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03868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016.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docx

《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docx

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

题目来源1月6日下午济南市历城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1.题目:

平面镜成像规律

2.内容:

 

3.基本要求:

(1)在十分钟内完成试讲;

(2)要有适当板书;

(3)有与生活联系的实例;

答辩题目1.本课的难点是什么,你是如何突破难点的?

2.实验器材的选取中,为什么要选择薄的玻璃板?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1:

情境导入

【问题导入】

首先我会让学生思考:

我们照镜子时,我和镜子里的“我”有什么区别?

由于学生自身的经验,学生很快答出:

一样。

那么我和镜子里的“我”到底有哪些地方相同呢?

导入课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解决这个问题。

环节2:

进入新课,建立概念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根据日常生活的感知,介绍与平面镜成像中光的几个术语:

物:

平面镜之外的物体。

像:

平面镜里可以观察到的物体

提出问题:

平面镜成像时,物和像有什么特点?

作出猜想:

物比像大;物与像等大;物比像小。

设计实验:

实验器材:

两只相同的蜡烛,刻度尺,玻璃板,白纸。

实验方案:

在桌面上放白纸,纸上竖着放一块平面镜,在玻璃板前点燃一支蜡烛,可看到镜中的像。

拿未点燃的相同蜡烛,在玻璃板后移动,直到蜡烛和像完全相同。

用刻度尺测量像和物的位置关系。

改变点燃蜡烛的位置,多测量几次。

【记录数据】

 实验结论:

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和镜面垂直。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垂直

环节3:

巩固提升

为什么在实验中只点燃一支蜡烛?

(一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二是便于观察。

环节4:

小结作业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请同学们回到家里观察自己家里的平面镜是否符合实验结论。

【板书设计】

平面镜成像

一、提出问题:

平面镜成像时,物和像有什么特点?

二、猜想假设:

物比像小,物比像大,物与像等大

三、进行实验:

四、实验结论:

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和镜面垂直。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垂直

【答辩题目解析】

1.本课的难点是什么,你是如何突破难点的?

【参考答案】

我这节课的难点是器材的选择和方案的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了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让他们根据平时照镜子的经验,选取相应的器材,同时我针对平面镜的特点,无法验证物与像的大小以及距离,从而提出使用玻璃板。

在方案的设计方面,我首先让学生明确我们实验的目的,从而得到我们要记录的数据,根据记录的数据得到实验的过程,从而突破难点。

2.实验器材的选取中,为什么要选择薄的玻璃板?

【参考答案】

选择玻璃板是为了能观察物与像之间的关系,如果选择厚的玻璃板,则可能会出现两个像的情况,会影响观察,所以选择薄的玻璃板。

题目来源1月6日下午济南市历城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1.题目:

升华与凝华

2.内容:

3.基本要求:

(1)在十分钟内完成试讲;

(2)要有适当板书;

(3)有与生活联系的实例;

答辩题目1.物态变化有哪几种?

分别是吸热还是放热呢?

2.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1:

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

教师结合生活实际提出问题:

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古人认为霜是从天上降落的,故而称为霜降。

你赞同这个观点吗?

你能用曾经学过的物态变化解释吗?

还有没有其他物态变化呢?

由此引出本节课题《升华和凝华》。

环节2:

新课讲授

教师出示新旧两只白炽灯灯泡,请学生观察、对比两个灯丝的粗细。

学生观察后发现旧灯泡中的灯丝较细一些。

教师提出问题:

为什么用久了的灯丝会变细呢?

【生成概念】

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和交流,一部分同学认为可能是灯泡在使用时,温度较高,使得钨丝在高温下熔化,由固态变成了液态,另一部分同学认为也可能是灯丝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

为了进一步得出结论,教师演示实验:

碘的升华和凝华。

在试管中放少量碘,塞进盖子后放入热水中,请学生观察瓶中有何变化,通过观察学生会发现:

固态的碘没有经过熔化过程,而直接变为紫色的碘蒸气;再将试管从热水中拿出来,放入凉水中,碘蒸气没有经过液化而直接变为固态的碘。

由学生总结实验现象:

加热时,碘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冷却时,碘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

此时教师明确概念: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

【深化理解】

结合实验过程当中的现象:

