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法律知识考试试题库含答案事业单位考试公务员考试.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701613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7.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法律知识考试试题库含答案事业单位考试公务员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最新法律知识考试试题库含答案事业单位考试公务员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最新法律知识考试试题库含答案事业单位考试公务员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最新法律知识考试试题库含答案事业单位考试公务员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最新法律知识考试试题库含答案事业单位考试公务员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法律知识考试试题库含答案事业单位考试公务员考试.docx

《最新法律知识考试试题库含答案事业单位考试公务员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法律知识考试试题库含答案事业单位考试公务员考试.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法律知识考试试题库含答案事业单位考试公务员考试.docx

最新法律知识考试试题库含答案事业单位考试公务员考试

2013年最新-法律知识考试试题库(含答案)-事业单位考试-公务员考试

《邓小平法制理论与依法治国》部分

一、的判断题

1.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

2.邓小平同志一再强调:

"法治是我们的目标"。

3.我们的民主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领导的人民民主制度。

4.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5.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6.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

7.民主法制代替个人专断行政是现代化在政治领域的界碑。

8.人民政协是国家立法组织。

9.邓小平提出了中央立法与地方立法并举的战略。

10.维护宪法、的法律尊严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1.立法工作要坚持把调整政治活动的法律作为立法的重点。

12.改革最终能否成功决定于经济体制改革。

13.遏制腐败,监督是关键。

14.坚持依法治国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15.依法治国作为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伴随农业文明的兴起而出现的。

16.社会主义法治的最基本价值原则是发展。

17.法律是具有内在联系、的协调统一的有机体。

18.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发展生产力。

19.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

20.我国有权制定法律的是中共中央。

21.配套法律是指有一个法律颁布以后,还需要一个或一些与之相关的法律的颁布,才能具体实施。

22.实施细则是指一个法律颁布以后,为了便于实施和具体操作,由国家行政机关和地方权力机关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对此作出详细规定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

23.我国数量最大的法律渊源是法律。

24.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首先应当考虑的因素是立法权统一。

25.体现和维护人民民主就必须树立法律的权威。

26.党的政策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和社会矛盾的调节器。

27.法治的特征植根于民主政治的一般原则。

28.法治的核心部分是针对国家权力本身,要求权利监督与制约。

29.程序公正是指法院正确地依据法律规定的具体次序、的方式和手续来处理案件。

30.市场经济是自主性的经济,即承认和尊重市场主体的意志自主性。

31.市场经济要求统一开放的国内市场,也要求市场国际化。

32.法制是法治的基础和精髓。

33.改革党的领导体制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办事的统一。

34.精神文明分为思想道德方面和教育科学文化方面。

35.精神文明是指为了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在精神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文明成果。

36.社会主义法制的唯一要求是:

违法必究。

二、的选择题

1.社会主义本质规定和必然要求是(A)。

A.民主法制B.无产阶级专政C.中国共产党的领导D.政治协商制度

2.发展民主政治,健全(C)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历史命运与前途。

A.政策B.习惯C.法制D.伦理

3.社会主义法制的根本出发点是确认和保障(C)

A.中国共产党领导B.公民义务履行C.人民的民主权利D.改革开放

4.社会主义法制要求的核心是(D)。

A.制定法律B.公正审判C.强化仲裁的作用D.严格依法办事

5.加强法制重点是进行(C)。

A.制裁B.挽救C.教育D.改造

6.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以(A)为突破口。

A.精简机构B.高薪养廉C.强化监督D.重视服务

7.市场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在于它的经济秩序是通过(B)来形成和维持的。

A.法制B.法治C.民主D.道德

8.只有在(C)条件下,才产生了对法治的社会需求。

A.商品经济B.自然经济C.市场经济D.计划经济

9.在法治国家中,法律要实现其社会功能就要首先形成独立合理的(B)。

A.主体设计B.运行机制C.社会保障D.宏观调控

10.军事法规的制定机关是(C)。

A.全国人大B.国务院C.中央军委D.国防部

11.树立法律的权威就必须首先树立(A)的权威。

A.宪法B.法律C.行政法规D.部门规章

12.法治的功能在于(D)。

A.强化统治基础B.发展国民经济C.建设精神文明D.保障公民的自由权利

13.我国国家的权力属于(B)。

A.公民B.人民C.国家主席D.全国人大

14.市场的法律原型是(B)。

A.物权凭证B.契约C.侵权D.亲权

15.市场经济的命脉是(D)。

A.政治统一B.市场统一C.社会保障完善D.竞争

16.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A)

