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余华小说中死亡意象完成版本.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23647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3.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余华小说中死亡意象完成版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论余华小说中死亡意象完成版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论余华小说中死亡意象完成版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论余华小说中死亡意象完成版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论余华小说中死亡意象完成版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余华小说中死亡意象完成版本.docx

《论余华小说中死亡意象完成版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余华小说中死亡意象完成版本.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余华小说中死亡意象完成版本.docx

论余华小说中死亡意象完成版本

论余华小说中的死亡意象

 

摘要

死亡意象充斥在余华的小说创作中,这与其对死的认识和对生的思考密不可分。

本文就从余华小说中的这些死亡意象出发,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将这些死亡意象分为实体死亡和精神死亡两大类,进而将实体死亡分为个体正常死亡、个体非正常死亡和群体死亡三类。

通过分类研究探析在众多的死亡意象背后,余华所要表达的对于死的必然性的认知和对于活的意义的思考,并进一步探寻余华热衷于创造死亡意象的自身原因及文学层面的思考,探究余华独特风格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

余华;小说;死亡意象;死的不可预测;活的意义

 

DiscussingtheimageofdeathinYuHua'snovels

 

Abstract

ImagesofthedeathisfloodinginYuHua'sNovels,andit’sinseparablewiththeirunderstandingofdeathandthethinkingoflife.Inthispaper,we’llthroughYuHua'sNovelsfromtheseimageryofdeaths,throughthetextread,theimageryofthesedeathsaredividedintothespiritofdeathandthedeathofentitiesoftwotypesofimageryintwomajorcategoriesofdeathexpressedbyYuHuabehindthedeathoftheawarenessandthenecessityofthemeaningoflivingthought,andtofurtherexplorethecreationofkeenonthedeathofYuHua'sself-imageandliteraryaspectsofthereasonsforthinking.

KeyWords:

YuHua;Novel;Imagesofthedeath;Inevitableofdeath;Themeaningofliving

 

目录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

引言…………………………………………………………………

(1)

一意象与死亡意象…………………………………………………

(2)

二余华小说中的死亡意象探析……………………………………(3)

(一)肉体的死亡…………………………………………………(3)

1.个体生命的逐步消逝——正常的死亡……………………………(3)

2.个体生命的奇异死亡——非正常死亡……………………………(4)

3.前后相继的生命残杀——群体死亡………………………………(5)

(二)精神的死亡——生如同“死”……………………………………(6)

三死亡意象的精神蕴涵……………………………………………(8)

(一)对死亡神秘莫测的认识……………………………………………(8)

(二)对生命卑微的思考………………………………………………(9)

四创作死亡主题的动因探析………………………………………(11)

(一)童年经历、家庭的影响…………………………………………(11)

(二)文学创作层面的思考……………………………………………(11)

结语……………………………………………………………………(13)

参考文献………………………………………………………………(14)

致谢……………………………………………………………………(15)

声明……………………………………………………………………(16)

附件……………………………………………………………………(18)

引言

余华从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其成名作《十八岁出门远行》发表于1987年《北京文学》的第1期,小说中悖于常情又合乎常理的情节以及独特而新奇的语言,使小说表现得独特新颖,正是这种独特与新颖,余华获得了文坛的认可。

此后,他在《收获》等国内重要刊物上连续发表了多篇实验性极强的作品,这些先锋作品对整个中国社会的文化价值和文化审美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令文坛和读者震撼。

这一系列作品的发表使余华很快成为先锋小说的代表作家,并成为继马原之后中国先锋派小说作家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

1992年开始,余华的创作风格为之一变。

这一年,余华出版了他的经典长篇小说《活着》,随后在1995年他创作了《许三观卖血记》。

正是这两部长篇让更多的人接触到余华,也是这两部小说使余华进入了普通大众的视野,并为他们所接纳,成为畅销书作家。

同时,这两部小说的创作与出版,显示出了余华的文学创作风格的变化——由先锋走向写实。

他采用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在对现实的真实叙述中注入了现代意识的思考。

他化繁为简,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和冷静客观的态度,将真实世界的残忍活生生展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对他的小说产生巨大的共鸣。

