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6交通运输布局及影响.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693342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915.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26交通运输布局及影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专题26交通运输布局及影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专题26交通运输布局及影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专题26交通运输布局及影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专题26交通运输布局及影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26交通运输布局及影响.docx

《专题26交通运输布局及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26交通运输布局及影响.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26交通运输布局及影响.docx

专题26交通运输布局及影响

专题26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编写:

李仪终审:

程志兵时间:

2019.9.15

【注】交通运输常见考查方式

(1)交通线路布局的区位因素:

如结合区域特征分析修建某线路时需要注意的问题;需防范的灾害;选线的区位等。

(2)可行性分析:

如自然障碍、社会经济需求、政策支持、资金、技术、修建的经验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

(3)线路修建的意义:

如对中国的意义、对国外的意义、对某地区的意义等。

一、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1.现代化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优点

缺点

适宜运输的货物

铁路

运量大、速度快、运费低、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小、连续性好

占地多、造价高、短途运输成本高

长途运输、大宗、笨重的货物。

如:

矿石、金属、粮食

公路

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的适应性强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长距离运费较高;受天气状况影响较大。

活物、鲜货、短程货运、短途客运。

水路

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运费低

速度慢、灵活性差、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气候等自然条件影响大。

远程、大宗、远程、时间要求不高的货物。

如:

粮食、矿产

航空

速度快、运输效率高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

长途、急需、贵重、数量不大的物品

管道

连续性强、损耗小、安全方便、运量很大

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原油、天然气等

【注】

【补充】高速铁路

(1)概念:

高速铁路(高铁)是指设计开行时速250公里以上(含预留),并且初期运营时速200公里以上的客运列车专线铁路。

(2)四纵四横高铁网:

中国将建成42条高铁铁路客运专线,概括为“四横四纵”。

中国大陆“四横四纵”客运专线是指省会城市及大中城市间的长途高速铁路。

中国中长期铁路规划中,到2020年中国的“四横四纵”客运专线网络全长将达到16000公里。

四纵:

京沪高铁(贯通京津至长三角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京广高铁(北京-武汉-广州-深圳,连接华北和华南地区);京哈高铁(北京、大连经沈阳到哈尔滨,连接东北和关内地区);东南沿海高铁(杭州经宁波、福州到深圳,连接长江、珠江三角洲和东南沿海地区)

四横:

一是徐州-郑州-兰州客运专线,连接西北和华东地区;二是杭州-南昌-长沙-贵阳-昆明客运专线,连接西南、华中和华东地区;三是青岛-济南-石家庄-太原客运专线,连接华北和华东地区;四是南京-武汉-重庆-成都客运专线,连接西南和华东地区。

例1.(2014·海南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0分) 

巴拿马运河受宽度和水深的限制,目前仅可通航7.6万吨级以下轮船。

更大轮船的货物则需分装、转运。

轮船通过运河的时间约为9小时。

近期,哥伦比亚拟修建一条铁路,长约220千米,预计通过时间为3小时。

下图示意巴拿马运河和哥伦比亚拟建铁路的位置。

 

说明与巴拿马运河相比,哥伦比亚拟建铁路在运输方面的优缺点。

答案:

由材料可知巴拿马运河通航能力较低,且时间长,相对于巴拿马运河,哥伦比亚拟建铁路通过能力更强,适宜大宗货物运输,速度快,耗时少;相对于河运,铁路受自然条件影响更小。

但同时较巴拿马运河运费更贵,运距增大;且其两端为海运,整个运输过程的连续性更低。

2.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一般原则——多、快、好、省。

经济性、迅速性、安全性和通达性是运输方式的四大评价指标。

各种运输方式都有其最适用的范围,在选择交通运输方式时往往要考虑时间、物品价值、大小、重量、运输距离和价格等因素。

例2.蜂农为了“追花夺蜜”,往往要不停地迁徙放蜂。

下图示意我国东线放蜂线路。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蜂农“追花夺蜜”应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是A

A. 公路运输    B. 内河航运    C. 铁路运输    D. 航空运输

3.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趋势

高速化(eg.提高运行速度、所短时间)、大型化(eg.扩大运输工具的装载量)、专业化(eg.集装箱运输,节省包装和仓库费用,便于实现装卸作业的机械化,保证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二)交通运输布局

1.交通运输网

(1)概念:

由各种交通运输线、点交织而成的网络。

(2)构成要素:

线——如铁路、公路、航道、航空线、管道......