A.中国共产党B.政治协商会议C.全国人大D.人民

17.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是(B)。

A.社会主义法制B.社会主义民主C.人民民主专政D.无产阶级专政

18.党的政策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C)

A.守法上B.执法上C.立法上D.法律监督上

19.社会主义制度是(ABCD)等方面构成的统一体。

A.经济B.政治C.法律D.文化

20.党的十三大提出:

社会主义应当有(ABC)

A.高度的民主B.完备的法制C.安定的社会环境D.不断增长的经济

2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ABCD)

A.解放生产力B.发展生产力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D.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22.法律队伍建设要求法律工作者有较高的(CD)。

A.经济素质B.道德素质C.政治素质D.法律业务素质

23.按照国家权力运作形态,国家可以分为(AB)。

A.人治国家B.法治国家C.民主国家D.独裁国家

24.自治法规分为(CD)。

A.法律B.行政规章C.自治条例D.单行条例

25.司法公正包括(AB)。

A.实体公正B.程序公正C.证据公正D.立法公正

26.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是(BD)。

A.公民委员会B.居民委员会C.乡民委员会D.村民委员会

27.法律对市场经济的保障作用体现在(AB)。

A.利益保障B.秩序保障C.义务保障D.社会保障

28.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要以培育(ABCD)的公民为目标。

A.有理想B.有道德C.有文化D.有纪律

29.我国占统治地位的道德分为(CD)。

A.资产阶级道德B.地主阶级道德C.社会主义道德D.共产主义道德

30.我国要发展面向(ABC)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A.现代化B.世界C.未来D.传统

31.法律与党的政策的区别在于:

(ABCD)。

A.制定的机关和程序B.实施的方式和手段C.表现形式与基本要求

D.调整社会关系的范围和对人的效力

32.法律是(ABC)的党的政策。

A.定型化B.规范化C.条文化D.教条化

33.党的政策可以分为:

(ABD)。

A.总政策B.基本政策C.分政策D.具体政策

34.党的领导包括:

(ABC)。

A.政治领导B.思想领导C.组织领导D.经济领导

35.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关系处理上坚持(ABCD)的方针。

A.长期共存B.互相监督C.肝胆相照D.荣辱与共

36.法律权威的特征包括:

(ABCD)。

A.法律的至高无上性B.普遍实施性C.本源性D.崇高威望性

37.建立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要考虑的因素有:

(ABCD)

A.层次分明B.体系完整C.结构合理D.规范协调

《中国刑事法律制度》部分

一、的判断题

1.行政法的重心是控制和规范行政权,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2.行政主体必须是行政职权的享有者。

3.我国已制定出统一完整的实体行政法典。

4.作为行政法律关系调节器的行政法律规范具有很强的稳定性。

5.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具有同等效力。

6.部门规章只能由国务院各组成部门制定。

7.依法行政原则和合理行政原则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8.有关犯罪和刑罚的事项也可以由法律授权行政机关作出规定。

9.行政法律关系是指经过行政法规所调整,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政关系。

10.行政主体必须是行政责任的承担者。

11.所有的行政机关都能成为行政主体。

12.行政机关在所有场合都以行政主体的身份出现。

13.并非所有成为行政主体的组织都是行政机关。

14.行政主体就是行政法律关系主体。

15.国务院直属机构和办事机构由国务院根据工作需要和精简的原则设立,并经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批准。

