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699145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70.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总结.docx

《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总结.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总结.docx

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上学期科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天气

一、填空题。

1.我们关心天气

1.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2.一些探测仪器和卫星技术能够帮助科学家更准确地观测天气。

3.我们能学着像科学家那样,观察和记录天气情况。

4.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一时间的大气状况。

5.在观察天气时,把影响天气变化的因素联系起来考虑,会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天气。

6.我们每天都要进行天气观察,并把每天的天气现象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能了解这一段时间内我们这个地方的天气变化了。

7.可以从气温、云量、降水量、风速和风向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2.天气日历

1.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有了天气日历,我们在做长时间的天气观察时,就可以用一些简单的方法进行记录,并利用这些记录,分析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找到天气变化的简单规律。

2.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天气符号来记录云量、降水量、风速和风向等。

3.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和降水情况、风速和风向。

3.温度与气温

1.温度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通过观察和测量我们周围大气的温度,就可以知道当地的气温。

2.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

气温可以用温度计来测量。

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中午,最低气温出现在凌晨。

3.我们可以利用温度折线图来观察温度在一天当中的变化情况。

4.在同一时间里,室内和室外的温度不同。

在同一地点,一天中的温度也不同。

5.用温度计测量室外温度时,在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面保持水平。

4.风向和风速

1.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如东南风是由东南向西北吹来的风。

红领巾向西北方向飘动,那么这天的风向是东南风。

风向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

2.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

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我们用它来描述风向。

风向标的方向是指西北方向,那么风向是吹西北风。

3.根据风中物体运动变化的情况和人的感受,我们可以大概估测风的强弱。

4.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气象学家通常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简化的风速等级是3个等级。

5.风向和风速是天气观察中的重要数据,在天气日历中,记录我们每天对风向和风速的观测。

5.降水量的测量

1.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中的重要数据。

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2.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气象学家根据降水量的多少,来区分下雨的等级,制定了雨量等级表。

衡量降雨的多少要收集24小时的雨水。

6.云的观测

1.天空中飘浮的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

2.云的多少和形状能告诉我们有关天气的许多信息。

3.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以分为晴天、多云、阴天。

气象学家把云分成了积云、卷云、和层云三类。

4.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云是层云。

层云通常是灰色的。

层云有时会覆盖大部分甚至整个天空。

如果层云变厚,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所以也称它为雨层云。

5.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积云。

积云通常与晴好天气相联系,但是也能发展成积雨云,并形成雷阵雨的天气。

6.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

卷云只有在温度非常低的高空才能形成,所以卷云是有微小的冰晶组成的。

7.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1.经过一个月的天气观察,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记录了很多相关的天气信息。

2.对观察到的天气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3.一段时间里的气温、云量、降水量、风向和风速的变化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影响。

4.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向前发展,天气预报的准确率会不断提高。

5.有些动物和植物对天气的细微变化非常敏感。

6.现在的天气预报除了预报云量、气温、降水量、风向和风速外,还会预报空气质量、降水概率、舒适度指数和紫外线强度。

二、图表题。

风速等级表(13个等级)

风级

特征描述

0

烟垂直上升。

1

不能吹动风向标,烟飘移。

2

脸可感受到风吹,树叶沙沙响,风向标动。

3

树叶、小树枝和旗被吹动。

4

纸片飞,树枝摇动。

5

小树轻摇。

6

大树摇摆,难以打伞,迎风走不便。

7

整棵树摇,迎风走不适。

8

树枝折断,难以迎风走路。

9

对建筑物有损伤,瓦片吹落。

10

树连根拔起,损坏性强。

11

大面积的损坏。

12

暴力性德随坏。

简化的风速等级表(3个等级)

0

无风(旗子不动)

1

微风(旗子微动)

2

大风(旗子展开)

降水量等级表(6个等级)

等级

小雨

中雨

大雨

暴雨

大暴雨

特大暴雨

24小时的降水量(毫米)

<10

10-25

25-50

50-100

100-250

≥250

三、简答题。

1.有人说“天气就是气候”你认为对吗?

为什么?

答:

(1)不对。

(2)天气是经常变化的,持续的时间短;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来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一定的特征,一般变化不大。

2.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时应注意些什么?

答:

(1)温度计容易损坏,要轻拿轻放。

(2)测量时要把温度计放在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

(3)读书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面保持水平。

3.为什么天气预报有不准的时候?

