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读书知识竞赛习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26597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读书知识竞赛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师读书知识竞赛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教师读书知识竞赛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教师读书知识竞赛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教师读书知识竞赛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读书知识竞赛习题.docx

《教师读书知识竞赛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读书知识竞赛习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读书知识竞赛习题.docx

教师读书知识竞赛习题

1教师读书知识竞赛习题

必答题:

一、选择题:

(1号选手回答)

1、好的课堂教学给予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更多的是学习动机的唤醒、学习习惯的养成和(B)的提升。

《新课程备课新思维》

A、学习品质B、思维品质C、学习方法

2、关注儿童的(B)是教育者最重要的工作。

《给教师的建议》P382

A、学习B、健康C、生活

3、学生的学习方式应该是(C)的《新课程说课、听课、评课》P97A、个性化B、一元化C、多元化

4、“生活即教育”是(B)提出来的。

《陶行知教育名篇》

A、杜威B、陶行知C、苏霍姆林斯基

5、教育的终极目的是(C)

A、掌握知识B、学习文化C、培养人

6、新课程改革中,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是(C)。

《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P166

A、集体备课B、互相听课C、自我反思

7、小学的主要任务是(A)。

《给教师的建议》P9

A、教会儿童学习C、培养记忆力D、发展学生的智力

8、一个好教师最重要、最难做到、也是最为缺乏的是(A)。

《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P198页

A、深厚的文化底蕴B、教育的理想和信念C、教育的智慧

二、填空(2号选手回答)

1、一堂好课最基本的三要素是:

(真实的学习过程、科学的学习方式、高超的教学艺术)。

《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P43

2、陶行知先生说:

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陶行知教育名篇》P345   

3、实现教学互动的双翼是(善教)和(乐学)《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P45

4、(阅读)和(书写)是学生的两种最必要的学习工具,也是通往周围世界的两个窗口。

《给教师的建议》P105

5、新课程提倡的三种学习方式分别是(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说课、听课、评课》P9

6、管建刚老师认为,教师应该是一个有约束感的人,约束感的底线有两条,一是(合理地处理与集体的关系);二是(能够在工作中控制自己的情绪。

)P53

7、新课程教学评价倡导的基本理念是(关注学生发展、强调教师成长、重视以学论教)。

《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P10

8、苏霍姆林斯基在实际工作中始终把握的“两套教学大纲”是(第一套大纲是指学生必须熟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第二套大纲是指课外阅读和其他的资料来源)。

《给教师的建议》P16

三、判断(3号选手回答)

1、让教师具备编制试卷的能力,就是为了方便教师随时考学生对吗?

为什么?

《不做教书匠》P141

不对。

让教师具备编制试卷的能力,不是要让教师没日没夜地出试卷考学生。

恰恰相反,是为了不让学生做没有意义、没有价值的试卷,从而让学生省出余力去做更有益的事。

2、“生活是教育的源泉和动力。

”这个观点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P94

正确。

生活为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教育因人的生存和发展而产生,因人类社会生活的变迁而变迁,没有人的生活便没有教育。

离开了人的生活需要,教育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生活中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等为教育奠定了物质基础,人的现实生活为教育提供了范例,未来生活又为课程发展指明了方向。

3、合作学习是本轮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对吗?

为什么?

《教学组织策略与技术》P41

不对。

合作学习其实是一种古老的教育观念和教学实践,我国最古老的教育专著《学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由此可见,早在两千多年前,教育者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上,就强调学生之间的彼此切磋和相互交流。

4、教学结构设计要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唯一宗旨对吗?

为什么?

《备课新思维》P135

对。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学生发展”作为基本的课程理念,“学生发展”既指全体学生的发展,也指全面和谐的发展、终身持续的发展、活泼主动的发展和个性特长的发展,在此背景下,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应体现这一思想,为每位学生的发展创造合适的“学习条件”。

5、教师的职业倦怠感是由身体劳累所致,这种说法对不对?

