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管理中公民参与程度及对策分析.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71120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政管理中公民参与程度及对策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市政管理中公民参与程度及对策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市政管理中公民参与程度及对策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市政管理中公民参与程度及对策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市政管理中公民参与程度及对策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市政管理中公民参与程度及对策分析.doc

《市政管理中公民参与程度及对策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政管理中公民参与程度及对策分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市政管理中公民参与程度及对策分析.doc

第14页

课程设计

题目:

市政管理中公民参与程度及对策分析

科目:

市政学

学生:

学号:

201107050131

院(系):

管理学院

专业:

行政管理

指导教师:

2013年12月16日

市政管理中公民参与程度及对策分析

行政管理111班:

指导教师:

(陕西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21)

摘要:

市政管理中的公民参与是指城市公众通过城市政府或其他公共机构互动的方式决定公共政策和参与公共治理的过程与行为。

加强市政管理过程中公民的参与程度,不管是对公民个人表达诉求,城市政府提高管理效率,还是对改善社会和国家之间的关系都有巨大的积极意义。

目前,虽然我国市政管理活动在推动公民参与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然而仍存在参与公民结构失衡、参与渠道少、参与深度和广度短浅等问题。

本文在初步了解我国市政管理过程中公民参与度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公民参与的形态、实际效果及原因,为进一步促进公民参与市政管理提出了一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

市政管理,公民参与程度,结构失衡,参与途径

Citizenparticipationinmunicipaladministrationandcountermeasureanalysis

ABSTRACT:

Municipaladministrationreferstothecityofcitizenparticipationinpublicbycitygovernmentorotherpublicinstitutionsinteractivedecisionandparticipatesintheprocessofpublicadministrationandpublicpolicy.Strengthencitizenparticipationintheprocessofmunicipalmanagement,whetheritistheexpressionofindividualcitizens,thecitygovernmenttoimprovetheefficiencyofmanagementandtoimprove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societyandthecountryhasagreatpositivesignificance.Atpresent,althoughourcountrymunicipaladministrationactivitiesinpromotingcitizenparticipationhasmadegreatprogress,buttherearestillinvolvedincivilstructuralimbalance,lesschannels,depthandbreadthofparticipationshort-termproblems.Basedonthepreliminaryunderstandingofourcountrycitizenparticipationintheprocessofmunicipaladministration,basedontheanalysisoftheurbanmorphology,actualeffectandthereasonsofthecitizenparticipation,inordertofurtherpromotethecitizenparticipationinmunicipaladministrationputforwardsomereferencesuggestion.

Keywords:

urbanmanagement,citizenparticipation,structuralimbalance,participatoryapproaches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进入中期阶段,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问题也越来越复杂多变,城市社会利益不断分化,价值观念的多元特征更加明显,利益和价值的冲突已经成为市政管理者面临的严峻挑战,仅仅依靠城市政府的单一管理已经是疲于应付。

要想及时把握市政管理中问题和矛盾的性质和状态,平衡不同利益和价值的要求,离不开公民的参与。

加强公民对市政管理的参与,是合理解决城市利益分配的要求,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更是政治民主化的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

“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的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制定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公共政策原则上要公开听取公民意见。

”城市,在有限的空间内,聚集了大量的人口,设施,财力,物力等国家资源,市政管理因此成为解决利益价值冲突和促进政治民主推进过程中的重心,加强市政管理过程中的公民参与程度更是重中之重。

1.公民参与的地位和作用

1.1公民参与对于城市公民个人的意义

对公民个人而言,公民参与有助于表达公民自己的需求,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行使公民参政议政的权力;公民参与制度有助于提供公民自我发展与选择的基础,参与市政管理过程是公民自我教育和政治社会化的有效途径,在参与的过程中,公民能够较为准确的界定自己的合理利益边界,能够对政治和管理体系运作过程中形成清晰的认识;公民参与有助于增进和发展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动的力量,解放个人的潜能,构建有效的公民素质,在参与的过程中纠正现代公民对于政治的偏见,如无政府主义,政治冷漠以及政治激进主义等。

毕竟,公民生活在国家中,公民的衣食住行等切身利益都和政治密切相关,积极参与市政管理是参与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一大途径,这有利于培养不偏激、不保守的现代公民精神。

1.2公民参与对于城市社会发展的意义

对于城市社会而言,公民参与有助于调整社会与国家的结构关系,改变国家处于强势支配地位现象,增强社会的自我治理能力,平衡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促进二者合理边界的确定;在矛盾和冲突较为集中的城市,通过公民参与来化解冲突,有助于稳定社会秩序,创造和谐的发展环境;各种组织和个人在参与过程中相互沟通、谈判、协调和妥协,这种理性的互动有助于塑造规则意识和诚信观念,建立合作关系网络,通过这种一定意义上的“自治形式”为城市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

