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01011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99.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docx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docx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产业结构的演进及其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

林锦凤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的迅猛增长,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空间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

在此背景下,文章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的演变轨迹的考察,对其三大产业发展演变过程进行阶段划分和动因分析,从宏观角度,揭示了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的调整对该地区城市化的影响以及两者间的相互作用。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演进;城市化

改革开放三十年,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与产业经济的发展都走在全国的前列,成为了我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

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演进历程的总结,并且回顾在这过程中珠三角城市化的发展,分析产业结构演变对地区城市化的影响以及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并指出在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有益于珠三角未来的产业调整方向以及城市化的发展,对珠江三角洲未来空间发展的战略规划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1.珠江三角洲的范围

1994年广东省政府界定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主要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和惠州市的惠城、惠阳、惠东、博罗、肇庆的端州区、鼎湖区、高要、四会,面积为41596平方公里,这也就是常说的“小珠三角”。

在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后,不少的学者都逐步认为,作为特别行政区的香港和澳门,从地理位置来看,应该是珠江三角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不能把香港和澳门排除在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之外,而应该把香港和澳门融入珠江三角洲,这样包含了香港和澳门的珠江三角洲的土地面积为42695平方公里,这就是“大珠三角”。

本文章中所研究的就是包括香港澳门在内的“大珠三角”。

2.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的演进

2.1改革开放前珠江三角洲的产业形态

珠三角位于广东中南部,大部分地区处于北回归线以南,是我国最大的南亚热带平原。

这里热量充足,雨量充沛,水热同期,农作物可全年生长。

加之河网密布,水运方便,灌溉水源充足,使三角洲具有突出的农业资源优势。

改革开放之前,珠三角的都是以第一产业发展为主,并曾以“桑基鱼塘”的农业生产模式而闻名。

2.2改革开放后珠三角产业发展

2.2.1库兹涅茨关于产业结构变化的研究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在继承克拉克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对产业结构的变化作了深入的研究,他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从三次产业GDP结构的变动看,在工业起点时,第一产业的比重较高,第二产业比重低,以商业、服务业为基础的第三产业比重较高,随着工业化的推进,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迅速上升,而第三产业的比重只是缓慢提高。

当第一产业比重降低到20%以下,第二产业上升到高于第三产业而在GDP结构中占最大比重时,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当第一产业的比重再降低到10%左右,第二产业的比重上升到最高水平,转为相对稳定并有所下降时,工业化就到了后期阶段阶段。

[1]

根据库兹涅茨的研究理论,以及珠三角从改革开放至今(1978——2005年)三大产业的GDP结构变动,笔者将这一过程中珠三角的产业演变划分为三个阶段。

表11978年——2005年珠三角三大产业的GDP结构演变

年份

1980

1985

1990

1991

1995

2000

2001

2005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249.65

577.38

872.18

923.42

3899.69

7378.58

8363.94

18059

第一产业

33.23

29.77

18.83

17.73

11.08

8.81

7.26

3.02

第二产业

41.07

39.8

45.39

46.12

50.17

49.57

50.09

50.97

第三产业

25.69

30.43

35.78

36.15

38.75

41.62

42.65

46.01

划分阶段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资料来源:

《广东统计年鉴1980—2005》

2.2.2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产业的发展

2.2.2.1珠三角工业化的初步发展阶段(1978——1990年)

这一时期为改革开放的初期,珠三角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一方面,由于1978年广东广大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不仅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更使得大批的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转移到其他产业的生产,为珠三角的工业化道路奠定了基础。

另一方面,珠三角充分利用中央给予的特殊优惠政策,发挥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大力引进外资,积极参与国际分工。

随着对外开放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日渐提高,其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图1)。

整体来看,珠三角的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持续快速下降,从1979年的34.5%下降到1990年的18.3%,年均下降近1.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则持续增长,在这10年期间,从40.1%增长到45.39%;与第一产业相比,第三产业则呈反方向变化,显示出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比重从1979年的25.4%上升到1990年的35.78%,年均增长近1个百分点。

