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培训成本效益分析第三章.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702846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54.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员工培训成本效益分析第三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员工培训成本效益分析第三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员工培训成本效益分析第三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员工培训成本效益分析第三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员工培训成本效益分析第三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员工培训成本效益分析第三章.docx

《员工培训成本效益分析第三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员工培训成本效益分析第三章.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员工培训成本效益分析第三章.docx

员工培训成本效益分析第三章

第三章培训的事前控制

(二)

——培训制度保证与风险防范

培训与跳槽,不是冤家不聚头

不久前,对泉州百家企业的员工培训情况调查结果发现,有55.6%的企业担心,花钱让员工去参加培训,万一他们跳槽了怎么办?

而另外44.4%则表示不担心或不怎么担心。

为什么那么多的企业会有这种担心?

调查表明,主要原因是因为在泉州,企业员工跳槽的情况实在太严重了,让老板们无法不担心。

于是,一些企业担心让员工参加培训后,员工却走了,白白花了培训的冤枉钱,或者因为培训后技术和水平提高了,更有本钱跳槽了,因此,干脆把培训的钱也省下来了。

其实,作为企业主们,他们何尝不明白,这种做法实在是极不明智的,是下下之策。

毕竟,不为员工安排培训,一方面,员工在企业里没有归属感,甚至会缺乏上进心:

另一方面,企业的技术、管理理念等也得不到更新,这一切都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于是,企业主们陷入了两难,培训也不是,不培训也不是。

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培训与跳槽之间的这一矛盾?

这成了许多企业主颇为伤神的一桩心事。

泉州某知名集团公司曾提出过这样的口号:

“公司不光生产产品,也生产人,生产产品前先生产人。

”为此,公司成立了工业训练中心,许多新招来的大学生都被送到工业训练中心进行了长达一两年的培训。

在这段时间里,这些人没有参加生产,但却照样领工资,这之中所有的费用全部由公司承担。

这样,前后培训了5届,第一届36人,最后被提拔的至今走得只剩3人,第二届如今还剩5人,其余的人大部分都流走了。

虽然,像上述这家公司这样的培训制度可谓是绝无仅有,然而,这样的公司都留不住人,难怪别的企业会对“培训是留住员工的办法之一”这种说法持怀疑态度了。

调查发现,虽然有八成企业表示或多或少都有安排员工参加培训进修,但大部分企业员工接受培训的机会其实极少,而且据调查,大多数企业为员工培训都尽可能地安排在公司甚至车间内进行。

培训的内容也以技术方面为主,而很少涉及到企业文化、职业道德或员工个人素质提高等方面的内容。

培训的老师,也基本上是公司内的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而较少请外来的专业教师。

至于让员工到企业之外的地方去参加学习则机会极少,到国外去就更是凤毛麟角了。

其实,并非企业主们不明白适当地、有针对性地安排一些较高层次的培训,对员工、对企业发展都是相当重要的,但他们又舍不得这一笔花费。

而其主要原因,据调查,不是企业主们小气,而是因为他们害怕培训之后,员工还是留不住,培训的费用白白花了。

此外,他们也担心,培训之后,员工的能力提高了,跳槽就更有本钱了——翅膀硬了,鸟儿也飞了,岂不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应该说,企业主们的担心也并非空穴来风,正因为泉州企业员工的流动实在过于频繁,这才导致了企业与员工双方互不信任的尴尬局面。

难怪企业主们要担心,培训员工,只不过是为别人培养熟练工人而已!

然而,面对这种局面,我们并非束手无策,企业应该做妊培训的事前控制,包括完善企业的培训制度,做妊培训的风险评估和风险防范以及经济学分析等等。

第一节培训制度保证

培训工作是企业的一项基本而长期的工作,培训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它需要有一系列的制度来加以保证。

