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区十二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20943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78.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城区十二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西城区十二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西城区十二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西城区十二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西城区十二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城区十二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docx

《西城区十二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城区十二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城区十二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docx

西城区十二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

西城区“十二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

西城区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

  目 录

  序言 1

  第一章"十一五"时期西城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回顾 2

  第二章"十二五"时期西城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4

  一、发展机遇 5

  二、面临挑战 7

  第三章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8

  一、指导思想 8

  二、基本原则 9

  第四章"十二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目标 10

  一、发展目标 10

  二、产业布局 11

  第五章"十二五"时期主要工作任务及重点实施项目 15

  一、文化演艺业 15

  二、新闻出版业 17

  三、艺术品交易业 19

  四、文化旅游业 21

  五、设计服务业 24

  第六章"十二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主要保障措施 27

  一、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27

  

(一)建立高效的联动协调机制 27

  

(二)制定切实可行的产业促进政策 27

  (三)加快集聚区功能提升 28

  二、完善投融资服务体系 29

  三、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29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30

  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30

  六、提升区域文化品牌 31

  七、规划实施 32

  第七章规划评估 32

  一、监督考评 32

  二、规划调整 33

    序 言

  "十二五"时期(2011年-2015年),是北京市围绕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目标,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更高标准推动"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把北京打造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中心的重要时期,是西城区深化区域融合、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发展品质、促进社会和谐、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进程中保持领跑地位的关键时期。

  《西城区"十二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是在首都功能核心区行政区划调整后,西城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实施"服务立区、金融强区、文化兴区"战略的重要规划之一,是西城区在新时期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区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

本规划主要明确了西城区"十二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发展重点、主要工作任务、重大项目和保障措施,是"十二五"时期指导西城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行动指南。

  本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

《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共北京市西城区委关于制定西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西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关于大力推动首都功能核心区文化发展的意见》。

  第一章"十一五"时期西城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回顾

  "十一五"期间,在国家和北京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北京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并实现了快速发展,产业体系不断优化,九大产业门类实现了均衡发展。

"十一五"时期,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达20%,高于全市GDP增长率8.1个百分点,占全市GDP比重12.3%。

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北京市仅次于金融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

  西城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在"十一五"期间,也得到了稳步发展,产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产业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文化创意产业对全区经济社会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区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地位日趋稳固,并关联带动了众多周边产业的发展,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全区文化资源禀赋强,有力支撑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西城区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传统文化底蕴深厚。

辖区内皇家宫苑、王府私邸、故居会馆、寺观坛庙、民俗市井星罗棋布,是皇城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会馆文化、商业文化等各种文化高度融合的区域。

拥有历史文化保护区18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94个,文物保护单位179处,有遗迹可考的会馆101处。

  截至2010年底,西城区拥有新闻出版类法人单位808家;拥有文化艺术类法人单位804个;拥有以国家大剧院、北京音乐厅等为代表的营业性演出场所26个,拥有公共图书馆3个、文化馆2个,博物馆29个,以及中国儿童中心、北京青年宫和北京少年宫等公共文化活动设施。

西城区具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良好文化资源基础。

  "十一五"期间,西城区立足区域功能定位和资源禀赋优势,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推动区域战略转型、品质提升的重要举措之一,促进了区域内文化创意产业的迅速发展。

截止2010年末,西城区共有文化创意产业法人单位7921家;资产总计达到1029.5亿元。

西城区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由2006年的104.7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177.1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为14.2%;2010年,西城区文化创意产业收入合计为309.4亿元;获得利润总额为29.5亿元;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全区GDP比重为8.9%,占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总量的10.5%。

图1西城区2006-2010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及占GDP比重

  全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体系正在逐步优化与完善。

"十一五"期间,西城区构建了"以重点产业为龙头,功能街区为依托,服务平台为支撑"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框架,并积极整合区域内各类文化资源,形成了涵盖新闻出版、艺术品交易、文艺演出、文化旅游、设计服务、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和广播、电视、电影等在内的文化创意产业体系。

  从西城区文化创意产业九大类的结构来看,"十一五"期间获得收入最多的三个大类为新闻出版、文化旅游和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业,获得利润最多的三个大类为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艺术品交易和新闻出版。