16.公务员在上班期间的行为是公务行为。

17.公安干警在下班期间制止犯罪的行为是公务行为。

18.内部行政行为可以适用行政复议,但不得提起行政诉讼。

19.并非所有的行政行为都有强制执行的效力。

20.行政立法是国家机关制定有关行政管理方面规范性文件的行为。

21.听证由行政机关指定的本案调查人员主持。

22.法律可以设定各种处罚。

23.公民、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所给予的行政处罚,享有陈述权、的申辩权。

24.行为人具有责任能力是行政处罚的法定条件之一。

25.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有权撤销同级人民政府的抽象行政行为。

26.行政机关无权撤销自己作出的行政行为。

27.罚款主要适用于以牟取非法经济利益为目的的行政违法行为。

28.刑事拘留是公安机关限制违反治安管理秩序的行为人短期人身自由的一种处罚。

29.除法律、的行政法规外,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处罚。

30.法律、的法规授权的组织必须具有管理公共事务的职能。

31.行为人违反规章以下的其他规范性文件规定的行为不应属于违法行为。

32.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

33.违法行为在三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34.如当事人有申辩行为,行政机关可因其认错态度而加重处罚。

35.行政处罚适用简易程序时可对违法行为当场进行处罚。

36.在行政处罚的调查阶段,调查或检查时的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

37.对情节复杂或者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重的行政处罚的,行政机关的负责人应当集体讨论决定。

38.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当场收缴罚款的,必须向当事人出具县级以上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

39.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40.执行罚在程序上必须预先告诫。

41.行政机关采取行政强制措施,必须有法律、的法规的明确授权,并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实施。

42.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目的在于预防、的制止或控制危害社会的行为产生。

43.即时强制一般都是在紧急情况下采取的。

44.行政复议既审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又审查行政行为的合理性。

45.凡是侵犯公民、的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具体行政行为,均属于行政复议的受理范围。

46.行政相对人对规章以下的规定不服,可就该规定单独申请行政复议。

47.对国务院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不服,不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48.公民、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三个月内提起行政复议申请。

49.对实行垂直领导的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复议。

50.对政府工作部门的派出机构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只能向设立该机构的部门申请复议。

51.具体行政行为发生地的县级地方政府应当将不属自己管辖的复议申请,转送有关行政复议机关,并告知当事人。

52.行政复议机关接到复议申请后,应当在5日内进行受理与否的审查。

53.在行政复议期间,申请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具体行政行为可以停止执行。

54.行政复议申请人已就申请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向人民法院起诉并且已被受理的,复议机关不予受理。

55.行政复议原则上采取书面审理。

56.申请人在申请行政复议时不可以同时提起行政赔偿请求。

57.行政复议中涉及行政赔偿的问题可以调解。

58.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7日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59.法律规定复议决定为最终裁决的,行政复议决定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

60.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行政机关不可成为行政诉讼的被告。

61.行政诉讼必须是在法律、的法规规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62.凡是可以提起行政复议的行为均可提起行政诉讼。

63.行政诉讼中的被告是实施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国家公务员。

64.如果行政机关所设的派出机构行使行政职权所为的行为被诉时,应当以该行政机关为被告。

65.谁主张、的谁举证是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原则,行政诉讼也不例外。

66.行政诉讼被告负举证责任,但不排除对某些事项应当由原告提供证据。

67.被告行政机关委托的律师可以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

68.复议机关在复议过程中收集的和补充的证据,不能作为人民法院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根据。

69.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是指对诉讼中任何问题均不得进行调解。

70.维持判决意味着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确认。

71.对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行政机关也可以在诉讼过程中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执行。

72.对于申请执行的具体行政行为,人民法院应当进行合法性审查。

73.赔偿义务机关赔偿损失后可行使追偿权。

74.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10年。

75.赔偿请求人获得的赔偿金不用缴纳任何税费。

76.国家赔偿以支付赔偿金为主要方式。

77.行政立法行为实质上属于抽象行政行为。

78.行政机关以书面决定的方式拒绝发许可证的行为是一种不作为的行为。

79.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80.地方性法规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案件。

81.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法院判决的可对该行政机关按日处50元至100元的罚款。

