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创意农业发展路径选择与对策探讨杨良山概要.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696330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0.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创意农业发展路径选择与对策探讨杨良山概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浙江创意农业发展路径选择与对策探讨杨良山概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浙江创意农业发展路径选择与对策探讨杨良山概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浙江创意农业发展路径选择与对策探讨杨良山概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浙江创意农业发展路径选择与对策探讨杨良山概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创意农业发展路径选择与对策探讨杨良山概要.docx

《浙江创意农业发展路径选择与对策探讨杨良山概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创意农业发展路径选择与对策探讨杨良山概要.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创意农业发展路径选择与对策探讨杨良山概要.docx

浙江创意农业发展路径选择与对策探讨杨良山概要

2012年第9期收稿日期:

2012-07-08基金项目:

浙江省农业资源区划课题研究项目(NQ2011-

09)作者简介:

杨良山(1969-),男,湖南冷水江人,助理研究员,从事农业经济和农村发展研究工作。

E-mail:

66379852@qq.com。

通信作者,胡

豹。

文献著录格式:

杨良山,王丽娟,章伟江,等.浙江创意农业发展路径选择与对策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2012(9):

1229-1234.

浙江创意农业发展路径选择与对策探讨

杨良山,王丽娟,章伟江,胡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区划研究所,浙江杭州

310021)

摘要:

浙江各地以农业资源为基础、以科技为手段、以观光休闲农业为切入点,积极开发创意农业产品,

形成了部分创意农业发展的典型,但整体上存在着思想认识不够到位、扶持政策欠缺、产业融合不够等制约因素。

为此,提出发展浙江创意农业的路径选择、支撑体系构建及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创意农业;路径选择;支撑体系;对策建议;浙江中图分类号:

F320.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0528-

9017(2012)09-1229-0620世纪中叶,特别是1950年以来,创意经济

在美国迅猛发展。

目前创意经济每天创造的产值达220亿美元,创意经济既是发达国家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强力引擎,也正成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

近年来,我国北京、上海、四川、河南等省市已经认识到创意的力量和效益,开始重视通过发展创意农业拓展农业的功能,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实现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在世界经济步入创意经济时代的今天,将创意经济的理念引入浙江省高效生态农业建设,运用创意经济的思维逻辑和发展模式推进浙江省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对于培育浙江省农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现代化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的同步推进,迈向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具有重要意义。

1

创意农业的科学内涵与典型特征

创意农业是把创意作为一种要素,把农业生产消费活动与文化创意活动相融合,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的新型农业业态,是创意产业中的一个新门类。

它充满了创造力、想象力和艺术感染力,既具有创意产业的共有属性和特征,具有农业产业的基本属性,又具有意识形态的属性,创意农业的产业属性决定了它必然遵循产业经济学中普遍的供求法则和市场规律,而其意识形态属性又使它受到社会文化规律本身的制约。

1.1消费参与性

创意农业的消费参与性,既是创意农业本身的

特点,也是创意农业活动或创意农产品生产必须遵循的一项基本的原则,没有强的参与性,创意农业的生产就难有成功的保障。

创意农业的参与者,无论是创意农业的创意生产主体还是创意农业产品的消费者,都不是因为自身某些本能的需要比如对食物的需要而参与创意农业,而是为了获得更高层次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或者是为了展现自身的某些特殊技能而参与创意农业的生产或创意农产品的消费,并从中收获最大的快乐。

1.2产业融合性

创意农业是现代工业技术、农业技术、信息技术等各种技术以及经济、文化、生活习惯等相互交融的产物,创意农业所生产的产品、所创造的农业活动是新思想、新技术、新内容的物化形式,是多领域、多知识、多学科、多文化和多种技术、多种思想交叉、渗透、辐射和融合的产物,因此,具有较强的融合性、渗透性。

1.3

文化欣赏性

创意农业是以文化、创意为核心,运用知识和技术,产生出新的价值,是创意灵感在农业中的物化表现。

它是文化与技术相互交融、集成创新的产物,呈现出智能化、特色化、个性化、艺术化的特点,创意产品的价值并非局限于产品本身的价值,还在于它们所衍生的附加价值。

通过创意,不断创造出农业和农村的新观念、新技术和其他新的创造

2012年第9期

性内容,其典型特性是通过语言、文字、艺术等,将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过程赋予文化内涵和价值,给人以超越物质的精神享受。

1.4经济高效性

创意农产品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可以满足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精神性”偏好,实现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精神效用的最大化。

