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复习资料全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25804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复习资料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七年级历史复习资料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七年级历史复习资料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七年级历史复习资料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七年级历史复习资料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复习资料全册.docx

《七年级历史复习资料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复习资料全册.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历史复习资料全册.docx

七年级历史复习资料全册

复习要点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1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的云南省元谋县,是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属于晚期猿人

2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3山西丁村人属于早期智人

4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址和遗迹最丰富的人类。

属于晚期猿人

5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3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山顶的洞穴里。

会人工取火。

属于晚期智人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名称

距今时间

地点

流域

生产工具

房屋

农作物

河姆渡原始居民

约七千年

浙江余姚市河姆渡

长江流域

已使用磨制石器耒耜

干栏式房屋

水稻

半坡原始居民

约五六千年

陕西西安市半坡村

黄河流域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耒耜

半地穴式房屋

河姆渡和半坡人定居的原因:

农业的出现。

第3课华夏之祖

1黄帝,即轩辕帝,被尊称为“人文初祖”。

生活在距今约四五千年的黄河流域。

炎黄联盟经过逐鹿之战打败蚩尤。

2继黄帝之后,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有尧舜禹。

他们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是禅让制。

3禹在公元前2070年建立夏朝,标志着我国原始社会的结束,奴隶社会的开始。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第4,5课夏、商、西周

中国的朝代更替

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

秦朝—西汉—东汉—魏晋南北朝(三国:

魏蜀吴—西晋—东晋—南北朝)--

隋朝—唐朝—北宋—南宋—

元—明—清

1夏朝继承禹的王位,标志着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家天下’取代‘公天下’。

标志着国家的产生。

2夏朝的暴君是夏桀

3商朝的建立者是汤,通过商汤灭夏建立商。

由于商纣王的暴虐,公元前1046年,被西周建立者周武王灭掉。

4商朝的经济文化成就很大,是青铜制造业的灿烂时期,代表有:

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青铜。

同一时期,四川成都平原也出现了灿烂的青铜文明:

“三星堆文化”。

5商朝时出现的甲骨文,是我国已知的最早的文字。

商朝后期出现了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金文(铭文)

6西周的建立者是周武王(姬发)在姜子牙的辅佐下,于公元前1046年通过牧野之战打败商纣王,建立西周。

7西周建立后为了巩固统治,实行分封制。

目的

为了巩固统治

分封对象

亲属.功臣

内容

A:

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B: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缴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等级划分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意义

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8西周出现新的文字:

大篆

第6课春秋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政治

春秋霸主

齐桓公:

在管仲的辅佐下称霸。

(一箭之仇)

晋文公:

通过城濮之战称霸(退避三舍)

经济

出现铁农具和牛耕(意义:

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思想文化

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主张:

政治上,主张“仁”,“爱人”,“为政以德”

思想上:

创办私学;“因材施教”;谦虚好学;

著作:

《论语》《春秋》

应用:

从西汉汉武帝开始,儒家思想一直是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老子创立道家学派

主张:

“无为而治”

著作:

《老子》(《道德经》)

应用:

西汉建立初年,实行“无为而治”

孙武创立兵家

主张: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著作:

《孙子兵法》

 

第7课战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1战国七雄:

齐楚秦燕赵魏韩

2战国重要事件:

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3战国重要战役:

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发生在山西高平,发生在秦赵之间,奠定了秦国统一六国的军事基础。

4战国时期,由秦国郡守李冰在岷江修筑的都江堰,起到了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5商鞅变法

时间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时期)

内容

经济: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军事:

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政治:

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去管理。

性质

彻底的新兴地主阶级的变法运动

意义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6思想

学派

时期

代表人物

  主要思想、贡献

儒家

战国

孟子

提出“春秋无义战”,反对一切战争

“仁政”治国,轻徭薄赋

“反过捕,按令伐”要遵循自然规律

道家

战国

庄子

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墨家

战国

墨子

“兼爱”“非攻”

