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心理doc.docx
《病人心理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人心理doc.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病人心理doc
第六章病人心理
学习目标
掌握:
1.病人的心理需要。
2.病人的心理反应。
熟悉:
1.病人的求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2.病人的遵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了解:
1.病人及病人角色的概念。
2.病人的角色转换问题。
病人是护士的服务对象,在护理活动的过程中应始终处于中心和主体地位。
希波克拉底有句名言:
“了解什么样的人得了病,比了解一个人得了什么病更重要。
”作为一名合格的护士,应该理解病人的概念和病人角色,充分尊重病人的权利和义务,还应该熟谙病人的求医和遵医行为的特点,更应该懂得病人的心理需要,理解病人的心理反应。
护士只有深人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理解了病人的心理反应,才能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
第一节病人心理概述
一、病人的概念与病人角色
(一)病人的概念
病人也称患者,顾名思义即患有疾病的人。
但这种解释不确切,仅局限于生
物层面,忽视了社会、心理层面,只着眼于“病”,而未放眼于整体的“人”,人的心理和行为还受诸多社会因素的制约。
许多人虽然患有疾病,例如,近视、龋齿、脚癣或皮肤的轻度外伤等,但他(她)们照常生活、工作,正常担负原有的的社会责任,可能并没有求医行为,其本人及社会均没有将他〔她)们归人“病人”范畴;有些人虽未患躯体疾病,但可能因为心理社会因素而产生“病感”从而产生求医行为,寻求医生帮助;有些人可能仅仅因为不良动机(如法律纠纷中获得赔偿、取得伤残证明获取补助等),寻求医生的诊断甚至治疗,成为“病人”;到医院体检的人和到产科分娩的正常产妇,也常常被统称为病人,一并进行就诊数量的统计,但他(她)们并非真正息有疾病。
所以单纯从生物医学的角度很难界定病人的定义,研究病人的概念是一个医学社会学的问题,还需要从社会学的角度考量。
医学社会学认为“病人”,是指那些寻求医疗护理的或正处在医疗护理中的人。
病人(patient)被看作是社会群体中与医疗卫生系统发生关系的有疾病行为和求医行为的社会人群。
(二)病人角色
角色(role)本是戏剧术语,被社会心理学家们引人社会心理学,产生了“社会角色”的概念。
一个人在生活中要承担多种社会角色,每一种社会角色因其社会要求不同,而有其各自的特征以及相应的义务和权利。
病人角色(patientrole)也称病人身份,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角色。
每个人都有承担病人角色的可能,而且一旦进人病人角色,便会被期望有与其病人角色相称的心理和行为,承担其相应的义务,同时也拥有其特殊的权利。
1.病人角色的特征美国社会学家Parsons(1951年)提出了病人角色的四个特征。
(1)免除或部分免除社会职责:
病人可以从常规的社会角色中解脱出来,免除或部分免除其原有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免除的程度取决于疾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
(2)病人对陷人疾病状态没有责任:
患病是超出个人控制能力的一种状态,通常不是病人所愿意的,病人无需对患病负责。
(3)病人有恢复健康的责任:
患病不符合社会对个人的期望,社会需要其社会成员健康,能承担其相应的社会角色和义务。
病人需要有尽快恢复健康的动机和行动。
(4)病人有寻求适当帮助的责任:
很大程度上病人需要依赖他人的帮助才能恢复健康,包括医护人员的专业帮助以及家庭和社会的支持等。
2.病人的权利和义务作为一种社会角色,病人角色享有的特殊权利包括享受医疗护理服务的权利、对疾病诊治的知情同意权、隐私保密的权利、监督自己医护权益实现的权利等。
同时病人角色应承担的义务有及时就医、遵守医嘱、积极配合医护工作、遵守医疗服务部门的规章制度、尊重医护人员等。
二、病人的角色转换问题
(一)病人角色转换和适应
因为病痛的折磨,病人需要治疗及康复护理,应该从其他社会角色转换到病人角色,在角色转换过程中,有角色适应和适应不良两种类型。
