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真题最新全国自考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真题含参考答案自考必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696359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真题最新全国自考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真题含参考答案自考必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自考真题最新全国自考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真题含参考答案自考必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自考真题最新全国自考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真题含参考答案自考必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自考真题最新全国自考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真题含参考答案自考必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自考真题最新全国自考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真题含参考答案自考必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考真题最新全国自考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真题含参考答案自考必备.docx

《自考真题最新全国自考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真题含参考答案自考必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真题最新全国自考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真题含参考答案自考必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考真题最新全国自考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真题含参考答案自考必备.docx

自考真题最新全国自考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真题含参考答案自考必备

全国2018年4月自考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二)真题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二)试题

课程代码:

00456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某研究者试图进行一项"恐吓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的实验研究。

这项研宂违背了教育研究的哪一主要原则?

A.伦理性原则 B.操作性原则 C.检验性原则 D.公共性原则

2、被誉为"教育测量之父",提出"凡是存在的东西都有数量,凡有数量的东西都可以测量"的学者是

A.斯金纳B.梅伊曼C.桑代克D.麦柯尔

3、将适合城市小学的某种教学方法运用于农村小学的研究属于哪种水平的研究?

A.直觉观察水平B.探索原因水平 C.迁移推广水平 D.理论研究水平

4、在文献检索中,动态综述、专题述评、进展报告、专题研究报告和年鉴属于

A.零次文献 B.—次文献 C.二次文献 D.三次文献

5、根据观察的目的性、计划性特征,教育观察法可以分为

A.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B.参与性观察和非参与性观察

C.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D.非实验室观察和实验室观察

6、某校共有教职工500名,其中青年教师250人,中年教师150人,老年教师100人。

某研究者从这三类人群中分别抽取50、30、20人构成100人的样本进行身体健康状况的调査研究。

这种抽样方法是

A.简单随机取样 B.分层随机取样 C.等距随机取样 D.整群随机取样

7、在某一研究者设计的调査问卷中,有一个问题是"大多数教育工作者认为体罚有碍于儿童身心发展,你同意吗"。

这一问题违背了问题设计的哪一要求?

A.语义清楚 B.语句简洁 C.面向对象 D.价值中立

8、对任何一种教育测量来说,最重要的测量指标是

A.信度B.效度C.难易度D.区分度

9、19世纪以来,在行动研究方面出现了不同的取向,其中斯坦豪斯所主张的行动研究取向属于

A.技术取向 B.实践取向 C.解放取向D.批判取向

10、教育叙事研究足把一个自然状态下的生活事件转化为一个有明确主题的教育故事,中间会有一系列加工提升的过程,这个过程分别围绕三种不同形态进行。

这三种形态是

A.现场、现场文本、故事文本B.现场、故事文本、影像文本

C.现场、现场文本、影像文本D.现场、现场文本、研究文本

11、在教育研究资料的定量分析中,标准差一般用来表达研究对象数据分布的离中趋势。

这种数据特征值是

A.集中量数 B.差异量数 C.地位量数 D.相关系数

12、随机分派实验组控制组后测设计是一种最常用的教育实验设计,它具有较高的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

其模式是

13、资料的分类是教育定性分析的重要内容,其中把教学按模式进行分类、把某一问题的研究按研究思路进行分类等属于

A.现象分类 B.本质分类 C.关系分类 D.核心分类

14、1968年,北美学者杰克逊最早运用了一种新的方法研究了学校的现场活动。

这种新的研究方法是

A.叙事研究 B.行动研究 C.田野研究 D.现场研究

15、某研究者在对学校教育质蛍进行调査时,发现甲、乙、丙三校在经费投入、设备以及生源大致相等的情况下,只有教师的素质不同,三校学生的学习质量有很大的差异。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教师的素质是导致学生学习质量差异的重要原因。

这一归纳分析的方法是

A.求同法B.求异法C.同异并求法 D.共变法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二、名词解释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6、测量调查法

17、在线检索

18、教育实验的外在效度

19、回归分析

20、取样记录法

三、简答题: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1、教育研究的科学性规范主要体现为哪几个原则?

22、如果从多维度划分,教育观察法可分为哪些类型?

23、在教育实验中,作为实验因变量的指标应具有哪些特点?