试管放入热水中时碘发生升华现象,将试管放入冷水中时碘发生凝华现象,请学生说一说升华和凝华的吸放热情况,师生共同总结得出升华需要吸热,凝华需要放热。

并请学生小组讨论并解释“霜降”和用久的灯丝会变细的生活现象:

①霜的形成属于凝华,秋天地面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植物上直接凝华形成细微的冰晶。

②白炽灯用久了,灯丝会变细是因为在灯泡使用时,温度较高,钨丝升华,直接由固态变成气态,所以灯丝变细。

环节3:

巩固提高

教师多媒体展示水的三种状态,分别是冰、水和水蒸气,请学生结合之前所学知识,完成物态转化关系图。

 环节4:

小结作业

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堂课所学知识点。

作业:

联系生活,找一找升华和凝华在生活中都有哪些应用。

四、板书设计

升华和凝华

1.升华: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

2.凝华: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

3.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题目来源1月5日下午山东青岛崂山区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1.题目:

液体的压强

2.内容:

 

 

3.基本要求:

(1)在十分钟内完成试讲;

(2)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3)讲解要涉及液体内部压强决定因素的探究过程;

答辩题目1.液体压强的大小导出过程?

2.请简述本节课的三维目标?

二、考题解析

环节一:

导入新课

教师运用演示实验导入,将装有红色液体的水瓶的不同地区扎漏,让学生观察不同高度或同一高度不同地方的孔流出的水流有何不同。

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提问:

液体压强的大小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从而引入本堂课的内容。

环节二:

新课讲授

1.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

①学生猜想:

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压强处处都相等;同一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大;不同液体,同一深度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

②学生根据教材中的实验参考分组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实验过程:

将探头放入盛水的容器中,保持探头深度不变,改变探头方向;

改变探头的深度,观察液体压强的变化与深度的关系;

更换密度不同的液体,看液体压强变化与不同液体密度的关系。

③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教师指导,注意学生实验的安全。

④根据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论证,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实验结论。

2.液体内部压强决定因素

结合实验结论讲解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密度的关系。

3.教师总结学生的实验结论:

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液体内部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环节三:

巩固提高

教师提出问题:

你还猜想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试着进行实验。

环节四:

小结作业

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知识点

作业:

预习下一节液体压强的大小。

【板书设计】

液体的压强

一、探究实验

二、液体内部压强

1.同一深度,各个方向都相等;

2.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3.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题目来源1月6日上午河南省商丘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1.题目:

比热容

2.内容:

3.基本要求:

(1)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如果试讲内容有实验,则要描述具体实验过程。

(2)试讲过程中要有启发性提问。

(3)要求适当板书。

(4)注意结合生活实际。

答辩题目1.比热容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解释?

2.这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

新课导入

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电视台当天天气预报的录相片段,播放前提醒学生特别注意观察省内各城市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看看能不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

提出问题:

为什么内陆的昼夜温差比沿海地区大呢?

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开始本节课的学习,并揭示本课课题。

环节二:

新课探究

(一)提出问题并猜想

让学生回忆在家里帮助父母做家务烧热水的经历。

烧水时,水吸收的热量的多少跟哪些因素有关?

有怎样的关系?

请用你的生活经验来支持你的观点。

让学生互相讨论交流,老师积极参与其中,最后找代表发言,并分析得出结论:

1.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大吸收热量越多;

2.与水温升高多少有关,水温升高越多吸收热量越多。

教师再顺势提出问题:

是不是只要质量相等、升高的温度相同,物质吸收的热量就相同呢?

还有没有其他影响因素呢?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猜想还可能和物质的种类有关。

(二)制定计划并进行实验

教师为同学们提供了水、食用油。

提出问题:

怎样保证水和食用油吸收的热量是相同的?

