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693905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130.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实施方案.docx

《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实施方案.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实施方案.docx

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实施方案

江西省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

项目实施方案

编制单位:

江西省财政厅江西省农业厅编制日期:

二◦◦八年七月

一、江西省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日总体实施方案

二、江西省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水稻项目

实施方案

三、江西省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柑橘项目

实施方案

四、江西省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环鄱阳湖

区水产项目实施方案

江西省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

项目总体实施方案

根据财政部《关于做好2008年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申报等工作的通知》(财办农[2008]33号),结合我省当前农业发展实际情况和“十一五”规划,经认真研究,2008年我省选择水稻、柑橘、环鄱阳湖区水产等三个优势主导产业申报中央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按照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要求,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要求,紧紧围绕财政部“四促进、两带动”的目标,抓住推动主导产业发展和支农资金有效整合两个关键,完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优化农产品布局和农业产业结构,努力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二、基本原则

一是突出主导产业。

优先保障粮食生产,同时对我省“产品有市场、资源有优势、增产有潜力、生态有保障”的柑橘和环鄱阳湖区水产业予以支持。

二是突出区域优势。

根据我省粮食、柑橘和水产区域规

划,择优选择重点地区,集中连片,规模发展

三是突出关键环节。

针对农业生产环节特别是影响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良种良法、病虫害预警预报防治、农产品加工及品牌建设等关键环节,重点投入,集中扶持。

四是突出资金整合。

以立项扶持的主导产业项目为平台,对性质相同、用途相近的支农专项资金进行整合,统筹用于支持现代农业项目建设。

三、产业概况

2008年中央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重点支持水稻、柑橘和环鄱阳湖区水产三个产业的生产发展。

(一)水稻产业1、基本概况:

作为全国粮食主产区,江西省是建国以来从未间断向国家提供商品粮源的2个省之一,长期以来,我省水稻总产居全国第2位,但调出稻谷却保持在100亿斤以上,位居全国第一,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

2004年、2005年、2006年和2007年稻谷总产分别为342亿斤、352亿斤、362亿斤和362.8亿斤,连续四年创历史新好收成,四年共增稻谷90.7亿斤,占全国同期稻谷增量的20%。

但我省粮食生产还存在中低产田面积较大、基础设施薄弱、技术水平偏低、普及率不高、良种推广力度不够、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据2003年统计,全省耕地面积4292万亩,从水稻产量、土壤质地、排灌条件、土壤肥力等指标划分,中产田有1681万亩,低产田1253万亩,中低产田占耕地总面积的68.4%。

2、三年规划:

争取利用三年时间,重点对我省58个

水稻主产县加以扶持,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扩大种植面积、提高单产、完善病虫害防治体系以及提高良种覆盖率和土壤有机质等,在全省形成“三区一片”的以水稻为主的优势产区,即鄱阳湖粮产区、赣抚平原粮产区、吉泰盆地粮产区和赣西粮食高产片。

到2010年,全省稻谷总产达到400亿斤以上,其中58个主产县达到365亿斤以上。

(二)柑橘产业

1、基本概况:

柑橘产业是我省目前优势最明显、发展最快、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产业,2007年底全省已达420万亩左右,总产195万吨,产值超过50亿元,最突出的是赣南脐橙。

当前,制约柑橘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因素主要体现在良种繁育体系不够健全、病虫害防控体系有待加强、商品化处理滞后等方面。

2、三年规划:

计划未来三年,通过在寻乌等十个项目实施县重点建设优质柑橘示范基地30万亩,示范带动全省发展赣南脐橙、南丰蜜桔、靖安椪柑和新余蜜橘等四大柑桔产区。

到2010年末,全省柑橘总面积达到540万亩,总产达到350万吨,产值100亿元。

(三)环鄱阳湖区水产业

1、基本概况:

环鄱阳湖区是我国重要的淡水产品生产基地,在我国乃至世界淡水渔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由于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基础,以及丰富的水面资源和渔业资源优势,经过多年发展,渔业已成为该区域大农业中发展最快、市场经济特征最为明显、发展潜力最大的富民产业。

2007年,该区水产品总产量101万吨、渔业产值达到94.5亿元。

但随着产业进一步发展,养殖环境恶化、供种能力不足、病害严重等问题也日益突出。

2、三年规划:

重点支持大宗水产品及具有区域特色的彭泽鲫、鳜鱼、乌鱼等名优特水产品的发展。

一是从提高产品质量入手,改造池塘养殖环境,开展健康养殖;二是通过发展名特优新养殖品种,提高水产良种覆盖率,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扩大养殖水产品市场占有率。

计划用三年时间,通过在鄱阳湖区25个县(市、区)改造10万亩标准化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基地和20个主要水产养殖品种良种扩繁场,实现2010年环鄱阳湖区水产品产量突破120万吨、渔业产值突破120亿元、新增水产苗种生产能力40亿尾的目标。

四、建设内容

根据规划,2008年我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的建设内容为:

(一)水稻产业。

1、建设内容:

一是按“田成方、树成行、路相通、渠成网”的要求,整合资金在南昌县等22个水稻主产县以“吨粮田”标准实施高质量农田建设20万亩。

二是在余干县等58个粮食主产县按照集成技术、集中资源、集聚力量要求,建设58个水稻高产万亩示范片。

2、实施范围:

余干县、鄱阳县、玉山县、广丰县、弋阳县、万年县、上饶县、铅山县、乐平市、余江县、贵溪市、都昌县、永修县、武宁县、修水县、浮梁县、临川区、南城县、金溪县、崇仁县、东乡县、乐安县、南昌县、进贤县、新建县、高安市、丰城市、樟树市、袁州区、万载县、宜丰县、上高县、奉新县、渝水区、分宜县、吉水县、泰和县、安福县、永新县、吉安县、新干县、永丰县、万安县、遂川县、峡江县、宁都县、南康市、赣县、信丰县、于都县、兴国县、瑞金县、会昌县、青原区、上栗县、芦溪县、莲花县、湘东区等58个粮食主产县。

(二)柑橘产业。

1、建设内容:

主要包括10万亩标准化柑橘生态示范基地建设、无病毒良种苗木繁育体系建设、病虫害综合防控体系建设、技术培训与推广体系建设、采后商品化处理能力建设和柑橘现代营销网络建设。

2、实施范围:

于都、信丰、寻乌、安远、兴国、会昌、瑞金、龙南、赣县、靖安县等10个县。

(三)环鄱阳湖区水产业。

1、建设内容:

一是改造2万亩标准化池塘水产健康养

殖示范基地,包括池塘清淤、进排水改造、池埂护坡、水质调控以及渔业机械、技术服务配套等。

二是改扩建5个主要水产养殖品种良种扩繁场,包括苗种繁殖场更换良种亲本、新建或改扩建苗种繁育设施等。

2、实施范围:

环鄱阳湖区南昌县、进贤县、新建县、永修县、彭泽县、都昌县、九江县、樟树市、丰城市、万年县、鄱阳县、余干县等12个县。

五、投资概算

2008年,江西省水稻、柑橘、环鄱阳湖区水产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总投资11.28亿元,其中央财政资金1.5亿元,地方财政整合资金3.91万元,项目单位自筹资金5.87万元。

(一)水稻产业

1、项目建设投资:

总投资30495万元,其中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7500万元,地方财政整合资金28595万元。

具体为:

一是标准粮田建设17400万元,主要用于20万亩标准粮田建设。

二是水稻高产集成技术推广13095万元。

2、财政支持方式

(1)20万亩标准粮田建设,总投资17400万元,其

中中央财政直接补助5000万元

(2)58个县万亩水稻高产集成技术推广,总投资13095万元,其中中央财政直接补助2500万元。

(二)柑橘产业

1、项目建设投资:

总投资71870万元,其中:

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5000万元,地方财政整合资金10376.5万元,业主或农户自筹56493.5万元。

具体为:

标准化柑橘生态示范基地建设50000万元、无病毒良种苗木繁育体系建设700万元、病虫害综合防控体系建设2000万元、技术培训与推广体系建设800万元、柑橘采后商品化处理能力建设15000万元、柑橘现代营销网络建设2500万元。

2、财政支持方式:

(1)10万亩柑橘标准化生态示范基地建设,每亩投资5000元,其中中央财政直接补助250元;

(2)3个无病毒良种繁育场建设,总投资7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直接补助450万元;

(3)10个项目县病虫防控体系建设,每县投资200

万元,其中中央财政直接补助65万元;

