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最新国际贸易理论作业答案 2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15927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56.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大最新国际贸易理论作业答案 2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人大最新国际贸易理论作业答案 2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人大最新国际贸易理论作业答案 2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人大最新国际贸易理论作业答案 2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人大最新国际贸易理论作业答案 2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大最新国际贸易理论作业答案 2资料.docx

《人大最新国际贸易理论作业答案 2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大最新国际贸易理论作业答案 2资料.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大最新国际贸易理论作业答案 2资料.docx

人大最新国际贸易理论作业答案2资料

★国际贸易理论(第三版)(ZK028C)

 

第一章导论

1、【164096】(单项选择题)在国际贸易中,由商品进口国和出口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对第三国来说,叫做()。

A.总贸易

B.有形贸易

C.直接贸易

D.转口贸易

【答案】D

2、【164097】(单项选择题)在国际贸易中,商品交换国之间从事的纯粹的商品交换,不含任何加工成分,这种贸易称为()。

A.一般贸易

B.加工贸易

C.直接贸易

D.转口贸易

【答案】A

3、【164099】(单项选择题)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属于()。

A.转口贸易

B.无形贸易

C.总贸易

D.有形贸易

【答案】B

4、【164102】(单项选择题)世界贸易组织建立于()。

A.1995年1月1日

B.1993年1月1日

C.1994年1月1日

D.1996年1月1日

【答案】A

5、【164104】(单项选择题)第八轮多边关税及贸易谈判又被称为()。

A.乌拉圭回合

B.东京回合

C.尼克松回合

D.狄龙回合

【答案】A

6、【164124】(单项选择题)某年世界出口货物贸易额为1.6万亿美元,进口货物贸易额为1.7万亿美元,该年国际货物贸易额为()。

A.0.1万亿美元

B.1.6万亿美元

C.1.7万亿美元

D.3.3万亿美元

【答案】B

7、【164133】(单项选择题)GATT是下列哪个组织的缩写()。

A.世界贸易组织

B.世界银行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答案】D

8、【164121】(简答题)为什么需要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正式的国际经济贸易组织?

【答案】

(1)《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仅是根据《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议定书》生效的临时协议,并不是正式生效的国际公约。

从传统的法律和组织来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是众多国际机构中级别最低的一个,没有自己的组织基础,仅是一个政府间的行政协议。

(2)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各缔约方同意临时接受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法律义务,这就使一些国家以此为理由,在自己的贸易立法或政策制定中时常偏离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基本义务,削弱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权威性。

(3)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不能适应国际经贸环境的巨大变化,尤其是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仅管辖货物贸易,而农产品、纺织品和服装还不受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贸易自由化的约束。

(4)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争端解决机制在做出决策时要求所有缔约方“完全协商一致”,只要有一个缔约方不同意解决争端专家小组的仲裁结果,则该解决争端专家小组的报告就不能通过。

因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很难在公正、客观基础上按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本身的规则对缔约方之间的贸易争端做出裁决。

(5)《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是各缔约方在经济贸易利益关系调整过程中妥协的产物,是一个“软法律文件”。

9、【164106】(多项选择题)下面属于对外贸易管理制度的有()。

A.关税

B.配额

C.许可证

D.海关估价

E.政府采购

【答案】A,B,C,D,E

10、【164108】(多项选择题)世界贸易组织管辖的范围有()。

A.货物贸易

B.服务贸易

C.知识产权

D.投资

E.与贸易有关的投资

【答案】A,B,C,E

11、【164109】(多项选择题)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局限性在于()。

A.仅是一个软法律文件

B.管辖范围窄

C.权威性低

D.历史不够悠久

E.争端解决机制不够完善

【答案】A,B,C,E

12、【164113】(名词解释)有形贸易

【答案】有形贸易是指有形的,看得见的物质性商品的进出口贸易活动。

有形贸易的进出口额要经过海关手续,并体现在海关贸易统计上,它是国际收支的主要构成部分。

13、【164115】(名词解释)转口贸易

【答案】商品生产国和商品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贸易,对第三国来说,就是转口贸易。

