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6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694639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91.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点6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考点6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考点6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考点6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考点6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点6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

《考点6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点6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点6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

考点6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温馨提示:

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

看比例,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考点6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一、选择题

1.(2010·福建文综·T15)明代《闽部疏》载:

“凡福之紬(绸)丝……福漳之桔,福兴之荔枝,泉漳之糖,顺昌之纸,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之小关,下吴越如流水。

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皆衣被天下。

”材料反映明代福建()

A.海陆交通十分发达B.商品经济活跃

C.成为全国经贸中心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命题立意】本题通过对明代福建物产及其流通情况的描述,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

所选历史材料没有晦涩难懂的文字,字数适当,且多种物产涉及本省各地,体现了试题考查的亲切感和公平性。

【规范解答】选B。

通过阅读材料,可以发现明代福建各地的物产丰富,频繁输往各地,甚至行销海外。

题干材料凸显明代福建的物产及其去向,反映了商品经济的繁荣活跃状态,与B表述吻合,其他选项所表述的交通状况、商贸地位和生产方式变更均与题意不符。

【类题拓展】福建高考对地方史的考查

福建高考从自主命题以来就有考查本省地方史的先例,如2009年福建高考文综试卷的第14题、第19题和第38题,2010年福建高考文综试卷的第15题、第16题和第24题。

从试题数量来看,两年高考持平;从涉及题型和所占分值来看,2010年高考有所下调;从试题设计来看,2010年高考试题对地方史的考查更为自然和贴近考纲。

2.(2010·上海单科·T6)一个唐朝商人从长安出发,沿着丝绸之路的陆路通道行走。

途中可以与他进行商品贸易的国家和地区有()

A.西域、大食、波斯

B.大食、波斯、新罗

C.西域、日本、大食

D.波斯、新罗、日本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对古代丝绸之路的了解,难度一般。

【规范解答】选A。

隋唐时期,国家经济贸易鼎盛,对外贸易发达,丝绸之路贸易频繁。

【类题拓展】自从张骞通西域以后,中国和中亚及欧洲的商业往来迅速增加。

通过这条贯穿亚欧的大道,中国的丝、绸、绫、缎、绢等丝制品,源源不断地运向中亚和欧洲。

因此,希腊、罗马人称中国为“赛里斯”国,称中国人为“赛里斯”人。

所谓“赛里斯”即“丝绸”之意。

3.(2010·上海单科·T5)西欧中世纪庄园和东汉后期庄园的共同特点是()

A.主人和农民之间有雇佣关系B.具有商品货币关系

C.有自营地和份地的区别D.自给自足的经济体

【命题立意】本题以两个不同地区的庄园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对封建经济特点的认识,难度不大。

【规范解答】选D。

西欧中世纪和东汉后期同属封建时代,自给自足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的基本特点,西欧中世纪庄园同样具有这一特点。

【类题拓展】封建经济主要是自然经济,其特点:

①排斥社会分工,经济活动限制在以家庭为单位的狭小圈子里,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是自然经济的特点。

②生产形式相对封闭、墨守成规,排斥技术进步,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简单明了。

4.(2010·上海单科·T3)汉代以来,某地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青铜重器,青铜铭文多涉及诸侯战争、土地交换等内容。

学者推断此地应是()

A.夏人的活动地域B.周朝的重要都城

C.秦朝的阿房宫遗址D.汉初同姓王的封国

【命题立意】本题以历史现象为切入点,考查对某个历史时期的认识。

主要检测的是对时代特征的全面了解程度,难度不大。

【规范解答】选B。

提炼题干中的关键信息:

“数以千计”“青铜重器”“铭文”“诸侯战争”“土地交换”,结合西周时期的历史时代特征,排除A、C、D。

5.(2010·上海单科·T1)新石器时代,人类迎来了第一场重大的经济革命,其标志是()

A.农耕逐渐取代采集B.采集逐渐取代狩猎

C.狩猎逐渐取代驯养D.渔猎逐渐取代采集

【命题立意】本题以经济革命为切入点,重在考查新石器时代人类社会的进步现象。

主要检测的是判断史实的认知能力,难度不大。

【规范解答】选A。

题干主要把握两个信息:

第一是时间即“新石器时代”,在这个时期人类社会在生产生活方面的进步;第二是表现方式即“经济革命”。

以此再从选项中抽取对应选择项,判断对错,得出结论。

“农耕和驯养”取代“采集狩猎”的进程,被称为“农业革命”。

【类题拓展】近代西方三次科技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首先是英国的经济发展,成为世界工厂。

