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册第6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698581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7.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册第6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第八册第6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八册第6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八册第6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八册第6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八册第6单元教案.docx

《第八册第6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册第6单元教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八册第6单元教案.docx

第八册第6单元教案

班级

(1)

教师

邓小吉

课型

讲读

全册第(53)课时

教学内容

21乡下人家(第一课时)

教师准备

实物投影,有关田园风光的图片、文字。

学生准备

1、熟练地朗读课文。

2、查找不理解的生字词。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学会14个生字,正确读写带有生字的词语,并掌握多音字“冠”“串”。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乡下人家的景物来表达感情的写法。

4、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对大自然由衷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乡下人家的景物来表达感情的写法。

教学难点

读文理文

教学关键

边学边练,实时反馈

来源方式

A、共享()老师;B、网络;C、个人独创;D、其它()

共享预设教学过程

个人增删调整

导入课题,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了解乡间那充满温馨和诗意的田园生活吗?

今天,老师将和你们一起走进“乡下人家”,去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自由读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新词。

2、同桌互读课文,并交流生字新词的读音。

教师重点指导“巢”字的音和形;“冠”“率”的音、形、义。

3、指名分段读文,教师指导朗读重点句子。

想一想,乡村生活给了你怎样的感受?

4、组内互读课文,交流个人感受。

5、仔细观察插图,默读课文,画出你认为课文描写最美的一处乡村风景,并联系课文想想自己的理由,可以在书的空白处写出来。

教师小结,再现全文

乡村生活真是太美了,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请你想象乡村生活的画面,再读一读全文吧!

写写生字,记记新词

chaoshimitang

l·归()装()()食()若

2.guan(   ) lu(   )

冠率

guan(   ) shuai(   )

  

练习设计

形近字组词练习,训练学生查字典:

饰() 辛()

怖() 幸()

板书设计

色彩动态

瓜青红攀爬

21乡下人家迷人、

                         独特

花、竹、笋绿绿的投探

班级

(1)

教师

邓小吉

课型

讲读

全册第(54)课时

教学内容

21乡下人家(第二课时)

教师准备

制作相关课件

学生准备

熟练地朗读课文。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

地热爱之情。

2.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关键

以读为线,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拓宽知识面

来源方式

A、共享()老师;B、网络;C、个人独创;D、其它()

共享预设教学过程

个人增删调整

复习导入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乡村生活是多么淳朴自然,又富有情趣。

能否将你最喜欢的语句读给大家听,让我们一同来感受美、品味美。

品味语言

1、组内品读,交流感受。

2、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a、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拟人化的手法使人感觉生动、自然)

b.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厂。

(对比的手法使人感觉别致生动、亲切可爱)

c、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运用拟人化的手法,体现了宁静、和谐的农家生活画面)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乡村淳朴、宁静的生活以及作者朴素自然的表达方法。

3、体味语言,感情朗读。

将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试着有感情地朗读。

4、体会课文最后—‘自然段,进—步深化主题。

A、自由朗读这一自然段,怎样理解这句话?

B.同桌交流。

C.全班交流。

积累语言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边读边想画面。

2、仔细读一读你喜欢的部分,并把它们背诵下来。

3、认真抄写或默写你喜欢的部分。

阅读链接

1、自由朗读《在天晴了的时候》

2、想一想作者描写了哪几种景物,是怎样描写的,说说你的感受。

3、全班交流。

4、有感情地朗读,并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诗句。

布置综合性学习任务

练习设计

1.学生完成“田字拼音本”的抄写作业。

2.积累文中好的句子与段落。

板书设计

物我一体

21乡下人家————————自然、和谐

天人合一

 

教学追记

 

班级

(1)

教师

邓小吉

课型

略读

全册第(55)课时

教学内容

22*牧场之国(第一课时)

教师准备

1、搜集查阅有关荷兰的图片及资料。

2、实物投影仪。

学生准备

熟练地朗读课文。

查找不理解的生字词。

搜集查阅有关荷兰的图片及资料。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3.理解“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教学重点

识字、学词、读文理文

教学难点

读文理文,揣摩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教学关键

以读为线,积累好词好句,抓取主要内容知大意,搭建知识迁移的平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来源方式

A、共享()老师;B、网络;C、个人独创;D、其它()

共享预设教学过程

个人增删调整

导题

荷兰以郁金香、风车、牧场和运河而闻名天下。

同学们,你们了解荷兰吗?