即使商品直接从生产国运到消费国去,只要两国之间并未直接发生交易关系,而是由第三国转口商分别同生产国和消费国发生交易关系,仍属于转口贸易。

14、【164125】(名词解释)无形贸易

【答案】无形贸易,简称劳务贸易,指一切不具备物质自然属性的商品或称无形商品的国际交易活动,例如运输、金融、保险、国际旅游,技术转让等方面各种劳务的提供与接受,以及其它非实物形态的进出口。

无形贸易不经过海关手续,一般不表现在海关统计资料上,但也是一国国际收支的组成部分。

15、【164130】(名词解释)间接贸易

【答案】“直接贸易”的对称,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卖买商品的贸易行为。

其中,生产国是间接出口;消费国是间接进口;第三国是转口。

16、【164131】(名词解释)直接贸易

【答案】是指货物生产国将货物直接出口到消费国,消费国直接进口生产国的货物时两国之间发生的贸易,即由进出口两国直接完成的贸易。

 

第二章国际贸易的形成与发展

17、【164135】(单项选择题)通常所说的国际贸易额是指()。

A.世界出口贸易值的总和

B.世界进口贸易值的总和

C.世界进口贸易值和出口贸易值的总和

D.国际贸易量

【答案】A

18、【164136】(单项选择题)商品国际价值形成的基础是()。

A.国际生产价格

B.国别价值

C.使用价值

D.货币价值

【答案】B

19、【164137】(单项选择题)一国在其国境内设有自由港或自由贸易区时,其关境()。

A.大于国境

B.小于国境

C.等于国境

D.与国境的概念无关

【答案】B

20、【164139】(单项选择题)"由于机器和蒸汽的应用,分工的规模已使大工业脱离了本国基地,完全依赖于世界市场、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

"马克思的这段话充分体现了()。

A.科技进步使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B.科技进步使一国经济具备了参与国际分工的条件和能力

C.科技进步要求一国从国际市场上寻找适宜的原料和中间产品

D.科技进步推动着国际分工的发展,也决定着国际分工的形式、广度和深度

【答案】D

21、【164142】(单项选择题)在经济全球化和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工形态呈现()。

A.水平分工的趋势

B.从产业间的水平分工向产业内分工转变的趋势

C.垂直与水平分工逐渐融合的趋势

D.仍以垂直分工为主

【答案】B

22、【164143】(单项选择题)发达国家产业内分工的竞争核心是()。

A.技术优势

B.产品的差异化

C.商品生产和销售的世界化

D.规模经济

【答案】B

23、【164165】(单项选择题)出口直接补贴的形式是()。

A.提供给厂商比其在国内销售货物时更优惠的运费

B.退还或减免出口商品的直接税

C.超额退还间接税

D.给予厂商现金补贴

【答案】D

24、【164166】(单项选择题)与对外间接投资相比,对外直接投资()。

A.输出的是借贷资本

B.可以获得企业的经营管理权

C.只能通过创设新企业的方式进行

D.是一种短期资本移动

【答案】B

25、【164170】(单项选择题)随着贸易障碍的不断消除,国际竞争更多的取决于()。

A.一国的自然资源禀赋

B.一国的劳动力素质和教育水平

C.一国的产业技术水平和市场成熟状况

D.一国对要素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答案】D

26、【164160】(简答题)国际贸易的产生需要哪些具体条件?

【答案】国际贸易属于历史范畴,它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才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国际贸易的发生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一是有剩余的产品可以作为商品进行交换;二是商品交换要在各自为政的社会实体之间进行。

 

27、【164162】(简答题)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有什么影响?

【答案】

(1)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的发展速度。

从国际贸易发展来看,在国际分工发展快的时期,国际贸易也发展快;相反,在国际分工缓慢发展时期,国际贸易也发展较慢或处于停滞状态,因此,国际分工是当代国际贸易发展的主动力。

(2)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地区分布。

国际分工发展的过程表明,在国际分工处于中心地位的国家在国家贸易中也占据主要地位。

(3)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地理方向。

各国对外贸易的地理方向与各国相互分工的程度成正方向变化。

19世纪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是宗主国同殖民地等落后国家之间的分工,即前者出口工业品,后者出口农矿产品,这种垂直分工形式决定了当时国家贸易主要在殖民地同宗主国这两类国家之间进行。

二战之后,国家分工从出口制成品、进口原材料为主变为生产专业化协作为主,即从垂直分工变为水平分工。

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居主导地位,而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间的贸易则居次要地位。

(4)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

随着国际分工的发展,国际商品结构不断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

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超过初级产品所占的比重;发展中国家出口中的工业制成品增长;中间性机械产品的比重提高;服务贸易发展迅速。

(5)国家分工可以扩大整个国际社会劳动的范围,发展社会劳动的种类,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节约全世界的劳动时间,从而提高国际社会的生产力。

因此,国际分工的发展是一个进步的过程。

但是,由于国际分工的产生于发展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进行的,它也成为旧的不平等的国际经济贸易秩序的组成部分。

28、【164164】(简答题)国际分工分成哪几个发展阶段?