从产业规模、收入和利润等指标看,新闻出版、文化旅游、艺术品交易、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等文化创意产业在西城区文化创意体系内部具有优势,而这些行业在北京市和西城区的文化创意产业结构中均属于发展快、规模大、收益高的高端产业。

  全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产业要素集聚效应显著。

"十一五"期间,西城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成效显著。

北京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和琉璃厂艺术品交易中心区成为市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成效明显,产业竞争力显著提升。

"十一五"期间,DRC基地成功引入中国设计交易市场项目落户。

在抓好两大市级产业集聚区的同时,西城区也在不断推进中国北京出版创意产业园区、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天桥演艺区等特色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各个集聚区的特色定位与集群发展为全区文化创意产业的较快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同时,全区大力推进德胜科技园和广安产业园的空间拓展和业态提升,优化了全区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布局,进一步改善了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发展环境。

  第二章"十二五"时期西城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时期,北京市确定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全力推动"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认真落实首都职能,进一步提高"四个服务"水平;明确了建设国际活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企业总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人才聚集之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和谐宜居之都的努力方向。

在国家和北京市深入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继续大力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背景下,西城区文化创意产业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和一系列有利条件,应进一步增强全区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树立国际化的"文化大区"品牌形象。

  一、发展机遇

  

(一)国家及北京市进一步明确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继2009年7月,国家发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后,2010年10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又发表了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讲话,号召全社会进一步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在国家大力扶持文化产业的背景下,北京市进一步强化了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持力度。

2010年10月,北京市委常委会提出要通过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举办文化会展等国际性活动,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北京的中国文化中心地位,提升北京文化的国际影响和竞争力;要利用首都资源优势,积极推动文化与科技、旅游、体育等产业的融合发展;要加强优秀文化创意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推进首都文化创意人才队伍建设。

  2010年12月,北京市委常委会通过了《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建议》,进一步明确了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总体思路。

  

(二)北京大力推进首都功能核心区文化发展

  2010年11月,北京市发布《关于大力推动首都功能核心区文化发展的意见》,提出围绕建设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文化中心目标,加快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核心区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实施旧城整体保护,挖掘文化内涵,展现文化魅力,传承文化财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指导思想。

确立了坚持整体规划、综合发展,统筹规划历史名城保护、文化事业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形成推动文化发展的整体合力;在坚决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的基础上,在挖掘和保护性利用的过程中弘扬传承历史文化;坚持调整结构、创新发展,把核心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文化事业统筹起来,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发挥丰厚的文化资源优势,坚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高端形态,创新发展模式,进一步提升核心区文化发展的整体水平。

  (三)区划调整使西城区文化创意产业的比较优势进一步凸显

  区划调整不仅带来了西城区发展优势的增强和城市功能的完善,更带来了西城区文化资源的整合与提升,西城区文化创意产业的规模和实力进一步扩大,拥有德胜科技园和广安产业园两大综合产业园区和琉璃厂、DRC、什刹海等多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在新闻出版、艺术品交易、文化演艺、文化旅游、设计服务等领域汇聚了丰厚的文化资源、创意企业和人才。

  西城的现代文化资源不仅体量大,而且具有突出的高品质优势,仅西长安街一线就坐落着国家大剧院、北京音乐厅、西单图书大厦、首都博物馆等一大批中央和市属大型现代文化设施。

在新闻出版领域,辖区内拥有众多中央及北京市属大型出版机构,资产规模大,实力雄厚。

在设计服务领域,DRC基地聚集了一批国内外知名设计机构,建立了工业设计技术平台,正在建设全国首个设计交易市场项目,努力打造北京设计之都核心区。

大量的历史文化资源与现代文化产业资源相结合,为西城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运作空间。

  在文化产权和文化金融服务方面,北京产权交易所和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金融服务中心正在逐步形成较为成熟的运营模式,可在西城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区划调整后,可以通过整合区域内丰厚的文化资源,依托西城强大的金融产业优势、产权交易平台等,积极推进金融、科技、创意要素的融合,培育打造产业、园区及企业品牌,将区域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

  (四)国家和北京市大力推动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出口,给西城塑造文化创意产业品牌带来契机