角色适应是指病人的心理与行为和病人角色的要求基本符合,例如,客观面对现实,承认自己患病,积极寻求医护帮助遵守医嘱,采取积极的措施恢复健康等。
如果病人不能顺利地完成病人角色转换则为角色适应不良。
常见的角色适应不良有以下几类:
1.角色行为缺如(rolescarcity)角色行为缺如指的是病人不能进人病人角色。
虽然有医生的明确诊断,但病人不承认自己患病,认为医生诊断有误,或者否认病情的严重程度。
例如,某些癌症病人否认疾病的存在而拒绝接受治疗或采取等待、观望的态度等。
这可能由于病人使用了“否认”的心理防御机制,以减轻心理压力;也可能因为患病状态会影响人学、就业、婚姻等问题,涉及个人利益,导致病人不愿意接受病人角色。
2.角色行为冲突(roleconflict)在适应病人角色过程中,病人不能从平常的社会角色进人到病人角色,其行为表现不符合社会期望,引起病人心理冲突,使病人焦虑不安、愤怒、悲伤甚至恐惧,发生行为矛盾。
例如,患病的母亲因要照顾幼子而不愿住院接受治疗,造成母亲角色与病人角色的冲突。
原有社会角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及病人的个性特征影响心理冲突的激烈程度。
3.角色行为减退(rolereduction)病人适应病人角色后,由于某些原因,又重新承担本应免除的社会角色的责任。
例如,某些需要继续治疗的慢性病病人因为家庭经济拮据,中断治疗去工作,赚钱补贴家用。
4.角色行为强化(raleintensification)多见于病人角色向正常社会角色转换时,虽然病情已渐好转,但病人“安于”病人角色,对自己承担正常社会角色的能力缺乏信心,有退缩和依赖心理。
5.角色行为异常(roleofabnormalbehavior)多见于患不治之症或慢性病长期住院治疗的病人。
病人无法承受患病的压力和挫折,感到悲观、绝望导致行为异常,表现为拒绝治疗,甚至有自杀行为,或者对医护人员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二)影响病人角色适应的因素
对病人来讲,适应病人角色转变是很不容易的,许多病人开始时往往不安心扮演病人角色,需要在病情演变和治疗护理过程中逐渐适应。
病人角色的适应情况影响病人的康复,所以帮助病人适应病人角色很重要。
护士应正确评估病人角色转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影响因素,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使病人尽快完成角色转换。
病人角色的适应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疾病情况疾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病程发展、疗效等会影响病人角色的适应。
明显的疾病症状能够促进病人及时就医,使其容易适应病人角色。
2.病人的社会心理特征病人的个体特征如年龄、性别、个性特征、文化程度、职业、家庭经济状况、医学常识水平等也是影响病人角色适应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讲,个性比较顺从、依赖,对其他人信赖的病人比较容易适应病人角色。
3.医疗卫生机构的情况医疗保健机构的情况,如医护人员的服务水平、态度、医疗环境等影响病人的角色适应。
另外,医院的规章制度对病人也是一种约束,对病人的角色适应也有一定影响。
三、病人的求医和遵医行为
(一)求医行为
求医行为指的是人们感到某种躯体或心理等的不舒适时寻求医护帮助的行为,对人类的健康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孕妇正常分娩、常规体检、心理咨询等与医疗系统的无病性接触,也可被视为广义的求医行为。
1.求医行为的原因
(1)生理需要:
器质性或功能性的疾病导致病人感觉不适,常常是促成病人求医行为的重要原因,如高热、疼痛、外伤等。
(2)心理需要:
心理疾患、心身疾病、精神障碍等导致病人紧张、焦虑、恐惧,为缓解负性心理反应和精神痛苦等.病人也会产生求医行为。
(3)社会需要:
患传染病、社会公害病等的病人会对社会人群产生现实的或潜在的危害,从而被社会或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强制采取求医行为。
2.求医行为的类型做出求医决定的可能是病人,也可能是他人或社会,根据求医行为的发出者可将求医行为分为主动求医行为、被动求医行为和强制求医行为三种类型。
