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非金属矿产地质普查勘探采样规定及方法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713614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54.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属非金属矿产地质普查勘探采样规定及方法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金属非金属矿产地质普查勘探采样规定及方法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金属非金属矿产地质普查勘探采样规定及方法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金属非金属矿产地质普查勘探采样规定及方法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金属非金属矿产地质普查勘探采样规定及方法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属非金属矿产地质普查勘探采样规定及方法1.docx

《金属非金属矿产地质普查勘探采样规定及方法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属非金属矿产地质普查勘探采样规定及方法1.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金属非金属矿产地质普查勘探采样规定及方法1.docx

金属非金属矿产地质普查勘探采样规定及方法1

 

地质普查勘探采样规定及方法

 

第一章岩矿、标本、孢粉鉴定采2

样和同位素地质年龄测定采样2

一、各类岩矿鉴定标本采样2

3、各类标本的采集3

⑴采集标准标本3

⑵采集岩石标本3

⑶采取矿石研究标本4

4.采集标本的规格4

5.样品的登记、包装和送样要求2

二、孢粉鉴定采样3

三、同位素地质年龄测定采样6

第二章化学分析采样15

8.钻孔中液体矿采样21

20.腐植酸类肥料用煤的取样分析26

24.单矿物采样时应注意下列几点28

26.精矿采样时应注意下列几点29

第三章砂矿采样(略)30

第四章矿石加工技术试验采样(略)30

第五章岩矿石物理力学性能31

一、水晶采样的目的36

二、水晶采样方法和要求36

三、采晶38

四、水晶选矿与加工,略。

39

五、水晶的分级,略。

39

六、水晶的实验鉴定,略。

39

七、水晶样品的保管与处理。

39

一、云母矿的采样方法40

二、云母样品的种类、加工和质量要求41

(一)生料云母(或称掌子面云母)41

(二)工业原料云母(或称初选云母)41

(三)厚片云母43

(四)薄片云母(或称净化云母)45

三、云母样品加质量检查46

(一)检查标准46

(二)检查方法47

四、技术性能试验样品47

 

第一章岩矿、标本、孢粉鉴定采

样和同位素地质年龄测定采样

一、各类岩矿鉴定标本采样

1、采样目的

⑴采集岩矿鉴定样品是研究岩石和矿石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及其共生组合,研究岩石矿物的变质、蚀变现象,确定岩石或矿物的名称,为研究矿床提供资料。

⑵配合物相分析,确定矿石氧化程度,划分矿类型,进行分带。

⑶配合加工技术试验,提供矿石加工和矿产综合利用方面的资料。

2、采样原则和要求

所采集的样品应有的代表性。

要根据工作需要及岩放变化系统地采集,对某些具有特殊意义的标本亦应注意采集,以处研究其变化规律。

采集标本时要尽可能采新鲜的、并须做好野外描述工作。

3、各类标本的采集

⑴采集标准标本

在矿区开展地质工作的初期,需要采取一套标准标本。

包括工作地区内所见到的具有代表性的全部地层、岩石、矿物、矿石标本。

以便统一认识,统一名称。

标准标本是随工作的进展而逐步充实完善的。

⑵采集岩石标本

在沉积岩、火山沉积岩中应按地层的层序及不同岩性逐层采取,注意岩相的变化以及采集和沉积相有关的标本。

对火成岩(侵入岩和熔岩)要从接触带至岩体中心或由内向外,根据岩相变化系统采取,并应注意岩浆分异和火山岩的特征。

对包体的同化以及蚀变现象也应采取必要的标本。

对变质岩,要在不同的变质带内采样,并注意标本中应含有划分变质带的标准矿物。

注意采集反映构造特征的标本。

小标本不能反映岩矿的特殊构造时,可根据需要,采取大型标本,如系定向标本需注明产状和方位。

⑶采取矿石研究标本

采取矿石研究标本,要根据矿石的自然类型、工业类型、矿物组份、结构和构造、蚀变深浅或变质程度、矿石和围岩的关系等特征进行采集。

对于矿石类型复杂,矿物组份变化大的矿订,还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剖面系统采取,便于研究矿物的变化规律。

