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基础》学生实验大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693335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21.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网络基础》学生实验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计算机网络基础》学生实验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计算机网络基础》学生实验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计算机网络基础》学生实验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计算机网络基础》学生实验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网络基础》学生实验大纲.docx

《《计算机网络基础》学生实验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网络基础》学生实验大纲.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计算机网络基础》学生实验大纲.docx

《计算机网络基础》学生实验大纲

 

计算机网络基础

(实验)

目录

必做实验

实验一网络基本概念及应用1

实验二网络标准和OSI模型的理解2

实验三网线制作及组网3

实验四对等网的创建与管理5

实验五TCP/IP协议配置与连通性的测试7

实验六WindowsServer2003DHCP服务器的建立与管理10

实验七WindowsServer2003DNS服务器的建立与管理11

实验八WindowsServer2003Web服务器的建立与管理13

实验九WindowsServer2003FTP服务器的建立与管理14

实验十子网规划与划分15

选做实验

实验十一WindowsServer2003用户账户的创建与管理16

实验十二WindowsServer2003软件路由器的配置和使用18

实验十三局域网利用NAT接入Internet20

实验十四代理服务器的安装与使用22

实验十五用Visio2003绘制网络结构图24

实验十六防火墙的配置26

实验十七跨交换机实现VLAN30

实验十八静态路由33

实验一网络基本概念及应用

【实验目的】

1、掌握网络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2、了解Internet的发展过程,掌握获取Internet资源的方法。

熟练掌握XX、Google、Yahoo等Internet搜索引擎的使用;熟练掌握如文字、图片等Internet资源的下载。

3、熟练掌握电子邮件E-mail的使用。

【实验环境】

Windows操作系统的计算机,具备Internet环境。

【实验重点及难点】

重点学习掌握E-mail的使用以及通过Internet获取资源的方法。

【建议学时】

1学时

【实验内容】

1、英特网浏览器(InternetExplorer)的使用。

(1)打开英特网浏览器,之后浏览XX网站,应如何操作?

(2)上步操作完成后,浏览器地址栏有什么变化?

 

2、通过XX知道来搜索“Internet”,了解Internet的发展过程。

3、将上面搜索到的文字内容存在桌面的“英特网.DOC”WORD文档中。

4、打开浏览器搜索一张网络拓扑结构图,并存在英特网.DOC中。

5、在因特网上创建一个免费的E-mail帐号,来发送的电子邮件。

电子邮件主题为Internet的发展过程,收件地址为老师指定,附件为“英特网.DOC”。

6、接收电子邮件。

fuweixinyu1981@

实验二网络标准和OSI模型的理解

【实验目的】

1、了解网络标准化组织。

2、掌握OSI模型知识,能够较清楚地理解OSI模型各层的功能。

【实验环境】

Windows操作系统的计算机,具备Internet环境。

【实验重点及难点】

难点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理解OSI模型体系结构,以及各层功能。

【建议学时】

1学时

【实验内容】

1、到Internet网查询ISO、ANSI组织

(1)阅读有关对ANSI这个组织的信息,并对它的作用作一个小结

 

(2)阅读有关ISO这个组织的信息,并对该组织的作用作一个小结

 

2、阅读下面的场景:

一个保密机构必须向位于法国巴黎城外50英里的一个小镇上的另一个保密机构发送一份三页纸的信件。

由于该信件是高度保密的,所以信的每一页单独发送。

接收方为了能够理解整封信的内容.他们必须收到全部三页纸。

信件的每一个单词都被发送方加密,再由接收方对它们进行解密。

发送方将通过常规的邮件服务发送邮件,但还需要收到接收方的应答以确保发送安全。

该信件将首先发送到巴黎,然后再转发到这个小镇。

1)理解写上了地址并且贴上了邮票的信件与数据帧之间的相似之处。

2)列出OSI模型的层次结构,并概略地陈述各层的功能。

实验三网线制作及组网

【实验目的】

1、学会制作两种类型的RJ-45接头直通线、交叉线。

2、掌握测线仪的使用方法。

3、掌握使用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的网络连接方法。

【实验环境】

具有RJ-45接口网卡的计算机、超5类双绞线、水晶头、压线钳、测线器。

【实验重点及难点】

重点:

学习双绞线识别、制作、测试器的使用。

难点:

掌握制作正确双绞线的方法。

【建议学时】

2学时

【实验指导】

1、双绞线

双绞线(Twisted-PairCable,TP)是由不同颜色的4对8芯线组成,每两条按一定规则绞织在一起,成为一个芯线对。

它分为屏蔽(ShieldedTwisted-Pair,STP)与非屏蔽(UnshieldedTwisted-Pair,UTP)两种,屏蔽双绞线在电磁屏蔽性能方面比非屏蔽双绞线要好,但价格也要贵些。

正是这样,UTP在以太局域网中的使用更多。

双绞线按电气性能划分,通常分为三类、四类、五类、超五类、六类、七类双绞线等类型,数字越大,则技术越先进,带宽也越宽,价格也越高。

本次实验使用的是超五类线(CAT5E)。

2、双绞线制作的两种国际标准

美国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EIA/TIA)规定了两种双绞线制作国际标准:

一种是T568A,另一种是T568B。

两种标准在线序排列上略有不同:

T568A的线序排列:

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

T568B的线序排列:

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如果双绞线的两端都是相同的标准,即两端或者都是T568A,或者都是T568B,这样制作出来的线叫做直连线(Straight-ThroughCable)。

直通线应用在PC机与交换机或集线器、交换机或集线器与路由器的连接中。

如果双绞线的两端都是不同的标准,即一端是T568A,另一端是T568B,这样制作出来的线叫做交叉线(CrossoverCable)。

交叉线用于PC机与PC机之间、PC机与路由器之间、路由器与路由器之间、交换机与交换机、交换机与集线器、集线器与集线器之间的线路连接中。

补充:

1、在10M/100M以太网中8芯只使用4芯,在1000M以太网中8芯全部使用。

1

2

3

4

5

6

7

8

T568A

白绿

绿

白橙

白蓝

白棕

T568B

白橙

白绿

白蓝

绿

白棕

10M/100M以太网

使用

使用

使用

未用

未用

使用

未用

未用

1000M以太网

使用

使用

使用

使用

使用

使用

使用

使用

2、反转线(RolloverCable):

反转线应用于连接计算机与网络设备Console(控制口),以此对网络设备进行配置。

制作时一端采用T568B标准或T568A标准,另一端采用与之完全相反的线序。

所以称之为反转线。

例如:

一端采用T568B标准线序为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那么另一端就为棕、白棕、绿、白蓝、蓝、白绿、橙、白橙。

【实验内容】

1、确定所需线缆的长度,确定后加上30cm的冗余。

2、在网线的一端拨去2cm长的护皮。

3、紧紧地拿好4对绞好而且护皮已经被拨去的网线,将各对线缆拆开一小段,以T568B线序将网线编组,即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并且小心保持绞好的状态,因为这样可以减轻电噪声。

拆开的部分尽量短,因为过长的接口部分是产生电噪声的主要原因。

4、将线平直排好,保留已拨去护皮网线1.2cm左右,将线缆剪平整。

5、取RJ-45接口水晶头一只,尖头朝向地面,轻轻将网线滑进水晶头,最后用力推线缆,使线缆抵住水晶头顶部,在水晶头的顶端可以看见网线的铜质线芯。

6、使用压线钳压紧水晶头,使水晶头的铜片穿透线芯的护皮并与线铜芯接触。

7、根据不同的双绞线类型制作另外一端。

8、用测线器测试网线线序及制作质量。

(1)测试直通线时测线器的亮灯情况

(2)测试交叉线时测线器的亮灯情况

左右左右

11

22

33

44

55

66

77

88

9、用测试通过的网线连接计算机、交换机、路由器,完成组网工作。

实验四对等网的创建与管理

【实验目的】

1、掌握Windows对等网的组建方法。

2、掌握对等网中共享文件(夹)的方法。

3、掌握对等网中共享打印机的方法。

【实验环境】

Windows操作系统的计算机,具备局域网环境。

【实验重点及难点】

1、设置计算机标识。

2、设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

3、实现对等网中文件(夹)共享。

4、实现对等网中打印机共享。

【实验指导】

1、对等网

在对等网中,联网的计算机数量一般在十台以下,且每台计算机都处于平等地位。

既向网络中的其他用户提供服务,同时又享受其他用户提供的服务,可以说是真正的“互惠互利”。

由于网络中没有具有特殊功能和作用的计算机,且每台计算机的地位绝对平等,因此称为对等网。

2、对等网组建原则

组建对等网时,必须遵循如下原则,否则网络可能无法接通。

(1)总线型对等网的网线使用BNC接头的细缆,且网络终端必须安装50Ω终端电阻器;星型对等网的网线使用两端带RJ-45水晶头的三类以上的UTP,最常见的是5类或超5类。