法家

战国末期

韩非子

主张改革 

提倡实行法治

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7战国时楚国的屈原,代表作《离骚》

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

第10,11课秦朝的建立和灭亡

1秦始皇(嬴政)在公元前221年,灭六国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秦朝的疆域:

东--东海;西--陇西;南--南海;北--长城一带。

2秦朝巩固统治的措施

措施

影响

政治

创立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1、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一切军政大权。

2、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

3、地方上,实行郡县制。

经济

统一货币为圆形方孔钱;统一度量衡

促进了各地的经济交流。

文化

统一文字为小篆,后来推行更为简单的隶书。

促进了各地的文化交流。

思想

焚书坑儒

积极影响:

加强了思想控制,有利于巩固统一消极影响:

摧残了文化,钳制了人们的思想

民族关系

反击匈奴,修筑长城(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使北方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

  

统一东南、岭南;兴修灵渠

促进了中原与东南、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3秦朝的灭亡,由于秦朝后期赋税沉重,徭役繁重,刑罚严酷,引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大泽乡起义)。

导致秦朝灭亡的是刘邦和项羽领导的农民起义。

项羽在巨鹿之战(以少胜多的战役;成语:

破釜沉舟)中大败秦军主力,公元前207年,刘邦攻入咸阳,秦朝灭亡。

第12,13.14课大一统的汉朝

1西汉的建立:

经过四年的楚汉之争,刘邦打败项羽,于公元前202年建立西汉,定都长安(今西安),刘邦就是汉高祖。

为了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刘邦采用道家的思想,实行“无为而治”。

2刘邦的继任者汉文帝和汉景帝励精图治开创了“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

为汉武帝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3汉武帝的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措施

作用

政治上

听从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

加强了中央集权

思想上

听从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经济上

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盐铁官营

抑制了大商人牟取暴利,增加了中央的财政收入。

民族关系上

与匈奴: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在漠北战役中大败匈奴

经过漠北战役,匈奴再也无力与西汉抗争

张骞出使西域后,西域各国同汉朝交往日益频繁

公元前60年,西汉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意义:

标志着今新疆地区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对外关系上

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

促进了汉朝同其他国家的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

4在汉武帝的支持之下,张骞于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两次出使西域,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

两次出使西域都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

5丝绸之路包括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都开通于西汉。

陆上丝绸之路从西汉都城长安(今西安)出发,最远到达欧洲大秦(罗马帝国)。

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汉朝同沿线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

 

第15课东汉的兴亡

1东汉的建立:

公元25年,汉光武帝刘秀在洛阳建立东汉。

刘秀励精图治,出现了“光武中兴”的治世局面。

2东汉后期,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导致政局混乱,引发黄巾起义。

公元220年,东汉被曹丕建立的曹魏所灭。

3民族关系上:

东汉末年开始,匈奴,鲜卑,羯,氐,羌陆续内迁。

促进了各民族的交融、交往和交流。

4从东汉末年开始,书法成为一种艺术

第16·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

1造纸术是四大发明中出现时间最早的,出现于西汉,经过东汉宦官蔡伦的改进得到了大力的推广,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2成书于东汉的数学著作《九章算术》,其中的某些内容在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

3东汉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4东汉医学家华佗发明了麻醉药剂“麻沸散”,编制了医学体操“五禽戏”。

5东汉医学家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被尊称为“医圣”。

6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创立者乔达摩·悉达多,在西汉后期经过陆上丝绸之路传播到中国。

7成书于西汉汉武帝时期的《史记》,作者司马迁,记述了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是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鲁迅先生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18课三国鼎立

1曹操于公元200年在官渡之战中打败袁绍,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2曹操于208年在赤壁之战中败给孙刘联军,为三足鼎立奠定了基础。

3三国鼎立

国号

建立者

时间

都城

经济特色

曹丕

220年称帝

洛阳

农业发达

刘备

221年称帝

成都

丝织业发达

孙权

222年称王

建业(南京)