答:

由于大气运动十分错综复杂,天气变化的客观规律还没有全部被认识,气象科学尚处于年轻、发展阶段。

所以天气预报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准确的预报有时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天气预报的准确率会不断提高。

 

第二单元溶解

一、填空题。

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1.水能溶解很多物质。

由于水溶解了自然界中的许多矿物质,生物得到了营养;由于水溶解了空气中的氧气,水中的动物和植物能够生存。

2.过滤实验用到的仪器有:

玻璃棒,烧杯,漏斗,

滤纸,铁架台。

3.过滤实验中,将滤纸对折两次后,沿着一条边打开,放入漏斗中。

让漏斗颈的底部紧贴烧杯的内壁。

过滤时要使液体沿着玻璃棒慢慢流入漏斗内,漏斗里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2.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

1.为了清晰的观察到物质的溶解过程,我们用一种有颜色的物质代替食盐做溶解实验。

2.高锰酸钾紫红色,呈颗粒状。

人们常用高锰酸钾来消毒和防腐。

观察和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想象食盐的溶解过程。

不能用手直接取高锰酸钾,需要用小匙来取。

3.溶解就是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变成的颗粒大小看不见,不会沉淀,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

3.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1.某些固体物质溶解在水中,能够形成均匀、透明、稳定的溶液。

2.一些液体能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溶解于水,另一些液体则不能。

3.许多物质能溶解在水中,比如高锰酸钾、食盐、酒精等,但也有许多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比如石头、面粉、油等。

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2.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了解某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可以为生产和生活提供帮助。

3.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的,所以瓶一打开,气体就冒出来了。

4.拉注射器活塞,压力减小,气体析出;推注射器活塞,压力增大,气体溶解。

气体既能溶解在水中,又能从水中析出。

5.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少量的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

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6.水能溶解一些固体、液体、气体。

5.溶解的快与慢

1.在生产生活中,常常需要加快或减慢某种物质的溶解。

2.加快物质溶解的方法:

搅拌、加热、切碎。

3.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因素是:

液体是否被搅拌、水的温度、物质颗粒大小。

6.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1.一杯水不断加进食盐,直到再也不能溶解为止,这种食盐溶液,叫做食盐的饱和溶液。

2.在20摄氏度的环境下,100毫升水能溶解36克食盐。

3.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

5.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食盐。

6.实验时,我们可以用量筒量水,用天平称盐。

实验完,应把盐水收集起来,做下一个实验。

7.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1.蒸发实验中用到的器材有;蒸发皿、石棉网、三脚架、酒精灯、食盐水。

2.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三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次之,焰心的温度最低。

3.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

人们就是利用盐的这个特点,把海水引进盐田,利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的结晶。

4.已经在水里结出的食盐,继续加水,食盐还会溶解。

5.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食盐从水中分离出来,用蒸发的方法可以分离食盐和水,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

6.空气、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都是可逆的过程。

二、图表题。

1.面粉、沙、食盐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状态记录表

面粉

食盐

高锰酸钾

能否看见颗粒

分布是否均匀

是否有沉淀

能否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是否溶解

2.液体之间的溶解记录表

溶解过程

胶水

酒精

食用油

怎样进入水中

在水中怎样扩散

是否溶解

3.过滤实验装置和酒精灯

4.蒸发实验装置

 

三、简答题

1.通过实验与观察,你对溶解有什么认识?

答:

溶解就是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变成的颗粒大小看不见,不会沉淀,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

2、怎样观察和区别物质是否在水中溶解了?

答:

(1)观察物质进入水中后能否看见颗粒;

(2)分布是否均匀;

(3)是否有沉淀出现;

(4)能否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3、往食用油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少量洗涤剂,震荡后会怎样?

答:

加入少量洗涤剂后,混合物变成了乳状的液体,已经无法分辨油和水了。

4、怎样区分液体之间的溶解?

答:

观察液体能否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若能,就说明能溶解于水。

5.你知道我们食用的盐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吗?

答:

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

人们就是利用盐的这个特点,把海水引进盐田,利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的结晶。

6.在使用酒精灯加热蒸发实验中,应注意哪些事项?

(课本37页)

 

7.生活中,什么情况下需要加快物质的溶解速度,你是怎么做的?

举例说说。

 

8.溶解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大吗?

