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693320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2.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docx

《中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docx

中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

中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

——挑战与对策

摘要:

职业教育要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不断推进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本文分析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领域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应当采取的思路和对策,包括培养目标具体化、文化教育功能化、专业教育实际化、教学过程行动化、质量评价社会化、管理重心基层化。

关键词:

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课程建设

 

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中国经济走上了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加人世界贸易组织两年来,中国经济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全方位参与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形成更加开放、互惠互利的新格局。

制造业是中国的比较优势之所在,是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后几十年仍然是中国竞争力的主要基础,市场扩展的主要源泉。

“中国制造”在国际分工中已经争取到比较有利的地位,正由跨国公司的加工组装基地向制造基地转变,而且在不少行业中,中国制造业已拥有了一定的国际竞争力。

发达国家正在推进经济的转型,为中国创造了争取得到投资、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的良好机遇,只要能抓住这个机遇,中国完全可以成为“世界工厂”,跻身于世界制造业的强国。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挑战表现在:

国际经济、技术竞争和综合国力的较量更加激烈,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亟待提高;全球化生产和工作分工趋势非常明显,世界主要的制造和贸易集团纷纷落户中国,给中国产业带来巨大压力;越来越多的国际交往,国际间人员交往更加频繁,不同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习惯不可避免地要进行碰撞;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知识、技术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凸现,老思路、老经验、老办法难以继续发挥作用,必须不断进行知识和技术的更新。

在这样的挑战面前,中国经济和产业界正在采取新的战略战术进行积极的回应。

一是在发展思路上,持续改进,不断创新,下大力气推进观念创新、体制创新、技术创新,摆脱被动局面;在生产和经营战略上,注意形成集团专门化和核心产品,突出竞争优势;在生产运行机制上,以客户为导向的“订单化”生产,发挥市场的作用;在生产过程上,加快各个生产流程的速度,优化生产环节;在保障措施上,创建学习型组织,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和团队精神,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

中国经济和产业界对挑战的回应,最根本的因素是“人”。

令人遗憾的是,产业界的创新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严重缺乏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

2000年,中国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仅有7.85年,不到初中二年级水平,与美国100年前的水平相仿。

2001年制造业从业人员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日本为12.33年,中国为9.47年。

职业教育直接依存经济发展,直接为经济发展提供适应需要的人力资源。

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政府、行业企业和社会各界更加关注职业教育的发展。

同时,职业教育要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提高自身创新能力,不断推进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领域,采取以下八个方面的思路和对策:

一、以就业为导向,坚持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

就业问题是中国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而发展职业教育,是一种长远、积极的就业支持政策。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出口”拉动“进口”,正在成为职业教育战线的共识,并取得了很好效果。

据对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的调查统计,1999年、2000年、2001年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分别为:

85.1%、85.4%、88.6%。

2003年6月,对上海、天津、辽宁、山东、河南、四川、湖北、广东、厦门、宁波等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的100所学校2002年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平均就业率为94.6%,有的学校毕业生供不应求。

教育部正在组织制定的《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实施“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工程”,这将在政策层面上更加促进职业教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直接为就业服务的办学方向。

根据劳动力市场技能型人才的紧缺状况和相关行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教育部会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防科工委、信息产业部、交通部、卫生部即将启动“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优先确定在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护理等四个专业领域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作,这将有利于缓解劳动力市场上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人才紧缺状况。

二、以能力为本位,努力满足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

使学生获得在合适的职业岗位上工作所需要的各种能力,是职业教育的最主要的任务。

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观在国际上已达成广泛共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修订的关于技术与职业教育的建议:

2001》中提出:

职业教育应当“为工作能力强、愉快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③国际上公认的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加拿大的社区和初级学院教育、澳大利亚的技术与继续教育等,提供了很好的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和课程开发模式。

近几年来,教育领域逐步引入“以人为本”的观念,这与职业教育坚持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观并不矛盾。

“以能力为本位”的“能力”当然不仅仅是指“技能”,就业岗位需要的当然不仅仅是“技能”,而是包括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继续学习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和实践能力等关键能力在内的综合职业能力。

总体上看,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中国职业教育观念和培养模式相对滞后,教学活动中知识灌输较多,与生产和生活实际联系不够紧密,对职业道德、知识应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重视不够,实践和专业技能训练比较薄弱,难以使学生形成数量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对于职业教育而言,如果不能正视这些基本问题,离开职业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去谈“以人为本”,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中国整个教育体系所存在的问题不是太“实用”、太“实际”了,而是大而化之、脱离实际的所谓“全面”和“打基础”讲多了,这不仅影响着自身教育的持续、健康地发展,也影响着教育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职业教育就是要“眼睛向外”,从劳动力市场实际需要出发,真正做到就业岗位需要什么就办什么。

