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史论丛厦门大学历史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13676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50.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文史论丛厦门大学历史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中华文史论丛厦门大学历史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中华文史论丛厦门大学历史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中华文史论丛厦门大学历史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中华文史论丛厦门大学历史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华文史论丛厦门大学历史系.docx

《中华文史论丛厦门大学历史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文史论丛厦门大学历史系.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华文史论丛厦门大学历史系.docx

中华文史论丛厦门大学历史系

《中华文史论丛》第1-42辑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编辑

中华书局,1962-1965年版

第一辑

卜辞金文中所见社会经济史实考释  平  心

(1)

“冠礼”新探  杨宽  (21)

略论《山海经》的写作时代及其产生地域  蒙文通(43)

经传小辨(三题)  任铭善(71)

《楚辞新注》导论  蒋天枢(81)

楚辞解故  朱季海(137)

招魂试解  陈子展(153)

“采诗”和“赋《诗》”  夏承焘(171)

黄钟管长考    陈奇猷(183)

汉大曲管窥  丘琼荪(189)

章学诚“六经皆史说”初探  周予同  汤志钧(211)

康有为公羊三世说的历史进化观点研究——康有为史学研究之一  吴泽(229)

关于归义军节度的几种资料跋  唐长孺(275)

影印《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十六回后记  俞平伯(299)

王亥即伐鬼方之震  平  心(20)

奭字略释  平  心(136)

释好  平  心(l70)

好之同族字  平  心(210)

朱之臣《水经注删》  元  陀(228)

读清史随笔——清代历朝《实录》的错字  钱实甫(340)

第二辑

论钱舜举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  李亚农遗着

(1)

论“王安河变法”  杨向奎(31)

土地问题检论  陈守实(57)

楚辞解故识遗(上)  朱季海(77)

萧衍、李白“上云乐”的体和用  任半塘(105)

李白两入长安辨  稗  山(125)

论高密诗派  汪辟疆(137)

论魏良辅新腔创立和他的《南词引正》  黄芝冈(149)

鄂君启节铭文释地  谭其骧(169)

读吕纪随笔  沈瓞民(191)

《论衡》篇数考  蒋祖怡(221)

十二律管之长考  陈奇猷(235)

述现存永乐大典中的医书  范行准(245)

古书句读数例述辨  章秋农(267)

冯梦龙墨憨斋词谱辑佚  钱南扬(281)

读《四时纂要》剳记  胡道静(104)

激庐读老札记  张心澄(124)

艾、又、宥、贿等字义训考释(《补白集乙:

南周文字杂释》)  平  心(148)

清顺治初年黄河并未自复故道  赵世暹(220)

第三辑

春秋战国是封建割据时代  唐兰

(1)

论汉宋间佃农的身份  束世澄(33)

西周『舀』器铭文综合研究  谭戒甫(65)

《〈者汈钟铭〉考释》读后记  平  心(91)

谈耦耕  何兹全(101)

释菽篇  胡道静(111)

《诗经》中『止』字的辨释  于省吾(121)

《杜臆》前言  顾廷龙(133)

金圣叹的文学批评  刘大杰  章培恒(145)

四声五音及其在漠魏六朝文学中之应用  詹锳(163)

谈吴江派  钱南扬(193)

《神思篇》虚静说柬释  王元化(219)

黄庭坚的政治态度及其论诗主张  朱东润(225)

读倪云林传札记  黄苗子(247)

记马平泉的学说  嵇文甫(273)

乐书订误两则  丘琼荪(285)

治河史札  杜省物(295)

补《全唐诗》  王重民(301)

“逐鹿”与“逐兔”    高振铎(110)

徐光启的农学著作问题    胡道静(120)

顾亭林佚文两篇    王重九(144)

康熙十年李自成余部活动记载的纠误  方福仁(224)

《影印脂评石头记十六回后记》的补充说明  俞平伯  (294)

第四辑

『乡敛酒礼』与餐礼』新探  杨宽

(1)

墨子的科学——力学与光学  陈奇猷(33)

公羊春秋“三世”说探源  段熙仲(67)

周颂考释(上)  高亨(77)

楚辞解故识遗(下)  朱季海(109)

跋晋人书曹娥碑墨迹  杨仁恺(139)

再论永明声病说  郭绍虞(157)

玉溪诗笺举例  汪辟疆(183)

明代初、中期此杂剧的盛行和衰落  黄芝冈(197)

南卓考  卞孝萱(133)

据《白氏长庆集》考唐代长安曲江池  夏承焘(245)

太平天国的官级  于立夫(251)

干惕居读四子书札迻  徐仁甫(289)