在采取加工技术样品的同时,需要采集有代表性的矿石及岩石标本,用以研究不同矿石类型和品级中各种矿之间的共生关系及其结构、构造,以及测定矿物粒度和含量,了解矿石与围岩的关系,对研究加工技术和矿石的可选性能提供资料。

有些矿床的氧化矿石与原生矿石的加工技术方法不同,需要由浅而深的采集矿石物相鉴定标本、采集物相分析样品,从而划分矿床的氧化带、混合带、原生带。

对已有系统的岩矿鉴定资料,分带情况比较清楚的矿床,专门的物相鉴定标本可以少采或不采。

4.采集标本的规格

采集标本的规格以能反映实际情况和满足切制光、薄片及手标本观察的需要原则。

岩矿鉴定样品的块体积一般不小于3㎝×6㎝×9㎝(小口径岩心标本不小于岩芯直径的二分之一,长度不小于6㎝),结构不均匀岩石和有物殊要求样品应适当加大块样体积,松散和粉状样品一般不小于100g。

岩矿鉴定标本可适当减少。

对于矿物晶体及化石标本,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5.样品的登记、包装和送样要求

采集岩矿标本应在原始资料上注明采样位置和编号,必要时可编制专门性图件。

标本采集后,应立即填写标签和进行登记,并在标本上编号(涂漆等方法)以防混乱。

标本与标签一起包装,应注意不使标签损坏。

对于特殊岩矿标本或易磨损的标本,应妥善包装。

对易脱水、易潮解或易氧化的某些特殊标本应密封包装。

装箱时,箱内应放入标本清单,箱外须定明标本编号及采样地区。

并在标本登记簿上注明标本放置的箱号。

应认真填写送样单,并应注明岩矿产状、鉴定要求。

对于系统采送的岩矿鉴定样品,应附剖面或柱状图。

对某些化石标本和具有特殊现象的标本,为了便于室内外结合研究,尽可能附剖面或素描图。

岩矿鉴定样,一般需留手标本,以便校对鉴定成果,帮助提高对标本的肉眼观察能力。

对某些岩石、矿石样品,需要磨制定向、定位光薄片者,应在标本上圈定明显标本,并在采样说明书或送样单中加以说明。

二、孢粉鉴定采样

1.采样目的

在有植物的地质历史时期,由于每个时期的植物不同,则相应地产生不同类型的孢子花粉,通过鉴定岩石在沉积过程中所赋存的孢粉,从而确定地层的时代和进行地层的划分对比。

2.采样方法和要求

一般要求在富含孢粉的未经变质或在轻微变质的岩层中采取,如:

⑴灰色、暗灰色、黑色的含植物化石或炭屑的泥岩。

⑵灰黑色、暗绿色的砂质和泥质岩。

⑶灰色、暗灰色、黑色的细砂岩、粉砂岩等。

⑷红色岩石沉积岩系中要着重采其中的含有机质的夹层,如采取很困难时,也可采部分红层岩石岩石样石样品作试验分析。

⑸砾岩中只能采其胶结物。

⑹煤炭类:

泥炭、褐煤、烟煤。

⑺原油和油层水。

⑻在震旦纪地层中应注意采集碎屑岩中的粉砂岩、页岩、砂质页岩;化学沉积岩中的各种碳酸盐类岩石(白云岩、石灰岩)和硅质岩石(燧石层、燧石结核),以其中各种黑色至灰色和含色和沥青质的岩石分析效果较好。