举例说明一下。

 

第三单元声音

一、填空题。

1.听听声音

1.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

我们可以利用物体来制造出不同的声音。

声音有高低、强弱的不同。

2.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

音叉上有字母和数字,字母代表的是音调,数字代表的是音叉每秒钟振动的次数。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我们不时地在听各种声音,自己也能发出许多不同的声音。

2.在水槽里盛有清水,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发现水面产生波动。

3.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

4.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物体通过振动发出声音,物体不振动就不会发声。

5.我们身体上就有一个非常敏感、可以感受到振动的器官,它是声带,它在喉咙。

6.声音产生的条件:

发声物体、受力、物体振动。

3.声音的变化

1.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

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

2.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3.音高和音量是描述声音的两个基本指标。

改变物体振动的方式,就可以改变它产生的音高和音量。

4.物体的大小、长短、粗细、松紧等会影响物体振动发声的音高,物体所受的力度会影响物体振动发声的音量。

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1.用同一力度击打大小不同的铁钉和音叉,发现,大铁钉、大音叉声音低,小铁钉、小音叉声音高。

2.用不同的力度拨动钢尺,发现,轻轻拨动钢尺,声音弱,用力拨动钢尺,声音强。

3.敲击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发现,杯子里的水越多,声音越低,杯子里的水越少,声音越高。

4.用相同的力拉橡皮筋,发现,橡皮筋拉得松,声音低,橡皮筋拉得紧,声音高。

5.用相同的力敲击长短、粗细不同的物体,发现,物体越粗越长,声音越低,物体越细越短,声音越高。

6.用相同的力拨动尺子,发现,尺子伸出桌面越短,声音越高,尺子伸出桌面越长,声音越低。

7.男性的身带比女性的身带长,所以男性的声音比女性的声音低。

5.声音的传播

1.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的。

2.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的传播离不开物质。

3.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如果把玻璃罩里的空气抽调,里面成了真空,我们就只看见闹钟的铃在动,却听不见声音。

4.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不能互相通话,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

6.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1.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构成的。

其中外耳包括耳道,中耳包括听小骨、鼓膜,内耳包括耳蜗、听觉神经。

2.我们的耳里有一个鼓膜,它时时刻刻都在接受着各种声音并产生振动。

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

3.耳道是声音进入耳朵的通道,外耳的耳廓有收集声音的作用。

7.保护我们的听力

1.耳是我们的听觉器官,需要精心呵护。

在声音的世界里,有些声音悦耳动听,使人心旷神怡,有些声音嘈杂刺耳,使人心烦意乱。

2.过高过强的声音有可能会损伤我们的听力,所以我们要尽量远离这些声音。

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办法控制物体发出的声音。

3.一旦人的听力严重下降,通常需要佩戴助听器,这种小的电子扩音器能够帮助人们使声音变大。

4.在电影院、医院、图书馆、课堂等地方,我们应该控制自己的声音,尽量要保持安静。

二、图表题。

三、简答题。

1.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课本58页)

 

3.人们是怎样减少噪声的?

(课本60页)

 

3.为什么声音最终能停下来?

(试卷第三单元)

 

4.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呵护自己的听觉器官?

(课本62页)

 

5.如果把玻璃罩里的空气抽掉,里面成了真空,还能听得见闹钟的铃响吗?

答:

我们只看得见闹钟的铃在动,却听不见声音。

因为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没有了空气,就没有了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所以不能听见闹钟的铃响。

 

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

一、填空题。

1.身体的结构

1.人的身体左右两部分是对称的。

人的心脏在胸部,两片肺中间,略偏左边。

2.人的身体一般可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身体能够完成很多工作,而且工作时总是多个部位同时参与、共同完成。

3.人体有些组成部分从外形上是看不到的,但是我们却能听到、触摸到、感觉到它们的存在。

2.骨骼、关节和肌肉

1.我们身体里有一个支架,这就是骨骼。

骨骼支撑着我们的身体,保护着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骨骼具有支撑、保护、运动的作用。

2.人体肌肉生长在骨骼上,人体的肌肉具有弹性,能收缩和舒张,人体肌肉收缩能牵动着骨的运动。

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更加灵活。

3.运动起来会怎样

(一)

1.当我们跳动或深蹲的时候,骨骼、关节、肌肉都参与了运动,发生了变化。

2.人体的呼吸器官包括:

鼻腔、气管、支气管、肺、横膈膜。

3.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4.人体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呼吸的次数要比平时多,呼出和吸入气体的数量也比平时多。

经常锻炼身体,会增大我们的肺活量,获得更多的氧气。

4.运动起来会怎样

(二)