(1)主动求医行为:
主动求医行为指的是病人感觉不适时,为治疗疾病主动寻求医护帮助的行为二大多数的求医行为属于这种类型。
(2)被动求医行为:
被动求医行为是指病人自身无能力寻求医护帮助,而由第三者代为求医的行为,如昏迷病人、婴幼儿等,由其亲友、家长帮助去求医。
(3)强制性求医行为:
强制性求医行为是指公共卫生机构或病人的监护人为了维护人群或病人的健康和安全而强制给予治疗的行为,实施对象是严重危害公众安全的传染病(如SARS)精神病病人和对毒品严重依赖的人。
3.影响求医行为的因素求医行为是一种复杂的社会行为,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病人的年龄、性别、社会经济状况、宗教信仰、病人对疾病和症状的认识、获得医护帮助的便捷程度、以往的求医经历等。
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病人对疾病和症状的认识:
在众多因素中,病人对疾病和症状的认识是最主要的因素。
在求医行为之前,人们往往先有一个“自我诊断,’的过程。
人们多根据症状和自我感觉等来判断自己是否有病,是否该去医院就诊。
通常情况下如果病人认为疾病严重,对生命安全威胁大,其求医的可能性就大。
病人对所患疾病的性质及其严重程度的认识主要取决于两方面:
①症状的特
点:
包括症状的严重程度、强度、持续时间、症状是否常见、发生的部位、对人的正常社会活动的影响程度等,严重的、不常见的、不明预后的症状往往让病人感到害怕,从而促成求医行为。
②病人的心理社会特征:
病人对疾病和症状的认识还受病人的受教育程度、社会文化背景、个性特征等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讲,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对疾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会有充分的认识,能够意识到防病治病的重要性,其求医率会较文化程度较低的病人高;敏感、依赖性强的病人较之独立性强、孤僻的病人,对自身更加关注,疾病容易引起其重视,求医率会高。
(2)医疗保健服务方面的因素:
医院的医护人员技术水平不高、服务态度差或者以往的求医经历不愉快都会影响病人的求医行为,病人非万不得已不愿去医院就诊;医疗资源缺乏会影响病人就医,例如,偏远山区的病人想求医可能也会因条件所限而不能实现;另外即使在有丰富医疗资源的城市,病人可能也会因为医疗费用太高、交通拥堵、排队挂号、候诊时间长、检查痛苦等原因不愿到医院就诊。
(3)社会经济因素:
病人的社会经济地位高,对健康会更关心,对求医行为有促进作用。
一般来讲,儿童和老人的求医次数会相对较多,女性比男性求医次数多;工作繁忙、工作压力大也会影响人们的求医行为。
(二)遵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遵医行为是指病人遵从医护人员开具的医嘱或护理处方等进行检查、治疗及预防疾病复发的行为。
疾病的治愈不能单纯依靠医护人员选择有效的治疗手段,同时还需要病人积极参与、主动配合治疗方案的实施。
病人只有跟医生护士密切合作,严格遵守医嘱,才能尽早康复,良好的遵医行为是实现预期的治疗护理效果的首要前提。
影响病人遵医行为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有:
1.疾病因素疾病的种类、严重程度及病人的就医方式影响病人的遵医行为。
一般情况下,急症、重症、住院病人遵医率较高,而慢性病、轻症、门诊病
人不遵从医嘱的情况相对较多。
有研究认为病人对疾病相关信息的掌握程度影响
其遵医行为,如果能让病人接受其疾病的危害性,获取通过遵守医嘱能为其带来
健康利益的信息,有利于病人的遵医行为。
2.病人的心理社会特征病人的年龄、性别因素、职业因素、受教育程度、信念、社会经济地位、病人的心理特征等影响病人的遵医行为。
例如,老年人可能因为不理解医嘱中的专业术语或者记忆力下降记不住或记不全医嘱,导致其遵医行为也发生偏差;受教育程度低的病人对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治疗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不遵医行为的发生率较高;经济状况不好的病人可能想通过减少药物用量等来减轻经济负担,不遵医行为的发生率也较高。
3.医患(护患)关系有研究认为病人的不遵医行为与病人对相关医护人员不满意、不信任有关,病人与医护人员接触的时间、频率、交流方式及医患(护患)模式对病人遵医行为的影响强于病人自身因素对遵医行为的影响。