点——如港口、车站、航空港等客货流的集散地

(3)形式:

单一运输网——1种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

eg.铁路运输网、内河水路运输网、管道运输网...

综合运输网——2种以上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

eg.铁路-公路运输网、铁路-公路-内河水路运输网...

(4)层次:

省级、大区级、国家级运输网

2.影响因素

交通运输线和交通运输点的布局都要受到经济(主要)、社会、技术(保障)和自然因素(制约)的影响和制约。

(1)交通运输线的布局

A.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原则——低、高、大、小

成本低

成本包括建设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搬迁成本等。

山区线路起伏要小,隧道要少,尽量沿等高线修建;平原线路要直,桥梁要少;降低施工、维护难度;少占耕地

安全性高

山区线路不宜太陡,避开陡坡、陡崖、地质条件不稳定区;平原线路不宜经过沼泽区;考虑经过地区的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等

经济效益大

地方性公路尽量多经过居民点;国道与高速公路以直达为主

生态破坏小

平原少占耕地,不破坏农田水利设施;山区注意植被保护;避开生态保护区与生态脆弱区;尽量减少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

B.影响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区位因素

区位因素

主要影响

自然因素

地形

平原

对线路的限制较少,选线时要尽量少占耕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环境保护)

山区

线路尽量沿等高线、沿河谷修建;尽量避开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陡坡,无法避开则在陡坡上修成“之”字形或开凿隧道(背斜或鞍部)、

水文

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桥涵总长度;沿河谷修建

地质

避开断层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区,特别是开凿隧道时要尽量避开断层带,从背斜部位穿过

气候

湿润区应注意排水、干旱区应注意防风固沙、高寒区应注意克服冻土和缺氧带来的不利影响。

工程设计应注意沿线暴雨、大风等天气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桥涵孔径的大小、路基高低都需要根据当地暴雨强度来设计

经济因素(修建的意义)

合理布局交通线,利于促进资源开发,带动沿线区域开发、经济发展;利于开拓市场;利于科技文化交流。

铁路和公路国道以直达为主,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通过城市时应从城市边缘经过;地方性公路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的需要为主,可以通过当地的居民点、铁路车站码头。

社会因素(修建的意义)

巩固国防安全;提供就业岗位;促进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经济发展,利于社会稳定等等。

技术因素

使运输网伸展到更广阔的空间,克服自然条件对线路建设的障碍,减少线路对车辆运行安全的威胁。

【注】影响交通线布局的社会经济因素是决定性因素,也是线路修建的意义。

具体来说,可以从人口、资源、城市、产业(工农业、商业贸易、第三产业等)、社会等角度阐述。

例如:

南昆铁路建设的意义——①把资源丰富的西南内陆与交通便利的南部沿海连成一体,把资源优势与区位优势结合起来,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带动西南地区经济发展,促进西南地区的城市化进程;②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和边境贸易,开拓国际市场,促进区域经济合作;③促进市场发展和商业繁荣;④带动与商业、旅游业相关的服务业及整个第三产业的发展;⑤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巩固民族团结和社会安定;⑥南昆铁路贯穿西南边疆地区,可以发挥巩固国防、保卫边疆的作用。

⑦战略意义:

有利于我国全方位开放格局的形成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例3.原油冒出地面时温度约为80℃,然后以超过50℃的温度运送。

下图热棒金属支架部,冷凝段,以下部分为蒸发段,当冷凝段温度低于蒸发段温度时,蒸发段液态物质汽化上升,在冷凝段冷却成液态,后又回到蒸发段,循环反复。

读图,完成

(1)原油采用热棒原理架空管道运输的最常见地区是(C) 

A.阿拉伯半岛 B.亚平宁半岛 C.阿拉斯加半岛 D.索马里半岛 

(2)该地区管道架空较之埋于地下的优点是( B) 

A.减少耕地占用 B.防范管道变形损坏 C.预留野生动物通道 D.提高原油运速 

(3)图示热棒的主要功能是( B) 

A.降低输油管温度 B.防止地下冻土融化 C.加快地热能散失 D.吸收地面辐射热量

(2)交通运输点的布局(区位选择和选址原则)