学生讨论得出:

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确定,加热时间相同,则物质吸收热量相同。

此时,教师应该强调:

必须保证热源相同且较稳定。

此时,影响因素有加热时间、温度升高多少、物质的种类,多个因素影响时,向学生渗透控制变化法的思想。

明确基本思想之后,让学生以物理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设计方案,教师参与到讨论中,适时进行指导和说明,最后确定实验方案:

(三)分析并得出结论

通过以上实验,得出结论,相同质量的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物质吸收热量不同,不同物质吸收热量还和他本身有关,进而引出比热容的概念:

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他的质量与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同时,对于比热容相关的知识进行说明,如单位、符号表示,并强调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属性。

环节三:

巩固练习

1.熟悉教材中的不同物质比热容表格;

2.根据书中表格,解释导入中问题:

为什么内陆的昼夜温差比沿海地区大呢?

学生根据实验中的内容,以及比热容表格分析:

沿海地区靠近海,水的比热容较大。

吸收相同热量,温度变化小。

水就起了一个‘空调’的作用所以沿海地区的温差小。

内地因为远离海洋,主要是沙石。

其比热容较小,所以易升温也易降温。

环节四:

小结作业

思考:

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是可以用物质比热容解释的?

【板书设计】

比热容

实验:

1、相同质量,升高相同温度

2、相同质量,加热相同时间

结论:

比热容定义:

符号表示:

单位:

【答辩题目解析】

1.比热容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解释?

【参考答案】

答:

比热容的应用在生活中很常见,例如内地地区的昼夜温差要比沿海地区的温差大的多,就是因为谁的比热容较大,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的变化较小;又如加热相同质量的水和油,油的温度升高的比水快,也是由于油的比热容比水大。

2.这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答:

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其中应用比热容的知识来解释自然现象、解决实际问题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同时对于学生来说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比热容的知识虽然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应用,但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学生理解起来还是有些难度,尤其是要理解好他是物质特有的一种属性,因此在利用实验让学生深刻直观的感受了比热容的意义后,再列举生活中常见的不同现象进行理解和分析,加深了他们对概念的理解和引用能力。

题目来源1月6日上午河南省商丘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1.题目:

浮力

2.内容:

3.基本要求:

(1)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如果试讲内容有实验,则要描述具体实验过程。

(2)试讲过程中要有启发性提问。

(3)要求适当板书。

(4)结合生活实例进行试讲内容的拓展延伸。

答辩题目1.本课的重点是什么,你是如何突出重点的?

2.请简述热气球的原理。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

导入新课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前面所学的内容:

“用长方体浸没在水中的受力情况来分析,浮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就是浮力。

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环节二:

新课讲授

【提出问题】

教师出示一些列生活中的浮力现象,诸如大黄鸭、轮船、潜水艇等,提出问题:

物体所受的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

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做出假设。

依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基本的知识储备,学生可能会回答:

物体所受的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排开液体的密度有关。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教师按照学生的合理假设,引导学生思考要探究浮力大小与这些因素是否有关,相应的需要用到哪些器材,按照什么步骤进行才能严谨的探究所假设的因素是否正确。

指导并完善学生的回答,得出实验的设计方案:

1.实验器材:

弹簧测力计、圆柱形金属块、分别装有适量的水和酒精的量筒各1个、细线。

2.实验步骤:

【1.探究浮力是否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1)弹簧测力计调零,用细线系好圆柱形金属块;

(2)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将圆柱形金属块所受重力G,将数据记录在表格1中;

(3)沿竖直方向用弹簧测力计吊着圆柱形金属块,使金属块的一部分浸入量筒的水中,测出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V排,并记录在表格1中;把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的数据记录在表格1中;

(4)沿竖直方向用弹簧测力计吊着圆柱形金属块,使金属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测出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V排,并记录在表格1中;把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的数据记录在表格1中;

(5)利用F浮=G-F,分别计算出两次的浮力F浮,记录在表格1中。

【2.探究浮力是否与排开液体的密度有关】

(1)弹簧测力计调零,用细线系好圆柱形金属块;

(2)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圆柱形金属块所受重力G,将数据记录在表格2中;

(3)沿竖直方向用弹簧测力计吊着圆柱形金属块,使金属块浸没在水中,静止后,将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记录在表格2中;

(4)沿竖直方向用用弹簧测力计吊着圆柱形金属块,使金属块浸没在酒精中,记录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填入表格2中;

(5)利用F浮=G-F,分别计算出两次的浮力F浮,填入表格2中。

3.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表格1探究浮力是否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交流与合作,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分析归纳出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再在班级中进行分享观点,最后教师再进行总结,得出最终结论:

根据表1中的实验数据,得出:

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根据表2中的实验数据,可得:

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密度有关。

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

环节三:

巩固提高

【例题】小明将重为3N的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先后浸没在水和盐水中,石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2N和1.8N,则石块在水中所受浮力为______N;从图中还可看出石块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______有关。

环节四:

小结作业

1.引导学生反思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诸如: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实验操作的步骤、实验数据的分析等,在全班分享感悟与体会,为此次实验做一次小结。

2.有人猜想:

“浸没在液体中的固体所受的浮力可能跟固体的形状有关”。

请同学课下为检验这个猜想设计一个实验。

包括、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表格等,下节课交流。

【板书设计】

题目来源1月6日上午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1.题目:

惯性

2.内容:

 

3.基本要求:

(1)在十分钟内完成试讲;

(2)要有适当板书;

(3)有与生活联系的实例;

答辩题目1.请举出在生活、生产中哪些实例是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举几个例子?

2.本节课你采用的是情景导入,你还能不能想到别的导入方法?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

新课导入

视频播放人们在坐公交车时的视频,学生会发现在公交车停止的时候,所有的人都会向前倾倒。

提问学生产生此现象的原因,由此引出一切物体所具有的性质——惯性。

引出课题——《惯性》。

环节二:

新课教学

1.惯性:

复习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猜想到如果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一直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其速度一直运动下去。

提出惯性的概念: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有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我们把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2.分析现象

大屏幕播放两段视频:

(1)如图所示,拨动簧片,把小球与支座之间的金属片弹出时,小球并没有随金属片飞出。

(2)行驶中的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身体会前倾;汽车突然开动时,乘客身体会向后仰。

学生小组讨论分析原因,教师巡视指导。

分析结果:

(1)金属片被弹出时,上面的金属球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不会随金属片飞出。

(2)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的脚已经随车停止运动,而身体上部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因此身体会前倾;汽车突然开动时,乘客的脚已随车开始运动,而身体的上部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因此身体会向后仰。

3.联系生活

(1)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物体的惯性。

跳远运动员快速助跑后,飞身一跃,利用自身的惯性,在空中继续前进,以提高成绩;锤子的锤头变松了,人们常用撞击锤柄下端的方法使锤头紧套在锤柄上。

这是因为锤柄突然停止时,锤头由于惯性会继续向下运动,这样锤头就会牢牢地套在锤柄上了。

(2)惯性有时也给人们带来危害,需要防范。

交通工具必须配备刹车系统,以免造成危险。

环节三:

巩固提高

为什么不允许客车和货车超载?

物体的惯性只与其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客车和货车超载更加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环节四:

小结作业

小结:

本节课提出惯性的概念: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有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我们把这种性质叫做惯性,并对物体的惯性进行分析。

作业:

课后搜集一些生活中惯性带来的好处和坏处。

【板书设计】

惯性

1.概念: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有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2.惯性只与质量有关。

【答辩题目解析】

1.请举出在生活、生产中哪些实例是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举几个例子?

【参考答案】

有些实例要防止惯性带来的伤害。

如:

乘车时要系安全带防止紧急刹车或者突然停下时,人会向前倾;交通工具必须配置上合格的刹车系统,以免造成危险;你骑自行车下坡,往往会采取刹车使下坡速度慢下来保证安全等。

2.本节课你采用的是情景导入,你还能不能想到别的导入方法?

【参考答案】

还可以采用复习导入。

复习牛顿第一定律的相关知识,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让学生思考牛顿第一定律的原理能够导致的生活中的现象。

引出课题:

《惯性》。

题目来源1月5日下午浙江湖州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1.题目:

杠杆原理

2.内容:

 

3.基本要求:

(1)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如果试讲内容有实验,则要描述具体实验过程。

(2)试讲过程中要有启发性提问。

(3)要求适当板书。

答辩题目1.应用杠杆原理的机械都有什么共同点?

2.这堂课中学生必须会的技能有哪些?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

新课导入

教师引入学生在小时候常玩的跷跷板进行导入。

向学生提问:

如果叫你们举起你的同桌,你们能举起来吗?

