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docx
《天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马.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天马
天马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新学到的词语,联系上下文说说"卓越;"构思奇妙""匠心独运"等词语的意思。
(2)选择一件自己喜爱的工艺品,仔细观察一下,再学习课文的写法,把观察到的和想到的内容写下来。
(3)学会观察方法,培养学生在全面观察的基础上进行重点观察的能力。
(4)理解课文内容,向学生渗透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天马"所体现的奇特艺术想象力。
2.了解铜奔马在整体上保持平衡所包含的科学原理。
3.从构思设计上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教具准备:
挂图、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都知道,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为之而骄傲。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认识我们五千年文化中最骄艳的一朵小花,我们五千年文化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它,就是名闻中外的艺术珍品--"天马"。
(板书:
天马)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出示生字词:
[1]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要认真听,注意读音是否正确。
你对那些词不理解?
谁能来解答?
你是怎样解答的?
(学习方法的指导)
[2]你认为那个字容易写错?
怎样写漂亮?
2.指名朗读课文
你从这篇课文中读懂了什么?
哪些地方你不明白?
(从课题或从不懂得句子中提出问题)质疑方法的指导。
三、学习课文
同学们,让我们共同去领会一下这匹天马无穷魅力。
1、自读第一节
你从这一段中知道了什么?
朗读。
2、过渡:
旅游局为什么要把天马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记呢?
3、默读全文,思考:
旅游局为什么要把天马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记呢?
[1]朗读第二段:
从这段中你体会到什么?
(天马的历史价值)指名朗读
[2]天马是什么样子?
特别在哪里?
小组讨论、交流:
(1)第三、五段:
默读:
课文描写了天马身体的哪些部位,是如何描写的?
从这些描写我们知道了什么?
朗读指导:
怎样表现出这是一匹难得的好马是朗读的要点。
(2)过渡:
其艺术成就最淋漓尽致的体现,还在第六节。
这节写了什么?
(板书:
奔跑)
讨论结合理解词语。
你从这段中体会到什么?
小结:
同学们都知道,"马踏飞燕"的飞燕,而是一只龙雀,龙雀是传说中天上的神鸟,是传说中的风神,飞行速度很快,这匹骏马从飞燕身上飞快地踏过,而龙雀安然无恙,可见马的动作是何等的轻快。
我们不由得为它惊人的速度而惊叹,都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杰出的艺术创造力而拍案叫绝。
出示句子:
我们不敢肯定汉明帝迎取的就是这件工艺品,但至少可以说,这种题材的工艺品在当时就是非常珍贵的。
体会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3)过渡:
我们平时也见过许多雕塑作品,它们一般来说都有一个很大很重的底座,但这匹铜马却不是这样的,它全身的重量都集中在足下的这只小小的飞燕上,这就有一个怎样保持平衡的问题。
自读体会,让学生充分讨论,了解天马精确的平衡,了解古代劳动人民已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
朗读指导:
怎样表现出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惊叹!
4、小结:
五、学习第七节,总结全文。
1、齐读
2、体会中心
本节写了什么?
在全文有什么作用?
本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引申[演示:
歌曲]
由于近代清王朝的腐朽统治,我们暂时的落后了。
五千年的文化是我们的骄傲,但同时更是我们的神圣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要把我们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扬光大,要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
就像刚才歌中唱的那样,为了早日看到黄河母亲的欢笑,看到黄河母亲的歌唱,让我们一起去努力吧!
我坚信我们的祖国一定会像这匹扬蹄飞奔的骏马一样,大步地跨向新的世纪,大步地跨向新的辉煌!
第二课时
一、直奔中心,学习第3--6自然段。
1.简要回顾,指名看图说说天马的外形。
2.出示
这个飞行时的瞬间形象无比神奇,其高超的设计构思,就是在两千年后的今天,也令人叹服叫绝。
⑴理解"神奇""高超""叹服叫绝"。
⑵提问: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神奇、高超,令人叹服叫绝?