简要说明理由。

《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P37—49

不对。

教师的职业倦怠并非身体劳累所致,而是来自心理的疲乏。

它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压力所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

造成这种状态的原因包括社会因素、组织因素、职业因素和个人因素四个方面。

它对于教师自身、社会、学校、学生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是一个无形的杀手。

要克服和缓解倦怠,需要社会支援,合理期望;学校支持,为教师施展才华创造条件;教师自身努力,保持良好心态。

6、教育是一种保护,在保护学生的身体不受侵扰的前提下,教育还需要保护学生的自尊、自信、保护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尊严。

这种说法对吗?

为什么?

《不做教书匠》P166

对。

这些“保护’都基于要让学生得到心灵上的安全。

人,只有在生理和心理双重安全的前提下,思维才会无比敏捷,做事才会无比专注和投入,才会拥有快乐感和幸福感。

在这种状态下学习,教育才会是快乐的。

7、对后进生越是用粗暴的教育方式,得到的教育效果越是令人失望。

这种说法对吗?

为什么?

《不做教书匠》

对。

因为,粗暴的教育方式容易使学生破罐子破摔。

对这样的学生,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长处,尊重他们,欣赏他们,让他们从老师那儿获得自信和尊严的信息,帮助他们找回做人的尊严,这样的教育才是微笑的教育,是学生喜欢、向往的教育。

8、创造的儿童教育就是说教育可以创造儿童对不对?

为什么?

《陶行知教育名篇》P321

不对。

创造的儿童教育,并不是说教育可以创造儿童。

儿童的创造力是千千万万祖先与环境斗争所获得而传下来的才能精华,环境可以加强或削弱、培养或摧残这种创造力,教育就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发挥这创造力。

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

抢答题:

1、自主学习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教学组织策略与技术》P22

参与的过程性、参与的主动性、参与的情感性、参与的有效性

2、当前教师应具备哪五项专业能力?

《不做教书匠》P139

教材解读能力、与学生交往的能力、课堂组织管理能力、突发事件处理能力、试卷编制能力。

3、怎样才能从教书匠成长为一名真正的教师?

《不做教书匠》P149

一个教师肯读书,善读书,加上愿思考,勤思考,他就能从教书匠的行列中走出来,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

4、受欢迎的合作型教师有哪几个方面的特征?

《不做教书匠》P82

学习力强,行动力强,宽容力强,沟通力强。

5、陶行知先生从爱迪生的幼年生活得到了哪两点启示?

《陶行知教育名篇》P294

一是科学要从小孩学起;二是科学的幼苗要爱护才能保全。

6、陶行知先生认为引导学生努力求学的要件有哪些?

《陶行知教育名篇》P104

一是好学的教师同学,二是可学的工具,三是必学的督促。

7、一堂好课的总体要求应体现在哪些方面的统一?

《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P45建构性、生成性和多元性

8、一个完整的说课应包括哪五方面的内容?

《新课程说课、听课、评课》P24

说教材、说目标、说学情、说教法、说教学程序

9、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小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儿童学习,儿童学会学习需要五把“刀”,这五把“刀”指的是?

《给教师的建议》p134

读、写、算、观察、表达

10、主题型说课是以什么为主题?

《新课程说课、听课、评课》P19

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或热点问题

11、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小学教师应该教会儿童怎样阅读?

《给教师的建议》P10

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

12、家校沟通是一门艺术,学校和家庭沟通的“催化剂”是什么?

《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P152

理解、尊重与爱

阐述题:

1、在自主学习的课堂上,学生可能提出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教师如何应对并逐渐提高学生提问的质量?

《教学组织策略与技术》P33—34

(1)要鼓励提问。

要创造一种学生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疑就怎么问的氛围,教师要以亲切的微笑、温和的语气、和善的目光、适时的点头使学生放开胆子,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以平和的心境表示自己的异议,叙述心中的疑惑。

要求学生全程参与,全员提问,使整个学习过程成为学生质疑、探究的过程。

(2)要灵活处理。

在有限的时间里,教师须对众多问题全面把握,迅速权衡,确定哪些问题由学生独立探究,哪些问题让学生合作探究,哪些问题需教师适当提示,期间,教师还应注意追问和反思学生为什么会提这样的问题,从中挖掘出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将学生的兴趣与心愿发展为稳定的心理倾向,最终变成学生美好人格的一部分。

2、管建刚老师认为:

“在今天,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需要一场心灵的战斗——与物欲对抗的战斗”。

你认同这种说法吗?