(2)对等网结构简单,但是从管理的角度来看,由于每台计算机都需要独立设置,在复杂的环境下安全性及效率均很差,所以对等网中数据的安全性要求不能太高。

(3)总线型对等网的细缆最长不能超过200m,星型对等网要求计算机终端到中心结点的最大距离为100m。

(4)如果使用集线器(交换机)组网,那么联网的计算机数不能超过集线器(交换机)的接口数。

【建议学时】

2学时

【实验内容】

当对等网中的各硬件连接之后,还必须对对等网中的计算机进行简单设置,这些简单设置操作主要包括设置IP地址、子网掩码、计算机标识和工作组、共享文件(夹)、共享打印机等。

1、设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

 

2、设置计算机标识和工作组

 

3、共享文件(夹)

 

4、共享打印机

 

5、访问共享资源

 

实验五TCP/IP协议配置与连通性的测试

【实验目的】

1、掌握TCP/IP协议的配置;

2、掌握TCP/IP协议的故障检测和排除方法;

3、了解系统网络命令及其所代表的含义,以及所能对网络进行的操作。

【实验环境】

Windows操作系统的计算机,具备Internet环境。

【实验重点及难点】

1、TCP/IP协议诊断;

2、查看DNS、IP、MAC;

3、查看当前ARP缓存表;

4、查看路由跟踪情况。

【建议学时】

2学时

【实验指导】

安装配置TCP/IP协议

右击“网上邻居”图标,从弹出菜单中选择“属性”选项,打开“网络连接”窗口。

右击“本地连接”图标,从弹出菜单中选择“属性”选项,打开“本地连接属性”对话框,打开“常规”选项卡。

如果在“此连接使用下列项目:

”列表框中未出现“Internet协议(TCP/IP)”,则点击

“安装→协议→添加→Internet协议(TCP/IP)→确定”,此时列表框中出现“Internet协议(TCP/IP)”,表明TCP/IP协议已成功安装。

选择“Internet协议(TCP/IP)”,单击“属性”按钮,打开“Internet协议(TCP/IP)

属性”对话框,根据计算机所在网络的具体情况,决定自动获得IP地址或指定IP地址。

若选中“自动获得IP地址”,计算机将会从DHCP服务器自动获取IP地址、子网掩码等信息。

若局域网中没有专用的服务器为计算机分配IP地址,或不想通过DHCP服务器分配IP地址,则需要手工输入IP地址。

本实验要求手工输入IP地址。

IP地址在同一个网络中必须是唯一的。

在局域网内部一般使用非路由地址。

非路由地址不会被Internet分配,专用于内部局域网使用。

它们从不会被路由。

请选中“使用下面的IP地址”,分别在“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文本框中输入“192.168.0.XX”(注意:

XX取值范围为2~254,请严格按照教师指定IP输入,以保证IP地址唯一性),“255.255.255.0”,“192.168.0.1”。

分别在“首选DNS服务器”、“备用DNS服务器”文本框中输入“202.118.176.2”,“202.97.224.68”。

输入完毕后,单击“确定”按钮以使所有设置生效。

TCP/IP诊断

ping环回地址:

验证是否已安装TCP/IP协议及配置是否正确。

点击“开始→所有程序→附件→命令提示符”,出现“命令提示符”窗口,在DOS下输入“ping127.0.0.1”回车后,显示“Replyfrom127.0.0.1:

bytes=32time<10msTTL=128”,则表明TCP/IP协议配置正确。

ping默认网关或一个本地计算机的IP地址:

验证TCP/IP协议是否被正确绑定在网卡上,验证能否与本地网络上的其它计算机通信。

在DOS下输入“ping192.168.0.XX”回车后,显示“Replyfrom192.168.0.XX:

bytes=32time<10msTTL=128”,则表明协议、网卡均无问题,默认网关运行正常,网络连接正常。

ping远程主机的IP地址(或域名):

验证能否通过路由通信。

在DOS下运行“ping”,显示“Replyfrom64.233.189.104:

……”,则表明远程连接正常。

查看DNS、IP、MAC

在DOS下运行“ipconfig/all”,记录显示内容,包括:

“PhysicalAddress,IPAddress,

SubnetMask,DefaultGateway,DNSServers”。

查看当前ARP缓存表(了解网关、ARP协议的作用)

在DOS下运行“ping192.168.0.8”,然后运行“arp-a”,显示ARP缓存表。

在DOS下运行“arp-d”命令清除ARP表。

在DOS下运行“ping”,然后运行“arp-a”,显示ARP缓存表中的IP与MAC。

注意观察网关所起的作用。

在DOS下运行“arp-d”命令清除ARP表。

在DOS下运行“ping”,然后运行“arp-a”,显示ARP缓存表中的IP与MAC。

注意观察ARP协议的作用范围。

查看路由跟踪情况

在DOS下运行“tracert”,记录到达目的地需要跨越的每个路由器或网关。

【实验内容】

1、配置TCP/IP协议,给本地计算机进行适当的TCP/IP设置,设置要求遵从老师要求。

2、使用PING指令验证TCP/IP协议是否正确配置及诊断TCP/IP协议配置的连通性,自己设计使用PING指令验证TCP/IP协议的过程,并执行之,写出步骤。

 

3、利用网络命令对网络进行简单的操作

编制命令查看并记录DNS、IP、MAC

 

编制命令查看并记录当前ARP缓存表

 

4、查看路由跟踪情况,追踪从本地计算机至

 

实验六WindowsServer2003DHCP服务器的建立与管理

【实验目的】

1、了解DHCP服务器的工作过程。

2、掌握DHCP服务器的安装、配置方法。

3、掌握DHCP客户机的配置方法。

【实验内容】

1、安装DHCP服务器。

2、通过DHCP为客户机提供动态IP地址服务。

3、配置DHCP客户机,并通过DHCP服务器获取IP地址。

【建议学时】

0.5学时

【实验指导】

1、DHCP

DHCP(DynamicHostConfigurationProtocol)全称为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其功能主要是自动为网络中的计算机分配IP地址,从而减轻管理员的管理负担。

2、DHCP的工作过程

其工作过程可分为以下4个阶段:

(1)请求IP租约;

(2)提供IP租约;(3)选择IP租约;(4)确认IP租约。

【实验步骤】

1、安装DHCP服务

为DHCP服务器创建一个作用域。

用于动态IP分配的范围192.168.1.100—192.168.1.200及子网掩码255.255.255.0;排除的IP地址范围192.168.1.110—192.168.1.130。

2、配置DHCP客户机

IP地址设置为“自动获得”。

3、客户机的命令窗口中输人ipconfig/all命令,测试客户机的IP地址配置情况

 

4、通过DHCP服务器获取IP地址

5、验证DHCP客户机的IP地址配置情况

 

实验七WindowsServer2003DNS服务器的建立与管理

【实验目的】

1、了解DNS服务器的工作过程。

2、掌握DNS服务器的安装、配置方法。

3、掌握DNS客户机的配置方法。

4、掌握测试DNS服务功能的方法。

【实验内容】

1、安装、配置DNS服务器。

2、配置DNS服务的客户机。

3、测试DNS服务功能。

【建议学时】

0.5学时

【实验指导】

1、DNS

DNS(DomainNameSystem)全称为域名系统,是一个分布式的数据库,在TCP/IP网络中用于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

可以将DNS的名称空间划分为区域。

区域用于存储关于一个或者多个DNS域的名称信息,以用于名称解析。

2、DNS的域名解析方式

(1)递归查询;

(2)迭代查询;(3)反向查询

【实验步骤】

1、安装DNS服务器

2、为DNS服务器创建一个正向搜索区域,其名称为TEST.C0M

为该区域添加3个主机记录,名称分别为空、WWW、FTP,对应的IP地址分别为192.168.1.1、192.168.1.2、192.168.1.3。

为该区域添加3个别名记录,名称分别为MYDNS、MYWEB、MYFTP,对应的目标主机的完全合格的名称分别为TEST.COM、WWW.TEST.COM、FTP.TEST.COM。

为DNS服务器创建一个反向搜索区域,其网络ID为192.168.1

为该区域添加3个指针记录,主机号1、2、3,对应的主机名分别为TEST.COM、WWW.TEST.COM、FTP.TEST.COM。

3、配置DNS客户机

将DNS客户机的IP地址分别设置为192.168.1.11及以上,并将首选DNS服务器的IP地址设置为192.168.1.1。

4、测试DNS服务功能

(1)使用nslookup命令

在命令提示符“>”下输入ls-t回车,显示中的所有主机情况

在命令提示符“>”下输入回车,显示该主机对应的IP地址(正向解析)

