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诗两首《再别康桥》同步练习B卷.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720871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2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诗两首《再别康桥》同步练习B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诗两首《再别康桥》同步练习B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诗两首《再别康桥》同步练习B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诗两首《再别康桥》同步练习B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诗两首《再别康桥》同步练习B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诗两首《再别康桥》同步练习B卷.docx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诗两首《再别康桥》同步练习B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诗两首《再别康桥》同步练习B卷.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诗两首《再别康桥》同步练习B卷.docx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诗两首《再别康桥》同步练习B卷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诗两首《再别康桥》同步练习B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基础攻坚(共10题;共20分)

1.(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属文(zhǔ) 帷幄(wò) 征辟(pì)  璇机(xuán)    

B.逾侈(yú)  邓骘(zhì)不徙(xǐ)  驿站(yì)    

C.都柱(dū)  合契(qì) 陇西(lǒng)蟾蜍(chán)    

D.骸骨(hái) 肃然(sù) 收禽(qín) 伺机(sì)    

2.(2分)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修炼      俏皮话       集腋成裘       动辄得咎    

B.朱砂       冷飕飕       椎心泣血       犯而不校    

C.恭候       岔路口       废话连篇       故弄玄虚    

D.敲诈       副作用       大块朵颐       分庭抗礼    

3.(2分)对李白的《将进酒》中“①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②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两句分析不当的一项()

A.①句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挽。

一涨一消,形成舒卷往复之势。

B.②句悲叹人生短促,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间事。

C.①句以河水一去不复返喻人生易逝,同时又正面衬托:

用黄河的伟大永恒衬出生命的渺小,脆弱。

D.①②两句作为诗歌开端,可谓悲感已极,却不堕纤弱,可以说是巨人式的感伤,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

4.(2分)下列对语句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这也许是狼的嚎叫中隐藏的内涵。

(《像山那样思考》)(作者用委婉含蓄的笔调告诫人们,人生的智慧往往可以从自然中获取启示,狼的嚎叫展示的是生命的一种狂野与活力,这正是现代人所缺乏的。

B.啊,亲爱的,那是贝尔曼的杰作。

(《最后的常春藤叶》)(“杰作”在这里不仅因为这片叶子画得逼真,更因为这片叶子给予了病人“生”的希望和信念,表现了普通人之间的无私情谊,闪烁着人性美的光辉。

C.“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江南的冬景》)(作者没有对雪景作实景的描绘,只是引用了些诗句,在品评诗句的时候写出了雪趣,包含的意蕴十分丰富。

D.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

“相信未来”,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露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

“相信未来”。

(《相信未来》)(这样的诗句,有一种内在的力量,将现实的残酷、诗人的无助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执着和理想糅在一起,表达了绝望中诞生的信念,给人强烈的震撼和崇高的悲剧感。

5.(2分)(2019高一上·绍兴期中)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殒命         沉湎       金刚钻         棉里藏针    

B.震撼         滥觞       下功夫         唉声叹气    

C.装订         迄今       一滩血         气宇不凡    

D.销蚀         遴选       挖墙角         毛骨悚然    

6.(2分)(2019高一下·安吉期中)下列歌词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浪是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摘自《我和我的祖国》)

B.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春晖啊暖透了大江两岸(摘自《春天的故事》)

C.姑娘好像花儿一样/小伙儿心胸多宽广(摘自《我的祖国》)

D.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摘自《英雄赞歌》)

7.(2分)(2020高一下·湖州期中)对下面四个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可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比喻)

B.谁料过去的繁华,变作今朝的泥土。

(对比)

C.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借代)

D.中国地图在清朝也患过重病/……只一夜/它就瘦了一百万平方公里(比拟)

8.(2分)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楚辞》是屈原,宋玉等人的总集,这些作品具有浓厚的楚地色彩,屈原的长诗《离骚》是其中的代表作。

B.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是具有伤感色彩的叙事诗,他的《新乐府》则反映了较强的批判现实的精神。

C.《堂吉诃德》是意大利小说家塞外提斯创作的长篇小说,堂吉诃德这个人物形象既是滑稽的又是发人深省的。

D.举世公认的文学经典《哈姆莱特》,写的是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复仇的故事,该剧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

