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氏家训》剖析doc.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14395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钱氏家训》剖析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钱氏家训》剖析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钱氏家训》剖析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钱氏家训》剖析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钱氏家训》剖析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钱氏家训》剖析doc.docx

《《钱氏家训》剖析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钱氏家训》剖析doc.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钱氏家训》剖析doc.docx

《钱氏家训》剖析doc

《钱氏家训》

  《钱氏家训》是一篇无价的宝典,是钱家先祖后唐时期吴越国王钱镠留给子孙的精神遗产。

分个人篇、家庭篇、社会篇和国家篇。

《钱氏家训》不只是钱氏后人的行为准则,更是留给每个中国人的宝贵精神遗产,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认真学习的成长训言。

一、个人篇

  【原文】

  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

  【翻译】存心谋事不能够违背规律和正义,言行举止都应不愧对圣贤教诲。

  【注释】

(1)心术:

居心,用心。

(2)得罪:

冒犯,违背。

(3)天地:

天和地,自然社会的主宰,代表规律和正义。

(4)无愧于:

不愧对。

(5)圣贤:

圣人和贤人,品德高尚、才智超凡的人。

这里指圣贤教诲。

  【原文】

    曾子之三省勿忘,程子之四箴宜佩。

  【翻译】曾子“一日三省”的教诲不要忘记,程子用以自警的“四箴”应当珍存。

  【注释】

(1)曾子之三省:

曾子“一日三省”的自我修养主张。

《论语·学而第一》记载,孔子弟子曾子每天都从“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三个方面自我反省,以提升德行修养。

(2)程子之四箴:

宋代大儒程颐的自警之作《四箴》。

孔子曾对颜渊谈克己复礼,说: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程颐撰文阐发孔子四句箴言以自警,分“视、听、言、动”四则。

(3)佩:

佩戴,意思是珍存以作警示。

  【原文】

     持躬不可不谨严,临财不可不廉介。

  【翻译】要求自己不能够不谨慎严格,面对财物不能够不清廉耿介。

  【注释】

(1)持躬:

律己,要求自己。

(2)廉介:

清廉耿介。

耿介,正直而有骨气。

  【原文】

  处事不可不决断,存心不可不宽厚。

  【翻译】处理事务不能够没有魄力,起心动念必须要宽容厚道。

  【注释】

(1)决断:

有魄力。

(2)存心:

打算,居心。

  【原文】

    尽前行者地步窄,向后看者眼界宽。

  【翻译】只知往前走的处境会越来越狭窄,懂得回头看的见识会越来越宽。

  【注释】

(1)地步:

处境。

(2)眼界:

目力所及的范围,借指见识的广度。

  【原文】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方见手段;风狂雨骤时立得定,才是脚跟。

  【翻译】花丛密布柳枝繁杂的地方能够开辟出道路,才显示出本领;狂风大作暴雨肆虐的时候能够站立得住,才算是立定了脚跟。

  【注释】

(1)手段:

本领,能耐。

(2)脚跟:

立定脚跟,形容站得稳、不动摇。

也写作“脚根”。

  【原文】

  能改过则天地不怒,能安分则鬼神无权。

  【翻译】能够改正过错天地就不再生气,能够安守本分鬼神也无可奈何。

  【注释】

(1)无权:

没有权利,无可奈何。

意思是不能把人怎么样。

  【原文】

  读经传则根柢深,看史鉴则议论伟。

  【翻译】熟读古书才会根基深厚,了解历史才能谈吐不凡。

  【注释】

(1)经传:

原指经典古书和解释经典的书籍。

也泛指比较重要的古书。

(2)根柢:

树木的根,比喻事业或学业的基础。

(3)史鉴:

能作为借鉴的历史事实。

(4)议论:

谈论,谈吐。

(5)伟:

才识卓越。

  【原文】

    能文章则称述多,蓄道德则福报厚。

  【翻译】擅长写作才能有丰富著作,蓄养道德才能有大的福报。

  【注释】

(1)能:

擅长,善于。

(2)蓄:

蓄养。

(3)厚:

大,指回报。

二、家庭篇

  【原文】

     欲造优美之家庭,须立良好之规则。

  【翻译】想要营造幸福美好的家庭,必须建立适当妥善的规矩。

  【原文】

    内外六闾整洁,尊卑次序谨严。

  【翻译】里里外外的街道房屋要整齐干净,长幼之间的顺序伦理要谨慎严格。

  【注释】

(1)闾:

本意是里巷的门,这里指街道房屋。

(2)尊卑:

身份的高低,在家里主要指长辈和晚辈的区别。

  【原文】

     父母伯叔孝敬欢愉,妯娌弟兄和睦友爱。

  【翻译】对父母叔伯要孝敬承欢,对妯娌兄弟要和睦友爱。

  【注释】

(1)欢愉:

欢乐愉快,指的是使父母叔伯欢乐愉快,即承欢。

  【原文】

    祖宗虽远,祭祀宜诚;子孙虽愚,诗书须读。

  【翻译】祖先虽然年代久远,祭祀也应该虔诚;子孙即便头脑愚笨,也必须读书学习。

  【注释】

(1)祖宗:

对始祖及先辈中有功德者的尊称。

(2)诗书:

本义指《诗经》和《尚书》,后常泛指书籍。

  【原文】

    娶媳求淑女,勿计妆奁;嫁女择佳婿,勿慕富贵。

  【翻译】娶媳妇要找品德美好的女子,不要贪图嫁妆;嫁姑娘要选才德出众的女婿,不要羡慕富贵。

  【注释】

(1)淑女:

品德美好的女子。

(2)计:

计算,打算。

这里指贪图。

(3)妆奁:

古代妇女梳妆用的镜匣,代指嫁妆。

  【原文】

     家富提携宗族,置义塾与公田;岁饥赈济亲朋,筹仁浆与义粟。

  【翻译】家庭富足时要帮助家族中人,设立免费的学校和共有的田地;年景饥荒时要救济亲戚朋友,筹备施舍的钱米。

  【注释】

(1)提携:

扶持,帮助。

(2)宗族:

家族。

(3)旧时由私人集资或用地方公益金创办的免收学费的学校,义学。

(4)公田:

这里应指家族共有的田地。

(5)仁浆义粟:

施舍给人的钱米。

  【原文】

    勤俭为本,自必丰亨;忠厚传家,乃能长久。

  【翻译】把勤劳节俭当做根本,一定会丰衣足食;用忠实厚道传承家业,就能够源远流长。

  【注释】

(1)自必:

必然。

(2)亨:

pēnɡ,通“烹”,本意是煮(饭、菜、茶),这里指饭菜,指代衣食家用。

三、社会篇

  【原文】

     信交朋友,惠普乡邻。

  【翻译】用诚信结交朋友,把恩惠遍及乡邻。

  【原文】

    恤寡矜孤,敬老怀幼。

  【翻译】救济寡妇怜惜孤儿,尊敬老人关心小孩。

  【注释】

(1)恤:

xù,怜悯,救济。

(2)矜:

怜悯,怜惜。

(3)寡:

寡妇,死了丈夫的妇女。

(4)孤:

孤儿,幼年丧父或父母双亡的孩子。

  【原文】

    救灾周急,排难解纷。

  【翻译】救济受灾的人民接济紧急的需要,为人排除危难化解矛盾纠纷。

  【注释】

(1)周急:

接济急需救济的人。

(2)解纷:

解决纠纷。

  【原文】

    修桥路以利人行,造河船以济众渡。

  【翻译】架桥铺路方便人们行走,开河造船帮助人们通渡。

  【原文】

    兴启蒙之义塾,设积谷之社仓。

  【翻译】兴办孩子接受启蒙教育的免费学校,建立存贮粮食用以救济饥荒的民间粮仓。

  【注释】

(1)积谷:

储存粮食。

(2)社仓:

古代一种民办粮仓,不特指某个粮仓,而是一种储粮制度。

一般没有专门的仓库而在祠堂庙宇储藏粮食,粮食的来源是劝捐或募捐,存丰补欠,用于救济。

  【原文】

    私见尽要铲除,公益概行提倡。

  【翻译】个人成见要全部去除,公众利益要全面提倡。

  【注释】

(1)私见:

个人成见。

(2)铲除:

连根除去,消灭干净。

(3)概行:

一律施行。

  【原文】

     不见利而起谋,不见才而生嫉。

  【翻译】不要看见利益就动心谋取,不要见人才高就心生嫉妒。

  【原文】

     小人固当远,断不可显为仇敌;君子固当亲,亦不可曲为附和。

  【翻译】小人固然应该疏远,但一定不能公然成为仇敌;君子固然应该亲近,也不能失去原则一味追随。

四、国家篇

  【原文】

     执法如山,守身如玉。

  【翻译】执行法令像山一样不可动摇,保持节操象玉一样洁白无瑕。

  【原文】

   爱民如子,去蠹如仇。

  【翻译】象爱护自己的子女一样去爱护百姓,像对待自己的仇敌一样去剪除蠹虫。

  【注释】

(1)蠹:

dù,蠹虫,咬器物的虫子,比喻危害集体利益的坏人。

  【原文】

    严以驭役,宽以恤民。

  【翻译】管理属下要严格,体恤百姓要宽厚。

  【注释】

(1)驭役:

管理属下。

驭,驾驭,差遣。

役,旧时供使唤的人,可译作“属下”。

  【原文】

   官肯著意一分,民受十分之惠;上能吃苦一点,民沾万点之恩。

  【翻译】官员如能用一分心力,百姓就能得十分利益;君王如肯受一点辛苦,百姓就能得万倍的恩惠。

  【注释】

(1)著意:

用心。

(2)上:

君王。

  【原文】

    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利在一时固谋也,利在万世者更谋之。

  【翻译】利益得在自己一人就不去谋取,得在天下百姓就一定谋取;利益得在当前一时当然也要谋取,得在千秋万代更要谋取。

  (补述:

台湾政坛元老钱复出现在2009年的博熬论坛上,温家宝总理接见时就引用了此条祖训来作为开场白。

温家宝说:

“我了解杭州的钱王祠有钱氏家训,其中说,‘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必谋之’,这与中山先生常引用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同一道理。

”)

  【原文】

     大智兴邦,不过集众思;大愚误国,只为好自用。

  【翻译】才智出众的人能使国家强盛,不过是汇集了大家的智慧;极端无知的人会败坏国家大事,只因为总喜欢自以为是。

  【注释】

(1)大智:

才智出众,才智出众的人。

(2)大愚:

极端无知,极端无知的人。

(3)自用:

自以为是。

《中庸》记载孔子曾说“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

  【原文】

     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

  【翻译】即便聪颖明智,也要以愚笨自处;即便功高盖世,也要以辞让自处;即便勇猛无双,也要以胆怯自处;即便富有天下,也要以谦恭自处。

  【注释】

(1)此句均为孔子之语,引自《孔子家语·三恕第九》。

(2)被:

覆盖。

(3)四海:

全国,天下。

(4)此句中所言,都是大智、大功、大勇、大富,但要做到大智如愚、大功若无、大勇若怯、富而好礼,这既是有德行的表现,也是自我保护的智慧。

  【原文】

     庙堂之上,以养正气为先;海宇之内,以养元气为本。

  【翻译】朝廷中,要把培养刚正气节作为首要;普天下,要把培养元气生机作为根本。

  【注释】

(1)庙堂:

朝廷。

(2)元气:

国家或社会团体得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

  【原文】

     务本节用则国富,进贤使能则国强,兴学育才则国盛,交邻有道则国安。

  【翻译】抓住生财根本努力节约开支国家就会富足,选拔任用德才兼备的人国家就会强大,兴办学校培养人才国家就会昌盛,与邻邦交往信守道义国家就会安定。

  【注释】

(1)务本节用:

抓住生财根本尽量节约开支,即开源节流。

务本:

古代经济以农为本,务本就是搞好耕织根本,努力创造财富。

节用:

有计划地合理消费,节约开支。

出自《荀子·成相篇》,原文是“务本节用财无极”。

(2)进贤使能:

举荐贤者,任用能人。

进,推荐、选拔。

使,任用。

贤,有道德。

能,有才能。

也叫“进贤任能”,出自《礼记·大传》,原文是“圣人南面而听天下,所且先者五,民不与焉:

一曰治亲,二曰报功,三曰举贤,四曰使能,五曰存爱。

”(3)有道:

有道义,守道义。

译文

个人

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

曾子之三省勿忘,程子之四箴宜佩。

持躬不可不谨严,临财不可不廉介。

处事不可不决断,存心不可不宽厚。

尽前行者地步窄,向后看者眼界宽。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方见手段。

风狂雨骤时立得定,才是脚跟。

能改过则天地不怒,能安分则鬼神无权。

读经传则根柢深,看史鉴则议论伟。

能文章则称述多,蓄道德则福报厚。

家庭

欲造优美之家庭,须立良好之规则。

内外门闾整洁,尊卑次序谨严。

父母伯叔孝敬欢愉。

妯娌弟兄和睦友爱。

祖宗虽远,祭祀宜诚。

子孙虽愚,诗书须读。

娶媳求淑女,勿计妆奁。

嫁女择佳婿,勿慕富贵。

家富提携宗族,置义塾与公田,岁饥赈济亲朋,筹仁浆与义粟。

勤俭为本,自必丰亨(古同烹),忠厚传家,乃能长久。

社会

信交朋友,惠普乡邻。

恤寡矜孤,敬老怀幼。

救灾周急,排难解纷。

修桥路以利从行,造河船以济众渡。

兴启蒙之义塾,设积谷之社仓。

私见尽要铲除,公益概行提倡。

不见利而起谋,不见才而生嫉。

小人固当远,断不可显为仇敌。

君子固当亲,亦不可曲为附和。

国家

执法如山,守身如玉,爱民如子,去蠹如仇。

严以驭役,宽以恤民。

官肯著意一分,民受十分之惠。

上能吃苦一点,民沾万点之恩。

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

利在一时固谋也,利在万世者更谋之。

大智兴邦,不过集众思;

大愚误国,只为好自用。

聪明睿智,守之以愚;

功被天下,守之以让;

勇力振世,守之以怯;

富有四海,守之以谦。

庙堂之上,以养正气为先。

海宇之内,以养元气为本。

务本节用则国富;进贤使能则国强;

兴学育才则国盛;交邻有道则国安。

   原载《剡西长乐钱氏宗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