,对于那些视学习为儿戏、经常拖拉作业的人,还要严肃批评。

但有一道界线不能逾越,那就是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要尊重他们的人格。

每逢这种情况,我便会提醒自己:

"记住,你是老师。

"过了不惑之年,我觉得自己才真正成熟了。

成熟是不断汲取各种营养的结果,是不断反思的结果,是不断修正自己错误的结果。

做到对学生有情,还得有好的师德,有较好的个人修养,说浅显一点,要善良,要有丰富的情感。

无情无义当不好老师,心肠硬,动辄训斥学生,当不好老师,更教不好语文。

因为语文的人文性最强,最富有情趣。

清代学者袁枚说:

"文以情生,未有无情而有文者。

"一篇篇优美的课文都是作者感情的产物。

试想,一个情感不丰富的人,怎么给体会出其中的味道来呢?

又怎么能在课堂上实现与教材、与学生三者的对话呢?

没有感情的对话是苍白的,没有感情的教学技巧同样是苍白的。

所谓"趣"就是课要上的有趣味性,让学生愿意学,乐此不疲。

不要以为热热闹闹才算有趣,戴上头饰表演表演、做个"课件"演示演示才算有趣。

这样理解就浅了。

首先要钻研好教材。

古人说,读书有三味。

读经味如"稻梁",读史味如"肴馔"(即丰盛的饭菜)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即用鱼肉等制成的酱)。

意思是说,读书既是生活的需要,又富有各种情趣。

我每次备课都是先埋头读课文,读呀,想呀,读呀,什么时候读出门道来了,什么时候兴奋起来了,什么时候才肯罢休。

只要我读得有一种兴奋的感觉,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那就意味着教学的成功。

读到这种程度,即使不写都教案,也能把课上得有滋有味。

这法那法,读不懂教材就没有法。

读懂、读出文章的妙处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要读出感情来。

老师绘声绘色的朗读也会使语文教学富有趣味性。

读是我的"绝活"。

有的课文我能读得学生眉飞色舞,有的课文我能读得学生潸然泪下。

实践证明,声情并茂的朗读会使学生借助听觉形象进入文章的意境,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从而使他们产生学习、探究的需要和兴趣。

此外,要精心设计教学程序,使其有新异性。

一节课哪怕只有一点、两点,哪怕是一个精当有意思的提问。

只要出其不意,就会使学生感到有趣味。

"文如看山不喜平",上课也是如此。

二、重感悟

什么是重感悟?

说白了,就是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读书,自己去领会。

它是对繁琐分析、先生讲学生听、一问到底的教学状况的否定。

它的指导思想是尊重学生的主人公地位,尊重学习语文的规律。

悟什么?

首先悟其义,课文容要读懂,至少要粗知大意。

(事实上,只要读,课文容是不难理解的。

)还要悟其情,悟其法,即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悟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

这是基本要求。

怎样悟?

一个字:

读,一边读一边想。

朗读法是教语文的根本这法,也是学语文的根本之法。

既然语文教学说到底是一个"读"字,那么在教学中我是怎样做的呢?

1.备课先备"读"。

反复读,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读出语感,读出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妙处。

读到"其方皆在吾口""其意皆出吾心"为止。

备课不等于写教案,我是把工夫花在钻研教材上的。

备课于心是最重要的。

至于写教案,因课而异对熟悉的,特别是教了多遍的课文,往往只写个提纲,记下新的体会,新的方法;新接触的课文,便写得具体一些。

写得最多的是自己的新感受、新体会、新方法和自己满意的作业设计等。

虽说多数词语具有模糊性,也不一定对学生讲解,但我还是一个个查词典,一个个记在书上;凡是拿不准的字,全都查字典,把握准读音。

虽然,我给学生只有一碗水,但我总是把自己这一桶水盛满。

我使用过的教本,总留下我读过的密密订麻的痕迹。

不动笔墨不读书(只要是自己的书)。

我这样帮,也要求学生这样做。

现在我常常只两三遍就能把课文读得较好,大概与我的生活阅历的丰富,爱好广泛,情感的丰富,教学经验的丰富分不开的。

但真正把课文把握好,读出妙处,不是三遍两遍的事。

我深深感到,朗读是语文老师(也是其它学科的老师)的一项基本功。

2.课堂上,第一件事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流畅。

这是"保底工程",切不可认为这很容易,全班学生都要做到这一点是要下一番苦功的。

对个别学生,到了高年级,有时我还一句一句地领着读。

著名特级教师高万同老师说:

"朗读是符号言语化的过程。

这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能做到正确、流利就不容易了,更不要说读得有感情、读出语感来了。

"每篇课文,我一般都要花费一节课的时间指导读。

做到每个人都读通顺,一部分人读出感情。

在这个过程中,我做的事是指导、疏通。

指导读好,疏通阅读中的障碍,如帮助理解某些词义,某些句子的意思。

接下来做的第二件事是品味赏读,在微观上探究。

在这个环节上,或抓住在文章的结构中起关键作用的词语,表现力特别强的词语;或抓住特别精彩的句、段;或抓住表现手法上的精彩处,等等。

这一环节最见老师的功力,最能看出老师把握教材的水平、驾驭课堂的能力和老师本人的素养。

课上得精彩不精彩,往往就看这里;学生的语文能力常常在这时得到发挥和提高。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与教本、学生与老师、老师与教本之间的对话,首先是朗读的交流,其次是见解的交流和评价的交流,但是后两者适可而止。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是为了在读中学会阅读,为了发展语言,为了提高人文素养而读的,而不单单是为了理解、领会容而读的。

把时间过多地用在"小组合作"上,用在讨论评价上,有悖于语文学习的根本宗旨。

我的责任是指点迷津和激励。

当然,不能否定必要的讲解。

赏读后,接下来我做的第三件事是要求把精彩之处熟读成诵(但不一定课课背诵)。

"微观探窿",最重要的要抓住"要害",切不可面面俱到。

任何感悟都是有度的,是在不经意中的,因人而异的。

感悟到的东西,有时是说不出来的,也不一定要求学生说出来,意会就行了。

我们应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感觉,不应该也不可能只有一个答案,一个结论;不应该也不可能把全班学生培养成"一个人";语文教学不宜太强调"合作学习";辅助手段的使用要恰当适度,因为阅读教学的根本手段是读感悟。

还是我常说的一句话:

"告诉",只能使学生得到"兔了"。

最后,有必要再说一说思想教育的问题。

语文学科的思想教育首先是课本编者的事。

他们选的课文有什么"思想性",学生读了就会受到那个"思想"的教育。

田若先生早就说过:

"课文读懂了,思想教育就跑不了。

"老师的责任是指导学生读好课文。

学生把《一把油布伞》读得眼含泪花,能说他没受到感染?

这难道不比让他们记住"伟大的母爱"这个标签好?

思想教育不能"穿靴戴帽",更不宜"联系实际","影射"学生。

"影射"常常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有位教育家说:

"当孩子意识到你是在教育他的时候,这样的教育往往是失败的。

"语文学科的思想教育,也是"自得"的好,是"细无声"的好。

三、重积累

说到"重积累",我们还要从学习语文的目的谈起。

学习语文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掌握语言这个工具,语文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语言哪里来?

走进校门以前,是听来的,是在"听说"的实践中"习得"的。

进了校门则主要是从书本中读来的,在读、写的实践中"学得"的。

语言靠积累,能力靠实践。

小学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期,是记忆的最佳期。

我曾看过一份报告,报告中说:

"儿童在三岁左右就基本掌握了本民族语言的发音和基本的语法结构,儿童习得语言的能力是惊人的","在语言发育的关键期,脑结构的可塑性特别强,因此儿童有极强的语言能力"。

我们过去对儿童学习语言(特别是母语)的潜能明显地估计不足。

我们的语文教学,看课,轻课外;重结论,轻过程;重理性,轻情感;重理解,轻积累的情况特别严重。

其中,该记住的没记住,该积累的没积累是最大的失误之一。

在孩子们记忆的高峰期不让他们读、背,我们是有愧的,而且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是无法挽回的。

