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修作业三备两磨岗位实践.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718083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04.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本研修作业三备两磨岗位实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校本研修作业三备两磨岗位实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校本研修作业三备两磨岗位实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校本研修作业三备两磨岗位实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校本研修作业三备两磨岗位实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校本研修作业三备两磨岗位实践.docx

《校本研修作业三备两磨岗位实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本研修作业三备两磨岗位实践.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校本研修作业三备两磨岗位实践.docx

校本研修作业三备两磨岗位实践

三备两磨岗位实践

采用校本研修的方式,开展“三备两磨”岗位实践,活动的流程分为四步走,过程中线下、线上相结合:

 

三备两磨岗位实践作业:

经历三次备课,两轮打磨,本次校本研修活动圆满结束了,相信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都得到很多收获。

最后,请每一位老师提交一份最终的课堂教学设计方案及磨课小结,该作业计入考核。

 

作业要求:

1.参考模板来填写;

2.作业字数不少于400字;

3.内容必须为原创,若出现雷同,将视为不合格。

附件:

作业模板

教学设计方案终稿

课题

认识梯形

姓名

焦瑞雪

学科

数学

学校

龙泉小学

年级

四年级

教学目标

.掌握梯形的特征,能辨认梯形,知道梯形的各部分名称,会画梯形的高。

初步了解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的特征。

2.通过分类、比较等沟通梯形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3.借助多媒体手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升数学思考。

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有56名学生,男生29名,女生27名,学生这几周都在学习几何内容,对一些图形的操作有一定的难度,理解不透彻,但学生都很喜欢画图操作,对梯形的认识一些基础差的学生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重难点

掌握梯形的特征,能运用梯形的特征辨认梯形

教学过程

(包含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技术应用等)

一备:

教学设想:

《认识梯形》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上年级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按教材进度第一次系统认识梯形,要求学生不仅能根据“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特征直观判别,而且能与前面学过的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进行比较和沟通。

基于这样的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一、充分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与联系,关注知识形成的过程

对梯形的特征研究,我努力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课的引入,采用了把一个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重叠,让学生观察并思考:

所形成的重叠部分会是什么图形?

让学生初步感知梯形“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边不平行”。

在建立梯形表象过程中,让学生不断把梯形与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进行比较,加深两种图形之间的区别,也为学生沟通四边形之间的联系作好铺垫。

课的结尾,把课本练习十一第5题,通过适度的变换,借助多媒体技术,让学生清晰地看到梯形和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等四边形的联系和区别。

二、精选习题,整合知识点,用足用好每道习题

本节课的知识点是比较多的,包括梯形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的特殊性、画梯形的高等,以及沟通四边形之间的联系。

为此,该如何能够选好习题,整合知识,给学生留足思考和探究的空间,显得尤为重要。

整节课由3道习题构成,而每道习题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

如第一题由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重叠得到的3个梯形来探究梯形的特征,在学生经过讨论得出梯形的特征后,继续利用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重叠,通过任意旋转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让学生观察思考:

重叠部分的图形为什么一定是梯形。

第二题从判断是否是梯形开始,到认识梯形各部分名称及高,再通过分类认识两种特殊梯形,进而认识到特殊梯形的底、腰及高的特殊性。

第三题从静态地找梯形,到动态地观察图形之间的关系,从而巩固新知识的学习,提升数学思考力。

 

  教学过程预设:

一、由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重叠,引入新课

1.把一个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重叠在一起,如果重叠部分是四边形,会是什么四边形?

重叠出几个不同形状的梯形。

  2.揭示课题。

原来把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重叠在一起,可以产生一个新的图形──梯形。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梯形。

二、掌握梯形特征,形成清晰表象

1.感悟梯形特征

(1)观察一下这些梯形,跟我们之前学过的平行四边形比,它有什么特点?

(学习方式:

同桌讨论)

预设:

四条边,四个角;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你怎么肯定这组对边一定平行,另一组对边一定不平行?

引导学生发现:

这些梯形是由三角形和长方形重叠得到,在平行四边形上的这组对边一定平行,在三角形上的这组对边一定不平行。

到底什么样的四边形,才叫做梯形?

讨论得出:

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2)变式判断:

继续让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重叠出梯形。

a.平行四边形不动,三角形继续旋转,构造新梯形。

b.三角形不动,平行四边形旋转,构造新梯形。

思考:

为什么这些也都是梯形?

引导学生发现:

不管怎么变,都是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

(3)生活中的梯形

生活中见过梯形吗?