3.理解"激发人们的想象力"。
自由朗读思考:
[1]结合课文理解"体态轻盈""神形兼备"的意思。
[2]作者抓住天马的哪些方面写的?
怎样进行描写的?
二、读写结合,强化训练。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强化段与段的联系的训练,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幻灯出示:
"马踏飞燕"()外形逼真,()构思奇妙,()被称为"艺术珍品"。
3.进行小练笔:
选择一件自己喜爱的工艺品,仔细观察一下,再学习课文的写法,把观察到的和想到的内容写下来。
板书设计:
天马
构思奇妙后蹄踏飞燕卓越的创造才能
飞燕安然无恙
平衡
古诗二首
教材分析:
本篇课文中所选区的两首古诗分别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房兵曹胡马》和唐代著名诗人李贺的《马诗》,这两首诗都描写了马,与本单元的课文主题“马”联系紧密,但是虽然两首诗都描写了马,却有所不同,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这方面入手,理解诗意。
教学目的要求:
1、认识识字表生字,读准发音,记清字形。
2、学会写字表生字,能够读准发音、记住字形,用正确的书写姿势进行规范的书写,把字写美观、工整、大方。
3、用多种方法熟读古诗,体会两首诗的意象同于不同之处。
4、鼓励学生细心阅读,交流感悟,作者用哪些具体的内容来说明中心句的,体会这种写法。
教学重难点:
古诗的诗句以学生诵读为主,朗读要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自悟词句的大致意思,在自读体会的基础上合作学习,交流对语句的体会。
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马吗?
你最喜欢马的那些方面?
给大家说一说。
2、今天我们学习两首古诗,描写了马。
板书课题:
古诗二首
二、讲授新课:
(一)《房兵曹胡马》
1、这首诗是哪位诗人所写?
(唐朝诗人杜甫)
2、自由朗读这首诗歌,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大面积指名朗读,齐读。
4、要求读准每个生字,读不准的画出来。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指朗读好的学生朗读课文。
其他学生注意听:
自己读的不熟练的生字的发音。
2、学生自己再朗读课文。
3、指学生分层次读课文,进一步巩固生字的发音。
(三)再读一读书,深入感受
1、小组讨论:
本诗讲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汇报,其他同学进行补充,纠正。
晓在线3、评一评哪个小组讲得最好。
(四)教师指重点词,学生回答。
1、你理解了哪句诗的意思?
指名让学生复述诗的大体意思,教师进行整理。
第二课时
(一)教学《马诗》
1、这首诗是哪位诗人所写?
(唐代李贺)
2、自由朗读这首诗歌,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大面积指名朗读,齐读。
4、要求读准每个生字,读不准的画出来。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指朗读好的学生朗读课文。
其他学生注意听:
自己读的不熟练的生字的发音。
2、学生自己再朗读课文。
3、指学生分层次读课文,进一步巩固生字的发音。
(三)再读一读书,深入感受
1、小组讨论:
本诗讲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汇报,其他同学进行补充,纠正。
3、评一评哪个小组讲得最好。
(四)教师指重点词,学生回答。
1、小组中理解诗句的含义。
2、指名让学生复述诗的大体意思,教师进行整理。
体会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意思?
学生充分发言,体会诗人由一开始扫兴到兴奋的感情变化。
(五)这首诗与《房兵曹胡马》都是写了马,比较一下他们有什么不同?