为什么在我们小时候玩的跷跷板中,我们可以比较轻松的把同桌翘起来呢?

让学生思考,并继续提出,阿基米德曾经说出豪言壮语“假如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他说这句话的依据是什么?

教师点评后提出,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原理-杠杆。

环节二:

新课讲授

司马迁在《史记.荆轲列传》中就记载祖先在建造咸阳宫时,就利用硬木棒搬动巨大石块,像这样的木棒,以及我们生活中大家经常用到的用筷子夹菜,用剪刀剪纸就是在使用杠杆。

从而引出杠杆的概念,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O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

并在所画的撬动石头示意图的基础上紧接着介绍杠杆的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1.在概念建立的基础上,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展开,在画力臂的方法是什么?

教师在点评小组代表回答后,进行归纳总结画力臂的方法:

首先确定杠杆的支点,再确定力的作用线。

然后使用直角三角板画出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垂足要落在力的作用线上,符号指明哪个线段是力臂,并写出字母L1或L动,提出力臂常用虚线画出。

2.提出问题,在使用过程中,杠杆的平衡状态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状态,那么在怎样的情况下才会平衡呢?

引导学生提出猜想,作出假设,可能两两边重物相等时,可能力臂与力之间存在某种数量关系时等。

实验验证:

让学生前后桌四人为一小组,设计实验,展开实验探究。

提示学生自行阅读书上的实验探究,先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达到平衡状态,给杠杆两端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达到平衡。

再改变动力F1和动力臂L1,相应调整阻力F2和阻力臂L2的大小,进行多次实验,并完成课本表格。

3.归纳总结,探究后,由多个小组汇报小组探究结果,教师对探究结果进行相应的总结归纳得出: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动力X动力臂=阻力X阻力臂,用数学表达式表达为F1L1=F2L2

环节三:

巩固提高

比比看:

以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展开,看哪个小组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说出最多的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

小组比赛结束后,教师进行总结:

生活中的杠杆有很多,小朋友玩的跷跷板,拔钉子用的羊角锤,划船用的船桨。

从而顺势引出等臂杠杆,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的概念,总结出其中的特点。

环节四:

小结作业

小结:

请学生说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他们的收获有哪些,从而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理解掌握情况。

作业:

课后分别收集生活中的等臂杠杆,省力杠杆,费力杠杆有哪些,并且尝试着说明这样设计的理由,下节课一起和同学们分享。

【板书设计】

杠杆原理

一、杠杆的概念

二、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F2L2

三、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

【答辩题目解析】

1.应用杠杆原理的机械都有什么共同点?

【参考答案】

(1)都是硬棒。

(软的不行,直的弯的都可以)

(2)工作过程中都在转动,转动过程中有一点是不动的。

(3)除固定不动的点外,还要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能使它转动,另一个阻碍它转动。

2.这堂课中学生必须会的技能有哪些?

【参考答案】

首先是作图技能,会画力和力臂;其次是区分各种杠杆的能力,哪些是省力杠杆,哪些是费力杠杆。

最后是计算技能,能够通过杠杆平衡条件进行简单计算。

题目来源1月5日下午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1.题目:

光的折射

2.内容:

3.基本要求:

(1)在十分钟内完成试讲;

(2)有实验要有教师演示;

(3)教学环节中要有学生互动。

答辩题目1.请解释一下为什么坐在船中的人用叉子插鱼需要往看到的鱼的下方插?

2.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

新课导入

播放“海市蜃楼”视频,以及观察空碗中的硬币,在逐渐注入水的过程中有什么变化?

环节二:

新课讲授

1.启发:

不加水的时候看不到硬币,加入水之后逐渐的能看到硬币,这是为什么?

这说明光在水中和空气中传播时有什么特点?

学生进行猜想

教师演示:

用激光笔斜射入装有水的透明水槽中,发现光线发生了偏折,由此引出:

光的折射概念以及各物理名称: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2.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教师从不同方向分别斜射入水中,学生观察现象,也可让学生上台进行尝试,结合光的反射,能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光的折射有哪些特点?

学生进行类比猜测。

实验探究:

鉴于光的折射现象的实验可见度不大,安排为分组实验,分组探究内容:

1.探究光从空气进入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