请简要阐述理由。

《不做教书匠》(P15)

我非常认同这种说法。

我们不排斥教师应该享有更好、更殷实的生活,但我们必须拒绝被物质奴役的生活。

教师应该是一个精神的领袖。

一个教师的幸福,不在于是否拥有别墅、汽车,也绝不是别墅汽车能衡量的。

有钱人的物质生活比我们优越,这是不争的事实。

但幸福生活的标准不是由贫富决定的。

也许我们终身都不能够富贵,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平凡普通的教育生活中找不到幸福,幸福的界线由你自己划定。

人生真正的幸福不在于拥有什么样的物,而在于拥有什么样的人。

一个人拥有再多的物,无非是为了吸引更多人的眼球,从而产生一种所谓的满足与畅快。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能拥有众多真心爱戴你、尊敬你的人。

而和学生真诚、纯洁相处,却可以赢得孩子纯真的心。

只有跳出物欲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

3、“每一个青年教师都可以成为大写的“有为”的人,基础不是问题,起点也不是问题“。

你认同这种说法吗?

请谈谈你的理由。

《不做教书匠》(P22—24)

我非常认同这种说法。

那些认为自己底子不好,就成不了大器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

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工作能否做出成绩,态度占85%,知识和智力只占15%。

美国NBA最杰出、失误最少的后卫博格斯,是个身高只有1.60的小个子,小时候的他立志要做NBA的篮球队员,因为身高的原因,不知有多少人取笑他。

但在博格斯没有后退,他更加刻苦地练球,并在练习中发现了个矮的优势,最终,博格斯成功了。

由此看来,先天的不足,完全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扬长避短。

达尔文上学时,所有的老师和长辈都认为他资质平庸,与聪明沾不上边。

爱因斯坦四岁才说话,七岁才认字,老师的评语是“反应迟钝,不合理,满脑子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但他们在嘲笑面前依然保持自我,保持不懈的努力和奋斗,依然在心底里对自己说“我行,我可以”,这是他们从众人眼里的庸者变成世人眼里的伟人的重要原因。

大量的研究表明,聪明并不必然导致成功。

最有成就的人,往往并不是最聪明的人。

成功最需要的是一种精神品质,需要坚忍不拔的毅力。

所谓“勇者无敌”。

成功说来就这么简单,勇敢的面对每一项工作,接受每一次挑战。

每一次接受或许都是一次阵痛,但同时也是一次难得的成长机会。

请从眼前的安逸、享受和懒散中走出来,从现在开始“起飞”,“只要开始,永远不晚!

4、为什么当老师的要“学而不厌”?

《陶行知教育名篇》P62

中国“四书”上有两句话: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这是千古不灭的格言,并且是两句不能分开的话。

因为只有“学而不厌”,才能够做到“诲人不倦”。

例如我们来教一班小学生,如果自己一点都不研究,只照着别人编的书本,自己抄的笔记,依样画葫芦的去教,当学生的肯定不能从中受多大的益,当老师的也觉得不胜其烦,没有多大的兴趣,这样的教学生涯,不能不厌烦了。

如果当老师的,自己天天去研究教学,有所得随时传授给学生,这样学生会受益较多,当老师的也会觉得有无穷的乐趣。

所以学生求学固然要“学而不厌”,就是当了老师,也还是要继续“学而不厌”。

5、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科学而艺术地把握和处理预设与生成的辩证关系?