  国家和北京市正在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大力推进对外文化交流,以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这给西城的高端文艺演出、设计服务和艺术品交易等行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西城区拥有众多国内一流的演艺机构,在国际市场享有很高的品牌知名度,面临良好的国际文化市场开拓前景。

西城的新闻出版业已具有多年的发展历史和非常扎实的产业基础,拥有中国国际出版集团等一大批富有影响力的新闻出版机构,具备了"走出去"的基础条件。

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建立了"中国文化传媒国际贸易基地"和"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研究中心",在推动文化国际贸易方面做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在设计服务领域,借助DRC平台创办"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以来,多次组织获奖作品赴国外巡回展览,通过积极参与国际设计界各类交流活动,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已经具有了相当的国际影响力,有效提升了西城的创意设计品牌。

  二、面临挑战

  

(一)西城区的空间载体条件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具有较大影响

  随着北京城市化进程的深入,中心城区在土地使用、交通物流等方面受到的制约日益增大,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压力不断加大,部分产业面临外迁。

与城市功能拓展区相比,西城区房地资源有限,对大型企业、大项目的吸引力在空间载体条件方面受到一定制约。

这对西城区在文化创意产业重点发展领域以及产业链环节的选择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各区县间对文化创意产业高端要素资源的竞争日益加剧

  在国家和北京市层面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背景下,北京各区县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对人才、资金和项目等产业要素资源的竞争尤为突出。

西城区作为中心城区,在文化创意产业要素资源聚集方面,特别是在人才和项目的吸引方面受到了一定的制约。

  (三)西城区文化创意产业品牌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不足

  品牌对于区域产业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力。

一方面,品牌能够促进市场对于区域产品的接受程度,有利于区域产业规模的扩大;另一方面,品牌能够提升对产业要素资源的集聚程度,使产品品牌能够分享到区域品牌的溢出效应。

尽管西城区文化创意产业在北京市具有较高的影响力,但知名企业和龙头企业品牌数量较少,尚未形成区域的整体品牌形象,影响了西城区对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高端要素资源的吸引力。

  (四)西城区文化资源的整合管理有待加强

  西城区虽然文化资源数量大,但地域分布较为零散;大部分资源归属于中央、市、区三级不同的管理部门,协调与整合的难度较大。

因此,必须从各类产业主体的需求出发,围绕各类产业发展的重点,运用市场机制,对各类分散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形成西城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合力,这是"十二五"时期西城区需要着力完成的关键工作。

  (五)西城区产业推进机制亟待完善

  与其他区县相比,西城区尚缺乏有效的产业推进机制,缺乏核心项目和品牌影响力,导致西城区文化创意产业整体形象和产业影响力不足。

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系统、高效的产业项目推进机制,做好核心项目的落实以及品牌企业的对外推介、宣传,吸引高端产业资源,提升西城区文化创意产业整体形象,带动产业发展。

这对于"十二五"时期西城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章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时期,西城区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中心目标,立足促进区域产业升级和文化繁荣,牢牢把握区域融合的新优势、新机遇,遵循西城区功能定位,按照"服务立区、金融强区、文化兴区"的总体战略,围绕"四个示范区"建设,以及"以更高的标准创造城市美好生活,在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进程中走在前列"的发展要求,充分发挥西城区的比较优势,不断增强服务能力,着力推进文化创新、优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

通过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城市文化内涵提升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等统筹兼顾,构建具有西城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体系,增强全区文化软实力,树立区域品牌新形象,力争"十二五"期末发展成为国际影响力高、区域文化特色鲜明、产业竞争力强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核心区。

  二、基本原则

  "十二五"期间,西城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坚持以服务促发展的原则。

坚持贯彻"服务立区"的战略思想,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更新服务观念,创新服务举措,提升服务能力,提高服务质量,为区内企业包括中央及市属驻区企业做好服务,以服务促发展,挖潜促增,使区内积聚的产业资源充分发挥作用,促进西城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坚持以创新为动力的原则。