图11979—1990年珠江三角洲三大产业的演变

从珠三角内部来看,改革开放初期,国家设立了深圳与珠海两个经济特区,在经济特区快速发展的同时,以东莞、顺德、南海、中山等为代表的一批中小城市迅速崛起,这一时期珠三角的区域经济总体上趋于均衡发展态势。

同一时期,香港制造业的低生产成本优势已逐渐丧失,制造业进行产业转移的客观要求愈益迫切,而此时的珠三角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开放地域范围不断扩大,不仅拥有丰富廉价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而且投资环境大大改善。

在此背景下,大量中小型的香港制造企业将劳动密集型生产或工序大规模迁入珠三角,香港与珠三角“前店后厂”发展模式即在此阶段形成。

改革开放的最初十年期间(1979—1990年),珠三角的三次产业结构不断提升,二、三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之和增长迅猛,而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则下降明显,从产业结构演变理论来看,符合现代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从这一阶段珠三角的三大产业比值也可以表明珠三角经济大体上完成了由农业向工业化初级阶段的演进,第三产业趋向活跃。

2.2.2.2珠三角工业化的中期阶段(1991——2000年)

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三角的产业结构充分反映了产业进化的一般规律,即第一产业产值比重迅速下降,第三产业比值比重明显上升;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的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则经历了从显著上升到缓慢回落的过程。

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由1991年的17.73:

46.12:

36.15演变到1995年的11.08:

50.17:

38.75,再到2000年的8.81:

49.57:

41.62(如图2)。

 

图21991——2000年珠江三角洲三大产业的演变

从三次产业内部构成看,长期以来被称为鱼米之乡的珠三角第一产业,已由单一农业转向种养与加工相结合,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大农业经济,在农村总产值中,林牧副渔所占比重都相应提高,名优水果、蔬菜、花卉生产大幅增长。

1996年,农业商品率达79.8%,比全省高出近7个百分点。

[3]农业产业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农业产值比重下降,工业、建筑业、交通和商饮业等非农业的比重迅速上升。

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非农产业的迅速发展,推动着珠三角地区城乡一体化进程。

第二产业中,传统工业正逐步让位于新兴工业,电气、机械、电子、纺织、食品、化纤、精细化工等已成为珠三角的支柱行业。

以家电为龙头产品的轻工业体系以及以“三资”、“三来一补”企业为特色的外向型工业体系,构成了珠江三角洲轻型化和外向型的工业格局。

1991年,珠江三角洲轻工业总产值1272.1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70.1%,1996年更达到74.2%。

深圳、珠海、中山、东莞、惠州5个城市“三资”企业工业产值已占其全部工业产值的50%以上。

[4]第三产业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和农业劳动力的转移迅速兴起。

交通运输、邮电通信、金融保险、信息咨询、技术开发、房地产商贸餐饮和旅游等行业也迅速崛起,第三产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

1996年,广东省的第三产业增加值中,69%是在珠三角实现的,珠三角成为全省的信息、金融、贸易及科技发展的中心。

2.2.2.3珠三角工业化的后期阶段(2000年至今)

从2000年到2005年,珠三角第一产业的比重从8.81%降到3.02%;第二产业有所增长,但速度趋于平稳缓慢,2005年达到了50.97%;第三产业持续快速增长,从2000年的41.62%增长至2005年的46.01%。

[5]根据珠三角自2000年至2005年的产业结构变化趋势来看,未来珠三角产业结构演进的方向应该是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将未来的一段时期内将继续小幅上升,但总的趋势将是“先升后降”,在重化工业化完成后,其比重将呈现下降趋势;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将继续一直下降;第三产业比重将稳中攀升,并且提升的空间大。