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欠佳,不能跟病人形成良好的医患〔护患)关系,或者医护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不高,在操作过程中给病人造成不能接受的痛苦,得不到病人的信任,会影响遵医行为;医护人员由于工作的繁忙而不能跟病人进行深人的有针对性的交流,或者用专业术语对病人进行指导,会影响病人对医嘱的理解,甚至对医嘱存在疑虑和恐惧,影响医嘱的执行;医护人员的知名度会影响病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和满意程度,从而影响病人对医嘱的接受程度和执行情况。
4.治疗和护理方案本身的因素如果治疗和护理方案形成的医嘱过于复杂,病人难以记住,就会影响病人的遵医行为;治疗和护理方案前期的治疗效果也会影响病人的遵医行为,如果前期的治疗效果不明显,病人容易失去继续遵从医嘱的耐心;病人对治疗和护理方案缺乏了解,对其有疑虑或恐惧,担心会带来疼痛或引起其他不良影响,如担心药物的毒副作用,从而影响其遵医行为;如果治疗措施与病人的心理期望差别较大,也会影响遵医行为,如希望采用中医治疗的病人对西医的治疗方式不愿遵从。
有研究认为应重视医(护)患间的互动,让病人及其家属参与治疗护理方案的制订,使其真正理解和接受医嘱,这样有利于病人实施遵医行为。
知识链接
自我效能对慢性病病人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种行为的主观判断,是指个体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简单来讲,就是个体对自己能够取得成功的信念,即“我能行”。
自我效能由美国斯坦福大学(StanfordUniversity)的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Bandura)在20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目前正在被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管理、运动等领域。
在过去的三十多年中,有很多理论被用来解释高血压等慢性病病人的用药依从行为,而在这些理论当中,自我效能理论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研究显示,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自我效能与血压的控制呈正相关。
影响用药依从性的诸多因素,包括药物的不良反应、服用药物的费用超出其经济负担能力、老年人记忆力减退等,都取决于慢性病病人坚持服药自我效能的大小。
自我效能时于慢性病病人能否坚持服药有重要预警作用,已经被用来预侧慢性病病人的用药依从性等许多健康行为。
第二节病人的心理需要与心理反应
一、病人的心理需要
病人在患病期间会产生一些特殊的心理需要,护士在工作中若能及时识别病人的心理需要,将更好地理解病人的行为,并提供针对性的护理,协助病人满足其心理需要,促进病人康复。
虽然病人的心理需要因人而异.表现形式各不相同,但也有共性可循,按照马斯洛的人类需要层次理论,病人在患病期间的心理需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生理的需要
病人的饮食、排泄、呼吸等基本的生理需要在患病后会受到威胁,需要医护人员协助满足其基本的生存需要,保持身体舒适。
病痛的折磨使病人急切地希望得到医生和护士的专业帮助,尽快康复成为病人的第一需要。
由于病情的需要,病人往往需要卧床休息,其兴趣爱好不同程度地受到限制,尤其是住院病人,活动范围与空间也相对局限,生活枯燥乏味,病人会感觉孤寂、无聊、度日如年。
感觉剥夺实验表明:
丰富的、多变的环境刺激是人类维持正常生理和心理状态的必要条件。
适度的良性的环境的刺激可以改善病人的精神状态,对机体健康有积极的影响,所以医院环境在色彩应用上尽量避免单调沉闷,走廊、病房、诊室等适当装饰艺术作品,给病人以良好的视觉刺激。
有条件的医院可在门诊或病房增设电视、电脑等设备,以备病人娱乐。
医护人员可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组织安排适当的活动,如读书、下棋等,丰富病人的文化娱乐生活。
(二)安全的需要