创意农业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直接增加农民收入,而且能够拓展农民就业空间,实现多环节增收;有利于全面提高产品性能、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为社会提供智能化、特色化、个性化、艺术化的创意产品和服务,科技和文化知识附加值比例明显高于普通农产品和服务。

创意农业产品直接面对消费者,其产品已超出农产品作为生存物质的特性,而是具有了一种精神和文化需求的特性,更具有第三产业产品的特性,即满足或丰富人们精神需求的特性,具有较高的附加值。

1.5功能多样性

创意农业目标的多元化,是创意农业的显著特征。

创意农业是一种能够获得精神和物质双重“红利”的快乐发展模式。

创意农业是广大消费者对高生活质量、高生命价值等更高层次的生活体验需求和价值实现需求的追求并自我实现的产物。

2

发展创意农业的意义

发展创意农业,对于促进资源优化再生、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农村文化建设、促进乡村旅游发展,转变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农业现代化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的同步推进,迈向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1

促进资源优化再生

创意农业可以促进资源优化再生。

山核桃壳加工制作活性碳进而加工成碳雕工艺品,茭白叶加工成手工艺品的实践表明,创意农业是实现资源优化再生的重要手段。

农业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废弃物通过创意,可以实现回收利用和深度开发利用。

特别是农业跟文化的高度融合,不仅能够创造出更高的经济价值,而且还能够衍生出新的农业资源、文化资源和价值。

2.2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创意农业可以优化产业结构。

诸暨珍珠、德清青虾等浙江特种水产养殖的实践表明,创意农业可以使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具备超前意识,以

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动为导向,保持永不衰竭的活力。

创意农业可以优化要素配置。

青田田鱼产业发展的实践表明,创意农业强调对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等非物质文化资源特别是人的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将其开发利用为新的生产要素。

这些新的生产要素犹如“催化剂”,进入生产经营过程就会与其他生产要素产生“化学反应”

,从而提高要素配置效率。

创意农业可以拓展农业功能。

仙居杨梅产业发展的实践表明,创意农业可以开发和拓展农业多样性功能,推动农业特色精品生产、农业加工物流、休闲观光农业和生物信息以及其他农业新兴产业的大力发展。

创意农业可以引导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现代物流业、农业服务业,促进农业产业分工合作,建设农业全景产业链,提高农业整体竞争力。

2.3促进美丽乡村建设

发展创意农业,对于推进浙江美丽乡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创意农业可以促进农业节能减排。

创意农业通过技术创意,可以创造和推广各种生态高效的循环农业经济模式,促进低耗、低排放的生态循环农业的创新发展。

创意农业可以促进农业资源利用。

创意农业充分融合现代工业、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等现代新兴技术,可以使节地、节水、节材、节能等各种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中得到普遍推广,实现资源的明智利用,提高农村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和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创意农业可以实现村庄美化。

创意农业特别是农业景观创意、规划设计创意,可以促进村庄绿化美化水平不断提高,优化农村居住环境。

通过发展创意农业,可以加速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的美丽乡村目标的实现。

2.4促进农村文化建设

创意农业可以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

通过发展创意农业,可以使广大农村充分而广泛吸收现代先进文化,增加农村文化服务总量,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发展创意农业,也有利于把农村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利于建立以城带乡的文化联动机制,优化乡村文化体系,合理配置城乡文化资源。

创意农业可以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

发展创意农业,可以促进农村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可以调动社会力量以兴办实体、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设施等形式

参与农村文化资源开发,提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创意农业有利于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通过发展创意农业专业组织,实施创意农业培训,一方面可以发现和培养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发挥作用,可以增强农村居民和农业从业人员的创意意识,提高其创意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吸引优秀文化创意人才下沉农村,扎根农业,服务农民。

有利于建立有专业文化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的农村文化建设和农民群众文化活动,形成专兼结合的农村文化工作队伍。

创意农业可以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积极性。

发展创意农业,可以引导农民群众在农村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特别是通过搭建农村公益性文化活动平台,依托农业节庆和农村民间文化资源,组织开展农民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农业和农村文化活动,有利于挖掘农村文化资源,总结来自群众、生动鲜活的文化创新经验,推广农业和农村传统优秀文化,在广大农村营造传承、创造、发展农业和农村文化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农村居民和农业从业人员的文化创造活力。