在命令提示符“>”下输入192.168.1.2回车,显示该IP地址对应目标主机的域名(反向解析)

(2)使用ping命令

在“>”下输入ping回车,显示该域名对应的IP地址

在“>”下输入ping回车,显示该域名对应的IP地址

在“>”下输入ping回车,显示该域名对应的IP地址

在“>”下输入ping回车,显示该域名对应的IP地址

实验八WindowsServer2003Web服务器的建立与管理

【实验目的】

1、了解Web服务器的工作过程。

2、掌握Web服务器的安装、配置方法。

3、结合DNS的相关内容,将网站配置成基于域名访问。

4、掌握Web客户机的配置方法。

【实验内容】

1、安装Web服务器。

2、配置Web服务器。

3、在DNS服务中配置域名解析,将网站调试成基于域名访问。

4、配置Web客户机。

【建议学时】

1学时

【实验指导】

1、Web服务器

WWW是Internet最重要的服务之一,Web服务器是实现信息发布的平台,信息发布需要建立相应的Web网站。

Web浏览器和Web服务器之间通过HTTP来传输信息,因此Web服务器也称为HTTP服务器。

2、IIS

IIS(InternetInformationService)是Windowsserver2003系统提供的Web服务程序,其中集成Web、FTP、SMTP等服务。

通过IIS,我们可以将Windowsserver2003计算机配置成Web服务器,来发布自己的Web网站。

3、准备如下网页文档:

“ABC.HTML”。

【实验步骤】

1、安装Web服务器

2、Web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

将“ABC.HTML”复制到C:

\inetpub\wwwroot目录下(系统默认的路径)。

该Web站点的IP地址设置为本机地址,路径为“ABC.HTML”所在路径C:

\inetpub\wwwroot,默认文档为“ABC.HTML”。

打开浏览器浏览如上所述FTP站点。

浏览器地址栏记录如下:

3、配置域名解析

在DNS服务中配置城名解析,将网站调试成基于域名访问。

4、配置WEB客户机

Web客户机的IP地址分别设置为192.168.1.0网段地址,并打开浏览器浏览如上所述网页。

浏览器地址栏记录如下:

实验九WindowsServer2003FTP服务器的建立与管理

【实验目的】

1、了解FTP服务器的工作过程。

2、掌握FTP服务器的安装、配置方法。

3、结合DNS的相关内容,将FTP网站配置成基于域名访问。

4、掌握FTP客户机的配置方法。

【实验内容】

1、安装FTP服务器。

2、配置FTP服务器。

3、在DNS服务中配置域名解析,将网站调试成基于域名访问。

4、配置FTP客户机。

【建议学时】

1学时

【实验指导】

1、FTP服务器

FTP(FileTransferProtocol)是一个双向文件传输协议,FTP服务是Internet最重要的服务之一。

FTP使用客户机/服务器方式,在进行文件传输时,FTP客户机和FTP服务器之间建立控制连接和数据连接。

2、准备如下文件夹:

“ABC”,并在其中放置几个文件。

【实验步骤】

1、安装IIS

2、默认FTP站点的配置与管理

将部分文件复制到C:

\inetpub\ftproot目录下(系统默认的路径)。

该站点的IP地址为本机地址,路径为C:

\inetpub\ftproot,允许匿名用户访问。

打开浏览器浏览如上所述FTP站点。

浏览器地址栏记录如下:

 

3、配置域名解析

在DNS服务中配置域名解析,将网站调试成基于域名访问。

4、配置FTP客户机

FTP客户机的IP地址分别设置为192.168.0.0网段地址,并打开浏览器浏览如上所述FTP站点。

浏览器地址栏记录如下:

实验十子网规划与划分

【实验目的】

1、掌握子网划分技术和划分方法。

2、进行子网划分。

【实验环境】

1、每组计算机4台,连接线4条,集线器或交换机一台

【建议学时】

2学时

【实验内容】

1、子网的划分与配置。

2、子网规划

划分子网时根据需求能使子网号部分产生足够的子网,主机号部分能容纳足够的主机。

例如,有一个C类地址202.113.27·0,如果要求将该网络划分为20个子网,每个子网包含5台主机,就首先应该进行规划。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用路由器互联各个子网,那么路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