这些制度中包括了培训保证制度、培训考评制度培训质量跟踪制度和培训档案管理制度。

一、企业一把手的重视和参与

企业的培训制度体现了高层的培训理念,决定了培训在企业的地位。

尤其企业一把手的培训意识对全体员工而言是一种有力的影响和引导。

企业在管理上侧重一些方面,而轻视或忽略另一些方面,这种倾向往往是企业领导的个人喜好与风格所致。

现代企业应该实行科学管理,员工培训是企业的大事,高层领导应当高度重视和关心。

目前许多企业领导虽然逐渐认识到这一点,但仍停留在口头上,做表面文章。

许多企业的领导只是拿笔签字而已,对整个培训活动的开展过程不关心过问,最后结果如何也不关注,而只是简单地问问经费是否超支。

这样的领导把培训看作耗费成本的事,但因为别的企业都搞,自己也不得不让这种形式存续下去,事实上内心存在“突出经济要大上,其他工作都要让。

教育培训软指标.有了效益才风光”的思想,没有真正意识到培训的经济性、战略性。

培训活动是辅助公司实现其经营战略目标的,企业领导应高度重视,对于中、高级管理者及技术骨干等关键人才的培训要树立一把手亲自抓的观念。

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公司——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原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在GE全球前500名经理人员大会上讲到:

GE成功的最重要原因是用人。

这位把50%以上工作时间花在人事上的经理认为它最大的成就就是关心和培养人才。

韦尔奇至少知道1000名GE高级管理人员(GE的员工约17万)的名字和职责,他还亲自前往GE的12个业务部门,协同业务部门的首席执行官及其高级人力资源部经理现场评审公司3000名高级经理的工作进展,对最高层的500名主管进行更严格的审查,逼迫他们识别未来的领导者.制定出所有关键职务的继任计划,决定哪些有潜质的_经理应送到克罗顿(GE的培训中心接受领导才能的培训。

韦尔奇对培训尢其是管理者培训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

二、培训保证制度

培训保证制度又可以细分为以下几种:

1.培训奖惩制度

哈佛大学的詹姆斯教授在对激励问题进行了专题性研究后提出,如果没有激励,一个人的能力仅能发挥20%-30%,如果加以激励,则可发挥到80%一90%。

可见,激励对员工能力的发挥有多大的促进作用,同理,通过建立健全员工培训激励机制可以增加员工参加培训的兴趣,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为企业和社会多作贡献。

企业的培训激励机制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将培训本身作为现代企业中激励员工积极向上的一种必要手段。

给员工“充电”的机会,会使他们感觉企业对自己的发展是很重视的,而且在企业培训机会分配上,必须本着“公平竞争、择优培训”的原则,使真正有能力、有潜力的人获得应有的培训机会。

经调查研究,对企业人才来说,最具吸引力的培训是:

到高等院校进行进一步深造.读取硕士或博士学位;到国外相关行业的大型企业进行技术培训或管理实习;与国内外大型企业或科研机构联合开发项目或产品,从实践中获得培训和提高。

第二,根据培训的效果对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物质、精神或晋升激励。

把培训结果与奖惩挂钩,把是否接受培训以及受训的好坏作为晋升、调薪的重要依据。

例如,可以将培训考核的结果纳入个人奖金发放的岗位责任范畴,根据考核成绩确定奖金发放情况,做到培训结果与个人收入密切相关。

对达不到对应培训要求的受训者给予一定的行政隆级和经济处罚,对情节严重的予以辞退。

同时,培训工作的主管部门及执行部门也要进行考核,把培训工作的好坏作为评价其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

大通曼哈顿银行就专门制作了员工鉴定表,每人每年都要填写一次,其中是否参加培训和培训结果是重要一栏,这一栏的好坏关系到将来的提资晋职的机会,在这一点上,大通曼哈顿银行的员工深有体会。

2.培训时间保证制度

企业要明确作出所有员工每年要参加多长时间培训的规定。

根据员工的岗位特点、工作性质和要求不同,制定不同的培训时间标准。

同时,要保证员工在培训期间同上班期间待遇一样。

3.培训经费单列制度

企业要保证每年拨给培训一定的经费,并对员工的人均培训经费、培训经费占公司全部支出的百分比作出明确的规定。

培训经费要随着企业的发展、利润的增长逐步提高。

美国通用电气和摩托罗拉公司的培训费分别达到其公司工资总额的4.6%和4.0%,我国有些大企业培训费用占销售额的2%左右,一般规模在十几亿左右的民营企业,其培训费大概就占总额的0.2%一0.5%。