学生根据诗的意境,诗所表达的情感等方面进行探讨。
四、板书设计:
古诗二首
房兵曹胡马马诗
唐朝杜甫唐朝李贺
课后反思:
学生学习古诗一定的基础,并知道一些学习古诗的方法。
但是没有接触过这样抽象、极其富有哲理的诗文,在读诗节奏上、情感渗透方面需要指导。
由于预习充分课上学生可以完成背诵。
《房兵曹胡马》和《马诗》从不同侧面入笔,反映了两位诗人的不同心境。
通过两首诗歌的对比,学生能更好的理解每首诗蕴含的意思以及明白了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到“我手写我心”的写作目的。
本节课在指导学生自学古诗和拓展学习方面进行了较好的尝试。
尊重学生利用多种方法学习,情感的激发与习惯的养成。
注意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学生能够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情感。
受到感染和激励。
人人在古诗文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巩乃斯的马
教学目的要求:
1、认识识字表生字,读准发音,记清字形。
2、学会写字表生字,能够读准发音、记住字形,用正确的书写姿势进行规范的书写,把字写美观、工整、大方。
3、学习抓住典型场面进行描写以突出主题的写作手法。
4、感受"巩乃斯的马"的可爱,体会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对"马"的两个场面描写。
2.体会"马"的精神和"人"的情感的合拍。
教具准备:
录音机、录音带、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天马》和两篇有关写马的古诗。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当代散文家周涛写作的《巩乃斯的马》。
二、初读课文:
1、出示生字词:
[1]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要认真听,注意读音是否正确。
你对那些词不理解?
谁能来解答?
你是怎样解答的?
(学习方法的指导)
[2]你认为那个字容易写错?
怎样写漂亮?
2、指名朗读课文
课文写了什么?
(抓内容)学生速读课文,明确:
夏天雨中群马奔腾。
夏日雨中群马奔腾对激情的肯定、对生命的赞赏
三、细读课文
1、指名读第一段:
你从这段中读懂了什么?
从那些词句中读懂的?
本段的最后一举起到什么作用?
(过渡句,承上启下的作用)
指导朗读:
读出暴雨来诗的猛烈急促。
2、默读2、3段
思考:
[1]画出这两段中的比喻句,从这些比喻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边读边栽树的旁边做批注,可以使自己的感想,可以使自己的疑惑等.
[2]这两段描写的什么?
(马群奔跑的壮阔场面)
3、学生朗读比喻句,交流自己的批注,随时注意学生间的回答,补充自己批注,参与到他人的讨论中来。
4、出示句子:
"仿佛分散在所有山谷里的马都被赶到这儿来了,好家伙,被暴雨的长鞭抽打着,被低沉的怒雷恐吓着,被刺进大地倏忽消逝的闪电激奋着,马,这不安分的精灵从无数谷口、山坡涌出来,山洪奔泻式地在这原野上汇聚了,小群汇成大群,大群在运动中扩展,成为一片喧叫、纷乱、快速移动的集团冲锋场面!
争先恐后,前呼后应,披头散发,淋漓尽致!
……
"雄浑的马蹄声在大地奏出的鼓点,悲怆苍劲的嘶鸣、叫喊在拥挤的空间碰撞、飞溅,划出一条条不规则的曲线,扭住、缠住漫天雨网,和雷声雨声交织成惊心动魄的大舞台……"
你体会到什么?
小结:
作者展示了这种生命力的冲动达到极致时酒神式的狂乱奋发的境界,生命的潮流在自然的鞭策下纵横驰骋,所有的外界的羁绊都不放在它的眼里。
这是作者在夏日暴雨下的巩乃斯草原上所见到的最壮阔的马群奔跑场面:
5、出示最后一段:
我久久地站在那里,发愣、发痴、发呆。
我见到了,见过了,这世间罕见的奇景,这无可替代的伟大的马群,这古战场的再现,这交响乐伴奏下的复活的雕塑群和油画长卷!
我把这几分钟间见到的记在脑子里,相信,它所给予我的将使我终身受用不尽……
你有什么感受?
(--草原上的马群突遇暴风雨狂奔的场景,深深地震撼了作者。
这淋漓尽致的力的奔流既是一种酣畅痛快的生命境界,也是一种恢宏壮阔的崇高的场面,使得他"发愣、发痴、发呆",在几分钟内见到的将"终身受用不尽",因为在人生的瞬间他难得地面对了生命的真正的崇高壮烈。
)
四、总结全文:
第二课时
(一)总体把握:
1、熟读课文,有表情地朗读描写马奔的场面。
2、结合课文,说说你对马的见解。
(二)内容探讨:
你从课文中体会到巩乃斯的马的性格是什么?