【答案】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16-18世纪中叶):

15世纪末到16世纪上半期的"地理大发现"和随后的殖民地开拓,促使了世界市场的产生,使世界贸易迅速扩大,并促进了手工业向工场手工业的过渡,也促进了在工场手工业生产基础上的国际分工的产生和发展。

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

这个阶段发生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完成,标志着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确立,它加快了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的发展,也促进了国际分工的形成。

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19世纪中叶到二次世界大战):

这个时期,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第二次产业革命,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的迅速发展,促进了新的国际分工体系的迅速发展。

国际分工的深化阶段(二次大战后):

二战后,兴起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出现了电子、信息、服务、软件、宇航、生物工程和原子能等新型产业,渗透到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国际分工产生了重大影响。

29、【164148】(多项选择题)有关国际贸易的形成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A.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是同时产生的

B.国际贸易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C.国际贸易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

D.国际贸易是一国同其他国家进行的商品交换活动

E.国际贸易是在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形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世界性贸易

【答案】B,C,E

30、【164149】(多项选择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奴隶社会初期,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和国家的形成,商品交换超越国界,产生了对外贸易

B.早期的国际贸易集中于地中海东部,后来逐渐扩大到地中海、北海、波罗的海和黑海沿岸

C.16世纪至18世纪中叶,这一时期的国际贸易明显反映出资本原始积累的特征

D.国际分工真正形成于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

E.资本主义垄断时期的国际贸易成了垄断组织追求最大限度利润的重要手段

【答案】A,B,C,D,E

31、【164151】(多项选择题)国际分工的含义()。

A.是指世界上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

B.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C.是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

D.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

E.它表现为生产的国际化和专业化

【答案】A,B,C,D,E

32、【164152】(多项选择题)二战后,国际分工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

A.由工业国与农业国之间的分工转变为工业国之间的分工

B.各国之间工业部门内部分工的趋势逐步减弱

C.从分工类型上,从垂直分工日益向水平分工过渡

D.从经济一体化上,区域经济集团内部分工趋势加强

E.从商品形式上,国际分工从有形商品领域向服务业领域扩展,并出现了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的趋势

【答案】A,C,D,E

33、【164157】(名词解释)国际资本移动

【答案】是指资本从一国或地区跨越国界向别的国家或地区移动、转移进行商品生产和金融等服务业方面的投资活动。

34、【164159】(名词解释)世界市场

【答案】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商品和服务交换的领域,由各个贸易国家的市场构成。

35、【164167】(名词解释)国际分工

【答案】国际分工是指世界上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国家界限的结果,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

36、【164163】(论述题)为什么说国际贸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首先,国际贸易促进了国际分工向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的方向发展。

在资本主义生产发式下,开拓国际市场成为它们掠夺国外资源的主要手段,资本主义生产发式下的国际分工是由资本主义国家获取的利益决定的,国际分工的发展是牺牲了其他国家的利益而致富的。

其次,资本国际化使世界各国都成为资本主义的生产地和直接销售地。

资本国际化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商品资本的国际化时期,这一时期是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商品生产是在国内完成的,而商品交换却是跨国完成的;二是货币资本国际化时期,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后,由于垄断组织积累了巨额资本,以借贷资本等形式的货币资本输出,即间接投资形成了资本的国际化;三是生产资本的国际化时期,生产资本直接进入国家领域,以直接投资的形式形成资本的国际化,由此表明整个资本循环的过程已经国际化。

资本输出的国际化使国际分工进一步细化,使各国经济越来越相互依存,贫富差距也进一步拉大。

第三,国际金融市场的形成与货币制度的建立,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推广。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国际市场不断扩大,其范围由单纯的商品市场扩大到资本市场,并形成了以各国货币相互兑换的外汇市场,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世界市场。

