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笔算乘法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710173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83.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笔算乘法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笔算乘法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笔算乘法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笔算乘法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笔算乘法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笔算乘法教案.docx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笔算乘法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笔算乘法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笔算乘法教案.docx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笔算乘法教案

◆教材分析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例1呈现一幅老师买书的情境图,并引出解决“一共卖出了多少本?

”问题的算式:

14×12,把乘法计算的教学置于具体情境之中。

然后引导学生尝试通过点子图直观呈现给学生不同的计算方法,并引出竖式计算方法。

这样的教材设计是让学生在探索、交流中清楚了解笔算的过程和算理。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2、理解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乘数的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乘数的十位对齐。

3、培养认真计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计算的算理。

◆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点子图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1、(出示主情境图)师:

王老师去书店买书,买了12套,每套书有14本。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明确:

一共买了多少本?

3、师:

怎样列式呢?

4、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明确:

要求一共买了多少本书,就是要求12个14是多少,列成算式是14×12。

5、师:

观察这道算式有什么特点?

6、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明确:

两位数乘两位数。

【探索新知】

1、师:

怎样计算14×12呢?

你能先试着算一算吗,并把你的算法用点子图表示出来。

2、学生探索、交流,教师引导明确不同想法:

(1)

把12套看作3个4套,先求4套多少本,再求3个4套多少本。

用算式表示:

14×4=56(本)56×3=168(本)。

(2)

把12套分成10套和2套,先求10套多少本,再求2套多少本,最后求一共多少本。

用算式表示:

14×10=140(本)14×2=28(本)140+28=168(本)。

3、师:

能不能用竖式计算呢?

你能试着算一算吗?

4、学生尝试计算,同桌交流。

5、学生汇报,教师引导分析算法:

(1)、竖式应该怎样列?

(2)、先算什么?

表示什么?

(3)、再算什么?

表示什么?

(4)、最后算什么?

6、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明确:

先用12个位上的2去乘14,算的是2套书的本数,再用12十位上的1去乘14,算的是10套书的本数,由于这里的1表示1个十,所以得数是14个十,得数的末位要和十位对齐,个位上的0可以不写。

最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7、(出示做一做)学生独立做题,指名板演。

8、集体订正,教师引导计算过程与算理。

【巩固应用】

1、练习十第1题:

(1)、学生圈一圈,算一算。

(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发现,明确竖式计算的算理。

2、练习十第2题:

(1)、指名板演,全班齐练。

(2)、集体订正,教师引导明确计算过程与方法。

3、练习十第3题:

(1)、学生独立纠错,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教师明确错因,并总结避免错误的方法。

4、练习十第4题:

(1)、学生独立做题,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教师明确列式与计算方法。

5、练习十第5题:

(1)、学生独立做题,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教师明确:

一周7天,2周就是7×2=14(天),如果每天读22页,2周14天可以读:

22×14=308(页),308>300,所以2周能读完。

6、练习十第6题:

(1)、指名板演,全班齐练。

(2)、全班交流,教师明确算法与算理。

7、练习十第7题:

(1)、学生独立做题,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教师明确列式及计算方法。

8、练习十第8题:

(1)、学生独立做题,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教师明确数量关系以及列式方法。

9、练习十第9题:

(1)、学生独立计算第一列各题,并尝试发现。

(2)、全班交流,教师明确规律并应用规律直接写其他各题的得数并用竖式计算验证结果。

【全课总结】

1、师: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你有哪些收获?

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明确要点,总结全课。

◆教学反思

略。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

◆教材分析

例2教材呈现给学生分酸奶的情境图:

通过给春风小学37个班发酸奶的情境图,提出“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

”的问题,引出算式:

37×48。

然后,教材以小组合作学习的画面,呈现给学生不同的计算方法。

让学生通过37×48的笔算过程,了解进位的方法。

教学时,要把重点放在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上。

评议时,注意强化不同方法的计算过程,促使学生了解各种方法。

对于用竖式计算的评议,突出进位的过程,帮助学生(特别是学习困难的)把处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问题的技能,迁移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中。

◆教学目标

1、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

2、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算理。

3、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计算的算理。

◆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1、(出示情境图)师:

请看,春风小学正准备给学生分酸奶呢!

读一读题,你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明确:

春风小学有37个班,平均每班有48人。

一顿午餐要为每人配备一盒酸奶,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

3、师:

要求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就是要求什么?

怎样列式?

4、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明确:

要求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也就是求37个48是多少,列式为:

48×37。

5、师:

这道算式又有什么特点?