《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P79

一是重建备课制度。

不上无准备之课,是科学而艺术地把握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的重要前提。

准备充分,就能预设好、生成好。

仓促、草率、“过于自信”或不负责任,就不能很好地预设和生成。

因此,预设和生成都要从备课开始。

要根据便于操作、注重实效的原则,加快探索、重建新的备课制度,为教师科学地把握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奠定基础。

二是重视专业发展。

术业有专攻,一个缺乏基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的教师,既“预设”不好,也“生成”不好。

因此,要有效地帮助教师科学地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必须高度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是引导实践反思。

在实际课堂观察中,那些善于反思、经验丰富的教师往往能从容不迫、游刃有余地处理好教学中的一些“突发事件”,把这些“突发事件”生成为重要的教学资源,产生意想不到教学效果。

但是,当类似的“意外”出现在缺乏经验的教师的面前时,他们往往手足无措,既不能抓住机遇,预设的目标、内容和步骤也往往被这种“意外”打乱。

这些都与反思和经验有关。

因此,引领教师在理论指导下进行实践反思,积累经验,是促进教师科学地处理好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必由之路。

四是培育教学智慧。

造就智慧型教师,是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迫切要求。

在理论指导下大胆实践,在实践基础上经常进行深刻地反思,积累经验,形成教学智慧,再以高超的教学智慧来把握和处理复杂多变的教学情境和问题,是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艺术形成的必然逻辑。

一个没有智慧、缺少灵气、只会照搬教条的教师,绝不可能在教学中做到科学地预设并艺术地生成。

6、在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该如何使学生做到放开、放胆而不放任,自主、自由而不自流?

(《教学组织策略与技术》31页)

这是自主学习理论和和实践研究中不可回避而又比较棘手的问题。

我们要把握“自主”与“自流”、“放开”与“放任”的界限,有效地实施自主学习中的调控,避免出现“一放就乱”、“一统就死”的现象。

为此,首先要实行目标导向。

自主学习中的目标控制,就是引导学生始终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学习探究。

教师始终要纵览全局,细心分析,不妨采取“提示”“收缩”“调整”等诸多方法,这样才能保证学习目标的达成,保证自主学习的效率。

其次是实行程序控制。

自主学习的目标达成需要一个过程,各学科都有自身的学习规律,我们既要根据这些规律安排学习程序,引导学生进行有序的学习和探索,又要根据课堂教学实际,进行必要的超越和调整。

第三是要实行灵活调控。

不仅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选择相对一致的学习方式,而且要善于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提供必要的学习支撑。

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不仅是形式上的互动,更是心灵上的默契;不仅是表面上的依存,更是实质上的互信。

7、请简要阐述教师教学设计需要的三重境界《备课新思维》P87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这是古人的教学思想,这种思想以直传承至今,这种思想突出强调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的重要性,但确存在偏激与欠缺之处。

授人以鱼,并非不如授人以渔。

授人以渔,还需悟其渔识。

第一重境界是授人以鱼。

是要教给学生知识,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形成能力,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基础,能力的培养以知识为载体,知识和能力是不能割裂的。

在这重境界中教师要有前瞻性。

第二重境界是授人以渔。

重在思维的开发,让学生从没有方法到学会一些方法,再把这些方法融会沟通,使学生能不断地创造出新的方法。

第三重境界是悟其渔识。

悟其渔识主要靠“悟”而不是靠“授”,可让学生自发地悟,又可有意识地分阶段引导学生悟。

这三种境界是从教师给学生水,到带领学生去找水,最终使学生形成寻找水资源的见识,创造出新的找水方法的过程。

是教学的三个阶段,不能厚此薄彼,不能有所跳跃。

这三个阶段虽有交叉,却是一个递进上升的过程。

8、“善教”和“乐学”是实现教学互动的一对有利翅膀,其中“善教”在教学互动的中应注重哪些方面的问题?

《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P45

1、找准切入点。

教学互动,必须找准切入点。

找准切入点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准确把握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基础,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特点、性格特征,以便在教学互动过程中“有的放矢”,让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

2、点击兴奋点。

要维持教学互动的良好氛围,保持学生积极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就要善于培植学生的兴奋点,不断地激发和引导学生就某个问题进行质疑、讨论、争辩和探索。

3、寻求发散点。

教学互动中,教师要努力寻找知识生成、知识扩展的发散点,要善于打开学生思维的空间,释放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开发学生沉睡的潜能。

寻找发散点,并有效进行思维的发散,要求教师具有开放的思维方式和广阔的知识背景。

4、形成整合点。

教学互动要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和预期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学不仅要善于放开,也要善于收拢;不仅要发散,也要整合;不仅要有知识总量的增值,而且要形成知识的序列和结构。

因此,在教学互动中,教师要始终清醒地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具有一种围绕规定的教学目标,把握教学过程整体性和结构性的强烈意识和较高能力。

风险题:

10分题

1、探究性学习的一般步骤是什么样的?