港口

汽车站

航空港

自然因素

入港航道要有足够的深度和宽度;平原地形对港口设备、建筑和城市因素平面布置有利,河流入海口处港口航道往往容易淤积

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小

受地形、气候、地质水文等影响较大

人文因素

腹地条件和城市依托影响较大。

腹地范围越人广,经济越发达,对港口建设越有利,另外还需完善的配套设施和高效率运作服务

数量、密度、规模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

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人流、物流频繁地区最为有利

选址原则

河港要求河宽水深,位于或靠近城市。

陆路交通便利的地方;海港要求有背风、避浪、水深的海湾,与其他交通干道系统有方便联系的地方

城市交通干线两侧,与市内干道系统和其他对外交通有方便直接联系的地点。

长途车站:

要与市内、市外有方便、直接的联系,能够最大限度地方便顾客。

市内公交车站:

布置在城市交通干线两侧或靠近火车站的地区;不能靠近路口;反方向两车站错开一定距离;疏密受人流量大小影响。

地形平坦开阔,坡度适当,低云、雾和暴风雨较少,风速较小,跑道沿盛行风的方向修建,利于飞机逆风起飞和降落,地势较高,地质条件好,距城市较远的地方

【注】不同交通运输区位条件的评价

交通运输线、点区位条件评价类问题的考查,一般有两类:

(1)直接评价某交通运输线或点的区位因素,或是对比分析两条线路、两个站点的区位因素,此类问题一般要从多角度分析,针对其优势因素展开多方面论证。

(2)给出限制性条件,比如评价××交通线路(或站点)建设的优势区位或不利因素,或者特别指出从某一方面或几个因素去分析交通线(或站点)建设的条件。

A.交通运输线区位条件分析答题模板B.港口(海港)建设的区位分析答题角度

 

例4.图为“中巴铁路”(北起新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瓜达尔港)规划线路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自然条件对中巴铁路建设的不利影响。

(3分)

地势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部分路段气候高寒,冻土广布,部分路段沿线沙漠广布,施工难度大,工期长,成本高。

(2)中巴铁路沿线地区及其附近的铁、铝土、铬矿、大理石和宝石等矿产资源比较丰富。

结合中巴两国经济特点,说明“中巴铁路”对巴基斯坦发展的意义。

(5分)

缩短了沿线地区的运输距离和时间,提高了交通运输能力;促进巴基斯坦矿产资源开发及相关产业发展,有利于吸引(中国)投资,承接(中国)产业转移,推动沿线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促进经济增长,有利于与中国开展经贸合作和社会文化交流。

例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斯里兰卡园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被称为“东方海上十字路口”。

汉班托塔港是其南部的重要港口,距国际主航线仅10海里,原先是一个瀉湖、用作渔港,目前由中国企业建设和运营,港口建设采用瀉湖内挖式施工方案,即港口施工中将瀉湖堰口封闭,抽干湖水,在湖底作业施工,挖出土石方。

汉班托塔港具有充足的大型专业化泊位及深水航道的优势,斯里兰卡政府希望该港口发展成为国际航运中心,把附近土地交由中方开发建设临港产业园。

图a示意斯里兰卡岛地形、河流分布及汉班托塔港的位置,图b为汉班托塔港及附近地区的卫星照片。

(1)说明汉班托塔港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处于印度洋东西方向航线附近,距国际主航运线较近,是连接南亚、东南亚以及中东、东非地区的重要航运枢纽;港口及附近地区地形平坦,有利于工程建设;位于河流入海口处,淡水资源丰富;位于潟湖内,风浪小。

(2)分析港口建设采用潟湖内挖式施工方案的益处。

对原有海岸线的破坏较小,占用陆地面积小,有利于保护有限的国土资源;缩减潟湖内航道,航道维护费用低;挖出土石方可用于填海造陆。

(3)阐述临港产业园建设对港口发展的意义。

吸引投资,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为港口建设提供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支持;增加港口腹地的经济实力及辐射能力,有利于港口的稳定发展;促进对外贸易,带动港口运输业的发展。

二、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交通方式的变化影响聚落空间形态

(1)新的交通方法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古代,交通运输以水运或陆运为主,聚落沿江、河湖分布,呈条带状;交会处发展为城市、呈团块状。

近代,铁路公路发展,聚落沿铁路公路分布,形态沿交通轴发展,多呈星状形态。

现代,形成综合运输网,多方向分散扩展,形态更多、更灵活。

(2)某种交通方式的衰落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eg.大运河沿岸城市:

清末大运河的淤塞,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沿运河城市发展缓慢,但城市沿河伸展的空间形态基本保持不变。

2.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影响聚落空间形态

交通线发展,城市地域形态沿交通干线扩展(这些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如株洲、武汉),发展速度加快;交通线衰落,城市空间形态基本不变,发展速度缓慢。