通过创新发展理念,促进现代高新技术和文化创意产业的有机融合,用科技创新强化文化创新,进一步推进文化内容创新、形式创新、业态创新。

在文化产品的传播展示和市场开发方面积极吸取国内外经验,不断更新理念、改进手段,以持续创新打造品牌。

  坚持以高端为引领的原则。

西城区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应始终坚持发展具有导向作用、高附加值的产业链高端环节,集聚高端产业要素资源,积极推进资源整合与精品项目打造,引导和培育龙头企业的发展。

做大做强现有优势产业,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不断增强西城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坚持整体协调发展的原则。

统筹考虑产业发展的总体布局,整体优化配置各类资源,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同时要注重把握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传统风貌与现代建筑、传统休闲与现代生活、传统美德与现代文明有机融合,在突出西城区历史文化资源的差异化优势的同时,实现与其它区域的协同发展。

  第四章"十二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目标

  一、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西城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

以文化创新为驱动,坚持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区域发展的支柱产业,统筹规划文化功能街区建设,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现代产业资源,形成以五大产业为重点,多个集聚区为支撑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体系,将西城区建设成为传统历史文化与现代产业文明和谐相融、国际影响力高、区域文化特色鲜明、产业竞争力强的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引领区。

  大力发展文化演艺业、新闻出版业、艺术品交易业、文化旅游业及设计服务业,建设天桥、琉璃厂、DRC、什刹海等特色产业集聚区,构建文化金融服务、文化产权交易、文化产品电子商务、文化产品交易展示四大服务平台,使西城逐步成为国家级新闻出版产业核心区、首都文化演艺集聚核心区、首都艺术品展示交易核心区、京味文化旅游体验核心区、世界设计之都核心区。

  产业规模。

2011年到2015年,西城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增加值年均增速保持在10%以上。

到2015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超过240亿元。

  产业集聚区建设。

到2015年,市、区两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包括园区、基地)达到15个。

  企业数量。

到2015年,西城区成为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达区域,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法人单位数量达到1000家左右。

  产业竞争力。

到2015年,西城区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处于全市三强水平。

到2015年,打造2~3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演艺活动;在新闻出版业、设计服务业、艺术品交易业等领域培育出4~5家上市公司;形成20家左右大型文化创意企业。

  二、产业布局

  依据产业空间布局规划思路,西城区应以现有园区和集聚区建设为基础,构建"一带、一线、多板块"的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发展格局。

  "一带",即北京中轴线西翼文化带,以什刹海、大栅栏、琉璃厂、天桥等地区为重点,以国家大剧院、北京音乐厅等现代文化设施为依托的北京中轴线西翼文化带。

这一区域是西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文化带,分布着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大栅栏传统商业区、琉璃厂艺术品交易中心区和天桥演艺区四个特色功能区,聚集了最能体现北京古都历史风貌和千年文化传承的各种历史遗存和文化活动,是融历史与现代为一体的新型文化发展带。

  "一线",即东至景山东街、西至阜成门,横贯西城、东西走向的阜景文化街沿线。

将其打造成为兼具旅游、休闲、文化交流等功能,展现北京多元文化交汇融合独特魅力的重要文化街区。

  "多板块",指支撑"一带、一线"发展的多个集聚区,即:

天桥演艺区、中国北京出版创意产业园区、北京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琉璃厂艺术品交易中心区、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新华1949国际创意设计产业园、尚8西城设计产业园、西长安街现代演艺区。

  天桥演艺区:

以天桥地区为核心,立足北京市特别是西城区丰富的演艺资源和深厚的"京味文化"底蕴,重点发展品牌化文艺演出、文化展示、休闲体验和文化商务等业态,打造集演艺总部、文艺演出、文化创意、文化展示、文化商务、休闲体验、旅游购物、金融配套等功能为一体,具有完整产业链的文化演艺聚集地。

  中国北京出版创意产业园区:

以出版原创为核心,以产业促进为目的,以高新技术为引领的国家级出版创意产业园区。

打造公共服务平台,优化产业集聚环境,切实发挥出版体制改革试验、产业发展促进、内容原创机制培育、高新技术推广示范、版权交易示范服务等功能,以高新技术为引领促进出版产业的发展。