9.(2分)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青荇(xìnɡ)   长篙(hāo)   漫溯(sù)    

B.笙箫(shēnɡ)  撑开(chēnɡ)哀怨(āi)        

C.寂寥(jì)   彷徨(pánɡ)   彳亍(cì)    

D.凄婉(wǎn)   斑斓(lān)   笙箫(xiāo)    

10.(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颓圮(pǐ)     酵(jiào)母     浮藻(zǎo)    霉菌(jūn)

B.彷(pánɡ)徨   彳亍(chìchù)   回溯(suò)    佝(jū)偻

C.胆怯(què)    忏(chàn)悔     惆(chóu)怅   枯槁(ɡǎo)

D.青荇(xìnɡ)   踟(chí)蹰      呻吟(yín)    矫(jiāo)正

二、阅读题(共1题;共12分)

11.(12分)(2020高二下·孝义期末)阅读下面小说,完成下列小题。

攀登者

阿来

一九六〇年五月。

凌晨四点。

狂风稍息,光线昏暗。

三个人沿着山脊向上摸索前行。

暗淡的星光照出隐隐约约的山峰坡面。

王五洲说:

“再坚持一下,从第二台阶上来都四个多小时了,应该快到了。

曲松林:

“我要准备摄影机了。

多杰贡布:

“天这么黑,人都看不见,机器看得见吗?

曲松林还是从背包里拿出摄影机,再重新把背包背上。

这样一个简单的动作,用去了好几分钟时间。

前面两个人冻得瑟瑟发抖。

曲松林终于又迈开了步伐。

他终于和前面两个人站在了一起。

王五洲抖抖结组绳,重新迈开了步子。

多杰贡布紧紧跟随。

他必须跟得很紧,他的眼睛因为雪盲,看不清路。

他必须让自己听得见王五洲的脚步声和粗重的呼吸。

曲松林站住,打开摄影机。

镜头前一片模糊。

影影绰绰的雪坡,两个挣扎着前行的模糊身影。

曲松林操纵摄影机时,放下了冰镐,这使他的身体失去了支撑。

当他重新迈开步子时,趔趄一下,身体倒地,他惊呼一声,顺着冰坡迅速下滑。

王五洲听到这声惊呼,下意识地把冰镐猛一下插进身前的冰雪中,并将整个身体扑了上去。

曲松林继续下滑,绷直的结组绳猛然一顿,王五洲手下的冰镐险些被拔了出来。

多杰贡布也被绳子拉倒。

他倒下时,奋力扑在了王五洲身上,两个人的体重,才使松动的冰镐又插回了地面。

曲松林一只手紧抓着摄影机,头冲下挂在悬崖边缘。

上面传来喊声:

“抓紧绳子,不要松手!

曲松林嘶哑着嗓子:

“把摄影机拉上去,不要管我了!

“不行,老曲,坚持住!

“我不行了。

你们两个定要上去啊!

上面没有回音,似乎默认了他的决定。

但结组绳紧紧地绷着,曲松林一手紧抓摄影机,另一只手试图解开拴在腰间的结组绳,却怎么也解不开。

何况,要是绳结解开,摄影机也会同他一起坠落深谷。

“曲松林!

曲松林!

”上面又传来了喊声。

曲松林的声音都带上了哭腔:

“想死都不行啊!

你们拉吧。

他横着身子,奋力用脚上的冰爪踢开冰面,找到一个支撑点,把倒悬的身子正了过来。

曲松林松了一口气:

“好了,你们拉吧。

但是,无论上面怎么用力,绳子都纹丝不动。

曲松林也感觉不到一点点上升的力量。

王五洲让多杰贡布把稳冰锥,自己顺着绳索,在冰坡上摸索而下。

原来,是保护绳深深地嵌入一道岩缝中,紧紧卡住了。

王五洲试图把绳索从岩缝中拉起来,但没有丝毫作用。

曲松林绝望地闭上眼睛。

一条绳子从上面悬垂下来,在曲松林面前摇摆。

曲松林试图把摄影机绑上,一只手不行,但悬坠在半空中的他又无法腾出两只手来。

王五洲:

“老曲,抓住绳子!

