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二精选复习题下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03526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3.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文学二精选复习题下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古代文学二精选复习题下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古代文学二精选复习题下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古代文学二精选复习题下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古代文学二精选复习题下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代文学二精选复习题下篇.docx

《古代文学二精选复习题下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文学二精选复习题下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代文学二精选复习题下篇.docx

古代文学二精选复习题下篇

古代文学二精选复习题(下篇)

 

101、《水浒传》的编著者是施耐庵和罗贯中。

明末清初,金圣叹使全书成为七十回。

  102、刘基,尤以寓言体散文最为出色。

他在元末隐居时写的〈郁离子〉是一部寓言体散文集。

  103、高启的诗最能表现其艺术风格的是歌形体和七言律诗。

  104、在永乐至成化间(明末),出现了以杨士奇、杨荣、杨溥为代表的台阁体。

  105、李梦阳、何景明、徐桢卿、边贡,王廷相、康海、王九思共同被称为“前七子”,为文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106、朱权的《太和正音谱》,记录元及明初的杂剧剧目,品评一些杂剧家的作品,列出北曲谱例曲,成为研究杂剧的重要文献,影响较大。

  107、丘濬将戏剧视为传播理学的工具,编著了《五伦全备忠孝记》传奇。

  108、王九思杂剧《中山狼》,主题与康海的《中山狼》相似。

这本剧只有一折,开明代单本杂剧之先。

  109,戏曲理论:

徐渭的〈南词叙录〉开南曲理论研究之先,继之有沈璟的〈南词全谱〉、王骥德的〈曲律〉、吕天成的〈曲品〉等。

  110、《四声猿》是〈渔阳弄〉、〈雌木兰〉、〈女状元〉、〈玉禅师〉四个杂剧的合称。

  111,王衡擅长写讽刺喜剧,《郁轮袍》写王推冒名王维。

  112、沈泰编为〈盛明杂剧〉是明杂剧有代表性选本。

 113、嘉靖、隆庆间,著名曲师魏良辅对昆腔进行了改革。

经过魏良辅的改革,昆腔集中表现了南曲清柔婉折的特点,同时部分保存了北曲激昂慷慨的声腔。

  114、粱辰鱼的《浣纱记》是首先用魏良辅改进的昆腔演唱的传奇,为昆曲的传播做出了贡献。

这种借生旦爱情以抒写历史兴亡的方式,对后世传奇有明显的影响。

  115,在〈浣纱记〉前后出现的著名传奇有李开先的〈宝剑记〉。

  116,沈璟的主要曲著是〈南词全谱〉。

贯穿沈璟戏曲格律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对“场上之曲”强调,他提出“合律依腔”和“语言本色”的主张,以使“案头之曲”成为“场上之曲”。

  117、沈璟是吴江人,故被称为“吴江派”,文学史上也称作“格律派”。

  118、孟称舜的〈娇红记〉是部爱情剧。

在〈西厢记〉、〈牡丹亭〉之后,〈娇红记〉把爱情剧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成为〈红楼梦〉之前一部杰出的爱情悲剧作品。

  119、〈东郭记〉是部讽刺喜剧,作者孙钟龄。

  120、《牡丹亭》来源:

话本短篇小说《杜丽娘暮色还魂记》。

  121、除《牡丹亭》外,汤显祖还写了〈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合称《玉茗堂四梦》,又称〈临川四梦〉。

  122、〈邯郸记〉和《南柯记》标志着汤显祖在创作上从爱情题材扩大到社会政治题

  材。

从“以梦写爱情”到“以梦写政治”,这是汤显祖在戏剧创作道路上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23、鲁迅称《西游记》为神魔小说。