(请2—3名同学交流有关荷兰的图片或资料)

的确,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让我们随作者一同走进这优美、恬静的地方吧!

读文

1、边看插图,边读导读。

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说说“牧场之国”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默读课文,重点读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部分,想一想为什么这都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画出你不理解的地方。

如:

课文第一自然段与全文是什么关系?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作者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交流

1、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3、指名板书。

品味

1、带着你个人的感受读一读你喜欢的部分。

2、试着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积累

抄写你最喜欢的词句,并试着背一背。

运用

找一篇优美的文章读给爸爸、妈妈听。

 

练习设计

1、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2、用“是……也是……”“仿佛”“悠然自得”写一句话。

板书设计

 

 

教学追记

 

班级

(1)

教师

邓小吉

课型

诗词

全册第(56)课题

教学内容

23古诗词三首(第一课时)

教师准备

制作相关课件

学生准备

查阅有关词的资料以及诗人的生平和创作情况。

教学目标

1、认学习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默写《乡村四月》。

3、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

教学难点

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关键

边学边练,实时反馈

来源方式

A、共享()老师;B、网络;C、个人独创;D、其它()

共享预设教学过程

个人增删调整

导入

1.师生一起工整地书写《乡村四月》。

2.学生检查是否有书写错误,改正。

3.训练1位同学读诗。

4.学生朗读,教师相机评点:

是否读正确了?

注意“翁卷了蚕桑”的读音。

5.运用反复手法,再训练2个学生朗读全诗,教师点评音量、韵味?

学生声情并茂地齐读全诗。

反复吟诵,理解词义

1.教师过渡:

学习一首诗,不仅要正确地读、正确地写,还要正确地理解诗的意思。

一首诗的意识,我们并不是完全不明白的。

说哪一句不懂,也不过是一两个字词不理解而已,这时候我们应该借助什么来理解呢?

2.学生表述,教师引导学生注意看注释。

3.学生默读诗歌,想一想每一句诗各是什么意思?

4.训练学生反复表述第一、二句的意思,提示学生注意倾听和笔记。

5.训练学生表述第三、四句的意思,提示学生注意倾听和笔记。

6.学生根据课件的提示,整体表述:

山陵和原野,__________;稻田里的水色,_________,白亮亮的。

杜鹃在____的细雨中啼叫。

四月的乡村,_____很少,农民们刚刚结束了_____的农活,又开始忙着_____了。

7.教师小结:

(1)引导学生体会“才……又……”中的深意。

(2)学生完成课后的习题。

教师组织学生背诵、默写。

翁卷,南宋的诗人。

字续古,一字灵舒,温州乐清人。

与赵诗秀、徐照、徐玑并称“永嘉四灵”。

我们教材中选了他的诗《乡村四月》。

练习设计

 

板书设计

 

班级

(1)

教师

邓小吉

课型

诗词

全册第(57)课时

教学内容

23古诗词三首(第二课时)

教师准备

制作相关课件

学生准备

查阅有关词的资料以及诗人的生平和创作情况。

教学目标

1、认学习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默写《四时田园杂兴》。

3、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

教学难点

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关键

边学边练,实时反馈

来源方式

A、共享()老师;B、网络;C、个人独创;D、其它()

共享预设教学过程

个人增删调整

激情导趣

1.师生一起工整地书写《四时田园杂兴》。

2.学生检查是否有书写错误,改正。

3.训练1位同学读诗。

4.学生朗读,教师相机评点:

是否读正确了?

注意“杂兴昼耘绩供”的读音,解释题目。

5.运用反复手法,再训练2个学生朗读全诗,教师点评音量、韵味?

学生声情并茂地齐读全诗。

反复吟诵,理解词义

1.教师过渡:

学习一首诗,不仅要正确地读、正确地写,还要正确地理解诗的意思。

一首诗的意识,我们并不是完全不明白的。

说哪一句不懂,也不过是一两个字词不理解而已,这时候我们应该借助什么来理解呢?

2.学生表述,教师引导学生注意看注释。

3.学生默读诗歌,想一想每一句诗各是什么意思?

