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7226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68.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docx

《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docx

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35题,1—15题,每题2分,16—35题,每题1分,共50分)

1.在一艘由上海开往旧金山的海轮上,人们见到的昼夜更替周期是(  )

A.一个恒星日 B.一个太阳日

C.比一个太阳日短D.比一个太阳日长

读“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折线图”,完成2~3题。

2.根据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规律,判断该地点可能位于(  )

A.北温带 B.南温带

C.0°~23.5°ND.0°~23.5°S

3.在C→D→E这段时间内,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为(  )

A.一直向北 B.一直向南

C.先向南再向北D.先向北再向南

云量是以一日内云遮蔽天空的百分比来表示。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分布。

读图,完成4~5题。

4.据图中信息判断(  )。

A.甲地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小于乙地

B.甲地多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大于乙地

C.乙地多年平均相对湿度小于丙地

D.丙地云量空间变化大于丁地

5.影响乙地等值线向北弯曲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地形B.季风

C.纬度位置D.海陆位置

读“某地区等高线(单位:

米)图”,完成第6~8题。

6.图示区域最高处与乙村的高差可能为

A.600米B.900米

C.1000米D.1200米

7.下列地点位于①处视野范围的是

A.③镇、乙村B.Ⅰ山山顶、②镇

C.④镇、Ⅱ山山顶D.甲村、Ⅰ山山顶

8.为了将⑤地的铁矿运到③镇附近加工出口,图中M、N、P、Q四条公路线设计合理的是

A.M线B.N线C.P线D.Q线

下图是我国某河流近30年径流量、蒸发量和气温之间统计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

9.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是

A.雨水B.冰川C.湖泊水D.地下水

10.该流域位于

A.温带季风气候区B.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C.热带沙漠气候区D.地中海气候区

读下表,回答11~12题。

中国甲、乙两省(自治区)水资源利用情况对照表

项 目

生活用水量(立方米/人·年)

70

20

生产用水量(立方米/人·年)

540

1750

农田灌溉用水量(立方米/亩·年)

446

1352

万元GDP用水量(立方米)

570

4000

11.甲、乙两省(自治区)水资源状况是

A.甲省(自治区)水资源短缺

B.乙省(自治区)水资源丰富

C.甲省(自治区)水资源利用率低

D.乙省(自治区)生产用水量高

12.乙省(自治区)应该

A.调整用水结构,增加生活用水

B.调整农业结构,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D.修建调水工程,补充甲地用水不足

新疆地貌景观丰富多彩。

读图,完成13~14题。

吐鲁番盆地       天山山脉

雅丹地貌         沙丘地貌

13.图中由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是

A.吐鲁番盆地、雅丹地貌  B.天山山脉、沙丘地貌

C.吐鲁番盆地、天山山脉D.雅丹地貌、沙丘地貌

14.雅丹地貌与沙丘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分别是

A.流水侵蚀、风力侵蚀B.流水堆积、风力侵蚀

C.流水堆积、风力堆积D.风力侵蚀、风力堆积

读图5,回答第15~16题。

图5

15.甲地为峰林,同类景观多出现在

①苏②湘③滇④新⑤桂⑥内蒙古

A.①②B.③④C.③⑤D.⑤⑥

16.图中

A.甲处侵蚀作用最强烈B.乙处由内力作用形成

C.丙处易发生滑坡现象D.丁处是典型的背斜山

读“亚洲东部某时刻等压线(单位:

百帕)分布图,”完成17~19题。

17.若图中P气压中心的势力逐渐减弱,则此时可能是

A.春末B.盛夏C.初秋D.严冬

18.Q处气压值可能是

A.1007B.1008C.1009D.1010

19.P天气系统的名称及受其影响可能出现的天气是

A.高压脊 沙尘暴B.冷锋 干旱C.反气旋 伏旱D.气旋 台风

读“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乳畜业的空间分布范围(曲线与横坐标围成的区域)与热量、水分条件的关系示意图”,完成20~22题。

20.图中a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水稻种植业B.商品谷物农业

C.混合农业D.乳畜业

21.图中c农业地域类型分布范围广,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政策B.交通C.市场D.劳动力

22.图中a、b、c农业地域类型都有分布的国家是

A.美国B.中国C.澳大利亚D.日本

下图是某地区人口数量变化图。

读图,回答23~24题。

23.该地区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人口素质低B.人口老龄化

C.就业压力大D.人口增长快

24.与俄罗斯相比,属于图示人口再生产类型的亚洲某国家,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是