6、学生交流,教师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两位数乘两位数。

【探索新知】

1、师:

怎样计算48×37呢?

同学们可以根据以前学过的乘法计算方法试一试,也可以在小组内讨论讨论,看看怎样算出得数,各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各种计算方法。

2、学生尝试,交流,教师引导明确方法:

先用37个位上的7去乘48。

7乘8得56,在个位上写6,向十位进5;7再乘第一个乘数十位上的4,得28个十,加上个位进上来的5个十,得33个十,所以在十位上写3,百位上也写3;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3去乘48,所得的积的末位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3、师:

通过这几课的学习,你能总结一下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怎样计算吗?

4、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明确笔算方法:

先用一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与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这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与乘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巩固应用】

1、练习十一第1题:

(1)、指名板演,全班齐练。

(2)、集体订正,教师引导明确算法。

2、练习十一第2题:

(1)、指名板演,全班齐练。

(2)、集体订正,教师引导明确算法。

3、练习十一第3题:

(1)、学生纠错,同桌交流。

(2)、集体订正,教师引导明确错因,并总结怎样才能避免错误。

4、练习十一第4题:

(1)、学生独立解答,同桌交流。

(2)、集体订正,教师引导明确数量关系及列式、计算方法。

5、练习十一第5题:

(1)、学生独立解答,同桌交流。

(2)、集体订正,教师引导明确数量关系及列式方法。

6、练习十一第6题:

(1)、学生独立做题,同桌交流想法。

(2)、集体订正,教师引导明确判断方法。

7、练习十一第7题:

(1)、学生独立做题,组内交流。

(2)、学生汇报,教师引导明确数量关系及列式方法。

8、练习十一第8题:

(1)、学生独立做题,同桌交流。

(2)、集体订正,教师引导明确数量关系及列式方法。

9、练习十一第9题:

(1)、学生独立做题,同桌交流。

(2)、集体订正,教师引导明确数量关系及列式方法。

10、练习十一第10题:

(1)、学生独立计算第一列各题,并尝试有所发现。

(2)、集体交流,教师引导明确规律,学生利用规律直接填写其他各题的得数。

【全课总结】

1、师: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你有哪些收获?

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明确要点,总结全课。

◆教学反思

略。

 

《解决问题

(一)》

◆教材分析

例3中通过超市出售5箱保温壶的情景,提出“一共卖了多少钱?

”的问题,通过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的程序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明确两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列式方法,并利用已学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两步乘法计算解决问题。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获得一些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用两步乘法计算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学会思考和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

◆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1、(出示例3情境图)师:

认真观察情境图,你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明确问题:

超市一周卖出5箱保温壶,每箱装12个保温壶,每个保温壶卖45元。

一共卖了多少元?

【探索新知】

1、师:

这道题目告诉了我们什么?

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明确条件和问题。

3、师:

分析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想一想可以先求什么?

再求什么?

你能试着想一想,算一算吗?

4、学生尝试解答,同桌交流想法。

5、学生汇报,教师引导明确问题解决思路。

(1)、先求一箱保温壶能卖多少钱,再求5箱卖多少钱。

45×12=540(元)540×5=2700(元)

(2)、先算出5箱共有多少个保温壶,再根据每个保温壶的价格求出一共卖了多少钱。

12×5=60(个)60×45=2700(元)

6、师:

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

7、学生尝试列式,交流时教师引导明确列式方法:

(1)、45×12×5=2700(元)

(2)、12×5×45=2700(元)

8、师:

回顾一下,本道题目有什么特点?

通过解答你有什么收获?

9、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明确两种解法的关系以及数量关系。

10、师:

我们刚才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11、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明确:

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

【巩固应用】

1、做一做:

(1)、学生独立解答,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教师引导明确数量关系与列式方法。

2、练习十二第1题:

(1)、学生独立解答,同桌交流。

(2)、学生汇报,教师引导明确要求她一个星期(7天)跑多少米可以先求一天跑多少米,再求7天跑多少米;也可以先求7天一共跑了多少圈,再示一共跑了多少米。

3、练习十二第2题:

(1)、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同桌交流。

(2)、学生汇报,教师引导明确要求一共结多少个西瓜可以先求一垄结多少个西瓜,再求8垄结多少个西瓜;也可以先求一共种多少棵西瓜,再求一共结多少个西瓜。

4、练习十二第3题:

(1)、指名板演,全班齐练。

(2)、集体订正时明确计算方法。

5、练习十二第4题:

(1)、学生独立做题,同桌交流。

(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明确数量关系:

要求一共有多少瓶矿泉水可以先求一共有多少箱,再求一共有多少瓶;也可以先求一次运多少瓶,再求一共有多少瓶。

6、练习十二第5题:

(1)、学生独立做题,同桌交流。

(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明确数量关系:

要求他一共游了多少米可以先求他一个来回游了多少米,再求3个来回游了多少米;也可以先求他一共游了几个25米,再求一共游了多少米。

【全课总结】

1、师: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你有哪些收获?