(马的生命活力与人对自由境界的向往。
)
(三)说说作者是怎样进行描写的,充分表现马的生命活力?
(描写抒情)
写草原上的马群突遇暴风雨狂奔的场景。
(四)小练笔:
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抓住动物的一个特点,运用描写抒情的方法,写出自己对这种动物的喜爱。
板书设计:
巩乃斯的马
夏日雨中群马狂奔的场面:
是力量的展示,是生命的赞歌。
雅鲁藏布大峡谷
教学目标
1.根据提纲把握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指导学生自读自悟,与想象、资料相结合,体会课文描写的壮丽景观。
3.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引导学生积累、运用语言。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课文中的句子、段落、自学提示、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ppt1:
图片)
导语:
一提起西藏,人们一般想到的是雪域高原上的牦牛、金碧辉煌的寺庙和载歌载舞的藏族同胞。
其实,这块号称世界屋脊的土地有异常丰富的景观,它不但有世界最高的山峰,还有世界最深的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近雅鲁藏布大峡谷,去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板书课题:
雅鲁藏布大峡谷。
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请同学们打开书p10,认真地读一遍课文,读完请你说一说雅鲁藏布大峡谷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
美丽、神奇、让人惊叹、不可思议、无与伦比……)
2.是啊,同学们说的真好,老师也有同样的感受,你们是从课文中哪些地方体会到的呢?
(生:
课文中的第4自然段写了它的美丽。
第2自然段写了它不可思议……)
3.全篇课文都是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段落之间不是孤立的,都写了它的美丽、不可思议,只是从不同方面来描写的,侧重点不同。
文章的内容很多,为了更好的把握文章内容,可以用提纲了解主要内容。
(ppt2:
提纲:
交代雅鲁藏布江
(1)神奇的大拐弯
(2)世界之最(3)自然博物馆(4)最后一块秘境(5))
请大家根据提纲再来默读课文,把每一部分内容感受深的地方做个批注。
(学生读书做批注,老师巡视)
三、研读课文,感受美景
1.利用提纲帮助我们读书,对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不是了解的更清晰了?
下面我们就从不同方面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全班交流:
(1)学习第2自然段(神奇的大拐弯)。
①(生:
我喜欢描写神奇的大拐弯这一段,我觉得太神奇了。
想给大家读读)
(ppt3:
第2自然段从“傍晚”到“叫人不可思议”的句子)
(生:
我觉得太美了,身边是白云缭绕,脚下是怪石突兀,雅鲁藏布江浩浩荡荡自西而来,突然转了一个直角,太神奇了。
)板书:
神奇
指导学生:
你说的非常好,能把你感受到的神奇读出来吗?
学生再读。
(读的语气不够时,出示ppt1的图片)
雅鲁藏布江的神奇在于什么?
找出相关的句子读出来。
(学生自己读句子)
(ppt4:
第2自然段中的句子:
向下看,怪石突兀,绿树掩映,浩浩荡荡的雅鲁藏布江自西而来,然后转向,绕着南迦巴瓦峰作马蹄形大拐弯,向南奔腾而去。
)
这是一条自西而来的大江。
(指名读句子。
)
这是一条浩浩荡荡的自西而来的大江。
(指名读句子。
)
这是一条浩浩荡荡的,自西而来突然转了一个直角的大江。
(齐读句子。
)
这是一条让人惊叹不已,叫人不可思议的大江。
(齐读句子。
)
②这神奇的雅鲁藏布江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谁愿意给大家讲一讲。
③听了这一美丽的传说,再看那好像被雅鲁藏布江冲刷出来的峡谷,你想说什么呀?