我说的积累,不仅是语言的积累,还有生活的积累和感受(包括情感)的积累。

这三者缺少了任何一点,都学不好语文。

语文教学就是要强调记忆、积累,而理解是在积累的基础上大脑自动调出、匹配与耦拿来过程。

特别在在孩子的年龄尚小,多以形象思维为主,汉语言文字又具有很强模糊性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直觉感悟往往比理性的逻辑思维更加重要和管用。

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绝不能就课论课搞平面搬移运动,也不能将课文任意肢解搞"散装零售"式的分块教学,更不能关起门来教学,而是要强调整体感悟和科学有效的积累。

做到哪三个积累呢?

第一,语言的积累。

教学中要十分重视读和背,要按照学习语文的规律教学。

对那些"不必解"的东西,我坚决做到"不饶舌";对那些小学生目前还"不可解"的,我常常强调的是"粗知大意",先"吞咽"后"反刍";对那些对学生一生都用得着的东西,不但要求熟记,而且要想办法让他们记得快、记得牢。

这样做,目的只有一上,那就是在学生应该积累的时候,尽可能多地、愉快地记下他们应该记住的"精品",为他们打好"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底子。

第二,重视课外阅读。

实验已经证明:

只有当学生的阅读量达到课本的4.5倍时,才有可能形成语文的自学能力。

重视什么,抓什么,学生便会什么。

我带实验班时,学生人均背古诗文100多首(篇),还有能背300首(篇)的。

至于阅读的其它书报根本无法统计。

他们中的不少人到了中学、大学都是佼佼者,不能不说与小学打下的语文功底有关。

做读书笔记也是一种重要的积累手段,我这样做,尝到了甜头,于是也要求我的学生这样做。

叫他们记住:

好记忆不如烂笔头;一定叫他们尝到"甜头",尝不到甜头,日子久了就不愿意做了。

现在有了电脑,也可以帮助我们积累,把好的东西(包括整篇文章、句、段等等),随时储存到里面去,需要的时候再调出来。

著名小学语文教育家庆先生说:

"学理如筑塔,学文如聚沙。

学语文是'无序'的,就是今天读一篇,明天读一篇,今天记住一个字,明天学会一个词,日久天长,积累多了,这个工具就拥有了,说话、写文章,就越来越自如了,就能出口成章、下笔成文了。

"他又说:

"学语文好比在天上布云,云布得越厚,雨下得越大;又好比在口袋里攒钱,钱攒多了,就不愁花不出去。

"生活和感受的积累。

现在的孩子对大自然、社会接触得太少,活动也太少。

据我所知,如今农村的孩子,会爬树的很少,城市的孩子会游泳、划船的敢不多,更少徒步远行的。

城市的孩子真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了。

他们到了农村,还真有把麦子当成韭菜的!

再者由于独生子女多,人们都住进了高楼,彼此不相往来,所以人与人之间少了一份接触,少了一份情。

学生生活单调,感受不多,情感不丰富,再加上书读得少,因此他们的"心理词典"所储存的"词条"就少得很。

这势必影响他们的理解,影响他们良好情感的形成。

我经常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带到博物馆去带到军营去,带到工厂去,经常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

学生的生活丰富了,感受自然就增多了。

我带过两轮实验班,每个班都和一所农村小学的对等班结为友谊班,性别相同的学生一一结为"对子",成为朋友。

指导他们定期通信,每年还到对方学校、家庭做客一次,搞一次活动,或看飞机,或钻坦克,或看解放军操练、射击,或共同爬山、垂钓,让城里的孩子了解农村,让农村的孩子了解城市……我的目的是给每个学生一个金色的童年,给每个学生留下美好的记忆,是为了把孩子教出灵性来,让他们玩出灵性来。

"灵性"是什么?