曲松林:

“摄影机怎么办?

王五洲沉默。

曲松林:

“你快想个办法!

王五洲:

“人重要还是机器重要?

曲松林用尽力气用脚在陡峭的冰面上又踢出一个支点,支撑着身体尽力向上。

终于接近了王五洲。

他把摄影机推到王五洲手边,王五洲不接。

王五洲把绳子递到他手上。

曲松林:

“队长说过,摄影机就是性命……我们要用摄影机证明中国人登上了峰顶。

王五洲:

“没有人,怎么登上峰顶?

老曲,十几个人冲顶,死的死、伤的伤,眼下就剩我们三个人了,不上去,对不起他们啊!

曲松林:

“为这机器,已经牺牲一个同志了!

王五洲:

“多一个人,就多一分登顶的希望。

我是代理队长,我命令你扔掉机器!

曲松林松手,腾出手来抓住绳索,摄影机从他手上滑落坠下了深谷。

机器下落,和山壁碰撞,发出巨大的回响。

王五洲:

“曲松林!

曲松林!

曲松林在下面声音微弱:

“摄影机掉下去了。

当他脱离危险时,三个人都倒在了山脊上什么话都没有,只有粗重无比的喘息。

王五洲翻身起来,摸索着检查了曲松林腰间的绳子,又手持着冰镐继续前进了。

好一阵艰难的攀登,意识模糊、反应迟钝的他们只是在机械地挪动脚步。

终于,王五洲一脚踏空,上坡的路从脚下消失了。

他摔倒了,摔在山的另一边。

“下坡?

怎么下坡了?

”王五洲躺在地上问。

多杰贡布和曲松林也都爬上了峰顶。

那就是一块两米见方的冰雪地面。

两个人跪在地上,伸出手向着四面摸索。

确实,每一面都是下坡再没有往上的地方了。

两个人把跌在峰顶另一边的王五洲拉回到峰顶上。

他们都拉下氧气面罩。

“真的上来了?

“真的上来了!

“我们登顶成功了?

“我们登顶成功了!

三个人拥抱到一起。

臃肿的登山服、背上的登山包和氧气瓶并不能让他们真正完成拥抱的动作。

虽然没有人会看见,甚至星光稀薄的天空也不能看见,但他们仍然展开了五星红旗。

风中,旗帜猎猎振动,三个人齐声呼喊:

“万岁!

祖国万岁!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交代攀登珠峰的具体时间,说明这个时间具有重要意义,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B.曲松林不断提及“摄影机”,并为保护“摄影机”而不惜牺牲生命,因为在攀登者的心目中个人荣誉高于生命。

C.曲松林脱离危险后,三个人都倒在山脊上,什么话都没有说,此时无声胜有声,更能让读者感受到攀登者经历生死后的复杂心情。

D.小说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星光,形成了呼应关系,但是作用和意义并不相同,引人深思。

(2)文中画线语句富有特色,请分析其表达效果。

(3)小说以“攀登者”为题,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

三、语言表达题。

(共1题;共5分)

12.(5分)请简要赏析《读书:

目的和前提》第一自然段重点句:

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既是完成同时又是激励,随处都可到达终点却又从不停歇,永远都在半道上,与宇宙共振,于永恒中生存。

参考答案

一、基础攻坚(共10题;共20分)

答案:

1-1、

考点:

解析:

答案:

2-1、

考点:

解析:

答案:

3-1、

考点:

解析:

答案:

4-1、

考点:

解析:

答案:

5-1、

考点:

解析:

答案:

6-1、

考点:

解析:

答案:

7-1、

考点:

解析:

答案:

8-1、

考点:

解析:

答案:

9-1、

考点:

解析:

答案:

10-1、

考点:

解析:

二、阅读题(共1题;共12分)

答案:

11-1、

答案:

11-2、

答案:

11-3、

考点:

解析:

三、语言表达题。

(共1题;共5分)

答案:

12-1、

考点: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