24、简述教育叙亊研究的特点。

四、论述题:

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25、试论教育研究课题选择的标准和论证的内容。

26、试述教育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二)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课程代码00456)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A2.C3.C4.D5.C

6.B7.D8.B9.B10.D

11.B12.D13.B14.A15.A

二、名词解释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6.是用一组测试题(测验)去测定某种教育现象或实际情境,从而收集数据资料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4分)

17.是指利用公共互联网进行的在线文献检索,其主要方式是利用“搜狗”、“XX”等搜索引擎和教育专业网站进行检索。

(4分)

18.是指实验结果的概括性和代表性,它说明实验结果的可推广程度,即实验结果能否被正确地应用到其他非实验情境、其他变量条件及其他时间、地点、总体中去的程度。

(4分)

19.就是利用回归方程,以一个或多个已知的自变量作为预测变量,来估计或预测另一个未知的因变量(被预测变量)。

(4分)

20.是一种以行为为样本的记录方法,它主要采用时间取样、活动取样和事件取样。

(4分)

三、简答题: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1.

(1)客观性原则;(2分)

(2)公共性原则;(2分)

(3)操作性原则;(1分)

(4)检验性原则。

(1分)

22.

(1)自然观察法与实验观察法;(2分)

(2)直接观察法与间接观察法;(1分)

(3)结构性观察法与非结构性观察法;(1分)

(4)参与观察法与非参与观察法;(1分)

(5)定性观察法与定量观察法。

(1分)

23.

(1)因变量的变化是发生在自变量之后或与自变量同事发生;(2分)

(2)可以观察与测量;(2分)

(3)与实验自变量密切相关。

(2分)

24.

(1)以质性研究为工具;(2分)

(2)以教育中的故事为对象;(2分)

(3)以教育实践者为研究主体;(1分)

(4)以归纳为形成认识的主要方式。

(1分)

四、论述题:

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25.【论述要点】

(1)教育研究课题选择的标准:

①课题必须有价值;②课题要有科学性;③课题要有新颖性、创造性;④课题要有可行性。

(4分)

(2)课题论证的内容:

①目的性论证;②根据性论证;③创造性论证;④可行性论证。

(4分)

【评分说明】除按照上述要点给分外,根据论述情况酌情加1-5分。

26.【论述要点】

(1)确定实验课题;(3分)

(2)实验变量的确定与分解;(2分)

(3)建立实验假设;(2分)

(4)选择适当的实验方法。

(2分)

【评分说明】除按照上述要点给分外,根据论述情况酌情加1-4分。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

(课程代码03709)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8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

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一、单选题

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历史时代及其提出的各项任务,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

A.主观条件

B.客观条件

C.理论基础

D.理论前提

【答案】B

【解析】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历史时代及其提出的各项任务,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

【考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既表现为它具有彻底的批判精神,又表现为它具有()

A.完整的理论体系

B.严密的逻辑结构

C.鲜明的政治立场

D.崇高的社会理想

【答案】C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1)科学性表现在,首先它不带任何偏见,其次在于它具有深刻性,再次它还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2)其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还表现在它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上。

【考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3.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在于如何问答()

A.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

B.世界可否被认识的问题

C.世界的存在是怎样的问题

D.世界统一性的问题

【答案】A

【解析】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这在哲学上属于本体论的问题,是最重要的方面。

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考点】物质世界和实践

4.实践作为一种感性物质活动,强调的是()

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B.实践具有主观性

C.实践具有能动性

D.实践具有历史性

【答案】A

【解析】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

【考点】物质世界和实践

5.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中,本质和现象反映了()

A.事物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B.事物的内在要素和结构方式的关系

C.事物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关系

D.事物的根本性质和表面特征间的关系

【答案】D

【解析】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以及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现象是指事物的表面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外部联系。

【考点】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6.意识的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是,意识活动()

A.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B.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世界

C.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D.能影响人的心理活动

【答案】B

【解析】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

这是意识能动作用最突出的表现。

【考点】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7.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认识主体所具有的突出特点是()

A.能动性

B.社会性

C.历史性

D.客观性

【答案】A

【解析】认识主体是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现实的、具体的人。

认识主体具有能动性是认识主体的突出特点。

【考点】认识的本质

8.脱离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

这句话强调的是()

A.认识过程中摹写与创造的统一

B.认识过程中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C.认识过程中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D.认识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答案】D

【解析】脱离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

这句话强调的是认识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考点】认识的辩证运动

9.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路线,就必须在工作中坚持()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切从主观的愿望出发