  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常见梯形。

2.学习梯形各部分名称及作高

  

(1)判断:

下面的图形哪些是梯形?

哪些不是?

为什么?

  学生汇报,对有争议的图形进行讨论。

  

(2)出示梯形各部分名称。

  这些梯形的底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腰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观察得出:

平行的一组对边是梯形的底,不平行的一组对边是梯形的腰。

  (3)画高

  两条底之间的距离叫梯形的高。

学生独立画高。

练习反馈,引导发现:

梯形的高有无数条。

3.认识直角梯形、等腰梯形

(1)按一定的标准把这些梯形分类。

(学习方式:

4人小组讨论)

  学生汇报,移一移,分一分。

  a.按有没有直角:

 2、7    1、3、5、6,认识直角梯形。

  了解直角梯形的特殊性:

腰垂直于底边,同时也是梯形的高。

  b.按是否有一组对边相等,或按是否对称 1、6  2、3、5、7,认识等腰梯形。

  了解等腰梯形的特殊性:

两腰相等;轴对称;底角相等。

  三、巩固提高,沟通梯形与四边形之间的联系。

  1.已知 a//b,下图中有几个梯形?

把它们找出来。

你能找到几个梯形?

用4个顶点字母表示梯形,写一写。

思考1:

你怎么肯定这些都是梯形?

思考2:

这些梯形形状都是不一样的,但有什么是相等的?

2.几何画板:

出示图

根据第1题拿出其中一个梯形AEFB, F点喜欢在b这条线上动来动去。

想象:

随着F点的左右移动,会变成哪些图形呢?

(1)往右移,都是梯形。

(2)往左移,可以变成梯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

两次停留思考:

第1次,差不多是平行四边形时;第2次, F点接近是E点,是什么图形?

(3)如果能动2个点,还能得到什么图形?

(4)如果F点能随意动,会变成什么图形?

  四、课堂总结 

  看来四边形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随着我们以后的学习,你会发现它们更多的秘密。

  五、板书设计

教学设计初稿的修改点

二磨:

对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的认识有点少了,学生对其了解的不多,应该增加一些练习

二备:

教学过程

一、由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重叠,引入新课

1.把一个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重叠在一起,如果重叠部分是四边形,会是什么四边形?

重叠出几个不同形状的梯形。

  2.揭示课题。

原来把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重叠在一起,可以产生一个新的图形──梯形。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梯形。

二、掌握梯形特征,形成清晰表象

1.感悟梯形特征

(1)观察一下这些梯形,跟我们之前学过的平行四边形比,它有什么特点?

(学习方式:

同桌讨论)

预设:

四条边,四个角;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你怎么肯定这组对边一定平行,另一组对边一定不平行?

引导学生发现:

这些梯形是由三角形和长方形重叠得到,在平行四边形上的这组对边一定平行,在三角形上的这组对边一定不平行。

到底什么样的四边形,才叫做梯形?

讨论得出:

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2)变式判断:

继续让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重叠出梯形。

a.平行四边形不动,三角形继续旋转,构造新梯形。

b.三角形不动,平行四边形旋转,构造新梯形。

思考:

为什么这些也都是梯形?

引导学生发现:

不管怎么变,都是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

(3)生活中的梯形

生活中见过梯形吗?

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常见梯形。

2.学习梯形各部分名称及作高

  

(1)判断:

下面的图形哪些是梯形?

哪些不是?

为什么?

  学生汇报,对有争议的图形进行讨论。

  

(2)出示梯形各部分名称。

  这些梯形的底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腰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观察得出:

平行的一组对边是梯形的底,不平行的一组对边是梯形的腰。

  (3)画高

  两条底之间的距离叫梯形的高。

学生独立画高。

练习反馈,引导发现:

梯形的高有无数条。

3.认识直角梯形、等腰梯形

(1)按一定的标准把这些梯形分类。

(学习方式:

4人小组讨论)

  学生汇报,移一移,分一分。

  a.按有没有直角:

 2、7    1、3、5、6,认识直角梯形。

  了解直角梯形的特殊性:

腰垂直于底边,同时也是梯形的高。

  b.按是否有一组对边相等,或按是否对称 1、6  2、3、5、7,认识等腰梯形。

  了解等腰梯形的特殊性:

两腰相等;轴对称;底角相等。

  三、巩固提高,沟通梯形与四边形之间的联系。

  1.已知 a//b,下图中有几个梯形?