三、培训考评制度

为了保证培训质量,提高培训回报率,培训后培训管理者要对受训者进行考核、评价。

过去很多企业采用考试的办法,考查员工是否掌握了知识和技能。

但是,考试只能考查员工是否记住了,而不能准确地判断员工至底会不会用。

再者,现在很多培训都不再是产品知识和技术培训,更多的是管理培训。

这类培训不在乎向受训者提供多少新知识和新技能,更多的是强调启发思维。

这就很难用标准化的试卷去测试一个人是否学到了东西,更多的是要看受训者学成后在实际工作中是否改进了行为。

顺应这种形势的需要,越来越多的企业变更了考试的制度,改用另外一种较为科学的方法:

3600反馈评估。

据调查,在《财富》排出的全球1000家大公司中,超过90010的公司在职业开发和绩效考核过程中应用了3600反馈评估法。

360°反馈评估,就是通过不同的考核者(上司、同事、下属以及客户等)从不同角度来考核,全方位、准确地考核员工的工作业绩。

这种方法综合性强,集中了多个角度的反馈信息,减少了因偏见对考核结果造成的影响。

另外,注意在使用这种方法时,要注意考核的时间。

一般在培训结束后一个月后进行,因为培训成果的转化是需要时间的。

时间间隔太短的话,员工还来不及将其学到的知识、技能、思维方式等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考核结果也就有失客观公正。

四、质量跟踪制度

培训质量跟踪制度与考评制度是紧密相关的,考评要根据质量跟踪的结果进行。

培训部对人员培训的质量负责,应采取各项措施对参加过公司培训的人员进行质量跟踪,将之与继续培训有机结合起来。

在受训者返岗工作后定期跟踪反馈,以发现受训者在各方面的进步,也可进一步发现工作中仍然存在的问题,为制定下一批人的培训计划提供现实依据,也为对该受训者的下一轮培训做好准备工作。

质量跟踪制度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普查法包括员工自查、互查及主管部门发表意见。

●抽样调查法。

由培训部随机从员工中抽取人员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质量调查,这种比较节省时间。

●匿名调查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一般是在内部员工中随机抽取样本。

填卷人的姓名及所填内容是完全保密的。

五、培训档案管理制度

每一次培训工作结束之后,都会形成一定量的培训工作档案,这些培训档案对于总结培训工作的成效和不足,以及做好下一次培训工作都有重要作用。

培训的档案管理工作包括建立培训档案和对各类培训资料进行分类分挡,以便决定今后的培训以及为企业人力资源部进行人员考核、晋升、奖惩提供重要依据。

培训档案一般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1.培训部的工作档案

●培训工作的范围;

●如何进行岗前培训;

●如何进行升职晋级培训;

●如何进行纪律培训;

●如何进行其他技术性专项培训;

●如何进行对外培训;

●如何进行考核和评估;

●全公司员工已参加培训、未参加培训的情况;

●列入培训计划的人数、培训时间、班次、学习情况;

●特殊人才、重点人才、急需人才的培训情况。

2.受训者的培训档案

●员工的基本情况,包括学历、进公司年限、所经历的岗位、现有岗位工作情况等;

●上岗培训情况,包括培训的时间、次数、档次、成绩等;

●晋级升职培训情况,包括任职时间、任职评价、任职晋升等;

●专业技术培训情况,包括技术种类、技术水平、技能素质以及培训的难易程度

●其他培训情况,比如在其他地方参加培训的经历、培训的成绩等;

●考核与评估情况,包括考核定级的档次,群众评议情况等。

3.与培训相关的档案

●培训讲师的教学及业绩档案;

●培训所用财务档案;

●培训工作往来单位档案。

第二节培训的风险及其防范

培训虽然重要,但由于其风险较大,很多企业怯于培训。

根据2001年广州劳动管理协会和北京西三角人事技术研究所联合开展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83%的企业每年培训费用只占销售收入比例的1%~5%。

据对部分国有企业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我国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本投入呈大幅度减少的不良趋势。

只有5%的国有企业加强对员工的人力资本投入;20%左右的国有企业的教育培训费人均仅10~30元;30%的企业只是象征性地拨一点培训费,年人均在10元以下;其他的国有企业多属亏损企业,已停止了对人力资本的投资。

而且,其中尚有能力进行培训的企业,绝大多数已放弃或准备放弃对员工的岗后和中长期培训。

一、培训的风险分析

培训对企业而言是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同其他的资本投资一样,既有收益,亦会有风险,因为风险和收益是共存、不可分割的。

那么什么是培训的风险呢?