C.一切从理论出发

D.—切从臆造的规律出发

【答案】A

【解析】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要求。

【考点】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统一

10.除了生产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另一对社会基本矛盾是()

A.社会存在于社会意识的矛盾

B.社会生产和社会消费的矛盾

C.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矛盾

D.先进意识和落后意识的矛盾

【答案】C

【解析】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一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二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考点】社会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11.既承认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又承认历史发展的选择性,这属于()

A.历史唯物论观点

B.相对主义观点

C.历史循环论观点

D.折衷主义观点

【答案】A

【解析】社会发展的决定性是指历史决定论,社会历史发展的选择性是指主体选择的作用。

承认历史决定论和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是一致的,人们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的揭示,正是为探寻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选择活动开辟广阔天地,使人主体特性自由发挥。

这属于历史唯物论的观点。

【考点】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12.阶级产生的根本前提是()

A.用暴力掠夺他人财产

B.人的本质是现实具体的

C.人的本质是后天形成的

D.由于产品分配不公出现两极分化

【答案】D

【解析】阶级产生的根本前提是由于产品分配不公出现两极分化。

【考点】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13.下列关于人的本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人的本质是发展变化的

B.人的本质是现实具体的

C.人的本质是后天形成的

D.人的本质是人人相同的

【答案】D

【解析】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本质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的;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发生相应变化的;在阶级社会里不是超阶级的,而是有阶级性的。

【考点】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4.两种商品可以按一定比例相互交换的原因,在于它们()

A.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B.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

C.对人们有共同的效应

D.在生产中都耗费了一般的人类劳动

【答案】D

【解析】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各种商品,之所以能够按照一定虽的比例相交换,是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共同的、同质的可以在数星上相互比较的东西,这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们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

这种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就形成了商品的价值。

【考点】资本主义的形成

15.由于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属于()

A.绝对剩余价值

B.超额剩余价值

C.相对剩余价值

D.超额利润

【答案】A

【解析】绝对剩余价值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绝对延长工作日,从而绝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生产出来的剰余价值。

资本家除了用延长工作曰的方法以外,还用提高劳动强度的方法加强对工人剥削。

【考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

16.产业资本的循环运动()

A.只包括流通阶段而不包括生产阶段

B.只包括生产阶段而不包括流通阶段

C.是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的统一

D.是购买商品和销售商品两个阶段的统一

【答案】C

【解析】单个产业资本在循环运动过程中,依次经历三个阶段:

购买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

产业资本依次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

【考点】资本的流通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分配

17.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

A.政党制度

B.国家制度

C.选举制度

D.文官制度

【答案】B

【解析】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主要包括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政党制度、选举制度、三权分立制度、民主制度等,其中国家制度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

【考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18.上世纪下半叶,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到冷战结束前,西方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处于()

A.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

B.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答案】D

【解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进入到垄断阶段。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到冷战结束前,西方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处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考点】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19.垄断资本实现其经济上统治的方式是()

A.股份制

B.合作制

C.垄断制

D.参与制

【答案】D

【解析】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中那些掌握了国民经济命脉、财力雄厚、进行跨部门经营、对社会生活各方面有巨大影响的大财团的资本属于金融资本。

掌握了金融资本,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称为金融寡头。

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实行“参与制”实现的,参与制是通过控制一定数量的股票从而层层控制许多企业的经济上的统治方式。

【考点】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20.垄断组织实行垄断价格的根本目的是为了()

A.扩大市场份额

B.降低生产成本

C.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D.获取平均利润

【答案】C

【解析】垄断资本在经济乃至政治上统治的目的,归根到底是经济利益驱使的,是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垄断组织制定的垄断价格来实现的。

【考点】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2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方面新变化的是()

A.在生产管理方面,出现了一系列运用电子计算机等新技术的管理手段和工具

B.在所有制方面,出现了资本社会化,股权分散化趋势,法人所有制崛起

C.在劳资关系方面,建立了劳资共决,职工参与管理和持股,终身雇佣等制度

D.在收入分配方面,推行社会福利政策,通过再分配手段缓和社会矛盾

【答案】A

【解析】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主要表现

(1)生产力方面,当代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取得了长足进步,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髙,社会财富迅猛增长,经济保持了较长时期的相对稳定发展。

