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词真题梳理汇总附答案.docx
《中考古诗词真题梳理汇总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古诗词真题梳理汇总附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古诗词真题梳理汇总附答案
2018年中考古诗词真题梳理汇总(附答案)
湖南怀化市2018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卷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0.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中“长烟落日孤城闭”,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相似。
B.词的下片中“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
C.“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D.“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崇山峻岭。
11.这首词的上下片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0.B11.上片侧重描写;下片侧重抒情。
表达了词人思念家乡、功业难成(壮志难酬)的哀伤,有凄清悲凉之感,也含蓄地表达了他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之情。
【解析】10.本题考查诗词关键句赏析,诗词句子赏析需要我们在了解诗词的结构和作者思想情感的基础上作答,并且要结合写作背景。
B项有误,“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寒冷,生活很艰苦。
11.本题考查辨析表达方式和赏析作者感情。
本词上阙写景,突出了边塞风光的“异”,这是描写的表达方式。
下阙抒情,“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写出了征人矛盾的心情,既思念家乡又为国担忧;“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更体现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还从侧面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
湖北省孝感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
次北固山下(作者: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8.本诗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1分)
9.明代胡应麟在《诗薮·内编》里说,本诗颈联“形容景物,妙绝千古”,你能从炼字上说说它妙在哪里吗?
(2分)
【答案】8.思乡
9.妙在诗中用“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并且用“生”“入”两字使之拟人化。
2018年福建省福州中考语文试卷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4.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临碣石”中的“临”,写诗人登高观沧海,起笔气势不凡。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水波和山岛。
C.诗中描写了萧瑟的秋风、汹涌的波涛,营造悲凉伤感的意境。
D.本诗寓情于景,体现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5.“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描绘怎样的景象?
请简要分析。
【答案】4.C5.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景象壮丽。
【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
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
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
故C项分析不正确。
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描绘诗歌中某一句的意境,要先正确翻译,然后再加上自己适当的理解和描写即可。
本句话翻译为:
日月的升降起落,好像出自大海的胸中。
写出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景象壮丽的景象。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8年初中升学考试语文试卷
4.对下面这首元曲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A.这首元曲借凭吊潼关古迹,抒发了作者的感慨。
B.“聚”“怒”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的险要。
C.“望西都,意踌躇”写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
D.“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意思是:
只有改朝换代,人们才能摆脱痛苦的生活。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D项“只有改朝换代,人们才能摆脱痛苦的生活”对这首元曲理解有误。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意思是说如果天下安定,皇家定要大兴建设,劳民伤财,百姓不好过;如果国家灭亡,灾难四起。
战祸不断,百姓也受苦。
感慨天下不论是兴是亡受苦的都是老百姓。
写出作者当时一种忧民的思想。
2018年衡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
阅读《归园田居(其三)》完成下列小题。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7.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句中“盛”与“稀”前后对比,突出南山下的土地的荒芜,侧面写出诗人的灰心丧气
B.三、四句写一早就去除草,直到黄昏月出才扛着锄头回家。
截取两个片段,归纳一天
劳动的辛苦。
C.五、六句承上而来,描绘了道路狭窄、草木丛生、夕露沾衣的画面,写出了诗人垦荒劳动的艰辛
D.最后两句“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卒章显志,表达出作者的心愿。
8.诗中“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
【答案】7.A8.指诗人隐居躬耕,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心愿。
【解析】7.试题分析:
考查对诗句的理解。
作答本题要在理解全诗内容和主旨的基础上分析作答。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交代了作者躬耕劳动的生活的情况,为后面的“但使愿无违”表达做铺垫,这里并不是表现出诗人的“灰心丧气”。
据此理解,答案为A。
8.考查对诗歌主旨的理解,结合作者的经历及诗作风格分析即可。
这首诗歌生动描写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和感受,抒发了,作者辞官归隐后的愉快心情和乡居乐趣,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同时又蕴含了对黑暗官场的厌恶,表现了作者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心愿。
据此可知“愿”指诗人隐居躬耕,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心愿。
海南省201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科试题
水调歌头
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词中小序(小记)交代了这首词创作的和。
词中加点的“此事”指的是(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3分)
7.下列关于这首词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转”“低”是指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无眠”表示离情正浓。
整句话既写月,也写月下离人。
B.“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这两句中,苏轼把酒问天,将青天视为自己的朋友,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
C.词的上阕写月下饮酒,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
下阕写对月怀人,由伤感离别转化为对离人的祝福。
全词以消极悲观的情绪作结。
D.这是一首中秋咏月兼怀亲人的抒情之作。
整首词深沉婉曲,流转自如,以美丽的想象,明睿的哲理,创造出幽远高深的境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6.(3分)时间缘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每空1分】
7.(2分)C
河南省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18—19题。
(共4分)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
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8.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诗中的画线句(2分)
行路难!