培训风险是指企业培训过程及其结果,由于观念、组织、技术、环境等诸负面影响而对企业造成直接或潜在损失的可能性。

从其成因来看,.培训风险可以分为培训的内在风险和外在风险。

具体情况见表3一l所示。

二、培训风险的防范策略

培训风险的存在既可能降低培训的回报,也可能导致一些企业不愿组织员工培训。

企业领导最担心的就是培训效果不佳,培训投资没有回报,让企业蒙受损失,但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我们所要做的应该是要在做好培训的同时,尽力降低其风险。

1.内在风险的防范

企业培训员工,是希望提高员工的知识技能,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

这就要求企业做好培训管理,从培训前的计划到培训后的考核,都要合理规划并加强管理。

(1)进行培训需求分析。

在国内企业中不难发现,企业的培训往往是跟着潮流走的:

现在ERP很热,就办一个ERP培训班;报纸舆论都在讲人力资源管理,那就开人力资源高级经理研修班……结果,钱是花了不少,但有没有效果就不得而知了。

要使一个企业的培训是有效的,就必须使培训符合企业发展战略,这就需要我们进行认真细致的培训需求分析。

(2)制定与实施培训计划。

制定周密的培训计划有助于企业有条不紊地开展培训,提高培训效益。

但是有一份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国内真正有系统培训计划的企业还不足50%,也就是说有一半以上的企业对培训缺乏计划概念,这对培训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为此,企业要根据自身发展战略和人力资源的总体计划,考虑企业的培训需求与可能,确定企业培训的总体目标,并将其分解成若干分目标,再根据分目标的要求,制定培训项目计划,分别轻重缓急,配以相应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确保计划的贯彻与落实。

在培训项目实施过程中,将总目标分成若干阶段的分目标,进行阶段考核,对于阶段考核不合格者立即退回原单位,或要求并设法帮助不合格员工限期赶上,可减轻员工学习不认真、培训效果不合格的风险。

同时无论在培训中还是在培训后,定期考核,及时了解受训员工学习或工作进展情况、思想状况,及时鼓励受训员工,可以减轻受训员工学习或工作不努力的风险。

(3)做好培训评估工作。

在培训管理中,评估起着一种特殊的信息反馈机制的作用,它主要是调查收集受训者和有关人员对培训项目的看法,受训者学习后态度行为的变化是否达到了培训的预期目标,以及培训对组织的整体绩效的提高和培训需求的满足。

它通过对现状与目标之间距离的比较,有效地促使被评对象不断逼近预定目标,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并为下一阶段的培训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

2.人员流失及专业技术泄密风险的防范

受训员工流失时,与员工进行诚恳的面谈,通过面谈可以了解其离职的真正原因,并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挽留措施,即使挽留失败,企业也可从谈话中获得有用的信息,从而有利于对其他员工流失的防范。

当受训员工流失不可挽回时,企业需设法减轻损失。

对于掌握关键技术的员工,企业在得知其近期将流失时,应设法查收其掌握的技术资料,同时要有意中断其再进一步涉及关键技术。

另外对掌握关键技术的员工设立解密期,要求其脱离关键技术若干时间后方可离开企业,都可为企业减轻损失。

如果流失员工泄露企业机密,企业则应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项目中的所有风险只有一小部分对项目威胁最大,因此,要集中力量专攻威胁最大的那几个风险。