2.5促进乡村旅游发展

创意农业能促进旅游业与第一产业的融合发展。

创意农业可以加强农林牧渔水等相关产业和行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

通过发展创意农业,积极推进休闲农林渔业发展,可以因地制宜发展多种形式的乡村旅游,促进乡村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的融合发展。

创意农业能培育特色鲜明的新型旅游产品。

发展创意农业,可以开发建设主题特色鲜明、产品创意独特、游客乐于参与的农业文化和乡村文化体验产品和养生保健产品。

创意农业可以提升旅游惠民富民能力。

发展创意农业可以推动旅游与农林渔业、加工制造业和其他服务行业的融合发展,形成旅游经济新亮点,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

3

面临的挑战

随着创意农业发展热潮的兴起,在浙江浓厚的文化底蕴熏陶和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以及相关产业技术的支撑下,浙江农业专家、农民和涉农艺术工作者以他们的聪明才智,通过科技手段和艺术加工,在农业的生产过程及产品中融入文化内涵,创造出

了文化附加值、生态附加值、科技附加值和服务附加值较高的满足人们精神和文化需求的创意农业产品,创造了多种创意农业发展模式,在高效生态农业建设的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效。

特别是部分地区以农业资源为基础、以科技为手段、以市场为导向,以观光休闲农业为切入点,积极开发创意农业产品,创意农业类型丰富,形成了一些发展创意农业的典型模式,创意农业发展取得了一些成果。

但整体上尚存在着思想认识不够到位、扶持政策欠缺、产业融合不够等制约创意农业发展的因素,发展浙江创意农业,尚有如下制约因素和挑战需要突破。

3.1观念更新认识深化急需加速

浙江省对创意农业的认识不到位,理论研究缺乏,甚至简单地认为观光休闲农业就是创意农业,认为创意农业就是农业生产者或者农业部门的单方面行为;对创意农业的发展前景认识不够,参与、从事创意农业工作的企业、机构较少,相关管理部门、科研机构、投资机构尚未将发展创意农业列入议事日程,通过创意构建农业发展链条、提高附加值、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思路还未落到实处。

3.2

政策配套资金引导急需加强

创意平台的构建、创意环境的建造、创意氛围

的营造、创意意识的提升、创意产品的创建、创意人才的培养、现代技术的顺畅沟通等项目,前期投入时间长、资金沉积量大。

浙江各地创意农业均出现了一些颇具代表性的个案,但由于缺少资金支持,更缺乏相应的政策扶持,导致创意农业进展缓慢。

3.3产业融合技术沟通急需突破

产业融合、技术借鉴是创意农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创意农业是一、二、三产高度融合的产物,借鉴和引用现代工业技术发展的成果,是发展创意农业的基本支撑条件。

目前浙江农业与工业、信息、文化艺术等其他产业的联系和沟通尚不够,现有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难以满足创意农业全面迅速发展的需要。

3.4

创意农业平台建设亟待提升

目前,浙江在农业领域的创意平台整体上还停

留在较低层次的建设上,以“农家乐”为代表的小型创意农业项目或模式,绝大部分只是强调餐饮、住宿的原生态特性,硬件设施水平和科技含量都相对偏低、文化内涵少。

各地创意农业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比较明显,广大消费者的创意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创意农产品的创新性、技术性、艺

2012年第9期术性不够,创意农业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不够,影响范围和辐射面积十分有限,创意农业提升农业附加值的功能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

3.5创意农业团队建设亟待加强

目前浙江缺少从项目策划、价值分析、市场定位、设计建造、创意培训到招商营运的农业创意专业团队,特别是缺少能够开发普通消费者创意潜能的专业培训组织和培训队伍,尚难以运用综合各产业、各专业的最新技术,以农业生产过程或农产品为素材,开发出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艺术水准的创意农业产品。

4路径选择

4.1

挖掘渠清水活的农业创意源头

创意是创意农业发展的灵魂。

创意的来源渠道

多样,有些来自灵光乍现,有些是无意中得来。

大部分农业创意来自刻意、有目标地寻求问题的解答或取悦顾客的过程。

发展创意农业,必须采取制定研发计划、总结经验感受、重视顾客需求、关注领先用户、加强创意搜索、鼓励模仿嫁接、强化集成创意、突出创意塑造等切实有效措施,大力开发农业创意源头,确保农业创意源源不断。

4.2推广新型高效的创意农业模式

创意农业在欧洲形成了荷兰的高科技创汇型创意农业、德国的社会生活功能型创意农业、英国的旅游环保型创意农业、法国的环保生态型创意农业等多种不同的创意农业发展模式。

我国北京的创意农业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紫海香堤艺术庄园”文化农业创意模式、“植物迷宫”等景观农业创意模式等多种创意农业发展模式。