在他成功转型后,小说开始受到更广泛的关注。

尤其是近些年,余华因其小说的海外发行,屡获国际大奖而名声大噪。

随着余华创作风格的转变,评论界掀起一场对其转型的研究热潮,从早期对他语言风格的肯定到转型后写实的质疑,或许因为对他的高期望与高要求,一些评论者对余华的近期创作表示了批判,例如《兄弟》。

并随着他的作品在国外的发表和获奖,这种研究也从单纯的作品点评式进入到学术研究阶段。

但无论如何,余华应该被认为是成功的,这不仅在于他的确创作出了一批好作品,还在于他的创作总能引起关注,即便被批判也好。

公允地说,他的创作不仅成就了余华个人的创作史,也成就了当代文学史上一段由先锋到写实成功转型的写作史,这一点让他在当代文学史上占据了一定的地位。

无论是早期的先锋创作还是转向后写实创作,在余华的小说中,始终有一种没有改变,那就是对死亡意识的关注。

在进行余华小说的文本阅读时,我们不难发现大量的死亡事件充斥其作品中,这些死亡意象是复杂的多义的。

“死亡”问题一直贯穿在他的创作中,从他对死亡意象的精心构建,实际上体现的正是他对生的思考与对死本身的认识。

本文选择从余华小说中的死亡意象角度进入他的小说,将这些死亡意象分为实体死亡和精神死亡两大类,进而将实体死亡分为个体正常死亡、个体非正常死亡和群体死亡三类。

通过分类研究探析在众多的死亡意象背后,余华所欲表达的对于死的必然性认知和对于生存意义的思考,进一步探寻余华创造死亡意象的自身原因及文学层面的思考。

 

一意象与死亡意象

意象是中国古代文论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常用来指那些经过人的想象,创造加工而虚构出来的形象,强调主观心灵对客观事物的再创造。

首先,词源学上考察,《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意”:

“志也。

从心察言而知意也。

从心从音。

”这里的基本含义是“心志,心意”;《春秋繁露·循天之道》中有一句为“心之所谓意”,可见“意”是指“心意”;《管子·君臣下》中一句“明君在上,便僻不能食其意”,“意”有“意志、愿望”,亦引申为志向的意思。

“象”的本意为大象,后引申为“形状,样子”。

“意象”一词连用,用作名词,简单地说,就是寓“意”之“象”,意指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中国古代关于意象的解释最早见于《周易•系辞》,有“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之说。

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

在西方,意象最早出现在意象派对诗歌研究中。

作为这个流派的代表,庞德对意象做出了如下的解释:

“意象是这样一种东西,它表现的是一刹那间理智和情感的复合体。

”[1]他随后进一步解释意象: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只是一个思想,它是一团,或一堆相交融的思想,具有活力。

”[2]很显然,庞德所理解的意象与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意象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他强调意象的时效性,是“一刹那间”的,强调意象表现的是“理智和情感的复合体”,偏重强调对理性的表达,而古人则偏重于强调意象表达的主观性。

另外,庞德认为,意象不是“一个思想”,是具有活力的,可变的。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他对意象的理解已经不仅仅是停留在意象这个词的表面,而是进行更深的探索。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对意象做出如下的解释:

“意象”是一种“复合体”,它内在包含着作家对生活理性的认识和感情的体验,这“认识”和“体验”是构成“意”的两个因素,它们纠合在一起,并且相互交融,而这情、理的“复合体”,又需要“象”(形象)来呈现,而且是“一刹那间”的呈现。

死亡意象,是在常见的客观的死亡中寄予了作者独特的主观感受,使得它不仅仅是对死亡本身的一种描述,更加载了作者的主观情思。

诗歌作为一门最擅长抒情的艺术,对“死亡”的关注尤为深切,因此死亡意象频繁地出没于中西方诗歌。

海子的诗歌中死亡意象的运用堪称经典。

在小说中,频繁运用死亡意象的作家不计其数,但贯穿于作家创作始终的却不多见,余华就是一个。

零度情感写作出的死亡意象,以及他对死亡过程的细致刻画,使死亡意象成为他作品中不可回避的部分。

 

二余华小说中的死亡意象探析

曾有人这样评价余华的作品:

“余华的世界时锁闭的,那是一个劫数难逃、死期已至的锁闭,是死亡不断传播、往返撞击的同心圆。

其中唯一可以确认的被叙述事件是死亡与关于死亡的记忆”。

[3]阅读余华的小说,我们不难发现死亡和死亡记忆充斥其中。

余华早期的作品中无数对暴力血腥的描述,淋漓尽致地展示着死亡。

《死亡叙述》中卡车司机不断出人命案最后被人群打死;《一九八六年》中一个可怕的疯子对他人进行臆想砍杀,最后用古代种种酷刑自戕;《现实一种》中亲人间骨肉相残的血腥场景更是令人触目惊心。

或许余华对于死亡的书写都伴随着残忍的场景,有评论者认为他小说的死亡本身伴有一种悲剧意识[4]。

余华小说转型后,其对死亡意象的建构以一种全新的现实主义方式加以呈现,例如在小说《活着》中,全篇都笼罩在一片浓厚的死亡气息中,触目可见的都是鲜活的死亡案例。

在他的笔下,死亡仿佛无处不在,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就像所有人最终都无法回避死亡一样,他无法回避对死亡的描述。

总的来说,余华小说中的死亡意识主要有两大类。

(一)肉体的死亡

1.个体生命的逐步消逝——正常的死亡

在余华创作的小说中,对于个体正常死亡的叙述很典型,在“生在死后出现”、“没有生死间隔”[5]这样的观念影响下,他对人生老病死的常态注入了自己的体会,加以夸张和戏谑,消解了由病到死亡的悲剧过程,在死亡过程中完成了对于生命存在的思考。

在余华作品中,正常死亡常常表现为老死和病死两种形式。

余华关注老人在生命最后的时刻,其对老死的刻意描述,表现了死的必然。

《现实一种》中老太太的死纯属自然死亡。

当死亡来临的时候,她“感到一种异样的兴奋,她甚至能够感到那种兴奋如何在她体内流动。

而同时她又感到自己的身体正在局部地死去”,死从脚趾往上爬“就像潮水一样涌过了腰际”。

在《活着》中,福贵的爹在卖掉家产替福贵还清赌债后,“像往常那样,双手背在身后慢悠悠地向村口的粪缸走去。

”他从粪缸掉下了,“嘿嘿笑了几下,笑完后闭上了眼睛,脖子一歪,倒带顺着粪缸滑到了地上。

”这个可怜的老人在失去了他的屋子即将死亡的时刻,选择了依旧属于自己的粪缸,笑着离开了人世。

这笑中含着对不能死在自己屋子的遗憾。

他就这样带着一点点欣慰又凄凉的感情,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值得一提的还有《在细雨中呼喊》中祖父的死亡,祖父在失去劳动能力后,家里就多了累赘,为此祖父尝尽了自家人的白眼和唾弃。

老人在一天早晨大吼一声后就在等待死亡,只是漫长的弥留过程使得他感到焦虑和忧心忡忡。

当祖父在弥留之际,小说写道:

父亲像是被凳子发射出去似得,窜进了祖父的房间,过了一会十分紧张的走出来,手舞足蹈地说:

“死了,死了。

”当祖父真正死亡之后,父亲如释重负地笑了,“总算死了”。

“我”作为死者的孙子,对于爷爷的去世,

并没感到悲痛和难过。

余华通过死者对死亡的坦然接受以及死亡者家属对死者的冷漠与释然,强化了对人情冷漠和生命卑微的书写,这些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们属于沉默的大多数,他们的生命不被人重视,他们对他人的生命也毫不重视,人的卑微由此可见一斑。