4.训练学生反复表述第一、二句的意思,提示学生注意倾听和笔记。

5.训练学生表述第三、四句的意思,提示学生注意倾听和笔记。

6.学生根据课件的提示,整体表述:

__________,乡村里的男人、女人各忙各的事。

小孩_______________,却也在______树阴的地方__________。

7.教师小结:

(1)引导学生体会“也……学……”中的深意。

(2)学生完成课后的习题。

教师组织学生背诵、默写。

练习设计

 

板书设计

 

班级

(1)

教师

邓小吉

课型

诗词

全册第(58)课时

教学内容

23古诗词三首(第三课时)

教师准备

制作相关课件

学生准备

查阅有关词的资料以及诗人的生平和创作情况。

教学目标

1、认学习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默写《渔歌子》。

3、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

教学难点

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关键

边学边练,实时反馈

来源方式

A、共享()老师;B、网络;C、个人独创;D、其它()

共享预设教学过程

个人增删调整

激情导趣,理解课题

1、教师有感情地吟诵《渔歌子》,清同学们听一听,想一想:

它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古诗有什么区别?

2、你知道什么是词吗?

教师简介:

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

也就是为曲所填的词。

由于词的长短不—,还被称作长短句。

这是与诗的不同之处。

3、你了解或背诵过词吗?

试着背—背。

反复吟诵,理解词义

1、自由读词,练习读正确、读流利,注意“塞”“蓑”的读音。

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说说你喜欢这首词吗?

为什么?

3、默读词,画出词中描写的各种景物。

4、再读词,边读边画出词中难理解的词和句,先按照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己理解,解决不了的问题和同桌交流时论。

5、全班交流:

交流重点:

斜风细雨中垂钓的人儿为什么不想回家?

词中出现厂哪些颜色?

指导朗读,想象画面

1、教师导语:

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又充满活力。

2、教师范渎,体会诗情画意。

3、学生练读,想象整体画面。

4、指名朗读,教师指导。

5、同桌互读,相互欣赏

积累运用,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背诵《渔歌子》。

2、背一背你喜欢的词。

3、默写两首古诗。

练习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追记

 

班级

(1)

教师

邓小吉

课型

略读

全册第(59)课时

教学内容

24*麦哨(第一课时)

教师准备

教学挂图。

学生准备

熟练地朗读课文。

查找不理解的生字词。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作者丰富生动的语言,感受乡村孩子淳朴自然、欢快清新的童年生活。

3、积累文中的优美语言。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丰富生动的语言。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丰富生动的语言。

教学关键

以读为线,积累好词好句,抓取主要内容知大意,搭建知识迁移的平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来源方式

A、共享()老师;B、网络;C、个人独创;D、其它()

共享预设教学过程

个人增删调整

导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有过乡村生活的经历吗?

想了解乡村孩子的生活是怎样的吗?

那我们就一起来读读《麦哨》这篇课文,读完后,相信你一定有美好的感受。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应”“和”“乐”多音字在本课的读音;注意“肺”“嚼”“裹”的字形特点。

2、同桌互读课文,想一想:

课文描写的乡村孩子的生活是怎样的?

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乡村孩子淳朴可爱,乡间景色美丽亲切,孩子的活动丰富多彩,孩子的情感热烈活跃。

3、同桌交流,小组交流。

细读课文,品味语言

1、默读课文,画出你最喜欢的部分,试着有感情地读一读。

a、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了一层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

(这是一个比喻句,这里把“孩子们的脸蛋”比作了一朵朵晶莹剔透的月季花,这样形象生动的语言,会产生一种意境的美)

b.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

(这是一个排比句。

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将一个五彩斑斓的田间世界再现出来,同时

也蕴涵着一种丰收的喜悦)

c、草地柔软而有弹性,比城里体育馆的垫子还要强,这简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

(“简直”表示完全如此,这里运用对比、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草地的茂密、柔软,也写出了孩子们的玩耍是那样地贴近自然,更写出了作者由衷的赞叹。

阅读时,要读出赞叹的语气)

2、把你最喜欢的、感受最深的部分读给大家听。

感受全文,积累语言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课外拓展,丰富语言

按照本组课文的读书方法,阅读选读课文中的《可爱的草塘》和《同步阅读》中的相应文章。

练习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追记

 

班级

(1)