⑼在中、新生化海相地层中灰色、黑色的砂岩、粉砂岩、泥岩以及硅质岩、碳酸盐岩中均可取样。

⑽对火山岩类中的沉积夹层应注意采样,有时对凝灰质粉砂岩类也要采一此样品进行试验。

⑾从岩石变质程度看,不变质的最好,但板岩、千枚岩及其它浅变质岩中也可能含有少量孢粉,在缺乏化石的情况下,也可以采一些样品。

采样要按剖面顺序采集,露头样品应剥除岩石风化面,在新鲜岩石中采块状样,在坑道或探槽中采样要自上而下,防止上面岩屑落入样中。

钻孔采样要注意上下层位,不能在层序混乱的岩心中采取,并要仔细排除外来泥浆和杂质。

在火成岩体附近不宜采样,应适当移动采样点。

样品需保持纯洁,采后立即用坚实的纸包装,防止现代孢粉混入。

3.采样间距

要根据地层划分的需要和岩层含孢粉的情况而定。

一般是逐层采样,要注意含孢粉情况、岩层的厚度和岩性变化。

在含孢粉多的地层中采得密些,含孢粉少的地层中就采取稀些;地层厚度小、岩性变化大时,样品就要采得密些,反之则采取稀一些。

只要所采集的样品能够满足解决某一地层时代即可。

在野外工作中,如果能用化石解决问题的,可不采孢子花粉方法进行研究。

对“哑地层”及进行煤层对比等,均可考虑用孢子花粉方法进行研究。

在采样时应注意下列几种情况:

⑴为解决某一地层的时代,除在该层采样外,还应在其上下接触带附近采取适当样品。

⑵为详细划分地层确定时代到阶,如岩层厚、变化小采样间距一般为5~10m,如岩层薄、变化大可为2~5m。

⑶为在区测,普查工作中建立标准剖面,要选择地层出露完整、地层界限清楚、构造简单的地段,逐层采取孢粉样品。

⑷为进行煤层对比,通常较广泛应用的方法是分层采样法,即将一个煤层按其煤层性质、厚度、结构分为若干小层,然后由下而上可按小层采样,一般间距为20~25cm。

此外,对煤层中的夹矸及顶底板都要分别采集几个样品。

4.样品质量

每件样品质量为200g左右。

震旦纪地层中的砂岩、硅质岩及碳酸盐类以500~600g为宜。

泥炭和烟煤可减少到50~100g。

5.送样要求

⑴每件样品必须详细填写标签,内容包括样品编号、样品岩石名称、野外初步确定的时代、产地及层位等。

⑵在送样时,必须附有剖面图或柱状图、图中注明取样地点及层位。

⑶每件样品都须用清洁坚实的包装纸包好,防止样品混杂或几个样包在一起。

6.送样要求

送样时应有标签、送样单、并附小比例尺地质图(附标有采样位置的平面、剖面图)、薄片或光片有其鉴定结果。

送样单上应注明矿物或岩石名称、采样地点、属于那一个岩浆岩系,与围岩相互关系,地层层位,岩体产状以及推测的地质时代及根据,样品选取的流程情况,并应有负责样品质量的地质人员签字。

第二章化学分析采样

1.化学分析采样目的:

是通过矿样的化学分析,了解矿石中有益、有害元素或组份的种类和含量,确定矿石质量,确定矿体与夹石、围岩的界线,研究各组份间的相互消长关系和空间变化规律。

对于某些按物理机械能确定矿石质量的矿种,有时也需采集少量化学分析样品,用以检查其杂质含理和判明其矿物种属。

2.采取化学分析样品的原则:

应沿着矿体厚度方向即沿物质成分变化最大的方向采取。

采样时按照不同矿体区别不同矿石类型的品级,分段采样,如果矿体与夹石、围岩界线不明,则需连续采取,确定其界限。

样品必须有代表性,能如实反映客观实际,避免人为的富化或贫化。

3.采样方法:

在地表和坑探工程中用刻槽法、刻线法、剥层法、全巷法和拣块法多用于废矿堆,炉渣堆或松散矿石的采样;在岩心钻探工程采样中,通常劈取矿心的一半作为化学分析样品。

4.坑探工程中刻槽取样的布置原则:

一般应按不同矿石类型、品级分段连续采取。

凡穿脉工程样槽位置应布于一壁,当矿化很不均匀时,则在两壁同时采样,然后合并成一个。

探槽中样槽布于槽底或其一壁。

探井中样槽布于一壁(对壁或四壁、视矿化均匀程度而定)。

沿脉采样是了解矿体沿走向的品位变化情况,采样间隔视矿化均匀程度而定,一般采样位置在掌子面或顶、侧壁采取,间隔2~10m;当矿体厚度小,品位变化大,沿泳坑道又能全部揭露矿体(脉)的厚度时,则沿脉采样间隔应当加密。

5.采样规格:

一般应根据矿体的厚度及矿石结构、构造、矿采均匀程度而定(可参考表一)。

刻线法线沟规格1×2×1cm,线距5~10cm。

要等距平行刻3~6条采样线,合成一个样,以保证样品的代表性。

刻槽采样时要清除覆盖物后再采样,并注意样面的清洁。

必须防止样品粉屑的散失和外来物质的混入。

某些矿种(如石英岩、高岭土待)对有害元素铁质的含量要求很严,在采样时应避免混入铁质。

6.采样长度:

决定于矿体厚度大小,矿石类型变化情况和矿化均匀程度,以及工业指标所规定的最低可采厚度和夹石剔厚度。

当矿体厚度不大,或矿石类型变化复杂或矿化分布不均匀的矿床,需要依据化学分析结果树圈定矿体与圈岩界线时,采样长度不宜过大,一般不大于可采厚度或夹石剔除厚度。

某些矿种工业利用中允许的有害杂质要求很严时,虽然夹石较薄,也必须分别采样。

当矿体与围岩有明显区别,矿体厚度较大,矿石类型简单,矿化均匀,则采样长度可相应放长。

表一主要金属、非金属矿产常用的采样规格参考表

矿种

采样

方法

采样断面规格

宽×深(cm)

采样长

度(m)

备注

铁矿

刻槽

5×2~10×3

1~2

矿层厚大而稳定的矿体,采样长度可适当放长。

锰矿

刻槽

5×2~10×5

0.5~1

锰帽矿床用5×10~20×5cm、堆积、残积淋滤矿床20×15~25×25cm。

刻槽

5×2~10×5

1~2

铜铅锌

刻槽

5×2~10×3

1~2

细脉浸染大型铜矿床,采样长度可以适当放大。

刻槽

5×2~10×3

1~2

细脉浸染大型矿床采样长度可以适当放长。

硫化镍

刻槽

5×2~10×3

1~2

硅酸镍为5×3~10×5cm。

铝土矿

刻槽

5×3~10×5

0.5~2

锑汞

刻槽

5×3~10×5

0.3~1

钨锡

刻槽

5×3~10×5

1~2

脉金

刻槽

10×3~20×5

<2

钴土矿

刻槽

10×3~20×20

0.5~1

刻槽

10×3~20×5

0.5~2

铌钽

刻槽

5×3-20×5

1~2

刻槽

5×3-10×5

1~2

结核状磷矿先求出结核的含量,再对磷矿结核进行P2O5分析。

剥层-

全巷

50~100×20~100

(用于团块状松散不均匀的矿床)

刻槽

硫铁矿10×5~5×3

1~2

厚度巨大矿化均匀,可适当放长。

自然硫10×5~8×3

0.5~1

剥层-

全巷

50~100×10~100

不大于开采厚度或矿层厚度

用于结核状黄铁矿和矿化不均匀的自然硫。

明矾石

刻槽

10×5

0.5~2

刻槽

10×5

1~2

结构复杂时0.5m

剥层

50~100×10~20

刻槽

10×5~5×3

0.5~1

用于内生硼矿床

剥层-

全巷

50~100×10~100

不大于开采厚度或矿层厚度

呈结晶团块沉积硼矿。

石灰岩

刻槽

5×3~10×5

2~5

组合样长5-10米

白云岩

刻槽

10×5~5×2

0.5~2

菱镁矿

刻槽

10×5~5×2

0.5~1

剥层-

全巷

50~100×10

~50

用于次生菱镁矿。

石英砂

石英岩

刻槽

10×5

1~2

蛇蚊岩

刻槽

10×5

2~4

重晶石

刻槽

10×5~5×3

0.5~2

0.25~1

(层状矿)