是丰富的语言、丰富的经验、丰富的积累和善于用脑子所产生的智慧。

语文老师要有积累意识,语文教学要重积累,而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如古人所云: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四、重迁移迁移就是举一反三,就是运用。

语文是人类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当然掌握了就是运用。

在教学中,要边学边用。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特而福特提出了一个口号叫"为迁移而教";孔子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学而时习之"和"举一隅而以三隅反"的理论,强调的也是一个"用"字。

学了不用,或者不会用,知识就成了死的了。

语文教学中的迁移主要是指的是读的迁移和写和迁移。

我的做法是:

对学生号召,示,检查,鼓励;对家长,两个字:

动员。

动员他们为孩子做(或买)书柜,刻藏书印章,买课外书,订报刊。

对学生的号召、示、检查、鼓励缺一不可,要"四管齐下"。

一旦学生得到期益处,被书"迷"倒了,到了手不释卷的程度,那就意味着养成习惯了。

至于家长方面的工作,除了直接对家长谈外,我还常常借学生的嘴去说服自己的父母。

假如我得知某一位学生的家长买了书,某一位同学的家长为买书花了很多钱,马上便在班里重其事地讲。

讲过之后,保准多数学生会向父母说,并且会取得好效果--不用多久,其他学生的家长也会效法。

孩子提出的要求--而且这是别的家长已经做过的,已经有了"先例"--家长往往会不声不响地解囊,予以满足。

但读课外书要引导。

对一些不爱读书的学生,我便请家长多买童话和故事情节紧、有趣的书读,以便吸引孩子;对粗心的学生,我则常看他们的读书笔记,常常和他们讨论书中的人物和故事,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我要求人人做读书笔记,主要是摘抄。

不动笔墨不读书,还要求每位学生读书做记号。

记号实际上是思维的痕迹。

凡是读过的书一定要留下读过的痕迹(只要是自己的)。

凡是不认识的字要查字典,为其加上拼音,写上注释。

凡不理解的词语做个问号,凡认为写得精彩处、重要处,划上波浪线,等等。

养成做记号的习惯十分重要,它可以养成思考的习惯,可以培养学生抓要点的能力。

什么叫"会读书的人书越读越薄"?

即会抓要点,能提纲挈领。

我们应当培养学生装这个本事。

我的这个本领是跟我小学校教历史的白老师学的。

他每教一课,便把重点划下来,他说一句,大家划一句,把划下来的句子一念,竟很通顺!

一篇课文经白老师一划,变成了几句、十几句话。

我读中学、师时,便自己划。

坦每教一课,我便用蓝笔划出我变为重要的地方。

期末复习,我先把课文(包括各门功课)通讯一遍,边读边用红笔划既省时又省力。

我36岁那年到市委党校学习哲学、政治经济学等理论时,由于我善于抓要点、重点,所以我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前茅,许多比我学历高的人都考不过我。

问题是老师必须爱读书,会读书。

怎样进行由读到写的迁移呢?

从大的方面来说,小学生的作文练习,都是由读到写的迁移,所以我十分重视作文训练。

模仿是儿童的天性,是一切学习的开始。

我从不先考虑什么"创造",但也不要求学生刻意去模仿,更不要去抄袭,一切都有在不经意中,一切都要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

哪些学生可以不指导,哪些学生要做些提示,哪些学生要手把手教,都要心中有数,做到因材施教。

从小的方面来说,根据学习的课文,进行片断仿写,如写一段对话,写人物的外貌,写一段场景,写与课文中结构相同的一段话,用几句话把课文的意思概括一下,笔答课后的某个问答题等等的"小练笔"也是写的迁移,是看得见的最直接的由读到写的迁移。

在教学中,我是大、小都抓。

每次小练笔都昼让学生学得有意思,愿意写。

虽说要"大量读写,读写结合"(朱作仁教授语),但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量要适度,要求很低。

总之,语文教学不能把孩子教死,要少做题,多读书。

要让孩子读出灵性来,读出诗性来,写出童真来。

五、重习惯

我谈的习惯,包括两点:

一是学习习惯,二是运用语言的习惯。

学习习惯主要指爱读书报的习惯,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圈圈点点,作批注等),做读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