渤澥一勺  王仲荦(305)

《保卣》铭略释  平  心(32)

曙楼学记四则  平  心(66)

殷人疾病补考  陈世辉(138)

元代虎符考  丁彦博(196)

虎头金牌与狮头金牌  苏继庼(232)

郑板桥《刘柳邨册子》墨迹残本  陈子良(288)

第五辑

“贽见礼”新探  杨宽

(1)

《诗经》新解  平  心(35)

周颂考释《中》  高亨(71)

保卣铭考释  蒋大沂(93)

关于鄂君启节交通路栈的复原问题  黄盛璋(143)

再论鄂君启节地理答黄盛璋同志  谭其骧(169)

梁代文论三派述要  周勋初(195)

四声举说  夏承焘(223)

法曲  丘琼荪(237)

韩昌黎诗拾诂  徐复(299)

《词品》补正  唐圭璋(315)

《白居易诗选》编年注释质疑  朱金城(321)

论八旗制度  李旭(345)

《扬州十日记》辨误  张德芳(365)

敦煌所出唐代法律文书两种跋  唐长孺(377)

谈新刊《乾隆抄本百廿回红楼梦稿》  俞平伯(395)

《大盂鼎铭》『女妹辰又大服』解  平  心(194)

《诗经》『墙有茨』与《周易》『剥床』合解  平  心(232)

古代地图测绘技术上的『七法』问题:

  胡道静(236)

《瓠子歌》原为一章辨  徐仁甫(320)

读《世说新语》札记  陈  直(364)

唐人误记唐诗    阴法鲁(446)

第六辑

论墨子与杨朱学派  关锋

(1)

《管子•五行篇》音律思想研究  李纯一(57)

周颂考释《下》  高亨(83)

诗『履帝武敏散』解  于省吾(111)

古汉语自动词和使动词的配对  王  力(121)

谈鄂君启节铭文中几个文字和几个地名等问题  商承祚(143)

战国初年鲁国公室的集权与季氏的独立  统书业(159)

郑樵年代考索二题  杨国桢(167)

元代的探马赤军    杨志玖(181)

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七十八回本)的构成、年代和评语  吴世昌(215)

古代中日文化交流史话二则  贺昌羣(285)

两汉三国南北朝隋唐医方简录  范行准(295)

《鄂君启节》两个地名简说  殷涤非(82)

北河(上)  禾  子(180)

北河《下》  禾  子(214)

释“界身”  李  诗(348)

《中华文史论丛》7-24辑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1982年版

第七辑(复刊号),1978年7月

坚持“双百”方针  繁荣学术研究——上海文史研究工作者在《中华文史论丛》座谈会上的发言  李俊民  朱东润  周谷城  郭绍虞  顾廷龙  徐  仑  吴文祺  吴  泽  张世禄  徐中玉  蔡尚思  王运熙  陈旭麓  谭其骧  李培南  陈子展  徐震堮  章  巽  魏建猷  (以发言先后为序)

(1)

彻底批判“帮史学”,努力作出新贡献  顾颉刚(49)

奴隶主与经古今  周谷城(59)

商文化起源于我国北方说  金景芳(65)

王安石变法与商品经济  谷霁光(71)

龚自珍思想笔谈  王元化(107)

《山海经》写作的时地及篇目考  袁珂(147)

《山经》河水下游及其支流考  谭其骧(173)

记旧抄本古航海图  章  巽(193)

六义说考辨  郭绍虞(207)

论《卜居》、《渔父》为屈原所作  陈子展(239)

梅尧臣诗的评价  朱东润(255)

曹雪芹佚着辨伪  陈毓罴  刘世德(281)

读《天雨花》旧抄二十六回本札记  阿  英遗稿(337)

论再生缘《上》  陈寅恪遗稿(343)

记《花镜》作者陈淏子  诚  堂(146)

阴  山(上)  禾  子(172)

阴  山(下)  禾  子(206)

王绍兰未刊稿《礼堂集义》  沈文倬(254)

《全唐诗》未取材于《永乐大典》说  李  诗(336)

王韬《蘅华馆日记稿》  陈左高(392)

第八辑,1978年10月

纪念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郭沬若同志  周谷城  商承祚  胡厚宣  沈之瑜

(1)

《水浒》丛谈    徐中玉  简茂森  商  韬  叶玉华  樊树志  张  于(35)

战国秦汉时期的历史真相  吴  泽(93)

《百篇书序》的流传  蒋善国(113)

《唐律》历史渊源略论稿  杨廷福(141)

丰台唐墓玉册初探  段熙仲(183)