这不仅不是“短视”,也不是所谓的“实用主义”,而是抓住了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是在办真正的职业教育。

三、加强与行业企业合作,实行“订单”化培养模式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行业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人力资源战略成为行业企业“第一战略”。

从这个意义上讲,行业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要为行业企业提供真正有用的人力资源,也需要行业企业的支持和帮助。

这是新形势下建立校企合作的基础。

1999年,教育部与有关行业部门共同建立了33个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它们在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包括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本行业职业岗位变化和人才需求的影响,提出行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知识与能力要求,提出行业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标准、培养目标和教学基本要求,组织开发本行业有关的专业教学指导方案,指导本行业教学改革试验等。

中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

(2)

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即将启动的“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探索和建立根据企业用人“订单”进行教育与培训的机制。

在全国将确定420多个技能型紧缺人才示范性培养培训基地,与1200多个企事业单位合作,2003-2007年共输送毕业生607人,共提供短期技能提高培训200万人次。

参与合作的企事业单位要充分依托职业院校进行新职工的培养和在职职工的培训提高,与职业院校签订人才培养培训合同,优先录用合作院校的毕业生,并要积极参与职业院校的教育与培训活动,在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培养目标、人才规格、知识技能结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学习成果评估等各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企事业单位有责任为合作院校提供专业师资、实训设备,并应接受教师和学生进行见习和实习。

行业与企业要支持相关职业院校进行办学体制改革,建立主要由企事业单位代表参加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为他们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技术院校要关注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根据企事业单位用人需求,调整专业方向,确定培养培训规模,开发、设计实施性教育与培训方案,要把满足企业的工作需求作为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全力提高教育与培训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四、以“必需”和“够用”为度,促进文化基础教育功能化

职业教育中的文化基础教育不同于现行普通教育中的文化基础教育,要有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功能,更加注重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学习能力和实验能力的培养。

职业教育中文化基础教育的合理定位可以用“必需”和“够用”来概括。

职业院校要按照行业企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实际要求来安排文化基础课程,防止盲目加大文化基础课程的比重,削弱职业技能训练,片面追求对口升学考试的做法。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学研究机构要支持职业院校根据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对文化基础课程的设置和课时安排进行必要的调整,要避免简单地组织和安排职业院校文化基础课程的统一考试和质量评价。

高等职业院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时,要按培养职业教育特点的要求确定考试科目和考试标准,要有利于引导中等职业学校完成培养与训练目标,防止把职业教育办成应试教育。

五、适应行业企业劳动组织和技术发展需要,促进专业教育实际化

这是对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本质特点的准确描述。

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过程中,关注行业企业的最新发展,通过校企合作等形式,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突出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流程和新方法,克服专业教学存在的内容陈旧;更新缓慢、片面强调学科体系完整、不能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弊端。

根据经济技术的发展情况,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技能、经验与兴趣,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应劳动力市场需要和有职业发展前景的、模块化的学习资源。

力求在学习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方面给教师和学生提供选择和创新的空间,构建开放式的课程体系,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采用“大专业、小专门化”的课程组织模式,用本专业职业能力结构中通用部分构筑能力平台,用灵活的模块化课程结构和学分制管理制度满足学习者的不同需要。

在课程开发中,既可将原有若干科目教学内容按照职业活动的特点和要求进行整合,形成综合性的课程,也可以完全打破学科体系,按照实际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组织课程,形成围绕工作需求的新型教学项目。

六、以学生为主体,实现教学过程行动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1SCED:

1997)》中把“教育”定义为:

引发学习的有组织的及持续的交流;而把“学习”定义为:

任何行为、信息、知识、理解力、态度、价值观或技能方面的长进。

④这对理解教育和学习的本质,对认识学生的主体性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学习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学生通过学习体验有目的地主动建构知识、形成能力、调整态度的过程。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的主体性必须得到尊重。

传统教育观强调以教师为中心,而忽视学生的学习体验。

在现代职业教育中,学生的学习体验是根本的,教学活动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该成为学习过程的策划者、课程设计者,学习过程中的教练、指导者、导师和顾问。

国际上先进的“行动导向”的模式为优化教学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

⑤职业院校要努力创造能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条件,努力实现个性化教学。

学生应有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根据需要选定具体学习目标,选择学习进度、学习资源和学习方法,并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

要努力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使其经历从确定任务——制定工作计划——实施计划——进行质量控制与检测——评估反馈整个工作过程,增强学生适应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和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职业教育实行“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都提高了,而不是降低了。

对教师而言,必须研究教学的方向、方法、内容和形式等,这就要求教师更多地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尽可能成为职业实践者,不断更新自己的课程内容,开发新的教学案例,分析学生普遍的和特殊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不能再像过去那样照本宜科。