在这一阶段,珠三角的工业化进程已经走在全国的前面,2002-2006年这4年间,全国人均GDP提高883美元。

珠三角与全国比较,4年间人均GDP提高3035美元,是全国的3.4倍。

2006年,珠三角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高于全国6.5个百分点[6]。

如果说全国产业结构仍处于工业化中期,那么珠三角则处于工业化后期。

在第三产业,珠三角与香港“前店后厂”的依存关系更加巩固。

一方面,珠三角承接香港的产业转移,做强做大工业,并利用香港与国际市场接轨的便利条件,扩大进出口;另一方面,香港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强化货物运输、转口贸易和旅游业,为珠三角工业提供产前、产后服务。

2000-2006年,香港工业生产指数下降16%,虽然工业生产减少,而依靠服务业扩张,使本地生产总值从13148亿港元增加到14723亿港元[7]。

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角度看,香港的服务业发挥了独特优势,弥补了珠三角的不足;珠三角的工业高速增长,也支撑了香港的服务业。

这种区域分工,也令珠三角工业走强而服务业积弱,香港“去工业化”而服务业兴盛。

由于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珠三角走的都是粗放型的劳动资金密集型工业道路,并且以轻工业为主,因此造成了珠三角严重的重轻工业发展不平衡(见表2)再加上珠三角一直发展的是低附加值的加工制造业,产品的科技含量过低。

近年来,珠三角的廉价劳动力与土地资源优势也逐渐在消失,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在这一时期,珠三角迫切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的问题。

表21989—1995珠江三角洲轻重工业结构

年份

1989年

1991年

1993年

1997年

轻工业

重工业

71.3

72.1

68.9

70.3

29.7

27.9

31.1

29.7

资料来源:

《1995年广东统计年鉴》

珠三角要自2002年以来,为化解“煤电油运”紧张对经济的制约问题,珠三角加大投入,改造扩建广石化,新增惠州大亚湾炼油和一批发电项目,港口、高速公路和铁路建设也带动了钢铁、水泥行业的发展;利用信息化来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使电子工业迅速扩张,如华为、腾讯等电子信息企业打出自主品牌,拓展了发展空间。

三是发展装备制造业,汽车生产已成为新的增长点,本田、丰田等企业带动的产业链正在延伸。

这些行业的崛起,提升了珠三角的工业布局,出现产业重工化的新趋势。

从2002年到2006年,重工业增加值由1856亿元,增加到6140亿元;而轻工业增加值则从1854亿元,增加到4023亿元。

轻重工业比例由50:

50转化为39.6:

60.4,4年间重工业比重上升了10.4个百分点。

分行业增加值看,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由50.49亿元,增加到415.51亿元;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由160.57亿元,增加到576.76亿元;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由377.01亿元,增加到1157.51亿元;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由863.03亿元,增加到2458.32亿元。

形成了电子信息、电气机械及器材、发电、化学原料、交通运输设备、石油开采与加工等重工支柱产业,使产业链条延伸、衔接和配套,关联度得到了提高。

[8]

近几年珠三角虽一直致力于产业的优化升级,但产业调整升级并不可能在短短几年内可以完成。

从本世纪开始一直到未来的一段时期内,珠三角都面临着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的艰巨任务,在保证第一产业稳定增长的同时,大力推进二、三产业的发展,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大幅增长。

3.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发展

3.1城市化的定义与相关理论

城市化,又称城镇化或都市化,关于其概念至今还没有一个完整统一的解释,各个学科领域都普遍接受的定义是:

城市化就是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或是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

[9]城市化属于一种世界性的社会经济现象,是乡村分散的人口、劳动力和非农业经济活动不断进行空间上的聚集而逐渐转化为城市的经济要素。

其内涵包括质和量两方面:

一是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的过程,即城市化的数量过程。

另一方面是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等城市文明在农村的地域扩散过程,即城市化的质量过程。

[10]

3.2产业发展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城市化的实质是由生产力变革引起的人口和其他经济要素从农村向城市转变的过程,它表现在生产方式上,就是产业结构的大规模调整,即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转移。

因此,就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关系而言,可以表述为:

产业结构的变动体现为城市化的变动。

城市化的发生与发展离不开三大力量的推动与吸引:

农业的发展,工业化和第三产业的崛起。

城市化的发展首先来自于农业的发展,农业是城市化发生的主要推动力。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就会产生农业剩余,农业的剩余既包括产品的剩余也包括劳动力和资本的剩余;农业发展,才能不断地向非农产业贡献各种农产品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城市的其他产业才能获得发展。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城市第二产业的发展,必然会导致人口向城市聚集,伴随着人口的聚集、产业的空间转移与产业的结构转换,城市化获得快速的发展。

工业化带来了城市规模的扩张和城市数目的增多,即城市化在量上的扩张;第三产业的发展则是促进了城市化软硬设施的完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即城市化在质上的进步,使城市化进入了更高的层次。

因此可以说,城市化是伴随着产业的发展而大力发展的。

3.3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外资的大量注入、外来劳动力的涌入,经济与人口空前规模的集聚和扩散,珠三角的产业结构发生大的转变,城市化在产业结构变动影响之下发生着重大的改变。

3.3.1城镇体系逐步完整,城市的数量增多,城市的空间在扩大

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珠三角地区仅有广州、佛山、江门、惠州、肇庆5个城市和32个建制镇。

其中,除广州是超过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外,没有一个人口超过20万的中等城市。

城镇体系很不完整。

随着整个珠三角地区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现今珠三角地区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100多座城镇,是全国城镇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

从小珠三角看,目前拥有一个特大城市(广州)、一个大城市(深圳)、12个中等城市和11个小城市以及数百个建制镇,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城市网络系统。

从大珠三角看,香港地区、广州是特大型经济中心城市,次之为深圳,再次之为佛山、珠海及其他中小城市以及一些建制镇。

[11]1979年,广东建制镇不到120个,现在全省建制镇1453个,其中工业卫星镇987个,大部分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区。

南海桂城、中山市的东升等镇都是从无到有发展起来的。

随着新城市数量的增加,原有的老城市也拓展壮大,特别是原来设市的番禺、斗门、新会、顺德、南海等撤市设区,拓展了城市发展的空间,进一步壮大了城市的实力。

广州、佛山、中山等大中城市的范围均比1978年扩大2至3倍,城市功能也日益完善,如中山的城区面积由0.33平方公里扩展到6.7平方公里。

[12]

3.3.2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1978年全广东省中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业生产的只有6.32%。

改革开放,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掀起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高潮。

1979年,广东省农村从事非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比1978年猛增58.3%。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珠三角地区借助毗邻港澳地区的优势,大力兴办了“三来一补”企业和乡镇企业,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

广东省的非农业劳动力年均增长达20.79%,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由1.34%上升至7.02%。

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珠三角乡镇企业发展势头非常猛,区内劳动力的供给出现了较大的缺口,需要省内其他地区和外省的劳动力来补充,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大量人口向珠三角地区聚集。

1993年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比重则分别为20%和20.4%。

农村劳动力以每年增加2.4%的速度递增,从事农业劳动的人员却以每年0.8%的速度递减,而同期从事非农业活动的劳动力年递增却超过10%。

[13]

3.3.3珠江三角洲都市圈的形成

随着整个珠三角地区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人口和经济活动以更大的规模和更快的速度向城市聚集,城市的空间形态开始由单个城市向都市群、城市群等组合城市形态转换,城市化进入高级阶段。

现今珠三角地区将形成了我国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较高的的珠江三角洲都市圈。

珠江三角洲都市圈内部划分为了三大都市区,分别是:

中部都市区、东岸都市区、西岸都市区。

中部都市区:

以广州为中心,包括佛山、三水等。

其中,中部都市区空间是以广州为中心,包括佛山、三水、花都、从化、顺德及肇庆的端州区、鼎湖区、四会市、高要市。

这一都市区的产业发展基本上是对广州目前的产业的延伸————重点发展科技、金融商贸、信息咨询与开发、周末度假相结合的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同时发展以汽车制造、电子、机械、饮料及石油化工为主的第二产业。