论定陶的兴衰与古代中原水运交通的变迁  邹逸麟(191)

惠施“历物之意”及相关诸问题  杨向奎(209)

一本荒谬的中国文学史  吴文祺(229)

可怜无醭费精神  唐振常(243)

读温飞卿词札记  施蛰存(273)

谈辛弃疾《永漫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陆成侯(283)

论再生缘(下)  陈寅恪遗稿(297)

刘长卿事迹考辨  傅璇琮(345)

李益年谱稿  卞孝萱(371)

徐霞客赠妙行七律二首墨迹跋  史树青(415)

顾炎武与惊隐诗社  谢国桢(423)

最早的《诗经》白话注本  吴德铎(112)

曹寅及其诗文集  一  丁(228)

李贺《秦宫诗》补注  段熙仲(140)

“朋友”考(上、下)  钱宗范(272、282)

《明史》不讳龙凤正朔  辛  雨(190)

“土伯九约”新解  汪冬青(296)

书《明史•詹鼎传》后  辛  雨(190)

刘铨福和赵之谦  庄  葳(414)

方克勤之死  辛  雨(208)

《蕙风宦遗印》小识  庄  葳(422)

第九辑,1979年第1辑

孔子哲学思想分析  冯契

(1)

关于孔子的几个问题  周予同  贺卓君(5)

孔子和历代孔子崇拜者的关系问题  蔡尚思(19)

孔丘思想评析  孙叔平(25)

真假批孔论  严北溟(33)

《保卣铭》新释  平  心遗稿(49)

西周的土地所有制和剥削形态  韩连琪(81)

论唐代封建经济的变化  朱伯康(103)

明代的官田和民田  伍丹戈(119)

梁书刘勰传笺注  杨明照(165)

刘勰身世与士庶区别问题  王元化(189)

《文心雕龙•史传篇》疏证  金毓黻遗稿(209)

《文心雕龙•体性篇》札记  蒋祖怡(269)

史可法的评价问题  李廷先(275)

曾国藩所存《李秀成供》稿本考略  荣孟源(291)

在拜上帝会与天地会关系问题的背后  魏建猷(315)

白氏长庆集人名笺证  朱金城(327)

苏轼卜居宜兴考  宗典(377)

曹寅与朱彝尊  王利器(387)

评章学诚七《志》书后  黄苇(393)

记龚自珍佚文《学隶图跋》与魏源佚诗三首  樊克政(413)

关于《废艺斋集稿》的消息  吴恩裕(429)

  后书钞阁读书记  罗继祖(18、24、32、48)

  云烟过眼新录  黄裳(80、164、188、208)

  "容斋逸史"补证  吴企明(268)

  《青溪寇轨》非曹溶改题  吴企明(290)

  纳兰性德与《通志堂集》  一丁(326)

  记洪昇佚曲一套  枚坤(376)

  关于《王安石变法与商品经济》的通信  裴汝诚  谷霁光(432)

  补唐书黄君汉传  林烨卿(434)

  首批留美学生名单  枕书(436)

第十辑,1979年第2辑

关于历史人物评价问题(新论坛)  罗竹风  戎笙  田昌五  关文发  彭大雍  孙祚民  冉光荣  高敏  李天佑  孙达人

(1)

  

《庄子》和《楚辞》中昆仑和蓬莱两个神话系统的融合  顾颉刚(31)

略论《山海经》的神话  袁珂(59)

马王堆汉墓帛画的神话史意义  锺敬文(75)

马王堆汉墓帛画日月神话起源考  周士琦(99)

释旅彝  黄盛璋(105)

丁卯斧辨伪  郭若愚(121)

读《经法》  郭元兴(125)

《指物论》诠释  王煦华(137)

《水经注》校本的研究  胡適遗稿(145)

《〈楚辞新注〉导论》质疑  谭优学(221)

《〈楚辞新注〉导论》二  蒋天枢(233)

《穆天子传》中一些部落的方位考实  赵俪生(287)

江南运河的形成及其演变过程  魏嵩山  王文楚(303)

左思《三都赋》写作年代质疑  傅璇琮(319)

萨都辩生平仕履考辨  张旭光(331)

论吴江派和汤沈之争  邵曾祺(353)

释“幹”  程应谬(373)

尚让叛降考  陆枫(381)

宋江招安资料辨正  裴汝诚  许沛藻(391)

定宗征拔都  杨志玖(401)

海宁陈家  孟森遗稿(411)

关于太平玉玺上“八位万岁”的考释  董蔡时(443)

论康有为的“大同三世”说  汤志钧(457)

  