1.3公民参与对于城市政府治理的意义

对于城市政府而言,公民参与有助于规范政府权利的行使,强化公众的监督,为遏制腐败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保证社会公共利益得到维护和实现;通过公众的广大参与,集思广益,反映民意,有力的促进公共政策质量的提高和政策执行的高效;公民参与是政治民主的重要体现,通过促进市政管理的民主化来带动整个国家机构的民主化进程;此外,公众参与市政管理也是政府做好公共关系的重要手段,在此过程中,公民实现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加强的对政府的认同感,减小了政府工作的阻力,政府政策也得到了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2.当前我国市政管理中公民参与的形态、现状和原因

2.1市政管理中公民参与的形态

2.1.1行政主导推动型

行政主导型,主要是指政府在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制度上加大力度,规范和引导公民参与市政建设。

以重庆市为例,该市于2003年制定出台了《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规定,在今后编制的各类规划上报审批时,要求附上公众代表的意见,否则不予审批。

大型公共建筑、广场等重大建设项目的座谈会、研讨会将邀请由政府确定的有一定代表性的代表参加。

必要时,还将在拟建地挂牌建设规划方案,广泛接受征求公众意见,接受公民监督。

再如,2011年,长沙市人民政府就《长沙市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举行立法听证会,听证会欢迎“有话直说”的市民自主报名畅言与见证。

这也是由政府主导的。

2.1.2市民主导参与型

市民主导型,是指市民自主的按照某种组合方式,为解决自己在城市空间中生活遇到的实际问题,自发的参与城市规划,城市景观建造,城市环境保护,城市保障制度等一系列的参与性活动。

比如当前社区活动中的环境志愿服务就属于此类。

2.1.3市民政府共同参与型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市建设和市政管理,因所有权和经营方式的不同,经常涉及到许多利益矛盾和冲突。

公共事务的复杂性和变动性使得市政管理问题很难单方面解决,往往需要政府、企业与市民的通力合作。

由市民、企业与政府共同参与具体城市建设与管理的方式,逐步成为当前市政管理的一种现实。

例如在各大城市进行的旧区改造工程,涉及的资金额巨大,运作的手段既有政府全面推行,也有市场化方式,更有市民的切身利益。

以西安市为例,未央区在旧城改造,拆除城中村过程中展现出来的靓丽成果就是政府、市民、企业共同协调努力的结果。

2.1.4市民全过程参与型

市民全过程参与主要针对的是城市规划,目前在国外对这一社会参与的方式已扩展到城市具体公共事务的全过程,即规划、建设与运行的全过程参与。

这一形式在国内刚刚起步,目前主要运用于公民普遍关心的一些社会公共问题的讨论,都有社会参与的影子,但这些参与的具体形式、深度和广度与实际的城市规划和管理的参与还有一定距离。

例如有轨电车票价制定,教育规范讨论等广大市民普遍关心的问题热点。

详见表1

当前我国市政管理中公民参与形态统计

公民参与形态

特点

主要内容

代表城市

行政主导

政府主动,公民被动

在立法方面加大力度引导市民

重庆、青岛

市民主导参与

公民主动

市民自发组合,解决实际问题

大多数城市

市民政府共同参与

市民全过程参与

均主动

公民主动

城市建设、公共设施管理

主要针对城市规划和普遍关心的事务

西安、南京

广州、上海

表1

资料来源:

刘淑妍.当前我国市政管理中公民参与的路径探索[J].同济大学学报.第20卷.第三期

当前我国城市管理中公众参与的形态

作者据此整理而得

2.2市政管理中公民参与的现状及其原因

目前来看,我国的市政管理已经在公民参与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深圳、厦门、广州、上海、青岛等沿海城市率先做出了有益尝试和探索。

但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公民对市政管理的参与还比较滞后,基本上是在决策已经批准后处于实施阶段的参与,效果不明显。

2.2.1以行政主导型的参与为主

我国公民对市政管理的参与主要为行政主导型的参与,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不够。

公民参与的往往表现为一些城市的创新之举,许多市政管理的日常内容中公众咨询和决策咨询活动依然很少,各方面的专家学者依然是咨询的主体。

我国大部分官员认为城市建设的财政资金是上级划拨或自筹的,如何作出政府实绩工程,对上级负责是第一位的,与公民没有太大的关系;而市民则认为,城市规划等管理活动是政府的职责,大部分建设项目都是政府部门官员开会,征求相关设计人员的意见后拍板决定的,与自己无关,即便是自己参与提出意见了,政府也不一定听。

公众的影响力度太小,造成政府不想让公众参与,公众自己也不想参与,参与了也没用,只不过是走过场,搞形式的局面。

2.2.2公众参与零散,缺乏整合和组织

由于城市政府在将权力下放的过程中,只是将职能从部门单位转移到社区,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