对学生而言,要积极、主动地投身教学过程,摆脱被动学习的局面,通过小组学习、项目工作等活动来体验学习。

七、促进质量评价社会化,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益最重要的衡量标准就是能否满足需要。

应按照有利于满足就业需要,有利于提高学生职业能力,有利于办出专业特色的原则,完善对职业院校相关专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估机制。

要把毕业生专业基本对口的就业率,作为衡量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主要依据。

在学历教育考核中,要建立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科学和持续性评估的机制,让用人单位、学生和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学习评价。

科学的职业资格标准是重要的社会化质量评价标准,职业教育要做到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相结合。

落实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人事部《关于进一步推动职业学校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意见》精神,加强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的沟通,使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也可获得社会和用人单位认可程度高、对

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其他证书,在有条件的职业学校设立职业技能鉴定站(所)或职业资格考试机构。

建立学分转换等相应的机制,把学历教育中的专业能力要求与职业资格的相关要求结合起来。

在学历教育的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安排等方面,都要为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提供方便。

八、改革教学管理制度,扩大基层管理权限

美国学者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在《改革政府:

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中指出:

“对一个组织来说顾客是最重要的人;那些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人位居其次;而管理部门则是为那些为顾客服务的人服务的。

⑥职业院校向顾客提供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服务,而政府管理部门则应为职业院校提供服务,这应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思路。

令人遗憾的是,我国职业教育管理现状明显滞后于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2003年暑期,笔者分别利用参加一个直辖市和一个行业职业院校负责人研讨会(培训班)的机会,对与会的职业院校负责人进行了问卷调查。

当问及“职业院校在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最大困难是什么”的问题时,答案中排列第一位的是:

“政府管理部门思想陈旧,对学校限制多,支持少,学校缺乏自主权。

”这说明,体制问题特别是管理体制问题已成为限制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

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学研究机构,都要按照改进公共治理结构、规范行政许可的要求,增强为学校、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提高服务能力,力戒为管理而管理、为收费而管理的做法。

要减少全国性整齐划一的政策或方案,把权利和责任交给直接与“顾客”打交道的机构和人员的手中,特别要扩大职业院校的办学自主权。

院校自己能做好的事情,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就不要干涉;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能做好的,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就不要干涉。

职业教育的顾客和服务对象对职业教育服务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的特点,职业教育服务同样应该多样化,并具有灵活性。

在相对微观的教学管理制度改革方面,2001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在职业学校开展学分制试点工作的通知》以来,全国大多数省市选择职业学校开展了实行学分制试点工作,共有数百所职业学校推行了学分制,取得初步成效。

教育部将在总结前一段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制定进一步推进学分制工作的意见和办法。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该支持职业院校推行学分制等更加灵活的学籍管理、教学组织和教学管理制度,支持职业院校针对生源状况和工作实际需要,实行分层教学、分专业方向教学和分阶段教育,适应就业实际需要,把职业院校办成灵活地、适时地提供多样化教育和培训服务的“超市”。

[注释]

①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研究报告课题组.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

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②王湛.大力加强职业指导工作,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全国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R].2003.

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修订的关于技术与职业教育的建议:

2001[A].刘来泉.世界技术与职业教育纵览[C].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④联合国教科丈组织.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ISCED:

1997)[A].刘来泉.世界技术与职业教育纵览[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⑤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3.

⑥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

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M].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中国职业教育兴衰的制度主义分析——“市场化”制度变迁的考察

(1)

【内容提要】职业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最容易与市场机制相联系的教育种类,但中国的职业教育却在市场化的道路上经历了先盛后衰的过程。

本文作者力图用新制度主义的分析视角对我国职业教育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市场化”的制度变迁过程予以考察。

【摘要题】职教史

【关键词】职业教育/兴衰/制度分析/市场化

职业教育是以培养能够适应社会需要的、具有专门职业技能的人才为目标的。

因此,职业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最容易与社会、市场相联系的教育种类。

但是,回顾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我们却发现这一原本能够最好适应市场的教育种类却没有得到兴旺的发展,笔者以为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我们把兴办和从事职业教育的院校作为一个组织群落进行研究,揭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并分析其制度学含义。

职业教育具有内容多元化、结构多层次、城乡发展不均衡等特点,因此,我们只能择其具有代表性的部分进行研究。

我们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过程中也会涉及少量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容。

在考察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利用新制度主义的分析视角对其市场化取向的兴衰加以分析,我们发现,中国职业教育之所以会走出这样的轨迹,是外部力量和内部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

外部力量包括:

政府的作用、高等教育“市场化”制度变迁的影响以及市场的作用;内部力量则表现为职业教育组织内部一些重要条件的缺失。

中国职业教育的兴旺依靠的是政府的扶持和市场的需求,以及高等教育因自身发展不完善而留下的发展空间;中国职业教育的衰落则缘于自身缺少制度化的努力以及高等教育“市场化”制度变迁的稳扎稳打和成功完成。

也就是说,中国职业教育始终没有完成市场化的制度变迁,只是单纯地依靠并满足于政府的倾斜政策和资金划拨,以维持存在和发展。

这使得它既无法长期稳定地从市场中吸纳资源(生源、办学力量、信息等),也无法有效地将资源(毕业生、信息等)反馈市场。

而中国职业教育依赖并满足于这基础不牢的兴旺的原因在于,其内部没有形成压力团体,没有精英力量的支持。

对此,下文将予以详细分析。

  一、中国职业教育的兴衰过程

文革期间,以江青为代表的政治集团批判刘少奇提出的两种教育制度和两种劳动制度,使得各种形式的职业技术教育停办下来。

中等教育前期和后期的衔接,由多项变为单项,几乎所有的初中毕业生都升入普通高中。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中国的职业教育也开始恢复和发展。

我们将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但是需要说明的是,阶段的划分是以全国的整体情况为依据的;由于各省市、各地区的职业教育有起步早晚、发展快慢之分,所以个别地区和事件并不完全与之对应。

大致说来,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恢复阶段

这一阶段从1978年开始,至80年代中期结束。

这一阶段的特点可以概括为政府和市场共同要求并推动了职业教育的恢复和发展。

(1)政府恢复了职业教育的合法地位,并在政策和资金予以扶持。

五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

“中等教育要有计划地多举办各种门类的中等职业教育,这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多方面的迫切要求,同时也有利于解决大量中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注:

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1986:

182.)之后,中共中央就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频繁发布文件。

最重要的文件是1981年5月批转的《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

《报告》明确了职业中学的性质、学制、教学内容以及培养目标等。

各地方政府也出台了很多政策,如北京市《关于当前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几点意见》、辽宁省《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情况和今后意见的报告》。

这些文件不仅使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有了政策依据,还有效地为职业教育创造了宽松的发展环境。

如在招工用人方面给予倾斜性政策。

共6页:

1[2][3][4][5][6]下一页

中国职业教育兴衰的制度主义分析——“市场化”制度变迁的考察

(2)

各级政府还切实地给予职业教育以资金支持。

1983年6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追加发展城乡职业技术教育开办补助费的通知》规定,1983年由中央财政对教育部门办的职业技术教育追加一次性开办补助经费,各地政府要把钱用在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最急需的方面。

1983年—1985年中央财政每年划拨5000万元的职教补助费,各省、地、县财政也相应增加了职教补助费(注:

中国教育年鉴1982-1984,1986:

97.)。

(2)我国的职业教育开始面对市场,走出多样办学的道路。

在政府决策的同时,市场的指挥棒也开始发挥作用。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土地承包责任制在农村得以落实,城市经济改革开始启动,小城镇发展也呈现兴旺的态势,市场上需要大量的实用性技术人才。

以农村为例,农民们普遍反映普通高中的毕业生“不顶用”、“啥也不是”,他们文化底子薄,又不会科学种田等劳作技术(注:

辽宁教育科学研究所.农村公社中学教育情况的调查[J].教育研究.1980,(5).)。

市场要求一部分学校改革教育模式,采用文化课与技能课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按需设科,有针对性地培养实用性专业技术人才。

事实上,从恢复发展之初职业教育就坚持走多样办学的道路。

除原有的办学力量——教育部和学校外,社会上的办学力量也被动员起来。

企业与教育部签订办学协议,争取双赢;社办职业中学赢得好评;政协动员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兴办各类职业教育和补习班。

而农村的职业教育学校,教育部门可以办,公社、联队和生产大队集体可以办,各单位自己可以办,私人也可以办(注:

匡计洪.农村经济变化给教育提出的问题[J].教育研究,1981.(3).)。

  2.发展阶段

从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的中国职业教育基本上属于这一阶段。

这一阶段的突出特点表现为职业教育的招生数逐年上升,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喜人,形成良性循环的态势。

进入这个发展时期,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学校数大量增加,招生数和毕业生数也有大幅增加。

  表1 1982-1992年全国职业中学统计表

     职业学校数(所) 招生数(万人) 在校生数(万人)

1982年   3104       42.6     70.4

1983年   5481       75.7     122.0

1984年   7002       93.9     174.5

1986年   8187       112.83    256.0

1988年   8954       119.59    279.37

1989年   9173       118.30    282.27

1991年   9572       137.82    315.52

1992年   9860       152.14    347.76

资料来源:

《中国教育年鉴1982-1984》,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年

《全国各级普通学校基本情况》,《中国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