浙江创意农业的发展,宜根据浙江的实际,大力推广创意农业园区模式、创意节庆会展模式、资源开发利用模式、资源明智利用模式、农业文化创造模式、农业空间拓展模式等新型高效创意农业模式,实现全省创意农业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4.3

架构联动互促的农业创意网络

创意农业生产依赖于创意主体的灵感和创作,其发展需要大量的信息交流、智力汇聚和创意的激发。

随着社会、技术、经济环境的改变,单个创意主体已经不可能完全具备创意农业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和知识,技术细分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通信、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大大增强了创意合作的必要性,同时也大大提升了合作创意的可能性,建设动态的农业创意网络,是实现创意农业持续快速

发展的有效路径。

5支撑体系

5.1

强化人才教育培训,构建创意农业的智力支撑体系

依托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等高水平大学,结合职业教育、技术培训工程、素质提升工程等,培养一大批对文化理论有兴趣、有研究,对艺术审美有追求、有爱好,对农村农民有感情,对农业有抱负的专业人才。

探索创意农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建立适应创意农业发展要求的观念、制度、师资,使教育更能适应培养创意农业人才的需要。

注重培养创意农业人才的探索精神。

5.2

强化技术集聚应用,构建创意农业的技术支撑体系

构建浙江创意农业的技术支撑体系,就是构建包括核心产业、支持产业、配套产业和衍生产业的产业集聚群。

农业科技属于核心产业,必须加大支持力度,实现快速发展;工艺美术、培训教育、农业金融、工业科技、大众传媒、信息产业等支持产业,要促使其加强与创意农业的融合和协作;餐饮、旅游、娱乐等配套产业,要促使其适应创意农业发展的需求,为创意农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同时要鼓励把创意农业成果作为要素投入到其他产业里去而衍生出的一大批衍生产业,实现创意农业的正外部性。

5.3推进资源深度转化,构建创意农业的资源保

障体系

构建浙江创意农业发展的资源保障体系,主要从3个方面展开:

促进人的创造力成为农业经济增长的主导要素,使创意农业资源的内涵和外延得到更深刻和广泛的拓展;促进传统农业文化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即通过创意,将各种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有形和无形的资源有效地转化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资本,同时促进各类资本(经济的、文化的和社会的)之间的相互转化,更多地依靠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等软性要素的驱动来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通过无中生有和有中生优开发新的农业资源。

用无限的创意突破有限的自然资源约束,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增长向“软”驱动方式转变。

5.4

彰显结构多层优化,构建创意农业的产业结构体系

浙江创意农业的发展,要充分依靠人的智慧、灵感和想象力,借助于现代制造业、现代高科技、

现代信息技术的全面支持,把传统农业文化艺术资源再塑造、再提高,充分依托特色精品农业发展积聚的产业结构基础,构建创意产品层出不穷、特色精品琳琅满目的现代创意农业产业新体系。

5.5

加速市场立体扩张,构建创意农业的市场营销体系

浙江创意农业的市场营销体系的构建,要通过文化精品的传播来增强创意农业对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赢得受众的认同,从而扩大市场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要以文化创意来推动农产品品牌的建设,以品牌拓展市场,克服在技术同质化、市场上充斥大量同质产品的情况下的“红海竞争”

,使创意农业依靠富有文化内涵的农产品品牌,跳出价格竞争的重围,占领一片市场;要通过农产品广告和农业农产品展览会、博览会,通过现代专业的农产品信息体系和农产品物流体系,通过创意策划极大地推动农产品的市场扩张。

6对策建议

6.1

创新机制,构建多元的创意农业组织

成立由农业、工业、信息、文化、创意产业等

相关部门和单位组成的综合协调机构,着手开展创意农业资源调查,起草制定浙江省创意农业发展战略、发展规划和相关的政策措施,为创意农业产业发展提供空间和物质条件,吸引更多的资本投入。

组建专业的创意农业研究机构。

建议在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现有关专业研究所和专业人员的基础上,成立创意农业研究所,专业开展创意农业的有关理论研究,结合全省文化、旅游等部门,开展实践应用研究。

成立浙江省创意农业协会。

建议成立浙江省创意农业协会,省农业科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省文化厅、省旅游局以及相关单位为理事单位。