造船业发达,吴国船队曾到达夷洲(现在的台湾),加强了内地和台湾地区的联系。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1公元266年司马炎在洛阳取代了魏国建立了西晋,实现了国家统一。

2公元317年司马睿建立了东晋。

383年东晋与前秦(氐族人苻坚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进行了淝水之战,打败前秦,为南方经济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和平稳定的环境。

3南方经济的发展

开始时间

从东汉末开始

发展原因

(1)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2)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主要原因。

(3)江南战争较少,社会比较安定

(4)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

(5)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影响

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

北魏(鲜卑族)孝文帝改革

内容

迁都:

把都城从平城(大同)迁到洛阳

汉化政策:

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

意义

北魏孝文帝的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融合

第21、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类别

朝代

代表人物

著作

贡献

数学

南朝

祖冲之

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地位:

领先世界一千年)

农学

北朝

贾思勰

《齐民要术》

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

地理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

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

书法

东晋

王羲之“书圣”

《兰亭序》

《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

绘画

东晋

顾恺之

《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石窟艺术

北朝

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一课隋朝的兴亡

1隋朝的建立:

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589年,隋朝实现了国家统一。

2隋朝的交通: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的统治,隋炀帝开通了大运河。

大运河北起涿郡(今北京),南到余杭(今杭州),中心是洛阳。

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南北的经济文化交流。

3隋朝新创立的政治制度:

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

4科举制

创立

隋文帝采取分科考试选拔官员

隋炀帝正式设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诞生

完善

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进士第一称状元

武则天创立武举和殿试

唐玄宗把诗赋作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

意义

科举制度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科举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科举制度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是唐诗的繁荣;

僵化

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影响:

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社会进步)

废除

1905年(清末),科举制度被废除

 

第二课繁荣的唐朝

(一)唐朝的建立:

618年,李渊父子从太原起兵,建立唐朝,李渊就是唐高祖。

定都长安。

(二)唐朝重要的皇帝及贡献

唐太宗:

“贞观之治”(任用敢于直言进谏的大臣魏征)

武则天: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任用太原人狄仁杰)

唐玄宗:

开创了唐朝的盛世:

“开元盛世”

(三)唐朝的经济

农业

发明了曲辕犁(用于耕地)和筒车;唐朝开始,饮茶之风盛行。

手工业

唐三彩

商业

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长安城缺点:

长安城中市(商业区)和坊(居民区)有严格的界限

(四)唐朝的民族关系:

开明的民族政策

事例:

唐朝和吐蕃的友好往来:

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加入吐蕃(“和同为一家”;),促进了唐朝和吐蕃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

(五)唐朝的对外政策:

实行对外开放

姓名

到达地区

主要事迹

影响

鉴真

日本

传播唐文化(佛学,医学,建筑);设计唐招提寺

促进了中日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促成日本的改革大化改新

玄奘

天竺(古印度)

玄奘西游天竺,翻译佛经,写成《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六)隋唐文化

1、建筑:

隋朝李春设计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唐朝的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2雕版版印刷术:

唐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3唐诗的繁盛

诗人

特点

代表作

李白(诗仙)

豪迈奔放,清新飘逸

《早发白帝城》《蜀道难》

杜甫(诗圣)

气魄雄浑,沉郁悲怆

三吏,三别

白居易

通俗易懂,直白如话

《秦中吟》《新乐府》

4书法

书体

代表作

颜真卿

颜体

《颜氏家庙碑》

“颜筋柳骨”

柳公权

柳体

《玄秘塔碑》

5绘画

画家

画风

代表作

阎立本

擅长人物故事画

《步辇图》《历代帝王像》

吴道子(“画圣”)

开写意画先河

《送子天王图》

6石窟艺术:

敦煌莫高窟——开凿于隋唐时期,被称为“世界艺术宝库之一”(原因:

有大量的彩塑和壁画,佛经,文书)

 

第三课经济中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宋元时期

(一)北宋

1北宋的建立:

960年,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建立北宋,定都开封

2与北宋同时存在的少数民族政权有:

辽(契丹族,阿保机)和西夏(党项族元昊)

3北宋和少数民族之间的民族关系:

有战有和,以和为主。

4北宋和辽之间的战争是澶州之战;订立的和约是澶渊之盟。

5北宋的经济

特点

市民阶级壮大,商品经济繁荣

表现

国内贸易

商业打破了时间的限制,昼夜不断;

打破了市和坊的界限(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

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国际贸易

政府设置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

6北宋的社会生活:

出现了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子。

瓦子中专供表演的地方叫勾栏;人们开始过传统的节日,如元旦(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

7宋朝的造船业居于世界首位

8北宋的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传播。

9指南针发明于北宋,北宋开始应用于航海,南宋广泛应用于航海。

10火药是由唐朝的炼丹家发明的,唐末开始应用于战争,宋元广泛应用于战争。

11宋朝的主要文学形式是宋词

作者

朝代

特点

代表作

苏轼

北宋

气势豪迈,雄健奔放

《念奴娇赤壁怀古》

李清照

两宋之交

风格委婉,感情真挚

《声声慢》

辛弃疾

南宋

发扬豪迈风格

《破阵子》

12宋朝的画家: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

13宋朝的书法家:

宋四家:

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二)南宋

1南宋的建立:

1127年,赵构建立,定都杭州

2南宋与金(女真族,阿骨打)关系:

有战(岳飞抗金,郾城大捷)有和,以和为主。

3南宋完成经济重心的南移。

南宋完成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

(三)元朝

1元朝的建立:

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

2元朝为了实现南粮北运,开通了新运河,开辟了海运。

3元朝创立了新制度加强对地方管辖:

行省制度(中央设中书省,地方上设立行省),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4元朝在西藏设立宣政院,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

宣政院的设置,标志着西藏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5元朝民族融合的表现:

形成新民族—回族。

6元朝的主要文学形式是元曲,代表作《窦娥冤》,作者关汉卿

 

第四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一)明朝

1明朝的建立: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南京。

2明太祖朱元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政治上

中央:

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权归六部;地方:

废行省,设直属中央的三司。

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

思想上

实行八股取士

3明朝经济:

景德镇成为瓷都

4明朝中后期在南方的苏州和松江等地的棉纺织业部门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表现为“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5明朝中后期出现了两大商业集团:

晋商和徽商。

6明朝的对外关系—-友好交往与冲突

友好交往

郑和下西洋(注意同哥伦布发现美洲比较)

时间:

1405----1433七次下西洋

目的:

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最远到达:

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地位:

比欧洲早半个多世纪

影响:

积极影响:

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和友好往来

消极影响:

消耗了明朝的国力

冲突

戚继光抗倭

1553年,葡萄牙攫取了澳门的居住权

1624年,荷兰占领台湾

(二)清朝

11644年,清军入关,逐步建立对全国的统治。

定都北京。

2清朝加强君权的措施:

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影响:

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3清朝在思想上实行文字狱(影响:

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

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4清朝的民族政策

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

顺治帝册封达赖五世为“达赖喇嘛“

康熙帝册封班禅五世为“班禅额尔德尼”

1727年,雍正帝设立驻藏大臣

实行金瓶掣签制度

加强对新疆的管辖

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

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渥巴锡率领土尔特部人回归祖国,乾隆帝对他们实行妥善安置

5清朝的对外政策---闭关锁国

积极影响:

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消极影响:

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即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的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落后了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6清朝的对外冲突

(1)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2)1689年,康熙帝组织了两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击败沙俄的入侵,签署了《尼布楚条约》

7明清文化

著作

作者

朝代

评价

《本草纲目》

李时珍

“东方医药学巨著”

《天工开物》

宋应星

“中国十七世纪工艺百科全书”

《农政全书》

徐光启

我国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

《三国演义》

罗贯中

元末明初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水浒传》

施耐庵

元末明初

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西游记》

吴承恩

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

《红楼梦》

曹雪芹

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