对于生病走向死亡的人,余华放大了死者临死前的细节加以描绘,使我们从中感到一丝悲凉的情调。

《在细雨中呼喊》对于“我”的母亲病逝,作者就简单为一句“母亲是这个春节来临前死去的,那个冬天的晚上她吐血不止”。

而对母亲临死之前却做了细致的描写,“感到自己有一口血已经吐到了口腔里,她没有往地上吐去,怕弄脏了房屋,免得孙光平花力气打扫”。

这位朴实隐忍的中国女性即使在死前,她想到的还是儿子,想到了打扫这样琐碎的劳动。

“母亲弥留之际的神态显得安详和沉着。

到了晚上,这个一生沉默寡语的女人开始大喊大叫,声音惊人响亮。

所有的喊叫都针对孙广才而去,尽管当初孙广才将家中的财物往寡妇那里输送时,她一声不吭,可临终的喊叫证明她一直耿耿于怀”。

母亲的喊叫罗列了所有被孙广才拿走的物件,这位即将离世的人,一生“沉默寡言”的女人在死亡的面前迸发力量,积攒了一世的压抑仿佛在这一刻释放。

这位即将走向死亡的女人最后的抗争,使我们感受到了生者的感伤。

事实上,不管是对病死还是老死的书写,余华都在突出人活着的卑微。

活着的人面对困境体现出来的极大的压抑与忍耐,死亡时反而成为了一种解脱,生存时他们失去了自我,“死亡”却让他们活出了自我,这是人生中一个滑稽的笑话。

2.个体生命的奇异死亡——非正常死亡

在对个体生命的死亡描述中,余华将各式各样人的奇异死亡表现得淋漓精致。

他把人物放置在一个错位的时间空间,让人物突然地离奇死亡,通过一系列不可思议的死亡意象的描述,表现出了一种超自然的能力,和人在死亡面前的无能为力。

《在细雨中呼喊》中余华对孙广才离世做了精心安排,这个猥琐的男人最后是被他无限热爱的酒带入坟墓的。

他醉醺醺回家时,在月光下步入了村口的粪坑,葬身在了最为肮脏的地方。

这个一辈子好吃懒做,嗜酒好色的男人,最终以滑稽的方式走向了生命的末节,对他我们没有丝毫的同情和怜悯。

当罗老头发现他的尸体,也不过破口大骂:

“孙广才呵孙广才,你这条老狗,死了还装猪相来骗我。

”这里余华写出了人生的无常,却也包含着某种因果报应。

同样在这篇小说中还有个神秘婆婆,她的死更为奇特,她和国庆去街上买了酱油往回走时,突然感到自己的脚有点迈不动了,她说要找一个地方歇一下,说着走向了一个墙角,在阳光里懒洋洋地坐了下来,双手抱着酱油瓶。

老太太还曾睁开过眼睛,轻声细气地问那条狗还在不在,后来她“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后,又闭上了眼睛”,就这么安静的死去了。

余华为这个死亡意象加入一丝了温暖的感觉。

他让老婆婆临死前有国庆在身旁守护着,“阳光在老人脸上的皱纹里波动”。

老人怎么就那么坐在路边就死去了,国庆有说“她是去阴间的路上冻死的”。

这些都表现出了余华对死亡的思考,死亡是不可预料的,随时可能降临的。

在《活着》中同样存在很多不合常理的死亡意象,余华用荒诞的场景将其表述,如福贵的儿子为县长的爱人输血竟然被抽死了,这在现实生活中是很难想象的。

还有“被两排水泥板夹死的”二喜,干搬运通常被磕破碰伤,丢命的只有二喜。

余华实际上是在无限放大致使死亡的偶然因素,福贵的儿子被抽死;女儿大出血死;女婿被压死;外孙被豆子撑死,在生的背后有一双无所不在的死神之手,它任意操纵生者,出其不意,神秘莫测的死神让生者几乎丧失了生存的能力。

余华以一种残酷的方式表达着对生死的独特思考,在他平淡的叙述中,死亡是那么“胡作非为”,对诡异的死亡意象的营造,使得我们感到了一种外在无形的隐秘力量的作用。

但在其中,我们似乎又看到了别样的东西,女儿难产的直接根源是“文革”医生被批斗,吃馒头给撑死了;儿子被抽死,因为县长的爱人生孩子大出血;外孙被撑死是因为太饿了,虽然死神无法预知,其中的人为的因素不能不说没有,余华实则通过对死亡的神秘书写揭示的是直面生命、直面现实的思考。

3.前后相继的生命残杀——群体死亡

在小说中,余华是从来不避讳死亡,甚至是刻意去营造多重死亡意象。

他安排人物一个个相继死去,造成群体的死亡意象,在一次次蓄意谋杀的背后,同样体现了活的诡诞和死的不可预知。

《现实一种》中,余华就用一连串死亡意象,构成了前后相继的“死亡链”,在不真实的故事和对真实的死亡不动声色的描述中表现着这场残忍的杀戮。

4岁的皮皮喜欢扇襁褓中堂弟的耳光,卡堂弟的脖子,听着堂弟的哭喊和呻吟,感到了一种精神上的满足。

结果有一次他将堂弟抱出,意外的将堂弟给摔死了。

堂弟的父亲山峰为儿子报仇,把皮皮踢死;皮皮的父亲山岗为了报仇,精心策划了杀害弟弟的行动,让弟弟在大笑中扭曲的死去;山峰的妻子为给丈夫报仇,把山岗送上刑场并将使计把山岗的遗体捐献,令山岗死后被医生肢解得七零八落。