(脉状矿)

剥层-

全巷

50~100×20

~50

砂矿

石墨

刻槽

10×5

0.5~1

高岭土

粘土

刻槽

10×5~10×10

0.5~1

萤石

刻槽

10×5

0.25~1

剥层-

全巷

50~100×10

~50

需要统计剔除夹矸率的矿床,应进行刻槽规格试验。

长石

刻槽

10×3

0.5~2

当刻槽样所含Fe2O3大于拣块样中Fe2O3含量的0.2%,其他成分又相近似则可用拣块法代刻槽法。

拣块

每相隔10~20cm拣一块

长石

全巷

同伟晶岩白云母采样规格

含工业白云母伟晶岩型,以手选分出,手选块度不小于5cm

刻槽

10×5

0.5~1

需统计剔除夹矸率的矿床应进行刻槽规格试验。

滑石

剥层-

全巷

50~100×20~50

石膏

刻槽

10×5

0.5~2

盐类矿床

刻槽

10×5~3

7×3

芒、硝

0.3~1最大至2;石盐

0.3~0.5;

天然碱

0.5~1

石盐当厚度大,成分均一,质量稳定时,长度可放大2-5m

注:

本表是以往地质普查勘探工作中常用的采样规格,现列出公

供参考。

在使用时要结合矿床的实际情况具体研究确定。

7.钻孔矿心采样:

是通过矿心连续辟取。

采样分段长度与上述刻槽采样长度相同,但当矿心轴与矿体(层)标志面的交角较小、矿化均匀时,尚可适当加长。

钻探矿心采样(包括小口径),均应沿矿心长轴劈(锯)成两半,一半送加工化验,一半保留。

劈分时应沿主要标志面(矿脉、层理、片理等)的倾斜方向,还应考虑矿化强弱分布情况,以免两半矿心的含量不均,引起品位误差。

加工过程中掉下的粉末碎块,亦应分为两份,分别加入化验和保留的样品中。

工作时要保持使用机械和场地的清洁,以免不同样品互相混染。

对于盐矿的矿心采样,可直接在矿心上凿孔采取所需质量。

矿心采取率高低是决定样品能否正确反映矿石品位的主要因素,应当尽最大努力提高矿心采取率。

当矿心采取率达不到规定要求并影响矿样的代表性时应设法补救。

有些难取矿心的矿种应保留取粉管和沉淀槽的矿粉了解是否有矿,但不能代替矿心基本分析和作储量计算的依据。

采样工作必须及时进行,对某些易于潮解失水,易风化的矿产应及时送化验,严格防止因受自然条件影响引起矿石变质,而失去代表性。

从钻孔取出的矿心必须清除上面的泥浆或外加杂质以保证样品的纯净。

8.钻孔中液体矿采样

⑴晶间卤水样:

对现代盐湖矿床,要采集盐晶间的液体矿样,以了解浅部与深部卤水的化学成分,确定含矿情况。

故每个钻孔均应采取2个水样。

在开始见卤水层,钻到卤水面以下约1m处,采一个水样;在穿过卤水层时在底部采一个水样,每次采取水样均须测定水温各比重。

⑵晶间卤水的分层采样的目的,是用以查明不同程度的晶间卤水层所含的卤水性质及有益组份含量,孔位应选择在地下液体矿富集的地段,在晶间卤水盐层中钻进时,应分层止水(在隔水层位用套管和粘土止水)或在钻进后的长期观测孔中,卤水静止2天以上(卤水自然垂直分层后),才分层分段定深采样,以免上下卤水相混,影响样品的代表性。

