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价值与劳动奉献.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699506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3.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的价值与劳动奉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人的价值与劳动奉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人的价值与劳动奉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人的价值与劳动奉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人的价值与劳动奉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的价值与劳动奉献.docx

《人的价值与劳动奉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的价值与劳动奉献.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的价值与劳动奉献.docx

人的价值与劳动奉献

教案

课程:

哲学与人生备课组长:

教师姓名

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形式

班次

日期

基本课题

第五单元在社会中发展自我,创造人生价值

第14课人的价值与劳动奉献

教学目标

1.认知: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认识到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了解苦与乐、生与死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情感态度观念: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认识到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帮助学生正确看待苦与乐、生与死,树立正确的苦乐观和生死观,以提升人生价值。

 3.运用:

通过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一定的主客观条件,而奋斗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性因素,理解并学会在诚实劳动中奉献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教学重点

1.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2.在劳动创造中实现人生价值。

教学难点

树立正确的苦乐观和生死观。

德育渗透

树立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观念。

理解并学会在诚实劳动中奉献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更新调整内容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方法和时间分配)

教学方法与思路

引导、自主探究相结合,讲授法、案例法,课上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

 

教学过程:

2学时课题:

步骤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组织

教学

教师宣布上课,答礼

教师记录学生考勤

学生致礼

纪律委员报告考勤

组织课堂管理

复习

旧课

3min

教师提问:

学生回答

温故知新

示标

2min

教师归纳

学生听讲

明确教学目标

学生带问题学习

新课

min

导入新课:

教师:

在讲新课前,我们先来讲讲教材中关于“丛飞”的事迹。

(课件显示)

 讨论:

1.通过丛飞的感人事迹,谈一谈你对人生价值在于奉献的理解。

2、结合丛飞的人生经历,想一想我们应当怎样更好地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教师:

人生价值问题,在我国当代青年中是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

其实关于人生价值问题的讨论已发生过多次,例如:

1979—1980年围绕潘晓提出的“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论题为中心的讨论,张华救老农值不值得等问题的讨论,都涉及什么是人生价值及衡量标准是什么的问题,那么究竟什么是人生价值?

     一、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课件显示)

     1.人的价值包括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两个方面,两者辩证统一(课件显示)

     教师:

人的价值包括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两个方面,社会价值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体现了个人行为对社会和他人的意义;自我价值是社会对个人需要的尊重和满足,体现了社会对个体存在和个体对自身存在的意义。

(课件显示)

人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是辩证统一的。

两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社会价值是人的根本价值,是自我价值实现的基础。

2.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课件显示)

教师:

大家思考一下,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用什么来衡量呢?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

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不是看他从社会、他人那里得到了什么,而是看他为社会、为他人尽到了什么责任,作出了什么贡献,也就是说,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介绍2009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中武文斌和李桂林、陆建芬夫妇的感人事迹。

(课件显示)

      死得光荣——武文斌事迹

一个战士倒在了抗震救灾的第一线,上万民众为他哭别。

所有参加吊唁的人都与武文斌素昧平生,他们只听说:

一位解放军战士在抗震救灾中活活累死了!

仅这一句话,已经让人们泪流满面。

6月17日晚,济南军区士官学员武文斌和战友们冒着大雨将8车50吨重的活动板房建材全部卸载完后,累得瘫倒在泥水地里。

就在这个夜晚,他因劳累过度,引起肺部大出血而停止了年轻的生命。

“我们一定要多救人,才能对得起身上的这身军装。

”这是一个普通的解放军战士对老百姓的承诺,更是对共和国的承诺。

烛照深山——李桂林、陆建芬事迹

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二坪村是凉山北部峡谷绝壁上的彝寨,海拔2800米,进出极为艰难,村民一年难得下绝壁一次。

从汉族地区来的李桂林、陆建芬夫妻扎根这里18年,把知识的种子播种在彝寨。

18年如一日,李桂林、陆建芬夫妇教书育人,共培养了6届共149名学生。

陆建芬现在还是代课老师,1个月的工资只有230元。

夫妇俩第一次来到北京,连照相机也没有。

是他们,为偏远山区的教育事业撑起了一片蓝天。

 教师:

(提出问题)他们的事迹为什么会感动中国?

他们的人生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

 他们之所以感动中国,是因为他们为社会做出了突出贡献,这也正是他们人生价值实现的标志。

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只能看他贡献的大小。

贡献大,价值大;贡献小,价值小;没贡献,没价值;索取大于贡献,负价值。

请同学们想一想,下列说法能不能作为人生价值评价的标准。

(课件显示)

(1)享受的多少

(2)占有金钱的多少

(3)拥有职位的高低和权力的大小

(4)占有知识的多少

 教师:

(分析总结并进一步提出问题)

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是贡献,而贡献又分为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

这两个方面哪个更大些或更重要?