而这个市场的规则、制度及其运作是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延续,使资本主义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如二战之前,英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货币制度是以英镑为中心的"金本位制",二战结束后,布雷顿森林会议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

所以,世界市场是资本主义制度在国际上的翻版。

 

第三章国际贸易的基础理论

37、【164172】(单项选择题)比较成本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驱动力是()。

A.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B.技术水平的差异

C.产品品质的差异

D.价格的差异

【答案】A

38、【164174】(单项选择题)“劳动丰裕的国家应当生产和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

”体现了()。

A.比较成本说

B.人力资本说

C.要素禀赋说

D.产业内贸易说

【答案】C

39、【164175】(单项选择题)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成熟期应选择()。

A.海外直接投资战略

B.商品出口战略

C.技术转让战略

D.海外间接投资战略

【答案】A

40、【164177】(单项选择题)从需求角度解释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理论是()。

A.产业内贸易说

B.技术差距说

C.人力资本说

D.偏好相似说

【答案】D

41、【164178】(单项选择题)()是指一个国家同时进口和出口同类商品。

A.公司内贸易

B.中间产品贸易

C.产业间贸易

D.产业内贸易

【答案】D

42、【164197】(单项选择题)系统地提出保护幼稚工业学说的经济学家是()。

A.李嘉图

B.李斯特

C.凯恩斯

D.托马斯

【答案】B

43、【166999】(单项选择题)以下属于新新贸易理论的是()。

A.安特拉斯(Antras)为代表的企业内生边界模型

B.克鲁格曼为代表的产业内贸易理论

C.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D.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答案】A

44、【167000】(单项选择题)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的前提假设不包括()。

A.同质企业

B.同质产品

C.不完全竞争市场

D.规模报酬不变

【答案】C

45、【167001】(单项选择题)新贸易理论的前提假设不包括()。

A.同质产品

B.不完全竞争市场

C.规模经济(规模报酬递增)

D.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人类创造的资源,且落实在产业层面

【答案】A

46、【167002】(单项选择题)以下不是异质企业贸易模型的提出或发展的学者是()。

A.Melitz

B.Bernard

C.Yeaple

D.Hopenhay

【答案】D

47、【167003】(单项选择题)Bernard与Eaton,Jensen和Kortum(2003)建立的异质企业贸易模型,与Melitz(2003)模型所不同的是()。

A.采用的是Bertrand竞争而非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

B.引入企业生产率差异

C.以Hopenhayn's(1992)一般均衡框架下的垄断竞争动态产业模型为基础总贸易

D.扩展了Krugman(1980)的贸易模型

【答案】A

48、【167004】(单项选择题)Yeaple(2005)模型提出企业异质性的来源不包括()。

A.贸易成本

B.技术特征

C.品牌价值

D.工人技术异质

【答案】C

49、【164192】(简答题)简述大卫·李嘉图比较成本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案】

(1)是斯密绝对成本理论的发展,也主张分工,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2)李嘉图证明:

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另一国都处于绝对劣势,两国仍会发生贸易,而且对双方都有利。

(3)核心是比较优势原则。

任何一国都可以根据比较优势原则生产自己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进行贸易,对双方都有利。

50、【164193】(简答题)简述亚当·斯密绝对成本说的主要内容。

【答案】亚当·斯密认为:

自由贸易会引起国际分工,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生产条件。

它们都可以使一国在生产上和对外贸易方面处于比其他国家有利的地位。

如果各国都按照各自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分工和交换,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物质财富。

由于这个理论是按照各国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国际分工,所以,他的分工理论又称地域分工理论或绝对成本理论或绝对优势理论。

51、【164196】(简答题)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答案】绝对优势理论存在着天然的缺陷,即"绝对"。

由于该理论强调的是绝对优势,而与发达国家相比,很多发展中国家在各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劣势,根据这一理论它们就不能参加国际交换。

如果参加也是只买而不能卖。

但事实上不是这样,而是所有的国家都能够参加国际交换,因而理论与实际不相符合,在此背景下英国古典经济学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大卫·李嘉图进行了补充,在该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比较成本理论",成为国际贸易的奠基理论,直到今天仍是WTO的理论基础。

 