协会要定期举办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创意农业会议、论坛,充分发挥推动全省创意农业发展的组织协调作用。

构建创意农业的公共服务平台。

选择一批机制活、效益好、潜力大、带动强的骨干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科技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和扶持,鼓励其与设计、艺术等企业建立发展创意农业的公共服务平台,整合各方各行业资源,为全省发展创意农业提供有效的信息、咨询、孵化、中介、推广等服务。

6.2大力宣传,营造良好的创意农业氛围组建公益性的浙江省创意农业网,作为全省创意农业宣传推广的主平台。

一方面加强对全省创意

农业发展成果的推广展示,另一方面通过网络对各级领导干部进行创意农业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其对创意农业发展的领导水平。

使全省上下普遍提高对发展创意农业的认识,在不同层面形成重视创意农业、大力扶持创意农业发展的社会导向和社会风气,为其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建设创意农业试验示范区。

建议在省内选择若干个基础条件好、创意创新意识强、创意成效比较显著的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或省级主导产业示范区,作为全省创意农业发展的试验示范区,开展创意农业成果展示交易、创意人才培训、创意农业发展经验交流等,做好典型示范和经验推广工作。

6.3

激活资金,筹集多方的创意农业资本

采取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激励的方式,

加快创意农业发展的资本市场建设。

积极鼓励农村信用社、小额农业贷款机构、农业合作银行等“农字头”的金融机构业务下沉,真正从投融资体系上支持创意农业的发展。

选择有一定规模与实力的创意企业,吸引省内外农业科技企业组建创意农业投资有限公司,建设创意农业投融资平台,为中小创意农业企业投融资和咨询、评估、策划及运营管理提供专业服务。

6.4

吸引人才,培育多层的创意农业骨干

在创意农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由于创意农业

的高智慧高创新性,高层次创意农业人才的缺乏,必将成为创意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要注意培养和引进。

在未来的农民培训和农业技术人员培训进修中,要增加创意农业的内容和项目,提高农民和农业技术人员的创意意识,激发农民和农业技术人员的创意潜能,或者通过共同开发创意农业项目,通过项目的辐射带动效应,提高农民和农业技术人员的整体创意素质。

要借助外脑,与有关的文化创意企业和研究机构合作,在合作中培养和锻炼一批创意农业骨干。

6.5

强化龙头,培育优势的创意农业品牌

增强创意农业企业经营者的品牌意识、品牌创

意、品牌经营、品牌提升,提高企业的创牌能力和创意水平。

实施品牌战略,形成创、产、供、销一条龙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农业模式的新型创意农场和名优特新优势创意农业产业带,形成现代特色创意农业主导产业。

6.6拉长链条,构建全景的创意农业集群

以创意农业集聚区和创意农业园区为主要载体和重要抓手,集聚各产业技术,延伸农业产业链,

1234优化产业结构,利用各个产业、企业的技术优势、管理优势、资金优势,在创意农业产业链不同环节上的企业之间形成战略联盟,以此来聚合核心专长,合作创造更大的价值,实现外部一体化,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区域优势整合。

参考文献:

[1][2][3][4][5][6][7][8][9][10]杨永忠.创意产业经济学[M].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厉无畏.创意改变中国[M].北京:

新华出版社,2009.厉无畏,王慧敏.创意产业新论[M].上海:

东方出版中心,2009.张京成.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11)[M].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佛罗里达.创意阶层的崛起[M].司徒爱勤,译.北京:

中信出版社,2010.高长春,唐左.创意经济新思维[M].北京:

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霍金斯.创意经济[M].上海:

三联书店,2006.叶朗.2011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刘培刚,樊春利.网络经济学[M].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厉无畏,王慧敏.创意农业的发展理念与模式[J].农业2012年第9期经济问题,2009

(2):

11-15.[11][12][13][14][15][16]聂亚珍.创意农产品的价值体系分析[J].江汉论坛,2011(3):

37-40.秦向阳,王爱玲,张一帆,等.创意农业的概念、特征及类型[J].中国农学通报,2007(10):

29-32.章继钢.中国创意农业发展报告[J].柴达木开发研究,2008(6):

47-51.陈丽娜,黄学群,李瑾.天津创意农业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J].天津农业科学,2010,16

(1):

13-17.胡小武.创意农业与农业发展新思维[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11):

700-702.李子蓉,陈德利,杨诗源.基于SWOT分析的泉州创意农业发展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4(3):

30-33.[17][18][19][20][21]戚能杰.浙江节庆资源开发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