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促使多个城市相互连接,形成沿交通网分布的大城市带。

如美国波士顿-纽约-华盛顿大城市带,由主要的高速公路及铁路等运输干线相连。

【注】

(1)交通运输并不是影响聚落形态的决定因素。

交通条件对聚落的形态影响很大,但并非起决定作用因为聚落形态的形成受地形、河流、政策、城市规划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并非一个因素决定的

(2)交通运输条件对城市的影响是动态的,某一时期主要交通方式的繁荣,往往会促进城市的发展;反之,会阻碍城市的发展。

(二)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1.影响商业网点的密度、规模

山区:

地势起伏大,交通运输线路少,运输方式单一,商业网点密度小

平原:

交通便利,交通线路密集成网,商业网点密度大。

2.影响商业网点/中心的位置

(1)很多商业网点(批发仓储式商业中心)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2)大城市中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布局,与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变化密切相关。

(交通便利处,利于货物集散、人流集散,为其他社会经济活动提供了便利的场所)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

对商业网点位置的影响

高速公路的大规模建设

许多商业网点聚集在高速公路与城市接合部(城市边缘交通位置优越处),城市郊区形成新的商业中心。

集装箱运输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出现各种类型的专业化市场、超市、连锁店等

城市交通的改善、私人小汽车的普及

多功能的大型购物休闲中心应运而生,商业中心趋于分散,商业中心辐射范围扩大

城市中心交通拥挤,郊区交通便捷

大型综合商场、购物中心、超级市场等,多分布在城市边缘交通位置优越的地方,城市中心区不再是最便捷的购物场所

(3)集镇是在交通要道上发展起来的,交通线路的改变常引起集镇的繁荣或衰落。

【补充】1.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总体来说:

①交通运输的发展,扩大了商品农业的销售范围,使农业区趋向交通线分布。

②交通便利,利于工业发展,工厂沿交通干线分布。

③交通便利促进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城区沿交通干线扩展。

④交通发展促进商业发展,商业网点密度增大、商业中心增多、规模扩大。

⑤促进资源开发与调配、促进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发展旅游事业,加强各地区、各民族间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和对外交往。

⑥)交通发展提高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⑦不合理工程建设会破坏地表水的分布,导致洪涝等灾害发生;山区不合理的建设,会破坏地表结构,加重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具体来说:

(1)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①农业生产的区位选择应充分考虑当地的交通运输条件。

园艺业、乳畜业产品因易腐烂变质,更需要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条件。

②交通运输的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及农业区位的影响巨大。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的冷藏、保鲜等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如我国北方冬季从南方的四川、广东、海南等省大量运进蔬菜。

(2)对工业生产的影响

运费高低直接影响工业的生产成本,所以工厂除尽可能地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外,还要考虑交通是否便利和选择运费较低的运输方式。

①交通运输是影响工业区位的重要因素之一。

沿江、沿海港口和铁路、公路沿线、枢纽地区对工业布局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如美国芝加哥、布法罗、底特律的冶金工业,就是利用五大湖的廉价水运,运来附近的煤、铁矿石等。

②不同社会阶段,交通运输方式不同,对工业布局的影响也不同。

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为工业走向分散提供了条件。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使工厂对原料、燃料地的依赖性减弱,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可以布局工业及加工业。

如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工业地带,就是利用廉价的海运,进口原料、燃料,加工、出口产品而形成。

(3)对城市的影响

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A.在不同的交通运输时代,城市形成的区位有所不同。

在古代,我国南方城市大多布局在河流的汇合处,北方城市大多在大道的交会处,如古代邯郸就是在两条驿道的交会处发展起来的。

随着铁路、公路的发展,城市分布沿公路线、铁路线集聚的特点十分明显。

株洲、石家庄等城市属于典型的“火车拉来的城市”。

郑州也因所处的交通位置快速发展起来。

B.主要交通线的变化对沿线城市的影响。

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会对该地区的城市分布及发展带来很大影响。

如随着京杭大运河的通航和我国南北方贸易活动的日益发展,济宁、淮阴、扬州等城市得到充分发展。

后来因大运河的淤塞、海上运输和京沪铁路的建成,这些运河城市发展减缓,而京沪铁路沿线和沿海城市得到较快发展。

②对城市内部功能分区的影响

A.交通运输的通达度影响城市土地地租的高纸,从而影响城市内部功能分区。

如城市中心园有多条道路交会,交通便利,多形成商业区。

B.在进行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置时。

工业用地内部,工业区与生活区之间都要有便利的交通。

一方面便于原料、燃料的运进和产品的输出,另一方面便于工人上下班。

③对城市化的影响

如高速公路及地铁等现代交通设施的逐步完善,人们能方便快捷地往返于城乡之间,促进了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也为逆城市化现象得以出现和发展提供了可能条件。

