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 必修一 23常见的天气系统 巩固练习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693126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02.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一 必修一 23常见的天气系统 巩固练习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一 必修一 23常见的天气系统 巩固练习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一 必修一 23常见的天气系统 巩固练习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一 必修一 23常见的天气系统 巩固练习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一 必修一 23常见的天气系统 巩固练习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一 必修一 23常见的天气系统 巩固练习答案.docx

《人教版高一 必修一 23常见的天气系统 巩固练习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一 必修一 23常见的天气系统 巩固练习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一 必修一 23常见的天气系统 巩固练习答案.docx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23常见的天气系统巩固练习答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巩固练习

一、单选题

读北半球某日天气系统分布示意图(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

1.根据天气系统的活动特点,A处锋面过境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出现持续性降水B.可能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气

C.气温升高、天气转晴D.可能带来伏旱天气

2.关于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周围气流呈逆时针方向B.乙地周围气流呈顺时针方向

C.甲地为气旋,乙地为反气旋D.甲地晴朗,乙地阴雨

如图为锋面气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该锋面系统表示的是(  )

A.南半球的冷锋B.南半球的暖锋C.北半球的暖锋D.北半球的冷锋

3.该锋面过境后,M地的天气状况是(  )

A.天气转晴,气温升高B.天气转晴,气温下降

C.天气转阴,气温下降D.天气转阴,气温升高

4.一般情况下,每年6、7月间,上海会出现连续的阴雨天气,称为“梅雨”;7、8月间又会出现持续的晴热天气,称为“伏旱”。

造成这两种天气现象的天气系统是(  )

A.冷锋、气旋B.暖锋、反气旋

C.准静止锋、反气旋D.气旋、低压系统

下图为某天气系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

5.该图反映的天气系统是(  )

A.气团系统B.锋面系统C.高压系统D.低压系统

6.该天气系统控制下常见的天气现象是(  )

A.高温天气B.晴朗天气C.阴雨天气D.大气稳定

读我国北方某地区某日的天气图(下图),回答下列题。

7.①处的风向为()

A.东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

8.关于各地天气状况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地受反气旋控制,天气晴朗

B.②地的天气系统可能形成寒潮天气

C.乙地气流垂直上升,易形成阴雨天气

D.②地处于冷气团一侧,气温较低,气压较高

天气是在一定的天气系统影响下形成的,并且是时刻变化的。

读右图,完成下列题。

9.图中箭头所示为风向。

该天气系统所在位置及名称为

A.南半球,气旋B.南半球,反气旋

C.北半球,反气旋D.北半球,气旋

10.如果该天气系统东部影响南京,则南京最可能吹

A.东北风B.西南风C.东南风D.西北风

气象谚语凝聚了古人认识自然的智慧,有一定的科学性,但也有明显的地域性。

某地理研学团队通过记录我国北方某县天气实况(下表为部分记录摘取),开展气象谚语“久晴大雾雨,久雨大雾晴”验证实践。

据此完成下列题。

月份

前期天气

大雾时间

之后天气

1

1~13日晴

14日早

14日白天降水

1

17~19日晴

20日早

20~22日降水

1、2

1月23~28日晴

1月29日~2月1日

3~5日降水

7

26~30日雨

31日早

晴好

11.该县1月主要受()

A.冷高压影响B.锋面气旋影响C.副高影响D.中纬西风影响

12.该谚语中前后两次“雾”的出现分别预示当地大气()

A.云层消散 水汽减少B.水汽增加 云层消散

C.水汽减少 云层增厚D.云层增厚 水汽增加

13.当地预测雾后天气,失准率较高的地区最可能是()

A.弃耕荒地B.平原公路C.居民社区D.大型水库

下图为某区域某时等压线分布图。

完成下面各题。

14.图中四地有冷锋存在的是()

A.甲B.乙C.丙D.丁

15.此时戊地的风向是()

A.西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东北风

河南某中学气象兴趣小组,根据亚欧大陆局部地面等压线分布形势图(下图),探究该省秋末冬初天气变化状况。

据此完成下列题。

 

16.根据上图,学生绘制了四幅安徽省天气要素变化图,最接近实际状况的是()。

A.

B.

C.

D.