82.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收诉讼费用。

83.行政诉讼费用由原、的被告双方分担。

84.行政复议机关履行行政复议职责,应当遵循合法、的公正、的公开、的及时、的便民的原则。

85.行政行为的撤销是因行政机关的过错引起,并给行政相对人造成损害的,则行政机关应负赔偿责任。

86.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处罚。

87.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88.违法行为一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89.行政机关采取先行登记保存措施的,应当在7日内作出处理决定。

90.不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不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91.违反法定程序是人民法院判决撤销具体行政行为的标准之一。

92.行政行为的约束力只是针对行政相对人的。

二选择题

1.国家职务关系的保障,意味着国家对公务员违反职业纪律和职务要求的行为的惩戒。

以下不属于国家职务关系保护的选项有哪些?

(C)

A.行政机关对公务员记大过的行政处分B.行政机关要求公务员承担部分赔偿费用

C.公务员因退休而与行政机关解除职务关系

D.公务员因在执行职务中暴力殴打致人伤害而被判处刑罚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规定,工程设施建设严重影响防洪,逾期不拆除的,水利行政主管部门强行拆除,所需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行政机关的这种做法属于下列哪个选项的行为?

(C)

A.行政处罚B.行政收费C.代执行D.直接强制

3.税务机关依法强制行政相对方缴纳滞纳金的行为是(B)

A.行政处罚B.执行罚C.行政处分D.行政裁定

4.行政处罚是针对公民、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何种行为的处理?

(B)

A.违反民事法律规范B.违反行政法律规范C.违反刑事法律规范D.违反一切法律规范

5.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B)

A.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的行政拘留B.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的罚款

C.不得给予一次行政拘留,一次罚款D.不得给予一次警告,同时吊销许可证

6.我国行政处罚法对当事人权利的保护表现在:

(A)

A.赋予相对人处罚决定过程中的陈述、的申辩权

B.没有规定相对人对处罚不服可以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C.规定相对人对违法的行政处罚决定可以不予执行

D.没有规定相对人对行政处罚给予造成的损害可以请求国家赔偿

7.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可以设定警告或者一定数额的罚款,罚款的限额如何确定:

(C)

A.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规定B.由国务院规定

C.由省、的自治区、的直辖市人大常委会规定D.由省、的自治区、的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8.对偷、的漏关税尚未构成犯罪的,由何机关给予处罚:

(A)

A.海关B.税务机关C.财政机关D.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9.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由于非生理缺陷的原因而违反治安管理的,(C)

A.可以处罚B.不可处罚C.应当处罚D.不应处罚

10.下列关于行政处罚听证程序的表述,正确的是哪项?

(D)

A.听证程序由行政机关决定是否启动,与当事人无关

B.当事人承担行政机关举行听证的费用

C.听证由行政机关指定的本案调查人员主持

D.可适用于吊销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

11.法律、的法规未规定行政复议是提起行政诉讼的必经程序的,公民、的法人或其他组织既申请行政复议,又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如何处理?

(C)

A.由复议机关先行处理,因为先复议后诉讼是复议与诉讼关系的一般原则

B.由法院处理,因为复议与诉讼之间的关系遵循的是司法最终裁决原则

C.按照管辖的先占原则处理,由最先收到诉状的机关管辖

D.应当由复议机关与法院双方协商解决

12.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告知公民、的法人或其他组织诉权或起诉期限的,应如何处理?

(A)

A.起诉期限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诉权或者起诉期限之日起计算,但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2年

B.起诉期限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计算,但从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5年

C.起诉期限从具体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计算,但应延长至5年

D.如果已过3个月的诉讼时效,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不予受理,因为诉讼时效已过,将引起诉权丧失的后果

13.下列关于行政诉讼中的调解问题的表述中哪个是正确的:

(B)

A.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是指人民法院不得以调解的方式审理行政案件

B.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是指人民法院不得以调解的方式结案

C.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是指对诉讼中任何问题均不得进行调解

D.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是指对涉及民事争议同样不可调解

14.关于被告在行政诉讼中改变所作具体行政行为问题,下列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B)