1.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再排除体外。

2.伴随运动量的增加,人需要更多的氧气,心跳也就逐渐加快,以便输送出更多的血液。

3.心脏在两次跳动的间隙都有短暂的休息。

合理的休息与良好的睡眠,会让心脏更好地工作,有利于我们的健康。

4.经常锻炼身体,同样可以使我们的心脏更加强健。

5.血液是人体的运输兵,它在全身循环流动,把氧气和营养输送到全身,又把废物和二氧化碳运送到相关部位排出体外。

5.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1.当我们跳动、奔跑起来的时候,都会消耗大量的能量,能量来自我们每天所吃的食物。

食物中的营养在小肠里被吸收。

2.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

6.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1.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舌头用来搅拌,牙齿用来咀嚼。

2.牙齿按形状可分为门齿、犬齿、臼齿。

3.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消化工具。

不同形状的牙齿在消化食物的过程中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保护好牙齿对我们一生的健康都很有意义。

经常刷牙,可以防止蛀牙。

7.相互协作的人体器官

1.人的一切活动都需要依靠身体各个器官的协同工作才能完成。

2.经常运动,心脏会变得强壮,肺活量增大,能为身体提供更充足的氧气。

3.如果食物在体内消化得好,我们就会吸收更多的营养,为骨骼、肌肉的生长提供养料。

4.健康生活,就是我们在了解了自己身体的结构和相互作用之后,爱护它们,促进它们更协调地工作。

二、图表题。

1.人的身体结构

2.骨骼、关节和肌肉

3.人体的呼吸器官

4.人体的消化器官

三、简答题。

1.运动起来呼吸为什么会加快?

(课本71页)

 

2.运动起来心跳为什么会加快?

(课本72页)

 

3.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

(小册子46页)

 

4.人体的各个器官是怎样协同工作的?

(课本78页)

 

5.经常锻炼身体(运动)对我们的身体有哪些好处?

(小册子55页和同步指导57页,试卷期末二)

 

6.多喝水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好处?

(课本84页)

 

7.怎样才能让牙齿更健康?

(同步指导56页)

 

8.你有哪些好方法能让身体更健康?

(试卷第四单元)

 

9.吃饭时,长辈常对我们说要“细嚼慢咽”,这里的“细嚼慢咽”是什么意思?

答:

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是一个重要的消化器官,它就像一个搅拌机,通过牙齿的研磨和切割、舌的搅拌等简单的消化,使食物变得细软、光滑、而且温度适中,这样就有利于食物通过食管,同时也减轻了胃的负担。

如果吃饭过快,就会使硬的、粗糙的、过冷或过热的食物直接进入食管而刺激甚至损伤食管和胃,日久就可导致食管和胃疾病的发生。

所以说细嚼慢咽是非常重要的。

细嚼慢咽表面的意思是吃饭或者进食时要花时间慢慢吃,蕴含的哲理是做任何事要小心谨慎,不要太急着做,想好之后再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做,慢慢来,这样才会把事情做好。

 

教师师德个人总结

通过我校这次师德师风的学习教育,我进一步明确了师德师风教育的重要意义,更加熟悉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容。

对照>和>的要求,结合自己二十一年来的教育工作生涯,经过跟大家一起学习、讨论和评议,自我剖析如下:

  一、我在职业道德规范和树立良好师德师风方面表现如下:

  对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如何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和对优秀教师的要求,我认识到,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

自我剖析如下:

  1、在依法执教方面,我能够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能够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没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但还要进一步学习和宣传教育政策,依法治教就是要求教师从严格守法的高度,在全部职业行为中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首要准则,我们决不能放松或不注意这个准则。

  2、在爱岗敬业方面,我更好地做到了热爱教育、热爱学校,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传播有益学生身心健康思想。

爱是教师职业的基础,爱岗敬业是教师处理与教育事业之间关系的准则,是全部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前提。

我对待工作尽职尽责;在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方面,从没有敷衍塞责现象。

每天总是早来晚走,出满勤、干满点,尽心尽力做好每一项工作。

  3、在热爱学生方面,我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人格;耐心教导,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平等、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在要求学生方面,非常严格。

热爱学生是教师处理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准则,是全部教师职业道德的精髓。

  4、在严谨治学方面,我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师德的基础是爱,核心是专;我注意严谨治学,提高业务水平;认真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教育教学方法灵活性有力度,很快地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

教师自身的学识与道德水平即师德,在潜移默化中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学生,也影响着学生对我的看法,进而影响着师生关系,所以我必须不断地学习。

  5、团结协作是教师处理与同事之间关系的准则,是优化校内育人环境的关键因素。

这是教师的职业特点所决定的。

在团结协作方面,我能够做到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我能够关心集体,积极维护学校荣誉,更好地建创文明校风。

  6、尊重家长是教师处理与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