把它们找出来

根据第1题拿出其中一个梯形AEFB, F点喜欢在b这条线上动来动去。

想象:

随着F点的左右移动,会变成哪些图形呢?

(1)往右移,都是梯形。

(2)往左移,可以变成梯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

两次停留思考:

第1次,差不多是平行四边形时;第2次, F点接近是E点,是什么图形?

(3)如果能动2个点,还能得到什么图形?

(4)如果F点能随意动,会变成什么图形?

(5)练习

  四、课堂总结 

看来四边形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随着我们以后的学习,你会发现它们更多的秘密

五、板书设计

 

二磨:

对梯形的的部分名称这一部分的介绍有点少,从课件中让学生知道且让自己动手操作画,找出梯形的上底,下底,高这些名称可能会更好

三备:

教学过程

一、由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重叠,引入新课

1.把一个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重叠在一起,如果重叠部分是四边形,会是什么四边形?

重叠出几个不同形状的梯形。

  2.揭示课题。

原来把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重叠在一起,可以产生一个新的图形──梯形。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梯形。

二、掌握梯形特征,形成清晰表象

1.感悟梯形特征

(1)观察一下这些梯形,跟我们之前学过的平行四边形比,它有什么特点?

(学习方式:

同桌讨论)

预设:

四条边,四个角;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你怎么肯定这组对边一定平行,另一组对边一定不平行?

引导学生发现:

这些梯形是由三角形和长方形重叠得到,在平行四边形上的这组对边一定平行,在三角形上的这组对边一定不平行。

到底什么样的四边形,才叫做梯形?

讨论得出:

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2)变式判断:

继续让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重叠出梯形。

a.平行四边形不动,三角形继续旋转,构造新梯形。

b.三角形不动,平行四边形旋转,构造新梯形。

思考:

为什么这些也都是梯形?

引导学生发现:

不管怎么变,都是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

(3)生活中的梯形生活中见过梯形吗?

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常见梯形

2.学习梯形各部分名称及作高

  

(1)判断:

下面的图形哪些是梯形?

哪些不是?

为什么?

  学生汇报,对有争议的图形进行讨论。

  

(2)出示梯形各部分名称。

  这些梯形的底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腰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观察得出:

平行的一组对边是梯形的底,不平行的一组对边是梯形的腰。

  (3)画高

  两条底之间的距离叫梯形的高。

学生独立画高。

练习反馈,引导发现:

梯形的高有无数条。

3.认识直角梯形、等腰梯形

(1)按一定的标准把这些梯形分类。

(学习方式:

4人小组讨论)

  学生汇报,移一移,分一分。

  a.按有没有直角:

 2、7    1、3、5、6,认识直角梯形。

  了解直角梯形的特殊性:

腰垂直于底边,同时也是梯形的高。

  b.按是否有一组对边相等,或按是否对称 1、6  2、3、5、7,认识等腰梯形。

  了解等腰梯形的特殊性:

两腰相等;轴对称;底角相等。

  三、巩固提高,沟通梯形与四边形之间的联系。

  1.已知 a//b,下图中有几个梯形?

把它们找出来。

根据第1题拿出其中一个梯形AEFB, F点喜欢在b这条线上动来动去。

想象:

随着F点的左右移动,会变成哪些图形呢?

(1)往右移,都是梯形。

(2)往左移,可以变成梯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

两次停留思考:

第1次,差不多是平行四边形时;第2次, F点接近是E点,是什么图形?

(3)如果能动2个点,还能得到什么图形?

(4)如果F点能随意动,会变成什么图形?

(5)练习

  四、课堂总结 

看来四边形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随着我们以后的学习,你会发现它们更多的秘密

五、板书设计

 

磨课活动小结

磨课活动过程分析

1.首先备课,将梯形的认识做初步的教学设计

2.然后进行一磨,对知识的遗漏点和一些计划的不走进行初步修改

3.其次进行二修,重新来整理教学设计,将不足的和没有计划的都进行修改

4.二磨:

再次回头对教学设计重新的审视和检查,看有没有出入的,学生对这一部分理解起来有点难度的

5.三修:

最后进行整理教学设计,得到自己满意的梯形的教学设计

 

活动反思

活动反思

经历三次备课,两轮打磨,让我对梯形的知识掌握的更加全面和熟悉,将一些小的细节都进行了全面的了解的深刻的认识,经三次备课,两轮打磨,这种备课方案值得我以后在教学过程的备课中很好的运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