有些时候,高风险是由于风险的娲合作用引起的。

一个风险减轻了,其他一系列风险也会减轻。

在培训项目中,选择合适的受训员工及培训项目经理就可很大程度上减轻多方面的风险。

除以上减轻风险的措施外,当然还要主动防范人员流失及技术泄密的风险,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

(1)选择好培训时机。

培训后人员的流失常常使企业对培训产生疑惑,其实培训投资如同其他投资一样,既有丰厚的收益诱惑,也必然伴随着巨大风险的可能:

受训人员的离去常常使得企业的培训投资成本无法收回,给企业造成巨大的、长远的损失。

劳动法规定: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也就是说,只要是在试用期内,劳动者无论什么原因、什么情况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要求,用人单位不能以任何理由进行阻止。

这就提醒企业,对在试用期内的员工除进行新员工的引导培训外,不要做过多的深层培训,这是因为在试用期内企业与员工双方还了解不深,在信息不全面条件下的决策常常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风险。

(2)签订培训合同。

J公司与员工何某于2001年6月23日签订《劳动合同书》,期限为1年。

合同中约定,双方签订的培训协议作为《劳动合同书》的补充附件,与《劳动合同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2002年4月8日,J公司与何某签订《出国培训协议》,由公司出资,选派何某去美国培训,培训期限为2002年4月15日至2002年7月15日。

协议约定了服务期限和违约赔偿方式。

2002年7月15日后,公司才根据项目建设调整情况,延长何某在美国的培训期限,直至2002年12月23日。

但培训后不久,何某提出辞职申请。

上述案例中,J公司完全可以根据出国培训协议,向劳动部门提出仲裁申请,要求何某赔偿出国培训的费用,这也是企业规避培训风险的常用做法。

培训合同对培训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作了规定,当员工出现违反合同规定的行为时,企业可依据合同保障自己的权益。

对于一些培训面较广、时间不长的培训,可采取企业发布有关规定的办法来明确受训人员的义务和责任。

为了避免劳动者侵犯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在有关法律规定中,允许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商业秘密的条款,即竞业避止条款。

劳动部也在有关文件中规定:

用人单位可以和掌握商业秘密的员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职工在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后的一定期限内(不超过三年),不得到生产同类产品或经营相同业务且有竞争关系的其他单位就职,但用人单位应当给予员工一定数额的经济补偿。

企业要注意的是,拟订对等条款,一定要慎之又慎,并且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否则将使自己处于劣势地位。

H公司的出国培训协议

甲方:

乙方:

(出国培训人员)

根据工作需要,为了培养人才,甲方派乙方赴参加培训,期限为个月(自出国之日算起)。

乙方出境时间为,培训项目名称。

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现就甲方派乙方出国培训事宜,达成如下协议,双方自愿遵守。

一、甲方承担乙方出国培训所需的培训费、差旅费及按国家规定的生活补贴费用,并负责为乙方办理有关出国手续。

二、乙方出国培训期间的工资、津贴等福利由甲方继续发放。

三、乙方在出国期间应认真学习,完成所规定的培训项目的全部内容。

学习期间不得从事有损甲方利益和安全的活动,保守企业机密,不从事与培训项目无关的劳务性活动。

四、培训结束,乙方保证按期返回甲方工作,未经甲方批准,不得擅自更改培训项目内容和培训期限。

五、培训后,乙方应在甲方安心认真工作,服务满三年以上。

六、培训后乙方在甲方服务未满三年而离开甲方,需向甲方赔偿甲方按本协议第一、第二条所支付的全部费用和待遇,并按劳动合同规定承担违约金。

七、若乙方所培训项目或从事工作涉密,乙方应根据有关保密规定承担保密义务。

八、本协议属甲、乙双方所签劳动合同的附件,与劳动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九、本协议一式四份,甲、乙双方及乙方所在部门各执一份,存档一份。

本协议自签订之日起生效。

甲方(公章)

代理人:

签订日期:

乙方:

签订日期:

(3)相应制度作保证。

规章制度是企业的行为准则。

只有制定并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企业的生产和运作才能步入良性循环。

对待培训亦是如此,健全的规章制度能更有效地防止培训的风险。

●完善人才档案制度。

人才档案制度的内容设计要具有动态性,如月工作汇报、季度工作小结、半年工作总结、年度考核和民主评论等项目,还有培养目标、培养方法、进展情况等,使人才档案真正为选择、使用人才提供全面可靠的依据。