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19.“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人们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引用它?
为什么?
(2分)
【答案】18.三字短句,简短有力,表现前路的艰辛。
19.人们往往在身处逆境、苦闷时自我安慰、自我鼓励时引用它。
因为这两句诗抒写了诗人在长安历经仕途险恶时的深切体验,表现了诗人摆脱苦闷、相信理想终会实现的自信与乐观。
黑龙江省龙东地区2018年初中毕业学业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连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作用?
【答案】示例:
这首诗的颔联使用了比喻(对偶)的修辞手法,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生动形象地体现了诗人的忧国情怀。
【解析】试题分析:
赏析诗句。
诗人以“风飘絮”比喻国势如同风中柳絮一般十分危急,以“雨打萍”来比喻自己家破人亡的凄凉状态。
浮萍本就是孤苦无依的象征,而诗人又在“萍”字上加入“雨打”二字,就更显凄苦。
“风飘絮”和“雨打萍”这两者在一起写出了国破家亡的凄凉境遇,比喻祖国大好山河的破碎和自己一生像浮萍漂浮不定。
这两句诗里,诗人用凄凉的自然景象喻国事的衰微,极深切地表现了他的哀恸。
亡国孤臣有如无根的浮萍漂泊在水上,无所依附,这际遇本来就够惨了。
由此很好的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感。
本联对仗工整,比喻贴切,形象鲜明,感情挚烈,读之使人怆然。
点睛:
诗歌的艺术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
抒情分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即事感怀、托物言志、怀古伤今;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拟人、烘托、动静、虚实、抑扬、用典等;修辞主要是比喻、拟人、对偶、借代、设问、反问等。
一般抒情方式集中在整首诗歌或某一部分,表现手法和修辞集中在某一联诗句。
答题时首先答出手法,然后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为什么是这种手法,然后分析艺术效果。
2018年恩施州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卷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
20.描述颈联“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呈现的画面。
(2分)
21.通读全诗,概括诗人表达的情感。
(2分)
22.品味颔联中“钟”字或“割”字的妙处。
(2分)
20.(2分)山中的云气,层出不穷,在胸中荡漾;(1分)定睛凝望,鸟儿飞归,眼眶也似乎要裂开。
(1分)
21.(2分)诗人通过描写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1分)抒发了自己攀登顶峰,俯瞰一切的雄心壮志。
(1分)
22.(2分)“钟”字是聚集之意,运用拟人手法,表现大自然对泰山情有独钟,将神奇和秀丽聚集于泰山的情感。
“割”字,泰山分割天色之意,描绘了泰山将天色分割,山北山南昏晓分明的画面,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湖北省黄冈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后面小题。
【甲】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乙】战城南
杨炯
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
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
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
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
【注】①白日:
喻指君主。
典出宋玉《九辩》:
“去白日之昭昭兮,袭长夜之悠悠。
”
19.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通过描写出使塞上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之情。
同时“单车”“征蓬”“归雁”等也传达了内心的忧郁和激愤。
B.甲诗尾联既是实写,又暗示了边塞将士紧张的战斗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将士们戍守边关、奋勇杀敌的敬意。
C.乙诗以征战者的口吻记述戍边生活,将战场的血腥与残酷场面写得淋漓尽致,读者从诗句里可以感受到将士内心的低落与哀怨。
D.乙诗颔联通过典型景物“幡旗”“甲胄”来描绘战场景象。
战旗猎猎,盔甲似鱼鳞,不但写出了军队威武,而且写出了士兵斗志。
20.乙诗尾联表达了征战者怎样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