(4)10个项目县技术培训与推广体系建设,每县投资8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以奖代补30万元;

(5)10条采后商品化处理线建设,每条投资15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采取“先建后补”方式补助80万元;

6)10个项目县营销网络建设,每县投资25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直接补助30万元。

(三)环鄱阳湖区水产业

1、项目建设投资:

总投资10431万元,其中:

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2500万元、地方财政整合资金5681万元、项目单位自筹2250万元。

具体为:

标准化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基地改造建设6000万元;水产良种场改扩建为1000万元;其他配套项目建设投入3431万元。

2、财政支持方式:

(1)2万亩标准化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基地改造,每亩投资3000元,其中中央财政直接补助1000元。

(2)5个水产养殖品种良种扩繁场改扩建,每场投资2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直接补助100万元。

六、资金整合围绕水稻、柑橘、鄱阳湖区水产业现代农业项目建设,整合财政支农资金4.84亿元,具体为:

1、将省本级财政支农专项资金3亿元纳入整合范围。

包括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1.5亿元、基层农业技术服务经费5000万元,农业产业化1亿元。

同时,省财政将专门安排一块奖励资金,对整合资金发展主导产业有实效的地方给予奖励。

2、整合省农业厅部门专项资金4680万元。

包括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项目资金3000万元、农业新技术示范与推广

1000万元、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400万元、农业科技入户

280万元。

3、项目县整合支农资金13685万元。

同时,通过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带动、吸引

项目单位和社会资金投入5.87亿元。

七、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1、成立项目领导小组。

成立由分管副省长任组长,省农业厅、省财政厅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部门相关人员为成员的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领导小组,由省财政厅会同省农业厅负责组织项目实施。

同时,项目县(市)相

应成立项目领导小组。

2、建立联系制度。

建立由财政部门牵头的项目实施相关单位联系制度,定期召开协调会,沟通情况,加强交流,衔接工作,并根据各时期工作需要,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工作进展情况。

(二)项目管理。

1、建立责任制。

按照责权一致的原则,建立项目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积极推行“项目公示制、项目法人负责制、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招投标制、项目建设监理制”,认真执行政府采购等制度,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2、健全沟通机制。

各级财政和农业主管部门要与项目单位建立经常性联系,及时发现和帮助解决项目建设实施过程中的实际难题。

3、落实实施主体。

项目县财政部门会同农业部门根据项目规划总体要求,制订出本县项目建设具体实施方案和进度计划。

县农业部门要与实施单位签订项目实施责任书和项目施工合同书。

(三)资金管理。

1、建章立制。

强化制度建设,根据财政部相关规定,制定《江西省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江西省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绩效考评办法》等资金管理制度,使项目建设、资金整合、资金使用等有章可循,规范运行。

2、资金拨付。

在支持方式上,针对不同项目,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实物补助等各种支持方式,确保资金用在产业发展上。

在拨付方式上,实行县级报账制。

各级财政要及时拨付资金,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3、监督检查。

各级财政和农业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监督、检查,做到项目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监控,确保专款专用。

同时,充分发挥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以及社会监督作用。

4、绩效考评。

对资金使用绩效进行监测评价,重点考核各地各部门是否按实施方案的要求整合和落实项目资金,项目是否按计划实施,资金使用是否达到预计目标。

考评结

果作为安排下年度项目和资金的重要依据并实施奖惩。

(四)信息宣传。

有计划地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方式,宣传中央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的政策和成效,扩大社会影响力。

随时掌握和总结各地发展优势特色、安全高效农业的好经验、好做法。

及时向财政部报送项目实施进展情况、资金使用管理情况和其他相关信息,加强工作沟通。

八、预期效益

通过三大优势产业项目实施,我省农业现代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明显改善,综合生产能力和特色化水平显著增强,科技贡献率、良种覆盖率、农产品加工率、市场竞争力和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显著增加。

1、水稻产业。

通过项目实施,58个水稻主产县水稻播种面积2008年达到4300万亩,平均单产提高到404公斤左右,增产稻谷30万吨(6亿斤)左右。

按现行稻谷平均收购价90元/百斤计算,每年平均新增效益5.4亿元,农民人均增收20元左右。

2、柑橘产业。

通过项目实施,2008年项目区新增柑橘面积10万亩,带动全省新增柑橘面积40万亩,预计从2010年开始,每年新增柑橘产值29.3亿元,新增利润16亿元,带动项目区60万果农人均增收2600元以上。