A.大气污染B.能源短缺

C.水土流失D.淡水匮乏

2012年是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重点治理年。

性别比通常是指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数。

下图示意1998~2000年我国迁移人口和未迁移人口的性别比。

读图,回答25~26题。

25.1998~2000年迁移人口中女性多于男性的年龄段大约是

A.0~13岁B.13~23岁

C.23~40岁D.40~65岁

26.河南省是劳务输出大省,人口外迁将使该省

A.城市化水平降低

B.粮食商品率降低

C.生态环境恶化

D.农村男性青壮年劳动力减少

下图是我国某大城市各类土地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

读图完成27~29题。

27.当①线变成②线时,住宅功能区可拓展到

A.一环路B.二环路

C.三环路D.环城路

28.近年该市的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主要原因是

①城区用地紧张,地租上涨 ②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

③为了缓解城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④郊区廉价劳动力丰富 ⑤人口向郊区迁移

A.①②⑤B.①②③

C.②③④D.③④⑤

29.近年该市大型综合商场和超级市场逐渐从市中心向二、三环路迁移,主要原因是

①二、三环路地租比市中心低 ②市中心交通拥堵 ③二、三环路人流量更大 ④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 ⑤市中心人口减少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③④⑤D.①②④

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

下图示意采循环农业模式,读图回答30~31题。

30.最适宜该模式的是

A.河套平原B.黄淮平原C.辽东丘陵D.闽浙丘陵

31.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

①提高经济效益②加快城镇发展③提供清洁能源④促进民居集中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读图完成32~33题。

32.①、②、③、④四地中,商业网点的密度最小的是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33.拟在P地建立某大宗商品集散中心,主要考虑的区位条件有

①地形 ②地租 ③市场 ④交通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

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区,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下图是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34~35题。

34.据图判断,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A.促进交通运输网的建设

B.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C.促进相关产业的转移

D.提高煤炭产量

35.该地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B.减缓了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C.减少了当地大气污染物

D.加剧了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二、综合题(共4题,共50分)

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太平洋南纬20°附近大气和海水运动示意图。

(14分)

材料二 亚洲及大洋洲部分区域气压中心及盛行风分布示意图。

(1)简述材料一所示空气环流运动的成因。

(2)列出材料二中G、L和N三个地理事物的名称。

(3)受材料一空气环流运动的影响,材料二中的W势力有所增强。

在此情况下,G和L会发生什么变化?

为什么?

37.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2分)

材料一 东北双季水稻种植在辽宁的试验田取得成功,改变了传统的春种秋收、一年一季的耕作方式。

经初步测产,每公顷产量可达7800千克,加上8月上旬收获的第一季水稻每公顷产量9750千克,每公顷总产量可达17550千克,是普通单季水稻产量的两倍。

这种双季水稻的稻种是由辽宁盘锦市科研人员采用两种不同抗性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突破了抗旱、抗寒、抗病虫害等关键点。

北方双季水稻第一季稻生长期104天,第二季稻生长期87天。

现在在东北有限的无霜期内就可以完成两季水稻的播种、收割。

材料二 东北地区局部轮廓图。

(1)根据辽宁省的地形特点对辽宁省农业生产进行合理布局。

(2)辽宁省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无霜期140~200天,但实现了双季稻的种植,请分析原因。

(3)当某些自然因素不利于农业生产时,人类该怎样对自然条件进行改造和利用?

请举例说明。

(4)简述图中防护林的主要功能。

3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4分)

材料一 甲河是我国东南沿海的河流,流域内拥有较丰富的水、土地、矿产、生物、旅游等资源。

流域内的东南部以三角洲平原、台地、丘陵为主,中部以台地、丘陵为主,西北部则为山地、丘陵。

材料二 下图是甲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三 下图反映的是甲河流域部分基本数据(2003年)。

(1)甲河流域城市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流域城市体系较为合理,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说明东南部和西北部两地区的社会经济特征的差异。

(3)甲河流域开发的核心问题是________的利用与治理。

请简要说明甲河上游地区水电站建设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意义。

(4)上游地区水土流失较严重,对中下游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述上游地区水土保持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西藏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青藏高原的主体部分,常年受高空西风急流(盛行于西风带对流层上层或平流层中的一股强气流)的影响,也是我国沙尘暴的主要发生区域。

如图为西藏沙尘暴年均日数等值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问题:

(10分)

指出西藏沙尘暴年均日数的空间分布规律,并分析其自然原因。

1—5CDCBA6—10BDBBB11-15DCCDC

16—20CCACA21-25CABBB26—30DCBDD31—35BACBD

36.

(1)南太平洋东岸为寒流,气流以下沉为主,近地面气压较高;西岸为暖流,气流以上升为主,近地面气压较低;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产生水平气流;最终形成热力环流。

(2)G为亚洲高压,L为西北季风,N为东北季风。

(3)变化:

G的范围向东南方向扩展,L的势力增强。

原因:

W势力增强,G与W之间的水平气压差变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增大。

37.

(1)东南部、西北部低山丘陵适宜发展林业和果业;中部平原适宜发展种植业;沿海滩涂适宜发展水产业。

(2)自然原因:

辽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暖热多雨,在南部纬度较低的平原地区生长期可达200天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