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明确要点,总结全课。

◆教学反思

略。

 

《解决问题

(二)》

◆教材分析

例4通过三年级女生参加舞蹈表演的情景,引出连除或乘除混合运算的算式,并用此两种方法解决问题。

教材延续解决问题内容编排的一般体系:

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

旨在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从而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会解决用连除或乘除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

2、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体会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会解决用连除或乘除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分析数量关系,体会连除实际问题的数学特点。

◆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1、(出示例4情景图)师:

读一读、看一看,这道题目告诉了我们什么?

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明确:

三年级女生要进行集体舞表演。

老师要将参加表演的60人平均分成2队,每队平均分成3组。

每组有多少人?

【探索新知】

1、师:

你能试着找一找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吗?

尝试列式计算并与你的同桌交流想法。

2、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并与同桌交流。

3、学生汇报,教师引导明确方法:

(1)、先求一队有多少人,再求一组有多少人。

60÷2=30(人)30÷3=10(人)

列成综合算式:

60÷2÷3=10(人)

(2)、先求一共有多少组,再求一组有多少人。

3×2=6(组)60÷6=10(人)

列成综合算式:

60÷(3×2)=10(人)

4、师:

回顾一下,我们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怎样检验我们的解答是否正确?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明确想法。

【巩固应用】

1、做一做

(1)、学生独立解答,同桌交流。

(2)、学生汇报,教师引导明确数量关系:

要求可以装多少箱可以先求960个杯子可以装多少盒,再求可以装多少箱;也可以先求一箱装多少个杯子,再求960个杯子可以装多少箱。

2、练习十二第6题:

(1)、学生独立解答,同桌交流。

(2)、学生汇报,教师引导明确可以先求一辆车3次运多少千克,再求一辆车一次运多少千克;也可以先求2辆车一次运多少千克,再求一辆车一次运多少千克;或者先求一辆车几次可以运完,再求一辆车一次运多少千克。

3、练习十二第7题:

(1)、学生独立解答,同桌交流。

(2)、学生汇报,教师引导明确数量关系及列式方法。

4、练习十二第8题:

(1)、学生独立解答,同桌交流。

(2)、学生汇报,教师引导明确数量关系及列式方法。

5、练习十二第9题:

(1)、学生独立解答,同桌交流。

(2)、学生汇报,教师引导明确要求平均每场售出多少张票可以先求一天售出多少张票,再求一场售出多少张票;也可以先求两天一共有多少场,再求一场卖出多少张票。

6、练习十二第10题:

(1)、指名板演,全班齐练。

(2)、集体订正,明确运算顺序与过程。

7、练习十二第11题:

(1)、学生独立做题,同桌交流。

(2)、集体订正,教师引导明确数量关系及列式方法。

8、练习十二第12题:

(1)、学生独立做题,同桌交流。

(2)、集体订正,教师引导明确数量关系及列式方法。

9、练习十二第13题:

(1)、学生独立做题,同桌交流。

(2)、集体订正,教师引导明确比较方法:

可以比较一支牙刷的钱数,也可以比较8支牙刷的钱数。

10、练习十二第14题:

(1)、学生独立做题,同桌交流。

(2)、集体订正,教师引导明确要求啄木鸟比青蛙每天多吃多少只害虫就要先求啄木鸟每天吃多少只害虫和青蛙每天吃多少只害虫。

11、练习十二第15题:

(1)、学生独立做题,同桌交流。

(2)、集体订正,教师引导明确数量关系及列式方法。

12、练习十二第16题:

(1)、学生独立解答,同桌交流。

(2)、集体订正,教师引导明确要求每人要花多少钱,就要先求一共要共多少钱。

13、练习十二第17题:

(1)、学生独立解答,同桌交流。

(2)、集体订正,教师引导明确数量关系及列式方法。

【全课总结】

1、师: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你有哪些收获?

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明确要点,总结全课。

◆教学反思

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