《教学组织策略与技术》P71

一是选择问题,二是提出假说,三是实施探究,四是解释结论,五是评价反思。

2、尊重学生的五个基本内容是什么?

《不做教书匠》P179—180

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劳动、尊重学生的隐私

3、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怎样才能促使每一个学生都投入学习?

《教学组织策略与技术》P45—46

(1)合理分组。

(2)角色分工。

(3)做好学习评价工作。

4、新课程教学评价中教师自我反思的几种形式?

《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P175

课后备课、教学后记、反思日记、行动研究、教学诊断、案例研究、观摩分析。

5、请叙述探究性学习中“知识发现式”的一般程序。

《教学组织策略与技术》P76

一般程序是:

从已知的学习内容出发→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综合→得出结论。

6、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备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新课程备课新思维》P19—24

基本要求是:

体现预设与生成的统一、尊重差异性的理念、生活化的理念、课程资源整合的理念、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转变的理念。

7、如何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说课、听课与评课》P11

首先,教师要确立新的教学观,积极转变教学方式;其次,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新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最后,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8、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如何与教材展开对话?

《新课程备课新思维》P49—52

一是通览全局,整体把握。

二是酌取精要,以小见大。

三是融会综合,荟萃精华。

20分题

1、从哪几个方面可以判断教师提出的问题是否有效?

《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P59

问题的来源、问题的呈现、思维的含量、出现的时机、问题的密度、研究的方法。

2、一堂好课中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P44

组织艺术、引导艺术、合作艺术、激励艺术、语言艺术、板书艺术、练习设计艺术、“顺应”和“同化”艺术

3、新课程背景下,备课不应再是一个短期的行为,而应是一个长期积累、不断发展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上教师应进行哪些方面的自我反思?

《新课程备课新思维》P103—110

一是我的知识够丰富吗?

二是我的教学技能够完善吗?

三是我的情感丰富吗?

我的态度积极吗?

我的价值观正确吗?

4、应从哪些方面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基本功?

《新课程说课、听课与评课》P102

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安排、教学语言、课堂板书、教态、教学媒体以及学科专业能力、应变能力和教学设计

5、怎样使小学生愿意学习?

《给教师的建议》P162

(1)激发学生掌握知识的愿望。

(2)给学生创造一种丰富多彩的、引人入胜的智力生活。

(3)以识记、背诵促进教学和学生的智力发展。

(4)使书籍成为学生最有吸引力的信息来源。

(5)让最差的学生也能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并体验到思考劳动者的自豪感

6、哪两种心理对儿童有害?

为什么?

《陶行知教育名篇》P332

对儿童有害的两种心理:

一是忽视;二是期望太切。

忽视则任其像茅草一样自生自灭,期望太切不免揠苗助长,反而促其夭折。

所以合理的教导是解除儿童痛苦,增进儿童幸福的正确路线。

我们必须沿这路线进行,才能使儿童脱离苦海进入乐园。

7、听课时要听什么?

《新课程说课、听课、评课》P69

1、是否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方法和要求

2、是否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3、语言是否流畅、表达是否清楚。

4、是否有知识性错误。

5、是否有创新的地方6、教师思维是否宽泛,学生的发言是否准确。

8、为什么要提倡自主学习?

《教学组织策略与技术》P23

提倡自主学习,就是要打破传统教学的“灌输”特点,实现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平衡,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和活动机会,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有效地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他们封存的记忆,放飞他们囚禁的情绪,使学习活动带给学生理智的挑战,心智的拓展,心灵的放飞,得到自由、健康、充分和全面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