然后是法国、德国和美国。

而发展中国家此时却在经济落后中徘徊挣扎。

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美国、德国超过英国,日本经济快速发展。

对亚非拉的资本输出,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开始。

第三次科技革命,发达国家飞速发展,亚非拉国家开始利用新的科技革命发展本国经济。

6.(2010·浙江文综·T18)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社会关注,学生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一条史料是:

“(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

奉旨允行,几三十载。

”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A.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

B.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

C.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

D.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

【命题立意】本题以时事新闻为背景,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规范解答】选C。

从材料可以看出明中后期对外政策有所松动,允许对外官方贸易,这并不能全面反映出整个明代的民间贸易,因此A的推断不正确。

重农抑商政策是历代中国封建王朝的传统政策,故B不正确。

材料中的“不得往日本”“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说明明朝政府并没有完全放弃“海禁”政策,只是有限度地允许海外贸易,故C正确D错误。

7.(2010·新课标全国卷·T27)表2明代洪武至弘治年间(1368~1505)徽州祁门土地买卖契约情况表

时间

使用通货类别及契约张数

洪武年间至永乐年间

宝钞23、银1、布1

宣德年间至景泰年间

宝钞4、银27、布42、稻谷4

天顺年间至弘治年间

银52、稻谷1

表2反映了()

A.宝钞在民间的信用降低B.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

C.生活资料均可作为支付手段D.白银始终是主要流通货币

【命题立意】本题从明代洪武至弘治年间(1368~1505)徽州祁门土地买卖契约切入,考查对表格信息的解读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题主要以能力立意为主,难度较高,是2010年各地高考命题的主要形式。

【规范解答】选A。

材料信息表明洪武至弘治年间使用通货类别的变化:

宝钞迅速减少最终消亡,银和实物使用大量增加。

宝钞迅速减少最终消亡表明宝钞在民间的信用降低是支付减少的关键;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与实际不符;布和稻谷的使用不能说明生活资料均可作为支付手段;白银是逐步成为主要流通货币的。

8.(2010·浙江文综·T14)农耕技术的

发明与改进,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比较右侧两图,其中图8

(1)所示的

耕作技术始见于()

A.战国B.秦C.西汉D.东汉

【命题立意】本题以图片资料的形式提供信息,体现中国古代农耕技术的进步,主要考查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和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

【规范解答】选D。

对比两幅图可以看出其主要不同点是耕牛的数量,图8

(1)只用一头耕牛牵引,说明耕犁已经过改造,更加轻便灵活。

由此判断耕作技术上有了进步。

图8

(1)比图8

(2)所示的耕作技术出现得晚。

A战国时期,牛力犁耕刚刚出现,到C西汉时才出现“二牛抬杠”的“耦犁”,即图8

(2)所示的耕作技术。

由此推断图8

(1)中的耕作技术可能出现在东汉,即选D。

【类题拓展】推动农业耕作方式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突出表现为以生产工具的改进为代表的生产技术的提高等。

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反映出农业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为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创造了条件。

9.(2010·浙江文综·T15)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读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A.农民生活艰辛B.土地兼并严重

C.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D.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

【命题立意】本题以古诗为资料考查学生准确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规范解答】选B。

诗句“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体现了农民生活的艰难,故A正确。

C可以从“卖新丝”“粜新谷”的词句中获取,而“丝”与“谷”又恰好反映小农经济耕织结合的特点,因此D也是正确的。

B土地兼并严重现象不能从诗句中得到验证,答案选B。

10.(2010·天津文综·T1)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图1图2

A.铁犁牛耕的出现B.耕犁技术的成熟

C.精耕细作的开始D.单位亩产量提高

【命题立意】本题以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相关知识点作为命题的切入点,考查学生获取、解读有效信息的能力。

以图证史,体现2010年各课改地区的命题主流,难度不大。

【规范解答】选B。

从西汉出现的耕作方法“二牛抬杠”到唐代的曲辕犁反映的是耕犁技术的进步,曲辕犁安装了犁评,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既简便又轻巧,能适应各种土壤和不同田地的耕作要求。

至此,我国耕犁技术已相当完善,一直为后世所沿用,故选B。

A并未体现出变化;C精耕细作应是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D与题干无关。

11.(2010·安徽文综·T14)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

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

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

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

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

【命题立意】本题以柳宗元对秦朝郡县制的观点为切入点,巧妙考查了学生比较分析和综合理解的能力。

本题主要以能力立意为主,但难度不大,符合2010年各地高考的命题主流。

【规范解答】选C。

题目给了三句话,包含了两层重要信息,即:

“非郡邑之制失”“有叛国而无叛郡”。

在此基础上最后得出“秦制之得亦明矣”这一结论。

这里的“秦制”指的是秦朝的郡县制,郡县制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因此选C。

A、B都是材料中的一部分,不够全面。

材料无法体现郡县制取代分封的历史必然,因此排除D。

【类题拓展】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三者的联系

①由分封制到郡县制,主要反映了管理任用原则由宗法血缘关系到行政任命的变化,是政治改革的一大进步。

由郡县制到行省制的变化,主要反映了行政区划的变化。

②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从分封制、郡县制到行省制,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

郡县制在否定分封制的基础上得以确立和发展,对后世影响深远。

行省制有利于各族人民交流和国家统一,使中华民族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为我国明清以后的地方行政区划奠定初步基础。

12.(2010·安徽文综·T12)安徽六安双墩汉墓遗址被评为全国“2006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图2所列物品不可能由该墓葬出土的是()

【命题立意】本题以安徽重大考古发现为切入点,体现了安徽地方特色,主要考查对中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基础知识识记和运用能力,本题以知识立意为主,难度不大,形式规范。

【规范解答】选C。

解答本题要抓住时间是在西汉时期,地址是皖南地区。

水稻早在我国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公社河姆渡遗址就有了;我国在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就出现了铜;青花瓷是在元朝出现的,不可能在西汉出现;漆器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存在了。

【类题拓展】中国古代有关瓷器和农业的重要考点

1.彩瓷出现在明朝;珐琅彩出现在清朝;青花瓷出现在元朝。

2.商朝已烧制原始瓷器;东汉烧制出成熟的青瓷;北朝烧制出成熟的白瓷;唐朝越窑秘色瓷(青瓷的一种)很有名。

3.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水稻分布在南方,粟分布在北方。

13.(2010·江苏单科·T4)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

“水排”主要应用于()

A.灌溉B.制瓷

C.耕种D.冶铁

【命题立意】本题从一段史料切入,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

【规范解答】选D。

“水排”的发明者是东汉时期南阳太守杜诗,是利用水力鼓风冶铁的工具,“水排”的主要功能是铸造农具。

东汉时,铁犁牛耕已经成为最主要的耕作方式,所以此处的农具应为铁制农具,由此判断D正确。

A、B、C都不符合材料提供的信息。

14.(2010·海南单科·T3)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宋代以后历朝都未实行统一的土地分配制度。

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

A.小农经济的发展B.租佃关系的盛行

C.土地的高度集中D.农业生产水平提高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我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规范解答】选C。

在封建社会,由于土地私有制的存在,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的土地,造成土地日益高度集中,导致宋代以后,政府无法实行统一的土地分配制度。

故本题的正确选项为C。

15.(2010·海南单科·T5)辛弃疾说:

“北方之人,养生之具不求于人,是以无甚富甚贫之家。

南方多末作以病农,而兼并之患兴,贫富斯不侔矣。

”这种现象表明当时()

A.北方农业比南方发达B.商业是贫富分化的根源

C.南方商业比北方发达D.北方社会比南方更稳定

【命题立意】本题以历史材料为切入点,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

【规范解答】选C。

北方“养生之具不求于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贫富差距不大,无法得出北方比南方农业发达,排除A;南方“多末作以病农”“兼并之患兴”是贫富差距的原因,排除B;从材料中无法看到北方社会比南方更稳定,排除D;“末”指工商业,南方“多末”即工商业发达,因此答案为C。

二、非选择题

16.(2010·海南单科·T26)(10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南雄商人以货入京,至长淮关,吏留而税之,既阅月而货不售。

商人讼于官,刑部议吏罪当纪过。

上曰:

“商人远涉江湖,将以求利,各有所向,执而留之,非人情矣。

且纳课于官,彼此一耳。

迟留月日而使其货不售,吏之罪也。

”命杖其吏,追其俸以偿商人。

(太祖)敕中书省曰:

“朕初以边戍馈饷劳民,命商人纳粟,以浙淮盐偿之,盖欲足军食而省民力也。

令既数年所输甚薄,军饷不供,岂盐价太重,商人无所利而然欤?