从《新修本草》看中日两国的学术交流  吴德铎(471)

  

宋代俗语“踏逐”  陈奇猷(58)

  毛笔始于战国说  张道贵(103)

  陆游卒年小议  于北山(104)

  《李益年谱稿》补记  卞孝萱(136)

  云烟过眼新录  黄裳(30l、371)

  陆游“老学菴”命名年代  子文(302)

  涵芬楼影印《文心雕龙》非嘉靖本  弢甫(330)

  《沈吟楼诗选》和《广阳诗集》  赵昌(372)

  康南海推崇沈寐叟  郑逸梅(390)

  《石湖擢歌百首》手稿  郑逸梅(400)

  后书钞阁读书记  罗继祖(4l0)

  马叙伦《石屋续溶》补正  钱剑夫(442)

释“王相”  祁龙威(456)

  《登鹳雀楼》诗为畅诸作  吴企明(470)

第十一辑,1979年第3辑

满城汉墓出土错金银鸟虫书铜壶(甲)释文  张政娘

(1)

《山海经》初探  袁行霈(7)

唐五代瓜沙张曹两世家考    姜亮夫(37)

高适何时入河西幕  陈铁民(59)

铁公鸡考  罗尔纲(67)

《李秀成自述》中的马塘桥考  董迟(71)

谥法探源    吴静渊(79)

“史德”“史识”辨  仓修良(95)

中国古代金丹术的医药化学特征及其方术的西传  [英国]李约瑟(99)

《梦溪笔谈》补证  胡道静(111)

我国早期的二十八宿观测及其时代考  潘鼐(137)

晚翠园科学技术史札记  陈奇猷(183)

论《水经注》的版本  陈桥驿(191)

沈钦韩《水经注疏证》稿本概述  段熙仲(205)

唐代“条支”地望质疑  朱方(215)

读古诗札迻  徐仁甫(219)

论“枚乘诗”  郑文(225)

读昌谷诗札记  钱仲联(241)

《三国演义》看校札记  周邨(255)

《红楼梦》后四十回非高鹗续作  陶剑平(271)

南画研究  童书业遗稿(283)

南唐艺文志  唐圭璋(337)

江浙访书小识  谢国桢(357)

蛾术轩箧存善本书录  王欣夫遗稿(389)

  关于毛人的早期记载  金园(36)

  后书钞阁读书记  罗继祖(58)

  我国古代引种国外植物苜蓿  顾吉辰(66)

  沈括的《灵苑方》  吴佐忻(78)

  唐末王氏墓志与泗州城址  王少华(136)

  《黄生才供词》不可信  茅家琦(190)

  《聊斋志异》的稿本  荣孟源(204)

  读陆放翁题跋札记  沈宗威(214)

  记《行水金鉴》辑录者郑元庆  一令(282)

源远流长的中日医药交流  傅维康(386)

第十二辑,1979年第4辑

《楚辞•九歌》之全面观察及其篇义分析  陈子展

(1)

帛书《五行篇》校注  庞朴(47)

《世说新语》简论(附《世说新语》词语简释)  徐震堮(73)

弘法大师与《文镜秘府论》  王利器(129)

《徐霞客游记》原始抄本的发现和探讨  周宁霞  吴应寿  褚绍唐(155)

太平军与反帝队伍的关系  谢兴尧(190)

记新本《石达开自述》  方诗铭(196)

论洪秀全  张寄谦(202)

石达开评价的几个问题  陈周棠  郭群一(221)

韦昌辉与“天京事变”  张道贵  周衍发(233)

续《渤澥一勺》  杨向奎(243)

唐诗札丛  马茂元(253)

读韩偓词札记  施蛰存(273)

读《桂之华轩诗集》  朱东润(283).

《天雨花》作者为明末奇女子刘淑英考  熊德基(295)

论《废艺斋集稿》的真伪  吴恩裕(329)

庋橡偶识  王伯祥遗稿

  清嘉录  (70)

  孪史  (70)

  十国春秋  (71)

  书目答问  (152)

  历代讳字谱  (153),

  历代名人家书  (242)

  司空诗品注释  (242)

  李秘园辑字学七种  (282)

  元人小令集(又一部)  (381)

  易义阐  (381)

  汉学师承记  (382)

  旧钞周易通论周易观彖  (382)

  梦厂杂著  (383)

  觚賸正续集  (383)

  闺秀艳迹录  (383)

  水道提纲  (383)

  六十种曲叙录  (384)

  剧说  (384)

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  (384)

第十三辑,1980年第1辑

试谈西周纪年  荣孟源

(1)

论秦汉的分封制  杨宽(23)