(4)对商业的影响

交通运输对商业中心的区位,商业网点的密度、效益、组织形式等影响突出。

便利的交通是形成商业中心的基本条件之一。

商业中心必须布局在交通便利的地方。

如上海成为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是与其发达的水陆交通分不开的,一般说来,交通越便利,商业网点的密度越大,效益也越好,组织形式也以固定形式为主。

(5)对人口分布、迁移的影响

一般而言,交通便利的地方,人口分布的密度越大。

随着交通和通讯的发展,相对缩小了地区之间的距离,减少了妨碍人口迁移的各种困难,从而促进了人口迁移。

(6)对资源的影响

交通运输的发展,促进了资源的开发和在空间中的流动,利于资源的合理调配,利于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但同时,交通运输业占用了一些资源。

交通运输对资源的占用包括两方面含义:

一是交通运输工具及基础设施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和原材料,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其次,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在运营中需要消耗自然资源和能源,特别是对石油产品消耗的比例将逐渐提高。

(7)对环境的影响

交通运输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废弃物排放,如汽车尾气及其中的铅污染、船舶的生活垃圾及油污染、噪声等。

由于交通运输污染是一种流动性污染源,很难治理,必须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除了直接污染之外,还产生次生污染,如酸雨等。

交通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除了中学地理涉及的有关知识外,还有其他方面,如随着交通运输条件的日益改善缩小了地区之间的距离加强了经济、社会活动的全球联系;交通和通信能力是现代战争重要的制胜因素,影响一国的综合国力;发达的交通运输在巩固一国的国防安全、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例6.(2018·全国卷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俄罗斯是世界重要的天然气开采和出口国。

2017年12月8日,中俄能源合作重大项目——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正式投产。

该项目集天然气勘探开采、液化、运输、销售于一体,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实施的首个海外特大型项目。

俄罗斯为该项目配建了港口。

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该项目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即将生产线和相关建筑设计成一系列的模块,由全球多地工厂制造,然后运至项目施工现场拼装。

模块体积大,重量大,最大的模块重量与埃菲尔铁塔相当。

该项目以中国、日本等亚洲太平洋沿岸国家为主要目标市场。

中方企业全方位参与设计和建造,数十家企业承揽了85%模块的建造。

该项目超过60%的模块和零部件经白令海峡—北冰洋航线运至项目施工地。

下图示意该项目的位置。

(1)简述俄罗斯配建港口对该项目及周边区域发展的经济价值。

对本项目的经济价值:

(该项目)运输量巨大,保证该项目建设和运营,可以获得长期、稳定的经济收益。

对周边区域发展的经济价值:

为俄罗斯北冰洋沿岸地区及北冰洋上的经济活动提供基地;促进鄂毕河沿岸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为鄂毕河出海航运提供中转服务。

(2)分析开发白令海峡—北冰洋航线对提高该项目产品(液化天然气)市场竞争力的作用。

中国、日本(太平洋西岸的亚洲国家)是其主要销售市场;开通白令海峡—北冰洋航线,(与苏伊士运河—大西洋航线相比,)大大缩减产品的运输距离和运输时间,降低运输成本,从而降低产品销售价格,提高其在全球天然气市场的竞争力。

2.评价河流的航运价值

 

例7.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汉江全长1532公里,流域涉及鄂、陕、豫、川、渝、甘6省市。

汉江是长江各大支流中航运价值最高的河流,素有“千里黄金水道”之称。

(1)分析汉江航运价值高的区位条件。

汉江流域降水丰富,流量大,流程长,通航里程长;中下游地形平坦,水流平稳,利于通航;全年无结冰期,四季可通航;航道联系东西、沟通南北,联系范围广;流域内物产丰富、人口稠密、城市众多、经济发达、运输需求量大

(2)简析近几十年来汉江航运不断萎缩原因。

铁路、公路迅速发展并成为主要运输方式;流域内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淤塞航道;大坝、涵闸和桥梁等工程建设影响通航等

(3)你认为要振兴汉江航运可采取哪些措施?

加大资金投入,疏浚航道,建设港口码头;加强水陆联运;给予政策扶持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