52、【164179】(多项选择题)通常被称为古典学派的国际贸易理论是指()。

A.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B.绝对成本理论

C.比较成本理论

D.要索禀赋论

E.里昂惕夫之谜

【答案】B,C

53、【164182】(多项选择题)H-O模型的基本假设有()。

A.两国在生产中使用同样的技术

B.在两个国家中,商品的生产都是规模报酬不变的

C.两国在生产中均为不完全分工

D.两国的需求偏好相似

E.没有运输成本和其他贸易壁垒

【答案】A,B,C,D,E

54、【164185】(多项选择题)在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中,决定竞争优势的因素是()。

A.生产因素

B.需求因素

C.支持性产业和相关产业

D.企业战略

E.政府的作用

【答案】A,B,C,D

55、【164205】(多项选择题)美国和英国各自生产小麦(蒲式耳/小时)和布(码/小时)的数量分别如下,则关于两国各自比较优势的说明,正确的有()。

A.美国为4:

1,英国为1:

2,美国在小麦上有比较优势

B.美国为4:

1,英国为1:

2,英国在布上有比较优势

C.美国为4:

2,英国为1:

2,美国在小麦上有比较优势

D.美国为4:

2,英国为2:

1,英国在布上有比较优势

E.美国为4:

2,英国为1:

1,美国在布上有比较优势

【答案】A,B,C

56、【167005】(多项选择题)下面关于梅里兹的理论内容正确的包括()。

A.企业生产率的差异对企业国际化选择的影响

B.扩展了Krugman(1980)的贸易模型

C.自由贸易将导致行业的优胜劣汰,提高行业的平均生产力

D.以Hopenhayn's(1992)一般均衡框架下的垄断竞争动态产业模型为基础

E.当在不阻碍再分配过程时,需要一些政策来帮助减轻交易成本

【答案】A,B,C,D,E

57、【167006】(多项选择题)安特拉斯的理论内容包括()。

A.资本密集型产品倾向于企业内贸易

B.当今跨国公司海外生产通常发生在企业边界之外,通过交易、外包或许可的方式进行

C.建立了一个动态一般均衡李嘉图南北贸易模型解释国际契约的不完全性导致产品周期的出现

D.允许存在不同程度的契约摩擦

E.契约制度的质量变化对企业组织形式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答案】A,C,D,E

58、【167007】(多项选择题)新新贸易理论的现实含义包括()。

A.在不提高单个企业生产率水平的情况下,一国仍然可以通过贸易和开放来提高一个产业甚至全国的生产率水平

B.一些技术含量高但对地区未来经济发展却颇为关键的产业,可能由于外部高效率企业的进入而衰退

C.对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来讲,应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分工

D.可能导致资源过度垄断而造成整体市场效率的损失

E.自由贸易可能给落后地区带来负面的冲击和影响

【答案】A,B,C,D,E

59、【167008】(多项选择题)新新贸易理论开启了国际贸易研究新领域,其贡献主要表现在()。

A.是对传统贸易理论的补充,尤其是对新贸易理论的补充

B.确立了新的研究视角

C.有可能为其他的经济学科,特别是空间经济学带来新影响

D.从企业这个微观层面来研究贸易的基本问题,使得国际贸易理论获得了新的微观基础

E.从异质企业角度提出了贸易的新观点,从而在方法上取得了突破

【答案】A,B,C,D,E

60、【167009】(多项选择题)新新贸易理论的局限性在于()。

A.还有待引入企业异质性的其他内涵

B.没有考虑家庭和企业的动态最优化决策

C.没有充分考虑产品差异性

D.新新贸易理论的均衡是一般均衡分析法下得到的结果

E.前提假设仍然较为严格

【答案】A,B,C,D,E

61、【164188】(名词解释)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答案】由俄林提出的并由萨缪尔森严格论证的关于国际贸易与要素收入的定理,即国际贸易会成为国际要素流动的替代,使各国同质要素获得相同的相对和绝对收入。

62、【164189】(名词解释)里昂惕夫之谜

【答案】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运用"投入产出"法考察美国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时,发现美国出口的商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的则是"资本密集型产品"。

这与赫-俄模型刚好相反。

由于赫-俄模型已经被西方经济学界广泛接受,因此里昂惕夫的结论被称为"里昂惕之夫谜"或"里昂惕夫反论"。

63、【164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