东岸都市区:

以深、港为中心,包括东莞、惠州两大副中心。

以深圳和香港为“城中心城市”的东岸都市区,北接广州,南连香港,包括东莞、惠州两大副中心城市,市镇比较密集。

这一区域主要发展以对外商贸为主的第三产业,工业开发与研究相结合的科研事业及通讯器材、电子仪器、能源化工等工业。

中心城市深圳特区和香港,将实现功能互补和结构性对接,共同形成国际性金融、贸易、旅游城市,带动全区的第二、三产业发展。

这一区域的国际航空港和对外联系的铁路已基本形成格局,今后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建设的重点将放在港口及相应的疏港交通和高速公路网上。

西岸都市区:

包括珠海市、中山市、江门市的部分地区。

这一区域包括珠江口以西银湖以东的地区,行政范围主要包括珠海市、中山市、江门市的部分地区。

由于区内中心城市集聚程度较低,实力较为均匀,各城市发展协调性不强,珠江西岸一直是珠三角发展较为缓慢的地区。

为实现珠江三角洲协调发展,将通过发展西岸地区,建立起与粤西、大西南的广泛合作与交流,促进共同发展。

西岸都市区重点发展依托于港口运输的大工业,如能源、重化工、机械工业及高技术的医药微生物工程,国外和国内并重的旅游业和以物资转运为主的港口贸易等第三产业。

4.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转变过程中给城市化带来的问题

产业的演变促进了珠三角城市化的发展,但由于珠三角本身产业的演进过程中也存在不合理之处,因此在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也给城市化带来了一些问题。

珠三角城市群走的是外生型农村工业化道路。

“珠江模式”中的外向型企业多是从事“三来一补”的加工贸易,大量劳动力来自内地,资金、营销管理也都来自境外。

在工业化过程中,新兴城市发展速度高于老城市和大城市,改变了珠三角的城市规模结构,城市地域结构和人口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由于各城市平行发展,相互竞争,而缺乏产业间协作,以致于造成珠江三角洲各城市间盲目的土地、项目、龙头之争不仅影响了珠三角整体竞争力,也让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造成重复和资源的浪费。

如近年来,珠三角地区机场、港口密度之高令人咋舌。

另外还有高新技术产业、房地产业、会展业等诸多方面。

珠三角多个城市的产业结构日渐趋同,许多城市都不约而同地选择发展物流业、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其支柱产业,且城市之间基本上只有竞争,谈不上合作。

汽车本是广州的“独门暗器”,但最近深圳也要搞汽车。

旅游业方面,香港有迪斯尼乐园,顺德则搞史努比缤纷世界乐园。

会展业方面,广州有广交会、深圳有高交会、东莞有电博会。

因此,珠三角在将来的发展中,各个城市之间的产业发展要做好统筹规划,发挥产业集聚的优势,做好各城市间的协调分工,也只有这样,珠三角的产业结构才能实现升级与优化,城市化与社会经济才能更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荣彬,冯苏宝,姜平.香港与珠江三角洲工业发展机遇与策略[M].香港:

香港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11-141.)

[2]2006年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发展比较研究[EB/OL]

[3]珠三角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城市化的影响[EB/OL].

[4]广东省统计年鉴2005

[5]刘建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广东城镇化进程研究[M].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10.18-20

[7]珠三角产业结构“离经”与优化升级研析[EB/OL]

中国统计信息网,2007-11-07

[8]刘建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广东城镇化进程研究[M].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10.18-20

[9]许学强等.城市地理学[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15-20

[10]史言信.新型工业化道路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6.

[11]王光振等.珠江三角洲经济[M].广州:

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6.50-52

[12]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5)[M].广东旅游,1997(5):

36-38

[13]刘品安.广东省社会科学院蓝皮书系列——广东经济发展[M].广州:

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11.498-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