●建立严格的人才选拔、聘用和考核制度。

这样,可以使企业在选拔与使用人才时有了较系统和较客观的依据。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实际情况,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对真正的人才和学有所长的专门人员实施有效的激励。

一个有事业心的人,是能够理解企业的能力和困难的,只要激励有效,同样是能留住人才的,同时也能激励其他人员不断学习,努力提高。

●建立科学的员工绩效评估机制。

把员工对企业的贡献与待遇公平合理地联系起来,让员工既能看到自己的待遇,又能看到自己对企业的贡献,从而可以有效地减少员工因为横向比较感到待遇不公的现象发生。

(4)企业文化作支撑。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能调动全体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企业得以长足发展。

在现代社会,企业文化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就培训来说,优秀企业文化的价值观经营哲学作为企业的灵魂,不仅决定着整个企业的发展走向,而且也指弓L着企业培训的方向。

在优秀的企业文化引导下,员工通过接受培训,不仅丰富了知识,提高了技能,还实现了人生价值,这能够极大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忠诚感和归属感。

通过培训,员工的工作技能、精神面貌、服务意识等都能得到提高,成为“知识型工作者”,能够让顾客感到满意和放心,使客户愿意与企业建立长期的业务往来和合作关系,从而使企业的产品得到大众信任,企业品牌成为大众心目中的名牌。

更重要的是,在培训中,员工不断了解企业的价值观和使命,明晰企业的经营理念和规章制度,在工作中自觉地以企业经营理念为指导,模范地遵守企业的各项制度,加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企业的规章制度内化为员工的自觉行

为,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3.培训收益风险的防范

对于收益风险的防范,可以在培训投资前做科学的决策分析也有利于风险的防范。

目前,较为有效的方法有投资回收期法和净现值法。

在下一节,我们将给出一个更为一般的分析框架。

培训投资回收期是评价培训项目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培训投资回收期(年)=培训投资额÷员工培训后每年创造收益值

这里的员工培训后年创造收益值可用两种方法进行估计,一种是根据员工培训后的工作绩效平均值减去培训前工作绩效平均值进行估计;另一种是用下列公式进行估算:

根据以上数据可以列出两种方案的投资回收期:

甲方案投资回收期=30000÷10000=3(年)

乙方案投资回收期=3+9000÷(32000-21000)=3.8(年)

从计算结果来看,甲方案回收期短,是较优方案。

另一种方法为净现值法。

由于企业培训投资与未来收益不是同一时点,根据货币的时间价值观念,这两项金额应统一在同一时点上才能比较。

如果净现值是正数,说明该方案的投资报酬大于投资成本,该方案是可行的;若净现值是负数,说明该方案的投资报酬小于投资成本,那么这项投资方案是不可行的。

仍以上个企业的培训方案为例,假设企业的年利润率为12%,以净现值法计算结果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甲方案净现值=374>O,是可行的;乙方案净现值=-6558.4<0.是不可行的。

第三节培训的经济学分析

一、一般理论模型分析

对企业培训活动进行理论分析,主要回答的问题包括:

企业有多少资源应配置到员工培训中、培训数量规模如何确定、员工培训投资的收益率多大、培训费用负担问题等等。

这些问题有些我们在前面也有所涉及,有些将在本节中来阐述,剩下的我们将在培训效益评估中来讲。

为了分析的方便,我们接受贝克尔的竞争性市场假设,即假设劳动要素和产品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

那么对特定时期内雇用工人的单个厂商而言,如果没有在职培训,对该厂商而言,工资率是既定的,而且不取决于企业的行为。

那么,当边际产品等于工资,即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支出时,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就实现了均衡,即MP=W,这里W等于工资或支出,MP等于边际产品或边际收益。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不会十分关心现在劳动条件与未来劳动条件之间的关系,因为工人只在某个特定时期内被雇用,未来的W与MP并不取决于一个企业当前的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生产经营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