当晶间卤水层厚度较大时(大于5~10m),可以考虑每间隔2m采晶间卤水样一个。

9.盐湖水样的采取:

由于盐湖水的化学组份含量比较均匀,湖水采样是与测量湖水深度工作同时进行。

当湖深度大于1m时,则应在湖水的表部、中部和底部各采一个样。

湖水深度小于1m,大于0.5m时,在表部和底部各采一个样。

当湖底的新盐和湖泥要分别采样分析,对新盐还要测定其厚度。

采样时间最好在湖水浓缩的季节。

在一个地区所采的样品,要求尽可能在最短时间内全部采完,以免因气候的改变使湖水的化学组份及其含量发生变化,并要求容器清洁,密封包装等,以保证证水样的代表性。

10.盐类矿订表土采样:

系指采取地表的硼土、硝土及碱土等样品,采样按一定的网距或线距,在规定的采样点上,用剥层法采取。

采样厚度为矿层的全部厚度,采样面积极根据所需样品重量而定。

11.现代盐类矿床中盐渍土再生矿的采样;对地面盐渍(矿)土盐的再生试验的采样,是为确定盐渍(矿)土的利用,为开采时期提供储量计算参数。

样品,按规定网距布置,同时进行盐的再生现象观察。

⑴月季变化样,采样点按一定的网距布置,每个采样点一般取一平方米面积,划分三份。

如研究季度变化时,应每月采其中之一份,(平均各点同月的含盐量)以比较各样品的含盐量的月季变化情况。

⑵季度再生率样,采样点的布置同上,不同点是采样前将一平方米范围之盐渍土全部扫净后,分为三份。

其中一份每月月底采样一次,第二份两个月后月底采样一次,第三份三个月后月底采样,分别代表不同期限的再生量,以了解各月盐渍土再生情况及季度再生累积情况。

以上两种样品,如研究盐渍土月份变化,可分别在上、中、下旬采样。

12.化学分析样品的加工缩减,略。

13.化学分析种类和分析项目,略。

14.基本分析(普通分析),略。

15.组合分析:

目的是了解矿体内具有综合回收利用的有益组份,或影响矿产选、冶性能的有害组份(包括造渣组份)的含量。

组合分析结果可用于伴生有益组份的储量组份)的含量。

组合分析结果可用于伴生有益组份的储量计算,并对矿体中有害组份的分布情况有一全面的了解。

分析项目一般根据光谱全分析和化学全分析的结果并结合地球化学元素共生组合规律确定。

一般在基本分析中做了的项目,不再列入组合分析。

只有需要了解伴生组份与主要组份之间的相关关系的;或需要组合分析结果来划分矿石类型的,组合分析才包括基本分析中的某些项目。

组合分析样品是根据有益有害组份含量变化大小,由几个至十几个或更多的基本分析的副样组合而成。

参与同一个组合分析样品的各个基本分析样,不得分布在不同储量计算块段,通常是用同一工程或相邻工程构成的同一矿体同一块段、同一类型品级的基本分析副样组成。

组合原则是根据基本分析样品的长度,按比例进行组合。

送交化验的每个组合样重量一般为100~200g,经过岩矿鉴定以及对主要矿段有一定数量的组合分析资料,足以证明矿床中有益组份没有综合利用价值或有害元素含量低于工业指标要求时,对组合样品的分析项目或数量可少做或不做。

16.化学全分析:

目的是全面了解各种矿石类型中各种元素及组份的含量,通常在作化学全分析之前,先做光谱全分析。

化学全分析样品,可利用组合分析副样或单独采集有代表性的样品,用以合面了解矿床中各类型品级矿石的详细化学成分和研究矿床物质成分,大致每种矿石类型可作1~2个。

某些利用物理性能确定工业价值的矿种如石棉等,只用个别化学全分析了解其化学成分,借以判定矿物质种属。

17.光谱全分析:

是用以了解矿石和围岩内部有那些元素,特别是有哪些有益、有害元素和它的大致含量。

光谱全分析样品可采自同一矿体的不同空间部位和不同矿石类型,也可利用有代表性地段的基本分析副样或组合分析副样进行,是提供确定组合分析及化学全分析项目的依据。

18.物相分析(合量分析):

是对某些矿床研究自然分带和确定矿石自然类型。

为了了解矿床自然分带需要自地表至原生带上部采集样品进行物相分析。

一般先以肉眼和镜下鉴定,大致了解各自然类型的分带情况,然后按一定间距采集物相分析样品,以圈各带的界线。

物相分析样品可在基本分析样品时,必须及时进得,以免副样变质影响质量。

根据以往经验,金属矿石自然类型划分标准如下:

表四一般有色金属矿石自然类型的划分标准表

矿石自

然类型

硫化物中金属含量

总金属含量(%)

氧化物中金属含量

总金属含量(%)

氧化矿

混合矿

硫化矿

<70

70~90

>90

<3

10~30

>10

铁矿石原生矿氧化矿的划分一般是按TFe/FeO<2.7

混合矿石TFe/FeO<2.7~3.5

氧化矿石TFe/FeO<3.5

当矿石中含铁矿物主要是菱铁矿,或硅酸盐比较高的磁铁矿矿石,原生矿氧化矿的划分标准另行考虑。

19.硅酸盐岩石采样:

是通过化学分析确定岩浆岩种类,所取样品应有代表性。

样品要求新鲜,不能叠加作用(脉状物质、围岩捕虏体、矿化和带有混染岩化等现象)。

当岩石发生相变应考虑岩石分带,则需分别采样。

采样方法:

对结构均匀的岩体,可在露头上或山地、钻探工程中采1~2块岩样;对结构不均匀的岩体,可用拣块法按一定间距布置采样点,分别采取大小相等的岩块合并为一个样。

一般样品重置为1—3公斤,如有特殊要求可酌情增加。

岩石全分析一般测定的项目有:

SiO2,Al2O3,Fe2O3,FeO,MgO,CaO,Na2O,K2O,H2O+,H2O-,CO2,TiO2,P2O5和MnO。

此外,有时还测定Cr2O3有些特殊试样还测定全S、C1、F和C。

分析结果的百分数总各应不低于99.3,不高于101.2(分析质量要求高的样品,不低于99.5,不高于100.75)。

如其中有不能合理相加之组份存在或缺少组份时,可不受此限制。

20.腐植酸类肥料用煤的取样分析

腐植酸是一种有机酸,赋存于有机质残体中,可用以制造单一的或复合的腐植酸类肥料。

用于制取腐植酸类肥料的煤,主要是泥炭、褐煤和风化烟煤。

上述各种煤中的腐植酸含量约为:

泥炭10—50%,土状褐煤20—85%,亮褐煤1—10%,风化烟煤5—60%。

按煤中腐植酸的赋存状态可分为:

游离腐植酸,与钾、钠、钙、镁等离子结合的结合腐植酸,对后者需进行加工处理活化扣,才能为农作物吸收。

原料煤中还含有一定量的氮、磷、钾,镁、铁、硼等也是农作物所需要的营养元素。

根据不同类别的腐植酸(黄腐植酸、棕腐植酸、黑腐植酸)分别溶于酸、碱及有机溶剂中的特点,所以可用酸、碱及有机溶剂鉴别煤中是否含有腐植酸。

用于制造腐植酸类肥料的原料煤,其采样方法与煤的采样相同,样品重量视实验室需要而定,一般一公斤即可。

分析项目:

水分、总腐植酸、游离腐植酸(结合腐植酸按差减法计算)。

少数样品除分析上述项目外,另加N、P2O5、K2O、CaO、MgO、F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