      教师:

不能说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哪一方面的贡献更大、更突出,只能因人而异,进行具体分析。

有的人在物质方面的贡献大些,有的人在精神方面的贡献更突出一些,有的人两个方面的贡献都很大。

二、人生价值的实现(课件显示)

 教师:

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一定的条件。

既包括人生环境的客观条件,也包括个人的主观条件。

客观条件包括一定社会的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状况、社会的制度及体制因素、科学文化教育等状况、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工作环境等。

主观条件就是个人的素质,在一定客观条件下,个人素质越全面,能力越强,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越大,人生就具有更大的价值。

(课件显示)

 调查显示:

企业对大学生应聘提出三大必备条件:

个人基本素质、基本职业技能及职业素养。

有75%的企业负责人特别强调:

“目前不少大学生在应聘时,各种证书可以拿出一大堆,而职业技能和素养却体现不出,专业知识基础也相对薄弱。

”在个人基本素质方面,89%的企业希望大学生提高心理健康素质;79%的企业认为,应届毕业生初到工作岗位时都欠缺一定的社会协作能力,必须接受一定培训;还有76%的企业认为大学生应当提高自我认识、准确定位。

在基本职业技能方面,企业认为学生应具备的技能为:

写作能力、钻研能力、创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

在职业素养方面,有89%的用人单位希望大学生具备诚信的职业道德素质。

     教师:

请同学们谈谈这个调查结果对中职学生就业有什么启发?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教师:

人的先天条件无法改变,因此后天的努力和奋斗就成为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性主观因素。

      (课件显示)

     有学生问苏格拉底,怎样才能达到像他那般博大精深的学问。

苏格拉底听了并未直接回答,只是说:

“今天我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的事情,每个人都把胳膊尽量往前,然后再尽量往后甩。

”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说:

“从今天起,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

”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情有什么做不到的?

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

“哪些人坚持做了?

”有九成的学生骄傲地举起了手。

一年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学生:

“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动作还有几位同学坚持了?

”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个学生举起了手。

他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另一位大哲学家的柏拉图。

“越是简单的事情,人们越不容易做到”,这对我们实现人生价值有何启示?

 教师:

(组织学生讨论并总结)人生价值的实现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轻松完成的,也不都是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更多的人还是要在平凡的生活中,从一点一滴的、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小事做起,一步一步地逐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且还要有恒心、有毅力,有对实现人生价值的执著追求。

(课件显示)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李白

必须在奋斗中求生存、求发展。

——茅盾

重要的不是成功,而是奋斗。

——(英)哈伯特

我们应当努力奋斗,有所作为。

这样,我们就可以说,我们没有虚度年华,并有可能在时间的沙滩上留下我们的足迹。

——(法)拿破仑一世

三、在劳动创造中实现人生价值(课件显示)

      (课件显示)

 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

——高尔基

教师:

由高尔基的名言可以看出:

劳动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活动,也是体现人的本质力量、提升主体能力的活动。

(课件显示)

 小王毕业于黑龙江某职业技术学校畜牧专业,几经周折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但他没有灰心,决定自谋职业。

他结合自己所学的的专业,经过实地考察,了解到养鹅是一个致富的有效途径,鹅产品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于是,他下定决心发展养鹅事业。

为了尽快掌握孵化技术,他到哈尔滨等地的养鹅基地学习了半年,后又在省畜牧兽医预防中心和同行的帮助下,学到了养鹅防病技术。

在家人的支持下,他筹措了资金,买回种鹅500多只,购置了孵化设备,办起了养鹅场,当年就孵化鹅雏10000只,盈利上万元。

由于自己的努力和勤劳,他的鹅场规模不断壮大,成为当地有名的养鹅大户。

小王的做法给你什么启示?

结合实际谈谈我们应如何在劳动创造中实现人生价值?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所学专业和今后就业方向畅谈自己对人生的规划以及实现人生价值的方法等。

 教师:

我们要在诚实劳动中奉献社会,才能更好地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课件显示)

 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20世纪60年代初,在带领学生们下农村生产实习时,目睹了农村粮食短缺、群众生活困难的状况,决心从农作物品种改良入手。

50多年来,他克服了种种困难,勤恳劳动,锐意进取,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使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及应用领域领先世界先进水平,不仅解决了中国粮食自给的难题,也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劳动在创造社会财富和体现人的本质力量中有什么作用?