教师

邓小吉

课型

复习

全册第(60)课时

教学内容

语文园地六(第一课时: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教师准备

制作相关课件

学生准备

教学目标

1.收集有关描写乡村田园生活的诗句。

2.了解运用拟人这种修辞手法的好处。

教学重点

收集有关描写乡村田园生活的诗句,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

教学难点

了解运用拟人这种修辞手法的好处

教学关键

了解运用拟人这种修辞手法的好处

来源方式

A、共享()老师;B、网络;C、个人独创;D、其它()

共享预设教学过程

个人增删调整

复习词语

1、认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听写词语。

3、同学们,在学习完这组课文后,你们一‘定有很多新的发现,试着说—·说。

我的发现

今天,我们一起来读几个句子,看你有什么发现。

(屏幕显示三个句子)

1、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

2、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把物当作人来写)

3、组内交流。

4、换一换,将加点部分换成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再读——读,你又会发现什么?

(如:

第一句中“舞蹈”换成“摆动”)

5、试——试,说一个或几个这样的句子。

日积月累

(屏幕上出现诗句)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体会诗意。

3、背诵诗句。

回忆全诗,尝试背诵。

4、拓展延伸,搜集整理。

(将你了解的描写景物的其他诗句背给大家听)

练习设计

完成《指导丛书》相关题目。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六

表达方法:

拟人

增加句子在表达时的意趣。

班级

(1)

教师

邓小吉

课型

口语交际

全册第(61)课时

教学内容

语文园地六(第二课时)

教师准备

制作相关课件

学生准备

有关描写乡村田园生活的诗句、文章。

教学目标

结合本组课文,谈谈对乡村田园生活的了解和感受,并口头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

结合本组课文,谈谈对乡村田园生活的了解和感受,并口头表达出来。

教学难点

结合本组课文,谈谈对乡村田园生活的了解和感受,并口头表达出来。

教学关键

结合本组课文,谈谈对乡村田园生活的了解和感受,并口头表达出来。

来源方式

A、共享()老师;B、网络;C、个人独创;D、其它()

共享预设教学过程

个人增删调整

谈话引入

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大家在综合活动中又搜集了课外资料,一定有很多新的收获吧!

这节课,我们就再次走进田园,去看看你们对田园生活的学习成果吧!

口头交流展示

1、小组交流,互说互评。

边说边展示自己课外学习的成果,如:

搜集的图片、文字或自己的感受、有关农村生活的人、事或故事等等。

2、代表交流,师生共评。

评一评谁的收获大,感受深。

习作

1、精彩回放:

a.读一读:

上节课整理的好词佳句。

b.想一想:

作者是怎样运用这些词句的。

c、写一写:

你感受最深的内容。

d.用一用:

本组课文作者抓住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场面来展现乡村生活的表达方法。

2、学生习作:

a.教师启发思路。

(将自己知道的有关农村的故事讲给大家听;把自己农村家的景象和生活描绘下来)

b.教师个别指导。

c、同桌互相交流。

d.推荐代表交流。

e、师生共同评议。

f.独立进行修改。

3、展示台:

将自己的习作展示在“学习园地”中,请同学们观看、评议。

反映自己农村家的景象和生活的文字、画面或照片。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

1.最美的是田野!

秧苗插下了……

2.最美的是田野!

油菜花开了……

3.最美的是田野!

稻谷熟了……

4.最美的是田野!

下雪了……

班级

(1)

教师

邓小吉

课型

习作

全册第(62、63)课时

教学内容

语文园地六(第三、四课时)

教师准备

制作相关课件

学生准备

在综合实践活动和口语交际的基础上。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关键

 

来源方式

A、共享()老师;B、网络;C、个人独创;D、其它()

共享预设教学过程

个人增删调整

一、回顾口语交际的内容。

上节课我们互相交流了自己调查农村、体验乡村生活的感受。

如果用文字进行表达一定是一篇篇很不错的文章。

二、学生习作,进行语言实践。

1、教师启发写作思路:

大家在口语交际活动中,已经把自己了解的农村生活、田园风光及体会感受进行了口头表达。

通过交流,现在你要进一步进行必要的调整,再度进行构思,用文字描写下来,也可以把我们上一堂课的过程作为一个活动写下来。

2、学生开始构思打草稿,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3、学生交流,相互评改。

4、推荐代表交流,师生共同评议。

5、写作文。

板书设计

 

教学追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