宋代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是西游故事见于文字的最早雏形。

  124、白话小说就题材内容而言分为世情小说、神魔小说、历史演义和英雄传奇。

  125、〈金瓶梅〉的作者,属名为“兰陵笑笑生”。

  126、〈封神演义〉是继〈西游记〉之后最著名的神魔小说。

  127、《三宝太监西洋记》是神魔小说。

  128、历史演义小说中较著名的是冯梦龙的(新列国志)。

  129、英雄传奇小说中有代表性的是《北宋志传》,作者熊大木。

  130、公案小说较著名的有李春芳的〈海刚峰先生居官公案〉和安遇时的〈包龙图判百家公案〉。

  131、讲史话本成为我国长篇白话小说的先驱,小说话本则成为白话短篇小说的远祖。

  132、洪编刊《六十家小说》,即{清平山堂话本}成为最早的话本专集。

  133、明后期拟话本小说最著名的集于是冯梦龙编辑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简称“三言”。

此外有凌初编辑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简称“二拍”。

134、在三言二拍之后,著名的作品有陆人龙的〈型世言〉。

  135、茅坤,所选〈唐宋八大家文钞〉影响很大。

归有光,著有〈震川先生集〉。

来源:

  136、李贽提倡‘童心“,童心就是真心。

  137、以袁宏道为首的公安派就受到李贽思想的直接影响。

袁宏道、袁宗道、袁中道三兄弟是湖北公安人,世称“公安派”,袁宏道是公安派的主将。

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138、公安派的文学成就主要在散文,特别是一些游记、尺牍、随笔等小品文。

袁宏道的传记文最著名的是〈徐文长传〉。

  139、“竟陵派”的代表人物是钟惺和谭元春,他们反对拟古,但强调从古人诗中求性灵,在诗文中开眼界,形成了这一派文学上“幽深孤峭”的艺术风格。

  140、冯惟敏是明后期散曲家的代表。

  141、复社的领导人物是张溥,著有《七录斋集》。

“几社”,代表人物有陈子龙,夏完淳。

  142、在晚明融合“公安”、“竟陵”之长而较著名的作家是张岱。

著有〈陶庵梦忆

  〉、《琅环文集》、〈西湖梦寻〉等。

  143、清初遗民诗人最著名的是顾炎武、吴嘉纪、屈大均。

顾炎武被公推为清代考据学的开山祖。

  144、清初的散文以侯方域、魏禧与汪琬最为有名,号称清初三家。

其中侯方域成就略高。

  145、“江左三大家”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

  146、王士祯,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是清初诗坛上“神韵说”的倡导者。

  147、明末清初,以陈子龙为首的云间词派,标举北宋欧阳修、苏轼,兼尊南唐二主。

以朱彝尊为首的浙西词派和以陈维崧为首的阳羡词派。

  148、朱彝尊的词标榜南宋,推崇姜夔、张炎,曾纂辑唐宋金元五百余家词为《词综

  》。

  149、江苏苏州是昆曲的发源地。

  150、李玉是苏州派的领袖人物,《一捧雪》、《千忠戮》。

朱素臣〈十五贯〉。

  151、“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

“收拾起”指“倾杯玉芙蓉”首句,“不提防”指洪升〈长生殿。

弹词〉。

  152、李渔认为自己的创作达到了思想追求的最高境界,完成了把风流和道学融为一体的目的。

才子的风流艳情既不违背道德,他们的道德观念也不否定风流;道学中充溢情感,风流里暗藏性理。

  153、李渔的传奇无一不是地地道道的场上之剧。

  154、李渔特别标举“立主脑”,即确立作为全剧结构枢纽的“一人一事”,它既是戏曲结构的主线,又是作者立意的焦点,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155、〈四婵娟〉为四折短剧,以古代才女韵事为题材,“四大才女”:

谢道韫、卫茂漪、李易安,管仲姬。

156、蒲松龄,别号柳泉居士。

《聊斋志异》现存作品四百九十一篇。

蒲松龄从自己的体

  会和经历中,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科举制度的弊端,并对此进行了批判。

这批判主要集中

  在科举制度的不公正这一现象上。

  157、《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代表了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已经达到和能够达到的最高水平。