如何用诚实的劳动去奉献社会?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可以引导学生谈一谈在实习实训中或社会实践中的体会和感受,效果会更好。

四、树立正确的苦乐观和生死观(课件显示)

      教师:

苦是指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相悖所引起的主观体验,是人生历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乐是指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相符合所引起的主观体验,是人生历程中获得的愉快和幸福。

苦与乐是辩证统一的,它们既相互区别,又互为前提、互相渗透,苦中有乐,乐中有苦,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苦可以转化为乐,乐可以转化为苦。

(课件显示)

 中国女排是一支具有光荣历史的队伍,20世纪80年代曾获得辉煌的“五连冠”。

进入21世纪,中国女排重振雄风,2001年在世界大冠军杯上获得冠军,2003年获得世界女排大赛冠军,2004年获得雅典奥运会冠军。

在这些荣誉的背后,一代代的女排姑娘们经受了超常的艰苦训练,是泪水、汗水和克服了难以忍受的伤痛换来的。

没有付出超常之苦,就不能得到登上最高颁奖台之乐。

苦与乐是辩证的统一。

 教师:

苦与乐是客观存在的,要在劳动中创造快乐,并保持乐观的态度,正确对待人生中的“苦”,在困难面前乐观进取,积极向上。

 两块石头的命运

(课件显示)

 一座山上并排立着两块石头。

一天,第一块石头对第二块石头说:

“与其在这里养尊处优、默默无闻,还不如去经历一番外界的艰险和坎坷,做一些实事。

这样可以见识一下旅途的风光,也不枉白活一世了。

“你这是何苦呢”第二块石头嗤之以鼻,“安坐高处可以一览无余,身边花团锦簇,为什么要愚蠢地在享乐和磨难之间选择后者,再说那路途的艰险磨难会让你我粉身碎骨的!

 第一块石头不以为然,于是它随山溪滚涌而下,虽然受尽了风风雨雨和世间的种种磨难,但它依然义无反顾,执著地在自己选择的路途上奔波。

第二块石头见它如此辛劳和困苦,讥讽地笑了,它在山顶坐享着安逸和幸福,享受着周围花草簇拥的畅意抒怀,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景致。

 许多年以后,饱经风霜、历尽沧桑、千锤百炼的第一块石头,被有心人发现了,并收藏在博物馆中,已经成了世间的珍品、石中的奇葩,被千万人赞美称颂,享尽了成功的喜悦。

第二块石头知道后,有些后悔当初的决定,它也想投入到世间风尘的洗礼中,然后得到像第一块石头拥有的成功和高贵,可是一想到要经历那么多的坎坷和磨难,甚至疮痍满目、伤痕累累,还有粉身碎骨的危险,便又放弃了。

 一天,人们为了更好地珍藏第一块石头,准备特意为它重新修建一座更加精美别致、气势雄伟的博物馆。

为了找石头作为建造材料,他们来到高山上,把那第二块石头砸成碎块,为第一块石头盖起了房子。

 点评:

人生中经常要面临这样的选择:

安逸和苦难。

选择了安逸,也许一生就注定要碌碌无为,像第二块石头。

而选择了苦难,则会像第一块石头那样,成为美石,被人珍藏。

历经苦难的磨砺,人生就会熠熠生辉。

台湾著名作家李敖说过:

“怕苦,苦一辈子,不怕苦,苦半辈子。

”青春才扬帆起航,生命的花朵需要风雨的洗礼才能结出硕果来。

 教师:

人的生命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

生是生命的起点,死是生命的终结,有生必有死,生与死是人生中的一对矛盾,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

(课件显示)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     

【学生活动】:

学生就所提问题展开讨论,并发表见解,

【学生活动】:

思考、讨论并回答。

【学生活动】:

思考、讨论并回答。

【学生活动】:

讨论并回答。

【学生活动】:

思考、讨论并回答。

【学生活动】:

思考、讨论并回答。

通过“丛飞”的事迹,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人生价值问题,从而引发探究欲望和兴趣。

此知识点是重点,但知识点不难,学生可以通过看书,并在教师的点拨下掌握

练习讨论min

问题探究:

有人说现在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了,金钱决定人的价值,谁拥有的金钱多谁的价值就大,谁就是“上等人”、“有势力”,谁的价值就大;也有人认为谁的权力大地位高,谁的人生价值就大;也有人认为谁掌握的知识多,谁的价值就大,谁就值得人尊重。

谈一谈:

1.你如何看待上述观点?

2.你认为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是什么?

点拨:

评价人生价值的关键是看一个人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有利于社会和他人,是否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归纳

小结

min

教师讲述:

苦乐观和生死观,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我们要以正确的苦乐观和生死观为指导,更好地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提升人生价值。

小结:

这节课我们讲了四个问题:

1、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2、人生价值的实现

3、在劳动创造中实现人生价值

4、树立正确的苦乐观和生死观。

布置

习题

1min

课后作业:

作业:

查找有关人生价值实现的典型事例,包括正反两方面的例子,理解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教学

后记

板书设计

一、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二、人生价值的实现

三、在劳动创造中实现人生价值

1.人的价值包括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两个方面,两者辩证统一

2.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四、树立正确的苦乐观和生死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