(生:
太了不起了。
大自然太美了……)
把你的感受用一个恰当的词语表达出来。
(ppt5:
第2自然段的句子:
让你更加不能不为这大自然的叫绝。
)
(生:
神奇壮丽、气势磅礴、鬼斧神工、巧夺天工。
板书学生说的词。
)
把词放到句子中,读一遍。
比较两个句子(ppt6:
让你更加不能不为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叫绝。
让你更加为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叫绝。
)
读一读这两个句子,看看在语气上有什么区别?
(生:
第一句用了“不能不”,更能表现出发自内心的惊叹。
)
④小结:
我们在学习第2自然段时,大家先自学批注,读课文,谈感受深的地方,再有语气地读一读。
接着用这种方法学习下面的内容。
(2)学习第3、4、5自然段。
①学生以小组形式按学习提示进行学习。
出示学习提示(ppt7:
1、读第3自然段,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介绍了大峡谷什么特点?
2、读第4自然段,说一说为什么被称为“自然博物馆”?
画出重点词句。
3、读第5自然段,试一试文中的“最”换成“非常”好不好?
)
(小组学习,老师巡视)
②汇报,教师点拨指导。
(同时理解重点词句。
)
(生:
作者运用了列数字的方法介绍了大峡谷的特点:
长、深、窄。
它全长496。
3千米,最深处达5328米,宽度仅21米。
从这些数字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观。
)
除了列数字外,作者还运用了做比较的方法,找一找在哪儿?
“……比……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长46。
3千米……”(齐读)
通过对比你发现了什么。
想说什么吗?
板书:
世界之最
指导朗读,强调气势。
(生:
文章从谷外、谷里、谷两边的植物、动物写出了这是一个自然博物馆。
)板书:
自然博物馆
分别读这些句子。
指导读出环境的美。
(生:
“最”字不能换成“非常”,“最”是到了极限了,“非常”的程度不深,不能表示大峡谷是第一纯净、第一雄伟的了。
)板书:
秘境
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一段。
去感受这最美丽最令人向往的景色。
我们真的可以自豪地说,不看看雅鲁藏布大峡谷,就不能说看过人世间最壮丽的山河!
四、拓展实践
教师放雅鲁藏布大峡谷风光录像片,学生写导游词,写出自己的感受。
总评:
本课的设计层次清楚。
主要由学生自己通过朗读的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
课堂上把指导朗读、抓住课文叙述的要点、品味文中生动的语言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景观。
在学习方式上,鼓励学生自主阅读,主动探究,并愿意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了解作者用具体、准确的数字,用比较的方法来证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
这节课能以学生为主,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充分自学、交流,谈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这与课标的精神是相符合的。
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训练学生归纳语言,积累语言,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能力。
拓展实践学生补充介绍各自了解的有关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其他情况
浙江潮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美观书写本课生字6个。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好古文的读法。
3、运用电教手段,把学生带入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展开想象,通过古今文字的对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通过感受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古今文字的对比,感悟祖国语言的魅力,增强语感和对祖国语言的由衷热爱。
教学难点:
按时间顺序给课文分段,理清作者的思路使学生了解钱塘江大潮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观。
结合课文理解"横贯"、"天下奇观"、"人声鼎沸"、"风号浪吼"、"涨"等词语及比喻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今天我们将首次接触到文言文,齐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
)
2.课前已经预习了课文,能说说第一次读古文的感觉吗?
3.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些困难吗?
二、初读课文,质疑解疑
1.各小组分两步来解决问题:
第一,认真读课文,先把课文的大概意思读明白;第二,在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把课文读通顺。
时间暂定五分钟。
(生合作学习。
教师很认真地逐组巡视辅导。
)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评价,纠错)
3.指读课文:
课文读通顺了吗?
谁来试一下?
(评价)
4.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把握古文的韵律读法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围绕着"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来感受浙江潮的伟大。
从哪里能看出浙江潮是伟观呢?
请你默读课文,画出有关的句子,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形:
仅如银线等色:
玉城雪岭等
声:
如雷霆势:
震撼激射
2.指名回答:
远--近--气势-诗歌评价
3.指导美读:
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你能读出你的感受吗?