17.该气象兴趣小组预报了安徽省未来两天天气状况,其预报结果最可能出现的是()。

A.皖北地区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危险等级较高

B.皖南地区可吸入颗粒物空气污染指数增加

C.江淮地区出现狂风、暴雨、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D.皖北地区雨过天晴,农作物易受低温冻害影响

二、填空题

1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甲为某日近地面天气形势简图。

材料二 威海是著名的“雪窝子”,总降雪量大但是南北相差悬殊。

2012年12月7~8日,环翠区的降雪量为5.8mm,属于大雪;乳山降雪量只有0.2mm,属于小雪。

图乙是威海市地形图。

(1)从天气系统角度看,图甲中A处按气压状况称作________,B处按气流状况称________。

(2)图甲中Q地此时风向为________,天气特点是:

气温________、气压________;未来几天可能受________天气系统影响,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天气。

(3)图甲中此时可能是北半球的________(季节);M、N相比,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四幅图中表示威海的气候类型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该气候形成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乙中C处冬季降雪比D处________(填“多或少”),原因之一是C处冬季多吹________风,海洋水汽沿地形爬升,多________雨(填降雨类型)。

19.读2014年11月19日15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受__________气压控制,主要为__________天气。

(2)此时东京正受__________(天气系统)影响,天气现象为__________。

(3)此时北京的风向为__________。

20.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地区秋末冬初的一次锋面活动示意图。

该锋面移动速度是30km/h,A城市目前是12时。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按锋的类型,此图是__________锋天气图。

(2)该锋面活动形成的灾害性天气可能是__________。

(3)该锋面将于__________(时间)移动到A城市上空。

(4)未来48小时之内,A城市天气将如何变化?

21.利用下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我国某地气象站某月18~21日气象观测部分记录

材料二天气系统示意图

(1)材料一所统计的数据表明当地受到        天气系统的影响,该天气系统的示意图对应材料二中四幅图中的      (填字母)。

该天气系统过境时,通常带来                     等天气现象,我国冬季的      (气象灾害)就与此天气系统有关。

(5分)

(2)材料二中,甲、乙两地都被     (填冷或暖)气团控制,其中B图的乙城市位于天气系统过境        (填“前”或“时”或“后”);长江流域炎热干燥的伏旱天气与材料二中的       (填字母)天气系统有关。

(3分)

(3)2014年7月18日至19日,超强台风“威马逊”先后在中国海南、广东、广西三省区三次登陆,多地遭受重创。

最大风力达17级的“威马逊”是1973年以来登陆华南沿海最强的台风。

造成该现象的天气系统示意图是材料二中四幅图中的       (填字母)。

“威尔逊”在近地面气流运动状况为下图中的      (填数字)。

(2分)

 

答案和解析

1.

【小题1】B

【小题2】D

读图可知,A处符号为冷锋,冷锋过境时,可能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气,B正确;持续性降水为暖风过境时的天气状况,A错误;气温升高、天气转晴,为暖锋过境后的天气状况,C错误;伏旱天气是副热带高压影响的,D错误。

2.

读图可知,甲表示高压中心,为反气旋,盛行下沉气流,为晴朗天气为主;乙表示低压中心,为气旋,盛行上升气流,为阴雨天气为主;乙处为锋面气旋,根据暖锋和冷锋的运动方向可知,乙地四周水平气流方向为逆时针辐合,甲地周围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故D正确,ABC错误。

3.

【小题1】A

【小题2】B

据图中风向向左偏,判断该天气系统在南半球;根据锋面符号判断该锋面系统表示南半球的冷锋,A正确,BCD错误。

2.

根据上题可知,该锋面系统位于南半球的冷锋,M将经历冷锋过境后,可能出现气压升高、气温下降、天气转晴,故B选项正确,ACD错误。

5.C

每年6、7月间,上海受江淮准静止锋控制,会出现连续的阴雨天气,称为“梅雨”;7、8月间又在副热带高压(反气旋)的控制下,会出现持续的晴热天气,称为“伏旱”。

ABD错,C对。

​​​​​​​故选C。

6.

【小题1】B

【小题2】C

从题图可知,该天气系统是由于冷暖气团相遇而形成的锋面系统,故B正确,ACD错误。

2.

锋面系统主要分为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冷锋影响,气温相对较低,故A错误。

锋面是由冷暖气团相遇而形成的。

两者相遇后,由于温度高,密度较小,暖气团会沿着锋面上升,在此过程中常形成阴雨天气,故C正确,B错误。

锋面附近气温和气压差异较大,天气变化较大,故D错误。

8.

【小题1】A

【小题2】D

1.①处水平气压梯度力从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等压线,此地位于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应向右偏,所以为东北风。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A.甲地受反气旋控制,天气晴朗,但与题意不符,故A错误。

B.②地的天气系统为冷锋过境,可能形成寒潮天气,但与题意不符,故B错误。

C.乙地气流垂直上升,易形成阴雨天气,但与题意不符,故C错误。

D.②地处于暖气团一侧,气温较高,气压较低,但与题意相符,故D正确。

10.