在这一连串可怕的死亡叙述中,作家没有掺杂一点私人情感,纯客观的叙述,尤其是对山岗被肢解瓜分场景的细腻刻画,使我们仿佛直接面对死亡。

明明是一家人,却在一个转折后成为相互杀戮的仇人,兄弟亲情荡然无存。

在人们前后相继的奔赴死亡时,我们看到了死亡的必然性,死本来就是必然结局,它是矛盾的起点又是矛盾的终点,谁也无法逃避死亡的结局。

《河边的错误》中同样制造了一个死亡链,幺四婆婆早年丧夫,后来收养了一个疯子。

先是幺四婆婆的横尸于河边,警察马哲负责调查,后来,去过河边、看见过那颗头、并被马哲提问过的人都死了,自杀或被杀,最后才发现原来一切都是疯子所,马哲为了保护大家,开枪把疯子打死,自己住进了精神病院。

在这部充满悬疑色彩的小说中,作者再次为我们显示出了他高超的刻画死亡意象的本领。

在看似悬疑推理的案件中,构造了一个个相继的死亡意象。

在探究谁是杀人凶手的过程中,杀人事件一再发生,谁都无法预知死亡何时来临,为什么发生,谁又是下一个受害者。

人们被恐惧猜忌包围着,不能自拔。

余华以一种荒诞的故事消解了死亡带来的绝望和悲伤,死亡是无法预测的,无法预测的死亡链条后

呈现的是人的残忍本性,这种本性在4岁的小孩身上,在疯子身上都具备。

疯子与小孩一直被认为是真诚的,在余华的小说中却成为罪恶之源,由此看,这是一个疯狂与残忍的世界。

无处不在的死亡好像一场死狂欢盛宴,余华借用死亡来表现人类求生的本能。

《活着》中有一段福贵回忆战场群体死亡场景的描写:

在坑道外面,许多伤病员痛苦的呜咽着,冻得呻吟着,到后来“声音低得像蚊虫在叫,”“听着听着已不像是在呻吟,倒像是在唱什么小调。

”随着声音的渐渐消失,万籁俱寂中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走向了死亡,到早晨老全看到了几千个已冻死的伤号。

可是随后,“老全突然向我们睁圆了眼睛,他的两条腿僵住似的站在那里,随后身体往下一矮跪在那里”,他也死了。

老全死前问的最后一句话是:

“这是什么地方?

”说的最后一句话是:

“老子连死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

”这是余华渲染出的战场上几千伤员冻死的一节,生动的描述让读者感受到无所不在的死亡气息。

福贵眼见得周遭的人以不同方式死去,以一种送别的姿态活着。

在无数死亡的包围下,活着竟变得悲壮起来。

也正因为有这么多死亡事件,活着才表现的更加难能可贵,余华曾说,《活着》是“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的乐观态度”,[6]其写死亡的目的大概如此。

(二)精神的死亡——生如同“死”

除了直接对个体群体生命死亡的描述,余华还刻画了这样一组人,他们是活着的,但是在他们大都或疯癫或白痴,无法独立思考,在人的精神层面上讲,他们已经死亡。

这些活着的人已经没有了生存的意义,但透过他们有别于常人的视角,我们发现这个社会本身的一些问题。

《我没有自己的名字》中的“我”是个傻子,他原本有自己的名字,叫来发,但别人是按他们的想法叫他,因此这个有名的人就如同无名。

他父亲死了独自一人生活,以挑煤为生,周遭的人看他是傻子,总以取笑他为乐。

同样在生活底层的人,又把人分出阶层,最底层就成为其他人取笑的对象,这里就有了阿Q的思想,自己本身就无法自足,偏要去欺负比他更卑微的小尼姑。

而一个底层傻子的个体存在的意义又在哪里?