疾病使病人感到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生命的安全保障是病人最迫切的心理需要。
病情越严重,个体的自我保护能力越低,安全的心理需要越强烈。
一方面,病人会非常关注自己的病情变化,急切需要了解自身疾病的相关信息,如疾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可行的治疗和护理方案、药物治疗的毒副作用、疾病的预后。
病人如果不能获得这些信息,容易引起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影响病人康复。
所以,护士应该为病人律右通畅的信息渠道,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帮助病人获取必要的正确的相关信息。
另一方面,病人希望了解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尤其是自己的主治医生的专业特长,希望得到安全可靠的治疗,如果他感到医生护士在用最好的、最合适的方法全力进行救治,病人就会有较强的安全感和更多康复的信心;反之,如果医护人员的治疗护理行为不能让病人信服,病人也会处于不安的焦虑状态,对其身心康复极为不利,因此,医护人员应避免可能影响病人安全感的行为。
护士在实施护理措施前都应先跟病人沟通,进行耐心的解释,以消除或减少病人的疑虑与恐惧。
工作中护士态度应认真、负责、亲切,言行举止沉着稳重,时时处处给病人以安全感。
(三)爱与归属的需要
由于疾病的痛苦折磨,患病后病人深切期盼亲人的理解、关爱与呵护,尤其是住院病人,离开熟悉的家和工作环境,进人完全陌生的医院环境,家人的体贴陪伴和精神支持,会带给病人强烈的精神满足感。
处于恢复期的病人希望了解家人的生活、工作的情况,工作单位的情况变化等,期待病愈后尽快融人家庭和工作团体。
护士在护理病人的同时也应注意与家属沟通,鼓励病人亲属为病人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和关爱,帮助病人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另外,在新的环境中住院病人有着强烈的归属动机,希望与医护人员和病友建立良好的关系,被新的人际群体接纳和认可,尽快融人新的环境。
一方面,病人希望自己被医护人员认识、重视和关爱,得到更多的照顾和更好的治疗。
护士经常可以发现有的病人会有意无意地显露自己较高的社会地位或社会关系,有的病人会积极主动地跟医护人员进行情感交流,期望取得医护人员的特别关爱。
如果护士在工作中只是给病人提供定时的打针、发药等护理措施,少与病人沟通交流,病人容易感觉被冷落,极易产生孤独感和无助感。
所以,护士在巡视病房时可以多跟病人打招呼问候病情。
随手帮病人盖一盖被子、倒杯水,治疗操作时多与病人沟通交流,让病人时刻都体会到护士的关爱。
另一方面,病人需要与病友沟通,被病友所接纳,需要寻求病友的精神支持。
病人之间有相似的病痛和求医经历,容易“同病相怜”,消除病人的孤独感,同时病友间可以沟通信息,互相鼓励,有利于增强病人康复的信心。
护士需要组织好病人之间的正常交往,协调病友之间的关系,帮助病友之间建立温馨和谐、互相关心的人际氛围,满足病人爱与归属的需要。
(四)尊重的需要
疾病可能导致病人自理能力部分或全部丧失,生活起居需要依靠别人,病人常感到成为别人的累赘,自尊受损、缺乏自信,可能对尊重的需要增强。
病人希望医护人员在制订和执行医疗护理方案时尊重其个人的自主权,保护其隐私,尊重其人格。
如果尊重的需要不能被满足,会使病人产生自卑感,甚至导致不满和愤怒。
医护人员要时时处处注意尊重病人,主动热情的对待每一位病人,态度亲切、称呼礼貌,切忌直呼床号二在进行治疗和护理操作时,做好沟通解释,尊重病人的知情同意权,注意保护病人隐私,充分尊重病人。
(五)自我实现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患病期间最难以满足的,因为实现自我成就既需要精力又需要体力。
疾病往往使病人感到力不从心,需要他人的照料,易导致病人产生挫败感,所以,患病期间的自我实现主要体现在战胜疾病的过程中。
疾病初期,护士可以用过去恢复良好的病人的实例激励患病期间的病人,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在治疗过程中,护士应及时将病情好转的信息告知病人,鼓励病人战胜疾病。
在恢复期,护士应鼓励病人生活自理、增加活动,增强信心,实现自我。
二、病人的心理反应
