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第一课课堂练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16193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第一课课堂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文化第一课课堂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文化第一课课堂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文化第一课课堂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文化第一课课堂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化第一课课堂练习.docx

《文化第一课课堂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第一课课堂练习.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化第一课课堂练习.docx

文化第一课课堂练习

文化生活第一课人与社会

第一部分考点梳理要求熟练记忆

考点1 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1)文化的内涵。

①含义: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________及其产品。

②内容:

文化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________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__________的部分。

(2)文化的特点。

①从产生过程看:

文化是由人所____、为人所特有的。

②从个人成长看:

每个人所具有的________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活动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③从呈现形式看: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________,精神产品离不开________。

考点2 文化的形式

(1)从静态角度看,包括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

(2)从动态角度看,包括各种________,即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考点3 文化的社会作用

(1)从文化的实质看: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________,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________中,还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考点4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相互影响:

在经济的基础上。

①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②文化的相对独立性。

文化发展并不始终与经济发展________,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__________。

那种认为物质条件好了,________自然而然地就会好起来,物质条件差一点,精神文化就不可能搞好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③文化的反作用。

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____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____社会的发展。

(2)相互交融:

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

第一、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②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③文化产业的崛起,不仅丰富文化消费,而且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第二、文化与政治的相互交融

①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修养。

②从国际来说,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考点5文化与综合国力

1.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1)重要性:

①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②随着时代发展,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程度不断加深,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文化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2)紧迫性:

①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自身经济安全必不可少的精神武器。

②冷战结束以后,国外敌对势力把中国当做意识形态的主要对手,加紧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以实现西化、分化我国的政治图谋,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显得更加重要。

2、我国提升文化竞争力对策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补充材料: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意义

1、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就业,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2、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和文化安全。

3、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提升我国的文化竞争力,有利于增强我国的民族凝聚力、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4、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高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正确的方向保证,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5、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6、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影响着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误点警示】需要特别注意

1、纯自然的东西也是文化

2、文化都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3、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促进经济、政治

4、不能区分“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和“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强调的是彼此制约、相互作用;“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强调的是彼此渗透、相互融合。

典型例题需要认真阅读,仔细思考

例1.在20XX年6月12日举行的中国电视剧“白玉兰奖”颁奖典礼上,5个电视剧奖项有4个落到了“粤产”电视剧身上,其中《潜伏》将3个大奖收如囊中。

9月10日,来自汕头澄海区,号称“中国动漫第一股”的“奥飞动漫”在深交所上市……这是近年来广东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

这些现象表明,广东文化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辉煌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和“潜伏”,如今再度崛起,呈现出厚积薄发、精彩纷呈的喜人局面。

请你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广东文化的发展对广东经济发展的作用。

(15分)

答案

(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给予经济以重大影响。

广东文化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广东文化产业的崛起,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2)广东文化的发展能促进人们消费内容的丰富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提升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为广东经济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3)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广东文化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广东经济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

例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根据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的要求,山东省政府采取措施加快推进农村文化建设,提出了如下目标:

到20XX年全面实现20个以上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20XX年基本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到20XX年完成乡镇服务站点改造提升,40%的村服务点达到规范化要求;到20XX年全省实现乡镇有综合文化站、村有文化大院或活动室;到20XX年全省实现一村一月一场公益电影;到20XX年全省一半左右的行政村建成农家书屋,20XX年覆盖所有行政村。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山东省政府采取的上述措施的依据。

(20分)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推进农村文化建设,能够为农村改革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②文化对经济有巨大的反作用。

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有利于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③文化能够塑造人生。

发展农村文化事业,能够丰富广大农民的精神生活,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

④有利于推动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例3、(辨析题)管子曰: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据此,有人认为,只要经济上去啦,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就发展了,物质条件差一点,精神文化就不可能搞好。

从整体上讲,经济是基础,经济的发展会决定或带动文化的发展。

但又不能认为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绝对同步的,二者的发展既有同步性的一面,也有不同步的情况。

(1)一方面,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强调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水平。

从这种意义上说,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

(2)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同步。

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

文化的某些方面可以超越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如诗词歌赋的发展、书画的发展,并非与经济发展呈正相关关系。

从古到今,文化的发展都有超越经济制约而相对独立发展的事例。

那种认为只要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而然地就会好起来,物质条件差一点,精神文化就不可能搞好的观点,不符合历史发展的事实,是不正确的。

例4、20XX年10月30日《大众日报》载文《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让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

要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当今时代,文化与经济日益交融,在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的同时,文化的经济功能明显增强,经济的文化含量不断提高,对促进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

特别是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文化产业具有优结构、扩消费、增就业、促跨越、可持续的独特优势和突出特点。