同时,对加快我省柑桔业的产业化进程、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旅游观光业发展以及保

护生态环境也将起到积极作用

3、环鄱阳湖区水产业。

通过项目实施,当年改造后池塘每亩水面可新增产量500公斤,加之养殖品种档次提高和产品质量提升,亩年新增产值在5000元以上,2万亩水面可新增产值1亿元以上,每亩水面节约能源和鱼药成本300元以上,从业者收入将大幅提高。

此外,由于采取水处理改造,养殖排放水对环境污染将大大降低,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江西省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

水稻项目实施方案

为确保江西粮食主产区地位不动摇和对国家粮食安全贡献不减少,强化粮食发展的基础地位,进一步提高和发挥我省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按照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结合我省粮食生产实际情况,以水稻产业为主攻方向,以水稻高产创建活动为主要抓手,创新思路,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大力推进现代水稻产业建设。

一、我省水稻产业发展现状

2004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粮食生产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实现了粮食总产四年连超历史的辉煌成就,特别是水稻生产得到了快速恢复和发展。

2004年、2005年、2006年和2007年稻谷总产分别为342亿斤、352亿斤、362亿斤,和362.8亿斤,四年共增稻谷90.7亿斤,占全国同期稻谷增量的20%,凸显了我省水稻生产优势和综合生产能力,并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得到了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

我省不仅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还是现有的7个有粮源净调出的省和仅有的2个建国以来从未间断向国家提供商品粮源的省,而且提供的都是优质口粮,在全国粮食尤其是水稻生产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2007年全省水稻面积4950.9万亩,居全国第2位;稻谷总产362.8亿斤,超过江苏,仅次于湖南,居全国第2位;人均占有稻谷415公斤,居全国第1位;年均调出稻谷100亿斤以上,仅次于黑龙江,居第2位。

但是,我省农业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薄弱,粮食生产水平较低,单产仍然不高。

2007年我省水稻亩产366.4公斤,虽比2003年提高了28.6公斤,但比全国同期平均水平低62.5公斤,比条件相似的湖南低48.6公斤。

造成我省水稻单产偏低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中低产田面积较大,基础设施薄弱。

由于排灌系统不完善,我省一些农田依然易渍、易涝、易旱。

一些地方农民过度依赖化肥,有机肥料施用少,绿肥生产又逐年萎缩,致使土壤耕作层浅薄、板结,保肥供肥性能差,中低产田比重大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据2003年统计,全省耕地面积4292万亩,从水稻产量、土壤质地、排灌条件、土壤肥力等指标划分,中产田有1681万亩,低产田1253万亩,中低产田占耕地总面积的68.4%。

2、技术水平偏低,普及率不高。

良种推广力度不够,良种更新换代不快。

技术应用不广,入户率偏低,高产栽培技术推广普及进展较慢。

病虫防控保产能力不强,监测预警与控制区域站点偏稀,病虫监测盲点多,病虫情报和防治技术到户率,常年病虫灾害造成的粮食损失较大。

农机普及程度不高,尤其机插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

3、区域发展不平衡,主产县间单产水平差距较大。

由于基础条件、物资投入和技术推广等差异较大,生产水平极不平衡,2004—2007年四年平均水稻单产最高的达580公斤,而最低的只277公斤,相差1倍多。

4、自然灾害发生频繁且严重,防灾减灾手段落后能力不强。

我省是自然灾害的多发区、频发区、重灾区,但限于技术水平和能力,缺乏有效减轻重大自然灾害的手段。

二、现代水稻产业发展规划

(一)生产目标

1、稳定并扩大水稻种植面积,2008年水稻种植面积扩大到5090万亩,其中58个主产县水稻面积扩大到4300万亩,到2010年扩大到5150万亩,其中58个主产县扩大到4350万亩。

2、不断提高水稻单产水平。

到2008年单产水平达到373公斤/亩,58个主产县达到404公斤/亩,均比2007年提高7公斤/亩;以后每年再提高7公斤以上,到2010年达到390公斤/亩,58个主产县达到420公斤/亩。