人的生理与心理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疾病导致病人的生理功能发生改变的同时也引起了病人的认知、情绪、意志等心理活动过程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甚至影响到病人的人格特征。
在疾病状态下,由于疾病、医疗活动的影响,病人出现与健康人不同的心理现象,称之为病人的心理反应。
护士应该掌握病人的心理反应,给予病人适当的心理调适,帮助病人正确面对现实,以利于病人角色的顺利转换,促进病人康复。
(一)病人的认知反应
1.感知觉异常患病后病人的注意力由外部世界转向自身和疾病,感知觉的指向性、选择性、理解性和范围都会发生变化,可能产生下列几种异常:
①感受性提高:
一方面病人对外界环境中的正常的声音、光线、温度等刺激特别敏感,甚至发生烦躁、紧张等情绪反应;另一方面病人过分关注自己的躯体,对自身的呼吸、体位等异常敏感,有的甚至感觉到自己的心跳、胃肠蠕动等。
②感受性降低:
有的病人某些感觉的感受性在患病后会降低,如味觉异常,对饮食的香味感觉迟钝,食之无味。
③时空知觉异常:
有的病人出现时间感知错乱,分不清上午、下午或昼夜;有的病人感觉时间过得非常慢,常有度日如年之感;有的病人空间感知错乱,感觉床铺摇晃,甚至天旋地转。
④幻觉:
有些病人甚至会产生幻觉,如多数做了截肢手术的人报告,在截除术后不久就觉得有一个虚幻的肢体,近30%的截肢病人感到幻肢疼痛。
2.记忆异常由于受到疾病应激的影响,许多病人有不同程度的记忆力减退,而且有些疾病本身也会影响病人的记忆力,例如、某些脑器质性病变、慢性肾衰竭等。
病人往往表现为不能准确地回忆病史,不能正确地记住医嘱,甚至有些病人对刚刚做过的事、刚刚说过的话都记不住。
3.思维异常病人的思维能力也不同程度地受到损伤,尤其是逻辑思维能力,表现为分析判断能力下降,决策时犹豫不决、瞻前顾后,而有些病人又草率决定或者干脆不思考,完全请家属或医护人员代为决策。
另外有些病人不能正确地判断身边的客观事物,对周围事物特别敏感、胡思乱想、不信任周围人,例如,周围人正常的说笑也会引起病人的错误理解,认为是在议论自己的病情等,导致病人厌烦或愤怒;有些病人表现为对别人的好意半信半疑,总是担心医生误诊或者护士发错药、打错针等。
护士在跟病人的接触过程中,一定要有严谨的专业态度,以减轻病人的顾虑,另外在病人面前交谈时也要大方自然,尽量避免病人猜疑。
(二)病人的情绪反应
在各种心理反应中,情绪反应是病人体验到的最常见、最重要的心理反应。
面对疾病所带来的痛苦以及疾病对生命安全、健康的威胁,病人常产生的典型情绪反应有焦虑、恐惧、抑郁、愤怒等负性情绪。
负性情绪的持续是影响病人康复的重要原因,所以护士应该把握病人情绪反应的特点,适时给予恰当的于预,这显得尤为重要。
1.焦虑(anxiety)焦虑是人们感受到威胁或预期要发生不良后果时产生的情绪体验,是临床病人最常见的情绪反应。
引起病人产生焦虑的原因有很多,例如,疾病初期对疾病的病因、性质、转归和预后不明确;希望做详细深人的检查又担心面对不良后果;对一定危险性的检查和治疗担心其可靠性和安全性,甚至有些病人对疾病诊治和护理的各个环节都心存疑虑;医院陌生的环境和紧张的气氛让病人紧张,尤其目睹危重病人的抢救过程和死亡情景;与家人分离,牵挂亲人担心家庭经济负担等。
根据病人产生焦虑的原因及表现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
①期待性焦虑:
面临即将发生但又尚未确定的重大事件时的焦虑,常见于疾病初期或不了解自己疾病性质及预后的病人。
②分离性焦虑:
与熟悉的环境或亲人分离,产生分离感所伴随的情绪反应,依赖性较强的儿童和老年人容易产生。
③阉割性焦虑:
自我完整性受到威胁或破坏时产生的情绪反应,常见于外伤或手术切除某肢体或脏器的病人。
焦虑普遍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适当焦虑有利于人们适应变化,是一种保护性反应。
护理工作的目标不是要消除病人的一切焦虑,适度的焦虑可以使病人关注自身健康,对疾病的治疗及康复有积极意义。
护理工作的关键是区分焦虑的程度,及时识别高度焦虑和持续性焦虑,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减轻病人的焦虑,以消除高度焦虑或持续性焦虑对病情的不良影响。
2.恐惧(fear)恐惧是人们面对危险情境而产生的一种负性情绪反应。
恐惧与焦虑不同,焦虑时危险尚未出现,焦虑的对象不明确或是有潜在威胁的事物,而恐惧有明确的对象,是现实中已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