(1)阅读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我国“让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重要性和紧迫性。

(2)结合材料,运用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道理,分析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现实意义。

(1)重要性:

①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②随着时代发展,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程度不断加深,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文化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紧迫性:

①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②冷战结束以后,国外敌对势力把中国当做意识形态的主要对手,加紧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以实现西化、分化我国的政治图谋,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显得更加重要。

(2)①生产决定消费。

生产为消费提供对象,生产决定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并为消费创造动力。

加快振兴文化产业,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不仅可以扩大内需特別是居民消费,而且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多样性、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②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发展。

文化消费由于相对廉价,有可能成为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一个新的消费热点和经济增长点。

顺应这种大规模的文化需求,加快振兴文化产业,能够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而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例5、材料一:

近年来,江苏省的一些城市开展城市精神的讨论与提炼,如南京市将“厚德载物、同进文明”等四种提法纳入城市精神的表决;常州市将市民精神提炼为“勤学习、重诚信、敢拼搏、勇创业”……这些城市精神既富有时代特色,又展示了城市自身的文化内涵。

 材料二:

某市委书记在参加讨论时指出“城市的发展最终还是以文化论输赢”,并提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文化竞争力”,要把文化建设作为做大做强城市的强大推动力。

只有繁荣的经济而没有昌盛的文化,只有物质的丰富而没有文化的全面发展,就称不上“全面小康”。

(1)材料一、二分别体现了文化生活的什么道理?

(2)结合材料二,联系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各级党委和政府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文化竞争力”。

【答案】首先,文化生活无处不在;其次,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生活。

材料一中,各城市的城市精神既有共同点又有自己的特色就说明这一点。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材料二强调文化建设的作用说明这一点。

 

(2)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全面的小康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文化发展三者的统一,城市建设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培育城市精神,增强城市凝聚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文化生活第一课综合练习

1、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

”该诗句可以体现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②文化是由文人创造的

③文化具有继承性④文化影响人的精神世界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一切受人民欢迎、对人民有深刻影响的艺术作品,从本质上说,都必须既反映人民精神世界又引领人民精神生活,都必须在人民的伟大中获得艺术的伟大。

可见,优秀的文化

A.彰显时代的精神,创造时代的未来B.反映时代的潮流,决定时代的走向

C.源于时代的实践,引导时代的发展D.源于时代的智慧,推动时代的前进

3、某些发达国家借助跨国公司,通过向世界各国输出产品、以产品为载体的文化和附加条件的科技等手段,在全球推行“软征服",以达到影响或改变其他国家国民价值观的目的。

该材料告诉我们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是相互交融的②世界多极化发展充满了矛盾斗争

③必须警惕国际交往中的文化霸权主义④跨国公司促进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台湾果农为提高水果附加值,把冰激凌灌入柿饼中,使之有双重口味,并别出心裁地将其取名为“你柿我的冰激凌”。

由于加入了文化元素,该商品推向市场后受到消费者热捧。

这体现了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B.文化创新决定这会实践的发展

C.文化总能推动经济的发展D.文化发展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5、我们要讲的“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下列属于文化的是()

 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②自然科学③技术

④语言、文字⑤选举人大代表⑥企业的信誉和形象

 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⑥

6、下列活动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①工人、农民从事生产活动②参加学校运动会③参加演讲会、辩论赛

④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⑤参加文学社、书画协会、读书俱乐部

⑥浏览网站,领略世界各地风土人情⑦参加合唱团、舞蹈队

 A、①③⑤⑦B、②③④⑤⑥⑦C、②④⑤⑦D、①②④⑥⑦

7、下列关于文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B、人类社会产生前,文化就存在于自然界中

 C、文化是人天生就具有的D、文化可以脱离人类社会而独立存在

8、思想文化是同政治、经济是联系在一起的,它虽然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所制约,但又对政治、经济起反作用。

一个国家和民族,没有思想文化上的独立,就不会有政治上、经济上的独立。

这主要说明()

 A、一定的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B、一定的经济决定一定的政治

 C、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D、一定的文化对经济和政治产生重大的影响

9、在都市,有繁华的文化景观;在乡镇,人们利用农闲时间、集市和民间传统节日,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在人口分散、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文化活动更具有特有的乡土气息。

以上材料说明()

 A、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B、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C、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D、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10、近年来,英国文化产业平均发展速度是整个经济增长率的近两倍,年产值近600亿英镑,从业人员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5%,每年的出口额达80亿英镑,很大地促进了英国经济的发展。

这段话说明()

 A、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B、文化产业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中心环节

 C、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D、文化是第一生产力,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11、“石头上刻着名人名言,石头是物质的,但表现的是精神的内容。