在生产管理方面,出现了一系列运用电子计算机等新技术的管理手段和工具。

(2)生产关系方面,在所有制关系上,出现了资本社会化、股权分散化的趋势,在劳资关系上,采取建立劳资共决制度。

在分配关系上,对收入分配政策进行了某些调整,如实行社会福利政策,通过再分配手段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

(3)上层建筑方面,政治制度与法制的有效结合,国家管理经济和社会的职能增强;资产阶级的民主形式进一步扩大,公民权利的内涵和外延有新的拓展。

意识形态上多元化的价值取向更加鲜明。

【考点】经济全球化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22.19世纪初期欧洲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不包括()

A.法国的圣西门

B.法国的傅立叶

C.英国的欧文

D.英国的莫尔

【答案】D

【解析】19世纪初期欧洲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

【考点】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23.社会主义的根本的和首要的任务是()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

C.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

D.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

【答案】A

【解析】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最根本的一条。

社会主义的根本的和首要的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考点】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

24.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条件有二:

一是工人运动的发展,二是()

A.农民运动的发展

B.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

C.阶级矛盾的激化

D.杰出人物的出现

【答案】B

【解析】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条件:

一是工人运动的发展,二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

【考点】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25.集中体现着共产主义社会主要特征和本质要求的原则标志是()

A.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B.各尽所能,按才能分配

C.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D.各尽所能,按地位分配

【答案】A

【解析】共产主义社会的显著特征和一面旗帜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它集中体现着共产主义社会主要特征和本质要求的原则标志。

【考点】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二、简答题

26.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简述马克思主义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与创新。

【答案】

(1)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

它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组成,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人类关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于19世纪40年代创立的,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完善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它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合理思想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彻底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对它进行了根本改造,同时吸收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基本思想,摒弃了他理论中的形而上学的杂志,创立了唯物辩证法。

【考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7.简述真理与价值对立统一关系?

【答案】

(1)真理与价值相互对立、相互区别:

真理体现的是认识与对象的相符合;价值体现的是外物对人需要的满足,表示某物具有对人有用或者使人愉快的属性。

(2)真理与价值又是不可分的,又有统一的一面,表现在:

第一真理能够指导社会实践,成功改造世界,以实践的成果满足人们的需要,这就是真理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属性。

第二真理与正确的价值观相一致,正确的价值观是在真理指导下形成的。

【考点】真理与价值

28.货币的本质及职能。

【答案】

(1)货币:

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产生和起源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2)货币的职能

①价值尺度职能,即衡量和计算一切商品价值量大小的社会尺度。

②流通手段职能,即货币起着商品交换媒介的作用。

③贮藏手段职能,即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被保存起来。

④支付手段职能,即商品在赊购赊销过程中,当到期偿还货款时货币所执行的还款职能。

⑤世界货币职能,即货币超越出一国的范围,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0

【考点】资本主义的形成

29.列宁指出:

“设想社会历史会一帆风顺、按部就班的向前发展,不会有时出现大幅度的跃退,那是不辩证的,不科学的,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

”社会主义也同样是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的,你对此如何理解。

【答案】世间一切事物都是波浪式发展、螺旋式上升的,社会主义运动,也是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的。

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主要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

(1)同一切新生事物一样,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经济制度,其成长过程必然不会一帆风顺。

(2)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运动,推动了社会主义的经济社会发展,但对基本矛盾的认识及其矛盾的运动发展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

(3)世界经济政治形势错综复杂的发展变化,国际经济政治秩序和格局的变动演化,也是决定社会主义曲折发展的一个影响因素。

【考点】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

30.为什么说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答案】

(1)共产主义事业是最崇高理想与科学理想的统一。

古往今来,人类对理想社会的追求,经历了漫长的道路。

一些志士仁人都提出过建立平等自由的大同社会的理想主张。

但他们所追求的理想社会,不是建立在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基础上的科学理想,难免流于空幻。

(2)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刻分析了社会运动的规律与趋势,总结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历史经验,继承和发展了人类历史上一切进步思想的优秀成果,科学地预见了共产主义社会这一理想制度的基本特征,向全世界劳动群众展示人类社会终将进入共产主义的美好社会前景。

(3)共产主义之所以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就在于它是崇高理想与科学理想的统一,体现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目标的追求与符合规律的科学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

【考点】共产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论述题

31.试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原理及其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

【答案】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首先,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方面主要矛盾规定和影响着次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另一方面,次要矛盾对主要矛盾有制约作用。

其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①坚持两点论,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不忽略次要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