3、总产量稳定增加。

稻谷总产到2008年达到379.7亿斤,其中58个主产县达到347.4亿斤。

到2010年,稻谷总产达到400亿斤以上,其中58个主产县达到365亿斤以上。

4、土地产出能力明显增强。

全面推进农田水利排灌设施、机耕道等基础设施及田园化整治和地力建设,到2010年,全省建设标准双季稻田1600万亩,其中58个主产县达到1400万亩左右。

(二)技术目标

1、农技推广。

以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为重点,提高技术普及率。

到2010年,水稻高产配套技术推广面积占总面积的60%,绿色大米生产成套技术应用面积占10%,合理密植面积达到50%,轻型栽培技术面积达到50%。

2、良种推广。

主导水稻品种30个,推广面积占水稻的80%以上;每年良种更新更换率20%以上;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

3、病虫灾害防控。

重点加强病虫灾害监测预警和防治指导公共服务,推进专业防治和绿色植保技术,力争病虫预测准确率达到90%以上,专业防治和绿色植保技术水平达到20%,确保病虫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单一病虫损失率控制在3%以下。

4、土肥技术推广。

以测土配方施肥为重点,提高肥料利用率。

到2010年,力争测土配方施肥示范面积突破3000万亩;秸秆还田2500万亩;绿肥播种面积恢复到1000万亩;肥料利用率提高3—5个百分点;耕地地力提高一个等

5、农机化推广。

以机耕、机收为基础,以机插为重点,全面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到2010年,力争水稻机耕水平达到80%,机收水平达到60%,机插水平达到20%;机械防治、机械施肥和机械烘干也达到一定水平。

6、农情调度和农业减灾救灾指导与服务。

确保农情调度工作正常运转;及时预警和快速调度、核实重大农业灾情;提高防灾减灾指导水平和效果。

(三)水稻优势生产区规划根据各地粮食生产现状,把全省以水稻为主的优势产区划分为“三区一片”,即:

(1)鄱阳湖粮产区。

包括鄱阳湖及以北地区的16个

县(市、区):

余干县、鄱阳县、玉山县、广丰县、弋阳县、万年县、上饶县、铅山县、乐平市、余江县、贵溪市、都昌县、永修县、武宁县、修水县、浮梁县。

(2)赣抚平原粮产区。

包括赣中地区的19个县(市、

区):

临川区、南城县、金溪县、崇仁县、东乡县、乐安县、南昌县、进贤县、新建县、高安市、丰城市、樟树市、袁州区、万载县、宜丰县、上高县、奉新县、渝水区、分宜县。

(3)吉泰盆地粮产区。

包括吉泰盆地及以南地区的19个县(市、区):

吉水县、泰和县、安福县、永新县、吉安县、新干县、永丰县、万安县、遂川县、峡江县、宁都县、

南康市、赣县、信丰县、于都县、兴国县、瑞金县、会昌县、青原区。

(4)赣西粮食高产片。

包括赣西的4个县(区):

上栗县、芦溪县、莲花县、湘东区。

以上58个粮食生产优势县2007年水稻播种面积4179.3万亩,占全省水稻总面积的84.3%;稻谷总产331亿斤,占全省稻谷总产的91%。

到2010年“三区一片”水稻总面积达到4350万亩,占全省总面积的84.5%;稻谷总产365亿斤,占全省总产的91%以上。

三、现代水稻产业建设内容

(一)标准粮田建设。

在58个粮食主产县中,选择领导重视、工作力量强、整合资金力度大、项目管理规范的22个县组织实施,其中申请中央财政支持建设11个县。

按照“巩固高产田、提升中产田、兼顾低产田”的总体要求,通过配套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标准粮田。

坚持适度规模建设,以万亩连片为原则(最小单元不小于1000亩)。

建设内容:

申请中央财政支持建设11万亩标准粮田,其中主灌渠96000M,支灌渠170000M,毛灌渠160000M,排洪渠46000M,提灌站20个,水泥过板22000个,机耕桥150座,涵管一6000M,涵管二4000M,渡水槽100座,水闸3000座,机耕道20000M,田间道80000M,标志牌

10个

建设地点:

南昌县、进贤县、鄱阳县、余干县、都昌县、丰城市、樟树市、奉新县、于都县、安福县和新干县等11个县(市、区),每县各建设1万亩标准粮田。

(二)水稻高产集成技术推广。

按照集成技术、集中资源、集聚力量要求,建设58个水稻高产万亩示范片。

每个万亩示范片建设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