”对这句话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B、文化就是人类创造的产品

 C、文化就是刻在石头上的名人名言

D、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是分开的,两者互不影响

12、庐山兼具六教(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伊斯兰教),作为中国独具特色的宗教圣地,该地正倾力打造“宗教名山”品牌,积极将宗教文化与旅游结合起来,开辟极具特色的宗教文化圣地游。

这表明()

 A、在宗教文化圣地人人都应该参加宗教活动B、文化可以转化为经济资源

 C、与文化相结合的宗教活动都属于正常的宗教活动D、宗教思想是先进的文化

 10、我们阅读书籍,欣赏艺术品,参观历史文物,都可以从中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

这说明

 A、文化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表现出来B、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C、人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不需通过社会实践活动D、文化离不开政治和经济

13、下列关于文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①文化是人天生就具有的

②人类社会产生前,文化就存在于自然界中

③文化是指各种精神产品的总称

④文化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非意识形态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意识形态部分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

14、东晋画家顾恺之创作的《庐山图》,以艺术形式形象地展现了庐山的自然美。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艺术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一种现象③庐山的自然美,也是一种文化④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5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这是因为()

A.思想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反作用B.精神能够决定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

C.只有先进的思想文化才能反作用于事物D.错误的思想文化不以一定的经济、政治为基础

16经济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下列各项能够说明两者相互交融的是()

A.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决定B.经济发展了文化就一定能够发展

C.先进文化促进经济发展,落后文化阻碍经济发展D.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非选择题:

18.在每年的国庆、春节等“黄金周”,文化消费正逐渐成为广东人长假消费的新热点。

广州购

书中心人头攒动,日均人流量超过5万人;定位合理的文艺演出大受观众追捧,中山纪念堂举

行“金狮奖”经典木偶剧演出场场爆满,一票难求;肇庆七星岩、佛山祖庙、梅州客家民居、

中山伟人故里,一个个文化含量高的旅游景点无不游人如织……这,不仅让众多文化商家赚

得盆满钵满,也让消费者尝到“花钱买品位”的甜头。

 

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提高该省居民文化消费水平有什么重要意义?

没有要求结合材料,是扩展型题目。

文化的作用:

1、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2、文化与政治经济

(1)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

(2)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3)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3、文化与综合国力

4、文化影响人的交往方式、交往行为,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7、答案

(1)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提高该省居民的文化消费水平对该省社会发展能够产生深刻的影响。

(2)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提高居民文化消费水平有利于促进该省科技、教育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文化生产力水平。

(3)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提高居民文化消费水平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文化素养,更好地参与政治生活,促进该省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

(4)文化丰富人生。

提高居民文化消费水平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回答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也可以。

19、(2009山东卷29)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应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

该区某市致力于打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吸引了大量投资;

充分整合地方民俗文化资源,开发了“逍遥乡村游”旅游线路;

同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开展各种技术培训,培养了各类高素质人才。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上述做法的理论依据。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给经济以重大影响。

某市打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文化支撑,吸引了大量投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②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某市积极发展旅游文化产业,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③劳动者素质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某市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开展技术培训,提高了劳动者素质,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17、(广东卷)

人创造了文化,

文化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所以

要大力发展各种文化。

 

指出正确点,说明原因

(1)文化是人创造的,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指出错误点,说明原因

(2)文化有进步与落后、先进与腐朽之分,只有先进、健康的文化,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落后、腐朽的文化则危害人的进步。

补充不足点

(3)我们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努力改造落后的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补充练习:

20XX年高考福建文综*3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重要的思想资源,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材料一传统民本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论述节选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孟子•尽心下》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唐太宗《贞观政要•君道》

“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

……夫曰公举之,则因有民而后有军,君末也,民本也。

-----------------谭嗣同《仁学》

专家点评:

传统民本思想在历史上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具有时代局限性,统治阶级运用民本思想的目的是“治民”“驭民”。

材料二“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专家点评:

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扬弃,是立足中国发展实践,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其内涵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入而不断丰富。

有人认为,“民本思想和以人为本的产生都是与当时的社会条件相适应的,其政治运用的目的根本上是一致的”。

请你运用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的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1)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

民本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都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产物。

传统的民本思想是剥削制度的产物,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建立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基础上。

(2)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传统的民本思想有利于缓和当时社会的阶级矛盾,根本上是为了巩固剥削阶级的统治。

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实践促进了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根本上是为人民服务。

 

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自治区党委根据本地特点,提出了“小省区要办大文化”的思路。

宁夏根据其“岩画文化”、丝路文化、西夏文化神秘而璀璨,边塞文化、大漠文化、黄河文化悠远而豪放”的优势和特点,发展带有民间文化特色和塞上文化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实施“百县千乡文化工程”和“千里文明长廊工程”,积极开展社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企业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