曾敏行的《独醒杂志》与方腊起义  李祖德(39)

清初内地人民抗清斗争的性质问题  商鸿逵(53)

龚魏之历史哲学与变法思想  香港中文大学许冠三(69)

西周莽京新考  陈云鸾(105)

从《梁书》佚文考盘盘国的方位  王仲荦(113)

上海地区最早的对外贸易港——青龙镇  邹逸麟(119)

略论玄奘在中国翻译史上的贡献  杨廷福(133)

再论宣南诗社与林则徐  杨国桢(149)

《诗序》作者考辨  陈允吉(159)

论韩愈诗的几个问题  江辛眉(187)

刘禹锡与令狐楚  卞孝萱(211)

金圣叹与《水浒》  林文山(241)

论徐士范本《西厢记》  蒋星煜(259)

影印《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己卯本序  冯其庸(285)

《波斯人》作者非蒲松龄  美国芝加哥大学  马泰来(295)

乐书订误二则  丘琼荪遗稿(297)

互卦说  冒鹤亭遗稿(22)

汉文帝置三经博士  罗义俊(38)

关于高超的一条史料  李迪(1l0)

灭国真非蔑古真  龚方震(111)

李白诗中的丹阳  马里千(130)

杜诗“乌鬼”、“黄鱼”考  锺来茵(131)

刘长卿别李白事迹小辨  郁贤皓(146)

记宋本《杜荀鹤文集》  沈津(148)

“官奴”非王献之小字  周本淳(240)

《织云楼诗合刻》小记  施舍(292)

洪秀全与“拜上帝会”  茅家琦(294)

有正本《原本聊斋志异》述略  杨震方(306)

第十四辑,1980年第2辑

府兵制前的北朝兵制  何兹全

(1)

辽后期迁都中京考实  谭其骧(43)

元置澎湖巡检司考  孔立(55)

滇越考  汶江(61)

甲骨文中的几种乐器名称  裘锡圭(67)

居延汉简考略  陈邦怀(83)

《明史》校勘札记  汤  纲  王鸿江  傅贵九(95)

《稽古录》浅探  王敬之(121)

思托撰鉴真和尚原传述略  汪向荣(133)

沈括文物二三事  胡道静(151)

董其昌论  伍蠡甫(171)

清世祖董鄂妃生死特殊典礼  孟森遗稿(195)

  附:

赘言  商鸿逵(200)

读《顾亭林文集》札记  华忱之(203)

魏源信札考释(三篇)  李瑚(219)

关于魏源佚诗《题尺五庄饯春图》  樊克政(23a)

论《水浒》的繁本和简本  聂绀弩(237)

论《水浒》繁本与简本的关系  王根林(295)

袁无涯刊本《水浒》李贽评辨伪  崔文印(311)

  左诂补正  陆澹安遗稿(40)

  “绪”、“思”非人名辨  闻乐(41)

  刘禹锡的医学著作  吴佐忻(54)

  《天问》"帝乃降觏"系"降祸"考  萧兵(82)

  补《唐书•胡曾传》  王重民遗稿(168)

  读陶随笔  吴鹭山(230)

  随园遗事  罗继祖(236)

  敦煌藏卷劫余小记  罗继祖(294)

  储光羲贯润州延陵考  黄进德(310)

  冯云山的家庭出身  邢凤麟  邢凤梧(318)

  来函摘登(二篇)  (132)

第十五辑,1980年第3辑

说《尚书•金滕》篇  赵光贤

(1)

郭沫若《释五十》补说  陈炜湛(13)

满城汉墓铜壶(甲)释文商榷  范祥雍(19)

《文心雕龙》板本叙录  詹锳(23)

《世说新语》原名考略  周本淳(43)

庾信《哀江南赋》四解  曹道衡(49)

评刘知幾对《三国志》的评论  张孟伦(55)

南唐二主词叙论  施蛰存(61)

读《容斋随笔》札记  曹融南(79)

读《沧浪诗话》诗札  吴调公(87)

《镜花缘》作者的疑案  孙佳讯(101)

唐代的衣冠户和形势户  张泽咸(155)

《唐两京城坊考》东都部分质疑  高敏075)

《旧五代史•党项传》族姓考  苏乾英(187)

薛史《王仁裕传》辑补  胡文楷(197)

论清朝苏南义庄的性质与族权的关系  冯尔康(205)

《虏在目中》小考  张守常(219)

珲春铜柱铭考  董万仑(223)

姜太公考  戴乐志(231)

卞著《李益年谱稿》之商榷  谭优学(247)

初读龚贤《草香堂集》  白  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