他甚至没有一个作外号的名字,靠干最苦最累的活生存,这就是这个个体生命的生存境况,触人目,惊人心,鲁迅说人竟如虫豸,这里的傻子何尝不是如此。

小说《一九八六年》中的主人公是一个曾经历文革变得有些疯癫的历史教师,他在教书期间研究过古代刑罚,尤对酷刑颇有研究,并因此产生了强烈的自虐和他虐倾向,每日幻想着对他人的臆想砍杀,最后却用古代种种酷刑自戕。

在这里,虽然作为人的生命迹象还存在,但是他的精神早就崩溃,活着只是一具行尸走肉的空壳。

出于对那段历史的绝望和对自身生存价值的否认,他开始一种最为极端的精神境遇,把自己关在一个黑暗的牢笼。

他把自己幻想成世界的主宰,对人类施加惩罚。

可是,这些不过是他对现实的一种逃避,作为活着的人他已找寻不到任何生存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小说,作家通过对那个特定历史背景下,人的生存

困境的侧面展现,把人类生存的意义思考摆在读者面前,也传达出作者对社会的控诉。

余华对于精神死亡关注主要集中在傻子和疯子两类人身上,他们有呼吸有心跳,是活生生的人,但是他们的精神世界却是空缺的,是无序的,导致了他们的生如同“死”。

余华着力刻画这类人的精神死亡,表达了他对于活着意义的思考。

在死亡面前,活着是比死亡更有意义,但是,精神上的死亡比肉体的死亡更丧失了活着的价值。

不管是精神死亡抑或肉体死亡,只要是死亡,就意味着毁灭与衰败。

肉体的死亡是彻底结束,精神死亡又何尝不如此?

傻子被人欺负,疯子渴望杀人,正常人也时常失去理性,变成了野兽,而即便平静活着的人又总是遭遇不可捉摸的意外致死,余华在对死亡意象的书写中,他写出了死的神秘莫测,通过这样的描写告知读者:

死之不可测其实也是生之不可测。

死的不可预测是因为人类本身卑微,而卑微的人们又任意放任这种卑微,人类无法自救,也不愿意自救,于是就万劫不复。

 

三死亡意象的精神蕴涵

“死亡”意象贯穿于余华的小说创作,但是其内在的精神蕴涵却不尽相同。

早期的作品如《一九八六》、《河边的错误》、《现实一种》等小说中的“死亡”往往带有一种神秘色彩,此时的余华试图以不动声色的冷漠,用死亡、血腥表达他对世界的一种认识,用虚构的记忆来对抗现实中的贪婪的人性。

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中作者通过对“死亡”意象的建构,表现他对生命意义的探索;《活着》中更是通过生与死的混合,表达出对苦难生活的隐忍和生存意义的态度。

在余华的笔下,无论是正常的生老病死,还是非正常的意外死亡,亦或是前后相继的群体死亡,还有生同如死的精神死亡,死亡都不是余华最终想要表达的。

他对死亡的热衷,让我们看到了余华对死亡必然性的认识,对苦难的态度,和对活着的态度,透过死亡意象,我们更多的看到了他的人道主义的悲悯情怀和乐观豁达的活命哲学。

(一)对死亡神秘莫测的认识

余华的小说几乎无处不涉及死亡,充满死亡的气息,死亡总是和人同在,仿佛如影随形。

余华写血腥,写死亡等,但不仅仅停留在这些表象,通过形形色色的死亡意象,我们发现余华对死亡的认识,一是其无可把握性,一是其不可预测性。

死亡的不可把握即个人对于自身的死亡是无法把握的。

在死亡面前,人类失去了理性,而是凭着一种非理性的力量控制自己,置他人于死地或被他人置于死地。

《河边的错误》是个很明显的例子,以一个本身就失去理性的疯子来作为主线贯穿全文,进行一系列谋杀,最终警察作出非理智的行为——枪杀了疯子,终止了这一场血腥的杀戮。

在这次屠杀背后是理智与非理智的较量,最后显然是非理智取得了胜利,死神的降临让严守法律,理性的代表的警官也失去控制,致他人于死地。

在谈到这点时,余华曾说“我更关心的是人物的欲望,欲望比性格更能代表一个人的存在价值。

”[7]他的创作中刻意强调欲望对人的影响。

无限膨胀的欲望强化到极致,让人失去了理智,成为置他人于死地的“罪魁祸首”;同时,个人面对死亡也失去了抗争的欲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