A.被告行政机关在诉讼期间不得改变其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

B.被告行政机关在行政诉讼中可以改变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但其改变要取得原告的同意

C.被告在一审期间可以改变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但在二审期间不得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

D.被告在诉讼中改变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已满足了原告的诉讼请求,原告不撤诉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终结诉讼

15.行政法律关系中不可缺少的一方主体是(C)

A.行政机关B.行政相对方C.行政主体D.授权组织

16.下列各项中的何项不属于行政权相对于其他国家权而所具有的特点(B)

A.主动性B.优益性C.广泛性D.自由裁量性

17.行政职务关系(公务员法律关系)属于(B)

A.内部行政法律关系B.外部行政法律关系C.劳动法律关系D.监督行政法律关系

18.行政行为的不可变更力是指行政行为具有(B)

A.公定力B.确定力C.拘束力D.执行力

19.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立法与其他抽象行政行为划分标准的是(C)

A.以抽象行政行为的制定依据、的内容和目的为标准B.以抽象行政行为的权力来源为标准

C.以抽象行政行为的规范程度和效力等级为标准D.以抽象行政行为的制定主体为标准

20.行政复议机关在下列哪种情形下应当撤销或变更具体行政行为(D)

A.具体行政行为程序不足B.具体行政行为不当

B.C.具体行政行为不公正、的不合理D.具体行政行为明显不当

21.根据《行政诉讼法》关于级别管辖的规定,其基本精神是要把大多数案件交由(D)

A.最高人民法院管辖B.高级人民法院管辖C.中级人民法院管辖D.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22.行政诉讼中由被告负举证责任,这一规定的理论基础是行政机关在做出具体行政行为时应当(B)

A.先裁决,后取证B.先取证,后裁决C.边裁决,边取证

D.裁决与取证在行政执法过程中没有必然的联系,只是在行政诉讼过程中才有程序的价值

23.下列何种行为被认为从来就不具有法律效力(B)

A.被废止的行政行为B.无效的行政行为C.被撤销的行政行为D.被解除的行政行为

24.经国务院批准、的由国务院主管部门发布的法律规范文件属于(A)

A.行政法规B.法律C.部门规章D.其他规范性文件

25.下列人员中不属于国务院组成人员的是(D)

A.国务院秘书长B.审计长C.各部部长D.各直属机构的正职行政首长

2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地方人民政府设立的派出机关的是(D)

A.行政公署B.街道办事处C.区公所D.居民委员会

27.行政法的核心是规范(C)

A.行政机关B.行政相对方C.行政权D.行政行为

28.行政程序就是(D)

A.司法机关审查行政行为时所遵循的程序

B.行政相对方在配合行政行为过程中所遵循的程序

C.立法机关在制定行政法律文件过程中所遵循的程序

D.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行为过程中所遵循的程序

29.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D)

A.行政机关的违法行政,由行政机关自身承担行政责任

B.公务员的违法行政,由其所属行政机关承担行政责任

C.被授权组织的违法行政,由该组织承担行政责任

D.被委托组织的违法行政,由该组织承担行政责任

30.行政复议的当事人不包括下列各项中的(D)

A.申请人B.被申请人C.复议机关D.第三人

31.行政诉讼俗称"民告官"诉讼,而此处所谓"民"的正确理解是(D)

A.公民B.农民C.老百姓D.公民、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32.对于具有共同原告资格的人,法院在通知其参加诉讼后,其仍不愿参加诉讼,法院(B)

A.强行追加为共同原告B.不能强行追加为共同原告

C.可以强行追加为共同原告D.视情况不同而决定是否强行追加为共同原告

33.决定行政职权具有不可抛弃性的因素是(B)

A.行政主体享有自由裁量权B.行政主体的职权与职责的双重性

C.行政权的单方性与强制性D.行政权的优益性

34.下列何项不是行政处分(A)

A.降职B.降级C.警告D.撤职

35.下列何项属于行政行为效力自终止之日起向后失去法律效力,但不溯及行政行为已发生过的效力作用(C)

A.行政行为的无效B.行政行为的撤销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