  北京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

提升基地服务能力和水平,努力整合国内外工业设计技术服务领域的研发机构、技术服务商、设备供应商及应用领域顶尖人才团队,配置国际先进技术装备,推动中国工业设计技术服务联盟建设,加强DRC基地对北京工业企业需求的服务能力,扩大DRC基地对北京和全国的辐射与影响。

  琉璃厂艺术品交易中心区:

重点发展古玩艺术品交易、文化旅游等产业,打造艺术品交易聚集地。

  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

突出文化、旅游、休闲等产业定位,以北京人家群落、名人故居、特色主题功能区为产业支撑点,打造集文化旅游、特色商业、传统风貌展示、历史文化传承等功能为一体的人文生态旅游景区。

  新华1949国际创意设计产业园:

开发利用位于官园桥西侧的新华印刷厂旧厂区,规划建设以科技、创新、文化为主线,以设计和传媒产业为核心的首都核心区知名的国际设计创意产业园。

  尚8西城设计产业园:

开发利用西什库大街31号院等旧工业遗址,引进以设计服务为主的文化创意企业,打造以设计服务业为核心,集创意设计、展示交易、休闲体验于一体的设计服务产业园区。

  西长安街现代演艺区:

作为天桥演艺区的重点辐射区之一,重点依托国家大剧院、北京音乐厅等高端演艺场所和院团资源,积极对接国内外著名演出机构,引进国际性演出剧目,打造高端演艺精品。

  第五章"十二五"时期主要工作任务及重点实施项目

  "十二五"期间,西城区立足雄厚的经济发展基础、丰厚的文化资源禀赋和优势的区位条件,将重点发展文化演艺、新闻出版、艺术品交易、文化旅游、设计服务五大产业;扶持和引进支持网络出版、数字出版、电子商务等的技术企业和项目,强化科技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撑作用,积极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催生新的业态;加强产业间的协同融合,关联带动网络、软件及计算机服务、广播电视电影、广告会展等产业门类的发展;通过对产业链高附加值环节的重点打造,服务中央转企改制的文化企业和单位并利用其资源,构建西城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产业体系。

      一、文化演艺业

  产业链环节上,重点支持艺术作品的创作、策划和营销环节,同时以媒体的包装宣传推广等手段开拓市场,塑造演艺品牌。

  

(一)全力推进天桥演艺区建设,打造国家级首都演艺核心区

  以天桥地区为核心,立足西城区丰富的演艺资源和深厚的"京味文化"底蕴,推动天桥演艺区的业态调整与提升,改善整体环境,以音乐剧、京剧、舞蹈、曲艺等为演艺内容,引进有原创力的国有和民营演出团体、品牌项目,围绕演艺核心区培育发展演出策划、创作、演出经纪、整合传播及演出消费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打造成为集演艺总部、文艺演出、文化创意、文化展示、文化商务、休闲体验、旅游购物、金融配套等功能为一体的,体现中国特色的世界演艺集聚区。

以加快推进天桥演艺区核心区建设为重点,以政策覆盖和资源整合等方式,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形成天桥演艺区的辐射区。

着力建设主题型综合性演出中心及特色化小剧场群;加快改造盛金商厦、天桥市场斜街等项目;有效整合天桥剧场、湖广会馆、老舍茶馆等演艺空间,重点引进知名表演艺术团体,并积极吸引演艺业中介组织和中介机构落户,形成"文化特色突出、演艺聚集明显、区域环境优美、文商旅关联促进"的具有国际水准的国家级首都演艺核心区。

  

(二)改造提升现有文化场所,搭建新型文化演艺平台

  依托地质礼堂、繁星戏剧村、国家京剧院小剧场等剧场资源,支持举办"舞蹈演出季"、"话剧文化节"等活动,构建以小剧场群为承载的现代话剧、舞台剧、音乐剧演艺剧场集群。

  支持西城区文化馆等场所的改造,推动专业功能设施建设,利用合适的四合院、会馆等特色载体资源,构建新型文化演艺场所。

  支持优秀的原创话剧、舞台剧、音乐剧等精品剧目,提升西城的文化艺术创作实力和影响力。

  (三)积极支持并协助区内演艺场所及院团举办高端演艺活动,打造艺术精品,提升西城演艺品牌形象,繁荣演艺市场

  充分利用区内众多演艺场所和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