  158、袁枚〈新齐谐〉,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清代的文言笔记小说,要么模仿《聊斋志异》,要么模仿〈阅微草堂笔记〉。

  159、清初的小说大别可以分为四个系统:

一为〈金瓶梅〉系统,以家庭生活为描写的中心,著名的有署名西周生的《醒世姻缘传》;二为《水浒传》系统,写英雄传奇,著名的有陈枕的《水浒后传》、钱彩、金丰的《说岳全传》;三为《三国演义》系统,主要是演义历史的通俗小说,著名的有《梼杌闲评》、褚人获的《隋唐演义》;四为才子佳人系统的小说,较有成就的署名名教中人的《好逑传》等。

  160、《好逑传》人物:

铁中玉、水冰心

  161、(醒世姻缘传)是用山东淄博一带的方言土语写成的。

  162、明末清初,特别是顺治、康熙年间小说林中涌现出一个强劲的说流派,即才子佳人小说。

它们既是明以来人情小说的一个分支,又是中国古代爱情与婚姻小说长期发展衍化的结果。

  163、才子佳人小说大都在二十回左右,相当于现代中篇小说的规模;小说的作者大都为江浙一带的人,所写主人公的籍贯也围绕在江浙地方,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小说描写的才子佳人大都出身于上层官宦人家,且为独生子女;叙述的内容虽然或祥或简,或牵涉他事,但主旨无非是“以文雅风流缀其间,功名遇合为之主。

始或乖违,终多如意”(鲁迅)

  164、多选题:

《儒林外史》首先是塑造了几个科举迷的形象。

其中范进、周进是一个类型。

作者不仅写出他们被科举制度折磨得如痴如狂的迂腐可怜的形象,而且写出了造成这种变态心理的典型环境。

第二种类型是一批举业至上主义者。

他们向往功名,推崇科举,但本身并没有痛苦的经历。

这批人的面目可概括为八个字,即迂执酸腐、空疏不学。

第三类人以蘧駪夫、匡超人为代表。

他们原先是很纯朴的青年,后来中了八股文的毒害而堕落。

  165、《儒林外史》杜少卿(是一个具有一定程度个性解放思想的人)和沈琼枝,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孳生时期新兴市民阶层要求冲破封建束缚、争取个性解放的初步民主主义思想。

166、《儒林外史》给予后代文学的影响,突出表现在晚清的谴责小说上。

  167、<红楼梦》初名〈石头记〉,简称脂评本。

程伟元和高鹗增补了后四十回。

脂评本系统就被程本所代替,后四十回文字,一般认为是高鹗所补。

  168、<红楼梦〉的研究,五四运动以前,最有影响的是“评点”和“索隐”两派。

五四以后,以胡适、俞平伯为代表的“新红学”派是红学研究中影响最大的流派。

  169、汝珍的〈镜花缘〉谈才学和妇女问题。

  170、清中期专以杂剧创作闻名于世的戏曲作家是杨潮观。

清中期最著名的戏曲作家是蒋士铨。

来源:

  171、沈德潜,编选有〈古诗源〉、〈唐诗别裁〉、《清诗别裁》。

  172、翁方纲,论诗主张“肌理”说,主张用学问做根柢,以增加诗的骨肉。

  173、袁枚作品有〈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新齐谐〉等。

袁枚写诗主张抒写性灵,认为诗就是要写出人的真性情。

他认为文学应该进化,有时代特色。

诗只有工拙之分,而不能以古今定优势,以宗唐或宗宋分高下。

  174、桐城派:

在方苞、刘大、姚鼐的号召下,当时鼓吹程朱道学、提倡唐宋八大家文体的人形成了一种文学理论和古文运动。

由于他们大都是桐城人,因此人们称他们为桐城派。

  175、姚鼐论文强调写文章要义理、考证、文章三者兼备。

  176、清代初期骈文代表作家有陈维崧,著有〈湖海楼集〉;毛奇龄,著有《西河全集》;晚清骈文王闿运、李慈铭成就较高;清中叶的骈文作家中汪中成就最高,他也是整个清代写骈文的第一高手。

  177、讲唱文学包括弹词、鼓词、子弟书、宝卷。

  178、弹词《天雨花》作者粱贞怀;〈再生缘〉作者陈端生。

郑振铎将弹词称之为“妇女的文学”。

  179、龚自珍,号定庵。

与桐城派古文比较,龚文上法诸子,奥博纵横,是先秦诸子散文一个新的发展。

  180、曹籀《定庵文集序》说龚自珍“足以继往开来,自成一家。

”柳亚子推崇他是

  “三百年来第一流”的诗人。

  181、魏源,著作有《海国图志》。

  182、梅曾亮,字伯言,他成为桐城派后期的中心人物。

  183、曾国藩,字涤生。

为文于义理、考证、辞章外,还强调“经济”,对桐城派文论有所推进,编选的《经史百家杂钞》,时人称之为“湘乡派”。

  184、宋诗运动,至同治、光绪年间,衍变为“同光体”诗派。

  185、甲午战争时期小说创作,主要有两大流派,一为侠义公案小说,一为狭邪小说。

侠义公案小说的开山之作是《施公案》。

  186、忠烈侠义传〉,实际包括〈三侠五义〉、〈小五义〉、《续小五义》。

俞樾将〈三侠五义〉改名为〈七侠五义〉。

  187、所谓狭邪小说,乃指清末以娼妓优伶为主要描写对象的章回小说。

它的直接源头,是才子佳人小说和《红楼梦》续书。

  188、〈海上花列传〉作者韩邦庆。

人物对话全用吴语方言,充满浓厚地方色彩,胡适推为“吴语文学的第一部杰作”。

  189、《荡寇志》作者俞万春。

《儿女英雄传》作者文康。

  190、“诗界革命”它的倡导者是夏曾佑、谭嗣同、粱启超等人。

  191、黄遵宪提倡“我手写吾口”。

  192、“同光体”诗派,代表作家有沈曾植、陈三立,陈衍等

  193、梁启超曾提出“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等一系列文学革命的口号,形成一种新体散文,号“新文体”。

  194、汉魏六朝派,代表作家有王闿运;晚唐派,代表作家有樊增祥、易顺鼎。

  195、清末四大谴责小说:

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和曾朴的〈孽海花〉。

  196、〈官场现形记〉在艺术上深受〈儒林外史〉影响,全书由许多短篇故事蝉联而成,没有贯穿始终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