尔中书其议减盐价,俾输粟于西河、梅川,庶粮饷可给而内地之民省挽运之劳。

——《明太祖高皇帝实录》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明太祖对商人的态度。

(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如何认识明初的重农抑商政策。

(6分)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本题考查明初的经济政策。

【规范解答】第

(1)题读懂材料是解题的关键;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提炼有效信息即可。

(2)题首先要明确重农抑商是我国古代的基本经济政策,然后结合材料分析评价明初实行的这一政策。

【参考答案】

(1)扶持商人;保护商人;利用商人。

(4分)

(2)重农抑商是基本政策,重视农业,防止弃本逐末;一定程度上保护商人,为特殊需要利用商人,保证农业发展和社会稳定;妨碍商业的正常发展。

(6分)

【类题拓展】材料分析题的解答方法

(1)在解答材料题时,首先要通过浏览材料,尽可能抓住作者的命题意图或材料的主题,这样就能迅速调动所学知识,从而使解题方向明确,集中思维,为下一步解答奠定基础。

(2)分析问题、细读材料。

阅读的过程中,要逐字逐句地分析和研究,不要放过材料的任何一个部分,包括题头、摘引等,尤其是材料中有关时间、地点、人物之类的信息,往往是解题的突破口。

(3)提取信息、加工整理。

材料分析题所提出的问题绝大部分答案应该从材料中得出,因此这时应根据仔细阅读材料后的思路,再次结合问题到材料中去寻找信息,把与问题相关的信息都提取出来,写在草稿纸上备用。

能否把材料中的所有相关信息都找出来,取决于答题者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然后把找到的信息进行筛选,剔除不需要的和重复的信息,根据所学知识,把这些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列好提纲,准备答题。

(4)审查提纲、流畅表达。

在上述步骤进行完毕后,还要最后浏览一遍材料及其设问,审查自己列出的提纲是否正确或有无遗漏,最后就可以在试卷上动笔答题了。

17.(2010·江苏单科·T21)(10分)

中国古代饮茶之风始于唐,盛于宋。

到宋代,茶叶已成为中原及周边各族人民“一日不可以无”的日常消费品,对宋代的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

材料一西戎茶马之市,自宋已然。

盖土蕃潼酪腥膻,非茶不解其毒……(中原)藉之可以得马。

以草木之叶,易边场之用,利之最大者也。

——[明]谢肇淛《五杂俎》

材料二蜀中旧使交子(纸币),惟有茶山交易最为浩瀚。

——[宋]苏辙《论蜀茶五害状》

材料三宋榷(专卖)茶之制,择要会之地,曰江陵、曰真州(江苏仪征)……初数户,后繁之。

市中茶坊林立,徽人、晋人荟萃,五音杂语。

……输之于边,数倍利之,骤富焉。

——[宋]庄季裕《鸡肋编》

材料四(东京)朱雀门外除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

……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

……又北山子茶坊……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宋政府茶叶专卖的主要原因。

(3分)

(2)据材料二、三、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茶叶贸易对宋代商品经济的影响。

(4分)

(3)茶坊、瓦肆等大量兴起,乃宋代开创之新气象。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在城市商业布局、思想、文学等方面的新变化。

(3分)

【命题立意】本题以与“茶”有关的四组材料为试题情境,体现能力立意,主要考查运用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说明历史现象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规范解答】第

(1)题考查分析历史现象原因的能力,答案来源有两个:

材料一和所学知识。

根据材料一“(中原)藉之可以得马”“利之最大者也”可知,茶叶贸易给宋政府带来了军事(马)、财政(利)等方面的利益,这也是宋政府实行茶叶专卖的主要原因。

(2)题主要考查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

材料二反映茶叶贸易中交子使用最为普遍;材料三中“宋榷(专卖)茶之制,择要会之地”“市中茶坊林立,徽人、晋人荟萃”“输之于边,数倍利之,骤富焉”,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茶叶贸易促进了商业繁荣和市镇的兴起;材料四中“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反映,与茶叶贸易有关的城市生活非常繁荣。

第(3)题主要考查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

【参考答案】

(1)增加财政收入;促进贸易发展;增强军事力量。

(3分)

(2)促进纸币流通;经济城镇兴起;城市商业繁荣(市井生活繁荣);地域商人出现。

(4分)

(3)城市商业布局:

打破市坊界限;

思想:

出现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系统(理学);

文学:

出现一种更易抒发感情,表现市井生活的新体裁(宋词)。

(3分)

【类题拓展】学会从两个省略号之间找答案

材料解析题中的每段材料都是命题人精心选择、别有深意的,每个材料都对解题有重要作用,特别是两个省略号之间的材料,对于学生解题甚至有直接的帮助。

对此,学生千万不能忽视。

比如本题材料三中“初数户,后繁之。

市中茶坊林立,徽人、晋人荟萃,五音杂语”和材料四中“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都是省略号之间的句子,这些句子都是解题的题眼,答案很可能就隐藏在这些句子当中。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可爱清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