【小题1】D

【小题2】C

12.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D

由材料可知,该县位于我国北方,我国北方地区1月份受西伯利亚冷高压控制,A对;锋面气旋影响下应阴雨天气较多,且多发在夏秋,B错;副高对我国北方的影响主要在夏季,C错;中纬西风带主要影响大陆西岸,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1月受冬季风影响较大,D错。

2. “久晴大雾雨,”说明晴天后,蒸发旺盛,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大,容易产生降水,“久雨大雾晴”说明降水持续时间长,水汽含量减少,云层消散,天气转晴,B正确,ACD错误。

​3.​大型水库地区1月份(北方地区冬季)比热容大,升温和降温速度较周边地区慢,白天气温较周边地区低,气压高,气流下沉,多晴天,所以“久晴大雾雨,”失准率高,D正确,ABC错误。

15.

【小题1】D

【小题2】D

17.

【小题1】B

【小题2】D

1. 从图中可以看出,安徽省北部受冷锋影响,由北向南气温升高、气压降低、锋面处风速最大,B正确,AC错误;北部位于冷锋锋后位置,易形成降雨,云量大,南部受暖气团控制,云量少,D错误。

​故选B。

2. 【分析】

本题考查天气系统及天气现象。

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原理、规律的能力。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掌握冷锋过境时天气系统特征及冷锋活动发生时间。

【解答】

由图可知,该天气系统为冷锋过境,随着冷锋南移,安徽省皖北地区未来两天,冷锋已经过境,雨过天晴,受冷气团控制,气温较低,农作物易受低温冻害影响,且该地区地势起伏不大,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危险等级较低,D正确,A错误;皖南地区未来受冷锋影响,将可能出现降雨,可吸入颗粒物减少,B错误;随着冷锋南移,​江淮地区出现阴雨天气,而狂风、暴雨、冰雹等强对流天气与冷锋无关,C错误。

19.

(1)低压;反气旋。

(2)偏南风;较高;较低;冷锋;阴雨、雪、大风、降温等。

(3)冬季;M。

(4)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5)多;西北风(或偏北风) ;地形。

(1)本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

读图,根据气压分布可知,A处是低气压,B处是高气压,B处气流的运动状况称为反气旋。

(2)本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及风向判定。

根据气压梯度力及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可判断Q地的风向是偏南风;受此影响,气温高,气压低;根据锋的符号可知:

未来几天可能受冷锋的影响,受此影响,其天气特点是阴雨、雪、大风、降温等。

(3)本题考查季节的判定及风力大小比较。

读图知此时陆地形成高气压,北半球可能是冬季,M处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

(4)本题考查世界气候类型及成因。

读图知A是地中海气候,B是温带海洋气候,C是温带季风气候,D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威海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它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形成的。

(5)本题考查气候差异及成因。

冬季盛行西北风,C地位于来自海洋的西北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降雪多。

20.

(1)高 晴朗

(2)冷锋 大风、阴雨雪天气

(3)西北风

(1)从等压线分布图上可知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高压天气控制之下。

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形成晴朗天气。

(2)读图,结合图中的冷锋符号可知,东京处于冷锋控制下,冷锋过境时的天气是大风、阴雨雪天气。

(3)根据图示的等压线分布,近地面的风向斜穿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风向向右偏,故判断北京为西北风。

21.

(1)冷

(2)寒潮、沙尘暴

(3)(次日)8时

(4)过境前:

天气晴朗,气温较高,气压较低;过境时:

阴雨、大风、降温天气;过境后:

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晴。

(1)图中冷气团在前进,暖气团在后撤,为冷锋。

(2)根据题干和图形可知,这是秋末冬初一次快行冷锋过境,易形成寒潮和沙尘暴天气。

(3)根据图中锋面和城市距离,可知两者相差600千米,600千米÷30千米/小时=20小时。

此时A城市为12点,故该锋面会在次日8时到达A城市。

(4)锋面过境天气变化分为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三个阶段。

过境前,受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气温较高,气压较低;过境时,天气变化剧烈:

伴有阴雨、大风天气,气温降低,气压升高;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

天气晴朗,气压较高,气温较低。

22.

(1)冷锋(1分),A(1分)。

大风、降温、雨雪(任答两点,2分),寒潮、沙尘暴、霜冻、雪灾等(任答一点,1分)。

(2)冷(1分),前(1分);D(1分)。

(3)C(1分)。

③(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