  197、〈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的结构,较〈官场现形记〉完整。

全书虽仍无贯穿始终的情节,但以“九死一生”为主要线索,把其二十年“亲见亲闻”的人和事串联起来,有了贯穿全书的人物。

  198、章炳麟,号太炎。

秋瑾,别署鉴湖女侠。

  199、陈天华,其中以鼓词《猛回头》、政论《警世钟》、小说《狮子吼》等尤为著

  名。

  200、南社发起人为同盟会会员陈去病、高旭和柳亚子。

柳亚子著作今有《磨剑室诗词集》。

  201、北京剧坛原本流行的是昆曲和京腔,徽班进入北京,带来二黄调。

这一声腔,多认为来源于江西的宜黄腔,后流行于安徽,形成徽调。

汉剧的主要声腔是西皮,它来源于西北的梆子腔。

二黄和西皮相互交融,而成为徽剧的主要声腔,徽剧成为北京地区的一个新剧种,即京剧。

被称为京剧老生三杰的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是京剧艺术的主要奠基人。

  202、柳亚子,陈去病等创办了我国第一个戏剧刊物〈二十世纪大舞台〉。

  203、留日学生曾孝谷、李叔同、陆镜若、欧阳予倩等,在东京成立了我国第一个话剧演出团体春柳社。

  204、元曲“四大家”,即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名词解释

  1、西昆派——由《西昆酬唱集》得名。

全部为近体律诗,杨亿、刘筠、钱惟演三人

  为代表作家。

内容无外乎歌咏宴饮生活,咏物、咏史及泛咏男女情爱。

追求用典丰缛,属对工整,下字丽艳,音节铿锵;标榜学习李商隐。

  2、江湖诗派——《江湖集》中所录诗人大部分或为布衣,或为下层官吏,身分卑微,以江湖习气标榜,因而被统称为江湖诗派。

江湖诗人时时抒发欣羡隐逸、鄙弃仕途的情绪,也经常指斥时弊,讥讽朝政,表达不与当朝者为伍的意愿。

江湖诗人中成就较著的是戴复古和刘克庄。

  3、诗话——诗话是宋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批评形式,最早的诗话是北宋欧阳修的《六一诗话》。

诗话内容大体包括记事、考证和文学批评几个方面。

南宋后期严羽所作的《沧浪诗话》,是一部最著名的宋代诗话。

  4、以禅喻诗——以禅喻诗的风气开始于北宋苏、黄等人。

严羽改变了前人仅以参禅

  喻学诗“工夫”的作法,直接以禅境喻诗境,以参禅的“妙悟”喻对诗歌本质的领会。

禅宗在说明“如何是禅”的问题时总是恍惚其辞,悠谬其谈,绝不肯作出正面回答。

严羽认为诗的本质也是不可言传的,只能依靠“妙悟”。

这样,他就把以禅喻诗运用到诗的本质问题上,由此导出了后人的“诗禅等一”等论调。

  5、诸宫调——是一种讲唱文艺形式,是在鼓子词和赚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用同

  一宫调的曲牌组成套曲,再用若干宫调的套曲组成长篇,间以说白,来演唱故事。

  6、元杂剧——以宋杂剧和金院本为基础,融合宋、金以来的音乐、说唱、舞蹈等艺

  术样式而形成的戏曲艺术,并在唐、宋以来词曲和讲唱文学的基础上,产生了韵文和散文相结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7、南北合套——元代后期,又有所谓“南北合套”,即在套数中将南曲和北曲的曲

  牌依一定的规则间用。

  8、小令、套曲——小令又称“叶儿”,一般是独立的单只曲子。

套曲也称“套数

  “、”散套“,由同宫调的三支以上只曲组成,也可”借宫“,一般套末应有尾声,全套必须一韵到底。

  9、铁崖体——杨维桢的古乐府,题目多新创,题材或翻新故事、或描写世故,爱用

  古韵,诗风瑰奇绮丽,时称“铁崖体”。

  10、茶陵诗派——以李东阳为代表,作诗力主宗法杜甫,强调法度音调。

对台阁体文

  风是有所冲击的,对后来前七子的诗文主张也有直接影响。

  11、唐宋派——嘉靖间,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主义,主张文章取法唐宋古文的作家有来源:

  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等,他们被称为“唐宋派”。

  12、格调说——沈德潜的格调说,认为诗歌在内容上应该符合封建社会秩序。

而在表

  现上,则应‘温柔敦厚“,”怨而不怒“,”哀而不伤“,要讲含蓄、比兴,只能”委婉陈词“,不可”过甚“、”过露“。

好诗的标准是”风雅“,是盛唐的诗歌,因此写诗必须学古,必须有法度,也就是要”摩取声调,讲求格律“。

  13、义法——“义法”是方苞的文学见解。

他认为作文要讲究义法,“义”即言有物

  ,“法”即言有序。

言有物,是说文章要有内容;言有序,是说文章要有条理、有层

  次、有技巧,也就是指形式。

方苞主张要写好文章,必须学习古文的法则,必须向古代学习。

这既是道统又是文统,是道统和文统相结合的完整的体系。

 1、欧阳修的文章风格。

  1)平易近人,纡曲蕴藉。

他继承了韩愈散文文从字顺的要求,而摒弃了其怪怪奇奇的作风,能寓雄健于畅达,在平常中见隽远。

2)在文体形式上,他的散文并没有有意避免偶俪现象,而是适当地吸取骈文的有益成分,使散文更富于节奏感和情韵之美。

同时,他也将古文笔法融入制诰表启等骈文的写作中,开启了宋代四六文的新体式。

  2、柳词描写歌妓形象的特点。

  1)柳词所描写的大多是身分更为确定的歌妓。

  2)柳永与她们接触较多,理解并同情她们的遭遇和内心痛苦,因而除了一般地描摹她们的玉肌琼艳、表现欢聚分离之外,柳词还更细致地写到她们的身世经历和心理活动。

  3)一般来说,这些歌妓形象是泛化的,并非某个特定对象,这表明这些词主要是为投合一般读者的欣赏要求而制作的。

  3、黄庭坚的诗歌创作主张。

  1)他有意放弃了白居易以来的诗歌讽谕传统,很少在诗中议论时政,而将创作更多地转向个人精神世界。

  2)他又受到理学思想的影响,反对在诗中毫无节制地表现各种情感,要求以“养心治性”为根本目的。

他的诗歌世界显得不那么丰富,使人感到诗人往往在故意回避抑制自己的感情。

  3)在内容上,他不想超越前代文学范本,而提出了“规模其意”的“夺胎法”、“换骨法”。

  4、杨诚斋体的艺术特点。

  1)善于以诗人的独特眼光发现和捕捉景物的生动形象。

抓住在瞬间打动诗人的生动印象,让它保持全部的新鲜感呈现在读者面前。

  2)风趣幽默,诙谐洒脱,处处显露出诗人的透脱胸襟。

作者随触而发,在适当情境中巧生联想,揭发习惯的可笑,揭示某些生活哲理。

  3)语言通俗生动,一改江西诗派专事搜求书面语源、无一字无来历的做法,而是大量化用口语俚语入诗.

  5、陆诗的思想内容。

  1)陆游爱国情感炽热,自觉将“一饭亦忧国”的精神贯穿到生活和诗歌创作中。

除直接描写“从军乐事”、怒斥“诸公尚守和亲策”之外,举凡日常生活中登山临水,览物赏花,题画作书,触目所见所感,一举手一投足,无不勾起他的忧国心、报国志。

  2)陆游此外的大量诗作,涉及山川景物、农村风俗、民生疾苦,内容也相当广泛。

这些作品既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也传达了他所领略的宦海风波和人生忧患。

  6、辛弃疾词排遣苦闷的方式。

  1)向千古江山、风流人物寻觅知音,登临吊古、咏叹兴亡成为辛词中最常见的题材。

而吊古之作往往集中于历史上南北争战、英雄辈出的时代和古迹,追怀的人物也是那些一世豪杰。

  2)向自然寻求友朋,自然山水因而成为诗人英雄性格的化身或见证,为诗人奔走于笔下。

自然景物在辛词中显得极富生命感和人情味。

作者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外射到山水自然中,为自己活跃的生命寻找到另一块更广阔的天地。

  7、辛词以婉约寓情怀的特点。

  1)运用婉约的风格而寓以“伤心人别有怀抱”,是辛弃疾的另一擅长。

  2)辛词更善于借婉约的故事写政治的哀怨,为柔媚之词注入骨气。

  8、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

  1)关汉卿以其毕生精力从事杂剧创作,并参加了演出实践活动,促使杂剧艺术体制趋于完备。

  2)关剧题材广阔,无所限制,丰富多样,从而极大地开拓了中国戏曲多方面的表现功能。

塑造了一大批身分不同、地位不一、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

如坚强善良的窦娥等。

  9、白朴《梧桐雨》的思想倾向。

  通过唐明皇的形象和遭遇,概括了一代王朝兴亡的变化,不仅有对亡国教训的总结,更突出地流露出对时世陵替、人生变迁、盛衰转化的衰愁、凄恻的感伤情绪。

白朴对唐明皇既有讽刺、批评,又有赞赏、同情:

讽刺其昏庸,批评其荒淫,赞赏其风流,同情其遭遇。

全剧主要借历史故事来抒发作者深切的现实感受。

  10、马致远的杂剧在艺术风格上的突出特点。

  曲文充满强烈的抒情性,随处渗透着作者的主观感情,这就使他的杂剧具有浓厚的士大夫气。

他兼有关汉卿的豪放和王实甫的文采,文词典雅清丽,洒落激扬,《太和正音谱》比之为“朝阳鸣凤”。

  11、《琵琶记》在结构布局上的特点。

  其成功的运用了双线并进、交错映照的手法,以蔡伯喈和赵五娘的悲欢离合构成两条线索:

仕途与穷途,京城与乡村,富贵与贫贱,安乐与悲苦……两相映照,交错穿插,形成强烈的对比,并逐渐把戏剧冲突推向高潮。

这种一以贯之的往还对照,奠定了中国戏曲自由串联时空的流线型结构的艺术格局。

  12、《水浒传》结构上的特点。

  全书在结构上具有相对独立与整体一致相结合的特点。

书中人物与情节的安排,主要是单线发展,每组情节又有相对的独立性。

各个相对独立的人物故事根据聚义这条主线连结在一起。

一个人物故事,就是一个人物性格的发展史,如武松的故事、林冲的故事、宋江的故事、卢俊义的故事等都具有这个特点。

这种结构上的独特性,较好的表现了全书的内容与思想。

  13、汤显祖戏曲思想。

  在戏曲方面,汤显祖强调重视文学性,不主张拘泥于音韵格律。

这表明汤显祖在艺术的整体上更注重艺术家的创造精神和才情与个性,与因袭陈腐的创作习风大异其趣。

汤显祖对戏曲的演出也颇精通,曾亲自指导艺人演出,为当地宜黄腔戏曲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来源:

  14、《金瓶梅》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的地位。

  

(1)首先,它不是在民间传唱的基础上加工,而是经过作者完整构思独立创作的作

  品。

  

(2)其次,作品描写的不是历史或传说的人与事,而是作者耳闻目见的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而且是通过一个家庭来折射社会,是中国小说史上第一部以写家庭生活为主的长篇小说,开创了世情小说这一派。

  (3)再次,作品笔调冷峻,人物刻画细腻,细节描写丰富,语言生动传神,标志着中国小说史上写实文学创作的成熟。

  15、顾炎武诗的特点。

  一是现存的四百余首诗歌中,十之八九寓有强烈的家国兴亡之感,绝少世俗应酬之

  作,即便是拟古、咏史、写景、唱和之作也是如此。

  二是他的诗取材颇为广阔。

晚明统治阶级的腐朽堕落,清兵入关后残酷的屠杀和剥

  削、汉族人民的苦难和敌忾,都在他的诗中反映了出来,因此被人称作“一代诗史”。

  其三是他的诗歌风格雄浑悲壮,苍凉沉郁,语言却又朴素自然,兼有杜甫和陶潜的

  优长,并带有学者的气质。

16、苏州派传奇创作的三大特色。

  1讥切时弊、关注现实的现实精神。

  2事关风化、劝善惩恶的教化目的。

  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平民色彩。

  17、李渔戏曲理论主张。

  李渔的戏曲理论是以舞台演出和观众欣赏为立足点的,要求戏曲真正成为场上之戏而不是案头之作。

就作家创作与舞台演出的关系而言,要求作家创作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