4.教师配乐范读,学生练读,指读。
(古筝曲)
5.再读古文,说说为什么称浙江潮为"天下之伟观也"?
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以及自己的理解进行交流。
6.指导朗读:
将你感受到的浙江潮读出来,注意读出气势读出古文特有的韵律。
四、拓展运用
1.其实描写浙江潮的文章有很多,老师又给你带来一篇。
出示《钱塘江大潮》,请你读读,感受一下这两篇课文有什么不同?
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2.指名读,说感受。
五、课堂小结:
虽然本课只有短短四句话,却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壮观的浙江潮,感受到了我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把你的感受朗读出来吧!
六、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一起感受了古文描写的浙江潮,简洁、传神。
今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现代散文
板书课题:
观潮
看看两者有哪些不同?
二、检查预习:
1、通过预习,你认为哪些生字的读音需要提醒大家注意?
学生进行交流,纠正读音
2、指名朗读本课生字新词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4、学生质疑
三、学习课文:
1、理清课文脉络:
快速浏览课文,看看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
2、学习潮来前课文1-3自然段
学生齐读课文第一节,点拨学生理解"观潮"与"天下奇观"中的"观"字。
"观潮"中的"观"是看的意思;"天下奇观"中的观是景象的意思,在这里是指大潮来时的景象。
进而理解课题《观潮》即观天下奇观。
找出写大潮来之前江面景象及人们心情的句子,读一读。
你感受到了什么?
(江面平静人们急切)
3、精学"潮来时",学习课文4-5节。
如果你们就在观潮的人中,你们的心情急不急呢?
老师找来了大潮到来时的录像带你们想不想看呢?
播放录像思考:
潮来时有哪两点给你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潮的声大,浪高)教师指导学生自己读4-5节,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写潮来时的声音"和"写潮的样子"的句子。
知潮声:
声像什么?
响声怎么样?
千百万辆坦克同时开动的响声像什么?
在学生回答出来之后,让回答最确切的学生将"闷雷","越来越大","山崩地裂"写在黑板上。
知潮形:
用以上的方法,让概括最全面又准确的学生将"一条白线""拉长变粗"、"白色城墙","白色战马",书写在黑板上。
知潮序:
通过板书,你可以看出作者的观察顺序吗?
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词语"远处","过了一会儿"、"水天相接"、"向前移动"、"再近些"、"越来越近"。
训其说:
根据板书叙述潮来时的经过。
先让全体学生按板书内容练习说,再让学生加上表示观察顺序的词练习说。
解其情:
如果你们就在观潮的人之中,此时此刻你们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呢?
学生理解观潮人的"喜"、"惊"之情。
小结:
钱塘大潮声巨大、浪罕见令人又惊又喜,使人惊心动魄。
让我们一起有感情朗读"潮来时"这一部分。
4、自学"潮过后"学习课文第六节。
潮过江面景象会是什么样?
带着这一问题自学第六自然段,自学后交流。
从潮头"奔腾而去"、"余波还在漫天卷地涌来"分析中理解了潮头汹涌,余威犹在。
"霎时"一词的分析中,理解了潮头一眨眼就过,进一步理解了江潮速度之快。
"水位上涨六米"的分析中进一步理解钱塘大潮之奇。
5、再忆"潮来前",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天下奇观"。
四、本课小结:
这正是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你认为这里所引用的天下指什么?
学生理解"天下"可以认为是中国,也可以泛指全世界。
学生理解"天下无"为中国之最,也可以理解为"世界皆无,唯中国独有",这说明钱塘水潮是世界之最。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1、齐读:
浙江潮
2、齐读:
观潮
二、学习写作方法:
1、从"思路线"的归纳中教给学生解词的方法,"天下奇观"中的"奇"是指特殊,声形巨大,海水倒灌异于一般。
2、从潮的"形、声、线"的归纳中让学生理解"静--动--静"的写法以及以静衬动的描写手法。
3、请三个同学有感情朗读"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其他同学听读中再次观录像。
让学生的心情与作者同"急"、同"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